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核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枣核》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重点词语并理解有关词语对表现人物的深沉感情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学习围绕枣核设置悬念的巧妙构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海外华人对故乡的依恋之情,增强热爱自己民族的情感。

教学重点

1、学习课文作者巧妙设置悬念的方法。

2、理解重要语句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思乡之情的具体化

教学准备:完成学案相关习题。

搜集萧乾的相关资料。

搜集表达思乡爱国情感的古诗句。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是一首妇孺皆知的表达乡情的诗歌.云淡风轻,月光清朗,远山朦胧。诗人一身文人打扮,昂首于井台之上、围栏之旁,吟诵诗作。仰望皎皎明月,思念魂牵梦萦的故乡。诗中,望月思人,明月已经作为表达思乡之情的载体。今天,我们学习萧乾的《枣核》,一枚小小的枣核身上寄予了怎样的情思呢?(板书课题)

二、交流展示:

昨天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你解决了哪些问题?

1、学生交流词语学习情况。

2、学生交流课文主要内容的概括情况。

3、交流搜集的资料。

小结:表扬学案完成优秀的同学,每小组两个同学。

三、自学质疑:

1、预设问题: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述课文的主要内容,并思考题目“枣核”在文中出现了几次?

方法:要求学生在文中圈点批注,用心体会。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歌咏乡情的诗篇,当堂交流展示自学成果

课前收改学生的学案,批阅学习内容一到四题,当堂反馈完成情况

学生质疑,培养读书、思考问题的能力

2、教师精讲点拨:读一篇文章,首先要研究题目,抓住题目,我们可以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看题目:枣核提示:围绕枣核写了一件什么事情呢?

方法:主要内容从两方面概括:人和事

明确:主要内容--旧时同窗托我为她带几颗故乡的生枣核试种的故事。

枣核在文中出现了三次,第一段托付我为她带几颗生枣核,第三段见枣核,第七段种枣核,由此,看出课文是以枣核为线索贯穿全文。

(完成板书:索枣核见枣核种枣核)

四、互动探究

方法:提出问题,设疑引导学生思考感悟。

1、远隔重洋的同窗见到作者带去的枣核时,文中

哪些词语表现他见到枣核时的态度的?(板书关键字:托)

从中可以看出同窗怎样的态度?(珍惜)

2、隔了万水千山,为什么只索要几颗生枣核呢?

用途在文章中先交代了吗?什么地方揭开了悬念的呢?

教师精讲点拨:索要枣核是为了种枣核,前文并没有交代,而是设置悬念。(悬念:第一段同窗索枣核起笔设下悬念“用途却很蹊跷”第四段“故弄玄虚”使悬念更吸引读者。第七段“领我踏访她的后花园”,在谈话中说明索要原因----试种一下,解开悬念。)(作用:设置悬念,紧紧吸引读者,增添了文章的魅力。)

启发:同窗怎么会想起种枣树的呢?

生答:“我想厂甸,想隆福寺。这里一过圣诞节,我就想旧历年。近来,我老是想总布胡同院里那棵枣树。“

齐读四个想,想什么?即想家,思念故乡。到这儿解开了悬念,索要枣核是为了种枣核,在这枣树是故乡的象征,种枣树则是思乡之情的集中体现,几颗枣核,一片深情,枣树,已成为乡情的载体。

3、除此之外,作者还做了那些事情寄托他的思乡

之情?

生答:栽垂柳睡莲池堆假山北海泛舟(板书)

女生齐读第10段,语言最美的北海泛舟,体会互动探究和精讲点拨结合, 师精巧的问题设置启发生探究文本

最精彩的词语。

动词:“泛”“扑”“闪”(板书)形象生动老人是把思乡的感情寄托在这些事物上,寄托在这几颗看来普通平常的枣核上,真是满园景色,满园乡情——这就是老人表达思乡之情的独特的方式。4、生在外地的游子啊,谁能不思念自己的祖国,

思念故乡,要理解朋友的思乡情,课文描写的一点内容不能忽略,这位同窗朋友在美国的生活怎样呢?文章交代她的生活境遇有什么作用呢?

生答:“美丽的山城,一片嫣红”“三层小楼”“车库门自动掀起”

师精讲点拨:城市环境优美,装置自动化,可见生活的优裕。面对这种情况,可同窗是怎么解释的呢?同窗不是面露得意之色,而是“不好意思地解释”,为什么会不好意思呢?

说明她并不追求,迷恋海外优越的物质生活,海外高度的物质文明冲淡不了她的思乡情。

文中有一句话很有意思:“家庭和事业都如意,各种新式设备也都有了。可是我心里总像缺点什么。也许是没出息

...,怎么年纪越大,思乡越切。”

同学们想一想,心里到底缺什么呢?缺的是故乡的温情,故乡的温暖。没出息也是一种自嘲,又是一种喜悦,字里行间流露着浓浓的思乡之情。

如此优越的条件,为什么还要思乡呢?也许我们有人会像阿斗那样乐不思蜀吧!交代境遇有什么作用呢?

(交代境遇作用:反衬那位美籍华人强烈的思乡之情,更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五、总结课文内容:

通过这个故事,作者想告诉我们一点什么呢?从文中勾画出相关语句。

(学生勾画、齐读)“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齐读最后一节,作者由个人推及民族,思乡不仅是这一位美籍华人,而是我们整个民族的自觉行动。

六、矫正反馈:(见学案)

七、迁移运用:

有人说:“几颗枣核,作者这样反复渲染,是不活学活用,学就是为了运用,课堂小练笔,训练生的写作能力

是有点小题大做?”

课文以几颗小小的枣核来表达重大的主题,这

颗小小的枣核,凝聚着海外华人浓浓的思乡之情,这

叫以小见大的写法。反映生活,要通过具体的事物来

加以表现,有时,不妨设置一个小小的物件来表达。

请以“说说那次我想家”为题,写一个片段练习

师提示生思考:把我们想家的感情寄托在什么物件

上?

八、布置作业:

①朗读课文体会海外华人对祖国的依恋之情。

②请以“说说那次我想家”为题,写一个片段练习

板书设计:

索↘杨柳托泛

见→枣核——思乡情﹛睡莲北海扑

种↗假山闪

小→大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