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视觉文化传播
《2024年视觉文化传播_对一种文化形态和传播理念的诠释》范文
![《2024年视觉文化传播_对一种文化形态和传播理念的诠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8e95d310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05.png)
《视觉文化传播_对一种文化形态和传播理念的诠释》篇一视觉文化传播_对一种文化形态和传播理念的诠释视觉文化传播:对一种文化形态和传播理念的诠释一、引言在数字化、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视觉文化传播逐渐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文化形态和传播理念。
视觉文化传播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传播途径,对人们的文化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视觉文化传播的内涵、特点及其在当代社会的重要性,并进一步分析其对于文化传承、社会交流和个体认知的影响。
二、视觉文化传播的内涵与特点视觉文化传播是一种以图像、符号、色彩等视觉元素为主要传播手段的文化形态。
它通过视觉媒介,如电视、电影、网络、广告等,将信息以图像化的形式呈现给受众,使信息更加直观、生动、易于理解。
视觉文化传播具有以下特点:1. 图像化:视觉文化传播以图像为主要表现形式,使信息更加直观、形象。
2. 全球化: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视觉文化传播跨越了地域和文化的界限,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传播方式。
3. 快速性:视觉文化传播以快速、高效的方式传递信息,满足了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需求。
4. 互动性:视觉文化传播具有互动性,受众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与传播内容互动,如评论、分享、点赞等。
三、视觉文化传播对文化传承的影响视觉文化传播在文化传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通过图像化的方式,将传统文化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给受众,使传统文化得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
同时,视觉文化传播也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使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
此外,视觉文化传播还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推动了文化的创新发展。
四、视觉文化传播在社会交流中的作用视觉文化传播在社会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它通过图像化的方式,使人们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他人的想法和观点,从而促进社会交流的深入和广泛。
同时,视觉文化传播也成为了人们表达情感、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丰富了社会交流的方式和内容。
此外,视觉文化传播还为人们提供了欣赏美、感受美的途径,提高了人们的审美水平和文化素养。
论视觉文化传播平台的构建
![论视觉文化传播平台的构建](https://img.taocdn.com/s3/m/0cb56a0beff9aef8941e068a.png)
中图分类 号 : Gl 2 4
文献 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0 0 7— 9 7 3 4 { 2 0 1 3 ) 0 5— 0 1 3 0— 0 4 潜在 的 内生 竞争 优 势 , 借 助 于政 府 的政策 支 持 加
党 的十八 大报 告 指 出 : 要 促 进文 化 和科 技融 合, 发展新 型 文化 业 态 , 这 是 中 国全 面 增 强 文 化 软 实力 的重 要 战 略 之 一 。跨 人 2 l世 纪 以来 , 科
摘 要: 文章以构建视觉文化传播平台, 推动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为主 旨, 首先明确提 出构 建视 觉文化 传播 平 台的战略 意 义 , 深入探 讨 建设 平 台的 具体 目标 、 构成要 素 以及 各要 素之
间的关联 性 , 最后 , 从 七 个方 面全 方位提 出加 快视 觉 文化 平 台建设 的具体 策略 。 关键词 : 科 技创新 ; 文化 产 业 ; 视 觉文化 ; 传播 平 台 .
文化 产业将 成 为 国 民经济 的支 柱 产业 , 同时
其中包括: 信 息和通讯技术 , 对文 图声像 各种信 息进行获取 、 加工、 存储 、 传 输与使用 ; 计算 机技 术, 提高文化价值生产 、 文化资源供应 、 文化消费
服 务 的智 能 化 水 平 ; 视听表 达技术 , 对 文本 、 图 像、 声音 、 视 频等综 合 处 理 , 建 立 新 型 逻辑 关 系 和 人 机交 互作 用 , 提 升 文 化 产 品 的科 技 含 量 ; 仿 真
V0 1 . 3 1 No .Biblioteka 5 Oc t . 2 O 1 3
2 0 1 3年 1 O月
论 视 觉文 化 传 播 平 台 的 构 建
视觉文化传播语境中广告传播与传统文化新论
![视觉文化传播语境中广告传播与传统文化新论](https://img.taocdn.com/s3/m/89df5282e53a580216fcfec3.png)
摘 要:全球化时代的跨文化传播,某种意义上也即是视觉文化传播。
本文以此为思考源头,对引发当今视觉文化传播潮流的两大因素——品牌国际化及经济感性化趋向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广告传播及传统文化进行了新视角的解读。
本文认为,虽然广告传播一直注重从传统文化中吸取养分,但视觉文化传播为传统文化在广告传播中逐渐建立,并巩固其不可替代的地位和越来越频繁及广泛的运用,提供了新一轮的发展契机和平台。
关键词:视觉文化传播 广告传播 传统文化视觉文化传播语境中广告传播与传统文化新论章 俊四十年前贝尔预言:“我相信,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一种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而被视为跨文化传播研究开创者的霍尔对于“文化”则另有一番见解,他认为“文化即传播,传播即文化”。
循此逻辑,我们可以发现:随着电影、电视、广播、录像、影碟、多媒体电脑、互联网等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视觉文化符号传播系统,正在成为我们生存环境的更为重要的部分。
虽然有关广告与文化的论述已经不少,但立足于视觉文化及视觉文化传播的平台重新解读,我们可以发现在广告传播与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之间出现了一些新的意味。
视觉文化传播·品牌国际化·传统文化结合弗里德里克·詹姆逊的分析,美学家阿莱斯·艾尔雅维茨提出:当代文化,即后现代文化最突出的特点不仅是视觉文化,而且是全球化和商品化。
根据詹姆逊的观点,现实主义对应于市场资本主义,现代主义对应于垄断阶段(帝国主义),后现代主义则对应于跨国资本。
资本的跨国流动也即品牌的国际化。
由此可知,视觉文化传播是当今跨文化传播,也可说是传播的全球化的主导形态,它存在的基石就在于资本—品牌的国际化潮流。
而品牌的国际化走向同时也意味着品牌传播的国际化,广告传播范围随之扩展到全世界。
跨文化传播虽然在后殖民主义语境中带来了文化认同的危机,但也在客观上促使各国文化群体拥有更多的共同体验和相似的意识形态,这就为广告传播的全球标准化奠定了受众基础。
《2024年视觉文化传播_对一种文化形态和传播理念的诠释》范文
![《2024年视觉文化传播_对一种文化形态和传播理念的诠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b79edf0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a0.png)
《视觉文化传播_对一种文化形态和传播理念的诠释》篇一视觉文化传播_对一种文化形态和传播理念的诠释视觉文化传播:对一种文化形态和传播理念的诠释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视觉文化传播已经逐渐成为现代社会文化传播的重要形式。
这种新型的传播方式,以视觉图像作为主要传播媒介,打破了传统文字语言的局限性,以更直观、更具吸引力的方式将信息传播给大众。
本文将对视觉文化传播进行深入的解析和探讨,分析其文化形态与传播理念,旨在理解并把握这种文化传播的新趋势。
二、视觉文化传播的形态视觉文化传播,以图像为主要表达形式,以网络为传播媒介,它通过影像、图像、图表等多种方式传递信息。
它所体现的文化形态,是多元化的、动态的、全球化的。
这种文化形态的独特之处在于其直观性、即时性和互动性。
首先,视觉文化传播具有直观性。
图像比文字更能直接地传达信息,使人们能够更快地理解和接受。
其次,视觉文化传播具有即时性。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的传播速度大大加快,人们可以即时获取和分享信息。
最后,视觉文化传播具有互动性。
观众可以通过评论、点赞、分享等方式参与到信息的传播和反馈中,形成一种互动的传播模式。
三、视觉文化传播的传播理念视觉文化传播的核心理念是“以图说话”。
这种理念强调以图像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图像来传达信息、表达思想、交流情感。
这种理念的优势在于它能够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使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能理解和接受信息。
此外,视觉文化传播也强调个性化和创新性。
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也日趋多样化和个性化。
因此,视觉文化传播必须不断创新,以满足人们对多样化、个性化信息的需求。
在创新性方面,视觉文化传播应积极运用新技术、新手段,创作出更具吸引力和影响力的视觉作品。
四、视觉文化传播的影响视觉文化传播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和信息获取方式。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更倾向于通过图像来获取信息,而非传统的文字阅读。
视觉文化传播_对一种文化形态和传播理念的诠释
![视觉文化传播_对一种文化形态和传播理念的诠释](https://img.taocdn.com/s3/m/2a423c32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a8.png)
视觉文化传播:对一种文化形态和传播理念的诠释视觉文化传播:对一种文化形态和传播理念的诠释一、引言视觉文化传播是当代社会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以视觉媒体作为主要载体,通过影像、图像、符号等作品传达着各种文化信息。
在今天的全球化时代,视觉文化传播不仅在本土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还在巩固和促进国际间文化交流与多元发展中起到推动作用。
本文将探讨视觉文化传播这一文化形态以及其传播理念,并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诠释。
二、视觉文化传播的内涵视觉文化传播是指通过视觉媒体将一种文化的内涵与特征传递给受众的过程。
它以影像、图像、符号等视觉元素为基础,以直接触动感官的方式塑造了人们对于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视觉文化传播并不是简单地将文化元素进行展示,而是通过符号的运用和传播的技巧来表达文化的思想、情感以及价值观念。
传统的文化传播形式如文字、语言有一定的局限性,而视觉文化传播的形式更加直观生动,能够更好地拉近受众与文化之间的距离,增加交流与共鸣的可能。
三、视觉文化传播的重要性1. 文化保护与传承视觉文化传播对于本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传统文化受到全球化文化的冲击,文化多样性受到威胁。
通过视觉文化传播,可以将本土文化的特色与魅力展现给世界,提升本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有效地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
2. 文化交流与融合视觉文化传播有助于促进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不同国家、地区的文化之间存在差异与独特性,视觉文化传播可以通过影视作品、艺术展览等形式将不同文化的元素混合在一起,创造出新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形态,推动文化交流与互动,实现多元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3. 传播理念的创新与推动视觉文化传播具有创新和推动传播理念的作用。
传统文化传播通常以文字和语言为主要手段,而视觉文化传播以影像符号为基础,更加直观生动,能够更好地激发受众的情感共鸣。
视觉文化传播的出现,推动了传播理念的创新,提升了传播效果,为文化传播领域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跨文化传播分析
![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跨文化传播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80e3f8c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92.png)
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跨文化传播分析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跨文化传播变得日益频繁和重要。
视觉传达设计作为一种强大的传播手段,在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它以图像、色彩、文字等元素为载体,突破语言和地域的限制,将信息传递给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
视觉传达设计在跨文化传播中的优势显而易见。
首先,它具有直观性。
一幅生动的图像或一个富有创意的标志往往能够在瞬间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并传达出核心信息。
这种直观性能够跨越语言障碍,让不同语言背景的人迅速理解。
其次,视觉元素具有较强的通用性。
例如,红色在许多文化中都代表着热情、活力或喜庆,而蓝色常常给人以平静、信任的感觉。
设计师可以巧妙利用这些通用的视觉元素,增强信息传达的效果。
再者,视觉传达设计能够引发情感共鸣。
一个好的设计作品能够触动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内心深处相似的情感,从而建立起情感联系。
然而,在跨文化传播中,视觉传达设计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文化差异是其中最为显著的问题之一。
不同文化对于颜色、图形、符号等的解读可能大相径庭。
比如,在中国,白色常常与丧葬相关,而在西方,白色通常象征着纯洁。
如果在设计中不考虑这些差异,就可能导致误解甚至冒犯。
此外,审美观念的差异也不容忽视。
不同文化有着不同的审美标准和喜好,一个在某个文化中被认为是美的设计,在另一个文化中可能不被接受。
为了在跨文化传播中取得良好的效果,视觉传达设计师需要深入了解不同文化的特点和内涵。
这包括研究目标文化的历史、宗教、价值观、社会习俗等方面。
只有这样,才能在设计中避免文化冲突,准确传达信息。
例如,在为伊斯兰国家设计产品包装时,要避免使用猪的形象,因为在伊斯兰教中,猪被视为不洁之物。
同时,设计师还应注重文化的融合与创新。
在尊重不同文化的基础上,巧妙地将多种文化元素进行融合,创造出独特而富有吸引力的设计作品。
这种融合不是简单的拼凑,而是要找到不同文化之间的共通点和互补之处,使设计既具有本土特色,又能被其他文化所接受。
视觉文化传播_对一种文化形态和传播理念的诠释
![视觉文化传播_对一种文化形态和传播理念的诠释](https://img.taocdn.com/s3/m/5af14339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54.png)
视觉文化传播_对一种文化形态和传播理念的诠释视觉文化传播:对一种文化形态和传播理念的诠释引言视觉文化传播是一种旨在通过视觉形态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和独特文化内涵的传播方式。
它通过图像、设计、摄影、电影等不同形式的视觉元素,以及这些元素背后的符号、符号系统和符号意义进行沟通,进而达到传递意义、建立共识、引起共鸣的目的。
视觉文化传播不仅仅是一种媒介形式,更是一种文化形态和传播理念。
本文将对视觉文化传播进行阐述,探讨其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
视觉文化传播的特点视觉文化传播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
首先,视觉文化传播具有直观性和感染力。
相比于纯文字传播,图像和视觉元素更容易被人们接受和理解。
人类视觉系统对于图像的感知和理解是一种原始、直观的方式,能够快速激发人们的情感反应和内在共鸣。
其次,视觉文化传播具有隐喻性和多义性。
图像和视觉元素往往具有很强的隐喻性,可以通过视觉符号携带出多层次、多维度的意义。
这使得视觉文化传播更加丰富和有趣,能够触及人们更深层次的思考和理解。
第三,视觉文化传播具有较高的传播效率和延展性。
视觉元素可以在不同的传媒平台上进行传播,包括网络、电视、印刷媒体等,进而形成多样化的传播渠道。
它能够迅速传递信息,引起人们的关注,并迅速扩散和传播。
视觉文化传播的表现形式视觉文化传播的表现形式广泛多样,包含了艺术作品、广告、品牌标识、影视作品等多个领域。
首先,艺术作品是视觉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之一。
绘画、雕塑、摄影等艺术形式通过视觉元素传达出艺术家的创作理念与情感体验,同时也能够触动观众的情感共鸣。
其次,广告作为商业信息传递的重要手段,也是视觉文化传播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通过精心设计的广告画面和形象,广告传达着不仅仅是产品的功能特征,还有品牌的价值观念、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
优秀的广告作品往往能够引起公众的共鸣,形成品牌认同与忠诚。
第三,品牌标识是企业形象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独特而富有辨识度的标识能够成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符号,并在市场中产生广泛的影响力。
《视觉文化传播时代的审美化生存》,梅琼林,《文艺研究》2008年第6期
![《视觉文化传播时代的审美化生存》,梅琼林,《文艺研究》2008年第6期](https://img.taocdn.com/s3/m/922902c9a1c7aa00b52acb58.png)
视觉文化传播时代的审美化生存梅琼林视觉文化传播是当代审美化生存的最主要的组织者:形象狂欢装饰了当代生活并使其充满新奇多变的视觉快感,充分体现了当代美学趣味的指向性转换,即由传统的理性主义美学转变为一种强调纯粹的快感满足的美学;同时,人们以丧失现实实在性的形象为中介来感知社会现实图景和建立个人生活模式,拟像取代了实物,人们生活于模型幻境所带来的超真实快感中。
如此审美化生存制造了一个快乐主义的陷阱。
首先,它未能实现官能快感和精神超越两者之间的和谐统一,片面的感官狂欢导致审美救赎功能的失落。
其次,超真实的拟真视界使审美化成为一种遮蔽本真现实的媒介,人们生活于想象界的虚幻快感中而丧失了对现实世界进行批判与改造的能量。
由此,形象也成为了控制主体的一种方式。
所以,视觉文化传播时代的审美化生存尽管看起来很美,却无法逃脱某种“死灰感”。
人类已进入一个视觉文化传播时代,形象媒介数量巨大,形象被大批量地生产出来,铺天盖地的形象制造了人们沉醉其中的符号情境。
正如丹尼尔・贝尔所指出的:“目前居‘统治’地位的是视觉观念。
声音和景象,尤其是后者,组织了美学,统帅了观众。
”①形象狂欢已经成为当代审美化生存的最主要的组织者。
一、视像快感与感官美学电视、电影、画报、网络、灯箱、招贴、橱窗、装潢、商品包装、公共建筑甚至人体等媒介构筑了一个巨大的、无处不在的形象空间,急遽膨胀的形象包围着我们的日常生活:五彩缤纷的霓虹灯,华美精致的商店橱窗,电视屏幕上明眸皓齿的漂亮女郎……形形色色的形象展现着斑斓的色彩、迷人的外观、眩目的光影,把我们的日常生活装扮得流光溢彩。
美容健身、形象设计等行业飞速发展,当代人费尽心思打造自己的外表;车站、剧院、展厅等公共建筑对视觉效果的追求超越了功能主义;购物中心和商场更是日益装潢得美轮美奂……日常生活变得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加喜欢雕饰、富于视觉快感。
①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56页。
视觉文化传播-对一种文化形态和传播理念的诠释(一)
![视觉文化传播-对一种文化形态和传播理念的诠释(一)](https://img.taocdn.com/s3/m/eb088012a32d7375a4178048.png)
视觉文化传播:对一种文化形态和传播理念的诠释(一)【内容摘要】本文认为,人类社会生存的环境是由三类环境总体构成:自然环境、社会体制环境和符号环境。
显现着现代文化特征的社会,某种意义上说是各种符号系统通过传播而构筑的社会现实。
当下,以视觉为中心的视觉文化符号传播系统正向传统的语言文化符号传播系统提出挑战,并使之日益成为我们生存环境的更为重要的部分。
显然,现代文化正在脱离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在现代传播科技的作用下,日益转向以视觉为中心,特别是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
视觉文化传播时代的来临,不但标志着一种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也标志一种新传播理念的拓展和形成。
当然,这更意味着人类思维范式的一种转换。
以往的传播学研究更多是在传播者与接收者之间展开,并据此进行着“意义传播”的研究。
而现在的传播研究则在消费社会来临的基础上,更为注重在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展开,并据此进行着“形象传播”的研究。
这一新的传播理念,某种意义上是由马克思符号经济学在传播学领域的发展而引发的一场变革。
在语言为中心的文化传播形态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语言符号的生产、流通和消费;而在形象为中心的视觉文化传播形态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其影响上,但未必在质量上)是视觉符号的生产、流通和消费。
其中,影视符号的生产、流通和消费格外突出。
【关键词】视觉文化;消费社会;文化形态;传播理念;视觉文化产业一、视觉文化:一种新文化形态的理解费尔巴哈曾说“可以肯定,对于符号胜过实物、摹本胜过原本、现象胜过本质的现在这个时代,只有幻想才是神圣的,而真理,却反而被认为是非神圣的。
是的,神圣性正随着真理之减少和幻想之增加而上升,所以,最高级的幻想也就是最高级的神圣。
”①人类早就有了视觉(Visual)经验,即看的经验,这也应当说就有了视觉文化,有了视觉文化传播。
视觉,亦可视为通俗的“观看”。
“观看,可以说是人类最自然最常见的行为,但最自然最常见的行为并非是最简单的。
《2024年视觉文化传播_对一种文化形态和传播理念的诠释》范文
![《2024年视觉文化传播_对一种文化形态和传播理念的诠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d343054b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c5.png)
《视觉文化传播_对一种文化形态和传播理念的诠释》篇一视觉文化传播_对一种文化形态和传播理念的诠释视觉文化传播:对一种文化形态和传播理念的诠释一、引言在数字化、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视觉文化传播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文化形态和传播理念。
视觉文化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传播途径,将各种信息以直观、生动、形象的方式传达给人们,使人们在视觉上得到极大的满足和享受。
本文将通过对视觉文化传播的解析,深入探讨其文化形态和传播理念的内涵及重要性。
二、视觉文化传播的文化形态视觉文化传播是一种以图像、符号、色彩等视觉元素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文化形态。
它以图像为主导,将文字、声音、色彩等多种元素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全新的信息传播方式。
视觉文化传播具有直观性、生动性、形象性等特点,能够迅速地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使人们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的信息。
视觉文化传播在文化形态上具有多样性。
它不仅包括传统的绘画、雕塑、摄影等艺术形式,还包括现代的网络漫画、动漫、电影、电视等新兴媒体形式。
这些形式各异的视觉文化作品,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还为人们提供了了解世界、认识自我、表达情感的重要途径。
三、视觉文化传播的传播理念视觉文化传播的传播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图像优先。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对于信息的获取越来越依赖于图像。
因此,视觉文化传播以图像为主导,通过直观、生动的图像传递信息,使人们在短时间内获取所需信息。
2. 多元化表达。
视觉文化传播不仅包括传统的艺术形式,还融合了现代科技手段和网络文化等新兴元素。
这种多元化的表达方式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文化体验和表达方式。
3. 互动性。
视觉文化传播具有强烈的互动性,观众可以通过评论、点赞、分享等方式参与到作品的创作和传播过程中,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文化交流模式。
四、视觉文化传播的重要性视觉文化传播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形态和传播理念,具有以下几方面的重要性:1. 促进文化交流。
视觉文化作品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传播途径,将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元素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观,为人们提供了了解世界、认识自我、表达情感的重要途径。
视觉文化传播(各章节知识点总结)
![视觉文化传播(各章节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5277571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40.png)
什么是传播:某种意义借助于媒介符号而进行交流的活动,它导致信息和情感的共享。
什么是视觉传播:以非语言符号的直观媒介形式所进行的传播,其特点是感性、生动而具体。
什么是文化:一种生活方式及其价值观,以及在历史中积累起来物质或精神的成果什么是视觉文化:这是从与传统书写和印刷文化相比较的角度提出的概念,指当代以机械复制为手段而产生的大众文化,如电影、电视、商业环境设计和报刊杂志图片,以及网络多媒体等等的视觉直观的文化种类.视觉传播:是一种传播方式,可产生特定的效果。
所有传播都是为了传达某种信息、情感和判断,必然涉及价值观和文化传统,因此必定是有倾向性的,不可能是单纯的形式或方法(像计算机语言)。
因此视觉传播涉及到视觉形式的效果好坏和视觉内容的真善美问题,从哲学上说,前者叫做工具理性问题,后者叫做价值理性问题。
视觉传播与视觉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一体两面。
视觉转向的时代的定义:这个时代是世界被以图像的方式把握的时代。
20世纪下半叶以来,在这个时代重图像甚于事物,重复制品甚于原作,重表现甚于事实,重现象甚于存在,社会的主要活动之一是生产和消费形象,威力无穷的图像左右了我们对现实的要求。
对“看”的依赖和“看”所承受的重负是这个时代的特征之一。
最近一项调查表明,当今我们对社会信息的获得,60%到70%的方式是图像的方式。
根源:1科技的发展为“视觉文化时代”的到来提供了有力的软硬件双项技术支持(彩色印刷、电影电视、数字多媒体、移动通信2“消费社会”的出现是“视觉文化时代"到来的社会根源3信息社会的到来是“视觉文化时代”出现的内因信息化社会:即一个社会质量,社会变化和经济发展越来越多地依赖于信息及其开发利用的社会。
在这个社会里,人类活动明显地被信息和知识的进步所影响,信息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和主导因素。
其标志是第三产业、服务业的繁荣。
传播的实质:1:动词:去想改变想法、感觉、讯息,得以获知,得到共识,获得交流2:名词:符号.共通信息.讯息互换,个人之间通过共通的符码系统交换的过程,表达观念的艺术,传递讯息的科学3:特质:有意义符号的交换,是一个过程而非一个东西,由媒体连接参与者,潜在交流的可能,滿足人类需求的基本途径传播活动的分类:1根据信息的特质,可以分为新闻传播、舆论传播、广告传播、文艺传播、科技传播、教育传播、文化传播等;2根据信息的符号表达形式,可以分为语言传播和非语言传播;3根据媒介的人体性和技术性之分,可以分为人际传播(面对面,电话),大众传播(印刷和电子媒介)网络传播(计算机及其网络媒介)4根据传播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个人传播、组织传播和国家传播视觉传播涉及各种特质的信息内容,主要以非语言传播为主导形式进行,在大众和网络传播中应用广泛,且各种传播主体都非常热衷于此种传播形式.视觉传播的内容:人类意识的内容:认知(概念,真)-—纪实性电视新闻;功利伦理(实践,善)——纪实和审美形式皆有;审美艺术(情感,形象,美)——审美形式,内容涉及认知和功利伦理视觉传播的特点与常规的语言符号传播比较:运用非语言符号的直观形式进行传播,逼真性高——形象性,感染力强——情感性,适合当代节奏——快捷而准确(易读性高),跨文化障碍少——诉诸本能直觉,娱乐价值高-—富于感性和身体性,易于表现新奇对象(新鲜、美观、动人、丰富)传播效果:从横的方向看,不同民族语言的阻隔被打破;从纵的方向看,同一个国家和社会中,文字的垄断被打破,社会进入到了一个空前的大众文化时代。
《2024年视觉文化传播_对一种文化形态和传播理念的诠释》范文
![《2024年视觉文化传播_对一种文化形态和传播理念的诠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bc20426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b7.png)
《视觉文化传播_对一种文化形态和传播理念的诠释》篇一视觉文化传播_对一种文化形态和传播理念的诠释视觉文化传播:对一种文化形态和传播理念的诠释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视觉文化逐渐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化形态和传播理念,视觉文化在各个领域中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本文将针对视觉文化传播的内涵、特征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二、视觉文化传播的内涵视觉文化传播,即通过图像、视频、动画等视觉元素来传递信息、价值观念及文化内涵的一种传播方式。
它以图像为主要载体,将文字、声音、色彩等元素有机结合,形成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信息表达形式。
视觉文化传播具有直观性、情感性、符号性等特点,能够迅速吸引受众的注意力,提高传播效果。
三、视觉文化传播的特征1. 直观性:视觉文化传播以图像为主要载体,能够直接呈现信息,使受众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信息。
2. 情感性:视觉元素能够引发受众的情感共鸣,使传播内容更具感染力。
3. 符号性:视觉元素具有特定的符号意义,能够传递特定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
4. 互动性:现代视觉文化传播注重与受众的互动,通过社交媒体等平台实现信息的双向交流。
四、视觉文化传播在文化形态中的体现视觉文化传播在各种文化形态中都有所体现,如影视作品、广告、网络漫画、插画等。
这些文化形态通过视觉元素来传递信息,塑造文化形象,推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同时,视觉文化传播也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使各种文化在相互借鉴中不断发展壮大。
五、视觉文化传播的现代应用1. 广告行业:视觉元素在广告中占据重要地位,通过精美的画面、动人的色彩等视觉元素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提高广告效果。
2. 媒体传播:电视、电影等媒体通过视觉元素来传递信息,使观众在观看过程中获得愉悦的体验。
3. 网络社交:社交媒体等网络平台通过视觉元素来展示信息,使信息更具吸引力,提高传播效果。
4. 艺术创作:艺术家通过视觉元素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创作出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作品。
略论云南文化的视觉文化传播
![略论云南文化的视觉文化传播](https://img.taocdn.com/s3/m/6a8b233df111f18583d05a39.png)
推进创新理论探索创新穸践O N G N A NC H U A N B O学术平台一文化传播略论云南文化的视觉文化传播刘红(昆明理工大学文学院文化传播系云南昆明650224)摘要:在视觉文化时代,视觉化传播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方式。
目前云南省正在大力进行文化大省建设,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而要进一步通过视觉化传播来发展云南的文化产业,还需开拓思路和领域。
关键词:云南文化文化产业视觉文化传播一、引育云南地处祖国的西南边陲,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文化资源特别是民族文化资源尤为丰富,自然资源极其多样而神奇。
因此,云南被誉为音乐舞蹈的海洋、美术摄影的殿堂、影视摄影的基地、文学创作的富矿、民族文化的金矿。
悠久、多样、神奇、瑰丽的云南文化不仅为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作出重要贡献,也为云南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基础。
自1996年提出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目标以来,云南省在促进文艺繁荣、发展文化产业、培养文化人才等方面大胆改革、创新,其文化知名度、影响力、竞争力和整体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在文化建设方面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电子音像、文艺娱乐、网络、新媒体、体育、会展和乡村特色文化等主导性文化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走出具有云南特色的发展模式——“云南模式”,并在全国形成了令人瞩目的“云南现象”。
目前,文化产业已成为云南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
二、视觉文化及视觉文化传播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传播技术迅速变革,视觉文化时代早已悄然而至,人们被各种各样的视觉刺激——电影、电视、招贴海报、商品包装、杂志插图、书籍封面等包围着。
视觉文化是影像和形象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形态,“也就是文化脱离了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日益转向以形象为中心,特别是以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
视觉文化,不仅标志着一种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而且标志着人类思维方式的一种转换”b。
而与之密切联系的“视觉文化传播”是“指经由形象媒介,特别是影像媒介对广义的可视形象实施传播而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和传播形态“气在视觉文化时代,图像化的事物和信息能得到更为广泛和更为自由的传播,而其他非图像化的事物和信息也可借助图像、形象等视觉符号进行传播。
《2024年视觉文化的转向》范文
![《2024年视觉文化的转向》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6994ef3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80.png)
《视觉文化的转向》篇一一、引言在当代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与全球化的进程,我们的文化环境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
尤其是视觉文化的崛起与转向,正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视觉文化,指的是以图像、影像、视觉符号等为主要表达手段的文化形式,其转向则代表着这种文化形式在内容、形式和影响上的重大变化。
本文将探讨视觉文化的转向现象,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视觉文化的转向现象视觉文化的转向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内容多元化:随着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新兴媒体的兴起,视觉内容呈现出爆炸式增长。
从照片、短视频到直播、VR/AR体验,视觉内容的类型和形式越来越丰富多样。
2. 表达个性化:在数字化时代,人们越来越注重个性和自我表达。
通过摄影、设计、动画等手段,人们可以轻松地创作出个性化的视觉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3. 互动性增强:传统的视觉文化往往以单向传播为主,而现在的视觉文化则更加注重互动和参与。
例如,社交媒体上的短视频、直播等内容可以实时与观众互动,提高观众的参与度。
三、视觉文化转向的原因视觉文化转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 科技进步:随着科技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得视觉内容的创作、传播和消费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
2. 全球化进程:全球化使得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更加频繁,各种文化元素在视觉文化中相互碰撞、融合,形成了多元化的视觉文化景观。
3. 消费升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化消费的需求也在升级。
人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文字阅读,而是更加追求视觉上的享受和满足。
四、视觉文化转向的影响视觉文化的转向对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 文化传播:视觉文化的转向使得文化传播更加迅速和广泛。
各种视觉内容通过互联网和社交媒体迅速传播,打破了地域和文化的界限。
2. 文化认同:视觉文化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文化认同方式。
通过视觉符号和图像,人们可以表达自己的文化身份和价值观。
浅析图像时代的视觉文化传播
![浅析图像时代的视觉文化传播](https://img.taocdn.com/s3/m/23f95596eefdc8d377ee327a.png)
《科技传播》2019·9(上)157科学普及实践作者简介:张璐璐,海南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媒介传播。
浅析图像时代的视觉文化传播张璐璐摘 要 海德格尔所预言的世界图像时代已经到来,在图像时代视觉文化成为了核心要素,视觉文化和视觉传播无疑对人们的生活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文章基于图像时代的背景下,从符号学的角度入手,尝试对图像的视觉传播以及社会意义进行解读,试图分析图像时代下视觉文化传播的本质内容。
关键词 图像时代;视觉文化;影像技术;符号学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9)242-0157-02海德格尔在《世界图像的时代》中所预言的世界图像时代无疑已经到来。
“图像”一词,使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关于某物的画像,在文中海德格尔指出:“从本质上看来,世界图像并非意指一幅关于世界的图像,而是指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
”然而,已经进入图像时代的当代社会是如何被把握为图像的?世界能否真正被把握?我们是如何步入图像时代的?又有什么在为图像时代作支撑?1 图像时代的形成条件图像是人类视觉的基础,是自然景物的客观反映,是人类认识世界和人类本身的重要源泉。
“图”是物体反射或者透射光的分布,“像”是人的视觉系统所接受的图在人脑中所形成的印象或认识。
图像是客观对象的一种相似性的、生动性的描述或写真,是人类社会活动中最常用的信息载体。
据统计,一个人获取的信息大约有75%来自视觉。
当下图像似乎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无论是出于视觉享受还是信息的获取,人们对图像的依赖性越来越强。
图像媒介也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如电影、电视、戏剧、摄影、绘画、时装、广告、形象设计等无时无刻不在为我们提供者视觉的需求,即使一些需求是被动的,但是不可否认图像在现代社会已经成为主宰人们生活的主要工具。
1.1 符号学理论的支撑图像是由一个个符号元素构成。
符号学理论认为,人的思维是由认识表象开始的,事物的表象被记录到大脑中形成概念,而后大脑皮层将这些来源于实际生活经验的概念加以归纳、整理并进行储存,从而使外部世界乃至自身思维世界的各种对象和过程均在大脑中形成各自对应的映像。
视觉文化传播_对一种文化形态和传播理念的诠释
![视觉文化传播_对一种文化形态和传播理念的诠释](https://img.taocdn.com/s3/m/a0f1f1a8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13.png)
视觉文化传播_对一种文化形态和传播理念的诠释导论视觉文化传播是一种通过图像、影像和视觉形式传播文化的方式。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全球化交流的加深,视觉文化传播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将对视觉文化传播这一概念进行探讨,从定义、特征和意义等方面对其进行深入理解和诠释。
定义与特征视觉文化传播是指通过视觉形式传播文化信息、价值观念、观念和情感体验的过程。
视觉媒介包括摄影、电影、电视、绘画、雕塑、广告等,它们通过视觉形式可以直观地传达信息和表达情感。
视觉文化传播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图像化特征:视觉文化传播以图像为基础,通过视觉形式呈现和传播文化信息。
图像具有直观、抽象和隐喻的特点,能够更好地激发观众的想象力和情感共鸣。
2. 非语言性特征:相比于语言传播,视觉文化传播更注重非语言的表达方式。
视觉形式可以跨越语言和文化的界限,使得信息的传播更加全球化、普及化。
3. 可视化特征:视觉文化传播通过视觉媒介将抽象的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念转化为可视化的图像,使得观众可以更容易地理解和接受。
意义与影响视觉文化传播在当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视觉文化传播有助于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通过将文化观念、历史记忆等通过视觉形式传播给观众,可以让传统文化得到更好地传承和保护。
其次,视觉文化传播具有文化多样性和文化认同的作用。
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之间的视觉文化传播,可以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交流,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此外,视觉文化传播还能够有效地传达社会问题和价值观念。
通过视觉形式呈现的社会问题和价值观念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和关注,促使社会积极反思和改变。
视觉文化传播中的挑战与应对随着全球化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视觉文化传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信息过载使得视觉文化传播变得越来越碎片化和浮于表面。
在快节奏的社会中,观众对于信息的接受和理解愈发简短和片面,导致传播效果受限。
其次,视觉文化传播可能会失去原本的意义和价值。
《2024年视觉文化传播_对一种文化形态和传播理念的诠释》范文
![《2024年视觉文化传播_对一种文化形态和传播理念的诠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1a0a424b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c0.png)
《视觉文化传播_对一种文化形态和传播理念的诠释》篇一视觉文化传播_对一种文化形态和传播理念的诠释视觉文化传播:对一种文化形态和传播理念的诠释一、引言视觉文化传播在当代社会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其不仅代表了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更是传播理念进步的标志。
在信息技术和媒介多元化的今天,视觉文化传播以独特的魅力与力量,推动着社会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本文旨在详细解析视觉文化传播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和传播理念的内涵、特点及影响。
二、视觉文化传播的文化形态视觉文化传播是一种以图像、符号等视觉元素为传播主体的文化形态。
这种文化形态的特点在于,它以直观、形象的视觉语言,打破了传统文字传播的局限性,使得信息的传达更为快速、便捷。
视觉文化传播涵盖的领域广泛,包括电影、电视、广告、摄影、网络媒体等。
视觉文化传播在当代社会中具有重要地位。
它不仅是信息传递的重要手段,更是塑造社会文化、价值观的重要工具。
通过视觉文化传播,人们可以更直观地了解世界,获取信息,同时也塑造了人们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三、视觉文化传播的传播理念视觉文化传播的传播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视觉优先: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往往更容易被直观、形象的视觉信息所吸引。
因此,视觉文化传播应充分发挥视觉元素的优势,将信息以图像、视频等形式呈现给受众。
2. 互动性:与传统媒体相比,视觉文化传播具有更强的互动性。
受众可以通过评论、分享、点赞等方式参与到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形成良好的互动氛围。
3. 个性化:随着媒介的多样化,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也日益个性化。
视觉文化传播应尊重个体的差异性,提供多样化的视觉内容,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
4. 跨文化传播:在全球化背景下,视觉文化传播应充分发挥其跨文化传播的优势,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四、视觉文化传播的影响视觉文化传播的影响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它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使得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人们能够通过视觉元素了解彼此。
其次,视觉文化传播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审美观念,使得人们更加注重直观、形象的表达方式。
《2024年视觉文化的转向》范文
![《2024年视觉文化的转向》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a62ba78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ad.png)
《视觉文化的转向》篇一一、引言在21世纪的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浪潮中,人类正步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文化变革时代。
这场变革的主导者就是“视觉文化”,一个基于图像、视频和交互体验的新型文化形式。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视觉文化的转向,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影响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视觉文化的崛起视觉文化的崛起源于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
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移动设备和人工智能的普及,图像和视频成为了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
人们越来越依赖于视觉信息来获取和交流知识,视觉文化逐渐成为主导文化形式。
三、视觉文化的特点视觉文化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图像成为主要的传播媒介,信息的表达方式更加直观和生动。
其次,交互性增强,观众可以与影像进行互动,实现双向交流。
最后,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使得视觉文化具有更强的沉浸感和真实感。
四、视觉文化的影响视觉文化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改变了人们的认知方式,使人们更加依赖视觉信息来理解和解释世界。
其次,视觉文化在商业、教育、娱乐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此外,视觉文化还促进了全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使得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可以通过视觉信息相互理解和沟通。
五、视觉文化的转向随着视觉文化的崛起,我们正面临着一个文化转向。
这个转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文字文化向图像文化的转变。
在信息化和数字化的背景下,图像和视频成为主要的信息传播方式,人们越来越依赖于视觉信息来获取知识。
其次,从单向传播向交互式传播的转变。
随着社交媒体和互动技术的发展,观众可以与影像进行互动,实现双向交流。
最后,从现实世界向虚拟世界的转变。
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可以在虚拟世界中体验到更加真实和丰富的视觉信息。
六、未来展望未来,视觉文化将继续发展和壮大。
首先,随着技术的进步,视觉信息的表达方式将更加丰富和多样。
例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技术将使视觉文化更具沉浸感和真实感。
【视觉文化】相关论文
![【视觉文化】相关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54cf6308964bcf84b9d57b97.png)
图像和文字:文化传播中的视觉叙事与书籍文化重视抽象的语言符号不同,视觉文化主要以图像符号为中心,通过图像符号诉诸人的视知觉,形成艺术文化的意义传达。
由各种形、色、线所营构的图像符号,因为图像符号拥有比语言符号更直观的意义表达,更容易为受众所接受,同时,图像符号拥有比语言符号更弹性的语意解读范围与更广泛的想象空间,能以更大的艺术包容力感染受众。
一、图像符号的叙事之维图像符号不仅仅是一种平面或立体的画面呈现,它本身承担着叙事功能,传统的叙事主要是通过语言和文字来实现的,而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电子大众传媒的兴盛,以视觉诉求为主要特征的图像叙事已经开始渗透到当今的政治、教育、文化、文学等各个方面。
图像已成为当代文化的一种比较重要的符号,图像叙事成为当代文化的重要的表达方式。
图像符号的叙事表现形态由图像生产、作品呈现、受众观看三个环节构成。
从图像生产上说,图像叙事体现出视像化的特点;在作品呈现上,表现出形式化的呈现方式;从受众角度来看,又表现出一种直观式的视觉效果。
视像化、形式化和直观化构成了图像符号的叙事之维。
1.视像化的图像生产从艺术生产、流通、接受的流程来看,图像符号叙事的第一步是图像生产,艺术家依赖视觉进行艺术生产,创造出图像符号,生成视像,“视像”即视觉文化的影像或镜像,它与传统文学中所强调的“形象”有所区别。
传统文学依靠语言文字塑造形象,以有形的文字来唤起情感、无意识等深层心理,以抽象的概念塑造具体的形象;图像叙事则以生产“视像”为目标,使人们在观看视像的过程中,完成“视像”向读者理解的转化。
因此,语言符号叙事通过读者的理解产生文学形象,而图像符号叙事则是变目之可视的视像为读者理解中的形象,也就是使具体的视像转化为思维中抽象的形象。
综而言之,视像化的图像生产,就是将显现的视像升华为深层次的理解的过程。
视像化的图像生产表现出两个重要特征,一是它通过视觉来思维,二是它以想象为前提。
图像符号的叙事与视觉直接相关,视觉把人类从语言文字中解脱出来,它体现出的不仅仅是一种生物学的感性特征,而是具有认知及思维能力的理性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以往的传播学研究更多是在传播者与接收者之间展开,并据此进行着“意义传播”的研究。
而现在的传播研究则在消费社会来临的基础上,更为注重在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展开,并据此进行着“形象传播”的研究。
这一新的传播理念,某种意义上是由马克思符号经济学在传播学领域的发展而引发的一场变革。
在语言为中心的文化传播形态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语言符号的生产、流通和消费;而在形象为中心的视觉文化传播形态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其影响上,但未必在质量上)是视觉符号的生产、流通和消费,其中,影视符号的生产、流通和消费格外突出。
关键词:视觉文化;消费社会;文化形态;传播理念;传播方式中图分类号:G2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 (2011)11-0212-02收稿日期:2011-03-01作者简介:陈宁(1981-),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四级导演,从事电视编导研究。
论视觉文化传播陈宁,马丽莎(黑龙江电视台,哈尔滨150090)经济研究导刊ECONOMIC RESEARCH GUIDESerial No.121No.11,2011总第121期2011年第11期人类社会生存的环境是由三类环境总体构成:自然环境、社会体制环境和符号环境。
显现着现代文化特征的社会,某种意义上说是各种符号系统通过传播而构筑的社会现实。
当下,以视觉为中心的视觉文化符号传播系统正向传统的语言文化符号传播系统提出挑战,并日益成为我们生存环境的更为重要的部分。
显然,现代文化正在脱离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在现代传播科技的作用下,日益转向以视觉为中心,特别是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
视觉文化传播时代的来临,不但标志着一种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也标志一种新传播理念的拓展和形成。
当然,这更意味着人类思维范式的一种转换。
一、视觉文化:一种新文化形态的理解人类早就有了视觉经验,即看的经验,这也应当说就有了视觉文化,有了视觉文化传播。
视觉,亦可视为通俗的“观看”。
“观看,可以说是人类最自然最常见的行为,但最自然最常见的行为并非是最简单的。
观看实际上是一种异常复杂的文化行为。
我们对世界的把握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视觉。
看,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而是主动发现的过程。
”一切提供观看信息的媒介,如电影、电视、戏剧、摄影、绘画、时装、广告、形象设计、网络视听……甚至X 光、虚拟影像都在构筑着视觉文化符号传播系统。
传播媒介是文化发生的场所,也是文化的物化。
在现代传播科技作用下的媒介变革,正使得这一“文化发生的场所”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接触媒介和使用媒介已成为个人与社会交往的重要方式。
而这其中,视觉文化符号传播系统正在成为我们生存环境的更为重要的部分。
在视觉研究中,对于视觉传播行为的理解有着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视觉传播行为,泛指不是由单纯纸质文字媒介和单纯视觉媒介传播信息,而由视听媒介或视听媒介传播信息所形成的一种社会文化传播现象。
狭义的视觉传播行为,侧重于纯视觉媒介传播信息所形成的一种社会文化传播现象。
本文运用的是广义的视觉传播行为概念。
二、多维视野:不同学科阐释视觉文化尽管我们前面对视觉文化进行了简单的概括,但我们仍需从不同学科的角度进一步地探讨对于视觉文化的理解,以期获得跨学科的学科支持。
1.处在艺术学家视野中的视觉文化从时间上看,对于视觉文化的关注,从事某一艺术领域创作和研究的艺术家和学者,投以了较早的青睐。
虽然他们从事艺术创作和研究的领域不一,但是他们都认为视觉观看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而是主动发现的过程。
匈牙利著名的电影理论家巴拉兹是很早用“视觉文化”来进行电影研究的学者之一。
他在早年出版的《电影美学》中就预言“随着电影的出现,一种新的视觉文化将取代印刷文化”。
他也引用了一位艺术大师的名言来增强自己的观点:雕塑大师罗丹说得很明白“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
”2.处在社会学家视野中的视觉文化212——[责任编辑王莉]社会学家们对视觉文化的关注和研究,我们往往重视不够。
实际上,很多社会学家已经较早的敏感的感觉到视觉文化将会成为文化主导。
在这方面,美国哈佛大学的丹尼佛·贝尔教授是佼佼者。
他在《资本主义文化的矛盾》一书中说“我坚信,当代文化正逐渐成为视觉文化,而不是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他还说:“声音和影像,尤其是后者,约定审美,主宰公众,在消费社会中,这几乎是不可避免”。
这个时代“视觉为人们看见和希望看见的事物提供了许多方便。
视觉是我们的生活方式。
这一变化的根源与其说是电影电视这类大众传播媒介本身,不如说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孕育了这种新文化的传播形式”。
3.处在文艺美学家视野中的视觉文化与前面二者相比,文艺美学家对视觉文化的研究呈现着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文艺美学家对视觉文化的论述较晚,二是文艺美学家对视觉文化的论述更为系统和深刻。
在这方面,英国的文艺美学家伊格尔顿的大声疾呼颇为强烈。
他指出,我们正面临着一个视觉文化时代,文化符号趋于图像霸权已是不争的事实。
图像生产深刻地涉及现代社会的政治、科技、商业、美学四大主题。
4.处在哲学家视野中的视觉文化假如说前面几个领域的学者对视觉文化的论述已经足以令人注目的话,哲学家们在这方面的论述就可以称得有些振聋发聩了。
当然,这种的振聋发聩效应的获得决非是学术“呐喊”所致,而是学术“深刻”所在。
有人认为,对视觉文化的哲学关注是后现代哲学家们的“专利”,实际却不是。
古典哲学家、现代哲学家都在这方面有相当的关注。
例如,黑格尔早就指出,在人的所有感官中,唯有视觉和听觉是认识性的感官。
也许正是这个原因,我们把握世界的方式不是视觉就是听觉,抑或视听同时动用。
海德格尔在30年代就曾说过:我们正在进入一个“世界图像时代……世界图像并非意指一幅关于世界的图像,而是指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
”显然,诸如海德格尔、梅洛·庞蒂等哲学家都打算通过对视觉艺术的考察来发现非对象化、非客体化思维的精妙所在。
在这方面,非常值得注意的一位哲学大师是现象学家胡塞尔,他关于“图像事物”、“图像客体”、“图像主题”方面的精辟论述可以称作视觉文化研究的经典。
我们在研究中发现了这么一个令人值得注意的现象:几乎所有的后现代哲学家都不同程度地关注了视觉文化问题。
为什么哲学家,特别是后现代的哲学家都不同程度地关注了视觉文化问题。
为什么哲学家,特别是后现代的哲学家几乎都关注并进入了视觉文化研究领域?这对我们传播学研究有何启发?这是我们在展开视觉文化传播学研究时要慎重思考的。
三、环境分析:视觉文化达观的社会动因视觉文化为什么会在今天如此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视觉文化为什么会在今天产生如此大的社会影响?视觉文化为什么会在今天引发诸多学科的密切关注?我们需对此进行更为全面的理论分析。
1.现代传播科技为视觉文化建立了媒体平台德国著名的电影理论家克拉考尔在论及电影作为视觉媒体达观时说,人们有着再现现实的永恒冲动。
但是,在电影诞生以前,尚无一种媒体能满足人们的这种永恒的冲动。
是现代科学技术的恩惠,使电影开始满足人们观看现实的深层欲望。
这表明,首先是现代传播科技发展并构筑了视觉文化的媒体平台。
当今媒体的高度发达,特别是数字化媒体的出现,更是构筑起了视觉文化的全球化平台。
2.消费社会构筑了产生视觉文化的温床英国学者斯特里纳地认为,消费主义与媒介饱和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核心。
一旦建立起具有充分作用的资本主义生产体系,消费需求的增长就开始出现,然后人们就要获得休闲,或在工作道德之外获得消费道德。
人们对消费的需要已经变得比生产更为重要。
形象与商品的内在联系使得消费社会必然趋向于视觉文化。
四、理论建构:视觉文化传播的新理念假如说,视觉文化的研究已开始为理论界所关注,那么,视觉文化传播的研究则刚刚起步。
视觉文化传播的新理念着重体现在两个方面。
1.视觉文化特定的生产关系决定了视觉文化传播的新理念诚如前述所言,在语言为中心的文化形态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语言符号的生产、流通和消费,而在形象为中心的视觉文化形态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是视觉符号的生产、流通和消费。
其间,影视形象符号的生产、流通和消费格外突出。
视觉文化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是以独特的传播形态表现和完成的。
视觉文化的生产对象,已不再仅仅限于那些纯粹物质性的产品,而是越来越多地生产“视觉符号产品”。
在两类的视觉符号产品中,人们消费的不只是纯粹的物质产品,也不是一般精神产品,而是将视觉文化的精神产品通过传播的独特方式进入人们的消费领域。
2.视觉文化传播特定的接受条件和接受对象构筑着新的传播方式形成以上传播关系变化的基础当然是视觉文化在今天接收条件的变化和接收对象的变化。
前者,主要是指整个社会向消费社会的巨大转型,而后者主要是指传播的接收对象已从纯精神产品的接收转换为精神消费品的接收。
对于后者,“纯精神产品”与“精神消费品”二者是有着相当差别的。
在今天,视觉文化传播不但在生产体制上发生了上述的巨大变化,而且在流通体制上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由于视觉文化传播借助了最现代化的媒介科技平台,全球化的流通方式将比任何文化传播形态都更为突出和强烈。
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