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酰胺质量检测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丙烯酰胺
polyacrylamide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非离子型、阴离子型和阳离子型的粉状及胶状聚丙烯酰胺的技术要求、实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2引用标准
GB 5761 悬浮法聚氯乙烯树脂
GB 12005.1 聚丙烯酰胺特性粘数的测定方法
GB 12005.2 聚丙烯酰胺固含量的测定方法
GB 12005.3 聚丙烯酰胺中残留单体含量的测定化法
GB 12005.4 聚丙烯酰胺中残留单体含量的测定液体色谱法
GB 12005.5 聚丙烯酰胺中残留单体含量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GB 12005.6 聚丙烯酰胺水解度的测定方法
GB 12005.7 聚丙烯酰胺粒度测定方法
GB 12005.8 聚丙烯酰胺溶解速度的测定方法
GB 12005.9 聚丙烯酰胺命名
3型号及品级
聚丙烯酰胺产品型号命名规定的符号表示.同一型号的产品分为优级品一级品和合格品.
4技术要求
粉状和胶状聚丙烯酰胺的技术要求应分别符合表1和表2的规定.
表1 粉状聚丙烯酰胺的技术要求
GB/T13940-92
续表1
表2 胶状聚丙烯酰胺的技术要求
GB/T13940-92
注:使用单位对产品有特殊要求时,供需双方按照合同中有关条款执行
5实验方法
5.1 外观测定
在自然光下,目视测定样品的外观.
5.2 特性粘数的测定
按手册规定
5.3 水解度的测定
按手册规定
5.4 粒度的测定
按手册规定
5.5 固含量的测定
按手册规定
5.6 残留单体含量的测定
残留单体按行业和企业标准规定.普通型聚丙烯酰按以企业标准为仲裁方法,食品卫生级以食品检验办法为仲裁方法.
5.7溶解速度的测定
按企业标准规定
5.8 黑点数的测定
按企业标准中规定的方法测定黑点数.
5.9不溶物含量测定
5.9.1 仪器
分析天平:感量0.0002g;
不锈钢网:孔径0.11mm(120目),100mm×100mm;
烧杯:1 000mL;
真空干燥箱;
电磁搅拌器.
5.9.2 测定方法
称取0.4式样,精确至0.002g,将其缓缓加入盛有1 000mL蒸馏水并已开动搅拌的1 000mL烧杯中.保持旋涡深度约4cm,常温下溶解6h.用事先经丙酮洗涤二次并干燥恒重的不锈钢网过滤该溶液,过滤后,将不锈钢网连同不溶物按GB 12005.2中规定的方法进行干燥、称量。

5.9.3 结果显示
不溶物含量按下式计算:
式中: w—不溶物含量,%;
m1 —不锈钢网质量,g;
m2 —不锈钢网加不溶物总质量,g;
mo —试样质量, g。

6检验规则
6.1 相同原料,相同工艺条件下生产的胶状产品每聚合一釜为一批。

粉状产品以一釜或数釜经干燥、粉碎混合均匀后为一批。

6.2 由每批产品总件数的10%件中进行随机取样,粉状样品不少于100g,胶状样品不少于200g。

将取得的样品均匀混合,装在干燥洁净并带有磨口塞的玻璃评中.注明产品型号批号及取样日期,由质检部门检验。

6.3 表1或表2中的技术指标为每批产品的出厂检验项目。

6.4 每批产品由生产厂的质检部门检验,符合本标准技术要求的产品方可出厂.如有一项不合格,应双倍取样对该项进行复检,复检后以复检的结果确定。

6.5 使用单位有权按照本标准验收产品.如发现产品不符合本标准规定时,应在到货后一个月内向生产厂提出.供需双方应重新从供货产品总件数的20%件中随机取样进行复检,复检后仍不符合指标要求时,以复检结果为准。

7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7.1 标志:每批产品应附有质量检验报告单,每个包装件上应有清晰、牢固的标志,并注明下
列内容:
a. 名称及型号;
b. 品级;
c. 净重;
d. 生产厂名;
e. 批号及生产日期;
f. 标准号;
g.防潮,防晒标志.
7.2 包装:粉状产品包装在内衬双层聚乙塑料袋的编织袋中,每袋净重25kg。

胶状产品应包装在内衬聚乙烯塑料袋的硬质桶里,每个包装净重10 kg 、25 kg 、50 kg 、90 kg等。

7.3 运输和贮存:产品运输时应防潮,避免包装件损坏。

产品按型号贮存在清洁、阴凉、干燥的仓库内。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水解度
GB 12005.6-89
测定方法
Determlnatiom for hydrolysis degree of
Partly hydrolysis polyacrylamlde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用甲基橙一靛蓝二磺酸钠为指示剂测定水解度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不同聚合方法制得的粉状或胶状水解聚丙烯酰胺的水解度的测定。

2引用标准
企业标准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企业标准聚丙烯酰胺固含量测定方法
3 方法提要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是强碱弱酸盐,它与盐酸反应形成大分子弱酸,体系的P H值由弱碱性
转变成弱酸性。

4试剂和溶液
本方法所用试剂及水均为分析纯试剂及蒸馏水。

4.1 盐酸标准溶液:按企业标准配成C(HC1)=0.1mo1/L的溶液。

4.2 甲基橙溶液:用蒸馏水配成0.1%的溶液,贮存于棕色滴瓶中,有效期为15d。

4.3 靛蓝二磺酸钠溶液:用蒸馏水配成0.25%的溶液,贮存于棕色滴瓶中,有效期为15 d。

5仪器
5.1 微量滴定管:容积1mL,最小刻度0.01mL。

5.2 锥形瓶:容积250mL。

5.3 称量瓶:直径20mm,高15mm。

5.4 量筒:容积100mL。

5.5 电磁搅拌器。

5.6 分析天平:感量0.0001g。

5.7 真空干燥箱。

5.8 铁支架,表面皿,玻璃板等。

6试样溶液的配制
6.1 粉状试样溶液的配制
6.1.1 用称量瓶采用减量法称取0.028~0.032g 试样,精确至±0.0001g,三个试样为一组。

6.1.2 用盛有100mL蒸馏水的锥形瓶放在电磁搅拌器上,打开电源,调节搅拌器磁子转数使液面旋涡深度达1cm左右,将试样缓慢加入锥形瓶中。

6.1.3 待试样完全溶解后,可直接进行水解度的测定.
6.2 胶状试样溶解的配制
6.2.1 当固含量在20%~30%时,取2~3g胶状试样,用剪刀剪成小碎块,置于表面皿上.当固含量在10%以下时,取8~10g胶状试样,平涂在1515的玻璃板上.将试样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在60℃,真空度5 300Pa下干燥4h.。

6.2.2 将干燥后的试样按6.1条的方法配成溶液。

6.2.3 测试后所余固体试样按企业标准测定试样的固含量。

7测定步骤
7.1 用两支液滴体积比为1:1的滴管向试样溶液中加入甲基橙和靛蓝二磺酸钠指示剂各一滴,试样溶液呈黄绿色。

7.2 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试样溶液,溶液由黄绿色变成浅灰色即为滴定终点。

记下消耗盐酸标准溶液的毫升数。

8结果表示
8.1 试样水解度按下式计算:
式中:HD ——水解度,%;
C ——盐酸标准溶液的浓度,mo1/L;
V ——试样溶液消耗的盐酸标准溶液的毫升数,;
M ——试样的质量,g;
S ——试样的固含量,%;
23 ——丙烯酸钠与丙烯酰胺链节质量的差值;
71 ——与1.00盐酸标准溶液〔C(HC1)=1.000mo1/L〕相当的丙烯酰胺链节的质量。

8.2 每个试样至少测定三次,取两位有效数字,以算术平均值报告结果。

8.3 单个测定值与平均值的最大偏差在±以内,如果超过最大偏差,应重新取样测定。

9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a.注明按照本国家标准;
b.试样的生产厂家、型号、生产日期;
c.试样的固含量;
d.每个试样的测定值及一组试样的算术平均值;
e.实验人员及日期。

聚丙烯酰胺特性粘数测定方法
GB 12005.1-89 Determlnatiom for limitimg viscosity
number of polyacrylamide
1主体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稀释法和一点法测定聚丙烯酰胺特性粘数。

本标准的稀释法适用于特性粘数的精确测定;一点法适用于特性粘数的一般测定。

本标准适用于不同聚合方法制得的粉状或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和阴、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特性粘数的测定。

本标准不实用于含有添加剂的聚丙烯酰胺的特性粘数的测定,对于这类样品,在除去添加剂后可适用本标准测定。

本标准测定的特性粘数可以相对比较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或相同水解度的阴、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的分子量大小。

2引用标准
企业标准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企业标准合成树脂常温稀溶液粘度试验方法
企业标准塑料术语及其定义
企业标准聚丙烯酰胺固含量测定方法
3术语
特性粘度:按企业标准定义,单位mL/g。

4原理
按规定条件制备试样浓度为0.0005~0.001g/mL,其氯化钠浓度为C(NaC1)=1.00mo1/L 的溶液。

用气承液柱式乌氏粘度计分别测定溶剂和溶液的流经时间,根据测得的值计算特性粘数。

5仪器
5.1 玻璃毛细管粘度计:采用GB 1632规定的稀释型和非稀释型乌氏粘度计,如图1、图2所示.技术要求如下:
a.应使浓度为1mol/L的氯化钠水溶液在30下的流经时间在100~130s 范围内。

b型号为4-0.55和4-0.57两种.其中4表示定量球6的容积(单位mL):0.55和0.57表示毛细管内径(单位mm)。

5.2 恒温水浴:控温精度±0.05℃。

5.3 秒表:分度值0.1s。

5.4 分析天平:感量0.0001g。

5.5 容量瓶:容积25,50,100,200mL。

5.6 移液管::容积5,10,50mL。

5.7 赛锥形瓶:容积250 mL。

5.8玻璃砂芯漏斗:G-2型。

5.9烧杯:容积100 mL。

5.10 量筒:容积50mL。

5.11 注射器、乳胶管、洗耳球等。

6试剂和溶液
本分析方法试剂和水,均为分析纯试剂及蒸馏水。

6.1氯化钠溶液:将氯化钠用蒸馏水配制成c (N a C1)=1.00 moI/L和c (N a C1)=2.00moI/L的溶液。

6.2铬酸洗液。

7 试样溶液的配制
7.1 粉状聚丙烯酰胺
在100mL容量瓶中称入0.05-0.1g的粉状试样,准确至0.0001g。

加入约48mL的蒸馏水,经常摇动容量瓶。

待试样溶解后,用移液管准确加入50mL浓度2.00moI/L的氯化钠溶液,放在30±0.05℃水浴中。

恒温后,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用干燥的玻璃砂芯漏斗过滤,即得试样浓度约0.0005-0.001g/mL,氯化钠浓度为1.00moI/L的试样溶液,放在恒温水浴中备用。

7.2 胶状聚丙烯酰胺
在已准确称重的100mL烧杯中,称入固含量为8%-30%的胶状试样0.66-1.25g ,精确至0.0001g。

加入50 mL 蒸馏水,搅拌溶解后,转移入200mL 容量瓶中。

加入100mL 浓度为2.00moI / L的氯化纳溶液,放在恒温水浴中。

恒温后,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用干燥的玻璃砂心漏斗过滤,即得试样浓度约为0.0005-0.001g/mL,氯化钠浓度为1.00moI/L 的试样溶液,放在恒温水浴中备用。

注:①按6.1 和6.2条配制的试样溶液适用于特性粘数约700-1500m L/ g的稀释法测定,用一点法测定时,需将试样浓度降低一倍。

②不论那种试样,用稀释法时,各点的相对粘度应在1.2-2.5范围内,用一点法时,
试样溶液的相对粘度应在1.3-1.5范围内。

8 测定步骤
8.1 一点法
8.1.1将恒温水浴的温度调节在30±0.05℃。

8.1.2 在非稀释型粘度的管2、管3的管口接上乳胶管。

将粘度计垂直固定在恒温水浴中,水面应高过缓冲球2 cm 。

8.1.3 用移液管吸取10 mL 试样溶液,由管1加入粘度计,应始移管夜管口对准管1的中心,避免溶液挂在管壁上。

待溶液自然流下后,静止10s,用洗耳球将最后一滴吹入粘度计。

恒温10 min 。

8.1.4 紧闭管3上的乳胶管,慢慢用注射器将溶液抽入球6,待液面升至球4一半时,取下注射器,放开管2上的乳胶管,让溶液自由落下。

8.1.5 当液面下降至刻度线5时,启动秒表,至刻线7时,停止秒表,记录时间。

启动和停止秒表的时刻,应是溶液弯月面的最低点与刻线相切的瞬间,观察时应平视。

8.1.6 按7.1.4-7.1.5重复测定3次,各次流经时间的差值应不超过0.2s 。

取3次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该溶液的流经时间。

8.1.7 洗净粘度计。

干燥后,在其中加入干燥的玻璃砂心漏斗过滤的、浓度为1.00moI/L 的氯化钠溶液10-15mL。

恒温10min后,按7.1.4~7.1.6测得流经量时间t oo
8.2 稀释法
8.2.1 在恒温水浴中固定一个250具塞锥形瓶,在其中加入经干燥的玻璃砂芯漏斗过滤的浓度1.00mo1/L的氯化钠溶液,恒温30min备用。

8.2.2 使用稀释型粘度计,按7.1.2~7.1.6测得初始浓度(用t)表示)的试样溶液的流经时间t〕。

8.2.3 用移液管从锥形瓶中吸取5mL已经恒温的1.00mo1/L的绿化钠溶液,由管1加入粘度计.紧闭管3上的乳胶管,用洗耳球从管2打气鼓泡3~5次,使之与原来的10mL溶液混合均匀。

并使溶液吸上、压下三次以上。

此时溶液的浓度为2/3C O。

.按7.1.4~7.1.6测得流经时间t Z
8.2.4 按7.2.3再逐次加入5,10,10mL浓度1.00MO1/L的绿化钠溶液.分别测得浓度为1/2
C O,1/3 C O和1/4 C O时的流经时间t3 , t4和t5。

8.2.5 按7.1.7测定t o。

8.3 粘度计的洗涤和干燥
在使用粘度计前后以及在测定中出现读数相差大于0.2 s有无其他原因时,应按如下步骤清洗粘度计: a .自来水冲洗; b .铬酸洗液清洗;c .蒸馏水冲洗。

将洗净的粘度计置于烘箱内干燥。

9结果表示
9.1 一点法
9.1.1 按式(1)计算试样溶液的相对粘度:
式中:n r——相对粘度;
t——试样溶液的流经时间,s ;
t o——1.00氯化钠溶液的流经时间,s o
9.1.2 由求得的n r在表1上查得相应的〔n〕·C值,将〔n〕·C值除以试样浓度C即得。

n r
〔n〕·C
0 1 2 3 4 5 6 7 8 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0.272 1
0.280 3
0.288 6
0.296 7
0.304 8
0.372 9
0.320 9
0.328 9
0.336 9
0.345 8
0.352 7
0.360 5
0.368 3
0.376 0
0.383 8
0.391 4
0.399 1
0.406 7
0.272 9
0.281 2
0.289 4
0.297 5
0.305 6
0.313 7
0.321 7
0.329 7
0.337 7
0.345 6
0.353 5
0.361 3
0.369 1
0.376 8
0.384 5
0.392 2
0.399 8
0.407 4
0.273 7
0.282 0
0.290 2
0.298 3
0.306 5
0.314 5
0.322 5
0.330 5
0.338 5
0.346 4
0.354 2
0.362 1
0.369 8
0.377 6
0.385 3
0.393 0
0.400 6
0.408 2
0.274 6
0.282 8
0.291 0
0.299 2
0.307 3
0.315 3
0.323 3
0.331 3
0.339 3
0.347 2
0.355 0
0.362 8
0.370 6
0.378 4
0.386 1
0.393 7
0.401 4
0.408 9
0.275 4
0.283 6
0.291 8
0.300 0
0.308 1
0.316 1
0.324 1
0.332 1
0.340 1
0.348 0
0.355 8
0.363 6
0.371 4
0.379 1
0.386 8
0.394 5
0.402 1
0.409 7
0.276 2
0.284 5
0.292 6
0.300 8
0.308 9
0.316 9
0.321 9
0.332 9
0.340 9
0.348 7
0.356 6
0.364 4
0.372 2
0.379 9
0.387 6
0.395 3
0.402 9
0.410 5
0.277 0
0.285 3
0.293 5
0.301 6
0.309 7
0.317 7
0.325 7
0.333 7
0.341 6
0.349 5
0.357 4
0.365 2
0.372 9
0.380 7
0.388 4
0.396 0
0.403 6
0.411 2
0.277 9
0.286 1
0.244 3
0.302 4
0.310 5
0.318 5
0.326 5
0.334 5
0.342 4
0.350 3
0.358 2
0.366 0
0.373 7
0.381 4
0.389 1
0.396 8
0.404 4
0.412 0
0.278 7
0.286 9
0.295 1
0.303 2
0.311 3
0.319 3
0.327 3
0.335 3
0.343 2
0.351 1
0.358 9
0.366 7
0.374 5
0.382 2
0.389 9
0.397 5
0.405 2
0.412 7
0.279 5
0.297 7
0.295 9
0.304 0
0.312 1
0.320 1
0.328 1
0.336 1
0.345 0
0.351 9
0.358 9
0.366 7
0.374 5
0.382 2
0.389 9
0.397 5
0.405 2
0.412 7
续表1
n r
·C 0 1 2 3 4 5 6 7 8 9
1.48 1.49 1.50 0.414 2
0.421 8
0.429 3
0.415 0
0.422 5
0.430 0
0.415 7
0.423 3
0.430 8
0.416 5
0.424 0
0.431 5
0.417 3
0.424 8
0.432 2
0.418 0
0.425 5
0.433 0
0.418 8
0.426 3
0.433 7
0.419 5
0.427 0
0.434 5
0.420 3
0.427 0
0.435 2
0.421 0
0.428 5
0.436 0
注:本表按Bepnmm的公式〔n〕= 计算得出。

9.2稀释法以
9.2.1按式(2)计算试样溶液的增比粘度:
式中:n sp——增比粘度;
t ——试样溶液的流经时间,
t o——1.00的绿化钠溶液的流经时间,
9.2.2 用t o、t 1、t 2、t 3、t 4和t5按式(1)和式(2)分别计算各浓度下的n s和nsp3由对应的相对浓度(各点的实际浓度与初始浓度C O的比值,用C r表示,分别为1、2/3、1/2、1/3 和1/4),分别计算各点的nsp/C和1o n so计算结果填人表2o
表2
c r
流经时间,s
n r n sp 1 2 3 平均值
1
9.2.3c r为横坐标,分别以和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八图。

通过两组点各八直线,外推至,求得截矩见图3若图3上的两条直线不能在纵轴上交于一点时,取两截矩的平均值为
9.2.4 按式(3)计算特性粘数:
式中:〔n〕——特性粘数,
C O ——试样溶液的初始浓度,。

C O按式(4)计算:
式中:m试样质量,g;
s—试样固含量,%;
v—配制的试样溶液体积,mL。

10 试样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如下内容:
a.明按本国家标准;
b.明采用一点法或稀释法;
c.样的名称、型号、生产厂家和生产日期等;
d.样的特性粘数〔n〕;
e.试样人员及日期。

聚丙烯酰胺命名
GB 12005.-92 Designation of polyacrylamide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聚丙烯酰胺的命名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不同聚合方法制得的聚丙烯酰胺的命名
本标准不提供聚丙烯酰胺的具体用途和性能
2命名方法
聚丙烯酰胺命名由聚丙烯酰胺的缩写代号和型号组成
缩写代号型号
2.1 缩写代号
聚丙烯酰胺缩写代号为PAM
2.2 型号
聚丙烯酰胺的型号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2.2.1 类型
聚丙烯酰胺分三大类型(见表1)
表1
代号类型
N 非离子型
A 阴离子型
C 阳离子型
2.2.2 表观性状
聚丙烯酰胺表观性状分三种
表2
代号表观性状
S 固体状
L 胶液状
E 乳胶状
2.2.3 用途
聚丙烯酰胺用途分两大类(见表3)。

代号用途
G 一般工业用.残留丙烯酰胺含量不大于0.5%
F 食用工业.残留丙烯酰胺含量不得大于0.5%.若加入其他添加剂,应符合有关卫生要求
2.2.4 特性粘数
聚丙烯酰胺的特性粘数按其标称值分档,各档用二至三位阿位伯数字表示(见表4)。

2.2.5 离子度
见表5)。

聚丙烯酰胺的离子度,按其标称值分档,各档用一位阿拉伯数字表示(
31非离子型(N)聚丙烯酰胺(PAM),固体粉末(S),作一般工业用(G), 特性粘数750 mL/ g
(40),离子度4%(0)。

则命名为:PAM-NSG400
3.2 阴离子型(A)聚丙烯酰胺(PAM),胶液(L),医药工业用(F),特性粘数1 120mL/g (60),离子度28%(3)。

则命名为: PAM-ALF603
3.3 阳离子型(C)聚丙烯酰胺(PAM),乳胶(E),一般工业用(G),特性粘数420mL/g (20),离子度56%(6)。

则命名为: PAM-CEG206
聚丙烯酰胺分子量测定
粘度法
Determination for molecular weight
Of polyacrylamide by viscometry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粘度法测定聚丙烯酰胺的分子量。

本标准适用于粉状或胶状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分子量的测定和粉状或胶状阴、阳离
子型聚丙烯酰胺表观分子量的测定。

本标准不适用于含有添加剂的聚丙烯酰胺分子量的测定.对这类样品,在除去添加剂后可使用本标准。

2引用标准
聚丙烯酰胺特性粘数的测定方法
3方法原理
高聚物的分子量(M)与特性粘数〔n〕有式(1)关系:
〔n〕=KM22 (1)
式中:ka——经验常数。

4测定方法
按企业标准规定。

5结果的计算和表示
分子量按式(2)计算:
M=802〔n〕1.25 (2)

〔n〕=4.75×10-3M0.80 (3)
式中:M——分子量;
〔n〕——特性粘数,mL/g。

6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包括下列内容:
a.注明按本国家标准;
b.样品名称型号规格批号生产日期和生产厂;
c.实验结果;
d.试验人员和实验日期。

聚丙烯酰胺中残留丙烯酰胺含量
测定方法液相色谱法
Determination forresidmal acrylamide of
polyacrylamide—Liqnid chromatography
1 主体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从聚丙烯酰胺中浸取残留丙烯酰胺并用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残留丙烯酰胺含量为0.01%以上的粉状和胶状聚丙烯酰胺。

2 引用标准
企业标准气相色谱法术语
企业标准聚丙烯酰胺固含量测定方法
3方法提要
用规定体积和浓度的甲醇水溶液浸取聚丙烯酰胺试样至浸取平衡.以阳离子交换树脂为色谱柱固定相,水为流动相,对所得浸取液进行液相色谱分离。

紫外检测器测定丙烯酰胺的色谱峰,利用外标法计算残留丙烯酰胺的含量。

4 试剂
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试剂。

4.1 甲醇。

4.2 液相色谱流动相:蒸馏水经阳离子及阴离子交换树脂混合床处理的去离子水。

4.3 苯。

5 仪器
5.1 液相色谱仪
5.1.1 平流泵
a.流量范围:0.15~5mL/min;
b.工作压力:2.45×107pa
c.压力波动:±1%;
d.稳定性:±1%(流量应大于0. 15mL/min,小于5mL/min)。

5.1.2 紫外检测器
a. 波长:200~800nm ;
b. 波长精度: ±2 nm。

5.1.3 六通阀
具有定量取样管,体积约为0.1 mL。

5.1.4 色谱柱
5.1.4.1 色谱柱类型
填充补
5.1.4.2 色谱柱的特性
a.材料:钛钢管;
b.长度:300mm;
c.内径:6mm;
d.形状:直形。

5.1.4.3 固定相
300~400目的2×8阳离子交换树脂。

5.1.5 记录器
a.量程:1mV~5V;
b.走纸速度:0.01~5mm/s。

5.2 分析天平
感量0.0001g。

5.3 其他
试验室常规玻璃仪器。

6 试样溶液制备
6.1 称取0.1~0.15g粉状或胶状聚丙烯酰胺试样精确至0.0001g,放入已干燥的50 mL磨口具塞锥形瓶中.用移液管吸取10 mL体积比为8:2的甲醇水溶液浸泡试样,轻轻摇动,十七散开。

泡6h以后,可间断摇动3~4次, 浸泡24h后,待测定。

6.2 分子量过大及粒度较大的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试样,用体积比
7.5:2.5的甲醇水溶液浸泡。

他操作同6.1条。

6.3 胶状聚丙烯酰胺试样,在称样前将其剪成小碎块,再进行称样.如不能剪碎者, 浸泡6h后,用不锈钢小勺试样捣碎,再继续浸泡至24h。

他操作同6.1条。

7 操作步骤
7.1 调整仪器
7.1.1 色谱柱温度:常温。

7.1.2 流动相流速:1.3mL/min。

7.1.3 紫外检测器波长:210nm。

7.1.4 记录仪量程及走纸速度根据要求的色谱峰大小进行适当选择。

7.2 校准
7.2.1 外标法
按企业标准规定
7.2.2 丙烯酰胺标准样品的制备、工业品或化学纯的固体丙烯酰胺经苯二次重结晶,得含99%以上得丙烯酰胺标准样品。

7.2.3 丙烯酰胺标准样品溶液得配制
7.2.3.1 称取丙烯酰胺标准样品0.100 0±0.000 1g放入10mL烧杯中,加入无离子水使其完全溶解,定量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再用无离子水烯释至刻度,该溶液为1mg/mL的丙烯酰胺溶液。

7.2.3.2 用移液管吸取1mg/mL的丙烯酰胺溶液5mL,放入50mL容量瓶中,用无离子水稀释至刻度,该溶液为0.1mg/mL的丙烯酰胺溶液。

7.2.3.3 用吸量管吸取0.1mg/mL的丙烯酰胺溶液0.1,0.5,1.0,2.0,3.0mL,分别放入10mL容量瓶中,用无离子水稀释至刻度,该溶液分别为0.001mg/mL,0.005mg/mL,0.01mg/mL,0.0 2 mg/mL,0.03mg/mL的聚丙烯酰胺标准样品溶液。

注:标准样品溶液采用与测定试样相同的色谱条件进行测定,得色谱图,计算峰面积,绘制曲线.检查各标准溶液与测得的峰面是否成线性关系,若不成线性关系应重新配制标准样品溶液。

7.3 进样
7.3.1 通过六通阀使试样溶液进入色谱柱,得色谱图(见下图),计算峰面积
7.3.2 取一个色谱峰高与试样色谱峰高相近的标准样品溶液,经六通阀进入色谱柱,得标准样品色谱图,计算峰面积。

8 结果表示
8.1按下式计算残留丙烯酰胺含量:
式中:AM——残留丙烯酰胺含量,%;
A——试样的峰面积,mm2;
G——丙烯酰胺标准样品溶液浓度,mg/mL;
m——试样质量,g;
s——试样固含量(按企业标准测定),%。

8.2 取两个试样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修约到小数点后第三位报告结果。

单个试样测定值与算术平均值的相对偏差不大于5%,否则应重新取样测定。

9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a.注明按照本国家标准;
b.试样名称型号生产厂生产日期;
c.试样单个测定值及算术平均值;
d.试验人员及实验日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