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会意字构形模式初探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甲骨文会意字构形模式分析 拼音文字是线性排列的,汉字则不同。汉字在形体上表现为 平面展开的状态。这种平面展开的形体特征,早在甲骨文时代就 已经比较固定了。在汉字发展的过程中,这种形体特征也只是被 调整和改良过,而没有被废除,平面性是汉字形体的主要特点。 郑樵认为,会意字“有同母之合,有异母之合”,但“主意则 一”也,这种观点是对许慎“比类合谊,以见指撝”的创造性的 阐发。这里,我们将从构形方面,对甲骨文中的会意字进行分类。 借鉴传统分法,首先将甲骨文中的会意字,分为两大基本类型:一 类是同符会意字,一类是异符会意字。分别举例分析如下: 1.同符会意字 同符会意字,即郑樵所谓“同母之合”,就是通过重复同一 字符以指向新意义的会意字。一般来说,字符数量不同,字义也 或有不同。 两个相同字符组合成的会意字,通过两个字符的并列,可以 表示字符意义的类聚。如:
(林),并列两个“ ”,以会“丛木”之义。 (炎),并列两个“ ”,以会“火热”之义。 有些同符会意字所表示的字义,并不是字符意义的类聚,而 是表达与字符义相关的某种意义。如:
(友),并列两个“ ”,自甲骨字形观之,当是一人 之手外另加一人之手,谓协助者为友。
(从),并列两个“ ”,以会“跟从”之义。 有的同符会意字,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相同字符组合而成, 例如:
(赤),从 从 ,“大”表示大小之“大”意,以 “大”修饰“火”,来会“赤”义。
需要明确的是,以上两类会意字之间,并没有截然清晰的分 界点。因为在甲骨文里,“有些由两个以上意符构成的字,它们 所用的意符究竟应该形符还是义符是两可的。”⑤
三、结语 “六书” 是古人对汉字结构方式的一种概括和总结。但 是,处于汉字形成初级,甲骨文中会意字的构形模式也是错综复杂的。总的 来说,甲骨文中的会意字构造模式有两种,即同符会意字和异符 会意字。其中异符会意字又包括比形会意字和比义会意字两类。
(晶),甲骨文将三个或四个“ ”字符平面铺开,最初 表示“星星”,后来这个意义由“星”字来表示。 则用来表达 “星星”的一个引申义——“光亮”之义。
(羴),甲骨文中或作 形。将三个或四个“ ”字符, 组合在一起,表达羊的“羴味”这一意义。通过这种方式组合成 的字,往往是将单个字符的意义累加到“众多”。
注释 ①于省吾.《殷契骈枝三编•古文杂释》. ②唐兰.《古文字学导论》(增订本).齐鲁书社1981年,第401、402 页. ③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122页. ④李国英.《说文形声字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2页. ⑤石定果.《说文会意字研究》.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
作者简介 李茂(1986- ),女,四川宜宾人,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
研究生。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学。
80
2.异符会意字 异符会意字,即郑樵所谓“异母之合”,是指通过不同字符 的组合,来指向新意义的会意字。甲骨文中的会意字绝大多数是 异符会意字。这类字的构成比较复杂。根据字符的性质,我们将 异符会意字初略地分为:比形会意字和比义会意字两类。比形会 意字就是通过形符比拼构成的会意字。比义会意字,是指通过义 符意义上的联系构拟出的会意字。下面,我们对以上所分会意字 类型,分别加以说明。 A.比形会意字 在甲骨文会意字中,这类字的数量较多。字形往往是几个图 形的组合,通过图形间的形象关系,来表现一种情境或者状态, 从而表达某种动作或行为的语义。这类会意字的图画意味较浓, 细节描绘性较强,字义对字形的依赖很强。正因为如此,有学 者认为这类会意字是复合象形字④。但从图形的拼合产生了新的 意义这一点来看,我们认为这类字更多地具有会意字的特征。因 为是以字符本身的形象来参与构意的,我们认为划为“比形会意 字”更合适。例如:
大众文艺
汉语言研究
甲骨文会意字构形模式初探
李茂
(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 天津 300387)
摘要:“会意字”是传统“六书”中的一种结构类型。甲骨文中的会意字可分为同符会意字和异符会意字两种。本文拟对两种类型的会意字 就行分析,并揭示其构形特征。 关键字:甲骨文;会意字;构形模式
传统小学有“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 注和假借,这是古人对汉字结构方式的一种概括和总结。“会意 字”是传统“六书”中的一种结构类型。
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资料的出土,为汉字结构研究提供 了新的材料。现代文字学家开始认识到,用传统六书分析古文字 形体,有一些“不精确”之处②,应该建构新的汉字结构理论。 唐兰先生最早提出了“三书说”,即象形、象意和形声。陈梦家 先生在《殷墟卜辞综述》里提出了新的“三书说”,即象形、假 借和形声。裘锡圭先生基本同意陈先生的意见,但提出改象形字 为表意字,提出了表意、形声、假借“三书说”。裘先生的三书 说,把传统的“会意字”归入表意字类型中。他认为,“凡是会 合两个以上意符来表示一个跟这些意符本身的意义都不相同的 字,”③都可为会意字。笔者认为这种看法颇为精到。
一、会意字界定 许慎《说文解字》最早对六书进行了界定,其中:“会意 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但是许慎许慎所举的这 两个字,多少有些问题。《说文》武字条:“楚庄王曰:‘夫
武,定功戢兵,故止戈为武’。”不确。甲骨文“武”字作 , 所从止乃足趾之趾本字,甲骨文从止多表示行动之意。于省吾谓 “武本义为征伐示威,征伐者必有行,止即示行也,征伐者必以武 器,戈即武器。”①案于说可从。“信”,人言为信,表示说话人 要言而有信。大多数学者认为“信”字是形声字,不是会意字。
郑樵《六书略》指出:“象形、指事,文也。会意,字也。 文合而成字。”也就是说,会意字是一种由象形、指事等独体 之“文”,组合而成的一种合体之“字”。 他已注意到了会意 字结构上的特点。戴侗认为,“何谓会意?合文以见意,两人为 从,三人为众,两火为炎,三火为众,由此是也。”戴侗所谓的 会意字只是会意字中的一部分。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指出: “会者,合也。合二体之意也。一体不足以见其义,故必合二体 之意以成字。”
(休),从 从 ,象人靠在树上之形,以会“休”义。 (沈),从 从 ,象将牛沉入水中之形,以会“沉”义。 B.比义会意字 “比义会意字”利用字符义来构字,换言之,这类会意字的 字符是义符。与“比形会意字”相比,这类会意字的图画意味相 对较淡,而字符之间逻辑上的联系加强了。如:
(雀),从 从 。“隹”为雀的类属特征,“小”是 其形态特征。“小”修饰并限定隹,这样就构拟出了“雀”这一 意义。
(林),并列两个“ ”,以会“丛木”之义。 (炎),并列两个“ ”,以会“火热”之义。 有些同符会意字所表示的字义,并不是字符意义的类聚,而 是表达与字符义相关的某种意义。如:
(友),并列两个“ ”,自甲骨字形观之,当是一人 之手外另加一人之手,谓协助者为友。
(从),并列两个“ ”,以会“跟从”之义。 有的同符会意字,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相同字符组合而成, 例如:
(赤),从 从 ,“大”表示大小之“大”意,以 “大”修饰“火”,来会“赤”义。
需要明确的是,以上两类会意字之间,并没有截然清晰的分 界点。因为在甲骨文里,“有些由两个以上意符构成的字,它们 所用的意符究竟应该形符还是义符是两可的。”⑤
三、结语 “六书” 是古人对汉字结构方式的一种概括和总结。但 是,处于汉字形成初级,甲骨文中会意字的构形模式也是错综复杂的。总的 来说,甲骨文中的会意字构造模式有两种,即同符会意字和异符 会意字。其中异符会意字又包括比形会意字和比义会意字两类。
(晶),甲骨文将三个或四个“ ”字符平面铺开,最初 表示“星星”,后来这个意义由“星”字来表示。 则用来表达 “星星”的一个引申义——“光亮”之义。
(羴),甲骨文中或作 形。将三个或四个“ ”字符, 组合在一起,表达羊的“羴味”这一意义。通过这种方式组合成 的字,往往是将单个字符的意义累加到“众多”。
注释 ①于省吾.《殷契骈枝三编•古文杂释》. ②唐兰.《古文字学导论》(增订本).齐鲁书社1981年,第401、402 页. ③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122页. ④李国英.《说文形声字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2页. ⑤石定果.《说文会意字研究》.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
作者简介 李茂(1986- ),女,四川宜宾人,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
研究生。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学。
80
2.异符会意字 异符会意字,即郑樵所谓“异母之合”,是指通过不同字符 的组合,来指向新意义的会意字。甲骨文中的会意字绝大多数是 异符会意字。这类字的构成比较复杂。根据字符的性质,我们将 异符会意字初略地分为:比形会意字和比义会意字两类。比形会 意字就是通过形符比拼构成的会意字。比义会意字,是指通过义 符意义上的联系构拟出的会意字。下面,我们对以上所分会意字 类型,分别加以说明。 A.比形会意字 在甲骨文会意字中,这类字的数量较多。字形往往是几个图 形的组合,通过图形间的形象关系,来表现一种情境或者状态, 从而表达某种动作或行为的语义。这类会意字的图画意味较浓, 细节描绘性较强,字义对字形的依赖很强。正因为如此,有学 者认为这类会意字是复合象形字④。但从图形的拼合产生了新的 意义这一点来看,我们认为这类字更多地具有会意字的特征。因 为是以字符本身的形象来参与构意的,我们认为划为“比形会意 字”更合适。例如:
大众文艺
汉语言研究
甲骨文会意字构形模式初探
李茂
(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 天津 300387)
摘要:“会意字”是传统“六书”中的一种结构类型。甲骨文中的会意字可分为同符会意字和异符会意字两种。本文拟对两种类型的会意字 就行分析,并揭示其构形特征。 关键字:甲骨文;会意字;构形模式
传统小学有“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 注和假借,这是古人对汉字结构方式的一种概括和总结。“会意 字”是传统“六书”中的一种结构类型。
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资料的出土,为汉字结构研究提供 了新的材料。现代文字学家开始认识到,用传统六书分析古文字 形体,有一些“不精确”之处②,应该建构新的汉字结构理论。 唐兰先生最早提出了“三书说”,即象形、象意和形声。陈梦家 先生在《殷墟卜辞综述》里提出了新的“三书说”,即象形、假 借和形声。裘锡圭先生基本同意陈先生的意见,但提出改象形字 为表意字,提出了表意、形声、假借“三书说”。裘先生的三书 说,把传统的“会意字”归入表意字类型中。他认为,“凡是会 合两个以上意符来表示一个跟这些意符本身的意义都不相同的 字,”③都可为会意字。笔者认为这种看法颇为精到。
一、会意字界定 许慎《说文解字》最早对六书进行了界定,其中:“会意 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但是许慎许慎所举的这 两个字,多少有些问题。《说文》武字条:“楚庄王曰:‘夫
武,定功戢兵,故止戈为武’。”不确。甲骨文“武”字作 , 所从止乃足趾之趾本字,甲骨文从止多表示行动之意。于省吾谓 “武本义为征伐示威,征伐者必有行,止即示行也,征伐者必以武 器,戈即武器。”①案于说可从。“信”,人言为信,表示说话人 要言而有信。大多数学者认为“信”字是形声字,不是会意字。
郑樵《六书略》指出:“象形、指事,文也。会意,字也。 文合而成字。”也就是说,会意字是一种由象形、指事等独体 之“文”,组合而成的一种合体之“字”。 他已注意到了会意 字结构上的特点。戴侗认为,“何谓会意?合文以见意,两人为 从,三人为众,两火为炎,三火为众,由此是也。”戴侗所谓的 会意字只是会意字中的一部分。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指出: “会者,合也。合二体之意也。一体不足以见其义,故必合二体 之意以成字。”
(休),从 从 ,象人靠在树上之形,以会“休”义。 (沈),从 从 ,象将牛沉入水中之形,以会“沉”义。 B.比义会意字 “比义会意字”利用字符义来构字,换言之,这类会意字的 字符是义符。与“比形会意字”相比,这类会意字的图画意味相 对较淡,而字符之间逻辑上的联系加强了。如:
(雀),从 从 。“隹”为雀的类属特征,“小”是 其形态特征。“小”修饰并限定隹,这样就构拟出了“雀”这一 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