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脂精炼技术与工艺之一

合集下载

油脂制取工艺流程(一)

油脂制取工艺流程(一)

油脂制取工艺流程(一)摘要:大多数植物油料的油脂制取与加工工艺流程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个别工序和设备型式的不同,但个别油料也采用一些特殊的油脂生产工艺。

本章对大宗油料的通用生产工艺和个别油料的典型生产工艺作出阐述。

大多数植物油料的油脂制取与加工工艺流程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个别工序和设备型式的不同,但个别油料也采用一些特殊的油脂生产工艺。

本章对大宗油料的通用生产工艺和个别油料的典型生产工艺作出阐述。

第一节油脂制取工艺流程的选择油脂生产工艺流程的选择与油料品种、产品质量、副产品质量、生产规模、技术条件、环境保护等要求都有关。

虽然工业应用的油脂制取和精炼工艺仅有几种,然而生产过程中各工序的配合和工艺条件却千变万化。

为此,有必要了解和掌握各种油料加工技术的共性和特性,选择合适的工艺流程,提高油脂生产效果。

一、根据不同油料品种确定合理的工艺流程及操作条件植物油料种类繁多,不同油料的化学成分、含量、物理性状有差别。

因此,油脂生产工艺的选择首先要考虑油料品种。

1、根据不同油料的共性将其分类,这样就有可能选择几种典型方法来实现生产要求。

例如,对绝大多数油料都可以采用压榨法取油;对高含油料采用预榨浸出;对低含油料采用直接浸出;对带壳油料采用剥壳后的取油;对高酸价毛油采用物理精炼等等。

2、为保留某些油料所含油脂的特殊风味,选择合理的油脂生产工艺。

不少油脂或油料蛋白具有消费者喜爱的独特风味,为保持其产品不失去原有的风味和优良的品质,应选择合理的油脂生产工艺和条件品。

例如,芝麻油、浓香花生油、可可脂等油脂的生产,大多不能采用溶剂浸出取油,而需要采取高温炒籽和压榨法取油,采用低温油脂精炼、避免高温水蒸气蒸馏等。

而橄榄油的最佳取油方法是鲜果冷榨法。

3、某些油料中含有抗营养因子或影响产品质量的特殊成分,在选择油脂生产工艺和操作条件时,必须考虑去除这些成分以改善其产品质量。

例如,大豆中所含胰蛋白酶抑制素、尿素酶、凝血素等抗营养因子,在油脂生产过程中必须采用必要的湿热处理将其钝化,其饼粕才能饲用。

油脂的精炼与分析

油脂的精炼与分析

油脂的精炼1 油脂精炼的工艺①脱胶:在一定温度下用水去除毛油中磷脂和蛋白质的过程,从而可以防止油脂在高温时的起泡、发烟、变色发黑等现象;②碱炼:用碱中和毛油中的游离脂肪酸形成皂脚而去除的过程;③脱色:在毛油中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白土和活性碳而吸附除去色素的过程;④脱臭:在真空条件下将蒸汽通过油脂而带走一些异味物质;⑤氢化:在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氢气在油脂不饱和分子上的加成反应。

油脂氢化是液态油脂、固态催化剂和气态氢气的三相反应体系,一般认为油脂氢化的机理是不饱和液态油与吸附在金属催化剂上的氢原子的相互作用。

不同油脂分子的氢化速度大不相同,一般用油脂氢化的选择性来表示。

油脂氢化的选择性(SR 或S)是指不饱和程度较高的脂肪酸的氢化速度与不饱和程度较低的脂肪酸的氢化速度的比值,例如在豆油氢化时亚麻酸的选择性是2.3,表示亚麻酸的群情化速度是亚油酸的2.3 倍。

⑥酯交换反应:由于油脂的性质不仅手油脂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还受到脂肪酸在油脂分子中分布的位置的影响,所以通过改变油脂分子中脂肪酸的位置分布就可以改变油脂的性质,一般油脂的酯交换反应有分子内酯交换和分子间酯交换,随机酯交换和定向酯交换。

所用的催化剂有碱性催化剂,如Na、K、Na-K 合金、NaOH、甲醇钠等,现在开始用酶。

油脂的分析1 油脂特征值的分析①酸价:中和1g 油脂所需要的KOH 的mg 数,我国规定食用油脂的酸价必须小于或等于5;②皂化值:完全皂化1g 油脂所需KOH 的mg 数,一般油脂的皂化值为200;③碘值:100g 油脂完全加成碘化所需要的I2 的g 数,这与油脂的不饱和程度呈正比;④乙酰值:将1g油脂完全乙酰化后水解,中和所产生的酸需要的KOH 的mg 数。

2 油脂氧化稳定性的分析测定指标:①过氧化值:用碘量法测定,即在酸性条件下,政治放中的过氧化物与过量的KI 反应生成I2,用Na2S2O3 滴定生成的I2,求出每kg 油脂中所含过氧化物的毫摩尔数,即为油脂的过氧化值;②硫代巴比妥酸法:此法以测定油脂的氧化产物丙二醛为对象,以此衡量油脂的氧化程度。

油脂工业技术的进步_油脂精炼工艺技术

油脂工业技术的进步_油脂精炼工艺技术
在逆流脱色与吸附等温曲线研究 中 , 根据弗罗因德利奇公式进行考 察 , 逆流脱色可以获得更高的脱色效 果 。众所周知 , 色素成分浓度在油相 中或脱色白土相中均是很低的 。在多 段吸附过程的各段中 , 油相与白土相 的比率的变化可忽略不计 。作为无限 理论段数在脱色等温曲线上 , 与同一 方向流动方式相比 , 逆流方式吸附推 进力 (Δq) 的增加可归结到某一点 上 。采用座标变换的兰米尔固体吸附 剂的吸附率方程式 , 通过试验研究 , 可以 确 定 白 土 对 色 素 的 最 大 负 荷 量 ( qm3ax ) 、油 中 着 色 物 质 的 最 小 量 ( CR) 、以及兰米尔方程式中的平衡 常数 K。从而由脱色等温曲线的变 化可预测吸附推进力的变化 。试验结 果表明 , 将油与白土的比率保持一定 时 , 经数段逆流脱色比间歇式脱色有 着更显著的脱色效果 。
其工艺流程如下 :
卵磷脂 ┐ ↓
毛油 →换热器 →混合器 →混合器 ↑
水┐ 酸┘ ↓
→中间罐 →冷却器 →混合器 →中间罐 碱┐ ↓
→换热器 →离心机 →冷却器 →罐 →换
图 3 超级脱胶法工艺流程
热器 →离心机 →精炼油
将含有极性基的水化磷脂 , 在低
温中与水接触形成液状结晶 。在加热
(75 ℃) 后的毛油中加入柠檬酸 , 经
其工艺流程如下 :
作用下予以去除的方法 , 最后脱胶油
酸 、添加剂 ┐
┌碱 、水


毛油 →换热器 →混合器 →混合器
热水 ┐ ↓
→中间罐 →换热器 →离心机 →精炼油
11215 酶法脱胶工艺
酶法脱胶是由德国鲁奇公司和纳
的磷脂含量可在 5 ×10 - 6 以下 。采用 ED TA 也能将铁离子除去 , 因而油的 氧化稳定性也得到了改善 。这一方法 的优点是 , 除了需要高剪切力的混合 器和 1 台自清式离心机外 , 整个工艺 极为简单 。

油脂精炼工艺流程

油脂精炼工艺流程

油脂精炼工艺流程油脂精炼是一种将原始植物油或动物脂肪经过一系列工艺处理,去除杂质、异物和不良成分,提高其品质和营养价值的过程。

精炼后的油脂具有更好的口感、气味和稳定性,适用于食用、工业生产和医药等领域。

下面将介绍油脂精炼的工艺流程。

1. 原料准备油脂精炼的第一步是原料准备。

对于植物油来说,常见的原料包括大豆油、花生油、棕榈油等;对于动物脂肪来说,常见的原料包括猪油、牛油、鸡油等。

在进行精炼前,需要对原料进行初步的清洗和去除杂质,确保原料的质量符合精炼的要求。

2. 脱酸脱酸是油脂精炼的重要步骤之一。

在这个过程中,原料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会被中和或去除,以减少油脂的酸度和提高其质量。

常见的脱酸方法包括碱处理法和物理脱酸法。

碱处理法是将原料油脂与碱溶液混合,在一定温度和时间条件下进行中和反应;物理脱酸法则是通过高温蒸汽或真空蒸馏将游离脂肪酸从油脂中去除。

3. 脱色脱色是油脂精炼的另一个重要步骤。

在这个过程中,原料油脂中的色素、杂质和异物会被吸附或去除,以提高油脂的透明度和色泽。

常见的脱色方法包括活性土脱色法和活性炭脱色法。

活性土脱色法是将原料油脂与活性土吸附剂混合,经过一定时间的静置和过滤,去除油脂中的色素和杂质;活性炭脱色法则是将原料油脂与活性炭吸附剂接触,通过吸附作用去除油脂中的色素和异物。

4. 脱臭脱臭是油脂精炼的最后一道工艺步骤。

在这个过程中,原料油脂中的异味和杂质会被去除,以提高油脂的口感和气味。

常见的脱臭方法包括蒸汽脱臭法和真空蒸馏法。

蒸汽脱臭法是将原料油脂在高温和蒸汽的作用下,将异味和杂质挥发出去;真空蒸馏法则是通过在真空条件下加热原料油脂,将异味和杂质蒸发并去除。

5. 氢化(可选)在一些情况下,油脂精炼的工艺流程中还会包括氢化这一步骤。

氢化是指将不饱和脂肪酸转化为饱和脂肪酸或部分饱和脂肪酸的化学反应,以提高油脂的稳定性和氧化抗性。

氢化过程中需要加入催化剂和氢气,并控制温度和压力条件。

通过以上工艺流程,原料油脂经过脱酸、脱色、脱臭等步骤的处理,最终得到精炼后的油脂产品。

油脂精炼 粮油加工课件

油脂精炼 粮油加工课件
第四章
油脂提取与精炼
第二节 油脂的精炼
一、 目的 二、 方法 三、 精炼工艺
2020/10/29
一、油脂精炼的目的
• 主要针对利用压榨法和浸出法制得油脂(毛 油)。
• 杂质主要包括水分、机械杂质、胶质、蜡、有 嗅物质、色素等杂质,以及少量外来的污染物 质,如3、4—苯并芘、黄曲霉毒素、残留农药 等。
• 缺点是:只能除去能水化的胶质。 • 新方法 :加磷酸处理。
2020/10/29
磷脂分子与水作用时表现的特殊排列
2020/10/29
• 3.脱酸:既可利用物理方法,也可利用 化学方法。用物理方法脱酸是在一定温 度下,用真空蒸馏的方法使游离脂肪酸 从油中被蒸馏出来。用化学方法脱酸是 在油中加入碱或在碱中加入油,利用皂 化反应来脱酸,并与油分离。
• 2.注意按不同用途及产品规格选择合理的 工艺,确保达到高质量的成品油。
• 3.工艺流程简单、合理,设备少而先进。 • 4.生产过程机械化、连续化或自动化程度
高,劳动强度低。 • 5.工艺与设备的配置适应性要(一)机械杂质的去除 • 毛油中的机械杂质可利用沉淀法、过滤
2020/10/29
板框式压滤机
1—尾板 2—滤框 3—滤板 4—主梁 5—头板 6—压紧
装置
2020/10/29
立式叶片过滤机
1—进油口 2—出油口 3—罐体 4—工作腔 5—振动器 6—滤叶 7—卸渣碟阀
• 3. 离心分离法 • 凡是利用离心力的作用进行过滤分离或
沉降油渣的方法称为离心分离法。 • 它与过滤法相比,具有分离效果好,滤
• 精炼的目的:除去上述杂质,保证油脂的色泽、 透明度、滋味、脂肪酸组成和营养成分等项均 能符合规定的油脂产品质量指标。

油脂精炼技术及工艺

油脂精炼技术及工艺

油脂精炼技术与工艺一、油脂精炼意义1.增强油脂储藏稳定性2.改善油脂风味3.改善油脂色泽为油脂深加工制品提供原料二、毛油组成成分毛油中绝大局部为混酸甘油脂的混合物,即油脂,只含有极少量的杂质。

这些杂质虽然量小,但在影响油脂品质和稳定性上却“功不可没〞。

悬浮杂质:泥沙、料胚粉末、饼渣水分胶溶性杂质:磷脂、蛋白质、糖以及它们的低级分解物脂溶性杂质:游离脂肪酸〔FFA〕、甾醇、生育酚、色素,脂肪醇,蜡其它杂质:毒素、农药三、脱胶油脂胶溶性杂质不仅影响油脂的稳定性,而且影响油脂精炼和深度加工的工艺效果。

油脂在碱炼过程中,会促使乳化,增加操作困难,增大炼耗和辅助剂的耗用量,并使皂脚质量降低;在脱色过程中,增大吸附剂耗用量,降低脱色效果。

脱除毛油中胶溶性杂质的过程称为脱胶。

1/14我们在实际生产中使用的方法是特殊湿法脱胶,是水化脱胶方法的一种。

油脂水化脱胶的根本原理是利用磷脂等胶溶性杂质的亲水性,将一定量电解质溶液参加油中,使胶体杂质吸水、凝聚后与油脂别离。

其中胶质中以磷脂为主。

在水分很少的情况下,油中的磷脂以内盐结构形式溶解并分散于油中,当水分增多时,它便吸收水分,体积增大,胶体粒子相互吸引,形成较大的胶团,由于比重的差异,从油中可别离出来。

影响水化脱胶的因素水量操作温度混合强度与作用时间电解质电解质在脱胶过程中的主要作用中和胶体分散相质点的外表电荷,促使胶体质点凝聚。

磷酸和柠檬酸可促使非水化磷脂转化为水化磷脂。

磷酸、柠檬酸螯合、钝化并脱除与胶体分散相结合在一起的微量金属离子,有利于精炼油气、滋味和氧化稳定性的提高。

使胶粒絮凝紧密,降低絮团含油,加速沉降。

四、脱酸植物油脂中总是有一定数量的游离脂肪酸,其量取决于油料的质量。

种籽的不成熟性,种籽的高破损性等,乃是造成高酸值油脂的原因,尤其在高水分条件下,对油脂保存十分不利,这样会使得游离酸含量升高,并降低了油脂的质量,使油脂的食用品质恶化。

脱酸的主要方法为碱炼和蒸馏2/14法。

油脂精炼与加工工艺

油脂精炼与加工工艺

油脂精炼与加工工艺【油脂精炼与加工工艺】一、油脂精炼与加工工艺的历史其实啊,油脂精炼与加工这门工艺可不是现代才有的新鲜事儿,它有着相当悠久的历史呢。

在古代,人们就已经开始尝试从各种动植物中获取油脂,并进行初步的处理。

比如说,咱们中国古代就有用石臼舂捣芝麻来制取芝麻油的方法。

那时候的工艺虽然简单粗暴,但也算是油脂加工的雏形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工业革命时期,油脂精炼与加工工艺迎来了重大的变革。

各种机械设备的出现,比如榨油机的发明,大大提高了油脂的提取效率。

这就好比以前咱们是用手一点点挤水,现在有了抽水机,一下子就能把水弄出来,又快又多。

再往后,科技不断进步,化学方法也逐渐被应用到油脂精炼中,让油脂的品质变得越来越好。

二、油脂精炼与加工的制作过程1. 油脂提取1.1 压榨法说白了就是靠压力把油脂从油料中挤出来。

就像我们挤毛巾里的水一样,给油料施加足够的压力,油脂就会流出来。

比如说用传统的榨油坊里的木榨,或者现代的螺旋榨油机,都是这个原理。

常见的像花生油、菜籽油很多都是通过压榨法获取的。

1.2 浸出法这个方法呢,有点像泡茶。

把油料泡在溶剂里,让油脂溶解在溶剂中,然后再把溶剂蒸发掉,留下的就是油脂啦。

这种方法出油率高,在大规模的油脂生产中用得比较多。

2. 油脂精炼2.1 脱胶这一步主要是去除油脂中的磷脂等胶质。

想象一下,油脂里有一些像胶水一样黏糊糊的东西,得把它们弄出去,不然会影响油脂的质量和稳定性。

2.2 脱酸就是把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去掉。

脂肪酸就像油脂里的“捣蛋鬼”,会让油脂容易变质,还可能影响口感。

2.3 脱色让油脂变得更清亮、好看。

就好像给油脂“洗脸”,把那些让它看起来颜色不好的杂质去掉。

2.4 脱臭把油脂里不好闻的气味去掉。

这就像是给油脂喷香水,让它闻起来香喷喷的,没有异味。

三、油脂精炼与加工工艺的特点1. 提高油脂品质经过一系列的精炼和加工步骤,油脂中的杂质被去除,酸价降低,过氧化值减少,稳定性提高。

油脂精炼工艺与技术

油脂精炼工艺与技术
将油脂的温度降至胶体杂质的凝聚临界温度以下,就 能促使胶体杂质凝聚析出,从而可以利用机械分离技 术将胶体杂质从油中除去。由于一般情况下油脂中的 胶体杂质的凝聚临界温度都低于常温,使得此法的脱 胶操作温度亦低于常温,故称之为低温脱胶。目前, 对产生的胶—油悬浮体系进行分离的、易实现工业规 模生产的有效方法是过滤法,故俗称低温过滤。
(二)影响因素 1、颗粒大小及均匀程度 2、颗粒形状及均匀程度 3、颗粒可压缩性(机械特性) 4、过滤推动力及过滤方式 按推动力分:重力过滤、压滤、真空过滤、离心
过滤 按过滤速率是否变化分:恒压过滤、恒速过滤 5、过滤温度 6、溶剂
第二章 脱胶
胶溶性杂质影响油脂稳定性(吸湿水解);影响油 脂精炼工艺效果(如引起油脂碱炼时的乳化、增加 脱色时吸附剂的用量、无法脱臭);影响油品的应 用(加热时起泡末)。
水化磷脂(HP)含有极性较强的基团,所形成 的磷脂为PC、PE、PI、PS。
非水化磷脂(NHP)含有极性较弱的基团,主要 形式为磷脂酸(70%以上)和溶血磷脂的钙镁 盐(30%)。
水化脱胶;酸性条件下转变为水化磷脂去除
四、脂溶性杂质
(一) 游离脂肪酸:一般含量为0.5%~5%,米糠油 或棕榈油甚至高达20%左右。
解度增加、含量增加。 水分超过0.1%,油脂透明度不好,容易导致油品酸败。采用
减压干燥的方法脱水。成品油<0.05%。 微量水分(0.1%左右)有利于油脂储存
三、胶溶性杂质
组分:磷脂、蛋白质、糖类等。
磷脂:主要包括磷脂酰胆碱(卵磷脂PC)、 磷脂酰乙醇胺(脑磷脂PE)、磷脂酰丝氨酸 ( PS)、 磷 脂 酰 肌 醇 ( PI)、 磷 脂 酰 甘 油 (PG)及溶血磷脂等。
2、操作温度
毛油中胶体分散相在一定条件下,开始凝聚时的温度, 称其为凝聚临界温度。

油脂精炼加工工艺介绍--演示版

油脂精炼加工工艺介绍--演示版
油脂精炼加工工艺介绍
[品控部] 品控部]
2004年3月
一、概述(1) 概述(1)
精炼的目的
除尽有碍于某各使用目的的非甘三酯组分,最 大限度地保留对生理学有重要意义和具抗氧化 性能的非甘三酯组分。
脱除方法
1、机械方法:沉降、过滤和离心分离等。 2、化学方法:碱炼、酸炼、酯化及氧化还原等。 3、物理化学方法:水化法、吸附法、蒸馏及液 液萃取法等。
杂质分类
悬浮杂质、水份、胶溶性杂质及脂溶性杂 质等
二、粗油组分(2) 粗油组分(2)
悬浮杂质
制油或储运中带入,如:泥沙、料屑等, 其存在易促进油脂的酸败。去除方法:沉降、 过滤等。
水份
生产储运中带入或伴随磷脂、蛋白质等亲 水物质混入。去除方法:常压或减压加热法。
二、粗油组分(3) 粗油组分(3)
四、工艺介绍(5) 工艺介绍(5)
脱臭
1、臭味物质指:经压榨、萃取或水代制得的天然油脂中, 所含强度不等的气味及油脂在制取、加工过程中而产 生的工艺异味(焦灼味、溶剂味、漂土腥味、氢化异 味等)。
2、脱臭过程可兼并脱除游离脂肪酸、过氧化值和一些热
敏色素,以及某些多环芳烃和残留农药等,从而使油 脂稳定度、色度和品质有所改善。
品质要求
[气味和滋味]----是决定食用油价值的主要感官特征; [色泽] [水份及挥发物] [透明度]----随油中水分、亲水物质、蜡质、甾醇类及
熔点高的甘三酯等组分的增高而降低。 [不溶性物质]----悬浮杂质(不溶于乙醚); [酸值]----衡量油料成熟度、劣变情况或油脂败环程度 的标志之一; [灰份]----无机盐类; [过氧化值]----反映油脂氧化、酸败程度的指标之一。
四、工艺介绍(6) 工艺介绍(6)

油脂工艺流程

油脂工艺流程

油脂工艺流程油脂是一种重要的食用油和工业原料,其生产过程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工艺流程。

下面将介绍油脂的生产过程及其工艺流程。

1. 原料准备油脂的生产需要选用适当的原料,常见的原料包括大豆、花生、棉籽、油菜籽等。

这些原料需要经过清洗、去杂质等处理,以保证后续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2. 破碎经过原料准备后,需要对原料进行破碎处理,以增加原料的表面积,有利于后续的浸出过程。

破碎可以采用物理方法,如碾压、磨碎等,也可以采用化学方法,如酶解等。

3. 浸出浸出是油脂生产的关键工艺之一,其目的是将原料中的油脂提取出来。

常见的浸出方法包括物理压榨法和化学溶剂提取法。

物理压榨法适用于低油含量的原料,而化学溶剂提取法适用于高油含量的原料。

4. 油脂精炼提取出的油脂中仍然含有杂质和色素,需要经过精炼处理,以提高油脂的品质。

油脂精炼的主要工艺包括脱酸、脱色、脱臭等。

脱酸是通过碱处理将油中的游离脂肪酸中和,脱色是通过吸附剂吸附油中的色素,脱臭是通过蒸馏将油中的异味物质去除。

5. 加工成品油经过精炼处理后的油脂可以直接作为食用油使用,也可以通过加工成品油,如植物油、动物油、混合油等。

加工成品油需要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调配,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6. 储存包装生产完成的油脂需要进行储存和包装,以保证其品质和卫生。

储存过程中需要注意防潮、防晒、防高温等,包装过程中需要选择适当的包装材料,如玻璃瓶、塑料桶等。

以上就是油脂的生产工艺流程,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控制,以保证油脂的品质和安全。

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油脂生产工艺也在不断创新,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工艺技术)精炼工艺

(工艺技术)精炼工艺

油脂精炼工艺一、油脂精炼工艺的一般过程食用植物油脂的精炼工艺可分为一般食用油脂精炼、高级食用油脂精炼及特殊油脂精炼,其精炼流程依油脂产品的用途和品质要求而不同,几种主要品级的食用植物油脂精炼流程如下。

(一)一般食用油脂精炼工艺流程1、国标二级油(原料油要求色泽浅、酸值低于4、不含污染物)工艺流程(Ⅰ)┌———→脱溶→———┐2、国标二级油(原料油为品质较差的毛油,含污染物)工艺流程(Ⅱ)┌———→脱溶→———┐3、国标一级油工艺流程┌———→脱溶→———┐(二)高级食用油脂精炼工艺流程1、精制食用油(含高级烹调油和色拉油)工艺流程┌——→脱蜡→——┐2、精制冷餐油(色拉油)工艺流程(三)食品专用油脂精炼工艺流程┌—→酯交换→—┐↓二、典型油脂精炼工艺(一)大豆油、花生油、芝麻油豆油、花生油、芝麻油是我国大宗油脂。

若原料品质好、取油工艺合理,则毛油的品质较好,游离脂肪酸含量一般低于2%,容易精炼。

1、粗炼食用油精炼工艺流程(间歇式)→↓油脚处理←——操作条件:滤后毛油含杂不大于0.2%,水化温度 90~95℃,加水量为毛油胶质含量的 3~3.5倍,水化时间30~40min,沉降分离时间 4 h,干燥温度不低于 90℃,操作绝对压力 4.0 kPa,若精炼浸出毛油时,脱溶温度160℃左右,操作压力不大于4.0kPa,脱溶时间 l~3 h。

2、精制食用油精炼工艺流程(连续脱酸、间歇式脱色脱臭)↓操作条件:过滤毛油含杂不大于0.2%,碱液浓度18~22°Bé,超量碱添加量为理论碱量的10%~25%,有时还先添加油量的0.05%~0.20%的磷酸(浓度为85%),脱皂温度70~82℃,洗涤温度95℃左右,软水添加量为油量的10%~20%。

吸附脱色温度为80~90℃,操作绝对压力为 2.5~ 4.0 kPa,脱色温度下的操作时间为20 min 左右,活性白土添加量为油量的 2.5%~5%,分离白土时的过滤温度不大于 70℃。

油脂加工-油脂精炼-品管2006.3

油脂加工-油脂精炼-品管2006.3

副产品酸油的说明
AO FAD
AO
皂脚 皂脚的主要成分: 皂脚的主要成分:磷脂、中性油、水、 固体和其它胶体杂质等等。 反应原理
磷脂是含有磷酸基脂质的总称,皂脚中的磷 脂和中性油与浓硫酸水解反应会生产脂肪酸 和盐。生产的盐和其它胶体杂质比水轻比油 重,通过沉降,固体渣滓、水、反应生产的 盐和其它胶体杂质(我们称之为废磷脂)将 分别被分离放出,所留下的脂肪酸我们俗称 AO( AO(Acid oil). 用途:制皂、制乳化剂、制生物柴油等。
油品精炼工艺介绍(2) 油品精炼工艺介绍(2)
脱胶
脱除毛油中的磷脂、蛋白质及其 脱除毛油中的磷脂、蛋白质及其 分解产物、胶质等; 分解产物、胶质等; 磷脂等胶体物质对人体尽管有一 定的好处,但它的存在,对油品的保 存、利用造成一定的不利,如:磷脂 易与水结合使油品质量下降,在蒸炒 过程中,易产生结焦等情况,对食物 的外观、滋味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在 加工过程中要求将其去除。
脱酸也叫碱炼,是指选择合适的碱量 和碱液浓度将油中的游离脂肪中和。 游离脂肪酸与碱反应在商业炼制的油 脂中常被看作中和反应. 脂中常被看作中和反应.碱液一般选择 NaOH溶液(碱炼皆有脱胶和脱色作 NaOH溶液(碱炼皆有脱胶和脱色作 用)。其浓度和用量的控制直接影响 着碱炼的效果和得率。另外,中和反 应的温度和时间以及油和碱混合的良 好性也是碱炼过程的重要控制因素。
油脂的三大反应和精炼植物油的储存方法
水解反应:油脂+ ------------〉 水解反应:油脂+水------------〉 游离脂肪酸 皂化反应:油脂+ ------------〉 皂化反应:油脂+碱------------〉 皂脚 氧化反应:油脂+ ------------〉 氧化反应:油脂+氧------------炼流程

油脂精炼工艺介绍(玉米油)

油脂精炼工艺介绍(玉米油)
法,使植物油中的高熔点蜡质成分形成 晶体而析出,并利用介质过滤的物理方 法将蜡质从植物油中分离去除。
适用于玉米胚芽油的精炼工艺
脱蜡工艺流程
脱色工艺流程
适用于玉米胚芽油的精炼工艺
脱色工段的典型设备 -脱色塔
脱色工段的典型设备 -脱色塔
▪ 蒸汽搅拌 ▪ 无动力 ▪ 真空密封性能好 ▪ 泄漏点少 ▪ 塔内液位连续显示

脱色工段的典型设备 -脱色过滤机
▪ ▪
脱色工段的典型设备 -脱色过滤机
▪ 顶部压盖锁紧 ▪ 带振动卸料装置 ▪ 内置不锈钢滤网 ▪ 脱色滤网目数220目 ▪ 双机交互使用,可
(2) 化学方法:
化学方法主要包括碱炼和酸炼。酸炼是用酸处理,主要除去色素、 胶溶性杂质。碱炼是用碱处理,主要除去脂肪酸。
(3) 物理化学方法:
物理化学方法主要包括水化、吸附、水蒸气蒸馏及液液萃取法。 水化主要除去磷脂。吸附主要除去色素。水蒸气蒸馏用于脱除臭 味物质和游离脂肪酸(即物理法精炼)液液萃取用于脱除色素、 脱除游离脂肪酸等。
适用于玉米胚芽油的精炼工艺
脱胶工艺: 脱胶的目的是出去毛油中的磷脂等成分,
根据所添加的脱胶试剂的不同,分为以 下几种脱胶方法-水化脱胶、酸脱胶、 特殊脱胶。 针对于玉米胚芽油精炼,推荐使用水化 脱胶工艺。
适用于玉米胚芽油的精炼工艺
水化脱胶工艺优点: 1、工艺简单; 2、可显著降低油中的含磷量; 3、粗磷脂可经深加工制取浓缩磷脂。
自动化操作

脱色工段的典型设备 -脱色安全过滤器
▪ 顶部压盖锁紧 ▪ 内置不锈钢加强网 ▪ 聚胺酯微孔滤袋 ▪ 双机交互使用


脱色工段的典型设备 -白土气力输送系统
▪ 密闭式管路输送 ▪ 负压输送 ▪ 损失少 ▪ 劳动强度小

猪油提炼工艺技术

猪油提炼工艺技术

猪油提炼工艺技术
猪油是猪肉加工产生的一种油脂,被广泛使用在食品制造和烹饪中。

猪油的提炼工艺技术是指将猪内脏等杂质去除,得到纯净的猪油的过程。

首先,猪油提炼的第一步是预处理。

这一步骤中,猪肉被分解,内脏、骨头和皮被剔除。

剩下的肉块被切成小块,使得加热时更容易被加热。

其次,猪肉块会被加热至一定的温度。

热猪油会溶解猪肉的油脂,同时热能也会杀死潜在的病菌。

热猪油破坏了脂肪细胞膜,使得油脂能够流出。

然后,通过去污除杂的过程,杂质被去除出去。

这一步骤是关键,因为它决定了最后提炼出来的猪油的质量。

去污除杂技术通常是通过离心分离和过滤的方式进行的。

猪油中的杂质如水、蛋白质和残渣会被分离出去。

接下来,猪油会通过精炼流程进行进一步的提纯。

猪油会经过脱杂、脱色和脱臭等过程。

脱杂是将猪油中的固体杂质除去,脱色通过添加专用吸附剂去除猪油中的颜色。

脱臭是通过蒸馏技术去除油脂中的异味和杂质。

最后,猪油会被冷凝成固体。

通过冷却和冷冻技术,猪油会在一定的温度下凝固成固体形态,然后通过机械压榨的方法将固体猪油加工成所需的形状和粒度。

总体来说,猪油提炼工艺技术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

通过预处理、加热、去污除杂、精炼和冷凝的工序,可以得到纯净、无杂质的猪油。

猪油的提炼工艺技术的稳定性和有效性对于保证猪油的品质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因此,在猪油的提炼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各个环节的操作和参数,以确保产品的质量。

此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提炼工艺技术也在不断涌现,这些技术在提高猪油质量和提高生产效率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油脂的精炼与分析

油脂的精炼与分析

油脂的精炼与分析油脂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食品、制药、化妆品、工业等领域的重要物质。

为了确保油脂的质量和安全性,精炼和分析是不可或缺的步骤。

本文将介绍油脂的精炼过程和常用的分析方法。

一、油脂的精炼过程1.粗油的去除:粗油中可能含有杂质、水分、蛋白质等不纯物质,需要通过去除来提高油脂的纯度。

常用的去除方法包括沉淀、过滤、蒸馏等。

2.脱酸:大部分油脂中都含有一定的游离脂肪酸,如果过多会影响油脂的质量和稳定性。

脱酸的方法有碱处理、酶解等。

3.脱色:油脂中的色素物质会影响其外观和质量。

一般采用活性炭吸附、漂白土吸附等方法进行脱色处理。

4.脱臭:油脂中可能含有不同程度的挥发性物质和氧化产物,会对其风味和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脱臭的方法包括蒸馏、蒸汽脱臭等。

二、油脂的分析方法1.酸价测定:酸价是指1克油脂中游离酸完全中和所需的毫克氢氧化钾量。

酸价测定可以用于评估油脂的新鲜程度和酸败程度,常用的方法有酸碱滴定法和物理化学法。

2.过氧化值测定:过氧化值是指1克油脂中氧化剂完全氧化所需的毫克氧化剂量。

过氧化值测定可以判断油脂的氧化程度和稳定性,一般采用碘滴定法、亚硫酸钠滴定法等。

3.茴香醛值测定:茴香醛是衡量油脂氧化程度的指标之一,其含量越高说明油脂的氧化程度越高。

茴香醛值测定常采用色谱法和液相色谱法。

4.含水量测定:含水量是指油脂中水分所占的百分比。

水分会导致油脂的酸败和氧化,所以水分的测定是油脂分析中的重要指标。

一般采用干燥法、滴量法等方法进行测定。

5.含脂量测定:含脂量是指食品或化妆品中油脂的含量。

常用的方法有背光法、湿润法等。

总结起来,油脂的精炼和分析是为了确保油脂的质量和安全性。

精炼过程包括去除杂质、脱酸、脱色和脱臭等步骤。

常用的分析方法有酸价测定、过氧化值测定、茴香醛值测定、含水量测定和含脂量测定等。

通过精炼和分析,可以得到高质量的油脂产品,确保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安全和稳定性。

玉米油精炼的工艺实践

玉米油精炼的工艺实践

玉米油精炼的工艺实践
玉米油精炼技术是现代食品油脂工艺的重要内容之一,对玉米油的精炼工艺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应用实践意义。

下面介绍一种典型的玉米油精炼方法:
玉米油的精炼工艺的第一步是热提脱脂,通过加热,将玉米油中的脂肪分解成脂肪和脂肪酸,并将其中的水分分离出来。

然后选择高质量的馏出油作为原料进行后续工艺。

第二步是水洗,将所选原料中的少量非油类零星物质溶解并去除。

下一步是反渗透(RO)。

通过特殊的膜,将脂肪酸慢慢转移到洗滤槽,深度洗净。

接下来,采用二次加热脱除水,并将原料加入添加剂,例如:抗氧化剂、稳定剂等,以便对原料进行改良和改善,最终产品将更加纯净保鲜。

最后是除臭处理,采用先进的脱臭工艺,即利用臭气吸附剂,将原料中各种有害物质进行有效吸附处理,有效除去其臭味,提高其食用价值。

最终在几道精制工序后,完成玉米油精炼工艺的全过程,生产出玉米油的精滤产品。

玉米油的精炼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原料玉米油的品质标准,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节省能源,保证食品安全,以及满足环保的发展要求。

它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是实现食品安全的重要技术工艺。

油脂精炼详细介绍

油脂精炼详细介绍

皂脚(Soap stock)
毛油 脱胶 中和
脱色
烧碱(NaOH) 白土(Bleaching earth)
废白土(Spent earth)
过滤( Filtration)
脱臭馏出物 ( Fatty acid distillate or FAD)
脱臭
(脱酸、脱色、脱臭)精炼油
汽提(Sparging steam)
冷水入口 水出口
冬化、脱蜡油
蜡和硬脂
脱臭的方式
• 间歇式 • 半连续式 • 连续式
间歇式脱臭
• 适合于产量小的工厂 (< 50 顿/天) • 适用于专用产品 • 结构简单、投资少 • 运作成本高 (蒸汽消耗量大,热能回收率低) • 处理时间长
半连续式脱臭
• 用于高产量的间歇操作 • 适用于油料品种经常更换的场合 • 同间歇式脱臭相比节省处理时间 • 同连续式脱臭相比,在更换原料油时可缩短
脱胶
混合罐
脱胶油
毛油
酸溶液
胶质
从毛油中去除磷脂物(Phosphatides)和粘液(Mucilaginous material)(如胶质 gums) 等物
脱胶类型 - 水化脱胶 - 酸法脱胶 (磷酸 phosphoric/柠檬酸 citric acid 溶液)
中和
除去脱胶油中的游离脂肪酸
步骤如下: - 油经过碱液(Caustic solution) 如氢氧化钠 (NaOH) 处理形
油中残留的微量不溶物
混合油精炼法
• 一种特殊的中和工艺
混合油精炼
NaOH 溶 液
混合油 (油 + 溶剂) 脱胶 中和
离心分离
中和油 + 溶剂
脱溶 中和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吸附脱色的因素
1、吸附剂
不同的吸附剂有不同的特点,应根据实际要求选用合适的吸附剂。油脂脱色一般多选用活性度高、吸油率低、过滤速度快的白土。
2、操作压力
吸附脱色过程在吸附作用的同时,往往还伴有热氧化副反应,这种副反应对油脂脱色有利的一方面是:部分色素因氧化而褪色,不利的方面是:因氧化而使色素固定或产生新的色素以及影响成品的稳定性。负压脱色过程由于操作压力低,热氧化副反应较弱,一般采用负压脱色,真空度为0.096mPa。
碱炼脱酸的作用
烧碱能中和粗油中的绝大部分游离脂肪酸,生成的钠盐在油中不易溶解,成为絮状物而沉降。
生成的钠盐为表面活性剂,可将相当数量的其他杂质也带入沉降物,如蛋白质、粘液质、色素、磷脂及带有羟基和酚基的物质。甚至悬浮固体杂质也可被絮状皂团携带下来。因此,碱炼具有脱酸、脱胶、脱固体杂质和脱色素等综合作用。
3、操作温度
吸附脱色中的操作温度决定于油脂的品种、操作压力以及吸附剂的品种和特性等。脱除红色较脱除黄色用的温度高;常压脱色及活性度低的吸附剂需要较高的操作温度;减压操作及活性度高的吸附剂则适宜在较低的温度下脱色。常用脱色温度为105℃左右。
4、操作时间
吸附脱色操作中油脂与吸附剂在最高温度下的接触时间决定于吸附剂与色素间的吸附平衡,只要搅拌效果好,达到吸附平衡并不需要过长时间,过分延长时间,甚至会使色度回升。工业上一般将脱色温度控制在20-30分钟左右。
吸附剂的种类
1、漂土
学名膨润土,是一种天然吸附剂。多呈白色或灰白色。天然漂土的脱色系数较低,对叶绿素的脱色能力较差,吸油率也较大。
2、活性白土
是以膨润土为原料,经过人工化学处理加工而成的一种具有较高活性的吸附剂,在工业上应用十分广泛。对于色素及胶态物质的吸附能力较强,特别是对于一些碱性原子团或极性基团具有更强的吸附能力。
烧碱和少量甘三酯的皂化反应引起炼耗的增加。因此,必须选择最佳的工艺操作条件,以获得碱炼油的最高得率。
影响碱炼的因素
1、碱及其用量,理论碱量算法:NaOH(Kg)=7.13×10-4×油重×酸值
2、碱液浓度
(1)碱液浓度的确定原则。
1)碱滴与游离脂肪酸有较大的接触面积,能保证碱液在油中有适宜的降速。
2)有一定的脱色能力。
3)使油皂分离操作方ຫໍສະໝຸດ 。(2)碱液浓度的选择依据
1)粗油的酸价
2)制油方法
3)中性油皂化损失
4)皂脚的稠度
5)皂脚含油损耗
6)操作温度
7)粗油的脱色程度
3碱液的计量
4操作温度
5操作时间
6混合和搅拌
7杂质
8分离效果
9洗涤与干燥
五、脱色
植物油中的色素成分复杂,主要包括叶绿素、胡萝卜素、黄酮色素、花色素以及某些糖类、蛋白质的分解产物等。油脂脱色常用吸附脱色法。吸附脱色法原理是利用吸附力强的吸附剂在热油中能吸附色素及其他杂质的特性,在过滤去除吸附剂的同时也把被吸附的色素及杂质除掉,从而达到脱色净化的目的。
悬浮杂质:泥沙、料胚粉末、饼渣
水分
胶溶性杂质:磷脂、蛋白质、糖以及它们的低级分解物
脂溶性杂质:游离脂肪酸(FFA)、甾醇、生育酚、色素,脂肪醇,蜡
其它杂质:毒素、农药
三、脱胶
油脂胶溶性杂质不仅影响油脂的稳定性,而且影响油脂精炼和深度加工的工艺效果。油脂在碱炼过程中,会促使乳化,增加操作困难,增大炼耗和辅助剂的耗用量,并使皂脚质量降低;在脱色过程中,增大吸附剂耗用量,降低脱色效果。
四、脱酸
植物油脂中总是有一定数量的游离脂肪酸,其量取决于油料的质量。种籽的不成熟性,种籽的高破损性等,乃是造成高酸值油脂的原因,尤其在高水分条件下,对油脂保存十分不利,这样会使得游离酸含量升高,并降低了油脂的质量,使油脂的食用品质恶化。脱酸的主要方法为碱炼和蒸馏法。蒸馏法又称物理精炼法,应用于高酸值、低胶质的油脂精炼。这里主要介绍碱炼法。
影响水化脱胶的因素
水量
操作温度
混合强度与作用时间
电解质
电解质在脱胶过程中的主要作用
中和胶体分散相质点的表面电荷,促使胶体质点凝聚。
磷酸和柠檬酸可促使非水化磷脂转化为水化磷脂。
磷酸、柠檬酸螯合、钝化并脱除与胶体分散相结合在一起的微量金属离子,有利于精炼油气、滋味和氧化稳定性的提高。
使胶粒絮凝紧密,降低絮团含油,加速沉降。
3、活性炭
是由木屑、蔗渣、谷壳、硬果壳等物质经化学或物理活化处理而成。具有疏松的孔隙,比表面积大、脱色系数高,并具有疏水性,能吸附高分子物质,对蓝色和绿色色素的脱除特别有效,对气体、农药残毒等也有较强的吸附能力。但价格昂贵,吸油率较高,常与漂土或活性白土混合使用。
4、凹凸棒土
是一种富镁纤维状土,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土质细腻,具有较好的脱色效果,吸油率也较低,过滤性能较好。
5、搅拌
脱色过程中,吸附剂对色素的吸附,是在吸附剂表面进行的,属于非均相物理化学反应。良好的搅拌能使油脂与吸附剂有均匀的接触机会。现生产中采用直接蒸汽搅拌。
6、粗油品质及前处理。
粗油中的天然色素较易脱除,而油料、油脂在加工或储存过程中的新色素或因氧化而固定了的新色素,一般较难脱除。脱色前处理的油脂质量对油脂脱色效率的影响也甚为重要,当脱色油中残留胶质和悬浮物或油溶皂时这部分杂质会占据一部分活性表面,从而降低脱色效率。一般脱色前处理的油脂质量应满足如下条件:P≤10ppm、残皂≤100ppm。
脱除毛油中胶溶性杂质的过程称为脱胶。
我们在实际生产中使用的方法是特殊湿法脱胶,是水化脱胶方法的一种。
油脂水化脱胶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磷脂等胶溶性杂质的亲水性,将一定量电解质溶液加入油中,使胶体杂质吸水、凝聚后与油脂分离。其中胶质中以磷脂为主。在水分很少的情况下,油中的磷脂以内盐结构形式溶解并分散于油中,当水分增多时,它便吸收水分,体积增大,胶体粒子相互吸引,形成较大的胶团,由于比重的差异,从油中可分离出来。
油脂精炼技术与工艺之一
摘要:毛油中绝大部分为混酸甘油脂的混合物,即油脂,只含有极少量的杂质。这些杂质虽然量小,但在影响油脂品质和稳定性上却“功不可没”。
一、油脂精炼意义
1.增强油脂储藏稳定性
2.改善油脂风味
3.改善油脂色泽
为油脂深加工制品提供原料
二、毛油组成成分
毛油中绝大部分为混酸甘油脂的混合物,即油脂,只含有极少量的杂质。这些杂质虽然量小,但在影响油脂品质和稳定性上却“功不可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