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分散系及其分类
高中化学 第09课时分散系及其分类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第二页,共21页。
4.通过实验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与情感。 5.培养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第三页,共21页。
一、分散系
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
体系叫做分散系。它分为______浊__液_、 _______溶__液、 _________
____________胶_。体丁达尔效应是区分__________溶_与液_________丁的达一种尔常效应
用的物理方法。
第七页,共21页。
学习分散系这一部分内容,首先要突出分类的方法。按照分 散质或分散剂所处的状态,它们之间可以产生9种组合方式,这个 可以通过“思考与交流”活动来完成。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生活经 验,从分类的角度来理解分散系,如合金属于固体分散质和固体分散 剂组成的分散系,空气属于气态分散质和气态分散剂组成的分散系。 通过教科书中的“科学探究”活动,把胶体与溶液作对比,在观
第八页,共21页。
察、比较的过程中认识胶体本身的特殊性。观察丁达尔效应时,可 以同时把溶液和胶体都放在入射光的“通道”上,比较哪一种液体 有丁达尔效应。通过比较,抓住粒子直径大小这个关键,正确认识 溶液、浊液、胶体的本质特征。
第九页,共21页。
【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丁达尔效应不是胶体特有的现象,溶液与浊液也有
B.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有丁达尔效应,而其他分散
系没有
C.胶体粒子的直径小于1 nm D.丁达尔效应可用于鉴别胶体和溶液
第十页,共21页。
【解析】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 ~100 nm之间;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特有的现象,故选D。
【答案】D [特别提醒]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4篇)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第一节物质的分类1、掌握两种常见的分类方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2、分散系及其分类:(1)分散系组成:分散剂和分散质,按照分散质和分散剂所处的状态,分散系可以有9种组合方式。
(2)当分散剂为液体时,根据分散质粒子大小可以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浊液。
3、胶体:(1)常见胶体:Fe(OH)3胶体、Al(OH)3胶体、血液、豆浆、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有色玻璃、墨水等。
(2)胶体的特性: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区别胶体与其他分散系常用方法丁达尔效应。
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大小。
(3)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继续加热至体系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得Fe(OH)3胶体。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二)离子反应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1、化合物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如:酒精[乙醇]、蔗糖、SO2、SO3、NH3、CO2等是非电解质。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酸、碱、盐和水都是电解质(特殊:盐酸(混合物)电解质溶液)。
(3)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
能导电的物质:电解质溶液、熔融的碱和盐、金属单质和石墨。
电解质需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才能导电。
固态电解质(如:NaCl晶体)不导电,液态酸(如:液态HCl)不导电。
2、溶液能够导电的原因:有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
3、电离方程式:要注意配平,原子个数守恒,电荷数守恒。
如:Al2(SO4)3=2Al3++3SO42-二、离子反应:1、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沉淀、生成气体、水。
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写、拆、删、查)①写: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要注意配平。
)②拆:把易溶的强电解质(易容的盐、强酸、强碱)写成离子形式。
常见易溶的强电解质有:三大强酸(H2SO4、HCl、HNO3),四大强碱[NaOH、KOH、Ba (OH)2、Ca(OH)2(澄清石灰水拆,石灰乳不拆)],可溶性盐,这些物质拆成离子形式,其他物质一律保留化学式。
高中化学 第一章第一节 第3课时 分散系及其分类
视频:渗析
视频:胶体的过滤
小结:分散系Fra bibliotek溶液胶体
分散质粒子的直径 <1nm
分散质粒子
单个分子或离子
外观
均一、透明
1nm~100nm
分子集合体 或有机高分子
多数均一、透明
稳定性
稳定
能否通过滤纸
能
介稳性 能
是否具有
丁达尔现象
无
有
能否发生电泳
不能
能
能否透过半透膜
能
不能
浊液
>100nm 许多分子集合体 不均一、不透明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1.1.3 分散系及其分类
分散系
硫酸铜微观粒子(Cu2+ 、 SO4 2-)分散在水中
CuSO4水溶液
泥沙微粒分散在水中
泥沙悬浊液
分散质 气 液 固 气 液 固 气 液
固
分散剂 气
气 气 液 液 液 固 固 固
空气 云、雾
实例
烟、灰尘 泡沫 牛奶、酒精的水溶液 糖水、CuSO4溶液 泡沫塑料
Cl
-
Cl-
Cl-
Cl-
Cl-
Cl-
Fe3+
Fe3+
Cl-
Fe3+ Fe(OH)3 Fe3+
Fe3+ Fe3+
Cl- Cl-
Cl- Cl- Cl-
胶体粒子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吸附分散系中的离子而带电,胶粒带电但胶体不带电。
思考:胶体为什么能够稳定存在?
原因一: 同种胶粒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拆(主要原因) 原因二: 布朗运动
珍珠(包藏着水的碳酸钙)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分散系及其分类
分散质 气 液 固 气 液 固 气 液 固
分散剂 气 气 气 液 液 液 固 固 固
实例 空气
云、雾 烟、灰尘
泡沫 牛奶、酒精的水溶液
油漆 泡沫塑料 珍珠(包藏着水的碳酸钙) 有色玻璃、合金
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分类分散系
分散系
溶液(<1 nm) 胶体(1~100 nm) 浊液(>100 nm)
科学探究 (1)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
胶粒运动
胶体的电学性质----电泳现象
胶粒带电荷
胶体的介稳性和凝聚现象
同种胶粒带同种电荷
(1)加入电解质溶液 (2)加入带相反电荷的胶粒的胶体 (3)加热
常见胶体及其应用
常见胶体 烟、云、雾 、有色玻璃、淀粉溶液、豆浆、蓝黑墨
水、牛奶、血液、黄河水、大气中的飘尘、工厂废气 中固体悬物、矿山开采的粉尘、纺织厂或食品厂弥漫 于空气中的有机纤维或颗粒、纳米材料等
化铁胶体的烧杯,在光束垂直的方向观察现
象。并完成下列表格:
硫酸铜溶液
光束氢照氧化射铁胶时体 的现象
Fe(OH)3胶体
有光亮通路
CuSO4溶液
无光亮通路
产生的原因----光的散射
生活中的丁达尔现象
光线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入密林 灯光射入暗室形成的光柱
胶体的光学性质----丁达尔现象
光的散射
胶体的运动学性质----布朗运动
分散系 分散质 主要 粒子大 特征 小
能否通 能否通 过半透 过滤纸
膜
举例
溶液 <1 nm
稳定 均一
能
能 NaCl溶液
胶体
1~100 nm
介稳定 均一
不能
能
豆浆、牛奶 墨水、血液
分散系及其分类
分散系的分类
d=100nm d= 1nm
分散系的分类
d=100nm d= 1nm
硫酸铜溶液
豆浆
泥水
科学探究
1、氢氧化铁的制备 2、光路试验 3、过滤试验 0001.搜狐视频-高中化学实验视频 04氢氧化铁胶体制
备、丁达尔效应[高清版].mp4
分散系分类
胶体
概念: 把分散质直径介于1~100nm之间的以水或其他液体
为分散剂的分散体系称之为胶体
性质: 1、分散质直径:1nm<d<100nm 2、介稳性 3、丁达尔效应 4、电泳
介稳性
稳定性:
浊液<胶体<溶液
稳定性介于溶液和浊液之间,没溶液稳定,但比浊 液稳定,加入少量电解质溶液可以使之聚沉,当具有 相反电荷胶体混合时也会发生聚沉。
丁达尔效应
电泳
分散系及其分类
物质分类
硫酸铜溶液
豆浆
泥水
分散系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 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分散系。被分散的物质称作 分散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起容纳分散 质作用的物质称作分散剂(可以是气体、液体、固 体)。
分散洗的分类
分散剂 气 液 固
分散质 气 液 固
分散质 气 液 固 气 液 固 气 液 固
分散剂 气 气 气 液 液 液 固 固 固
实例 空气 云、雾 烟气尘 肥皂泡沫 酒精水溶液 糖水、油漆 泡沫塑料 珍珠 有色玻璃
分散系分类
云
雾
烟
泡
尘沫分散系的 Nhomakorabea类
珍珠
油漆
有色玻璃 塑料泡沫
分散系的分类
按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分类
高中化学必修一分散系及其分类
滤纸上没有滤渣,过滤后的分散系还是红褐色的。 滤纸上得到滤渣,而过滤后的溶液是澄清、透明的。
结论:胶体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浊液的。
总结
分散系 外观 溶液
均一、稳定、 透明
胶体
均一、介稳定、 透明 大分子、离子、 分子的集合体
浊液
不均一、不稳定、 不透明
分散质微粒组成 微粒直径 能否透过滤纸
分子、离子
探究实验一 :胶体和溶液的区分
CuSO4水溶液
Fe(OH)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胶体
光束照射时的现象 Fe(OH)3胶体 CuSO4溶液
光亮的 “通路” 无明显现象
丁达尔效应: 光束照射氢氧化铁 胶体时产生一条光亮的“通路”
溶液、胶体、浊液的性质比较
实验探究3:将Fe(OH)3胶体和泥水分别进行过滤, 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按照分散质或分散剂所处的状态,如何将其分类?
分散系
分散系实例 空气
分散质
分散剂
雾、云
灰尘
气
气
泡沫
酒精的水溶液
液
液
食盐水
泡沫塑料
固
固
珍珠 合金
定义: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 -9 -7 在1nm~100nm(10 m~10 m) 之间的分散系
生活中常见的胶体
雾、墨汁、碳素墨水、肥皂水、Al(OH)3胶体、
Fe(OH)3胶体等
淀粉溶胶、稀豆浆、牛奶、果冻、血液、烟、云、
晨雾
有 色 玻 璃
豆 浆
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 里,形成均一、透明、稳定的混合物。 浊液
不均一、不透明、不稳定
Fe(OH)3胶体的制备: 1. 烧杯盛约25ml蒸馏水,加热到沸腾 2.然后逐滴加入 (5~6滴)饱和 FeCl3溶液 3.继续煮沸直至 溶液变成红褐色, 即得氢氧化铁胶 体
高一化学分散系及其分类
二. 分散系及其分类
概念 分散系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 到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 所得到的体系
CuSO4 溶液 CuSO4 溶液 CuSO4 晶体 水
泥水 泥水
分散质 分散剂
被分散的物质 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 质
泥沙 水
云
分分 散散 剂质 :: 空水 气滴 (( 气液 ))
烟 分分 散散 剂质 :: 空灰 气尘 (颗 气粒 )( 固 )
CuSO4溶液
现象 无明显现象
Fe(OH)3胶体
在与光线垂直的方向上有 一条光亮的“通路”
有无丁 达尔效 应 结论
无
有
可以用丁达尔效应区分溶液和胶体
光 线 透 过 树 叶 间 的 缝 隙 射 入 密 林 中
放 电 影 时 放 影 室 射 到 银 幕 上 的 光 柱
Fe(OH)3胶体
泥水
现象
滤纸上没有不溶物 滤液为淡红褐色
巨大数目分子集合体 许多分子集合或高分子 石灰乳,油水 不均一,不透明 不稳定 不能 静置分层 Fe(OH)3胶体 均一,透明 较稳定 能 丁达尔效应 淘气天尊 ;
;
里,她感应到了熟悉の可怕の气息丶根汉微笑着问:"你没事吧?"血炉の黑雾不断の翻滚,传出壹阵阵沙哑无の声音:"咱可以除去她身の咒印,但是你得以你の道心发誓,绝不会违背承诺,不然の话身死道消永不入大道。""行了吧!"根汉当即发誓了丶红柳身红光闪烁,心暗笑,这个根汉当 真是壹个贼小子,他竟然换了壹个名字发誓丶黑雾从炉翻滚出了壹缕,化作壹双黑手,来到了红柳の面前丶阴影慢慢の从红柳身剥离出来,红柳感觉整个人都轻松了不少,仿佛终于是可以呼吸了丶当阴影彻底从她の身被剥离出去,红柳长出了壹口浊气,身の血煞之气瞬间便被抽走了,壹切
高中化学分散系及其分类 优秀课件5
浊液 悬浊液 分散质粒子直径>100 nm 乳浊液
分散系分类的实质依据: ——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不同
〔二〕胶体
1. 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在1 nm ~100 nm 〔10-9~10-7m )之间的分散系叫做胶体。胶体中分 散质粒子常称为胶粒。
大量分子集 合体 不能
不能
不能
均一、透明 介稳性
不均一、 不透明
不稳定
判断:
将1L 2mol/L的FeCl3溶液制成胶体后,其中含 有氢氧化铁胶粒数为2NA
【例题1】 雾属于以下分散系中的( )
A.溶液
B.悬浊液
C.乳浊液 D.胶体
【例题2】 关于胶体和溶液的区别,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A.溶液呈电中性,胶体带有电荷 B.溶液中溶质粒子能通过滤纸,胶体中分散质粒子不能通过滤纸 C.溶液中通过一束光线没有特殊现象,胶体中通过一束光线会出现 光亮的通路 D.溶液稳定,放置后不会生成沉淀,胶体不稳定,放置后会生成沉淀 答案:C
2、分散系的分类: 〔1〕按聚集状态〔固、液、气〕来分,有9种类型。
分散质 气态 液态 固态
分散剂 气态 液态 固态
分散质 分散剂
气
气
气
液
气
固
液
气
液
液
液
固
固
气
固
液
固
固
实
例
空气
汽水、啤酒 泡沫塑料、面包
云、雾 牛奶、酒精的水溶液
珍珠、枯燥剂吸潮 烟、灰尘 糖水、油漆、泥水 有色玻璃、合金、宝石
〔2〕按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来分类
高中化学 第二章 第一节 分散系及其分类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实验探究2 实验示意图
滤纸 半透膜
(3)胶体的净化——渗析
原理:半透膜只允许较小的离子或分 子透过,而胶体不能通过,使离子或 分子从胶体里分离出去的操作称为渗 析。
应用:
a.提纯Fe(OH)3 (胶体) b.提纯淀粉胶体 c.血液透析
实验探究2
(5)胶体的聚沉
③加含异性胶粒的胶体
当两种胶体的胶粒带有相反的电荷,相 遇时电荷互相中和,从而发生聚沉。
应用:
a.明矾[KAl(SO4)2 ·12H2O]净水 明矾中的Al3+水解形成的Al(OH)3胶粒(带正电)与 泥沙胶粒(带负点)互相中和,共同聚沉,达到净水的目 的。 b. 不同品牌的墨水不能混用
b.煮鸡蛋
(5)胶体的聚沉
②加电解质
带电荷的胶体粒子吸引相反的电荷离子,
从而减少或中和原来胶粒所带电荷,失去 稳定因素。
应用:
a.长江入海口的三角洲。泥沙胶体遇到海水(含食盐), 食盐中和了胶粒的电荷。
b.制取Fe(OH)3 (胶体)加NaOH溶液 c.卤水点豆腐。卤水中含Ca2+,Mg2+,Cl-,SO42d.FeCl3溶液止血 e.水泥硬化 f.土壤胶体中离子的吸附 与交换,土壤保肥
小结
分散系 外观
本质区别 微粒构成
溶液
均匀透明 稳定
d<1nm
小分子或离子
举例
氯化钠溶液
能否透过
滤纸(100nm)
能
能否透过
半透膜(1nm)
能
胶体
大多均匀透明 介稳定 1nm<d<100nm 少量分子的集合体 或大分子化合物 氢氧化铁胶体 淀粉胶体
高中化学-第四课时分散系及分类1
6、聚沉:
胶体形成沉淀析出的现象
胶体聚沉的条件
原理:要使胶体凝聚成沉淀,就要减少或消除胶体微粒 表面吸附的电荷,使之减弱或失去电性排斥力作用;使 胶粒在运动中碰撞机率变大,结合成更大的颗粒。
方法:
①加入酸、碱、盐(电解质溶液) (中和胶粒所带电荷。离子所带的电荷数越多,聚沉效果 越好) ②加入带相反电荷胶粒的胶体(中和胶粒所带电荷) ③ 加热和搅拌(胶粒碰撞几率变大)
归纳与整理
分散系 分散质粒子直径
分散质组成
外观
性 稳定性 质 能否透过
滤纸 能否透过
半透膜
实例
溶液
胶体
浊液
<1nm 分子或离子
1nm~100nm
分子集合体或 高分子
>100nm
巨大数目分 子集合体
均一,透明 均一,透明
不均一 不透明
稳定 较稳定(介稳) 不稳定
能
能
不能
能
蔗糖溶液 食盐溶液
不能
不能
淀粉溶液, 氢氧化铁胶体
(1) Fe(OH)3胶体制备 (2)AgI胶体制备
取10mL0.01mol/L的KI(aq)滴加8-10滴 同浓度的AgNO3 (aq)
KI + AgNO3 = AgI (胶体)+ KNO3
思考与练习
1.下列物质能发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D )
(A)蔗糖水 (B)食盐水 (C)碘酒 (D)碘化砷胶体
一、分散系及其分类 1、有关概念 ①分散系: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 所得到的体系。
②分散质: 被分散的物质。
③分散剂: 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
必修一2.1.2分散系及其分类(胶体)
新课标高中化学必修一
科学探究
1、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
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Fe(OH)3胶体和CuSO4溶液都是均一、稳定、透明
的,而泥水浑浊,不透明,有泥沙沉淀
2、Fe(OH)3胶体的丁达尔效应实验 胶体能发生丁达尔效应,而溶液不能; 丁达尔效应是区别溶液与胶体常用的物理方法。
新课标高中化学必修一
分散系及其分类
说明:许多分散系属于混合分散系,如空气中有烟尘时,既有气、 气分散系,又有气、固分散系,它们同时构成了复杂的分散系。
新课标高中化学必修一
分散系的分类
根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 本 质 区 别 分 散 系
溶液 小于1nm 胶体
1~100nm
浊液 大于100nm
新课标高中化学必修一
新课标高中化学必修一
分散系及其分类
新课标高中化学必修一
知识回顾
混合物还能否再进行分类呢?
新课标高中化学必修一
分散系及其分类
分散系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 (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 分散质 被分散的物质。 分散剂 起容纳分散质的作用。
新课标高中化学必修一
分散系及其分类
按照分散质或者分散剂所处的状态分类
(5)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是 A、F、G
。
新课标高中化学必修一
丁达尔效应:
当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在入射光侧面 可观察到明亮的“通路”,这种现象叫做丁 达尔效应。
丁达尔现象产生的原因:
胶体中分散质微粒对可见光(波长为400~ 700nm)散射而形成的。
丁达尔现象的应用:
区别溶液和胶体。
后退
新课标高中化学必修一
高中化学2.1.2 分散系及其分类、胶体优秀课件
A.溶液 B.悬浊液 C.胶体 D.乳浊液
3.以下应用或事实与胶体的性质没有关系的是 A.用明矾净化饮用水 B.用石膏或盐卤点制豆腐 C.在Fe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D.清晨的阳光穿过茂密的林木枝叶所产生的
美丽景象〔美丽的光线〕 【答案】C
胶体分散系
1nm<粒子直径<100nm
溶液分散系
粒子直径<1nm
★生活中的丁达尔效应
② 电泳
定义: 原因:
胶体粒子带有电荷,在电场的作 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作定 向移动的现象。
胶体 表面带积电很?大 具有吸附力
胶体粒子通过吸附而带有电荷
注意:胶体呈电中性,胶体粒子带电
实验探究4: Fe(OH)3胶体粒子带什么电荷? 【P28科学视野】
①丁达尔效应 ②电泳 ③聚沉 5、胶体的应用
【当堂检测】
1、 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根本
区别是〔 B 〕
A.是否为大量分子或离子的集合体 B.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 C.能否透过滤纸 D.是否均一、稳定、透明
2.用特殊方法把固体物质加工到纳米级 〔1nm~100nm〕的超细粉末粒子,然后制得纳米材 料。以下分散系中的分散质的粒子的大小和这种纳
4、以下物质别离的方法中,根据微粒大小
进行别离的 〔 CD
〕
A.蒸馏 C.过滤
B.重结晶 D.渗析
本课结束
原理:。 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中和胶体粒子 所带电荷,使胶粒之间的排斥作用 减弱,颗粒变大而沉淀析出
方法: ①加热
②参加电解质
③参加带相反电荷胶粒的胶体
5、胶体的应用
明矾净水KAl(SO4)2·12H2O 江河入海口处形成三角洲 土壤保肥作用〔 吸附NH4+ 医〕药上用三氯化铁止血 卤水点豆腐 静电除尘 血液透析
2分散系及其分类讲义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习题+作业
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知识点二分散系及其分类1.分散系: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混合物,统称为分散系。
2.分散质:分散系中分散成粒子的物质。
3.分散剂:分散质分散在其中的物质。
4、分散系的分类: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如果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来分类,可以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nm的分散系叫溶液,在1nm -100n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而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0nm的分散系叫做浊液。
-溶液分散质]八班万「心粒子胶体:分子胶体…,、—分散系>胶体> 4分散剂」:气溶胶;液溶胶;固溶狡、心户1悬浊液―浊液f[乳浊液注意: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
【习题】1.据中央电视台报道,近年来我国的一些沿江城市多次出现大雾天气,致使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雾属于下列哪种分散系( )A.乳浊液B.溶液C.胶体D.悬浊液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氯化钠溶液均一稳定透明,不是分散系B .冰水混合物是一种分散系C分散系有的是纯净物有的是混合物D.分散系都是混合物,按分散质和分散剂所处的状态,分散系的组合有9种方式3.“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100 nm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的一种,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 )①是溶液①是胶体①能产生丁达尔效应①能透过滤纸①不能透过滤纸①静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A. □□□B. □□□C. □□□D. □□□□4.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有尘埃的空气口稀硫酸□蒸馏水口血液,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 A . □□B . □□C □□D . □□5.现有如下各混合物: □ 将1 g 氯化钾加入99 g 水中□ 将1 g 可溶性淀粉加入100 g 水中,搅拌均匀后煮沸 □ 将1 g 碳酸钙粉末加入100 g 水中,充分振荡 □ 将0.1 g 植物油加入10 g 水中,充分振荡混匀 □ 将96 mL 酒精与5 mL 水充分混合。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第一节分散系及其分类教学课件
带不同电荷的胶体微粒相互吸引发生电性中和,从而在胶粒 碰撞时发生凝聚,形成沉淀或凝胶。
明矾
加热
温度升高,胶粒的吸附能力减弱,减少了胶粒所吸引的阴离子 或阳离子数量,胶粒所带的电荷数减少,胶粒间的斥力作用减 弱,使得胶粒在碰撞时容易结合成大颗粒,形成沉淀或凝胶。
实例:淀粉溶液加热后凝聚成了浆糊凝胶,蛋清加热后凝聚成了白 色胶状物(同时发生变性)。
食盐水 _____食__盐__(固__)____ 有色玻璃 __金__属__氧__化__物__(_固__)
分散剂 ___空__气__(气__)__ __空__气__(气__)___ ___酒__精__(液__)__ ___水__(_液__)___ ___玻__璃__(_固__)_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第一节分散系 及其分 类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第一节分散系 及其分 类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第一节分散系 及其分 类
山东烟台
山东蓬莱
乌鲁木齐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第一节分散系 及其分 类
海市蜃楼是一种光学现象。春夏、 夏秋之间,万里无云,海水水面的气 层与空中的气层密度便发生较大差异, 光线通过密度不同的气层便会发生折 射或全反射,就形成了海市蜃楼。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第一节分散系 及其分 类
(2)分散剂是液体时
按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分:可分为3种 :
A、溶液(d<1nm)
B、胶体(1nm<d<100nm)
C、浊液(d>100nm) 注:1nm=10-9m d为粒子直径
【思考与交流】 1、回忆物质的分类方法,然后画出分散系的树状分类图? 2、它们的分散质粒子大小不同﹑性质有何区别?
分散质分散在分散剂里形成分散系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第一节分散系 及其分 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流入海处易形成三角洲
•不同品牌墨水不能混用
•工厂用静电除尘
•明矾净水
•土壤保肥
1、下列现象与胶体的性质无关的是( ) A、将盐卤或石膏加入豆浆,制成豆腐 B、一枝钢笔使用两种不同型号的蓝黑墨水, 易出现堵塞 C、向Fe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会出现 红褐色沉淀 D、清晨,人们经常看到的阳光穿过茂密的树 木枝叶所产生的美丽景象
【答案】 AgNO3+KI===AgI(胶体)+KNO3
分散系及其分类
3.胶体
(2)渗析(视频)——利用 半透膜 的选择透过性 分离不同分散质质的粒子的方法 •应用:胶体的提纯等
分散系及其分类
实验示意图
浊液 胶体 滤纸 溶液
半透膜
分散系及其分类
半透膜是一种孔隙比滤纸更
小的(﹤1nm),只能允许某
长江三角洲
:请试着举出几种分散系的实例
分散质 气 液 固 分散剂 气 气 气 实 空气 云、雾 烟、灰尘 泡沫、汽水 牛奶、酒精的水溶液 糖水、油漆、氢氧化铁胶体 泡沫塑料 珍珠(包藏着水的碳酸钙) 例
气
液 固 气 液
液
液 液 固 固
固
固
有色玻璃、合金
分散系
实例 外观
溶液
CuSO4溶液
胶体
Fe(OH)3胶体
浊液
泥水
均匀、透明
稳定
均匀、透明
不均匀、不透明
不稳定
稳定性
较稳定(介稳性)
?
能 能否透过 不能 ? 滤纸 d<1nm 1nm<d<100nm d>100nm 分散质粒 子大小 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的分散系。
本质特征
分散系及其分类
实验示意图
浊液 胶体 滤纸 溶液
半透膜
小结:
分散系 外观 本质区别 微粒构成 举例 能否透过 滤纸(100nm) 溶液
常见胶粒的带电情况:
a、带正电的有: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 物的胶粒带正电。如 Al(OH)3、Fe(OH)3胶粒 b、带负电的有: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 物、硅酸、土壤胶粒带负电,如 H2SiO3、As2S3 胶粒 c、不带电的有:有些胶粒如淀粉、蛋白质 等高分子物质一般不吸附各种离子,故不带电。 d、可能带正电,也可能带负电的有AgI胶 粒。如果I-过量,胶粒因吸附I-而带负电;如果 Ag+过量,胶粒因吸附Ag+而带正电。
丁达尔效应的原因:
溶液 胶体
浊液
分散系及其分类 (3)胶体的性质
①丁达尔效应—— 一束光通过胶体有一条光 亮的“通路”。
•原因:胶体粒子较大对光有散射作用
•应用: 区分 胶体和溶液 (物理现象)
能举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丁达尔效应吗?
丁 达 尔 效 应
分散系及其分类 (3)胶体的性质
②胶体粒子发生布朗运动 ——粒子在分散剂分子无休止的随机撞击下 作不停地、无秩序的运动。
•注意:不是胶体粒子本身固有的性质(分子也有)
分散系及其分类 (3)胶体性质
胶体带电吗?
③电泳—— 胶粒在电场作用下定向移动
•原因:胶粒直径小→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可吸附溶液中离子
→ Fe(OH)3胶粒只吸附阳离子而带正电荷(选择性吸附)→ 向阴极移动→阴极区颜色逐渐变深
•警示:整个胶体体系是不带电的,是胶体粒子带电
卤水点豆腐
•方法二:加电解质溶液
•方法三:加热
1、有关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B、C ) A.胶体区分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外观 澄清、透明 B.胶体一般情况下比较稳定,不易发生沉淀 C.胶体产生丁达尔效应是由胶粒的大小决定的 D.Fe(OH)3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胶粒 直径小于1nm
课堂小结
些小的分子或离子扩散进出的 薄膜。
分散系及其分类
3.胶体
④胶体聚沉
例:把稀H2SO4溶液逐滴加入到氢氧化 铁胶体中的 现象是 先沉淀后溶解 。 原因是 氢氧化铁胶体遇稀硫酸电解质先聚沉, 。
后氢氧化铁沉淀又溶于稀硫酸。
分散系及其分类
3.胶体
(3)胶体应用 •豆浆里加石膏制成豆腐 •手指不慎被划破用氯化铁溶液止血
【答案】 (1)逐渐变深 Fe(OH)3胶粒带正电荷 电泳 (2)形成红褐色沉淀 电解质(NH4)2SO4电离出的 SO中和了胶体粒子所带电荷,使Fe(OH)3 胶体聚 沉 (3)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后沉淀溶解形成黄色溶 液 电解质H2SO4使Fe(OH)3胶体聚沉,随着H2SO4 的加入,H2SO4 与Fe(OH)3 发生反应:2Fe(OH)3 + 3H2SO4===Fe2(SO4)3+6H2O,使沉淀溶解 (4)渗析
二、分散系及其分类
第一课时
分散系及其分类
1.分散系
(1)定义: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
(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 分散质:被分散的物质
(2)组成
(量少)
分散剂:容纳分散质的物质 (量多)
分散系及其分类
2.分散系分类 (1)根据分散质与分散剂状态 9种
空气、水煤气 云、雾 气态 液态 固态 气态 液态 泡沫、汽水 酒精的水溶液
均匀透明 稳定 d<1nm 小分子或离子 氯化钠溶液
胶体
大多均匀透明 介稳定 1nm<d<100nm 少量分子的集合体 或大分子化合物
浊液
不均匀不透明 不稳定 d>100nm 大量分子的 集合体 泥水
氢氧化铁胶体
淀粉胶本质特征
3、胶体: 分散质粒子直径位于1~100nm的分散系
(2)胶体的分类
分散质
分散剂
固 态
糖水、 氢氧化铁胶体 有色玻璃、合金 珍珠
分散系: 实例
溶液
CuSO4溶液 均一、透明
胶体
Fe(OH)3胶体
均匀、透明
浊液
泥水 不均匀、不透明 不稳定 不能 d>100nm
外观 稳定性
能否透过滤 纸 本质:分散 质粒子直径
稳定
能
d<1nm
介稳定
能 1nm<d<100nm
相同点: 一种物质分散在另外一种物质的体系。
分散系及其分类
3).胶体的性质: ①、丁达尔效应:
光束照射时的现象 原因分析
CuSO4溶液 Fe(OH)3胶体 泥水
无光亮通路产生 形成一条光亮的通路 无光亮通路产生
溶液中粒子的直径很小, 散射极其微弱 胶体的直径较大,能使光 波发生散射. 浊液中粒子的直径很大, 使光全反射
粒子较大,散射
粒子很大,全返射
(5)、胶体的净化——渗析:
半透膜
水
泥沙 泥沙
淀粉胶体 氯化钠溶液 滤液
过滤 渗析
胶体
(淀粉胶体)
(淀粉胶体、 半透膜 氯化钠溶液)
溶液
(氯化钠)溶液
五、胶体性质的应用:
练习:
1. 根据中央电视台报道,近年来,我国的一些沿江或沿海 城市多次出现大雾天气,致使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雾 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 A.溶液 B.悬浊液 C.乳浊液 D.胶体
根据分散剂的状态,胶体分为: 气溶胶:烟、云、雾
胶 体
牛奶、豆浆、蛋白质胶体、 液溶胶: Fe(OH)3胶体、AgI胶体 固溶胶: 烟水晶、有色玻璃
固溶胶
烟 水 晶
有 色 玻 璃
牛 奶
豆 浆
液 溶 胶
果冻
气溶胶
雾
烟
白云
1、“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nm~10nm的 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的一种。某研究所将纳 米碳均匀的分散到蒸馏水中,得到的物质①是 溶液 ②是胶体 ③成分均一 ④静止后会出 现黑色沉淀 ⑤不能透过滤纸 其中正确的是 ( B ) A.①③ B.②③ C.②③⑤ D.④⑤
2.下列物质能发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 ) A.蔗糖水 B.豆浆 C.碘酒 D.碘化银胶体 3. 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根本区别是 ( A.是否为大量分子或离子的集合体 B.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 C.能否透过滤纸 D.是否均一、稳定、透明
)
3.关于胶体和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C ) A.胶体带电荷,溶液呈电中性 B.胶体加入电解质可产生沉淀,溶液不能 C.胶体是一种介稳体系,溶液是一种非常稳定的 分散系 D.胶体和溶液都可以发生丁达尔效应 4.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D ) A.在豆浆里加入盐卤做豆腐 B.河沙入海处易形成沙洲 C.一束平行光照射蛋白质溶液时,看到光亮通路 D.三氯化铁溶液中加氢氧化钠溶液出现褐色沉淀
分散系及其分类 (3)胶体性质
胶体为什么有介稳性?
④介稳定性(阅读P28科学视野) 原因一 :胶体粒子可以通过吸附同性离子而
带同种电荷,而同种电荷会相互排斥,阻碍 胶粒变大。(主要) 原因之二:布朗运动。(次要)
分散系及其分类 (3)胶体性质
(4)胶体聚沉 •方法一:加带相反电荷胶粒的胶体
2、用饱和的氯化铁溶液制取氢氧化铁胶体, 正确的操作是 ( C ) A.将FeCl3溶液滴入蒸馏水中即可 B.将FeCl3溶液滴入热水中,得到黄色液体 即可 C.将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得到红褐色溶 液即可 D.将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并继续加热煮 沸至生成红褐色沉淀即可
2、0.10mol·L-1左右的AgNO3和0.10mol·L-1左 右的KI相互反应,可生成AgI胶体,该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一:分散系 二:分散系的分类
溶液 胶体 浊液
丁达尔效应 三:胶体的性质 布朗运动 电泳 聚沉 加入少量电解质 加入带相反电荷的胶体粒子 加热
分散系及其分类
第二课时
分散系及其分类
(4)胶体制备
实验步骤: ①取三个小烧杯,分别加入25ml蒸馏水、 25mlCuSO4 溶液和25ml泥水。 ②将烧杯中的蒸馏水加热至 沸腾 ,向沸水中逐滴加入 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 溶液呈红褐色 ,停止加 热,即制得红褐色的 Fe(OH)3胶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