清塘荷韵教案知识分享
清塘荷韵教案
清塘荷韵教案有关清塘荷韵教案3篇清塘荷韵教案篇1学习目标1、体会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2、体会本文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特点。
3、理清文章的线索,体会文中作者感情的起伏变化。
4、体会莲荷顽强的生命力,获得人生的感悟,增强生活的信心和热情。
学习重点通过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和对作者情感变化的把握,理清文章脉络,理解作者情感。
学习难点反复诵读和感受具体的文字,理解作者对荷的生命力的赞美之情。
学习方法阅读――讨论――体悟学习过程一、导入二、预习感知1、初读课文,扫除“拦路虎”。
①脍炙人口②()泥③旖旎④翘盼⑤接踵而至⑥睥睨⑦堕⑧擎⑨�u �三、交流研讨(一)合作探究1、几颗来自洪湖的莲子带着老人的希翼和怜爱跃入了池塘,一种顽强而高洁的生命在黑暗和淤泥的包围中开始萌芽,从此老人的心为之牵绊,随之起伏。
圈划出表明作者情感起伏变化的语句,理清行文的线索。
2、概括作者的情感变化过程?3、品读圈划5、6、7节文字,交流体悟荷之韵。
4、我们很难想象,在寂寞的岁月里,在荒芜的湖面下,在阴暗的泥沼中,那莲子是怎样暗暗积蓄着力量,是怎样将生命的嫩芽钻出了坚硬的外壳,这芽一旦破壳而出,便以一种惊人的力量展示着生命的顽强和美丽,一千多个日夜过去了,在经历了漫长的寂寞后,第四年,荷花完成了生命的涅盘。
找出表现荷的生命力的语段,集体朗读。
同学们能对寂寞沼泽中的莲子或跃出水面盛开的荷花说上两句吗?5“形散神不散”是散文的特色,本文的“神”更是融入于文章的字里行间,试概括本文的“神”。
6、课文引用了不少古诗句,信手拈来,为文章增色。
说说这些诗句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
四、链接提升1、这种顽强而美丽的生命,这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会让你联想到什么呢?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一谈。
2、荷的形象、荷塘的景致,时常会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让我们驻足;关于荷的诗文,也时常浮现在我们的脑海里,让我们陶醉。
你还知道哪些与荷有关的诗文名句?写在下面。
清塘荷韵
《清塘荷韵》教案刘晓颖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会整体感知文本,理清作者的行文表达思路;2、能力目标:在整体把握作者行文思路的基础上,诵读重点段落,感悟文化散文的独特风格;3、德育目标:品味荷之韵,让学生体会莲荷顽强的生命力,结合自我人生体验,获得人生的感悟,增强生活的信心和热情,从而更加珍惜自己的人生和生命。
教学重点:本文篇幅比较长,材料丰富,但作者的行文思路清晰明了,这得益于作者情感线索的统领作用,引导学生准确把握作者情感变化,对理解文本思想意蕴和文化散文的风格特色有着重要的作用。
教学难点:熟读文本,品味荷之神韵,让学生体会莲荷顽强的生命力,结合自我人生体验,获得人生的感悟,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增强生活的信心和热情,从而更加珍惜自己的人生和生命。
教学用具:季羡林《谈读书治学》《牛棚杂忆》等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讲授法诵读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2006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有一则颁奖词这样写到:“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
学问铸成大地的风景,他把心汇入传统,把心留在东方。
”他就是季羡林:最难时也不丢掉良知。
二、学习新课(一)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文本,理清文章的线索,体会文中作者感情的起伏变化。
1、速度文本,思考本文中作者告诉了我们一个关于荷花的什么故事?请学生试着用几个词语来归纳。
2、用圈点勾画法找出行文的线索,标出作者情感变化的语句。
学法指导:(1)抓住作者情感变化的语句,这种情感变化是围绕作者和季荷的故事而展开的。
(2)标示作者情感变化的语句通常是抒情议论的句子,一般出现在语段的开头或结尾,成为此段的主题句;(3)不是先议后叙就是先叙后议,写作文或口语交际中可以借鉴这种方法。
师生共同明确:1恋荷—种荷—盼荷——护荷——赞荷——名荷——赏荷—祝荷(也可以用学生想到的词)2情感变化过程:总觉得好像缺点什么——心中总是希望——我已经完全灰了心——我的目光无法把荷叶从淤泥中吸出——有希望但究竟仍是令人灰心的一年——我心中狂喜——难道我这个人将以荷而传吗——我为我的“季荷”祝福(这些语句标示了作者情感发展变化的线索,使文章结构散而不乱)(二)研读,品味荷之韵1、引导学生对重要文段进行诵读(个读)学法指导:(1)诵读时要联系上下文,体悟作者的思想情绪,语速不宜过快,读出情感,注意停顿、重音和句与句之间的节奏;(2)诵读时要注意有问题意识,这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清塘荷韵》教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清塘荷韵》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清塘荷韵》诗文的背景和作者2.掌握诗文的基本意思和表达效果3.带领学生理解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二、教学准备1.课本和配套讲义2.多媒体投影仪和电脑3.笔、纸和黑板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首先,教师可以先问同学们对“荷韵”的印象是什么,解释清塘是当时古朴文化的代表。
接着,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投影仪播放配有图片和音乐的PPT,激发同学们对于清塘的兴趣,引导他们思考人的生命是如何与自然相连的。
2. 学习诗文讲解诗文的背景和作者,阐明诗文的主题和意义。
接着,老师可以带领同学们逐句理解和分析《清塘荷韵》的诗意,引导同学们理解诗文中的情感,学生们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3. 学习策略因为很多同学对文言文的掌握还不够熟练,因此老师可以适当引导他们使用文言文辞典和翻译工具,让同学们发现文言文的美妙之处。
此外,老师还可以通过巧妙的教学方法,如思维导图、演讲等,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诗文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4. 诗文创作最后,老师可以根据同学们的文笔和文化底蕴,让他们用现代语言重新写一遍《清塘荷韵》。
这不仅锻炼了同学们的文学创作能力,而且更深入理解了诗歌的真谛。
四、教学评价教师可以评价学生对于文言文和古典文化的掌握程度,以及在文学创作方面的表现,让学生更加有信心和努力学习。
同时,老师还可以通过讨论、演讲、写作等方式进行跟踪评估,让学生不断进步。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教师深刻认识到了文言文的教学和古典文学的传承之重要性。
教师在之后的教学中,会更加充分地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和安排教学内容,让更多的学生爱上文学、热爱文化、追求自我。
八年级《清塘荷韵》教案河大版
八年级《清塘荷韵》教案河大版清塘荷韵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巩固与荷有关的诗句。
2.了解作者,写作背景3.读准字音。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速读法。
速读课文找出线索,理清思路,把握情感变化。
闞摯鲨瀟潴綿賂桡烧嬪壇訪璣喪頌疖潆缂臍蕁劍躥骆籬懨摑圍專糝燦賑頓窑蠟縐顼轶興窩閬忏娱颀襝钞谨砀債掄戩燭毁膑掷碍嶧灑苍娛喽獫賄閱丽缉昼。
2.品读法。
品读课文,理解荷之韵的“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味文中流露的对生活和生命的热爱和赞美,培养高尚雅致的生活情操。
饰娈难稣彌刘園兰岘庆薟濫槨鲐歐贈莸鱟約貯辖詮愨掃届谎碼栖咼鲮鳌臉渍繃濁躉蹺繰莖漸羆鋦轶齙鹪縟纵揮龇鸦劑驕绑燭绂殚鯗谲榪藺賃闊鯛抚择僥。
2学情分析过对学生的调查测试,结合本学期的学习表现,本班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比较高,有四分之一学生很喜欢语文学习,大部分学生喜欢或比较喜欢语文学习,只有几位学生不太喜欢语文学习。
从完成课外阅读作业时间与学习知识检测来看,我班总体学习基础不够扎实,两极分化距离较大。
同样的一篇课外阅读作业,最快的学生与最慢的学生在阅读完成时间上整整相差近一倍的时间,作业慢的学生主要是知识不掌握,基础较差者,读课文还停留在一年级的指读水平。
还有一两个是连最基本的字都不会认,一篇课文十有八九不会读;从知识检测来看,对课标要求的达成度一般,100%达标的不到一半,还有3 人只达到课标要求的40%,2 人只达到40%甚至以下。
全面超标的学生只有1个,超过课标要求1/3的也只有5人。
因此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我班的学生总体学习水平一般,特别突出的学生不多,大部分学生处于中等水平,还有极少数学生存在智力问题。
可以说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基础之间形成鲜明的反差,也就是简单的知识学生表现为很强的表现欲望,积极性高涨;而对于有一定难度的知识,学生望而生畏,表现出无能为力的态度。
補蒉韦踊锗綃獪颉騷径题瀘荞钝载飒铠擴磚闵缁謊学硤谤跹剐诫镀紱愴雜镛赋纹铥癘匯陨舻饵熾硕闽喾紙欖儼奥總顆奧塹騭鋦鲔祕缂軍圖碛釕匱縊齡谌。
清塘荷韵教案
2.请同学们放声自由朗读课文,本文共13段,可分为五个部分。请你按照想荷、种荷、盼荷、赏荷、祝荷的顺序,将文章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对于楼前的清塘没有荷花,感到不满失落——想荷。
第二部分(第3-4段),投入莲子,殷切地期待——种荷。
第三部分(第5段)写荷有点太少,希望它多长出几片来——盼荷。
【课后作业】
1.请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粗词的妙处。
(1)我无法知道,荷花是怎样在深水中淤泥里走动。
“走动”一次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荷花的生长力和动态美。
(2)绿盖擎天,红花映日,把一个不算小的池塘塞得满而又满,几乎连水面都看不到了。
“塞”字充分表现出荷花茂盛,挤挤挨挨,密密麻麻。两个词都充分表现了荷花旺盛的生命力。
4.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粗字的音。
流逝脍炙人口旖旎可怜兮兮接踵而至睥睨吸吮参悟旮旮旯旯骨朵
5.解释词语,查出意思写在自己的课本上。
时移事迁、流逝、绝无仅有、脍炙人口、事与愿违、旖旎、可怜兮兮、接踵而至、与众不同、睥睨、吸吮、参悟、支离破碎、旮旮旯旯、骨朵、洋洋大观
Ⅱ.预习自测
1、了解作者:
《清塘荷韵》的作者,1911年生,当代、。
水面上没有出现什么东西
希望
第二年
翘盼,我的目光无法把荷叶从淤泥中吸出
仍然没有露出什么荷叶
完全灰了心
第三年
我盼星星,盼月亮,
天天到池塘边上去观望
长出了五六片圆圆的绿叶,但是却细弱单薄,可怜兮兮地平卧在水面上
虽微有希望
但仍令人灰心
第四年
荷叶茂盛生长
荷花接踵而至
心中狂喜
大快人意
【当堂训练】
清塘荷韵教案(5篇)
清塘荷韵教案(5篇)第一篇:清塘荷韵教案《清塘荷韵》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品味荷之韵。
感悟作者的生命观。
2、分析课文情景交融和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3、品味朴实凝练、自然而清新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体味荷之韵。
感悟作者的生命观。
教学技术: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诵读——感悟——质疑——对话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师:荷花,既没有牡丹的雍荣华贵,也没有梅花的铁骨铮铮,既没有水仙的玲珑清秀,也没有桂花的十里飘香,然而,她却在炎夏酷暑中,在万里晴空之下,亭亭玉立,超然脱俗,送丝丝清凉,散阵阵幽香,添几多美景,增几分神韵.自古以来,人们在荷花身上寄托了不同的感情.当代有名学者,散文家季羡林老人在他86岁高龄时写下《清塘荷韵》,他为何对荷花情有独钟在这篇文章中他又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文章,走进季老的世界.二,初读感知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问题1,作者告诉了我们一个关于荷花的什么故事,请同学们试着用几个词语来归纳明确:想荷—种荷—盼荷——赞荷——名荷——赏荷—祝荷2,作者描述荷花的生长情况,是按什么顺序来表达的又表达了这样的感悟(让同学填表格,用文中的要害词)(1)明确:荷花真正长成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按照时间顺序来表达.(2)阅读文本,完成下表.时间荷花的生长情况“我”的心情变化第一年一直到秋凉落叶,水面上也没有出现什么东西“心里总希望'小荷才露尖尖角'” 第二年春水盈塘,绿柳如丝,一片旖旎的风光,可是水面仍然没露出什么荷叶已灰心,没有希望第三年投莲子的地方长出了五六片圆圆的绿叶,平卧在水面上,但是却细弱单薄可怜兮兮地平卧在水面上虽微有希望但仍灰心第四年荷叶扩张,全为绿叶覆盖一些绿叶长成亭亭的荷叶心中的疑云一扫而光,不禁狂喜3,作者种荷是有心还是无意的从哪里体现(提示:种荷是在哪个自然段)明确:有心.别人从“湖北洪湖带来的莲子”;“用铁锤在莲子上砸开一条缝”.4,问:作者为什么要如此煞费心机的种植荷花(种荷前)明确:(1)作者在记忆中曾经有荷花的碎影;(2)没有荷花不符合作者的审美观念;(3)中国人没有不爱荷花的.三,体悟荷之韵1,师:几颗来自洪湖的莲子带着老人的希翼跃入了池塘,一种顽强而高洁的生命便在黑暗和淤泥的包围中开始萌芽,从此老人的心为之牵绊,随之起伏.为什么荷花让季老情有独钟荷之韵究竟何在(提示:季老在漫长的等待后,有什么样的心理感悟)生答:生命力2,找出写荷这种生命力的语段(第7自然段),集体朗读师:我们很难想象,寂寞的岁月里,荒凉的湖面下,阴暗的泥沼中,那几颗莲子是怎样暗暗积蓄着力量,是怎样将生命的嫩芽钻出了坚硬的外壳,这芽一旦破壳而出,便以一种惊人的力量展示着生命的顽强和漂亮,一千多个日夜过去了,在经历了漫长的寂寞后,第四年,荷花完成了生命的涅盘.1 3,这种顽强而漂亮的生命,这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会让你联想到什么呢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一谈.生答:临风之草迎霜之菊竭泽之鱼昙花依米花鸣蝉……4,这是生命萌发,蓬勃发展时所体现的生气盎然,顽强与漂亮;那面对生命的凋零,季老又是怎样去看的呢(1)文章中有一段(第9段)关于莲瓣凋落的描写,请一位学生朗读,思考这是一种什么境界师:“风乍起,一片莲瓣坠入水中”,心中已是沉甸甸的厚实,微风已拂不起半点涟漪.望着坠落的莲瓣,心中反而更添一份宁静,这便是对生命的彻悟.这瓣荷花,曾饱尝孕育的艰辛,也曾感受生命的快乐,而此时它要悄然离去了,那便顺应自然吧.能以如此超然的心态面对生命的消逝,实在是彻悟生命的智者.有句诗说的好“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上云卷云舒.”(2)文章第12自然节中作者由“天气忽然变寒”联想到“残荷之日”,“结冰”之日.作者心中是否布满了感伤师:并非如此.因为作者心中是释然的——“那时荷花大概会在冰下冬眠,做着冬天的梦.他们的梦一定能够圆的.”作者还借用了雪莱的诗“既然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这说明作者心中布满了希望.5,我留意到,刚才我们在体悟“清塘荷韵”时,主要是从“荷叶”的角度去谈的.那作者是否忽略了荷花呢假如没有,作者是如何谈的呢生:这一部分主要集中在8——11自然节.师:我们还是借用前面的分析方式,____(4位)同学来阅读这一部分课文,其他同学来填一下这个表格.时间荷花的生长情况“我”的心情第四年红色浓,花瓣多;红艳耀目,高高的凌驾于荷叶之上,迎风弄姿,睥睨一切大快人意;很有趣,又非常感激前年和去年清香;绿肥,红肥;荷瓣飘落静静吮吸;静得很今年夏天开得特欢绿盖擎天,红花映日兴致勃勃(邻居)6,作者笔下的荷花与前人笔下的荷花有什么不同作者作品主导思想周敦颐《爱莲说》赞美荷花高洁的品质朱自清《荷塘月色》赞美荷花优雅的风姿季羡林《清塘荷韵赞美荷花顽强的生命力小结:假如说周敦颐笔下的荷花是志行高洁的隐者,朱自清笔下的荷花是抚慰心灵的舞者,那么季老笔下的荷花应该是张扬生命的强者,是彻悟生命的智者.7,文章第10自然节仿佛是个小插曲.作者写“小白波斯猫猫猫”落水事件对于“清塘荷韵”的主题有什么作用和意义师:小白波斯猫毛毛之所以会误认为水中有白玉盘,是因为池水清澈无比.这也说明了“季荷”的生长环境,这样会使人们更加喜爱这一池荷花.除了这个典型细节,文章还有那些地方能表现池塘的清8,假如把题目中的“荷韵”换成“荷花”好不好呢(生讨论)师:不好,因为文章中在向我们展示荷花那种顽强的生命力,它的这种精神使我们为之振奋,这就是荷花的韵味所在.既然世间万物都有着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那么我们每个人只要发掘自己的这种力量,必定可以干成一番事业,荷花都可以,何况是人类.四,文化探究师提示: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在中国的文化中,花草鸟兽都被赋予了深层含义.陶渊明咏菊,陆游悲梅,周敦颐颂莲,……,作为文人精神的一种寄托,荷花实在承载着太多漂亮的向往,请同学们背一些关于莲荷的诗词.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最有名的赞荷散文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爱莲说》…… 提示:荷花是最有情趣的咏花诗词的对象,那荷花身上还有其他方面的寄寓意义吗生回答:佛教神圣,净洁的象征;是友谊的象征和使者,秋天采莲怀人的传统,如《荷塘月色》中《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2 小结: 就像国人对梅兰竹菊的非凡喜爱,荷花的身上也寄寓着许多漂亮的向往.五,结语自然界的万物生生不息,它们以风姿装点了五彩缤纷的世界,它们以生命启示了心有灵犀的人们.季羡林老人从荷花的从无到有,从弱小到繁茂感悟到了生命的漂亮和顽强,那我们也学习季老先生去观察自然,感悟自然,去发现美,去探求美的真谛吧六,布置作业课后搜集古今咏荷(莲)的诗,词,文并作赏析交流《清塘荷韵》教学设计教学创意:《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从三个维度实施教育教学,更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新型的学习模式,注重个性化,多元化解读文本。
清塘荷韵 优秀教案
清塘荷韵教学目标1.感悟文中所表现的作者的生命观。
2.分析体会课文情景交融和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
3.品味朴实凝练、自然而清新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初步比较本文与《荷塘月色》在文体、选材、内容、写作特点上的不同。
2.难点:感悟张扬生命的强者,彻悟生命的智者。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一、复习导入,揭示学习目标:1.回顾相关荷花的诗词,指生背诵后,让我们继续走进《清塘荷韵》的世界感受季老笔下的荷花魅力。
2.课件出示学习目标。
二、指导学生先学。
三、学生先学,教师巡视。
1.季荷同燕园及其他荷有何不同?2.一般生命的凋零,总是给人什么样的感觉?那作者笔下的荷是不是也是萧条、凄凉的?3.如何理解“既然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4.精彩语句内涵品读。
5.创新探究:古代的文人墨客描写荷花的诗文也是不胜枚举的,作者笔下的荷花与前人笔下的荷花有什么不同呢?(初步比较本文与《荷塘月色》)四、检查学生先学效果。
1.季荷同燕园及其他荷有何不同?(色浓瓣多和浅红瓣少,运用对比,突出表现季荷强大的生命力!)2.一般生命的凋零,总是给人什么样的感觉?那作者笔下的荷是不是也是萧条、凄凉的?(萧条、凄凉的。
不是,而是非常优美的。
这瓣荷花,复习旧知识,检查学生背诵情况。
默读目标明确学习任务。
学生明确先学的方法。
自主先学阶段,讨论多媒体展示的问题检查先学情况。
复习导入。
课件展示目标老师口头进行学法指导。
巡视督察。
参与学生讨论发现问题,及时点评。
适时指导。
曾饱尝过孕育的艰辛,也感受到生命的快乐。
现在它要悄然离去了,那便顺应自然吧。
它走得如此飘逸、洒脱。
能以这样超然的心态面对生命的消逝,实在是彻悟生命的智者。
体现了季老豁达、超然、彻悟生命的人生境界。
)3.如何理解:既然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作者赋予自然界变化一种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情感,表达了一种向往美好的信心。
)4.精彩语句内涵品读:(1)一夜之间,就出来了几十枝,而且迅速地扩散、蔓延。
清塘荷韵优质教案
《清塘荷韵》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有关情况,积累本文生字生词,感悟作者笔下荷花的内涵,体会生命力的顽强。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分析本文,理清文章的线索,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
3、请改态度价值观:让学生体会莲荷顽强的生命力,结合自我人生体验,获得人生的感悟,增强生活的信心和热情,从而更加珍惜自己的人生。
教学重点:品味荷之韵,感悟生之韵。
教学难点:让学生体会莲荷顽强的生命力,结合自我人生体验,获得人生的感悟,增强生活的信心和热情,从而更加珍惜自己的人生和生命。
教学方法:阳光五步教学法教学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学习准备,生本对话1、了解作者、作品、及时代背景。
季羡林:著名教育家、梵文学家、作家,中国东方学奠基人。
资料帮助理解:季老在黑暗残酷、泯灭人性的“文革”时代,他不堪忍受那残暴的批斗与羞辱,在生与死的抉择中决意自杀。
他反复思索种种自杀方式,最终选定吃安眠药死。
正当他要实施自杀时,突然被揪去批斗,狠打暴踢,鲜血流淌。
他的思想却发生了变化:“不想死了”“还是活下去吧”。
他决意忍辱偷生,坚持自己的信念。
于是,为着适应不断的批斗,他竟然想出每天站在自家阳台上进行“批斗锻炼”:“低头弯腰,手不扶膝盖,完全自觉自愿地坐喷气式”,“还在心里数着数,来计算时间,必至眼花流泪为止”。
这其实正是季老的人生的写照。
只有具有这种顽强、坚韧才能“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上云卷云舒。
2、字词积累:yǐ nǐ qiáo zhǒng pì nì pái huái shǔn旖旎翘盼接踵睥睨徘徊吸吮堕落gā lá gū tūr yí qíng kuài zhì旮旯蓇葖周敦颐擎天脍炙人口二、导语设计师:荷花既没有牡丹的雍荣华贵,也没有桂花的十里飘香,然而,她美丽、圣洁,能在炎夏酷暑中,亭亭玉立,给人送丝丝清凉,散阵阵幽香,为炎夏增添几多美景和神韵。
季羡林《清塘荷韵》(教案;5页)
《清塘荷韵》教案
2.请对文章的结构层次进行归纳概括。
答:想荷——种荷——盼荷——赞荷——赏荷——祝荷
想荷(1-2)
种荷(3)
盼荷(4-6)
赞荷(7)
赏荷(8-12)
祝荷(13)
3.作者种荷的缘由是什么?
①作者在记忆中有荷花的碎影。
②作者觉得自己的思想守旧,没有荷好像缺点什么。
③“几乎可以说,中国人没有不爱荷花的”。
4.荷花的成长可以分为几个阶段?“我”的情感有何变化?
四、内容探究
1.请找出作者描写荷花初长时所用的词语,体会其作用。
答:五六片、圆圆的细叶、细弱单薄、可怜兮兮。
作用:此前作者希望池塘满是荷花,但实际上荷花长得太慢了,由于极度喜爱荷花,他担心这样孤零零的荷花终究无法达成自己的愿望。
2.当荷花真正开始繁衍,他的生长速度是惊人的。
这样一个由静到动、有少到多、由空到密,绿透全池塘、红透半边天的过程,其实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清塘荷韵精品教案
清塘荷韵精品教案教案标题:清塘荷韵精品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清塘荷韵,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的魅力。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包括语言表达、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1. 引入清塘荷韵主题,介绍其背景和意义。
2. 播放一段清塘荷韵的视频或展示相关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学习和探究(20分钟)1. 分小组进行讨论,让学生自由发表对清塘荷韵的感受和想法。
2. 引导学生观察清塘荷韵的特点,如水池、荷花、亭台等。
3. 学生分组进行园林设计的小活动,每个小组设计一个自己理想中的园林,包括水景、植物和建筑等要素。
三、创作和表达(25分钟)1. 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园林,绘制平面图或制作模型。
2. 学生用文字和图片描述自己设计的园林,包括设计理念、特色和功能等。
四、展示和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成果,并向其他小组介绍自己的园林。
2. 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提出改进建议,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和分享经验。
五、总结和延伸(10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园林文化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如何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
教案评价:1. 通过导入和学习,激发学生对清塘荷韵的兴趣和好奇心。
2. 通过创作和表达,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通过展示和评价,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4. 通过总结和延伸,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案指导:1. 在教案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特点,使学习更加生动有趣。
2. 教案中的活动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
3. 教案中的评价环节要注重鼓励学生的参与和互相学习。
4. 教案中的延伸环节要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更深层次的问题。
《清塘荷韵》教案
《清塘荷韵》教案《清塘荷韵》教案《清塘荷韵》教案教学目的:1、体会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2、体会本文情景交融的特点3、美文美读教学重点:美文美读教学难点:掌握本文“形散神聚”的特点教学内容及步骤:一、导语。
由澳门特别行政区区徽引入荷花,再引导学生回忆文人墨客描写的佳句。
(用幻灯片展示澳门特别行政区区徽和文人墨客描写的佳句)二、作者介绍(用幻灯片展示相关资料)季羡林:出生年月:1911,山东清平(今临清县人),北京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
三、扫清字词障碍(幻灯片展示:为加横线的字注音)脍炙人口接踵而至细弱单薄旮旮旯旯耄耋旖旎睥睨四、美文美读老师范读和学生朗读相结合,同时播放音乐,并展示关于荷花的图片,尽量把学生带入境界。
五、析题:清塘荷韵:中心语是荷韵,地点是清塘荷韵:指荷花的风韵、风姿和情趣从标题可以看出这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
作者借荷花美景3、品味朴实凝练、自然而清新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体味荷之韵。
感悟作者的生命观。
教学技术: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诵读——感悟——质疑——对话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前播放民歌《荷花颂》)(H1上课开始——H2荷花别称——H3小荷才露尖尖角——H4接天莲叶——H5清水出芙蓉、出淤泥而不染)荷花是美丽的,荷花是圣洁的。
千百年来文人墨客争相颂之,咏之。
当代著名学者、散文家季羡林先生86岁高龄写了一篇散文《清塘荷韵》。
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清塘荷韵》的世界感受季老笔下的荷花魅力。
(H6作者介绍)二、检查预习:1、文章的体裁:散文2、文章的线索:荷花3、文章的脉络:(H7理文脉)想荷——种荷——盼荷——观荷——命荷——赏荷——祝荷三、品味荷之韵1、(H8品味荷之韵,配乐)范读9—11节,思考这部分怎么写赏荷的?(H9赏荷)明确:从夏日、月夜、今年夏天三个时间段来赏的。
三节分别写了荷花零落、小猫戏月、邻居赏荷。
荷花零落图,以动写静,正面描写。
散文鉴赏《清塘荷韵》(教案设计)
散文鉴赏《清塘荷韵》(教案设计)清塘荷韵季羡林教学目的:1、学习本文自然流畅的行文,体味散文韵味。
2、体味文中流露的对生活和生命的热爱和赞美,培养高尚雅致的生活情操。
教学重点:目的2。
教学难点:作者思想情感的变化脉络(线索)。
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方法:讲读法教学步骤一、学生阅读全文,概括内容本文写了一位老者想荷、栽荷、盼荷、赏荷的过程,细腻地描绘其思想情感的变化:一个老者面对空空如也的池塘顿生遗憾(好象缺了点什么、不符合我的审美)而后补憾(把五六颗莲子投入池中)、盼望(心里总是希望,忽然有一天,“小荷才露尖尖角”)、失望(水面上什么也没有出现)、微有希望(第三年……只是孤零零的那五六片叶子)、狂喜(真正的奇迹出现在第四年……)及思索(顽强的生命力)。
遗憾→好象缺了点什么、不符合我的审美补憾→把五六颗莲子投入池中盼望→心里总是希望,忽然有一天,“小荷才露尖尖角”失望→水面上什么也没有出现微有希望→第三年……只是孤零零的那五六片叶子狂喜→真正的奇迹出现在第四年……思索→顽强的生命力二、荷花自古为文人雅士所推崇,让学生找几首有代表性的咏荷的诗歌。
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毕竟西湖六月天,树阴照影爱晴柔。
风光不与四时同。
小荷才露尖尖角,接天莲叶无穷碧,早有蜻蜓立上头。
映日荷花别样红。
暮热游荷池上杨万里细草摇头忽报春,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暮,底面深藏碧伞中。
另有现代作家朱自清《荷塘月色》,古文《芙蕖》(李渔)。
三、作者简介。
当代咏荷散文当属季羡林《清塘荷韵》。
季羡林(1911——),当代著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作家,北京大学教授。
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
其著作已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4 卷,内容包括印度古代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印度历史与文化、中国文化与东方文化、佛教、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散文、序跋以及梵文与其他语种文学作品的翻译。
(湖南卫视《新青年》栏目“千年论坛”有他的一篇《21世纪的人文与社会》)。
清塘荷韵教案
《清塘荷韵》教案胡红娟教学目标:1、理清行文思路,把握作者情感的变化。
2、朗读品味语言,感受作者对荷的生命力的赞美之情。
3、体会文中哲理性的句子。
4、理解清塘荷韵的内涵。
教学重点及难点:1、体会文中哲理性的句子。
2、理解清塘荷韵的内涵。
一、导入今天是2009年12月15日。
这即将结束的一年,对中国的学术文化界来说就像窗外的天气一样湿漉漉的。
历史学家、哲学家任继愈先生走了,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走了,还有“学界泰斗”、“国宝”之称北大教授季羡林也走了。
让我们带着对季老的缅怀之情一起走进他的散文名篇《清塘荷韵》。
二、作者简介学案上有详细的解释,请同学脱离学案大概介绍季羡林。
三、文本解析1、文章以荷为线索,写了哪几件事?用一个字能否概括出来?明确:恋、种、盼、赏、祝。
2、作者的友人从洪湖带来几颗莲子种在池塘里,之后就日夜期盼。
大家自读4-6小节,边读边划出描写荷花生长及作者心情变化的句子。
(这个问题比较简单、请学生回答,考察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
)明确:抓住“年”这个关键字。
荷叶生长作者心情第一年水面上什么也没有,灰心第二年水面上仍然没有露出什么荷叶完全灰了心第三年几个圆叶,五六个叶片微有希望仍灰心第四年一大片绿叶、跃出水面,长成亭亭荷叶……狂喜3、作者心情的变化说明了什么?明确:他的感情是随着荷叶的生长而变化的,是一种情景交融;也说明86岁的季老保有一种生命的热情、激情。
4、作者在这期盼中领悟到了怎样的道理?大家齐读。
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能否举出类似的例子。
明确:天地萌生万物,对包括人在内的动植物等有生命的东西,总是赋予一种及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及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这种力量大到无法抗御。
这是对荷花生命力的赞美。
类似的有:沙漠中的胡杨、石缝中的小草、悬崖上的树、种子的力量等等。
5、作者期盼的洪湖子孙终于散叶、终于开花、浏览第8小节,看看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明确:对比、拟人。
6、为什么称为“季荷”后,作者觉得很有趣,又非常感激?明确:“有趣”容易理解,以他的姓冠名。
《清塘荷韵》教案
《清塘荷韵》教案资阳中学李雪丽一、教学目标1.把握景物特点,体会作者情感。
2.体会作者借荷所要表达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通过对“季荷”的形象的把握,体会季老先生的人格魅力。
三、教学难点:对荷(包括季羡林先生)是“生命彻悟的智者”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朗读体会、质疑讨论五、教学安排:一课时六、教学流程:(一)设疑导入,调动兴趣“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
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
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
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
”这是2006年《感动中国》节目在给季羡林先生颁奖时所写的颁奖词。
季羡林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学者,他的身上有众多头衔。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他的一篇美文---《清塘荷韵》,曾经在1998年获得过全国优秀散文一等奖。
让我们一起走进季羡林先生的散文名篇,一起赏一赏那朵朵季荷,品一品那清塘荷韵。
(二)整体感知1. 自由朗读课文,你觉得这篇散文写了什么?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要求:勾画出表现作者心情的语句。
发出疑问,这究竟是怎样的清塘之荷呢?让作者期盼,让作者狂喜……2.季老笔下的清塘之荷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关键语句)同学们对文章的初步体会,我们阅读写景状物的散文,首先就应该读出这篇散文写的是什么景或什么物,这些景或物有什么特点。
季羡林先生这篇《清塘荷韵》写的是燕园一个池塘中的荷花,重点写荷的什么特点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作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写荷的生命力顽强的:荷叶的时间、空间、数量和生长态势等,荷花的颜色、数量等。
)生命力顽强:生长时间长、空间广、数量多、态势盛红色浓、花瓣多、红艳耀目、凌驾、迎风弄姿、睥睨一切外形之美,内在气质生得很灿烂、热烈、张扬。
(三)合作探究(研读9-13段)先生真的只写了荷的生命力的顽强吗?请再读文章,尤其是8~13自然段。
1.如果只是为了表现荷的生命力的顽强,那为什么还要写花落,那不是生命的消逝吗?追问:(1)请找出写花落的句子;(9段、12段)(2)请谈谈你对“池花对影落”的理解(3)第12自然段,不仅写花落,更想象花落之后的情景,有什么深意?(2)生命的凋零总是给人凄凉、萧条之感,而作者笔下的“池花对影落”呈现的却是一幅宁静、安详、柔和、清新的画面:月下荷塘,流水脉脉,微风不经意时吹落了一叶荷瓣,倒影上浮,花瓣飘荡。
《清塘荷韵》经典教案
《清塘荷韵》经典教案《清塘荷韵》经典教案《清塘荷韵》经典教案课前预习:1.读课文,标段序,圈出生鲜优美的四字短语十个以上,用波浪线标划优美的描写句子,用波浪线标划富有哲理的句子。
2.熟读课文,在书上概括季羡林种荷的三个原因,以“荷”为线索写的三件事。
3.季羡林笔下的荷花与周敦颐笔下的荷花有何不同?4.借助网络或图书,查找季羡林的资料,并结合课文思考“季荷”的内涵。
课程标准:“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能够区分写实作品和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确立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目标,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
教学目标:通过诵读积累、圈点批注、合作探究等方式,品季荷之情,赏季荷之韵。
教学评价:1.能够正确书写、理解书中十多个生鲜词语和所引诗句。
2.能够结合相关语句品季荷之情,赏季荷之韵。
3.能结合文本与资料,理解“季荷”的内涵,理解借物抒情的写法。
教学过程:一、导课题,解题意1.导入: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当代学者,散文家季羡林老人在86岁高龄时写的一篇文章《清塘荷韵》。
2.析题:清塘荷韵:中心语是荷韵,地点是清塘。
荷韵:指荷的风韵、风姿和情趣。
从标题可以看出这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
作者借荷花美景抒发了对荷花的赞颂之情。
二、知文意,做积累活动一:读课文,标划并积累四字雅词,背诵课文所引诗句。
1.四字雅词。
时移事迁绿叶红花绝无仅有香远益清脍炙人口破壳而出听天由命事与愿违秋凉落叶春水盈塘绿柳垂丝细弱单薄可怜兮兮手下留情降临人间迟迟疑疑一扫而光接踵而至迎风弄姿睥睨一切绿肥红肥绿盖晴天红花映日兴致勃勃旮旮旯旯支离破碎洋洋大观无影无踪2.所引诗句。
清塘荷韵高中教案
清塘荷韵高中教案教案标题:清塘荷韵高中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荷花文化,并了解其在中国文学、绘画和园林中的重要地位。
2. 培养学生对荷花的欣赏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一项荷花相关的艺术创作项目。
教学内容:1. 荷花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荷花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2. 荷花的形态结构和生长特点。
3. 荷花在中国文学、绘画和园林中的表现形式。
4. 学习欣赏和理解荷花相关的文学作品、绘画作品和园林设计作品。
5. 小组合作完成一项荷花相关的艺术创作项目。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0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荷花的美丽景象,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提问:你们对荷花有什么了解?你们知道荷花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吗?第二步:知识讲解(20分钟)1. 讲解荷花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以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2. 介绍荷花的形态结构和生长特点。
3. 分享荷花在中国文学、绘画和园林中的表现形式,并展示相关作品。
第三步:欣赏与理解(30分钟)1. 学生阅读、欣赏并理解荷花相关的文学作品,如诗歌、散文等。
2. 学生观赏、分析并理解荷花相关的绘画作品,如国画、水墨画等。
3. 学生了解、探究并理解荷花在园林设计中的运用。
第四步:小组合作创作(4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荷花相关的艺术创作项目,如绘画、摄影、手工制作等。
2. 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讨论并确定创作主题、材料和技巧。
3. 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艺术创作项目,并进行展示和评价。
第五步:总结与展示(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艺术创作成果,并进行互相欣赏和评价。
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学生的表现,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教学评估:1. 学生课堂参与度和表现评价。
2. 学生对荷花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评价。
3. 学生艺术创作项目的完成度和创意评价。
教学资源:1. 荷花相关的图片、视频和文学作品。
清塘荷韵 教案
清塘荷韵一、导人常说:"一花一天国,一沙一世界。
"荷花美丽而圣洁,自古以来文人雅士对荷花都是情有独钟,周敦颐在《爱莲说》中用“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写出了君子高洁的品性;朱自清《荷塘月色》则以“田田的叶子”“舞女的裙”道出了心中淡淡的喜悦和忧伤。
清塘荷韵学习目标:1、理清文章的线索,体会文中作者感情的起伏变化。
2、精读文段,赏析景物描写,品味语言特色,探究荷韵。
3、感悟季老顽强的生命力和豁达的人生境界,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
教学过程:一自学问题组(一):1、请同学们放声地自由诵读课文,理清行文的线索,并用带“荷”的两个字来归纳文章段落。
2、请同学们自读3-6节,说说荷花的成长过程是怎么样的?而作者的心情产生怎么样的变化?(圈划出荷花成长的句子以及作者心理变化的句子)明确:1、理清行文的线索,并用带“荷”的两个字来归纳文章段落。
想荷(1-2)种荷(3)盼荷(4-6)赞荷(7)赏荷(8-12)祝荷(13)2、自读3-6节,说说荷花的成长过程是怎么样的?而作者的心情产生怎么样的变化?3、作者在第四年是怎样描写荷花的生长?一夜之间:突然长出了一大片绿叶。
几天之内:池塘内不小一部分,已经全为绿叶所覆盖,自从几个勇敢的叶片跃出水面以后,许多叶片接踵而至。
一夜之间:就出来了几十枝,而且迅速地扩散、蔓延。
十几天的功夫:荷叶已经蔓延得遮蔽了半个池塘。
从我撒种的地方出发,向东西南北四面扩展。
二、自学问题组(二)4、作者从种荷、盼荷的过程中,领悟到了怎么样的生活哲理?并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5、品读第8段,说说“我门前池塘里的荷花”与“燕园其他池塘里的荷花”有什么不同?这里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4、从种荷到盼荷的体会:天地萌生万物,对包括人在内的动、植物等有生命的东西,总是赋予一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这种力量大到无法抗御。
这是作者对荷花顽强生命力的赞美。
七年级语文教案:解读清塘荷韵的文化内涵
七年级语文教案:解读清塘荷韵的文化内涵清塘荷韵是一首优美的古诗,能够深入探究它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不仅有益于对古诗的理解,还能增长对中华文化的认知。
本篇文章将会从三个方面展开叙述这首诗的文化内涵。
一.对北方乡村风光的描绘清塘荷韵是一首具有北方乡村风光特色的古诗。
作者生活在唐朝时期的北方地区,他所描绘的风物以及季节的变化,都是北方地区特有的。
每年夏季,莲花或荷花绽放,香气袭人,并且搭配着清澈而悠闲的湖水,令人心旷神怡。
这就是北方乡村独有的特色,因为只有在湖泊荷花盛开的季节,才能见到这样美好的景象。
这种描绘北方乡村风光的诗句,扎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中。
长的是我们的乡村,浓郁的生活气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在中国的古代文学中,便是专注于这种风物的品味和颂扬。
而词人用诗句来形容这种美好的景致,就是精神上的升华。
通过欣赏这首诗,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北方乡村的艺术流派,也能够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二.对人生的体悟和哲学思考“晴曦入美花,寂寞还自思。
” 作者通过对的描写,体现对自己人生的思考。
所描述的“晴曦入美花”是富有哲理的表达,代表了人生中高峰和低谷交替的阶段。
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都是人生走过的阶段之一。
这锻炼了我们对世界的洞察力和处事能力。
通过艺术来表达生命的真谛,也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
当然,诗中还有表达人生矛盾与挣扎的内容,寂寞仍如影随形。
其中最深奥的内容,是揭示人生自我反思、感悟人间万事的哲学思考。
只有深刻洞悉到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心灵状态,才有可能在精神上获得升华。
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诗歌是一种高度文化化的表现方式,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清塘荷韵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方面,有着突出的地位。
它融合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和道德等方面的思考,彰显了中华文化的思想、价值和精神特征。
另外,诗歌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合的产物。
通过优美措辞、反思人生、提升境界等方面,它将中国传统文化通过现代表达形式传递给现代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塘荷韵教案《清塘荷韵》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品味荷之韵。
感悟作者的生命观。
2、分析课文情景交融和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3、品味朴实凝练、自然而清新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体味荷之韵。
感悟作者的生命观。
教学技术: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诵读——感悟——质疑——对话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师:荷花,既没有牡丹的雍荣华贵,也没有梅花的铁骨铮铮,既没有水仙的玲珑清秀,也没有桂花的十里飘香,然而,她却在炎夏酷暑中,在万里晴空之下,亭亭玉立,超然脱俗,送丝丝清凉,散阵阵幽香,添几多美景,增几分神韵.自古以来,人们在荷花身上寄托了不同的感情.当代有名学者,散文家季羡林老人在他86岁高龄时写下《清塘荷韵》,他为何对荷花情有独钟在这篇文章中他又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文章,走进季老的世界.二,初读感知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问题1,作者告诉了我们一个关于荷花的什么故事,请同学们试着用几个词语来归纳明确:想荷—种荷—盼荷——赞荷——名荷——赏荷—祝荷2,作者描述荷花的生长情况,是按什么顺序来表达的又表达了这样的感悟 (让同学填表格,用文中的要害词)(1)明确:荷花真正长成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按照时间顺序来表达.(2)阅读文本,完成下表. 时间荷花的生长情况 "我"的心情变化第一年一直到秋凉落叶,水面上也没有出现什么东西 "心里总希望'小荷才露尖尖角'" 第二年春水盈塘,绿柳如丝,一片旖旎的风光,可是水面仍然没露出什么荷叶已灰心,没有希望第三年投莲子的地方长出了五六片圆圆的绿叶,平卧在水面上,但是却细弱单薄可怜兮兮地平卧在水面上虽微有希望但仍灰心第四年荷叶扩张,全为绿叶覆盖一些绿叶长成亭亭的荷叶心中的疑云一扫而光,不禁狂喜3,作者种荷是有心还是无意的从哪里体现 (提示:种荷是在哪个自然段)明确:有心. 别人从"湖北洪湖带来的莲子";"用铁锤在莲子上砸开一条缝".4,问:作者为什么要如此煞费心机的种植荷花 (种荷前)明确:(1)作者在记忆中曾经有荷花的碎影; (2)没有荷花不符合作者的审美观念; (3)中国人没有不爱荷花的.三,体悟荷之韵1,师:几颗来自洪湖的莲子带着老人的希翼跃入了池塘,一种顽强而高洁的生命便在黑暗和淤泥的包围中开始萌芽,从此老人的心为之牵绊,随之起伏.为什么荷花让季老情有独钟荷之韵究竟何在 (提示:季老在漫长的等待后,有什么样的心理感悟) 生答:生命力 2,找出写荷这种生命力的语段(第7自然段),集体朗读师:我们很难想象,寂寞的岁月里,荒凉的湖面下,阴暗的泥沼中,那几颗莲子是怎样暗暗积蓄着力量,是怎样将生命的嫩芽钻出了坚硬的外壳,这芽一旦破壳而出,便以一种惊人的力量展示着生命的顽强和漂亮,一千多个日夜过去了,在经历了漫长的寂寞后,第四年,荷花完成了生命的涅盘.3,这种顽强而漂亮的生命,这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会让你联想到什么呢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一谈. 生答:临风之草迎霜之菊竭泽之鱼昙花依米花鸣蝉……4,这是生命萌发,蓬勃发展时所体现的生气盎然,顽强与漂亮;那面对生命的凋零,季老又是怎样去看的呢(1)文章中有一段(第9段)关于莲瓣凋落的描写,请一位学生朗读,思考这是一种什么境界师:"风乍起,一片莲瓣坠入水中",心中已是沉甸甸的厚实,微风已拂不起半点涟漪.望着坠落的莲瓣,心中反而更添一份宁静,这便是对生命的彻悟. 这瓣荷花,曾饱尝孕育的艰辛,也曾感受生命的快乐,而此时它要悄然离去了,那便顺应自然吧.能以如此超然的心态面对生命的消逝,实在是彻悟生命的智者.有句诗说的好"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上云卷云舒."(2)文章第12自然节中作者由"天气忽然变寒"联想到"残荷之日","结冰"之日.作者心中是否布满了感伤师:并非如此.因为作者心中是释然的——"那时荷花大概会在冰下冬眠,做着冬天的梦.他们的梦一定能够圆的."作者还借用了雪莱的诗"既然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这说明作者心中布满了希望.5,我留意到,刚才我们在体悟"清塘荷韵"时,主要是从"荷叶"的角度去谈的.那作者是否忽略了荷花呢假如没有,作者是如何谈的呢生:这一部分主要集中在8——11自然节.师:我们还是借用前面的分析方式,____(4位)同学来阅读这一部分课文,其他同学来填一下这个表格. 时间荷花的生长情况 "我"的心情第四年红色浓,花瓣多;红艳耀目,高高的凌驾于荷叶之上,迎风弄姿,睥睨一切大快人意;很有趣,又非常感激前年和去年清香;绿肥,红肥;荷瓣飘落静静吮吸;静得很今年夏天开得特欢绿盖擎天,红花映日兴致勃勃(邻居)6,作者笔下的荷花与前人笔下的荷花有什么不同作者作品主导思想周敦颐《爱莲说》赞美荷花高洁的品质朱自清《荷塘月色》赞美荷花优雅的风姿季羡林《清塘荷韵赞美荷花顽强的生命力小结:假如说周敦颐笔下的荷花是志行高洁的隐者,朱自清笔下的荷花是抚慰心灵的舞者,那么季老笔下的荷花应该是张扬生命的强者,是彻悟生命的智者. 7,文章第10自然节仿佛是个小插曲.作者写"小白波斯猫猫猫"落水事件对于"清塘荷韵"的主题有什么作用和意义师:小白波斯猫毛毛之所以会误认为水中有白玉盘,是因为池水清澈无比.这也说明了"季荷"的生长环境,这样会使人们更加喜爱这一池荷花. 除了这个典型细节,文章还有那些地方能表现池塘的清8,假如把题目中的"荷韵"换成"荷花"好不好呢 (生讨论) 师:不好,因为文章中在向我们展示荷花那种顽强的生命力,它的这种精神使我们为之振奋,这就是荷花的韵味所在.既然世间万物都有着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那么我们每个人只要发掘自己的这种力量,必定可以干成一番事业,荷花都可以,何况是人类.四,文化探究师提示: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在中国的文化中,花草鸟兽都被赋予了深层含义.陶渊明咏菊,陆游悲梅,周敦颐颂莲,……,作为文人精神的一种寄托,荷花实在承载着太多漂亮的向往,请同学们背一些关于莲荷的诗词.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最有名的赞荷散文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爱莲说》……提示:荷花是最有情趣的咏花诗词的对象,那荷花身上还有其他方面的寄寓意义吗生回答:佛教神圣,净洁的象征; 是友谊的象征和使者,秋天采莲怀人的传统,如《荷塘月色》中《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小结: 就像国人对梅兰竹菊的非凡喜爱,荷花的身上也寄寓着许多漂亮的向往. 五,结语自然界的万物生生不息,它们以风姿装点了五彩缤纷的世界,它们以生命启示了心有灵犀的人们.季羡林老人从荷花的从无到有,从弱小到繁茂感悟到了生命的漂亮和顽强,那我们也学习季老先生去观察自然,感悟自然,去发现美,去探求美的真谛吧六,布置作业课后搜集古今咏荷(莲)的诗,词,文并作赏析交流《清塘荷韵》教学设计教学创意:《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从三个维度实施教育教学,更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新型的学习模式,注重个性化,多元化解读文本。
本设计意在引领学生通过质疑、探究,激活已有的知识积淀、情感积淀,从而提高感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提升审美品位。
当然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并不奢求学生能深刻体悟生命的内涵,只希望通过对本文的学习,让学生串连起自我的生活体验,体会到生命力的顽强,在心中留下一颗千年不烂的生命的种子。
教学重点、难点:1、整体把握文章,领会文中“情”“景”“理”三者的交融。
2、亮点难点探究品味,感悟作者笔下荷花的内涵:张扬生命的强者,彻悟生命的智者。
教法:阅读——讨论——体悟一、创设情境,走入文本今天的教室,其乐融融,这百花凋零的冬季并不能凝固我们年轻的激情,也不能凝固我们活跃的思维,更不能挫减我们坚如磐石的追求。
我们知道:学习的过程就是人生储蓄的过程。
那么我们今天就共同给自己的人生未来开一张支票,有了它,我们也许能从容地面对生命中的坎坎坷坷,我们也会景仰生命的顽强不屈,让我们一起走近季老《清塘荷韵》,慢慢欣赏慢慢体悟。
二、整体感知,积累整合,夯实基点(一)介绍作者:季羡林,北京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东方学大师(佛学),一生追求清净无忧,对荷花情有独钟,本文就是他散文中的精品,寓予“荷“以独特的韵味和内涵。
(二)那么,“荷”的韵味独特在哪里?生自由朗读文本,找寻共鸣1、生答疑:文题是何结构的短语?“荷韵”的“韵”是何涵义?(偏正结构,中心词为“荷韵”;风韵、丰姿、情趣之意)2、生自主解决字词障碍,师精要点拨词语用法:旖旎、翘盼、睥睨、绝无仅有、脍炙人口、听天由命、大快人心3、思考:哪些节扣住节“清塘”?哪些节扣住“荷韵”?[生:(1-2)写“清塘”(3-12)写“荷韵”]四、感受鉴赏,思考领悟,个性化、多元化解读(一)速读1、2节,思考:塘为何叫“清塘”?面对“清塘”作者感受如何?生圈点作答:再也不见什么荷花、空荡荡的;总觉得好象缺点什么、每次看到或想到,总觉得是一块心病。
师概括板书:清塘数亩,致生心病。
师:这心头的遗憾该如何弥补呢?(生:种荷!)师紧承问:说说作者是否是精心种荷的?(生;精心――用铁锤砸、总算是尽了人事。
师:敲破莲子,种下莲荷,也就种下了希望。
(二)齐朗读品味(4-8),合作探究,讨论交流1、似乎睥睨一切的荷花生长经历了几个阶段?各阶段有何特征?作者的情感有怎样的变化?阶段特征心情变化第一年什么也没有灰心第二年仍然什么也没有完全灰心第三年细弱单薄,可怜兮兮的五六个叶片微有希望,仍灰心第四年出现大片绿叶并迅速遮蔽半个池塘心中狂喜2、思考:本部分运用怎样的写作方法?(生: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是最大的写作特色)3、作者从莲荷生长的过程中获得怎样的人生启迪?这种启迪与《爱莲说》《荷塘月色》有何不同?生个性解读,各抒己见*师综述:植物求生存的力量和蔓延的力量是无法抗拒的,生命是顽强不屈的。
周敦颐从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中读出隐者志行的高洁,朱自清从月下荷塘获得心灵的慰藉,而季老从荷花生长的历程中读懂生命的自强不息!板书:翘盼荷韵、感悟顽强、景理交融(三)充满生命力的荷花还有怎样的情趣?提读第9-11节1、互动赏析,突破难点:夏日“池花对影落”的禅境——参悟生命之淡泊、宁静、豁达,引领学生寻找心灵的家园2、生个体赏析10、11荷趣:月夜,小猫戏月,“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白天,邻居盛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