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车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机车发展

自中国开始发展机车以来,中国铁路机车车辆工业所取得的成绩,回顾了几年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在发展民族工业的过程中,坚持引进、消化、吸收,走自主创新之路;建立以用户为中心,“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开发体系;运用市场机制,推动机车车辆工业在竞争中发展壮大;充分发挥政府的政策导向和宏观调控作用等一些成功做法,并对未来继续支持机车车辆工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路。

1.中国铁路机车车辆工业发展业绩斐然

改革开放以来,铁路延展里程增加了45%,完成客货周转量增长了150%,中国铁路实现了历史性的大发展。在此期间机车车辆工业为铁路提供了内燃、电力机车1.35万台,客车3.78万辆,货车46万辆。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围绕铁路“客运提速、货运重载”的需要,机车车辆工业积极开发新技术、新产品,逐步形成了年产电力机车450台、内燃机车1000台、客车3200辆、货车42000辆的制造能力,生产规模在世界机车车辆生产领域名列前茅,产品性能好,价格低,性能价格比高,为铁路运输装备现代化提供了强大的支持。我国机车车辆工业自主研制开发了“韶山”系列电力机车,“东风”系列内燃机车,并形成了系列化、型谱化、标准化;现已普遍运用的25型系列的新型空调客车和双层客车,构造速度和舒适性显著提高;相继试制成功的C64型单元重载敞车、25t轴重低动力作用货车、机械保温车和集装箱专用车,已经批量投入使用。机车车辆工业现已拥有研制200km/h列车的技术实力,具备了试验速度达到250km/h列车的系统集成能力;具有成批生产最大

功率达到6400kW内燃、电力机车的制造能力,把握了开行10000吨级货运重载列车的相关技术:拥有了大功率柴油机、大功率牵引电机、大功率变流装置,以及电传动系统和走行系统等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我国铁路现在运用的各种型号的机车、客车和货车,99%为“中华牌”。随着我国机车车辆工业的规模扩大、水平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实力不断增强。在发展中国家和部分发达国家的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1986年以来,已出口电力机车、内燃机车、蒸汽机车等近400台;客车、货车、地铁电动车、内燃轨道吊车、集装箱拖车和半拖车等4.7万辆,以及大批机车车辆配件,产品销往东南亚、中东、非洲、澳洲及欧美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呈持续上升趋势。2.发展历程的回顾解放前,我国没有一辆自己制造的机车,少数工厂只能担当维修任务。新中国成立后,从仿造国外机车着手,1952年制造出第1台蒸汽机车,1958年开始制造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通过仿制,培养了中国自己的技术力量,建立了自己的机车车辆制造业。60年代末,国产内燃、电力机车已经批量生产并投入运营,机车车辆工业成功地渡过了产业发展的幼稚期。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铁路机车车辆工业进入了成长期。70年代,在引进、消化国外产品的基础上加强自主开发,研制了东风4型、韶山3型等第2代内燃、电力机车。进入80年代,铁路抓住扩大开放的机遇,利用技贸结合的方式引进国外机车产品,通过消化吸收,自主创新,在内燃机车的柴油机、电力机车的控制技术、半导体技术等核心技术领域取得了突破,大幅度提高了国产电力、内燃机车的技术水平和工艺水平。我国自行研制的东风5、东风6、东风7、东风8型大功率内燃

机车和韶山4、韶山6、韶山7型电力机车,以及应用新型转向架、制动机、车钩、缓冲器的客车和货车,技术含量不断提高,制造工艺日趋成熟,为铁路扩能、重载,提供了急需的技术装备。90年代初,为了支持铁路运输业应对日趋激烈的竞争形势,机车车辆工业着手研制提速机车车辆,取得了重大突破。与此同时,铁路机车车辆工厂通过密集投资,引进和自行研制了先进的工艺装备及生产线,进行了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制造工艺和开发能力上了一个新台阶。进入90年代中期,我国已经形成了具有很强开发制造能力的机车车辆工业体系。机车车辆工业在研制生产满足重载需要的机车车辆后,又相继开发成功东风4D、东风11、韶山8、韶山9等准高速机车和25型提速客车,适应了提速的需要。1994年底,广深准高速铁路开行了时速160km旅客列车;此后不久,全路进行了4次大规模提速,旅客列车最高时速达到200km。以批量生产重载、提速机车车辆为标志,我国机车车辆工业开始进入产业发展的成熟期。2000年以来,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交流传动高速电力机车“奥星”号落成出厂;我国生产的“先锋”号交流传动电动车组在广深线创造了250km/h的试验速度。这标志着我国在铁路牵引动力技术的前沿领域开始融入国际发展大趋势。3.机车车辆工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为了尽快追赶国外先进水平,加快实现我国铁路运输业的现代化,必须确立正确的技术开发方针。一方面,不能闭关锁国,固步自封。在世界铁路技术迅猛发展的形势下,必须加强与世界发达国家的技术交流,多渠道地学习和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治理,提高起点,少走弯路。另一方面,必须坚持自主创新。中国是个发展中

的社会主义大国,铁路运输是关系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基础设施,不能将铁路现代化的命运寄托在国外厂商身上,一旦形势变化、遭遇封锁,整个铁路就将陷入瘫痪。几十年来,中国铁路机车车辆工业坚持“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路线,始终将把握先进技术放在首位,走出了一条以我为主,博采众长的自主创新之路。

(1)坚持培植发展自己的系统集成能力。系统集成能力是技术综合实力的体现,具备了系统集成能力就把握了产品开发的主导权,就能够创造自主的产品品牌。铁路机车车辆是高度系统化的技术集成。在机车车辆研制开发的过程中,引进一些国外的技术、零部件是必要的。只要具备自己的系统集成能力,就能够把来自不同国家的先进技术和零部件,融汇到自己开发的机车车辆产品中去,创造自己的整机品牌和产品系列。20多年来,由于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零部件的同时,始终着力培植和发展自己的系统集成能力,使机车车辆工业总体创新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目前,我国新研制的机车车辆已形成了自己的设计风格和系列,很难看到国外设计的痕迹。

(2)坚持自主开发,把握核心技术。核心技术对产品研发能否取得成功至关重要,而越是核心技术,引进的难度越大,不把握核心技术,必将受制于人。几十年来,机车车辆工业始终将核心技术的突破作为产品开发的重点。柴油机是内燃机车的心脏。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对缸径为240mm和280mm的柴油机进行技术攻关,从参数选择、工艺研究、材料试验到制造生产,立足于自己的力量,持之以恒,经历十几年的奋斗,最终获得了成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能生产大功率柴油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