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核教学说课完整版

合集下载

枣核说课稿

枣核说课稿

28* 枣核说课稿一、说教材《枣核》是统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

这是一篇中国民间故事。

这篇课文具有传奇色彩,一个像枣核一样大小的孩子却有那么大本事,故事本身很吸引人。

《枣核》是一个具有时代性的民间故事,富含思想性和哲理,给人以启发。

本课语言生动活泼。

趣味性强,主题深刻。

二、说教学目标1.认识“枣、核”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折、涨”。

2.了解枣核战胜欺压百姓的县官和衙役的过程,感受枣核的勇敢与智慧。

3.展开想象,续编童话故事。

4.感受枣核的聪明、勇敢,敢于与邪恶势力做斗争的精神。

三、说教学重难点1.了解课文内容和主旨。

(重点)2.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并展开想象,续编后面的剧情。

(难点)四、说教法学法[说教法]1.默读法这篇课文篇幅长,故事围绕着主角展开,让学生通过默读的方式,熟悉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这篇故事的大意,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2.发现点拔教学法《枣核》这篇课文具有传奇色彩,一个像枣核一样大小的孩子却有那么大本事,故事本身很吸引人。

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同时对课文主旨予以点拨。

[说学法]1.自主学习法要求学生课前要做好预习,了解课文内容,对不认识的生字学会自己查字典,对不熟悉的词语自己标记出来,在课堂上提出来集体讨论。

对课后习题在预习中要有自己的思考。

2.朗读法这篇课文语言生动活泼,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画面感。

要让学生通过充分的朗读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体会故事的主旨,并在弄通故事大意的基础上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五、说教学过程(一)谈话交流,导入新课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朋友,(课件出示:课文插图)他只有一个枣核那么小,他的名字叫“枣核”。

别看他人长得小,但是非常机智勇敢。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位新朋友的故事。

板书课题,(板书:枣核)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出示课文插图,导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默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读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实用的《枣核》教案3篇

实用的《枣核》教案3篇

实用的《枣核》教案3篇《枣核》教案篇1第二课时一、回顾上节内容1听写字词2梳理课文结构3引导学生深入课文二、继续学习课文1、阅读第一段。

提问:段中“再三”的意思是什么?有何作用?学生回答后明确:意思是一次又一次。

作用是增强__的悬念感,为下文表现人物的感情服务。

2、阅读2—4段。

提问:风烛残年是什么意思?意思是风中的蜡烛,比喻人已到了晚年。

提问:“他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玛瑙还贵重”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明了什么?学生回答后明确:运用了比喻了修辞手法,表明了美籍华人珍惜的态度,得枣核如获至宝的激动心情。

提问:“殷切”是什么意思?表明了什么?学生回答后明确:意思是深厚而激动,表明了美籍华人急于得到枣核的心情,增强悬念感,为下文表现人物的感情作铺垫。

提问:美籍华人与分别快半个世纪的.朋友见了面,第一句话说的是什么?这一句话表明了什么?学生回答后明确:第一句话是“带来了吗?”表明了美籍华人急于得到枣核的心情。

3、学生根据下列问题读5—11段。

⑴写沿途风光的目的是什么?⑵“一座两层小楼”,“车库的门就像认识主人似的自动掀启”,孩子们“都成家立业了”,“各种新式设备也都有了”,以上这些话语表明了什么?有什么作用?⑶美籍华人的思乡之情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的?⑷“这里一过圣诞,我就想旧历年”中的“一……就……”有什么表达效果?⑸列出文中美籍华人倾诉心里活动和借助谈话写人物行动的句子,说说这些句子在语言方面有何特点?体现了人物什么思想感情?学生阅读思考后明确:⑴写沿途风光,目的一是再次造成悬念,二是为下文作暗示。

⑵这些话语表明美籍华人朋友事业家庭都如意,更深沉地体现了游子的思乡之情。

⑶美籍华人的思乡之情具体通过栽种杨柳、养睡莲、堆叠北海,追忆当年在北海泛舟的情景,试种家乡的枣树来体现的。

⑷“一……就……”这个词语起强调的作用,“一”过圣诞,“就”自然而然想旧历年,把游子之情表达得自然深沉。

⑸美籍华人直接倾诉内心活动的句子有:“家庭和事业都如意,各种新式设备也都有了。

《枣核》教案六篇

《枣核》教案六篇

《枣核》教案六篇《枣核》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__围绕枣核设置悬念,使__起伏跌宕的结构方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来体会海外华人对故土的依恋之情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海外华人的思乡心态,培养热爱自己民族和故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体会海外华人对故土的依恋之情。

教学难点:思乡之情的具体化。

学习方法:合作、探究。

教具:多媒体教学步骤: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播放《月之故乡》的音乐与画面,问:这首歌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引出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①蹊跷(qī qiāo) 嫣红(yān) 倘若(tǎng) 山坳(ào) 镶嵌(qiàn)②风烛残年故弄玄虚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__内容。

明确:旧时同窗离开祖国五十年在美国事业家庭都如意的情况下托我带几枚枣核让她试种。

3、课文的题目是《枣核》,找出文中提到枣核的句子。

明确:课文中有三处写到,这三处分别是:第一段,索枣核;第二、三段、见枣核;第七段,说枣核。

学生读课文,师生交流,屏幕显示索枣核——设置悬念。

见枣核——加深悬念。

说枣核——解开悬念。

三、深入研读,体会情感“思乡之情”是一种情感,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东西,可在作者的笔下,美籍华人的这种感情是那么可触可感,生动具体感人。

请大家齐读课文,思考老人的哪些行为语言体现了他的思乡之情呢?(齐读第七到十自然段后找关键字词、句)1、学生读课文2、老师示范第七段:语言描写“年纪越大,思乡越切”表明思乡之情是高级住宅、称心如意的家庭和事业所无法替代的。

3、学生合作交流(老师板书)明确:植睡莲、栽垂柳、堆北海、关键词句:“几十里外”、“论公斤买下”、“一块块亲手”总之,透过这些朴实的字词,体现出友人思乡之情的浓烈。

说明优越的物质生活、高度的物质文明是冲淡不了强烈的思乡爱国之情的。

四、突破难点,拓展延伸1、这篇__,表现的是海外友人的思乡之情,为什么却以“枣核”命题?明确:从内容上看,枣核形象生动地寄托了思乡之情。

枣核教学说课稿

枣核教学说课稿

《28.枣核》教学说课稿(共3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28.枣核》教学说课稿一、说教材《枣核》是一则民间故事,是第八单元最后一课,是略读课文。

课文讲述了一个叫“枣核”的孩子,用自己的智慧帮助村民夺回牲口,惩治恶官的故事。

课文的语言非常鲜活,画面感强,非常适合孩子们阅读。

二、说学情经过前几课的学习,本班大多数同学已经掌握了学习故事的方法,字词学习掌握情况较好,但在练习复述时存在着不敢说、不愿说的、说不全面、不生动、不吸引人等情况。

三、说目标因为本单元教学要求注意的语文要素是“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复述故事。

”所以我教学目标定为1. 认识“核、妻”等8个生字。

读准两个多音字。

2. 默读课文,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体会枣核的聪明勇敢。

四、说教学重难点根据单元教学以及本课教学要求,我把“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复述故事。

”只有在学生熟悉课文,掌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才能很好地开展复述练习。

五、说教学方法1.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利用教学课件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来把握人物的行动、思想、情感等,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采用提示性的方法引导学生梳理课文脉络,抓住故事情节或地点变化练习复述。

3.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练习复述。

五、说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 游戏导入,回顾本单元课文内容。

2. 读课题,板书课题。

“核”的读音提示。

链接枣核实物图片,了解枣核的样子。

二、自读课文,思考并交流:1.为什么这个孩子取名“枣核”他有什么特点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3.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三、检查生字学习和积累。

1.生字及词语2.多音字教学四、互动课堂,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1.默读课文第1~3自然段,把表现枣核勤劳能干的句子画出来。

交流要点:枣核很勤快,天天干活,学了许多本领。

他能扶犁,能赶驴,柴比别人打得多……2想象一下,枣核还能干什么农活?3. 细读课文4~13自然段,思考:你觉得哪些地方最有趣?找出来。

三年级语文下册《 枣核》说课稿

三年级语文下册《 枣核》说课稿

三年级语文下册《枣核》说课稿一、说教材《枣核》是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试用修订本)第一册2单元的第2篇课文。

这篇课文是当代作家萧乾先生的作品。

文章以“枣核”为线索,写了一个美籍华人要几颗故乡的枣核试种,以寄托思乡之情的故事,反映中华民族热爱故土的优秀传统习俗。

这篇课文题材简短,但很精悍,含义丰富而且耐人寻味,写得富有波澜而富于曲折。

时代虽异,人们内心的思想感情是有共性的,这篇课文一定能激发学生思维和创造的潜能。

因此,教学这篇课文一定能够帮助学生在欣赏文学作品的认识活动和能力方面上一个新台阶。

这篇课文安排在第一册第二单元,从单元训练提示来看,这一单元重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领会作者的态度、观点”的训练,“枣核”这篇课文是这个单元中第二篇讲读课文,也是学生初中阶段接触到的第一篇比较长的课文,所以阅读理解这篇课文,对学习本单元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1.理解枣核在文中的作用,准确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2.体会巧妙的构思,掌握记叙的线索;3.理解枣核以外的人和事的作用;4.学习记叙中运用插叙的叙事方法;5.了解作者的感情,以读代讲为主。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理解枣核在文中的作用,准确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

2.体会巧妙的构思,掌握记叙的线索。

3.理解枣核以外的人和事的作用。

4.学习记叙中运用插叙的叙事方法。

难点:1.理解枣核以外的人和事的作用。

2.学习记叙中运用插叙的叙事方法。

3.了解作者的感情,以读代讲为主。

四、说教法、学法教无定法,但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可以使教学事半功倍,使教与学达到和谐完美的统一,本篇课文教学中,我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

1.动画激趣法。

九年级的学生都比较喜欢直观形象的内容,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充分发挥文中插图、动画的作用,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2.情境演读法。

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教学最基本最好的方法就是读。

我采用多种形式朗读:范读,自由读,表演读,分角色读等力求达到以读代讲,以读悟情的教学效果。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枣核》教案、说课稿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枣核》教案、说课稿

28*枣核[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积累“折、涨”2个多音字。

2.默读课文,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体会枣核的聪明勇敢。

【语文要素】[教学重难点]默读课文,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体会枣核的聪明勇敢。

[教学课时]1课时一、谈话交流,导入新课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新朋友(课件出示课文插图),他只有一个枣核那么大,他的名字叫“枣核”。

别看他人长得小,但是非常聪明、勇敢。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位新朋友的故事。

(板书课题:枣核)二、品读课文,交流感受(一)明确初读要求。

(课件出示)1.默读课文,并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2.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山脚下一户人家生了个枣核那么大的孩子,取名“枣核”,枣核不但勤快,也很聪明。

有一年大旱,庄稼人纳不上粮,衙役就把牛、驴都牵走了,枣核帮人们牵回了牛、驴,还戏弄了县官。

)3.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中哪些内容让你觉得最有意思。

从课文中找出来,然后和同学交流。

4.小组交流,用自己的话将你认为有意思的部分复述一遍。

(二)全班交流,各抒己见。

1.交流一:枣核出生,爹娘发愁。

(1)枣核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生的?(2)枣核出生后,爹娘的心情怎样?(3)面对爹娘的发愁,枣核是怎么说的?从他的话里,你感受到了什么?(有志向)(4)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读出迫切希望——欢喜、激动的心情变化)2.交流二:枣核干活勤快,学了很多本领。

(1)“邻居们都夸枣核,枣核的爹娘非常高兴。

”邻居们会怎样夸枣核?枣核的爹娘又会怎样说?(学生各抒己见)(2)对枣核学会的这些本领你有什么看法?(学生各抒己见)(3)师小结:同学们,故事发生在古时候,那时没有高科技产物,人们靠人力,牛、马、驴等畜力拉犁种地。

枣核这样的孩子能学到那么多本领,真的很了不起。

(指导朗读,读出对枣核的赞美和敬佩)3.交流三:枣核帮大家牵回牛、驴。

(1)快速浏览课文第4-7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部分内容主要写了什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枣核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枣核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枣核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枣核说课稿【第1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作家作品,感受海外游子浓浓的思乡之情2、学习朴实的语言饱含深情,了解巧设悬念、以小见大等写法的综合运用过程与方法:1、抓住线索梳理内容,简要概括故事情节2、学习使用圈点批注的方法咬文嚼字,揣摩人物内心世界,品味简洁质朴却饱含深情的语言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游子的思乡情结,热爱祖国、热爱家乡教学重、难点:1、较为深刻地理解本文的主题内涵,是重点也是难点2、品析本文质朴情真的语言,是重点教学构想:“读”为手段,“品”为重心,“情”为基调,“悟”为目的教学用具:儿歌《一个枣核大不大》,歌曲《我的中国心》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欣赏儿歌,切入课题儿歌:一个枣核大不大?一间屋子盛不下。

一个枣核小不小?一间屋子盛不了。

(板书课题、作者)二、用心聆听“枣核”,感知内容1、生自由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记叙了美籍华人索要生枣核以寄托思乡之情的故事,反映了同窗美籍华人深厚的民族感情。

2、师生合作朗读课文,(师读文章的第1、2、10、11段,男生1读第3至6段的旁白,男生2读7至9段的旁白女生3读第3至6段中“美籍华人”的话,女生4读第7至9段中“美籍华人”的话)读后小组合作:请用横线画出文中含有“枣核”或“枣树”的句子,说说作者是怎样围绕“枣核”展开故事情节的。

枣核——枣核——枣核——枣核3、同学们,面对梳理出来的情节,在本文构思上,你会有怎样的发现?(一线串珠)4、“美籍华人”只索要枣核却不说用途本已“蹊跷”,要了枣核不回答我的询问更显“故弄玄虚”。

(巧设悬念):设置悬念——加深悬念——解开悬念“人情重怀土,飞鸟思故乡”,小小枣核,饱含真情同学们说,这一粒枣核小不小?三、用智美读“枣核”,品析语言1、这枚小小的枣核确实“不小”,因为她寄托着美籍华人浓浓的思乡之情,真挚的爱国之心。

那么此情、此心具体体现在哪些字词上呢?请自由美读课文,在值得品味的好词下加小圆点、好句下画波浪线,然后选择你个人最受触动的一处进行简要旁批。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枣核说课(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枣核说课(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枣核说课(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枣核说课第【1】篇〗一、教学目标:1、学习作者设置悬念的巧妙构思;2、体会文中包含深情的语言;3、理解海外华人依恋故土的民族感情,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二、活动内容及过程自学指南:采用三步读书法:一读课文,圈点勾画,利用页下注和手头资料(包括词典)解决疑难字词。

二读课文,标出段落序号,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和结构层次。

三读课文,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文章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文章以“枣核”为题好在什么地方?(一)检查预习1、请你向同学们简单介绍一下作者。

2、给下列文字注音。

枣核()蹊跷()掐()指一算嫣红()倘()山坳()掀()嵌()乾()喏( )故弄玄虚()草坪()卵()石3、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1)用途却很蹊跷。

(2)现在都已是风烛残年。

(3)她一面故弄玄虚地说。

(4)追忆当年在北海泛舟的日子。

(二)整体感知:1、听课文的朗读录音,注意语句停顿及感情。

2、学生自由阅读并思考:①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是什么?②围绕枣核,文章可以划分为几个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第一部分:(1)枣核第二部分:(2-4)枣核第三部分:(6-10)枣核第四部分:(11)主题③课文是怎样设置悬念,推动内容发展的?④请找出文中最能概括文章中心的句子。

(三)研读课文,小组合作讨论下列问题。

1、这位友人不远万里,再三托付“我”带去几颗普通的枣核,他想做什么呢?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2、跳读课文,找出可以看出这位老人思念故乡句子?(跳读是专门寻找所需材料的阅读方法。

跳读不要求对文章必须从头至尾的通读,只要抓住文章的细节,选读某些章节、语句就可以了。

跳读时要眼脑并用,精神高度集中,迅速扫描,寻找所需材料。

)3、老人的花园里既有垂柳、睡莲,还有北海,还即将种下枣树,老人何以这样不辞辛苦,不嫌麻烦?而且她已到了风烛残年,到哪年才能看到枣树长大?有种枣树的必要吗?(四)师生合作,讨论写作手法:以小见大这篇文章,表现的是海外友人的思乡之情,为什么却以“枣核”命题?而且就这么几颗枣核,作者这样反复渲染,是不是有些小题大作了?(五)作业:古往今来,我们人类有着许多崇高而美好的情感,思乡爱国则是最美好的情感之一。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枣核说课稿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枣核说课稿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枣核说课稿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枣核说课稿第【1】篇〗一、教材分析《枣核》是当代著名作家萧乾表现海外华人思乡之情的美文。

文章紧紧扣住思乡这一主题,以“枣核”为线索,一一记述了友人的思乡之情之恋之举,写友人“想厂甸,想隆福寺”,“想旧历年”,“想总布胡同院里那棵枣树”,描写友人在异国他乡居住地精心设计修造“北海”的情景。

所有的这一切都写得那么真切,那么精巧,无一句华丽的辞藻,却把这位友人依恋故土之心写得那么细致,那么深刻,感人肺腑。

作者选材独具慧眼,裁剪精当,表现了深邃感人的主题:“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

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

编者将其安排在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二单元,爱国情怀单元,本单元主要是让学生倾听爱国主义的赞歌,感受志士仁人的爱国情怀,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感情。

学习本文旨在让学生了解作品叙述的具体事件,倾听海外游子的爱国心声,进而引发学生热爱家园、报效祖国的情思。

同时学习写人记事的方法:剪裁精当,结构精巧。

二、学情预估由于八年级学生缺乏特定的情感体验,所以难以理解所谓的“游子心境”,教师宜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激活学生原有的情感体验,进而联系课文中同窗思乡的心理活动和表达思乡心切的独特方式来体会海外游子的心境:身处异国他乡,心恋故国故土。

三、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①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饱含深情的语言②学习课文以枣核为线索结构全篇的精巧构思过程与方法以朗读为主线,联系人物所处的生活环境,扣住人物言行品评人物,领会人物情怀情感态度、价值观体悟海外华人对故土的依恋之情,树立热爱家园、报效祖国的意识学习重点:文章精巧的结构,热爱故土的深情学习难点:理解美籍华人深厚的民族感情四、教学设想陈钟梁先生曾经说过:“语文课是美的,这种美潜伏在语言的深处。

语文课首先要上出语文味儿,要上得朴素自然,要向学生传递语言深处的美。

”我想语文课必须在充分的课堂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阅读感受能力,使学生在阅读中能把握作品中的人物与事件,对作品中感人的形象、动人的情境和独特的语言,形成自己的感受、体验与评价,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枣核说课(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枣核说课(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枣核说课(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枣核说课第1篇】《枣核》说课稿一、说教材1980年初,当代著名作家萧乾访美归来后,曾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系列随笔《美国点滴》共10篇,《枣核》是其中的一篇。

文章讲述了一个远在大洋彼岸的风烛残年的老人,作者的旧时同窗,离开故土50余年后,在美国家庭事业都如意的情况下,托“我”捎带几枚生枣核给他试种的事。

全文表达了海外华人身在异国他乡,却心系故土的浓烈的思乡爱国之情。

二、说学情学生经过第一个单元的学习后,对我们整个中华民族有了敬爱自豪之感,然而由于八年级学生阅历尚浅又缺乏特定的情感体验,可能对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还缺少一定的感知和体会,尤其是对文中那位漂泊在外许久的老人的想法和做法也未必能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因此教师应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积累,如诗歌孟郊的《游子吟》和歌曲《我的中国心》等等,来激活学生原有的情感体验,进而联系课文并更深一层地明白:爱国主义精神往往集中表现在对故乡的思念和热爱,而这种思念和热爱又牵连着故乡的一山一川,一草一木,一人一物。

三、说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1、知识与能力①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饱含深情的语言②学习课文以枣核为线索结构全篇的精巧构思2、过程与方法以朗读为主线,联系人物所处的生活环境,扣住人物言行品评人物,领会人物情怀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悟海外华人对故土的依恋之情,树立热爱家园、报效祖国的意识4、教学重点:文章精巧的结构,热爱故土的深情教学难点:理解美籍华人深厚的民族感情四、说教学方法教学教学,有教有学,教学过程是一个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双边互动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教师教法的运用,又要重视学生学法的引导。

因此,我从教法和学法这两个方面来谈教学方法。

1、教法:情境体验法、线索引导法、点评引导法2、学法:朗读感悟法、自主合作探究法五、说教学过程预习设计:阅读全文大致了解内容,借助工具书和文下注释把握重点词语的音、形、义,并查阅有关作者的资料,并形成书面作业。

《枣核》的一等奖说课稿

《枣核》的一等奖说课稿

《枣核》的一等奖说课稿《《枣核》的一等奖说课稿》这是优秀的说课稿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枣核》的一等奖说课稿一、说教材1980年初,当代著名作家萧乾访美归来后,曾发表系列随笔《美国点滴》共10篇,《枣核》是其中的一篇。

文章讲述了一个远在大洋彼岸的风烛残年的老人,作者的旧时同窗,离开故土50余年后,在美国家庭事业都如意的情况下,托“我”捎带几枚生枣核给他试种的事。

全文表达了海外华人身在异国他乡,却心系故土的浓烈的思乡爱国之情。

本篇课文被安排在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材第二单元的第一篇,编者建议把它定为学生略读课文,因此教学本文我只安排一个课时。

第二单元的主题是“爱国情怀”,学生在学习了前面以“长征之歌”为主题的第一单元之后,感受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培养了民族自豪感,这对学习第二单元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学生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倾听爱国主义的赞歌,感受仁人志士的爱国情怀,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说学情学生经过第一个单元的学习后,对我们整个中华民族有了敬爱自豪之感,然而由于八年级学生阅历尚浅又缺乏特定的情感体验,可能对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还缺少一定的感知和体会,尤其是对文中那位漂泊在外许久的老人的想法和做法也未必能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因此教师应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积累,如诗歌孟郊的《游子吟》和歌曲《我的中国心》等等,来激活学生原有的情感体验,进而联系课文并更深一层地明白:爱国主义精神往往集中表现在对故乡的思念和热爱,而这种思念和热爱又牵连着故乡的一山一川,一草一木,一人一物。

三、说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根据上面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为本课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1、知识与能力①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饱含深情的语言②学习课文以枣核为线索结构全篇的精巧构思2、过程与方法以朗读为主线,联系人物所处的生活环境,扣住人物言行品评人物,领会人物情怀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悟海外华人对故土的依恋之情,树立热爱家园、报效祖国的意识4、教学重点:文章精巧的结构,热爱故土的深情教学难点:理解美籍华人深厚的民族感情四、说教学方法教学教学,有教有学,教学过程是一个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双边互动的过程。

《枣核》说课稿公开课

《枣核》说课稿公开课

28*枣核教学目标:(一)正确认读“县官、衙役、县衙门”等词语。

(二)默读课文,在抓住文章关键词句的基础上,通过情节图、鱼骨图的方式,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如果有兴趣,试着续编这个故事。

(三)在复述的过程中体会枣核的聪明和勇敢。

教学难点:1 .在抓住文章关键词句的基础上,通过情节图、鱼骨图的方式,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如果有兴趣,试着续编这个故事。

教学过程:课前谈话,PPT出示导入:同学们准备好了吗?我们开始上课。

这堂课,咱们要去讲一个很有意思的民间故事,故事的题目叫,读——《枣核加看插图,枣核和一般的孩子有什么不同?在这小小的枣核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呢?让我们进入挑战的第一关——把故事读正确。

PPT出示闯关一的要求——正确认读生字词。

板块一检查预习学习字词(-)检查预习,学习字词。

1. PPT出示课堂作业本第一题。

(1)校对反应。

(2)齐读词语积累词语2. PPT出示第二组词语县衙门县官衙役(1) PPT出示升堂图片,释义。

(2)齐读词语积累词语小结:古代称一个县的长官叫县官;县官办案的地方叫做县衙门;县官办案时, 下面站着两排的手下,他们就叫衙役。

板块二初读故事整体感知(一)初读故事,感知文章脉络。

PPT出示闯关二的要求——有顺序地讲。

师:课文有几幅插图,可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把图打乱顺序了,请同学们给他排排序吧。

不着急,对照课文想一想,完成学习单第二题。

1、排序打乱的课文插图。

(3 )( 1 )( 4 )( 2 )(1)圈时间词。

(2)把图送进文中相应的段落。

2、PPT出示课堂作业本第二题。

(1)观察第一个框是怎么概括的?怎么把事情说清楚的——谁+干什么?(3)观察缺失的局部填什么?——枣核+干什么?①展台展示作业本②讨论:哪一栏有不同意见?③辨析:谁写得更准确?④修改小结:借助情节图,一步步说一说,故事就能讲得很清楚,同桌之间练习说一说。

恭喜同学们通关。

板块三搭建支架复述故事(一)过渡:现在我们挑战第三关,这关的要求可难了,谁来读一读?你来读。

《枣核》(公开课)教案

《枣核》(公开课)教案

《枣核》(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并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询问等方式,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资源的情感。

(2)培养学生勇敢、坚毅、聪明的品质。

(3)培养学生懂得感恩、尊重他人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

(2)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进行创作。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为学生创造生动的学习情境。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 任务驱动法:为学生布置相关的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枣核》2. 多媒体教学设备3. 生字词卡片4. 学习任务单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枣核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

(2)简要介绍枣核的背景知识。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询问等方式,解决生字词和学习难点。

3. 合作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互动交流。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讲解和点评。

(2)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

5. 实践环节(1)学生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进行创作。

(2)学生互相评价,教师进行点评。

6.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改进建议。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枣核说课精选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枣核说课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枣核说课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枣核说课第【1】篇〗[教学目的]1、理解枣核在文中的线索作用。

2、学习本文选材具体,小中见大的写作手法;3、学习本文围绕枣核设置悬念,使文章起伏跌宕的结构方法;4、体会海外华人的思乡心态,培养热爱自己民族和故乡的思想感情[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本文朴实的叙述、精巧的结构;体会用词的准确生动。

难点:理解作者通过选用细小的生活材料,曲折地表达一个有深刻意义的中心思想的写作手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幻灯片1)上学期我们都学习了《歌词三首》,其中有一首《我的中国心》,大家还记得吗这首歌很多同学应该都会唱,让我们一起来试试。

(播放多媒体课件:歌曲《我的中国心》,全班齐唱。

)这首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呢(思想爱国)那么,如果一个人离开家乡很久,又很远,时间的流逝,高山大海的阻隔,会磨灭他的这种思乡之情吗这,就是萧乾先生在《枣核》里所要告诉我们的。

(幻灯片2、3)二、初读枣核,认字识词1、指名朗读课文(生齐读同窗的话,其余师读,配乐)。

要求:(1)划出文中你认为应该积累的词语;(2)思考:文章写了什么故事读了这篇文章,你从中感受到什么你对这篇文章如何理解2、词语积累:(幻灯片4、5)三、读懂枣核(师设计四项问题,引导学生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理解主题,同时指导阅读方法。

)(1)请用一句话来概括:友人托我带几颗生枣核,用以在花园试种一下的事。

(幻灯片6)(2)找中心句。

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

(3)课文中多处写到枣核或与枣核有关的事,可见“枣核”是这篇文章的-------------。

(线索)(幻灯片7、8、9)(板书) 请生围绕枣核这一线索来概括全文的结构:()枣核-()枣核—()枣核—()枣核。

思考线索的作用。

(师点明线索的作用;引导学生明白:读书时把握住文章的线索,用助于阅读理解。

)(4)这不仅是几颗深情的枣核,也是构思别致的枣核。

孙涛《枣核》说课稿

孙涛《枣核》说课稿

(四)续故事结局,享别样精彩
工教作材回分顾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1.布置作业:续编故事 2.课后交流
板书设计
工教作材回分顾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谢谢大家!
希望各位评委老师给予批评和指导。
一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读:理出脉络,了解过程

三讲:尝试复述,点评梳理
(三)生动复述分享,想象飞向远方
工教作材回分顾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1.出示博士爷爷小秘籍:抓住重要情节…… 2.自主学习品“趣味”; 3.教师领路示范 4.小组合作复述并展示汇报。 5.评价整理。
说课过程
1 教材分析 2 学情分析 3 教学目标
4 教法学法 5 教学过程 6 板书设计
教材分析
工教作材分回析顾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枣核》是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最后一篇略读课文,本单元主 题为“有趣的故事”,语文要素为“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复述 故事;根据提示,展开想象,尝试编童话故事。”
以读促悟法、以读引讲法
自主学习、小组为单位合 作探究学习
(一)忆民间故事,激师生兴趣
工教作材回分顾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1.回忆已读的民间故事
初 见
2.图片引入,板书课题。
3.共商文本。
(二)沉浸阅读故事,尝试简单复述
工教作材回分顾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目标
工教作材分回析顾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1
1.会认“核、妻、爹、犁”2.能根据主要内容,抓住重点词语复述枣核

枣核教案 (4)

枣核教案 (4)

枣核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了解枣核的起源和形态特征;2.掌握枣核的生长过程和生态习性;3.理解枣核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4.掌握枣核的加工利用和保护方法。

二、教学内容1.枣核的起源和形态特征–枣核的起源与种类;–枣核的外观、大小等形态特征。

2.枣核的生长过程和生态习性–枣核的生长环境要求;–枣核的生长周期和繁殖方式。

3.枣核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枣核的食用价值;–枣核的药用价值;–枣核在工艺制品中的应用。

4.枣核的加工利用和保护方法–枣核的加工方法和产品开发;–枣核的保护措施和利用价值。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枣核的图片和实物,引起学生对枣核的兴趣,并与学生互动交流,了解学生对枣核的初步了解。

2. 课堂讲解(20分钟)•分段介绍枣核的起源和形态特征,通过图片和示意图的展示,让学生对枣核的外观和大小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介绍枣核的生长过程和生态习性,让学生了解枣核的生长环境要求、生长周期和繁殖方式。

3. 小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枣核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包括食用价值、药用价值和工艺制品中的应用,并汇报讨论结果。

4. 实践活动(15分钟)•学生进行枣核的加工实践活动,了解枣核的加工方法和产品开发。

•学生讨论保护枣核的方法和利用价值,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5. 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四、教学资源1.枣核的图片和实物;2.枣核的生长过程示意图;3.枣核加工实践所需材料和工具。

五、教学评价1.学生参与度: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讲解、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中的积极参与度;2.学生表现:教师评估学生对枣核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3.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教师评估学生在课堂讲解和讨论环节回答问题的质量。

六、教学延伸1.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其他果核的形态特征和应用价值;2.学生可以进行枣核相关产品的市场调研,了解当前市场上的枣核产品及其销售情况;3.学生可以设计枣核加工的创意产品,并进行实践制作。

《枣核》教案6篇

《枣核》教案6篇

《枣核》教案6篇《枣核》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__围绕枣核设置悬念,使__起伏跌宕的结构方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来体会海外华人对故土的依恋之情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海外华人的思乡心态,培养热爱自己民族和故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体会海外华人对故土的依恋之情。

教学难点:思乡之情的具体化。

学习方法:合作、探究。

教具:多媒体教学步骤: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播放《月之故乡》的音乐与画面,问:这首歌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引出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①蹊跷(qī qiāo) 嫣红(yān) 倘若(tǎng) 山坳(ào) 镶嵌(qiàn)②风烛残年故弄玄虚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__内容。

明确:旧时同窗离开祖国五十年在美国事业家庭都如意的情况下托我带几枚枣核让她试种。

3、课文的题目是《枣核》,找出文中提到枣核的句子。

明确:课文中有三处写到,这三处分别是:第一段,索枣核;第二、三段、见枣核;第七段,说枣核。

学生读课文,师生交流,屏幕显示索枣核——设置悬念。

见枣核——加深悬念。

说枣核——解开悬念。

三、深入研读,体会情感“思乡之情”是一种情感,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东西,可在作者的笔下,美籍华人的这种感情是那么可触可感,生动具体感人。

请大家齐读课文,思考老人的哪些行为语言体现了他的思乡之情呢?(齐读第七到十自然段后找关键字词、句)1、学生读课文2、老师示范第七段:语言描写“年纪越大,思乡越切”表明思乡之情是高级住宅、称心如意的家庭和事业所无法替代的。

3、学生合作交流(老师板书)明确:植睡莲、栽垂柳、堆北海、关键词句:“几十里外”、“论公斤买下”、“一块块亲手”总之,透过这些朴实的字词,体现出友人思乡之情的浓烈。

说明优越的物质生活、高度的物质文明是冲淡不了强烈的思乡爱国之情的。

四、突破难点,拓展延伸1、这篇__,表现的是海外友人的思乡之情,为什么却以“枣核”命题?明确:从内容上看,枣核形象生动地寄托了思乡之情。

《枣核》精品说课稿1

《枣核》精品说课稿1

《28*枣核》教学设计【教材安排】统编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28课【教材分析】《枣核》是一则流传在山东的民间故事,充满丰富的想象和活泼的民间色彩。

主人公小枣核长得特别小,却非常勤快,而且聪明勇敢。

他充分发挥机智,惩罚县官,帮助乡亲。

【教学目标】1.认识“核、妻”等8个生字,读准“折、涨”两个多音字。

2.默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体会枣核的聪明勇敢。

【教学重难点】抓住重点,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体会枣核的聪明勇敢。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1.认识枣核,感受它很小,体会民间故事的神奇之处。

2.板书课题,注意“核”的写法。

过渡: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位小英雄,还要学习讲这个故事,让我们赶紧走进课文。

二、走进课文,感知内容。

1.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认读词语。

扶犁屋脊争辩缰绳善罢甘休折腾涨红县衙门衙役官粮县官官府大堂3.小枣核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划出文章过渡句,也是中心句:枣核不光勤快,也很聪明。

上文说的是小枣核特别勤快,下文说的是他很聪明,今天我们就重点来学习他的聪明。

三、研读课文,复述故事。

1.你从哪儿看出小枣核特别聪明,用文中语言或是自己的话都可以。

引导学生明确,枣核的聪明在智赶牲口和教训县官两个故事情节中表现最为明显。

2.从第6自然段到结尾是全文的重点,这部分人物说的话特别精彩,用不同符号标出来读一读。

3.练习朗读,读好人物语言。

①引导学生练习朗读三次吆喝。

着重表现小枣核大声吆喝的机智,衙役们从睡梦中跳起来喊叫的惊慌状态。

②学生分角色朗读,还可以配上动作。

③请学生展示朗读效果4.练习复述小枣核赶回牲口的故事。

①人物的语言说清楚,会使你的故事很具体。

可是这还不够,故事里的人物还要有准确的动作,找准了动作会让你的故事更生动有趣。

②你们能找准小枣核和衙役们的动作吗?③提炼关键动作词语小枣核的关键动作:蹦、吆喝,衙役们的关键动作:跳、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枣核教学说课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枣核》教学设计
学校:朱集镇中年级:八年级科目:语文
课型:新授课撰写人:张娟审阅:八年级语文组
学习目标:
1、理解枣核在文中的线索作用,学习本文选材具体,小中见大的写作手法;
2、学习本文围绕枣核设置悬念,使文章起伏跌宕的结构方法,体会海外华人的思乡心态,培养热爱自己民族和故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朴实的叙述,精巧的结构。

教学难点:思乡之情的具体化。

作者简介萧乾:(1910-1999)现代着名作家、翻译家和记者。

原名萧秉乾,曾用名萧若萍。

毕业于燕京大学新闻系。

二战期间,曾作为《大公报》的记者,奔波在西欧反法斯战场上,创作了许多优秀的特写报道。

主要作品集有:《篱下集》、《栗子》、《人生采访》等。

着作选编为《萧乾选集》(六卷本)。

1980年写作《美国点滴》,由《枣核》等10篇文章组成,这些特写介绍了美国现代生活及一些海外华人的心态。

一、导入新课:
(一)、整体感知课文,回答下边问题:
1、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答:友人托我带几颗生枣核,用以在花园里试种一下的事。

2、请找出文中最能体现文章中心的句子。

答: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

3、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答:“枣核”
4、围绕枣核,文章可以划分为几个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理解文章,用适当的词填空,完成下图。

第一部分:(1)索枣核
第二部分:(2-4)得枣核
第三部分:(5-10)话枣核
第四部分:(11)话主题
(二)、咬文嚼字
1、他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玛瑙还贵重。

(若改为“他放在手中,像比什么都贵重”,与原句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答;“托”,是手掌或其他东西向上承受物体;“托”在掌心“似乎是在感受枣核的分量,显得十分珍惜。

改后的句子,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

2、这里一过圣诞,我就想旧历年。

(若改为“这里过圣诞,我想旧历年”与原句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答:过旧历年是炎黄子孙的文化传统,“一”过圣诞,就想旧历年,用上面的句式强调了旧时的同窗游子思乡之情的浓烈和深沉。

3、他劈头就问我:“觉不觉得这花园有点家乡味道?”(若“劈头”换成“突然”,句意有什么变化)
答:“劈头”有一开始就突然的意思,久别重逢,旧时同窗把“我”安顿好后,不叙别情,却领我去后花园,劈头就问后花园怎样,是为了炫耀后花园的“家乡味”。

实际上是表示自己蛰居海外乡思心切,急于倾诉思乡之情。

换成“突然”就表达不了上述意思。

4、“你相信吗?那是我开车到几十里以外,一块块亲手挑选,论公斤买下,然后用汽车拉回来的。


(若删去划线部分,句意有什么变化)
答:划线部分表明旧时同窗堆假山时十分仔细。

突出了海外赤子的乡土情结。

删去划线句子,则表达不了这种情感。

(三)、体悟情感
1、这位友人不远万里,再三托付“我”带去几颗普通的枣核,他想做什么呢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答:这位友人想在自家园中种下一颗枣树——因为他思念家乡
2、文中哪些句子描写了思乡的心理活动?
答:(1)、心上总像是缺点什么(2)、体会出游子的心境(3)、想厂甸,想隆福寺(4)、这里一过圣诞,我就想旧历年(5)、近来老是想总布胡同院里那棵枣树。

3、哪些句子描写思乡的行动?
答:(1)、栽杨柳树,种睡莲。

(2)、亲手建造“北海”。

(3)、追忆在北海泛舟的日子。

(4)、试种家乡的枣树。

(暂未做)
4、老人的花园里既有垂柳、睡莲,还有北海,还即将种下枣树,老人何以这样不辞辛苦,不嫌麻烦而且她已到了风烛残年,到哪年才能看到枣树长大有种枣树的必要吗
答:有必要,老人是把思乡的感情寄托在这些事物上,寄托在这几颗看来普通平常的枣核上,真是满园景色,满园乡情——这就是老人表达思乡之情的独特的方式。

5、文中美籍华人“家庭事业都如意,各种新式设备也都有了”,还感到“心中总像是缺点什么”,为什么?
答:缺的是踩在祖国大地上的踏实感及主人翁之感,缺的是与故友欢聚的温馨,缺的是故乡亲人的亲情……
因为:身处异国他乡,缺少故乡的风土人情,缺少乡情乡韵,这里不是心的归宿。

(四)、写法探究:
这篇文章,表现的是海外友人的思乡之情,为什么却以“枣核”命题而且就这么几颗枣核,作者这样反复渲染,是不是有些小题大作了
1、从内容上看,枣核形象生动地寄托了思乡之情。

2、从结构上看,枣核又是本文叙事线索。

3、从写法上看,以小(枣核)写大(思乡之情)。

(感受生活,要由表及里,做深入的思考;反映生活,要通过具体的事物来加以表现,有时不妨就用一个小小的物件,以小见大。


四、主题思想:
本文通过友人索枣核,得枣核,话枣核的叙写,表达了海外华人的浓浓的乡思之情,强调了“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

”海外华人的心声。

五、课堂训练:
阅读5----7自然段,回答下面问题。

1.她把我安顿在二楼临湖的一个房间后,就领我去踏访她的后花园。

“踏访”一词是什么意思作者踏访了老同学住所的什么地方这地方有什么特点
答:拜访。

后花园。

有家乡特色。

2.我现在可充分体会出游子的心境了。

“游子”是什么意思?文段中哪些语句直接表述了这位“风烛残年”的游子的心境?
答:孤身在外的人。

“我想厂甸,想隆福寺。

这里一过圣诞,我就想旧历年。

近来,我老是想总布胡同院里那棵枣树。

所以才托你带几颗种子,试种一下。


3.居住在“美丽的山城”,生活优裕,可为什么“这里一过圣诞,我就想旧历年”
答:.因为思乡。

4.“旧历年”即“春节”,你猜想文中的“她”在圣诞节的时候会想到些什么?
答:她会想,以前在家乡时过春节的情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