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教学中困惑与对策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教学中的困惑与对策研究
摘要:电子技术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在职业中学电类专业里已广泛开设。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心态调研入手,深入研究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入门,树立学习信心,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并从学生的实际问题出发,探讨在教学中如何另辟蹊径,摆脱困境,并初步讨论了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方向。

电子教学在中等职业学校的开展一直是处于相对困难的境地,由于学生的文化课基础薄弱,而课程难度较高,更由于涉及微观世界,教学工作不直观,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教师在教学中也常常处于困惑的境地,本文拟对其中若干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关健词:畏学玩具教学实验阶段教学比较
一、克服学生“高山仰止”的畏学心态
(一)学生的畏学心态初探
电子是一门专业基础课,课程内容庞大,分成模拟电子和数字电子,原理性和应用性都比较强,复杂的计算和诸多的电路图,对于文化课基础相对薄弱的职高学生而言无异是一座大山。

不可避免地在教学之初,学生就会产生浓重的畏学心理。

这种心理很不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

笔者在十余年的教学中也经常遭遇学生的畏学心态,而且往往是在教学工作刚刚开始就处于僵局,随着教学的深入,学生的这种畏惧心态愈加深重,形成恶性循环。

所以如何将学生领进门是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

(二)借助玩具教学引学生入门
有趣的是,陪小侄子摆弄玩具的经历启发了笔者。

目前市场上有不少的儿童电子积朩,这种电子积朩的对象是6-16岁的人群,其中几乎涵盖了电子技术的常见应用,虽然只有100多个元器件,应用电路却有1000多个。

6岁的小侄子也能玩得像模像样,笔者注意到他甚至能够在二极管应用电路中将二极管的方向正确放置,因为之前他的错误放置导致灯不能点亮,在有一次直接将电源加在二极管上导致击穿的经验后,他养成了小心翼翼的习惯,再不会忘记加电阻,电源总是最后打开。

几天后他有一次独立地摆出了收音机,当时笔者感到很吃惊,检查他的电路,发现他完全按图摆放,连一根线也没有多用。

虽然他完全不懂得原理,但是在某些规则的引导下他成功地搭起积朩,得意洋洋地向人展示。

这个过程给笔者很大的启发:即使在原理教学存在困难的情况下,教学依然可以另辟蹊径,通过应用来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力。

电子技术本身是一门应用型学科,而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是应用技术型人才,而非原理设计开发人才,在工厂里的工人在不知道电路板的原理的前提下,借助示波器,只对几个关健引脚的波形加以检查就能确定电路是否正常工作。

所以电子教学首先应当是应用教学,在入门时就要体现这一点。

(三)改变教材的组织和教学方式,从应用入手,将深奥的内容直观化
在培养了初步的学习兴趣,树立了一定的信心后,在教学过程作
为教师要注意教学要循序渐进,要时时地注意增进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培养自信心。

由于目前的电子教材来源依然是高校教材,过于注重原理,只是将深度适当降低,但是作为一门相对比较深奥的专业基础课,将难度降低并不能使学生就容易地掌握,笔者有个体会,在若干年前,笔者参加了某个高校的硕士入学考试,其中有一门是电子技术,令笔者感到吃惊的是其中有一道题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曾经给学生作为作业讲解过,这次考试令笔者认识到作为一门专业课,难度是很难按等级下降,因为降到某种程度,就会改变专业素质。

而现有的教材实际依然是高校教材的另一版本,没有本质的区别,对于职高的学生而言,这样的教材无论删除多少内容,理解起来依然是困难重重。

为此笔者改变了教学方式,每堂课在讲授原理之前,从应用入手,找到相应的直观的应用电路,先介绍应用特点,先“知其然”后“知其所以然”。

由于目前的职高培养目标从面向高职考试转向面向就业,为这种面向应用的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有时笔者甚至不讲授新课,就是将学生带到实验室,安排学生动手做一个事先设计好的应用电路,由于学生必须检测自己搭建的电路是否正确,所以会主动地去了解其中的相关原理,这为之后的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教学实践与反思
电子技术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

如果在教学中不能体现这一点,教学纯粹纸上谈兵,就不能真正地培养学生的能力。

在多媒体
教学日益盛行的今天,传统的实验教学常常因为各种原因而被忽略。

笔者所在学校在去年全面推行多媒体教学,笔者也尝试了一个月的教学,完全借助多媒体教学,实验则以录像代替,一个月的实践效果不如人意,学生普遍反映更愿意接受传统课堂的磨砺。

实践证明了电子技术与其说是一门课,不如说是一门实践课,如果能真正地启动实践教学,以实验引学生入门,以实践教学传授知识,以实习来验收教学效果,那么电子技术教学必将焕发新的色彩。

二、引导学生走出“身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困境
(一)学生为何陷入一团乱麻的境地?
由于电子的学科特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有“越学越糊涂”的感觉,在学习一段时间后,多数学生会有一种“云深不知处”的感觉,这种学习的挫败感直接影响的教学质量。

此时教师该何去何从?
作为教师,首先要剖析这种现象的产生原因:
学生的基础薄弱:职高的学生的文化课基础相对薄弱,有些学生在初中的物理学习中甚至连串并联也没搞清楚,电路的基本原理也完全懵懂。

一旦陷入复杂的电子电路,自然感觉吃力。

教学过程过于僵硬:电子教学中教师如果过于注重原理教学,又不讲究方式方法,采取填鸭式教学,学生接受困难,久而久之积重难返。

(二)采取分阶段教学,逐步培养学生的能力
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这种情况,教师要正确认识原因,采取
相应措施。

学生的基础薄弱是既成事实,从头补起也不现实,只能从教学中避重就轻,不妨将电子教学的培养目标分成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应当重视应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实验教学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对于这种应用学科而言,能否开展实验直接影响教学质量。

由于这里涉及实验设备的配备和教师对实验的重视程度,多数学校的电子实验开展并不顺利。

经费成了多数学校实验教学的障碍,实际上,电子实验教学也可价廉物美,能花几十万配备专门的电子教学仪器固然是好,在没有这个条件的学校,教师依然可以利用很少量的经费开支和学生一起动手做一些实验,购买一些电子元器件,焊接器材就可以开始实验了,再配备一些电子测量工具和信号源就可以开始实验。

如果教师足够重视实验教学,教学过程将变得生动有趣,学生的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第二阶段可以作为“识记”阶段,在原理一时难以讲授明白的情况下,不妨先进行识记,识记电路图、识记基本概念和一些简单计算,学习是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看来枯燥无味的记忆也可以变得生动有趣。

例如在记忆电路图的时候可以设置比较,相关图,相似图的比较,有意的设置错误,让学生加以指认。

如果学生可以将一张电子电路图牢牢地记住,教师有意地设置一些错误,学生就能迅速指认,这无疑也培养了学生将来从事维修行业的基本素质。

由于电子技术应用电路比较多,如果学生能按功能识记相应电路,这为以后的原理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充分开展实验教学的基础
上,识记也会变得自然且容易接受。

第三阶段则是原理教学,这个过程相对枯燥,也是学生接受的最为困难的部分。

在进行实验教学和识记教学的基础上,原理教学的障碍大大减少。

这个阶段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借助多种教学手段,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将相对深奥的原理表现的通俗易懂,教学效果会大大提高。

这里对常用的教学方法作简单陈述:
比较出真知:在电子教学中比较法是最为常用的方法之一。

例如整流电路中的半波整流和全波整流,学生经常将两种电路混淆,因为概念不同,实现方法也不同,电路方法也不同,在讲授整流电路的中可以将概念、实现电路、波形分析及计算方法加以比较,这样讲授后学生就不容易产生混淆。

妙“比”生花:由于电子是微观的世界,所以理解起来不直观,如果教师能对一些难以理解的概念和原理以“生动的比喻”加以阐述,学生理解起来就相对容易。

例如在讲授rs触发器时,可将r 和s端口比喻为一个跷跷板,当一个为高就用电平时,另一个为低电平,这种转换和跷跷板极为类似,因此甚至以前的国标中以英语中“跷跷板”的起始字母来命名rs触发器,在这样讲授后学生在接触这种触发器时会自然而然地想起跷跷板这种玩具,对概念的记忆和理解就有了平台。

又如在讲授lc振荡器时,在线圈和电容之间这种能量的相互转化和打羽毛球很类似,这种能量的来回传递就形成了振荡,产生了完美的波形。

以仿真来加深理解:在授课过程中能借助一些仿真软件,对原理过程和应用加以仿真,对学生的掌握也可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例如在数字电路中,各种触发器和计数器的原理的讲解过程,由于这个部份的教学实验相对昂贵,此时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运用计算机仿真软件对基本原理和应用加以仿真,这样的教学也更易为学生接受。

(三)教学实践与反思
电子技术教学在目前的职高教学中困难较多,学生的基础和专业的要求形成巨大反差,有不少教师发出“孺子不可教”的感叹,认为目前的职高生源质量和落后的实验条件不足以保证教学顺利开展。

实践证明,如果能采取分阶段各个击破的教学方法,仍然能最大限度地将知识清晰地传授给学生;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实验条件下,如果能巧借资源,也能以最少的经费来启动实验;而传统教学也因为有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加入而焕发生机。

三、教师应当具备“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素质
如果将学习比喻为登山,那么教师首先应当的具备能登顶的素质。

在电子教学中,教师应当具备哪些基本素质?
这就取决于目前电子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

目前的电子技术人才的去向主要有硬件方向和软件方向。

所谓硬件方向是指一线的装配和测试人员;而软件方向则是从事电子技术应用电路的研究和开发,这是一种新的培养方向,是综合电子专业素质和软件开发素质的人才。

未来由于集成电路的发展和应用,软件方向的人才需求会
相应增大,装配会被机器化生产线代替,硬件方向的人才会转向测试。

作为电子专业的教师首先应当具备深厚的硬件能力,对于装配、调试、测量都必须技术娴熟,否则我们只能培养出纸上谈兵的人才。

目前提倡专业教师拿双证,既是教师又是工程师,那么电子教师首先得是一个优秀的装配、调试工人。

其次教师应具备一定的软件能力,由于eda技术的发展,未来电子人才会更多的转向单片机甚至是嵌入式系统开发,中间必然有职高学生可以胜任的相应岗位。

例如软件测试,一个电子产品的程序被开发以后,需要进行上万次的测试,这种重复的测试对人才的要求相应就降低,这里必然有职高生的就业方向。

既然如此,作为教师,就必须具备一定的软件开发和测试能力。

这样能更明确地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

四、总结
自古提倡教学相长,随着电子技术的专业发展,电子教学将呈现越来越多的新的动态,这些动态必然会对教师的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也促进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人才的培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