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第12册美术教案
《第9课彩墨家园》学历案-小学美术人教版12六年级上册
《彩墨家园》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彩墨家园》小学美术课程以培养学生综合艺术能力、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为目标,通过彩墨画的形式,引导学生感受家乡的美丽与多彩。
本课时是《彩墨家园》课程的第一课时,主要聚焦于“了解彩墨画的技法,掌握基础色彩的调和与运用”。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彩墨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基础色彩的调和与运用,学习简单的彩墨画技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和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家乡的美丽与多彩,培养学生对彩墨画的热爱和对家乡的热爱。
三、评价任务1. 作品评价:评价学生的彩墨画作品是否符合基础色彩的调和与运用,是否具有创新性和艺术性。
2. 过程评价: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3. 自我评价: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作品进行反思和总结,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彩墨画作品,引导学生感受彩墨画的魅力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介绍彩墨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讲解基础色彩的调和与运用,示范简单的彩墨画技法。
3. 实践操作:学生动手实践,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彩墨画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和不足。
4.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和学习,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课所学知识和技能,强调彩墨画的重要性和魅力,引导学生热爱彩墨画和家乡。
五、检测与作业1. 检测:通过课堂观察和作品评价,检测学生对基础色彩的调和与运用的掌握情况,以及彩墨画技法的运用情况。
2. 作业:布置一幅以“我的家乡”为主题的彩墨画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创作,并在下节课进行交流和展示。
六、学后反思1. 学生反思: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作品进行反思和总结,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
2. 教师反思: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提高教学质量。
第十二课 神州风采(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六年级上册 人美版
第十二课神州风采(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六年级上册人美版一、教学内容本课为六年级上册美术课程,教学内容为《神州风采》。
本课以我国的大好河山为主题,引导学生通过欣赏、描绘、创作等环节,感受祖国的壮丽景色,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提高美术素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我国著名的山水风光,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能够独立完成一幅描绘祖国美景的画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讨论、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创新能力,提高绘画水平。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和追求。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绘画技巧运用到实际创作中。
2. 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绘画示范视频等。
2.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我国著名山水风光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并感受祖国的壮丽景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基本概念讲解介绍我国著名的山水风光,讲解绘画的基本技巧,如构图、色彩、线条等。
3. 示范讲解播放绘画示范视频,教师现场示范并讲解绘画过程,引导学生学习绘画技巧。
4. 实践环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一幅描绘祖国美景的画作。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总结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6.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绘画技巧和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
六、板书设计神州风采1. 我国著名山水风光2. 绘画基本技巧3. 绘画过程4. 作品展示与评价七、作业设计1. 学生独立完成一幅描绘祖国美景的画作。
2. 家长参与评价,提出宝贵意见。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讨论、实践等环节,使学生了解我国著名的山水风光,掌握绘画技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课堂实践中,教师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
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第一课《明暗与立体》教学设计
③师进一步引导再细心观察,受光和不受光交界的地方会出现区分明暗两面的界限是明暗交界。
板书:明暗交界师:以及在暗部的反光和投影课件给出指示标注板书:反光、投影师:画出这六大明暗关系,就能塑造出立体的画面。
再来看球体。
也是这样的观察方法。
出示课件:球体找出六大明暗关系(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欣赏、探究认识六要素:暗面、明暗交界、亮面、灰面、投影、反光,明暗六大关系。
了解明暗对比是为了呈现画作的立体感,知道这种对比在生活和美术作品中无处不在。
)师:画家们发现几何体是组成世间万物的基本形体,我们从白色石膏体对明暗变化进行观察研究。
3.教师示范绘画石膏体,学生探究方法步骤。
出示课件:球体教师示范:师:刚才我们在球体上发现了很多微妙的明暗关系,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用铅笔表现物体的明暗。
有同学想我们是画素描吗?是不是觉得有些难?别着急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下快速画素描的方法,只需要6步我们就能让形变成体。
现在开始展示,在观看过程中请同学们思考,老师都用了哪6步。
我们需要用到的材料有:画好的圆形模板,铅笔、橡皮、纸巾,纸巾做什么?第1步,在几何形模板上确定光源,然后画投影,光源从左面打过来,投影在右面用铅笔,找到明暗交界线。
第2步,侧锋排线将暗部(包括投影)表现出来,为了更加均匀我们用纸巾轻轻擦拭暗部,反复重复加深暗部投影,根据圆形体面关系加深;第3步,在体面转折的明暗交界线地方加深;第4步,过渡画出灰部第5步,左面光源亮部线条要轻,第6步,调整明暗对比,影子也就是投影它是物体被挡住以后所呈现出来的,影子的位置可以表明物体所在的位置。
还能表现出他与周围事物的关系。
大家画的时候注意它属于暗面,相对来说它是最暗的,如果是黑色的桌子它是画的最深的,如果是白色桌子,就不一定比实物暗,加了影子物体空间感更加强烈。
经过6步是不是球体有立体感了?师:请同学梳理老师用了哪几个步骤:简单的语言:1.定光源、画投影、找明暗交界线2.画暗部(包括投影)3.画转折4.涂灰部5.画亮部6.调整明暗对比(设计意图:通过示范几何形体的明暗关系,让学生清晰了解步骤,为下一步习作打下基础。
统编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12《保护文物》优质教案
《保护文物》教学设计(欣赏·评述)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欣赏绘制文物,了解其用途和作用。
调查了解本地区的文物资源,培养学生热爱我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绘制文物,增强学生的文物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艺术观察能力,绘制宣传小报,了解保护文物的意义、用途和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绘制宣传小报,了解保护文物的意义,增强学生的文物保护意识,开拓视野,陶冶情操,提高欣赏水平,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文物造型、用途与价值,绘制宣传小报。
教学难点:了解有关历史知识和历史背景,并简要掌握一些专业名词和有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四、教学过程(一)、欣赏导入师:看!这是谁?生:成龙。
师:嗯,那么这部电影谁看过呢?师:这是成龙自己执导的一部影片,2012年12月20日上映的,《十二生肖》是一部关于保护文物的、具有爱国情怀的电影,是一部踏上夺宝之旅的电影。
成龙扮演的杰克为领取国际文物贩子劳伦斯开出的巨额奖金,四次寻找“圆明园”十二生肖失散的最后四个兽首。
他与中国文物专家关教授的学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被关教授师生的爱国情怀所感动,一向吸金如命的杰克在最后关头放弃了金钱,历尽了艰险全力挽救国宝,最终将寻回的兽首归还给了中国。
导入并板书课题《保护文物》。
(二)、新授阶段⒈什么是文物?师:哪位同学能说说什么是文物?以小组为单位分组讨论一下你们所知道的文物都有哪些?生:我认为文物就是很古老的东西,很有价值的东西。
有故宫、天坛、济渎庙等等。
师:这位学生说的很不错,理解的也很到位。
那么老师来总结一下。
课件展示文物的定义:历史遗留下来的在文化发展史上有价值的东西。
⒉文物的种类。
师:请同学们打开教材26页中列举的文物种类,了解文物都有哪一些分类?(生自学)请第一小组进行汇报:生:我在课本上看到了不同类别的文物以及代表文物,⑴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和重要人物有关的,具有纪念意义和历史价值的建筑群、遗址、纪念物等;生: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即在此客厅举行。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2神州风采-人美版2023秋
4.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激发想象力,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创作,展现独特的艺术风格。
5.增强学生的文化理解,通过学习神州风采,加深对我国丰富文化遗产的认识和尊重。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2神州风采-人美版2023秋
1.强化生活与艺术的联系,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
2.针对学生的绘画技法水平,制定个性化的辅导计划,提高他们的绘画能力。
3.增加创意启发和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4.优化提问策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课堂讨论效不断的实践中巩固知识,提升素养。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神州风采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表现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绘画技法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些知识点应用到自己的创作中,展现我国大好河山的独特魅力。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对线条、色彩等绘画技法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针对性地进行辅导,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和绘画操作的过程非常投入。但我注意到,部分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困惑,如如何将自己的想法转化为绘画语言。针对这一点,我计划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增加一些创意启发和绘画技巧的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此外,学生小组讨论环节,大家在交流中碰撞出不少火花。但在引导讨论时,我发现自己在提问和启发思考方面还有待提高。今后,我将更注重提问的策略,鼓励学生多角度、多维度地思考问题。
小学美术第十二册人美版第九课 添画人像 教材 教案
小学美术第十二册人美版第九课添画人像教材教案一、教材分析(一)编辑指导思想本课属于“造型·表现”系列。
通过本课学习人物半身像和头像的表现方法,根据提供的人像的一半,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利用线描、色彩的方法生动地表现人像的另一半。
本课在创新思维方面的训练点是发散思维训练。
发散思维是指人们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寻找解决问题途径的一种思维形式。
它从一点出发,沿着多方向、多渠道达到思维目标,具有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
编辑本课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学习人物头像的表现方法,灵活运用所学过的美术知识,根据原作进行想象,充分发挥发散思维去创新设计和表现人物。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调动学生参与收集和准备资料,收集不同的人物头像图片,将图片切割分配使用,如条件允许教师可以将适用的图片放大打印,供学生使用。
(二)教材版面分析本课提供了大量的学生作业,分别体现出是利用各种方法进行表现的,如线描、黑白画、色彩等。
作业提示部分介绍了作业方法和要求。
(三)教学内容与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应知:了解人物头像的基本结构和特征。
应会:学习人物头像的画法,运用发散思维添画人像。
2.隐性内容与目标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欣赏和了解人物头像的表现方法,学习利用头像的一半创造性地添画另一半。
难点:发散和想象,运用不同方法进行表现。
(五)学习材料教师:教学课件、人物头像图片、绘画用具。
学生:人物头像的图片。
二、教学设计参考(一)教学活动的方式与方法(二)解决重点与难点的要点利用教学课件和书中作品,欣赏和了解人物头像的表现方法。
通过教师演示,学习利用头像的一半创造性地添画另一半的方法。
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具体情况分别进行具体指导,可以选择具象或抽象的表现方法。
发散和想象,运用不同方法进行表现。
针对这一教学难点,教师可以提供大量的欣赏作品,启发和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三)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人像图片的收集方法:报刊杂志中的人像图片、放大自己照片、名人名作图片……全班也可以利用同一幅人物头像进行不同方法的截取和添画表现。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六年级实验教材《美术》冀教版第12册第12课《绿色的呼唤》教学设计
备课指导其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六年级实验教材《美术》(冀教版)。
第12册第12课缘色的j呼~喙劣彭鳟落鳙刘丽云(石家庄市第二中学.河北石家庄050000)关键词:绿色;环保;审美中图分类号:G623.7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010X(2008)07108-0122-01课型:欣赏与动手创作结合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环保图片的展示,使学生了解各种环境污染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危害,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2.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利用环保宣传画的创作方法,以增强学生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创新、动手能力和审美情趣。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好一些环保题材的海报宣传画,电脑和多媒体等设备。
学具准备:画纸、画笔、颜色及各类可利用材料。
教学片段:师:同学们,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这里的一切原本美丽和谐,可是这个家园正被人类制造出的各种环境灾难所威胁,我们首先来看几组图片:内容主要是地球受到破坏的图片,如白色垃圾污染、土地严重干涸、森林面积缩小、全球气候变暖、珍稀动物被杀,物种迅速减少,空气严重污染、沙尘天气等(大约需要3分钟)师:大家看过之后有什么感受?生:1.我觉得我们的地球就像一个得了病的病人,再不好好医治,也许会死的。
2.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从节约一滴水、一度电做起。
3.我们要抵制白色垃圾,减少污染,使用环保购物袋。
4.我们要保护树木,杜绝浪费,不使用一次性筷子。
5.我们的地球太可爱了,也太容易碎了。
6,我们要多植树,这样可以净化空气,保护环境。
师:从同学们刚才的发言中,我能感到同学们对我们的家园充满了忧虑,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正在遭受着严重的破坏,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我们都清楚地认识到: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它是不能克隆的,所以,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应善待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从我做起,从现在开始。
利用我们在美术课上学的视觉效果比较强烈的宣传l吲眵式,进行一个主题为“绿色的呼唤”的创作活动。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2 街市新貌-浙美版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2 街市新貌-浙美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街市的变迁,认识街市新貌,培养对城市变化的观察和描绘能力。
2. 通过观察和描绘街市新貌,让学生感受城市的发展,培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美术素养。
教学内容1. 街市新貌的观察与描绘。
2. 街市变迁的原因及其对城市的影响。
3. 街市的布局、建筑、绿化等方面的变化。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观察和描绘街市新貌,理解街市变迁的原因及其对城市的影响。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描绘街市新貌,如何让学生理解街市变迁的原因及其对城市的影响。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街市新貌的图片、视频,PPT课件。
2. 学具:画纸、彩笔、水粉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街市新貌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街市变迁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观察:让学生观察街市新貌的图片,引导他们关注街市的布局、建筑、绿化等方面的变化。
3. 描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描绘出街市新貌。
4. 讨论与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描绘作品,引导他们讨论街市变迁的原因及其对城市的影响。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街市变迁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1. 街市新貌2. 内容:街市变迁的原因、街市新貌的观察与描绘、街市变迁对城市的影响。
作业设计1.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描绘出街市新貌。
2.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街市变迁的短文,分享自己的感受。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和描绘街市新貌,让学生了解街市的变迁,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描绘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观察街市的变化,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描绘来表达对街市新貌的理解。
同时,通过讨论和分享,让学生深入思考街市变迁的原因及其对城市的影响,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
在课后,我将继续关注学生对街市变迁的兴趣,引导他们关注城市的发展,培养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
【K12学习】新湘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12、《废物新用》教案及教学反思
新湘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12、《废物新用》教案及教学反思初中美术备课六年级上册备课人:赵成伟备课时间20XX 年9月19日课题 12、废物新用授课时间 2月9日~1月13日课型综合·探索课时第1课时授课班级六年级总第22课1~2班时内容设计学习目标知识与懂得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的重要性,了解废弃物造型艺术的能力目标神奇之处,体验创造的乐趣。
方法与过程目标情感与态度目标利用收集的废弃物,能根据不同形状、材质特征,制作一件艺术作品。
通过欣赏各种废弃物合成的有趣的艺术作品,感受不同的表现效果,拓宽学生的视野,陶冶生活情趣,享受美好生活。
本课重点:利用废弃物设计制作有一定情趣的造型作品。
重点难点:根据废弃物的不同材料,选择合理的设计、创作方法。
难点分析教具学生:准备各种各样的生活废弃物并进行清洁处理,剪刀、胶水、钳学具子等制作工具。
准备教师:废弃物工艺作品,废弃物材料,课件。
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教学程序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活动导1、出示一个自己做好的小作品,请学生入,激发兴猜猜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趣:师:这是老师做的“顽皮小人”小玩意,谁想把它拆解开来好让大家知道这是用哪些材料做的?小结:美好的东西不一定要花大价钱去买,有时候它就在我们身边,包括被我们扔掉的废弃物。
2、出示课题——《废物新用》。
媒体运用 ppt 课件。
第64页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教学程序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三、欣赏感,拓展思路:四、小组合作,大胆创新:五、展示评价,课堂延伸:教学活动设置1、材料分类:师:老师看到今天同学们带来的非常丰富的材料,在造型之前我们先给这些材料来分分类吧,想一想,我们该怎样来分类呢? 2、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之后,选择其中一种方法来分类: 3、不同材料造型方法的探讨:课件出示几幅作品,提问:看看下面这几幅作品,你知道他们是用什么类型的材料做的吗?猜猜造型的用了哪些办法? 4、手头材料尝试造型:请大家用手头的材料试一试刚才的方法,或者也可以研究下我们刚才没提到的材料还可以用哪些方法造型呢?欣赏作品,每个小组讨论一幅作品。
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第12课二十年后的学校》教案教案
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第12课二十年后的学校》教案教案一. 教材分析《第12课二十年后的学校》是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对未来学校的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美术表达能力。
教材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向学生展示了未来学校的可能性,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让学生在欣赏和借鉴的基础上,创作出自己心中的未来学校。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和表达能力,对于未来的学校,他们充满好奇和期待。
然而,要学生独立想象并描绘出二十年后的学校,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帮助他们将心中的想法转化为美术作品。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未来学校的可能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想象力。
2.培养学生运用美术手段表达自己心中未来学校的能力。
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想象并描绘出二十年后的学校。
2.重点:培养学生运用美术手段表达自己心中未来学校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展示未来学校的图片和案例,引导学生欣赏和借鉴。
2.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二十年后的学校的想象和期待。
3.实践法:让学生动手描绘出自己心中的未来学校。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未来学校的图片、案例及相关资料。
2.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如彩笔、水粉、素描纸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未来学校的图片和案例,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二十年后的学校可能会发生的变化。
2.呈现(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二十年后的学校的想象和期待。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操练(15分钟)学生动手描绘出自己心中的未来学校。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个性化的建议和指导。
4.巩固(10分钟)学生相互展示作品,进行评价。
教师总结评价,强调作品的创新性和表达能力。
5.拓展(10分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创作一幅未来学校的场景画。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12课 二十年后的学校》教学设计4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12课二十年后的学校》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第12课二十年后的学校》是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想象和创作,让学生描绘出自己心中二十年后的学校。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案例,帮助学生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提供了多种表现手法供学生选择。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相连,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和表现能力,他们对于未来的学校和环境有着自己的想象和期待。
然而,如何将这种想象和期待通过美术作品表现出来,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可能存在一定的挑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创作。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绘画的基本技巧,能够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描绘出自己心中二十年后的学校。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对未来学校的期待和向往。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运用绘画技巧表现自己心中二十年后的学校。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想象和期待融入到作品中,表现出学校的精神风貌和未来特征。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未来的学校和环境图片,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的学生作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绘画技巧,提高他们的表现能力。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创作过程,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4.个别指导法: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创作中的困难。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未来学校和环境的图片素材,用于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2.准备案例分析所需的优秀学生作品,供学生欣赏和分析。
3.准备绘画材料,如画纸、画笔、水彩等,供学生创作使用。
4.准备投影仪和幻灯片,用于展示图片和作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未来的学校和环境图片,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2运动的动物|苏少版(4)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2运动的动物|苏少版 (4)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动物运动的基本特征和规律。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动物运动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美术语言表现动物运动的能力。
4. 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教学内容1. 动物运动的基本特征和规律。
2. 观察和分析动物运动的方法。
3. 美术表现动物运动的方法和技巧。
4. 创作一幅表现动物运动的美术作品。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观察、分析动物运动,运用美术语言表现动物运动。
2. 教学难点:如何把握动物运动的动态特征,如何运用美术语言生动表现动物运动。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动物运动视频,动物运动图片,美术作品。
2. 学具:画纸,铅笔,彩色笔,水粉颜料。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动物运动的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对动物运动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动物运动的基本特征和规律,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动物运动。
3. 案例分析:分析美术作品中如何表现动物运动,引导学生学习美术表现方法。
4. 实践操作:学生动手创作一幅表现动物运动的美术作品。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点评和建议。
板书设计1. 运动的动物2. 课题: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2运动的动物3. 教学目标4. 教学内容5. 教学重点与难点6. 教学过程作业设计1. 观察身边的动物,记录下它们运动的样子。
2. 运用本节课学到的美术表现方法,创作一幅表现动物运动的美术作品。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学生对动物运动的观察、分析能力有所提高,美术表现能力有所增强。
2. 教学方法:通过展示、讲解、实践、评价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学生反馈: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作品创作有创意。
4. 改进方向: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更多地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动物,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教学过程1. 导入情境创设: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动物在自然环境中的运动视频,如猎豹奔跑、海豚跃水、鸟类飞翔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对动物运动的兴趣。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2运动的动物|苏少版(2)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2运动的动物|苏少版 (2)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动物运动的基本特征和规律。
2. 培养学生观察动物、描绘动物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发现动物运动的美,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
教学内容1. 动物运动的基本特征和规律。
2. 观察和描绘动物的方法。
3. 动物运动的美术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动物运动的基本特征和规律,观察和描绘动物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动物运动的美术表现手法,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动物运动的美。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动物运动的视频资料,动物运动的美术作品。
2. 学具:画纸,铅笔,彩色铅笔,水彩。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动物运动的视频,引发学生对动物运动的兴趣。
2. 新课:讲解动物运动的基本特征和规律,引导学生观察和描绘动物。
3. 实践:让学生动手描绘动物运动,教师进行指导。
板书设计1. 运动的动物2. 主题:动物运动的基本特征和规律3. 副观察和描绘动物作业设计1. 描绘一种动物的运动,要求表现出动物的运动特征和规律。
2. 写一篇关于动物运动的观察日记,要求真实记录动物的运动状态。
课后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教学方法是否有效。
2. 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否积极,学生的作品是否有进步。
教学过程1. 导入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注意的重要步骤。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动物运动的视频,如猎豹奔跑、鸟类飞翔、鱼类游动等,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动物运动的魅力。
同时,教师可以提出引导性问题,如“你们注意到了动物运动有哪些特点?”“你们觉得动物运动美在哪里?”等,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2. 新课在新课环节,教师需要详细讲解动物运动的基本特征和规律。
这包括动物的运动方式、运动速度、运动节奏等。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图片、视频或实物模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这些特征和规律。
教师还需要教授学生观察和描绘动物的方法,如如何抓住动物运动的关键动作,如何表现动物运动的动态感等。
12册美术教案
第一课请到绿色商店来执教:王雪君教学目的:1、调查搜集自己喜欢的绿色商品包装,并初步认识商品包装设计的基本知识。
1、了解绿色食品的概念和基本特征,尝试为一种绿色食品做一个合理的包装设计。
2、认识绿色标志,并了解其寓意。
2、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发展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3、感受艺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对艺术、生活的热爱及对生态环境的关注。
教学重难点:创作中能比较合理的使包装设计中图案与文字达到和谐统一教学具的准备:各式包装,彩笔等一、导入1、我手中有两款饮料,若你到超市购买,你会选择那一款?为什么?2、小结:看来包装十非常重要的,包装不仅可以保护商品免受挤压,冲撞,还可以让我们了解商品的名称、内容、属性及与其他物品之间的区别。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同等质量的商品要想在超市琳琅满目的货架上获得消费者的青睐,包装的图案与文字的精美别致十最重要的促销方式。
板书:图案文字二、分析包装上的图案和文字现在黑板上有牛奶、豆奶等知名品牌的包装设计,你最欣赏哪一个包装?从设计的图案与文字上说说你的看法!小组讨论,发言(引导图案包括“抽象”图案:几何形、随意形或简洁的自然形;“具象”图案:物品的形象;“文字”包括“品名”和“产地”;)板书:图案(抽象具象)文字(品名产地)小结:综上所述,包装的图案与文字的和谐统一就是我们追求的设计效果。
三、走进绿色物品包装1、同学们再看看我们这一组商品包装除了相关的图案和文字之外,还有一个共同的标识,是什么?2、对了,是绿色标志3、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绿色商店!!板书:请到绿色商店来4、什么是绿色标志?是这些商品是绿色的吗?学生发言5、介绍绿色标志绿色食品标志:是由三部分构成,即上方的太阳,下方的叶子和中心的蓓蕾,象征自然生态;整个图形描绘了一幅明媚阳光照耀下的和谐生机,告诉人们绿色食品是出自纯净,良好的生态环境的安全,无污染的食品,能给人们带来蓬勃的生命力的。
中国环境标志:由青山、绿水、太阳及十个环组成。
【最新人美版美术教案】【38页精品】人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12册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美版)美术教案六年级第12册袁越六年级第 12 册美术教案目录No. 1:第1课追寻文明的足迹(第一课时)No. 2:第1课追寻文明的足迹(第二课时)No. 3 第2课探访自然的奇观(第一课时)No. 4 第2课探访自然的奇观(第二课时)No. 5 第3课我的书包(第一课时)No. 6 第3课我的书包(第二课时)No. 7 第4课画故事(第一课时)No. 8 第4课画故事(第二课时)No. 9 第5课装饰画(第一课时)No. 10 第5课装饰画(第二课时)No. 11 第6课装饰色彩(第一课时)No. 12 第6课装饰色彩(第二课时)No. 13 第7课彩球的设计(第一课时)No. 14 第7课彩球的设计(第二课时)No. 15 第8课奇思妙想(第一课时)No. 16 第8课奇思妙想(第二课时)No. 17 第9课添画人像(第一课时)No. 18 第9课添画人像(第二课时)No. 19 第10课用各种材料来制版No. 20 第11课动画片的今昔No. 21 第12课拟人化的卡通(第一课时)No. 22 第12课拟人化的卡通(第二课时)No. 23 第13课发现老房子的美No. 24 第14课留给母校的纪念No. 25 第15课我的成长记录No. 26 第16课剪纸中的古老记忆No. 27 第17课锈在服装上的故事No. 28 第18课美化我们的居室No. 29 第19课美在民间No. 1第1课追寻文明的足迹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书中图片的欣赏,让学生了解历史遗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感受另一种凄惨的美,古风古韵的美。
2、技能目标:通过资料的收集,让学生更加珍惜历史遗留给我们的巨大的财富—历史建筑。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们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资料的收集了解文化遗产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地球上有许多优秀的文化遗产,这是前人留给全人类的财富,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它们,了解它们,感受历史带给我们的震撼。
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12课 二十年后的学校》教学设计人教版
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12课二十年后的学校》教学设计人教版一、教学内容《第12课二十年后的学校》二、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二十年后的学校是什么样子的。
2.能够了解未来的建筑设计和布局。
3.发扬创新精神,设计未来自己理想中的学校。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未来的建筑设计和布局,了解学校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
2.教学难点:发扬学生的创新精神,设计自己理想中的学校。
四、教学方法1.观察比较法:通过图片对比,了解过去和未来学校的区别。
2.课堂讨论法:加深学生对未来学校的理解,并引导学生对未来学校发表自己的看法。
3.设计实践法: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设计自己理想中的学校。
五、教学过程1. 学前准备教师可以通过图片、PPT、视频等多种形式,预先展示未来的学校场景。
引导学生关注未来的建筑设计、配套设施、教育模式等方面的变化。
让学生理解未来的学校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种新的教育形态。
2. 导入让学生回忆在传统的学校里,自己最喜欢的是什么。
之后再让学生看一看一些未来学校的现代设计,引发学生的想象和探究欲望。
比对现有学校的建筑、布局、设施等,引导学生思考未来的学校应该具备哪些特点。
3. 学习重点通过观察比较法,让学生理解未来学校与现有学校之间的差异。
通过图片和现场实地调查,让学生发现未来学校的新型建筑设计、新型的建筑材料、设施、功能等方面的变化。
4. 课堂讨论在教师的带领下,引导学生分组进行讨论。
通过小组头脑风暴和讨论,了解未来学校的教育概念、发展趋势、教学模式等方面。
在讨论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思想火花,鼓励学生勇于向未来挑战。
5. 设计实践通过学习和探究,学生已经对未来的学校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的知识,这个环节是非常重要的。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和构思,设计出自己理想中的未来学校。
教师可以设置简单的设计目标和要求,如设计目的、学校建筑高度、宽度、教室、设施等等。
在设计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勇敢提出自已的想法,教师则发挥审美和经验,给学生提出指导性意见。
第12课《走向明天》(教案)湘美版(2012)美术六年级下册
第12课《走向明天》(教案)湘美版(2012)美术六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走向明天”这一主题的含义,引导学生关注未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 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掌握美术创作的基本方法,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美术素养。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激发他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二、教学内容1. 主题解读:让学生了解“走向明天”这一主题的内涵,明确创作方向。
2. 技法学习:教授学生美术创作的基本方法,包括构图、色彩、造型等方面的知识。
3. 创作实践:引导学生结合主题,发挥想象,进行美术创作。
4. 作品欣赏:组织学生欣赏优秀作品,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美术创作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结合主题,发挥想象,创作出具有个人风格的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优秀作品图片、教学课件等。
2.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剪刀、胶水等美术用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引导学生关注未来,激发他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2. 新课教授:讲解美术创作的基本方法,包括构图、色彩、造型等方面的知识。
3. 创作实践:让学生结合主题,发挥想象,进行美术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六、板书设计1. 主题:走向明天2. 教学内容:美术创作的基本方法、构图、色彩、造型等3. 教学重点:掌握美术创作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4.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结合主题,发挥想象,创作出具有个人风格的作品七、作业设计1. 课堂作业:结合本节课所学,创作一幅以“走向明天”为主题的作品。
2. 家庭作业:收集与“走向明天”主题相关的美术作品,进行欣赏与评述。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2.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是否能够结合主题,发挥想象,创作出具有个人风格的作品?3. 教师在教授美术创作方法时,是否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4. 学生在课堂展示与评价环节,是否积极参与,相互学习,共同提高?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教学内容能否被学生有效吸收,以及教学效果的好坏。
《第4课 线与造型》学历案-小学美术人教版12六年级上册
《线与造型》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课的学习主题为“线与造型”。
在美术学习中,线是构成造型的基本元素之一,通过学习线的运用和变化,学生可以初步掌握造型的基本规律和技巧。
本课将围绕“线的种类、特点及运用”展开教学,旨在让学生了解不同线条的形态特征和表现力,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线的种类、特点和运用方法,学会用线表现基本造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掌握线条的组合和变化规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线条美的感受力和表现力,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三、评价任务1. 观察评价:学生能否准确观察出不同线条的形态特征和表现力。
2. 实践评价: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用线表现简单的造型。
3. 创新评价:学生在运用线条时能否有所创新,表现出独特的风格和创意。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不同线条的作品,引导学生感受线条的美,激发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讲解线的种类、特点和运用方法,让学生了解线条的基本知识。
3. 观察实践:让学生观察实物或图片,分析其中线条的运用和变化,然后进行实践练习。
4. 交流讨论:学生分组交流实践心得,互相评价作品,提出改进意见。
5.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本课知识点,强调线条在造型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有创意的作品。
五、检测与作业1. 检测:通过课堂小测验,检测学生对线条种类、特点和运用的掌握情况。
2. 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用所学知识,创作一幅以线条为主要表现手段的造型作品。
作业要求线条流畅、造型生动,具有一定的创意。
六、学后反思1. 教学反思:教师反思教学过程,总结教学经验,找出不足之处,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2. 学生反思:学生反思本课学习过程,总结所学知识,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为今后的学习制定改进计划。
通过以上学习过程,学生将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线与造型”这一主题,掌握线条的基本知识和运用技巧,同时培养观察力和创造力。
美术教案-苏少版六年级12册(下册)
二.游戏学习。
1.感受泥性。
…
“你用泥捏了些什么你是怎么捏的”请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和常用的技法:
2.试捏外形。
教师讲解泥塑人物的轮廓制作方法,强调“随意捏”,要大胆,可夸张一些。
%
3.加固动态。
“那怎样才能制作一个立体的泥塑人像”教师讲解用于固定的木桩“骨架”•的作用
讲解示范制作头和脖子初形的方法
课件展示大致的建筑项目:军体训练场、游乐场、卫生站、自助餐厅、休闲会所、宾馆等。
分小组选择设计项目进行设计。
…
教师巡回指导。
各小组将自己的设计图稿贴在欢乐岛的相应位置,大家参观评价。
师生共同进行评价修改。
后记备注
`
第六课 听音乐画感觉
课时
教 学 目 标
重 点 难 点
(1)认知目标:了解并认识到艺术之间的通感及共同的表现力。
师说:对了,是歌词告诉了我们。来,再听(师播放《无标题》音乐)是什么感觉与《茉莉花》相比,一样吗
,
③听音乐找感觉。
听四段音乐,体会一下,分别是哪种感觉。
热烈欢快 《小夜曲》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胶棒,学生用作业用纸等。
(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
学 生 活 动
1.体验与感受。
《知音》的故事。
(2)听音乐找感觉。
①找知音。
师说:今天老师也要来找找知音。
师说:下面请听一段音乐。(播放《茉莉花》音乐)
#
师问:听懂了吗
师说:很好,都是我的知音。那你们是怎么知道茉莉花的
②感受音乐。
4.美化泥人。
`
学生尝试表述泥土的特性
学生依据自己的喜爱,用泥来捏制各种东西,感受泥的特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德育纲要要求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为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打下初步的思想品德基础。
美术教学要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力量,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和爱美情趣。
课程目标一、总目标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及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思想,美化环境及生活。
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阶段目标(第三学段)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及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及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运用对比及和谐、对称及均衡、节奏及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及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及讨论扽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及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及展示,体会美术及环境及传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美术学科导学进度表2017--2018 学年度第二学期导学计划1.凝固的音乐——建筑教学目标显性目标应知:通过欣赏、比较,初步了解中国宫殿建筑及西方教堂建筑的不同风格,认识到不同地域文化对建筑的影响。
能够发现并简单总结古今中外建筑在材质、造型方面的特点。
应会:能够搜集、整理及本课相关的资料,在学习中加以运用。
能够初步分析建筑的造型、材料以及其中蕴涵的文化精神。
学习用绘画或文字的方式将自己对建筑的了解及认识表达出来。
隐性目标1.通过学习本课,引发学生对建筑的关注、认识和兴趣。
2.通过欣赏风格各异的建筑,激发学生对多元文化的了解及包容。
重点欣赏北京故宫建筑风格,初步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
比较古今中外代表性建筑,认识不同的建筑风格。
发现时代发展及建筑材料变化的关系。
难点认识和理解不同地域的文化特点对建筑风格的影响。
教学方法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课件、图片、资料教学流程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导入新课1.请学生闭上眼睛,聆听悠扬的乐曲放松放松身心。
2.边听边欣赏古今中外的著名建筑。
3.说说自己欣赏到了什么?有哪些感受?4.你记住了哪些印象最深刻的建筑?5.德国诗人歌德把建筑比喻成凝固的音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这凝固的音乐――建筑。
6.板书课题《凝固的音乐――建筑》学生闭上眼睛聆听。
欣赏古建筑图片。
回答问题。
三、讲授新课(一)、中国古代建筑欣赏1.出示故宫的系列图片,师生共同欣赏分析。
A、故宫外景:黄色屋顶及红色墙面带给我们一种金碧辉煌的感觉,黄色是尊贵的色彩,代表了皇族,红色是喜庆的色彩。
巨大庄严的建筑群和宽阔的广场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B、云龙大石雕:雕刻有龙纹、宝山和云纹,栩栩如生,这种纹样被称作“九龙1.学生欣赏分析。
(学生知道的要请学生回答。
)“戏珠”,精美异常。
C、门钉和铺首:朱门金钉、金铺首是皇家建筑的一种标志,有辟邪的作用,寓意吉祥。
D、太和殿屋檐上的仙人小兽:依次为鸱吻、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狎鱼、獬豸、斗牛、行什。
只有太和殿才能十兽齐全。
E、乾清宫:皇帝上朝的地方,其金碧辉煌的色彩,笔直的线条造型显得庄严稳重。
2.分析小结故宫的建筑风格。
3.你对故宫还有哪些了解,和同学交流讨论。
2.故宫为木结构建筑,多采用直线条造型,给人以稳重、古朴、庄严之美。
3.小组交流讨论。
(二)外国古代建筑欣赏1.出示泰姬陵(印度)、凡尔赛宫(法国)科隆大教堂(德国)的图片学生欣赏。
2.请学生对比中外古代建筑,说说它们不同在哪里?3.教师分析这几种建筑的风格特点。
A.泰姬陵(印度):造型追求简洁、精确的几何图形构成之美。
B.科隆大教堂(德国):它那高耸入云的双塔,充满了基督教那种“神圣忘我”的宗教精神。
C.凡尔赛宫(法国):内部装饰富丽堂皇,是欧洲最宏大华丽的宫殿建筑。
4.对比乾清宫和凡尔赛宫内景的不同。
(造型、材质、感受)1.学生欣赏2.学生分析。
3.学生记录。
4.乾清宫和凡尔赛宫都同样金碧辉煌,但乾清宫用直线条造型,显得庄严稳重、华丽威严,凡尔赛宫用流畅的弧线,造型圆润流动,处处显示着浪漫而奢华的氛围。
(三)中外古代建筑在造型材质上有什么不同?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多采用直线条造型,给人以稳重、古朴、庄严之美;外国古代建筑以大理石或砖石结构为主,造型丰富,灵活多变。
四、学生实践1.作业要求:用文字将自己对中国古代建筑及外国古代建筑的认识写下来,并说说本节课的收获。
2.学生交流本课的感受。
3.教师加入讨论。
学生作业。
交流感受。
五、课后延伸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收获?2.你能找出家乡的著名建筑吗?收集资料。
板书设计凝固的音乐——建筑2.有特点的人脸教学目标显性目标应知:了解中国人物画是中国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初步学习人物画。
应会:学习中国人物画的基本用笔、用墨、用色方法,能用生宣纸、毛笔、墨、色参照有特点的人脸图片画一幅能突出人物五官和表情特点的肖像画。
隐性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情感。
2.通过本课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表现和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表现力。
重点学习中锋、侧锋、淡墨、重墨在人物画中的绘画技巧,引导学生关注中国人物画的传统及创新。
难点掌握墨色浓淡程度,能准确地表现人脸、五官的比例知识,进而创作有特点的人脸。
教学方法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课件、毛笔、宣纸、墨汁、颜料等教学流程课前作业:准备一两支你喜欢或者认为特别的笔。
学生准备。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导入新课1.眼力大比拼他们的脸有什么特点?(出示几张著名人物的脸部特写:刘欢、李咏、肥肥、成龙……)2.欣赏漫画出示其中几位人物的漫画像,说说这些漫画是怎样表现人物脸部的。
小结:要抓住人物脸部特点来表现。
3.欣赏国画肖像并及照片相对比:鲁迅、阿Q、齐白石、观鱼图。
师:不是只有漫画可以表现有特点的人脸,中国画的写意手法也可以画出生动的人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国画写意人物。
板书课题《有特点的人脸》学生说说这几位人物的脸部特点,包括发型、脸型、眼睛、鼻子、嘴巴等。
抓住人物脸部特点,夸张他们的特征。
欣赏,初步感受国画写意人物画的风格。
三、讲授新课1.以马三立为模特,分析人物的脸部特点。
脸形:中国画家用我们最熟悉的汉字总结出绘画头部的理论,其中头部的基本形分别为:国、申、田、由、甲等。
说说课本中的人物脸形分别属于哪种基本形?五官的特征:眼睛、眉毛、鼻子、嘴巴、耳朵……发型的特征、皮肤的特征、其他装饰(眼睛,耳环等)。
2.讲解人物脸部的结构比例。
什么叫“三停五眼”?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小结:这三等分和五等分概括了各种脸型正视头像的一般规律。
3.用一个词形容书中人物脸部的表情,思考自己会怎样来表现这些有特点的脸。
4.学习马三立肖像的具体绘画步骤,注意墨色的浓淡及用笔的灵活,控制好画面的水分,掌握脸部的比例。
学生分析。
(学生知道的要请学生回答。
)“三停”:发际至眉毛至鼻尖至颏底。
“五眼”:两眼、两眼之间的距离及眼至左右两耳。
学生发言。
1用中锋蘸淡墨勾出人物轮廓和五官。
2用侧锋重墨画出人物的头发。
3用淡赭石加水染出肤色。
四、学生实践1.作业要求:参照有特点的人脸图片,用中国画表现一幅人脸的作品,注意突出人物的五官和表情特点。
2.第一课时画草图,第二课时上色完成。
3.教师辅导学生作画。
学生作画。
五、总结评价1. 展示学生作业。
2.提出改进意见。
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
五、课后延伸可以用学到的方法为家人写生。
板书设计有特点的人脸3.戏曲人物教学目标显性目标应知:通过学习,了解我国传统京剧人物服饰、造型、表演的相关知识,学习水墨戏曲人物的表现方法。
应会:学习水墨戏曲人物的表现方法,能利用国画材料表现一幅京剧人物的作品。
隐性目标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的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意识。
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和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重点了解京剧行当的相关知识及水墨戏曲人物的造型方法。
难点如何用水墨表现出传统京剧人物造型的特点。
教学方法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有关京剧的图片资料、课件、毛笔、宣纸、墨汁、颜料等教学流程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准备上课。
二、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京剧录像,让学生感受京剧的魅力。
2.欣赏思考A. 这是什么戏曲?B. 有哪些人物形象?C. 给你什么感受?D. 跟着录像模仿一下动作表情。
3. 板书课题《戏曲人物》学生欣赏。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模仿人物动作。
三、讲授新课1.介绍有关京剧的知识A.京剧的起源: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流行于北方地区的重要戏剧之一,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它从各种戏曲形式中演变而成,太仓、昆山的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它就是京剧的一种主要借鉴戏种。
京剧表演讲究唱念做打,是一种极具观赏性的舞台艺术。
B.京剧的行当:京剧人物分为四大行当:生旦净丑,分别代表男人、女、将领、和滑稽人物。
C.介绍京剧大师梅兰芳:表演学生知道的要请学生介绍。
旦角的行家。
2.欣赏京剧人物形象A.分别出示该行当的人物形象。
B.展示优秀的戏剧人物绘画作品。
C.说说这些作品抓住了人物的哪些方面来刻画?3.讲解绘画方法A.选取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京剧人物形象,分析他的动作、表情、服装等方面的特征。
B.勾好大致轮廓,注意各部分比例。
C.自己刻画人物的细节部分。
D.勾线上色。
学生讨论人物的特征:如衣着、动作、头饰、脸谱等。
服饰、面部、动作、道具等。
重点欣赏服饰及脸谱学生分析。
四、学生实践1.作业要求:参照戏曲人物图片,用色彩画表现一幅戏曲人物的作品,注意突出人物的服饰和表情、动作特点。
2.第一课时画草图,第二课时上色完成。
3.教师辅导学生作画。
学生作画。
五、总结评价1.展示学生作业,请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
2.提出改进意见。
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