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方案
教师教育自主创新实验方案
教师教育自主创新实验方案一、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教师教育自主创新成为一个引人关注的话题。
如何提升教师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成为学界和教育界讨论的焦点。
为此,针对教师教育自主创新的实验方案被提出。
二、目的教师教育自主创新实验方案的目的是为了激发教师的创新力和潜能,培养他们具备自主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验方案的实施,希望能够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进一步推动教育的发展。
三、方案内容1. 培养教师的创新思维通过开展创新思维培训和研修活动,引导教师习惯于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激发他们的创新灵感和想象力。
2. 提供资源支持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教具、示范课程等,帮助他们开展教学创新实践。
3. 鼓励教师合作组织教师间的交流和合作,搭建公平公正的沟通平台,促使教师相互借鉴和学习,拓宽教育思路。
4. 引导教师参与研究鼓励教师参与教育研究活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科研水平,为教育实践提供更多有价值的理论指导。
5. 建立评价体系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对教师的教育实践和研究成果进行全面评估,给予及时反馈和指导。
四、方案实施1. 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明确实验方案的目标、内容和时间安排,确保实施的有序进行。
2. 选派专业指导教师选拔经验丰富、能力突出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为参与实验的教师提供指导和支持。
3. 推动课程改革结合实验方案,推动教师教育课程的改革,注重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4. 数据收集与分析通过数据收集和分析,对实施方案的效果进行评估,为方案的调整和改进提供依据。
五、方案的意义教师教育自主创新实验方案的实施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保证了教师的教学质量。
其次,它促进了教育的创新和变革,推动了教育理念和方法的更新。
最后,它激发了教师的热情和动力,提升了整个教育系统的效能。
六、方案存在的挑战教师教育自主创新实验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挑战。
《小学英语课堂自主创新教学模式的研究》
《小学英语课堂自主创新教学模式的研究》研究报告执笔:溧阳市强埠小学蒋小娟提要:本人于 9月参与了“小学英语课堂自主创新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的研究,探索在小学英语课堂自主创新教学模式的研究中,发挥和调动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和谐愉快的自主式学习过程,努力促进学生主体意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良性发展。
实践表明,研究对学生自主创新性能力的形成及学生终身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一、课题的提出“当今世界,科技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们21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
”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入、乐于探究、自主创新、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创新人才的培养,直接关系到综合国力的竞争。
要培养创新人才必须从小学抓起。
自主创新学习要求学生创新性的学,教师创新性的教。
在教育观念上,确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以能力为中心的教育质量观、以活动教学为中心的教学观;在教学模式上,尝试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创新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等多维互动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上,尝试由教师的教变为启发式和讨论式等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体验学习的方法。
实施学生自主创新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丰富的想象能力,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践能力,及信息收集与处理的能力。
国内外在创新性教学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部分教师一心追求课堂气氛的活跃,盲目应用多媒体课件,缺乏应用的目的性和有效性,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体现师生互动,严重地制约着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自主创新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探析
教学 效率 , 我校根据 县教 育局和教师 进修学 校制订 的有关 “ 构建 : 有效 课堂 高效课 堂” 的文件精 神 , 制订 了本校 “ 构建 有效课堂 、 : 高 效课 堂” 研究活动实施计划 , 并根据计划采取 了有力措施 。
教 研 前 沿
21 0 2年 4月 8日
自主创新的小学数 学课堂教学模式探析
文/ 益 静 王
摘
要: 新一轮课 改背景下 , 推行 自主 创新 的小 学数 学课 堂教 学模 式势在必行。小 学数 学教 师要在此 契机 下, 重新认识小 学数 学课
堂教 学的性质和任 务 , 转变教师的角色 , 发挥学 生在课 堂教学 中的主体作 用 , 开发学 生数 学潜 力, 满足 学生 多方面需求 , 重建 小学数 学
力 。例 如 : 在学 习“ 形面积计算 ” 梯 的时候 , 以引导学 生充分发挥 可 想象力 , 跟大家分享 自己的计算方法 。 也可 以引导学生实际 动手 制
小学课 堂应该 是很 活跃 的 , 是传统教 学模式 下 , 但 小学数 学 作梯形 ,在 制作 的过 程中也可能会 发现很多有效 的计 算面积 的方 课 堂缺 乏生机 , 师只注重 了课堂 秩序 的“ ” 忽视 了课堂 氛 围 法 。有些学 生就会想 到将梯形补为三角形来用整个 三角形 的面积 教 静 , 的“ , 动” 阻碍 了学生个性 的发 展。
4课 堂 教 学 氛 围沉 闷 .
小学数学教学很适合采用 “ 探索一 思考一发现”模 式进行教 学, 而不是单纯传授知识的过程 。必须使学生 以“ 再创造 ” 的方式 ,
通 过 自己探 究 性 学 习 主动 获 得 知 识 ,并 在 此 过 程 中获 得 成 功 的体
“科学探究,自主创新”教学模式研析
“科学探究,自主创新”教学模式研析作者:王克聪来源:《小学科学》2023年第23期〔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科学探究,自主创新”课堂模式。
通过文献综述和实地观察,发现该模式可点燃学生学习热情,实现创新与处理问题能力提升的目的。
然而,该模式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自主性不足和教师指导不到位。
因此,建议在实施该模式时,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并提供教师的有效指导。
〔关键词〕小学数学;科学探究;自主创新;教学模式〔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317 (2023) 23-0121-03小学数学“科学探究,自主创新”教学模式研究旨在探索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本研究将通过实施科学探究和自主创新的教学活动,锻炼学生的观察、思索与问题处理能力。
基于此模式,将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数学素养提高,可为其今后学习与发展做好铺垫。
一、小学数学教学出现的问题小学数学教学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相对简单,主要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数据统计等基础知识。
但是,由于教材内容繁多,教师往往只能按部就班地教授,缺乏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进行拓展和深入。
教学方法。
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主要以讲授为主,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知识点,学生进行笔记和课后练习。
这种教学方法注重知识的传授,但缺乏足够的互动和实践环节,学生的兴趣和动手能力得不到充分发展。
教学资源。
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相对匮乏,教材和教辅资料是主要的教学资源,但往往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同时,教学技术与设备相对简易,难以提供多元化教学工具与方法。
教师素质。
小学数学教师普遍存在教学经验不足、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能力有限等问题。
部分教师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够深入,无法给学生提供更高层次的数学思维训练。
二、小学数学“科学探究,自主创新”教学模式研析(一)设计探究性问题探究性教学是一种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常用的教学方法,通过引领学生积极探索与思考,进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师创新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方案
教师创新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方案【教师创新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方案】第一部分:引言及课题背景近年来,随着教育形态的变革和教学方法的更新,教师创新教育教学成为了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
本课题研究旨在探索如何促进教师的教育教学创新,并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二部分:研究目标和意义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是帮助教师充分发掘自身的创新潜力,培养创新教育教学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通过研究,可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进一步推动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
第三部分:研究对象和方法本研究以中小学教师为对象,选取不同学科的教师作为研究样本,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观察和访谈等方法进行数据采集。
同时,引入专家评估和外部观察,以保证研究结果的客观性和可信度。
第四部分: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问题本课题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教师创新思维培养、教学方法改革、课程设计创新、教学资源整合等。
旨在探索教师创新教育教学的有效路径,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教学内容过于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等。
第五部分:研究计划本研究计划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进行相关文献调研和问卷调查,以了解教师对创新教育教学的认知和需求。
第二阶段,开展教师培训和课程改革实验,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和策略。
第三阶段,根据实验数据进行总结和分析,并提出适用于不同教学场景的创新教育教学方案。
第六部分:实施步骤和具体计划在实施过程中,首先是组织教师参与创新教育教学培训班,提升其思维创新和教学设计能力;其次是指导教师在实践中运用创新教学方法,如项目制学习、合作学习等;最后是总结实施效果,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教学改进方案。
第七部分:预期结果和成果本课题的预期结果包括: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
第八部分:研究实际可行性本研究计划基于完备的现有资源和模式,同时利用调查问卷和实地观察等多种方式进行数据采集,具备实施的可行性。
第九部分:研究的局限性和原创性本研究可能受到教师个体差异和时间限制等因素的限制,同时,研究结果适用范围有限,需要进一步在不同的教育场景中验证。
初中英语“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初中英语“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一、问题的提出:(一)、课题研究的理论背景和意义1、以受教育者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认为:让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在主体的探究过程中领悟所学的知识,是弘扬学生主体性的有效途径。
近20多年来,我国学者就师生关系阐述了众多的理论和观点。
而传统教育的最大弊端就在于以教育者为中心,把受教育者放在一个从属和被动的地位,现代教育理论则认为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上,学生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教育者这个主体是为学生这个主人服务的,因此,必须树立以受教育者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
“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从自己的教育,”使受教育者“成为他们获得的知识的最高主人而不是消极的知识接受者。
”以受教育者为主体的教育理论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
在教育活动中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成为教育主流。
教育的根本问题成为“要培养一种能动的,非顺从的,非保守的精神状态的人”。
八十年代以来,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独立自主性已成为教育改革实验中的热点问题。
例如,卢仲衡主持的“初中教学自学辅导实验”,邱学华组织的“尝试教学法”实验,魏书生进行的“课堂教学异步法”实验等等,都是从自学能力培养入手,以培养学生的“主人、主体、主角”的人格本位学生观,发展学生主体性。
在国外,众多的教育理论家却非常重视学生主体意识的发挥,在培养学生主体性方面产生大量的理论主张。
例如:苏格拉底认为,教师的任务不是传播真理,而是做新思想的“产婆”。
激发学生思维,使之主动获得解决问题的答案。
法国教育思想家卢梭在《爱弥儿》中指出:“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
现代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则主张,教一门学科主要不是为了让学生把知识都摆在自己的脑子里,成为一个小的图书馆,而是为了使学生学会自由地思考。
《自主高效课堂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自主高效课堂研究》——课题研究方案枣庄五中二○一三年七月二十五日《自主高效课堂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一、课题名称自主高效课堂的研究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课题提出的背景现代社会是一个文化多元、复杂的社会,信息更新迅速,这对人才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让学生掌握多种能力,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
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多种能力中最重要的能力因素,因为,一个人博学广闻,知识渊博,大多数都是靠自主学习得到的。
只要学生获得了这种能力,就相当于获得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
在这个激烈竞争的社会中,就能不断的更新观念,掌握更多的知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随着新课程改革以来,各个学科的课时相应减少,在规范双休日后,学生的自主支配时间增多,文化课课时锐减,在教学内容基本不变的情况下,课时较以往要减少一半甚至更多,如果我们不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我们的教学进度极有可能推进不下去。
加上我们学校学生大多数是中考几千名之后的学生,他们的基础普遍薄弱,学习习惯差,课堂上学生参与度低,不愿自主学习,不知道怎样去自主学习。
在新教材中,有很多部分是要求学生去自主探究,去收集整理分析资料,自主地去获取新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等,这些都要求学生有较高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此背景下,我们提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努力营造宽松愉快的教育氛围,积极寻求开放、生动、变化的课堂教育模式,认真实施诱导、鼓励、尝试的教育策略,使学生以最佳的精神状态全身心投入到自主学习的最高境界中去,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是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2.课题概念的界定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独立分析、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
自主反映的是一个人在生活中的地位问题,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个人对于自己的活动具有支配和控制的权力和能力。
一个具备了自主能力的人,能够合理地利用自己的选择权力,有明确的目标,能够做出正确的自我评价,在活动中能够自我调节、自我监控、自我教育。
教师教学创新实验研究方案
教师教学创新实验研究方案引言:教学创新是教师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为了推进教师教学创新实践,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本文提出了一种教师教学创新实验研究方案。
该方案包括教师自主创新、行动研究和教学成果分享三个主要环节,通过实践、研究和分享的方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学业发展。
一、教师自主创新教师自主创新是教学创新的基础。
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素养,积极拓展教学资源,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他们可以参加教学培训、研讨会,了解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同时参观其他学校的课堂,借鉴他人的优秀做法。
只有教师具备了自主开展创新的能力和意愿,才能够顺利实施后续的教学创新实验研究。
二、行动研究行动研究是教师创新实践的核心环节。
在行动研究中,教师需要选择一个具体的教学问题或者教学课题,通过反思、数据收集和分析的方式,逐步解决问题,提升教学效果。
在行动研究中,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研究方法,如观察记录、问卷调查、访谈等,来获取教学过程中的信息和反馈。
通过行动研究,教师可以深入了解自己的教学特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
三、教学成果分享教学成果分享是教师教学创新实验研究的重要环节。
通过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成果,教师可以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和互动,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教师可以选择不同的分享方式,比如组织教学展示活动、撰写教学研究报告、发表学术论文等。
在分享过程中,教师不仅可以向他人展示自己的创新成果,还可以从他人的反馈和建议中获取启发和提升。
通过教学成果分享,教师的教学创新实践可以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结论:教师教学创新实验研究方案为教师的教学创新提供了明确的步骤和指导。
通过教师自主创新、行动研究和教学成果分享三个环节的有机结合,教师可以逐步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推动学生的学业发展。
同时,教师教学创新实验研究方案也为学校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机制,促进教师的教学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育的进步与发展。
《自主创新学习》课题研究
“自主创新学习”教学模式研究方案团泊中学课题组一、选题背景及缘由第三次全教会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了要推进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这是新的世纪里我国教育战线上一场深刻的变革。
而课堂教学改革又是素质教育改革的主题,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
“自主创新学习”是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指导,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通过学生亲身感知体验,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个性。
改变长期以来的观念束缚,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寻找一条优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为今后进一步研究素质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县教委从2000年开始适时启动了静海县中小学教学创新活动,确定了我县“十五”期间教学领域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与目标。
成立了县教科室,确立了县级重点课题立项。
我校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确定了《“自主创新学习”教学模式研究》这一课改课题二、课题的设计依据未来教育正越来越成为创新教育。
创新课堂的主体活动是学生,学生在教学中应该成为探索问题,发现新知的主体,而教师只是学生主体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
教师的导作为一条辅助线要融合于学生的各项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越突出,独立探索的机会就越多,创造性的情感越强,其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越有可能得以培养。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学习,自己分析问题和思考问题,从而明白事理,掌握规律。
“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确定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素质教育思想与理论,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各学科都有应用价值。
三、研究现状和突破点当前教学现状是,首先课堂教学中可以说是教师一言堂的多,学生活动的少。
此项课题要解决好如何激发学生兴趣,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动起来,把老师要学生学变为学生要老师教;其次,初中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他们不愿意接受满堂灌的教学方式。
高中语文自主创新课堂教学实践研究方案
高中语文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研究方案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一)、课程改革的需要新课改背景下,语文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旨在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构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学生自主创新学习方式,并不断完善教学目标,形成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形成自主、探索、发现的教学方式,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指导和帮助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训练学生正确运用语文工具去思维、去创新的习惯,以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
(二)、学科教学的要求引导学生注重在生活和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学习语文,在广泛的实践中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学会独立思考和创新的关系,学会质疑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能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让学生在大量感情充实的作品阅读中得到启发,创设多样的写作情境,让学生尝试通过多种样式进行感情的抒发。
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自然,从中汲取写作素材。
鼓励学生学会观察和发现事物的特点,在审美活动中激发他们的想像力,学习用恰当的形式把它们表达出来。
(三)、传统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就目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来看,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一种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语文学习比较沉闷和机械,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
从教师的授课心理来看,唯恐讲的不周,力求面面俱到,教师维护着严格的课堂秩序,教师主“讲”,学生主“听”。
2、传统语文教学只关注知识的接受,而不是具体的、有个性的人,学生成了盛装知识的容器。
学生主要是聆听和记录教师的声音,学生是来听教师讲授知识的,学生只是被动的“接收者”。
3、课堂上学生缺乏质疑问难的精神,缺少质疑的方法,思维方式凝固,少有灵性的火花。
4、学生学习有较大的负担和压抑,缺少自主性和愉快感。
也就是说,从教师授课的目光投向来看,更看重知识本身的讲解,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关注得还不够;从学生的学习心理上看,只是被动接受,灵性没有得到唤醒,积极性不高。
5、从课堂形式来看,不是“满堂灌”就是“重复练”,呆板、单调,一些生动活泼的形式并不经常见于课堂;从教学效果来看,教师心力疲惫,学生痛苦厌倦语文学习,造成学习效率低下和重复训练的恶性循环。
构建自主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主创新的模式得当,也会收到比传统模式好得多的效果。
下面以“物质的量”(第一课时)为例,介绍如何组织进行自主、创新的化学教学。
2.1课前备课、预习过程由于物质的量这个概念与日常生活基本无联系,实验室又没有相应的测量仪器,高一学生缺乏感性认识,接触之后觉得如天方夜谭般难以理解与把握,且容易与物质的质量混淆起来。
在传统的教学设计中,教师通常从国际单位制及物质的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入手,指出这个物理量是联系微观粒子与宏观物质的桥梁,在实际应用中有重要的意义,然后介绍物质的量及其单位、物质的量与物质的粒子数之间的关系。
关于摩尔质量,则多从一些数据的分析总结出摩尔质量与粒子的相对原子(分子)质量的区别与联系,引出摩尔质量的定义,以期利于学生的接受。
而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采用以上方法授课1—2节后,学生对“1molH2O中含多少H原子”等不同粒子间的换算甚感困惑;采用以上方法授完全部相关内容后,学生对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仍倾向于使用质量。
而这两类运算却正是物质的量最经常的应用。
学生对这二类运算的不解,反映出学生其实并没能真正理解物质的量是表示一定粒子“数目”的集体的本质属性。
针对上述现状,我在进行物质的量第一课时教学时,课前安排学生做了适当的预习、做题准备,要求学生带着问题上课,并设计了从对初中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再认识拓展引出新知识物质的量的自主创新的化学课堂教学模式,课后布置了写文章谈体会等反思性作业,藉此进行探究。
学生课前通过看书、做书后习题,并与同学讨论,大多数人把握了课标的基本要求,对几个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
再通过做同步资料上的习题,学生加深体验了几个概念的外延与内涵,对同种微粒的简单计算、多个量间的换算都很容易掌握,但对不同微粒间的换算不能理解或把握,经常出错,与同学讨论也不能得到信服的答案,强烈地需要从教师那里得到帮助与点拨,而这正是教学取得实效的最佳状态,也达到了自主、创新教学模式要求的预习的效果。
小学数学_自主创新性学习_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2005年教海探航验告诉我们,对影视光看不评就等于放任自流。
国外著名传播学家威尔伯.施拉姆说:“所有的电视都是教育电视,唯一的差别是它在教什么。
”培养学生影视评论的能力,对学生形成良好的影视鉴赏水平,提高判断是非、善恶和美丑的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在影视评论过程中,教师不能以“我怎么评,你们必须怎么评”来指导评论。
影视的放映是连续的,评价人不可能中途“叫停”强加评议,因此影视评论具有“你说你的,我评我的”的个性独立评价的特点。
即使教师的评论无可非议,学生也会悄悄地“滤”去教师强灌的部分,而留下只是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因而,进行影视评议,贵在培养学生自我评判的能力。
对于出现的争论,教师不要轻意下结论,而要因势利导,巧妙地把学生的思维导向积极探索影视片思想的内涵和审美价值的“意蕴层”,在感受艺术熏陶的同时,实现思想上的升华;在接受影视片健康影响的同时,抵制各种消极负面的侵蚀,从而达到塑造青少年学生美好心灵的目的。
对于格调不高,思想内容不够健康的影视片,教师也不必惊慌失措,可以通过一定形式的活动,增强学生的精神“抵抗力”,克服影视的消极影响。
总之,信息素养教育有着广阔的空间。
通过教师的不懈努力,信息素养必然将成为学生的自然意识和自然需求。
教师的任务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信息的探求者、分析者、评价者,问题的解决者和决策的制定者。
(作者单位:山东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一、“自主创新性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涵义及其基本特征1.模式涵义“自主创新性学习”课堂教学模式,根据国家新的《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要求,确立了以导学的教学程序为主线,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充分激励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意识,并通过教学系统各要素的优化组合,实现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共同提高的教学模式。
2.模式的基本特征(1)自主性。
在教学中,学生能够按自己的方法和速度学习数学知识,理解数学原理,掌握数学方法,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小学数学“自主创新性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对于小学这个年纪的学生来说,质疑和热情是他们对待事物最经常的态度,因此自主创新性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展开,就是充分利用了他们的这一年龄特点,让他们在数学学习中多一点未知、多一点质疑,从而多一点热情。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的《大数的认识》这一章节中,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们询问班级中的人数、校园中的人数、城市中的人数,甚至是整个国家和地球上的人口数量,在询问的基础上,将这些数值展示出来,并请学生们来念读。在看到由众多数字组成的大数后,虽然能够回答出来的学生寥寥无几,但是通过这种提问的方式,而不是直接授课的方式,却能够很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由此引导他们进行下一步的自主学习。
(二)创设学生的学习条件
其次,为了让学生能够在数学课堂中更加独立自主地进行学习,教师不仅要缩短授课的时间,同时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也不能进行过多的干预,或是进行过于明显的教学提示。同时,对于四年级的学生而言,虽然他们经过系统的三年学习,已经具备较为基础的数学能力,但是教师仍然需要就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展开教学,在进行新的知识点教学之前,应该尽量运用之前学过的知识点来启发学生。仍然以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的《三位数乘两位数》这一章节为例,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最多学习过三位数乘以一位数,因此在学习更加复杂的乘法计算之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过去的知识点,让他们回顾和总结简单乘法的计算规律,由此推出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2]。
一、自主创新性学习课堂教学模式
(一)基本概念
自主创新性学习的课堂模式,就是为了克服传统的教学中,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弊端。并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数学运用等能力,作为教学的目的。因此,从该创新教学模式中,我们可以将其视为有效提升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所以也成为新时期我们数学教师改进教学工作的重要突破点。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学生自主创新学习模式的研究(范文模版)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学生自主创新学习模式的研究(范文模版)第一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学生自主创新学习模式的研究(范文模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学生自主创新学习模式的研究――(课题方案)一、课题的提出1、课题界定本课题的研究,旨在转变教师以往传统的教学观念,构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学生自主创新学习方式,并不断完善教学目标,形成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形成互动、交往的教学过程,形成自主、探索、发现的教学方式,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指导和帮助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训练学生正确运用语文工具去思维、去创新的习惯,以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要和个人生存需要的人才。
本课题中的“自主创新学习方式”,就是教会学生去主动探求知识,创造性地去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把注入式教学改变为启发式教学,使语文教学真正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好祖国语言,发展思维能力,培养人文精神。
2、研究动因创新是人的生命迸发出的最鲜活、最富灵性的智慧火花。
创新是人类文明的源泉,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永恒主题。
作为以基础性、工具性为特征的语文学科教育,更要求改革创新,以适应未来人才的需要,就目前语文课堂教学现状来看,教学目标不够全面,教学方式过于强调接受学习、重动脑轻动手,重学习轻应用。
在教学中还存在教师中心主义和管理主义倾向,由此可能导致师生关系冲突对立;另外,教学评价的形式过于单一,不能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发展情况;以升学为目标的“应试教育”,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及创新意识的培养。
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丰富创新教育的理论,有助于探索符合素质教育的有效方式、途径,有助于培养符合21世纪人才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
3、指导性理论语文是一门最具有创新性的学科。
语言是思想交际的工具,而创新是思想的智慧之花。
语文的课堂,应该是具有生命活力的创新的课堂。
从历史来看,语文教育史也是一部不断改革,不断创新的历史。
叶圣陶、吕叔湘等一批老教育专家,发表了许多精辟论述,指导和推动了语文教育的改革。
构建自主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构建自主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作者:田莉凤来源:《天津教育·中》2021年第06期【摘要】自主创新的课堂教育模式,其构建原则要符合创新原理、学生学习规律。
自主创新的课堂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创新能力以及创新人格的新时代学生。
创新课堂的开放度较高,允许学生“为所欲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关键词】自主创新;教学模式 ;基本程序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17-0076-02【Abstract】The independent innovation of classroom education mode, its construction principles should conform to the innovation principle and the law of student learning. The main goal of the independent innovation classroom is to cultivate new-age students with a certain sense of innovation, innovative thinking, innovative methods, innovative capabilities and innovative personality. The openness of innovative classrooms is relatively high, allowing students to "do whatever they want"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initiative of students in learning.【Keywords】Independent innovation; Teaching mode;Basic procedures一、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含义及意义(一)什么是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所谓“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其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创新的精神。
开放-自主语文创新教学模式研究计划(教师中心稿)
开放-自主语文创新教学模式研究计划(教师中心稿)“开放-自主”语文创新教学模式研究计划◇江西省赣县田村中学(341102)刘真一、问题的提出农村中学语文教学水平低,学生语文能力差;教师教学方式陈旧落后,学生学习方法被动低效,制约了学生素养的全面发展。
因此,我们必须改革现有教学方式,开拓现代语文教学空间,探索语文教学创新模式。
二、课题界定和理论假设“开放-自主”即“教师开放的教、学生自主地学”。
以“激趣、导学”为主。
教师重在“激励-唤醒-鼓舞” ,“引导-指导-辅导”,进行开放式的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会学-学会”、“多思-发现-创造”。
从而自主地学习。
本课题依据陶行知生活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理论、现代大语文教育理论、现代素质教育理论、以实施新课程标准为原则,对创新教法和创新学法进行研究。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通过开放的教,让学生领略祖国语言的无穷魅力,激发学生强烈的语文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和习惯,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同时提高教师语文教学水平,改变农村中学教育教学水平落后的局面。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一场深刻的课程改革,我们这一课题研究正是为全面实施语文新课程标准作实证,探索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切实可行的实践模式。
四、研究内容及子课题分解(一)研究的主要内容1、领导重视,建立组织机构。
在校长的亲自指导下,教务处、语文教研组精心组织,成立了由语文骨干教师组成的课题研究小组。
2、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实施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方法。
主要内容有:(1)教学内容上突破教材的限制,精选优秀的文学作品引入课堂。
(2)教学方法上改变“重教法、轻学法”的传统,以“激趣、导学”为主,教师通过“激励-唤醒-鼓舞”、“引导-指导-辅导”,促进学生“乐学-会学-学会”、“多思-发现-创造”。
3、利用我镇丰富的客家文化、佛教文化、文物古迹及自然风光、风俗民情,开发课程资源,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和能力。
小学体育课自主创新教学模式的研究实施方案
《“自主创新”在小学中高年级体育技能学习中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陆明一、课题提出的背景1、是能够使学生形成终生体育意识的需要体育课程改革一个极为突出的特点是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学生自身发展的重要性。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创造性地学习。
另外,关注人类健康是21世纪国际社会的共同主题,体育与健康结合是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
在今后的教学中必将过去单纯地追求身体(体质)的发展和运动技术的传习改变为在新的健康理念指导下的体育教学。
教学如何适应学生发展,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开放发展、创新学习,是当前体育教学的重点问题。
自主创新性学习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个性发展,增强人的主体意识,提高人的主体性,使人成为现实的、健康的、能动的、创造的、开放的、自由的、自律的和负责人。
2、是学生的身心特点和个性发展需要“自主创新性”主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个性发展需要,把体育内容变为由多种项目组成,同时可供学生或教师选择的教学方法,它即强调知识技能与身体发展,又重视心理与社会发展,个性思维及创造力的培养,它是以自主创新性学习为中心设计课程的,它是人本主义体育课程的一个体现。
各个国家在这一领域也都进行着研究和实践。
具有权威性的国际学术组织之一罗马俱乐部早就对这一问题作出了论述。
他们的发表的研究报告《学无止境》以《回答未来的挑战》为题,提出要从维持性学习走向创新性学习。
江泽民同志指出:“发展高科技要始终突出自主创新”。
培育“自主创新能力”。
从体育教育自身的发展来讲,目前素质论体育观的价值取向定位为“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
一个中心是指以“健康为中心”,三个基本点是指全体性、主动性、全面性。
全体性是指面向全体学生;主动性是指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全面性应是指提高学生的身体、心理、社会适应、思想道德、技能文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推进创新学习,意味着教育的研究重心由教的方面转向学的方面。
本课题是对小学体育自主创新学习的一个研究与探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方案
一、理论依据:
江泽民总书记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
”根据这种精神,我们的教育面临一个不可回避的实质性问题,那就是义不容辞地进行教育改革,用新的教育模式来取代长期以来妨碍学生自主学习,影响学生终身教育、抑制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的教育模式。
现代教育理论指出,教学活动是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一个互动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辩证的统一,教师的主导作用是通过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出来的,表现在学生进行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等方面。
在实际教学中,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在掌握人类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在吸取前人知识经验的同时,主动地在学习活动中发展和提高学习能力,逐渐具备充分利用外部条件发展自身的能力,即培养自身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1、通过研究,我们将建立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机制,使学生真正“学会学习”,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变学后作业为学前作业,学生能真正“带着问题走向课堂”“带着问题走向老师”,让“每个学生都能抬起头来走路”,使学生的潜能得充分发挥,从而构建起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以适应21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要求。
2、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和传统授课方式的革新,从而提高教师的理论和业务素质。
三、实验假设
我们试图通过“课前预习(设计学案)——激趣导入——艺术精讲——检测反馈——巩固拓展”等5个环节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与学生知识的掌握以及思维能力的强化、潜能的发展同步。
四、实验的具体操作
(一)课前预习
A.目的意义:通过课前预习,使学生明确学什么,怎么学,使先学后教真正落到实处,同时通过学生的预习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备课、上课提供依据,这是建立学生自主学习机制的重要环节。
B.具体内容:包含两个方面,其一,布置预习作业(以学案的形式),其二,预习检查和分析。
预习作业(学案)应包含以下内容:
a.学习目标:要对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如课前教学目标变量中分析,这一目标不应仅停留在一些具体的知识点上,还应对“能力”、“情感”等方面目标提出明确要求。
b.预习指导:超前发放预习提纲(学案),在每节课结束后对下节课内容作适当提示,使学生更明确预习的具体任务和要求。
c.预习作业:学生通过预习,完成适量的预习作业。
d.学生问题栏:在学案上设计一块栏目,让学生具体提出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希望老师能在课堂上帮助解决,同时也使学生能真正带着问题走向课堂。
预习的检查和分析:教师可以全部或部分抽查学生的预习作业,一是为了督促学生的预习,强化学生的预习习惯,二是通过检查和分析预习作业,及时调整备课内容,使课堂教学具有更强的针对性。
C.注意事项:
a.预习作业的设计,既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即要充分估计学生学习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设计题目,使学生能通过作业的完成强化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又要考虑到学科间的协调性,即控制预习作业的数量、程度,不搞题海战术,提高课前时间的利用效率。
b.预习作业环节的操作,开始可考虑放在课堂内进行,待学生形成了预习习惯后再提升至课外。
c.教师要超前备课,尽可能对学生预习中遇到的困难或难点作出预测。
d.对学生在问题栏中提出的问题教师要作必要的记录。
(二)激趣导入
A.目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取决于教师有韵味的新课导入,它如同桥梁,联系着旧知与新知;它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也如同航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
B.具体方法:引趣式、诱导式、提问式、情境式、悬念式、练习式等,不胜枚举,不同学科可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和不同的课型选择恰当、灵活的方式。
C.注意事项:
a.导入新课时针对性要强,要充分考虑实际教学内容的需要而不是游离于内容之外,不能牵强附会而仅作为课堂教学过程的点缀。
b.导入新课要有启发性,要激活学生的思维,能有效地引起学生对新知的渴望,这是导入的关键所在。
c.导入新课要巧妙简洁,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率,而不拖泥带水,转移或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d.导入时知识坡度不宜过大,使学生很容易地由旧知向新知进行自然迁移。
(三)艺术精讲
A.目的意义:以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通过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困难落实精讲,节约时间,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B.具体内容:
a.揭示教学目标,创设情境设置疑难,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对疑难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全班交流。
b.教师点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对情境问题进行质疑,促使学生思维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延伸。
c.教师精讲,在学生对问题产生形成性意见基础上进行必要的归纳,尽可能做到以旧带新,使学生掌握的知识系统化、规范化。
C.注意事项:
a. 充分利用现代教学媒体呈现问题材料,确保精讲点拔到位,省时高效。
b. 教师的板书要纲要信号化,帮助学生减负,使学生能把更多的精力投放到对问题的思考、讨论上。
(四)检测反馈
A.目的意义:有利于及时了解教情学情,及时调节教学、改进教学;有利于学生及时看到自己学习的成绩,增强成就感,产生想继续学习的欲望;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后负担。
B.注意事项:
a.在检测前对本课要点作小结归纳,并进行一些口头检查。
b.可以以试卷形式设计测试题发至学生手中进行书面作业,也可以利用现代媒体呈现测试题,进行口头表达以及思维、心理素质等方面的训练。
c.对学生的测试结果教师要作有效且具有激励性的评价,起正确的导向作用。
d.每节课(新授课)的检测时间不少于10分钟。
(五)巩固拓展
A.目的意义:让学生所学知识得到巩固强化,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使学生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展。
B.注意事项:
a.要注意控制各科的巩固性作业的数量,提高作业质量,避免重复性练习。
b.增加“推荐性”作业,推荐一些“超产题”让课堂上没有吃饱的同学继续深造和发展,推荐一些“补偿题”使课堂上没吃好的学生有巩固补救的机会。
五、研究方法
(1)实验按照“整体规划、专题突破、步步为营、综合调控、重点示范、全面提高”的策略思想组织进行,采取科学实验和群体教改相结合的工作方法。
(2)具体研究方法:
a.自然实验法:实验以2005年入学的高一学生为主要对象,实验在自然教学条件下进行,同时暗设对比班。
b.文献研究法:学习与本实验有关的先进教学理论,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为本实验服务。
c.调查法:了解实验教师对实验内容的理解和实验操作情况,了解学生自学能力发展的状况,了解不同类型学生的心理变化,学习需求变化,以研究促进不同类型学生发展自学能力的策略。
d.研讨法:针对实验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研讨、分析,加强对变量的研究,不断改进操作方法,提高实验质量。
同时注意以下三方面:①适应与发展,②个体与全体,③模式与变式。
e.根据课题实验需要,灵活采用其它研究方法。
六、实施计划
1、实验准备阶段(2004.12 ——2005.7)
①建立组织,学习文献,制定和完善实验设计。
②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明确分工和职责,制定课题的实施方案。
2、实验研究阶段(2005. 8——2006.7)
①在对各实验班调研的基础上,依据课题实施方案,对课题的实验变量、实验假设进行研究、论证。
②定期组织课题研究活动(每学期2次),通过“研究——实践——研究”的方式,对实验模式进行修正、完善。
③结合课题研究,对外开设教学公开课(每年1-2次)
④各阶段测试数据统计、整理,各实验组经验的汇集分析等。
3、实验总结阶段(2006.8 ——2007.7)
①分析各种数据,汇集各种原始实验材料。
②撰写实验结题报告。
③邀请专家对课题成果进行鉴定。
精品文档考试教学资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