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课本文化常识归纳
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文学常识汇编
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文学常识第一册1、毛泽东,2、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州人。
原名戴梦鸥。
中国现代派诗人。
《雨巷》是其成名之作,并由此获“雨巷诗人”的称号。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
现代诗人,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
公开反对革命和无产阶级文学运动。
作品有《志摩的诗》《猛虎集》《云游集》。
代表作《再别康桥》。
3、艾青,4、《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历史散文。
原名《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
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
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前后记叙了春秋时期(东周前期)240多年的史事。
5、《战国策》,西汉末年刘向编订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共33篇。
记事上起于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下迄秦二世元年(前209),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和有关的谋议或辞说。
标志着我国古代散文发展到一个新高度。
刘向,本名更生,字子政,沛人。
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和文学家。
6、司马迁,约前145-前90,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字子长,别称太史公,简称史迁,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靠近龙门,所以司马迁自称"迁生龙门"《太史公自序》龙门,龙门山,很有名气。
传说大禹曾在龙门开山治水)。
与司司马光并称为“史界两司马”,与班固并称“班马”。
司马迁撰有《史记》《报任安书》(记述了他下狱受刑的经过和著书的抱负,为历代传颂)。
7、《史记》,原名《太史公书》,历史散文,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公元前91年完成,开创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种体例。
被誉为“实录、信史”,鲁迅曾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学“双璧”(《史记》《资治通鉴》)之一,前“三史”、“四史”之首。
记载了自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三千多年间的历史,共一百三十篇,分十表、八书、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其人物传记开我国史传文学先河,对后世史学影响深远。
高一语文必背知识点
高一语文必背知识点高一语文必背知识点(上)一、文学常识1.文学四大奇书:《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
2.小说常见的叙事方式:一、完全叙述法,二、交叉叙述法,三、倒叙叙述法,四、回忆叙述法,五、插叙叙述法。
3.小说的叙述结构:一、线性结构,二、环形结构,三、辐射结构,四、平行结构,五、错综结构。
4.小说的人物特点:一、个性独特,二、形象丰满,三、构思合理,四、情感真实,五、有代表性。
5.诗歌形式:一、四行诗,二、五言绝句,三、七言绝句,四、五言律诗,五、七言律诗。
6.诗歌的结构:一、抒情结构,二、叙事结构,三、议论结构。
二、文化常识1.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一、思想文化,二、文艺文化,三、物质文化,四、社会文化。
2.唐代文化的代表:一、文学诗歌,二、艺术绘画,三、语言文字。
3.宋代文化的代表:一、经学思想,二、官僚文化,三、社会艺术。
4.元代文化的代表:一、文学思想,二、美术雕塑,三、音乐舞蹈。
5.明清文化的代表:一、文艺流派,二、书法篆刻,三、科举制度。
6.中国古代文化的主要思想:一、儒家思想,二、道家思想,三、佛教思想。
三、文学批评常识1.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诠释、评价、批判。
2.文学批评的主要理论:结构主义、形式主义、意识流批评、后现代主义。
3.文学批评的主要标准:真实性、艺术性、表现力、感染力。
4.文学批评的主要对象:创作思想、主题内容、艺术形式、表现手法。
5.文学批评的主要手段:分析比较、批评评论、评价鉴赏、修辞研究。
6.文学批评的主要作用:指导艺术创作、提高文艺水平、推动文化发展、增强文化自信。
高一语文必背知识点(下)四、文艺评论常识1.文艺评论的主要内容:艺术创作、文化文明、社会现象、时代价值。
2.文艺评论的主要任务:分析阐释、评价评判、推介指导、思考启示。
3.文艺评论的主要形式:书评、报告文学、文学评论、文艺批评。
4.文艺评论的基本观点:审美立场、意识形态、社会价值、艺术感受。
语文常识积累大全高中
语文常识积累大全高中高中语文文学常识(一)先秦文学1、上古神话中国古代神话名篇有: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盘古)开天辟地、黄帝战蚩(chī)尤、刘安《淮南子》等。
2、先秦散文A、儒家经典“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六经”又称六艺(《乐》)。
B、历史散文。
《左传》(编年体) 《战国策》(国别体)《国语》(国别体)“春秋三传”《左传》《谷梁传》《公羊传》。
C、诸子百家散文著名的有:1)老子,李耳,字聃(dān),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道德经》。
2)孔子名丘,字仲尼。
是儒家学派创始人,《论语》是孔子弟子记载孔子和他的学生言行的书。
(《季氏》《荷》)3)墨子名翟(dí),墨家学派创始人。
《墨子》53篇。
4)孟子名轲,字子舆。
儒家学派继承者。
《孟子》是孟子学生记录孟子言行的书。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庄暴见孟子》《鱼我所欲也》。
)5)庄子,名周,战国道家著《庄子》。
(《庖丁解牛》)6)荀子,战国儒家,著《荀子》32篇。
(《劝学》)7)韩非子,法家。
著《韩非子》。
(《扁鹊见蔡桓公》《五蠹》《智子疑邻》。
)8)《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秦相吕不韦和他的门客的集体创作。
(《察今》)9)李斯的代表作是散文《谏逐客书》。
3、先秦诗歌A、《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
分风、雅、颂三类、风是民歌,雅是乐歌,颂是祭歌。
诗经的表现手法是比、兴、赋。
“比”即比喻,以彼物比此的。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赋”直陈其事。
B、《楚辞》。
西汉学者刘向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书,定名为《楚辞》。
屈原(前340-前277)名平,我国伟大爱国主义诗人、曾在楚国任左徒三闾大夫等职。
代表作是《离骚》《九歌》《九章》。
高中语文文学常识(二)两汉文学A、两汉散文1)贾谊,世称贾生。
又称贾长沙,贾太傅。
著《新书》十卷。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下册文学常识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下册文学常识目录一、文学常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二、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文学常识1. 古代文学2. 近现代文学3. 文学常识的学习方法三、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文学常识1. 古代诗歌2. 古代散文3. 近现代小说4. 文学常识的应用四、结语一、文学常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随着高中语文教学内容的不断丰富和深化,文学常识这一部分也逐渐成为了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学习古代文学、近现代文学的经典作品以及相关的文学常识,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内涵和意义,还可以拓展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促进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的全面发展。
高中语文必修上、下册的文学常识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二、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文学常识1. 古代文学在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中,古代文学部分主要包括了古代诗歌、散文等内容。
学生需要掌握古代诗人的生平、代表作品以及相关背景知识,比如李白的《将进酒》、杜甫的《登高》等等。
还需要了解古代散文家如韩愈、柳宗元等人的代表作品和思想特点,如韩愈的《师说》、柳宗元的《陋室铭》等。
这些古代文学作品既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珍品,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这些作品,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国古代文学的魅力所在。
2. 近现代文学除了古代文学之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还包括了近现代文学的部分内容。
学生需要了解近现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主要代表作家及其作品,如鲁迅的《呐喊》、茅盾的《子夜》等。
对于这些作品的文学特点、思想内涵和历史背景也需要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
近现代文学作为我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学生需要通过对这些作品的学习,来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评能力。
3. 文学常识的学习方法在学习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文学常识的过程中,学生应该注重以下几点学习方法。
首先是课内外相结合,密切结合高中语文教材内容,辅之以丰富的课外阅读和相关考试真题的练习,以加深对文学常识的理解和掌握。
高中语文文化常识
必修一到必修五语文文化常识一.官职1.牧:古代称州的长官。
[陈情表]2.郞中:秦汉时是侍卫武官,晋至南北朝是尚书省的属官。
[陈情表]3.洗马:太子的侍从官,掌图藉,祭奠先圣先师,讲经,太子出行则为先驱。
[陈情表]4.参乘:亦作“骖乘”,古代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鸿门宴]5.司马:州刺史的副官,实际上是闲职。
[琵琶行]6.教坊:唐代官办管领音乐杂技、教练歌舞的机关。
[琵琶行]二.科举1.孝廉:汉代以来推举人才的一种科目,举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
汉武帝开始令郡国每年推举孝廉各一名,晋时仍保留此制,但办法和名额不尽相同。
[陈情表]2.秀才:别称茂才,原指才之秀者,汉代以来选拔人才的一种科目名。
后也作为学校生员的专称。
与后代科举的“秀才”含义不同。
[陈情表]三.地理常识1.关中:函谷关以西,今陕西一带。
[鸿门宴]2.山东:崤山以东,即函谷关以东的地区。
[鸿门宴]3.阴阳: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
[游褒禅山记]4.河:黄河[鸿门宴]5.三江:泛指长江中下游。
[滕王阁序]6.东隅:日出的地方,表示早。
[滕王阁序]7.桑榆:日落的地方,表示晚。
[滕王阁序]8.斗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阿房宫赋]9.四海:古代中国四境有海环绕,各按方位为“东海”、“南海”、“西海”和“北海”,但亦因时而异,说法不一。
后指全国各地。
[阿房宫赋]10.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总称为十天干。
[孔雀东南飞]11。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
又指东、西、南、北、天、地。
[孔雀东南飞]12.青庐:用青布搭成的帐篷,举行婚礼的地方,东汉至唐有这种风俗。
[孔雀东南飞]13.锦城:锦官城,即今四川成都。
[蜀道难]四.宗法礼俗.1.羽化登仙:古代修道士修炼到极致。
跳出生死轮回、生老病死,是谓羽化成仙。
[赤壁赋]2.无尽藏:佛教语,意谓包罗万有。
[赤壁赋]3.期功:在宗法制度中,以亲属关系的远近制定丧服的轻重。
【归纳】高中语文必修四文化文学常识
高中语文必修四文化文学常识一、古代文化知识1.语录体:常用于门人子弟记录老师的言行,有时也用于佛门的传教记录。
《论语》记录孔子的言论的四种体式:①格言体。
用“子曰”开头直录其言论。
如“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②答问体。
先指出问者和问题,再录孔子的回答。
如“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③对话体。
跟特定对象展开谈话,超出一问一答的模式,可称对话体。
④议事体。
就一件事比较详细地阐述自己的意见,可称议事体。
如《季氏将伐颛臾》。
2.《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后学汇集整理而成的语录体文集,记载了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言行。
3.《孟子》是孟子与弟子合著而成的语录体文集。
4.四书:朱熹整理《大学》《中庸》《孟子》《论语》5.《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
先秦称其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期被尊称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
6. 《楚辞》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由于诗歌形式是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加工而成,又大量引用楚地风土物产和方言词汇,所以叫楚辞,《楚辞》主要是屈原作品,代表作《离骚》后人又称“骚体”。
它不仅开启了后来的赋体,而且影响了历代散文创作。
7.乐府诗乐府是汉武帝刘彻开始设立的掌管音乐的机关,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训练乐工,已被朝廷举行祭祀、召开宴会或举行其他仪式时演奏。
另外,还具有采集民歌、供统治阶级“观风俗”。
后来含义变化,指一种合乐的诗歌,即“乐府诗”。
乐府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的乐府诗指汉以下入乐的诗,它包括文人创作和采自民间的;广义的乐府包括词曲和没有入乐而袭用乐府旧体,或摹仿乐府诗体裁的作品。
李白的《蜀道难》属于后者。
8.近体诗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是唐代形成的新诗体,严格讲究格律,分为绝句(五言四句、七言四句)、律诗(五言八句、七言八句)、排律(八句以上)三种,以律诗的格律为基准。
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上文化常识汇集
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上文化常识汇集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文化历史的国家,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传统习俗。
在高中语文必修上,我们不仅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还涉及到了一些与文化相关的知识。
下面是一些与中国文化相关的常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高中语文课程中的内容。
1.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思想流派之一、儒家强调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主张孝道、仁爱、中庸等价值观念。
学习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时,了解儒家思想对古代文人的影响,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含义。
2.佛教与道教佛教和道教是中国的两大传统宗教。
佛教强调人的解脱与世界的超越,注重修行和慈悲观念;道教则主张返璞归真,追求自然与自由。
在一些文化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佛教和道教的影响,例如《西游记》中的唐僧和孙悟空都与佛教有关。
3.四大名著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被誉为“四大名著”的是《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和《三国演义》。
这些小说是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对于理解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4.四书五经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是中国古代儒家经书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习这些经典著作,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儒家文化的价值观和思想。
5.中国古代诗词中国古代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具有丰富的意境和深刻的哲理。
早在唐朝时期,中国古代诗词就达到了巅峰,唐诗宋词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辉煌时期。
学习古代诗词,可以加深我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同时也提升我们的语言表达和审美能力。
6.中国传统节日中国有许多重要的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每个节日都有自己的传统习俗和文化内涵,了解这些习俗和背后的文化意义,有助于丰富我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7.古代礼仪规范中国古代有非常严格的礼仪规范,例如古代宴会的席次、穿戴的礼仪、古代婚礼的程序等。
了解这些礼仪规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一些情节和细节。
高中语文文化常识
高中语文文化常识(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简历模板、心得体会、工作材料、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es, contracts, agreements,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resume templates, experience, work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高中语文文化常识高中语文文化常识积累高中必备的文化常识,学生要“勤记”,在聆听语文老师讲课的过程中,要学会整理重点,记下来,不知不觉中,重要的知识便刻在脑海中了。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人教版)全5册文化常识梳理汇总
(1—5)文化常识梳理
• 【必修一】
• 1.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等爵位。爵位分为公、侯、伯、 子、男。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劳大的,分得 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为公爵,就是晋文公、秦穆公、 齐桓公等。总体就是分封的土地多,人口多,相应名号也就高了。 • 2.子:古代对男子尊称。 • 3.寡人:寡德之人,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称。 • 4.执事:办事的官员,可用作对对方的敬称。 • 5.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 【必修四】 • 11.皇天后土:皇天,古代指天,天帝。后土,古代指地,土神。天地或天 地神灵的总称。指天地。旧时迷信天地能主持公道,主宰万物。亦作“后土 皇天”。 • 12.三辅:三辅:西汉时本指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后指这三位官员 (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管辖的地区(辖境相当今陕西中部地 区)。 汉代在京城继续沿袭秦制的京畿制度。 • 陵邑制度:始于汉高祖,从长陵开始在陵墓旁修建陵城,入住迁入的富户; 其目的是扩大都城人口规模,打击六国旧贵族的势力,削弱诸侯王的势力; 是西汉丧葬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西汉统治者的一项强干弱支的重要措 施,对西汉政治、经济和文化都有较大的影响。 • 13.太学: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大学,夏、商、周,大学的称谓各有不同, 五帝时期的大学名为成均, 在夏为东序,在商为右学,周代的大学名为上 庠,在洛邑王城西郊。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天人三策”,“愿陛下兴太 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于京师长安设立太学。
• 【必修三】
• 1.敕造,奉皇帝之命建造。敕,本来是通用于长官对下属、长辈 对晚辈的用语,南北朝以后作为皇帝发布诏令的专称。 • 2.监生,国子监生员的简称,指明清两代在国子监(我国封建时 代的中央最高学府)读书的人。清代乾隆以后,国子监只存空名, 地主豪绅可以凭祖先“功业”或捐钱取得监生资格。 • 3.理学,又称“道学”,是宋代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等人 阐释儒家学说而形成的思想体系。它认为“理”是宇宙的本体, 把“三纲五常”等封建伦理道德说成是“天理”,提出“存天理, 灭人欲”的主张。 • 4.白帝城:古城名,在今重庆奉节东白帝山上。东汉初年公孙述 所筑,公孙述自号白帝,故名城为“白帝城”。 • 5.青冢,指王昭君的墓。传说冢上草色常青,故名“青冢”。
高中语文常考文化常识
高中语文常考文化常识
高中语文是基础学科,而且也是大部分学科的必修课,而作为
语文学科的一部分,文化常识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那么,高
中语文常考的文化常识有哪些呢?
1. 诗经常识:诗经是我国古代文学中的瑰宝,很多高中语文试
题都会涉及到其中的一些诗词,因此对于诗经的了解至关重要。
2. 文言常识:高中语文中文言文的比例是很大的,为了更好地
掌握文言文,需要掌握一定的文言常识。
3. 历史典故:高中语文的作品中,往往会有很多历史典故,因
此了解一些历史背景和典故对于阅读与理解文学作品都会有所帮助。
4. 四书五经:四书五经是我国古代经典的代表作品,这些经典
涉及哲学、政治、道德等多个方面,对于高中政治学科的研究也有
很大的帮助。
5. 历代名著:高中语文的课程中,也会涉及到很多历代名著,如《红楼梦》、《三国演义》等,掌握其中的一些情节和人物是必不可少的。
总之,对于高中语文的学习来说,文化常识的掌握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希望广大学生们能够重视文化常识的学习。
高中语文必修课本文化常识大全
高中语文必修课本文化常识大全第一册: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它以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的顺序,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四十五年间的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它代表了先秦史学的最高成就,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对确立编年体史书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
2.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等爵位。
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男爵等还真不是西方独有的,我们周朝就开始了。
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劳大的,分得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为公爵,就是晋文公、秦穆公、齐桓公等。
总体就是分封的土地多,人口多,相应名号也就高了。
3.子:古代对男子尊称。
4.寡人:诸侯谦称,寡德之人。
国君、诸侯别称:比如春秋后期燕国通过兼并,土地也多了,但是一般称呼还是燕侯。
但是春秋后期周天子没什么地位,后期礼器乐崩,就是各诸侯礼仪、用的器物、奏的音乐都比较混乱,好多都用天子的,所以称呼也就混乱了。
到春秋后期,称呼大国国主公也行,也可以按照最初周天子分封的爵位称呼。
还有比如吴王夫差、楚庄王等,就是因为这些当时认为是蛮夷部落,周天子没有分封,自称为王的。
战国后期,大部分诸侯都自立为王,这个王不同于春秋时期的王。
有些时候称侯的,就是说他是诸侯的意思。
比如晋国是公,称侯的就是说他是诸侯。
楚国没被封,叫王也不合适,经常就其他国家拜访就称呼楚侯。
5.执事:办事的官员,文中可用作对对方的敬称。
6.《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
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是第一部),又称《国策》。
由西汉刘向所整理编写。
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
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纵横家的实战演习手册。
(全)高中语文必备文学常识必修+选修汇总
高中语文必备文学常识必修+选修汇总必修一:文学常识1、戴望舒,浙江杭县(今余杭)人,中国现代派诗人。
《雨巷》是其成名之作,并由此获“雨巷诗人”的称号。
2、《再别康桥》作者徐志摩,浙江海宁人,现代诗人、散文家,是新月派主要诗人。
3、《大堰河——我的保姆》作者艾青,浙江金华人,现代诗人。
4、《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依孔子修定的鲁史《春秋》编次,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5、《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史料编定的,共33篇,属国别体史书。
主要记载战国时代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有关的谋议或辞说。
6、《史记》,西汉司马迁著,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原名《太史公书》,共一百三十篇,分为“八书”“十表”“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它记载了黄帝到汉武帝时长达三千年的历史,其人物传记开我国史传文学的先河。
《史记》是古代散文史上的一座丰碑,给后人以无尽的启示和深远的影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与司司马光并称为“史界两司马”,与班固并称“班马”。
司马迁另有《报任安书》,记述了他下狱受刑的经过和著书的抱负,其坚毅之品质为历代传颂。
7、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1918 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包括《狂人日记》《阿Q正传》《药》《孔乙己》等)、《彷徨》(包括《祝福》《伤逝》等)、《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包括《藤野先生》《范爱农》等)和散文诗集《野草》;《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二心集》等多部杂文集。
《记念刘和珍君》选自《华盖集续编》。
8、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
必修下语文文化常识
必修下语文文化常识
必修下语文文化常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古代文化常识:包括称谓、官职、天文、地理、节气、礼俗等。
2. 古代文学常识:包括古代诗人、文人的生平事迹,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文学流派,代表性作品的作者、名称,以及不同文体的特点等。
3. 古代史实常识:包括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人物、制度等。
4. 古代艺术常识:包括书法、绘画、音乐、舞蹈、戏曲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欣赏方法。
5. 古代科技常识:包括古代科技成就、重要发明和科学理论等。
6. 古代教育常识:包括古代教育制度、学校类型、教学方法、教育思想等。
7. 古代哲学常识:包括古代哲学思想、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等。
以上是必修下语文文化常识的主要内容,具体内容可能因教材版本和地区而有所不同,建议根据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学习和掌握。
高中语文必修一到选修课文中的文化常识
高中人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五课文中的文学文化常识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全称《春秋左氏传》,别称《左氏春秋》,和《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2.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劳大的,分得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为公爵,比如晋文公、秦穆公、齐桓公等。
3.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4.寡人:诸侯谦称,寡德之人。
5.执事:办事的官吏,也用于对对方的敬称。
6.大夫:官职等级名。
夏商周时,官分卿、大夫、士三级,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等。
后来成为对有官位者的通称。
7.退避三舍,是古代路程长度单位,三十里为一舍,成语退避三舍比喻主动退让,不争高下。
《荆轲刺秦王》1.《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
由西汉刘向所整理编写,共33篇,分为十二策。
《国语》是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2.卿:古代对人的敬称。
如燕人称荆轲为荆卿。
3.竖子:对人的蔑称。
除此之外还有“童仆”和“小孩”的意思。
4.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5.七音: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
变徵是徵的变调,音调悲凉;羽,声调激愤。
6.中庶子:战国时期国君,太子,相国的侍从之臣。
管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
7.郎中:宫廷的侍卫。
民间又称医生。
8.箕踞:坐在地上,两腿张开,形象像箕,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9.九宾:九宾是我国古代外交上最为隆重的礼节,有九个迎宾赞礼的官员司仪施礼,并延引上殿。
10.陛下:对帝王的尊称,译为”您“。
11.殿下:古代对仅次于天子的诸侯王或皇太子的尊称。
另外后面皇太后,皇后,亲王,公主也称殿下。
12.太子:是皇位继位者。
太子拥有自己的类似于朝廷的东宫。
继承人的原则是:“立嫡立长”,继承顺序是以最年长的嫡子优先。
如没有嫡子,则由庶子(非嫡所生之子)中年长者为继承人。
另一种情况是嫡子早逝,则立嫡子儿子为继承人。
【高考必备资料】高中语文文学常识大全
【高考必备资料】高中语文文学常识大全高中语文的学习中,文学常识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还能在高考中为我们赢得宝贵的分数。
下面就为大家整理一份较为全面的高中语文文学常识大全。
一、中国古代文学1、诗歌(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 305 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表现手法为“赋”“比”“兴”。
(2)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其代表作《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3)汉乐府民歌,如《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与北朝的《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
(4)曹操的《观沧海》、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维的《使至塞上》等都是脍炙人口的诗篇。
2、散文(1)先秦散文主要有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
历史散文如《左传》《战国策》,诸子散文如《论语》《孟子》《庄子》等。
(2)唐宋八大家,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他们的散文成就颇高。
3、小说(1)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志怪”“志人”小说,如干宝的《搜神记》、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2)明清时期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出现了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以及《儒林外史》《聊斋志异》等优秀作品。
二、中国现代文学1、小说(1)鲁迅是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的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代表作有《狂人日记》《阿 Q 正传》等。
(2)茅盾的《子夜》、巴金的《家》、老舍的《骆驼祥子》等都是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2、诗歌(1)郭沫若的《女神》是新诗的奠基之作。
(2)徐志摩、戴望舒等诗人的作品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3、散文(1)朱自清的《背影》《荷塘月色》,冰心的《寄小读者》等都是优美的散文。
三、外国文学1、古希腊文学(1)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是古希腊文学的重要作品。
高中语文文化常识积累大全
高中语文文化常识积累大全常见借代词语1、桑梓:家乡2、桃李:学生3、社稷、轩辕:国家4、南冠:囚犯5、同窗:同学6、烽烟:战争7、巾帼:妇女8、丝竹:音乐9、须眉:男子10、婵娟、嫦娥:月亮11、手足:兄弟12、汗青:史册13、伉俪:夫妻14、白丁、布衣:百姓15、伛偻,黄发:老人(伛偻也可指驼背的残疾人)16、桑麻:农事17、提携,垂髫:小孩18、三尺:法律19、膝下:父母20、华盖:运气不好(还可指帝王车盖、古星名)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22、庙堂:朝廷作者作品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5、李杜:李白、杜甫。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
“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14、楷书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頫(fǔ)1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儒家:孔子孟子法家:韩非子道家:老子、庄子墨家:墨子16、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17、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18、唐宗:唐太宗李世民宋祖:宋太祖赵匡胤秦皇:秦始皇嬴政汉武:汉武帝刘彻19、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陶潜),他“不为五斗米折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必修课本文化常识归纳第一册: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它以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的顺序,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四十五年间的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它代表了先秦史学的最高成就,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对确立编年体史书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
2.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等爵位。
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劳大的,分得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为公爵,如晋文公、秦穆公、齐桓公等。
3.子:古代对男子尊称。
4.寡人:诸侯谦称,寡德之人。
5.执事:办事的官员,文中可用作对对方的敬称。
6.《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
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是第一部),又称《国策》。
由西汉刘向所整理编写。
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
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纵横家的实战演习手册。
这部书有文辞之胜,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
本书亦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7.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8.古时音乐分为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变音的变调、声调悲凉9.箕踞:坐在地上,两脚张开,形状像箕。
这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10.参乘sheng,亦作骖乘古时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乘:四匹马拉的车。
11.窃:常用作表示个人意见的谦称12.竖子:骂人的话,相当于“小子”第二册:1.《诗经》“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前三者指的是诗的不同体制;后三者指的是诗的不同表现手法。
朱熹在《诗集传》中解释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2.古代少年男女把头发扎成丫髻,叫总角,后来用总角指代少年时代。
3.“楚辞”又称“楚词”,是战国时期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
作品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
由于屈原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所以楚辞又称为“骚”或“骚体”。
《诗经》和《楚辞》分别是先秦时期北方中原文化和南方楚文化的辉煌结晶,中国文学史上往往将“风”、“骚”并称,“风”指《国风》,代表《诗经》;“骚”,指《离骚》,代表《楚辞》。
《诗经》与《楚辞》分别是中国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传统的两大源头。
4. 乐府双璧:《孔雀东南飞》与北朝的《木兰诗》5.建安:汉献帝年号。
6.箜篌:古代的一种弦乐器,23弦或25弦,分卧式、竖式两种。
7.妾:旧时妇女谦卑地自称。
8.公姥:公公和婆婆。
9.伏惟:下级对上级或晚辈对长辈说话表示恭敬的习惯用语。
10.初阳岁:冬至之后,立春之前。
11.初七:农历七月七,旧时妇女在这天晚上乞巧。
12.下九:古人以农历每月的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十九为下九。
在汉代,每月十九是妇女欢聚的日子。
13.适:出嫁14.六合:指结婚选好日子,要年、月、日的干支(干,天干,指甲、乙、丙、丁。
;支,地支,指子、丑、寅、卯。
;年月日的干支合起来共六个字,例如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日)都要适合,叫六合。
15.青庐:用青布搭成的蓬帐,举行婚礼的地方,东汉至唐有这种风俗。
16.黄昏:十二时辰之一,是戌时(相当于现在的19时至21时)。
17.人定:是亥时(相当于现在的21时至23时),这里指夜深人静的时候。
18.杜康: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
20.阡陌:阡,南北向的小路;陌,东西向田间小路。
.21.建安风骨是以曹氏父子为中心形成的文人集团所表现出的共同的文学倾向,他们高扬政治理想,展示强烈个性,具有浓郁的悲剧色彩,展现了东汉末年动荡的时代,形成了慷慨激昂、刚健有力的诗歌风格,所以称为“建安风骨”。
代表人物主要有“三曹”、“七子”和蔡琰。
“三曹”指曹操、曹丕、曹植;“七子”指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22.曹魏建立后,曹操被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史称魏武帝。
23.癸丑:古人常用天干十个字和地支十二个字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
这里指永和九年。
24.暮春:春季的末一个月。
25.禊,一种祭礼。
古时一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三国魏以后用三月三日,不再用巳日。
禊事,古代的一种风俗,三月三日人们到水边洗濯,嬉戏,以祈福消灾。
26.望:农历每月十五。
既望:农历每月十六。
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朔:农历每月第一天。
27.斗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28.匏樽:用葫芦做成的酒器。
29.蜉蝣:一种小飞虫,夏秋之交生在水边,生存期很短,古人说它朝生暮死。
30.苏轼苏洵、苏辙均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
”在书法方面成就极大,苏轼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31.赋始于战国,盛行于汉。
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是一种形式比较自由的文体。
它主要有三个特点:一、句式上以四、六字句为主,并追求骈偶;二、语音上要求声律谐协;三、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
多采用问答形式和铺陈手法。
赋,除了它的源头楚辞阶段外,经历了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几个阶段。
32.王安石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
必修三:1.青冢,指王昭君的墓。
传说冢上草色常青,故名“青冢”。
2.行,古诗的一种体裁。
3.左迁,贬官,降职。
白居易任谏官时,因为屡次上书批评朝政,触怒了皇帝,被贬为江州司马。
4.司马,州刺史的副职,当时实际上是有职无权了。
5.贾人,商人。
6.出官,(京官)外调。
7.管弦,指音乐。
管,箫笛之类的管乐。
弦,琴瑟或琵琶之类的弦乐。
8.教坊,唐代官办管领音乐杂技、教练歌舞的机关。
9.青衫,黑色单衣,唐代官职低的服色为青黑色。
后人常用“司马青衫”形容悲伤凄切的情感10.望帝,周朝末年蜀国君主的称号,传说他死后,魂魄化为鸟,名杜鹃,啼声哀凄,暮春而鸣,伤感春去。
也哀痛亡国。
春心是伤春之心,比喻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11.鸡人报晓筹,汉代制度,宫中不养鸡,而用传唱报晓。
鸡人,宫中掌握时间的卫士。
筹,更筹,敲击报时用的竹签,这里指代时间。
12.当时七夕笑牵牛,指唐玄宗和杨贵妃在发生"马嵬事变”五年前的七月七日的海誓山盟。
七夕,农历的七月七日夜,民间传说天上的牛郎织女每年此夜在天河相会,妇女们便在这个夜晚于自家庭院中间向织女进行乞巧活动,故也称乞巧节。
13.四纪,古代以木星绕日一周(12年)为一纪,四纪为四十八年。
14.河内凶,河内遇到饥荒。
河内,今河南境内黄河以北的地方。
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15.河东,黄河以东的地方,在今山西西南部。
黄河流经山西省境,自北向南,故称山西境内黄河以东的地区为河东。
16.粟,谷子,脱壳后成为小米,也泛称小米。
17.我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制度从隋朝开始,到清朝废止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第一步:书生要参加院试,录取的被称为“秀才”。
第二步:秀才要参加乡试,录取的被称为“举人”,其中第一名称为“解元”。
第三步:举人要参加会试,录取的被称为“贡士”,其中第一名称为“会元”。
第四步:贡士要参加殿试,明清时要来北京赶考,其清朝雍正以后,殿试的地点在保和殿,皇帝亲自主持考试。
录取的被称为“进士”。
其中:鼎甲三元(状元,榜眼和探花),第一名称为“状元”。
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
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
连中“三元”即“解元,会元,状元”,皇帝会重用为“大学士”及“殿前行走”。
监生,国子监生员的简称,指明清两代在国子监(我国封建时代的中央最高学府)读书的人。
清代乾隆以后,国子监只存空名,地主豪绅可以凭祖先“功业”或捐钱取得监生资格。
贡生指的是科举时代,挑选府、州、县生员(秀才)中成绩优秀或资格老的,送入国子监继续学习的学生。
贡士不同于贡生,举人经会试而被录取者称贡士,第一名为"会元"。
贡士经过殿试录取者为进士,第一名为"状元"。
也就是说,贡士比举人高一级,比贡生差不多高两级。
18.庠、序,都是学校。
商(殷)代叫序,周代叫庠。
19.君子,这里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20.金,指金属制的刀剑等。
21.崤函,崤山和函谷关。
崤山,在函谷关的东边。
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
22.连衡,秦国采用的一种离间六国,使他们各自同秦联合,从而各个击破的策略。
也作“连横”。
23.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孟尝君,齐国贵族,姓田名文;平原君,赵国贵族,姓赵名胜;春申君,楚国贵族,姓黄名歇;信陵君,魏国贵族,姓魏名无忌。
他们是战国时期有名的“四公子”,皆以招揽宾客著称。
24.约从离衡,相约为合纵,击破秦国的连横策略。
约,结。
离,使离散。
25.乘,古代称兵车,四马一车为一乘。
万乘,兵车万辆,表示军事力量强大。
26.敕造,奉皇帝之命建造。
敕,本来是通用于长官对下属、长辈对晚辈的用语,南北朝以后作为皇帝发布诏令的专称。
27.巫医,古代巫和医不分。
巫的职业以祝寿、占卜等为主,也用药物等为人治病。
28.六艺经传,六经的经文和传文。
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
《乐》久已失传,这是沿用古代的说法。
传,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