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学_课件_第1章

合集下载

中药材的炮制PPT课件

中药材的炮制PPT课件
宋代炮制方法有很大改进,炮制的目的也多样化了,开 始从减少副作用而进入增加和改变疗效,从汤剂饮片 的炮制而同时注重制备成药饮片炮制的崭新阶段。
这一时期有两方面的主要成就:一是对零星的 炮制方法方法进行了归纳,形成了较系统的炮 制通则;二是逐渐增加了一些炮制方法,现代 的炮制方法至代大多出现。这一时期是炮制技 术形成时期。
【功效】生用散瘀血,消痈肿。熟用补肝肾,强筋骨。 【主治】瘀血所致的经闭、肾.虚腰痛。近用于扩宫引产。
【功效】补中益气,健脾,生津。
【主治】中气不足的体虚倦怠、食少便溏;气血 双亏的面色萎黄、头痛.心悸。
4烫 5煅 6淬 7炙 (1)蜜炙:款冬花 (2)醋炙:元胡 (3)酒 (4)姜汁炙 (5)盐水炙 (6)油炙
3 清代
对某些炮制作用有所发挥,炮制品种有所增 多,是炮制品种和技术进一步扩大应用时期。
4 现代
建国后各省市陆续出版了本地中药炮制规范, 同时国家药典也收载了炮制品种,并制定了中 药炮制通则。
1979年我国高校《中药炮制学》试用教材出版, 1985年出版了第二版,1996年出版了规划教材。
七五、八五期间将首乌、草乌等40种饮片列为 国家研究课题,取得了显著成果。
.
款 冬 花
【功效】化痰,降气。 【主治】用于各种咳嗽,常与紫菀同用。本品为
.
治咳常用药。“十方有九”《本草经疏》。
水火共制
1煮 (1)清水煮 (2)醋制:元胡 (3)酒醋同煮 2蒸 (1)清蒸 (2)酒蒸 (3)醋蒸
.
【来源】为罂粟科(Papaveraceae)植物延胡索 Corydalis yanhusuo W. T. Wang的干燥块茎。
淫羊藿
来源:小檗科(Berberidaceae) 植物箭叶淫羊藿Epimedium sagittatum(S. et Z.)Maxim.、淫 羊藿E. brevicornum Maxim.、柔毛 淫羊藿E. pubescens Maxim.、巫山 淫羊藿E. wushanense T. S. Ying或 朝鲜淫羊藿E. koreanum Nakai的 干燥茎叶。

1中药炮制学第一章绪论

1中药炮制学第一章绪论
4.地方特色的《炮制规范》:全国各省、市、自治 区、直辖市大多制订了具有具有传统性、地域性、 经验性的中药炮制地方标准,作为各地饮片生产、 经销部门的执行依据。
33
《药典》与《炮制规范》对规范化生产和质量控制 起到指导监督作用。
在炮制生产中逐步推行机械化,实行规范化生产。 2007年12月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必须通过GMP认证。
饮片:药材经过炮制后可直接用于临床或制剂生产 使用的药品。
中医用药的特点:复方& 炮制 饮片 VS 成药:饮片更能适应中医辨证施治、灵活加
减的要求,仍是中医用药的主要形式。
中药行业三大支柱:药材、饮片和中成药。
4
2.中药炮制学 专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质量标准、
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
3.制订饮片质量标准 传统质量标准客观化、数据化
色泽:标准品系列、标准色度盘、浸出液色度检测; 气味:电子鼻、气相色谱
增补新的质量标准
基础:杂质限度、浸出物限量、有毒/有效成分、重金 属含量、农药残留量
特色:制炭得率、发酵黄曲霉限量等
多指标综合评价:
饮片外观、色泽、气味、性状、组织粉末; 理化鉴定、水分、灰分、浸出物、药效成分、毒性成分; 农药残留量、重金属残留量、溶剂残留量、辅料残留量。
《种杏仙方》4卷(1577)、 《万病回春》8卷(1587)、 明·李时珍《本草《纲复目明》眼:方18外92科种神药验,全33书0种》有6卷“修 (1591)、《云林神彀》 治”,20多种炮制(方15法91。)、《鲁府禁方》4卷 明龚廷贤(明朝内((府1156大9145御))医、、)《《小寿《儿世寿推保世拿元保》方元1脉0》卷全:书对》 炮制方法理论进3行卷论(述16:04“)炒。以缓其性,泡以剖

中 药 炮 制 学

中 药 炮 制 学

中药炮制学炮制:又称炮炙,修制,修事,修治。

炮炙-----用火加工处理药材的方法。

炮-----毛炙肉;裹物而烧;炙-----炕火为炙;把肉在火上。

第一章绪论中药必须经过炮制之后才能入药,这是中医用药的一个特点,也是中医药学的一大特色。

中药炮制是一项制药技术。

中药炮制——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的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

中药炮制学——是专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

第一节中药炮制的发展概况一、中药炮制的起源:二、中药炮制的发展:(一)春秋战国至宋代:在宋以前,炮制的原则、方法。

适用品种已初具规模,是炮制技术的形成时期。

(二)金元、明时期:元、明时期,在前人炮制作用解释的基础上、经系统总结而形成理论,是中药炮制理论的形成时期。

(三)清代:清代对某些炮制作用有所发挥,炮制品有所增多,是炮制品种和技术进一步扩大应用时期。

(四)现代第一部炮制学专著:雷斅《雷公炮制论》。

第二部炮制学专著:缪希雍《炮制大法》。

第三部炮制学专著:张仲岩《修事指南》。

第二节炮制的分类一、雷公炮炙十七法:二、三类分类法:三类:火制、水制、水火共制、净制、切制、炮炙。

三、五类分类法:五类:修制、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其他制法。

1,炮---将药物埋在灰火中。

2,褴---是对药物进行焚烧、烘烤。

3,煿---以火烧物,使之爆裂。

4,炙---药物加辅料后,用文火炒干。

5,煨---药物埋在尚有余烬的灰火中慢慢令熟。

6,炒---汉以前多为熬。

7,煅---在火上煅烧。

8,炼---药物长时间在火上烧。

9,制---为制药物的偏性,使之就范。

10,度---指度量物体大小长短。

11,飞---水飞。

12,伏---伏火药物按一定程序于火中处理,经过一定时间,在相应温度下达到一定要求。

13,镑---利用多刃刀具将药物刮削成极薄片。

14,摋---打击之意,使药物破碎。

15,嗮---晒。

中药炮制学绪论

中药炮制学绪论
《中药炮制学》
中药 炮制 的基 本理 论
炮制学与炮制的含义。 炮制的目的。 炮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 炮制对药性及药物化学成分的影响。 炮制品的质量要求。 药物炮制的作用和原理。 炮制工艺及设备的研究。
《中药炮制学》
中药 炮制 的基 本技 能
净制、切制、炮炙的操作方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 论(P1)
第一章 绪论 第二节 中药炮制的起源与发展 二、中药炮制的发展(春秋战国至宋代)
2.《黄帝内经》(战国至秦汉)
我国第一部医学经典著作。 有使用中药炮制品的记录:
① 生铁落饮(煅法) 小金丹(炼丹) 鸡矢醴(烘焙)
② 治半夏 ③ 血余炭(燔制)
第一章 绪论 第二节 中药炮制的起源与发展 二、中药炮制的发展(春秋战国至宋代)
第一章 结论
第一节 概述 三、中药炮制学的特点
三、中药炮制学的特点
1.中药炮制学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中药炮制学与中医临床各学科密切相关 3.中药炮制学与现代多学科知识密切相关 4.中药炮制学的研究将推动中药现代化的进程
第一章 结论
第一节 概述 三、中药炮制学的特点
1.中药炮制学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药现代化就是将传统中医药的优势、 特色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采用现代 科学技术研究中医药,改进中药生产工 艺和质量评价体系。
第一章 绪论 第二节 中药炮制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节 中药炮制的起源与发展(P3)
一、中药炮制的起源 二、中药炮制的发展
第一章 绪论 第二节 中药炮制的起源与发展 一、中药炮制的起源
(三)中药炮制学的含义 专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质量
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
中药炮制——制药技术。

中药炮制学ppt课件

中药炮制学ppt课件
国家“七五”、“八五”、“九五”、“十五”期间, 相继对100多种中药的炮制原理或炮制方法进行的相关研究, 促进了中药炮制的发展。目前已知的部分的药物的炮制原理, 即是该研究结果。
第三章 中药炮制的目的及对药物的影响
第一节 中药炮制的目的
一、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 1.去毒 ▪ 净制去毒:如蕲蛇、乌梢蛇,去头、鳞、骨。 ▪ 水制去毒:水飞法提取雄黄细粉。 ▪ 加热去毒:炒牵牛子。 ▪ 辅料去毒:醋制芫花。 ▪ 多种方法综合应用,如草乌、半夏。 2.减缓副作用
据《说文》载:“炮,毛炙肉也。”段注: “毛炙肉,谓不去毛炙之也。”
《说文》:“炙,炙肉也,从肉在火上。”
4.陶器的发明与应用
如砂锅、陶罐等烹饪器和储存器的发明 为 早期中药炮制的蒸法、煮制尖、煅制法以及 存放中药汤剂等创造了必要 的工具条件。
陶器的发明与应用,丰富与拓展了炮制的 内容。
3.东汉张仲景《伤寒论》开创了药物生熟异用 学说。
水火共制法,常用的方法有蒸法、煮法、火单
法、提净法等。该类方法相对来说,加热温度较恒 定、受热较均匀,易控制火候等,但时间应根据需 要灵活掌握。
如:何首乌——蒸时间短——便溏、腹痛、腹泻等
桑螵蛸、天麻等——蒸时间太长——上水,难以干燥 川、草乌——煮时间短——难去毒 杏仁——时间短,水量少——不能杀酶保苷等
2.水制的影响
槟榔、黄连。
3.加热制的影响
毒性药物,如川乌、草乌、马钱子 可加热。
治疗成分的生物碱,应避免或减少 加热,如石榴皮、龙胆草、山豆根、石 斛等。
4.辅料制的影响
酒、醋是常用辅料,可增加生物 碱的溶出率。
对于生物碱类药物: ▪ 有效成分
性质稳定――加热或用辅料处理,如元 胡用醋制

中药炮制学课件 第一章绪论

中药炮制学课件 第一章绪论
械的研制 保证医疗用药的安全和有效,并不断创新与发展
本学科。
第二节 中药炮制的起源与发展
一、中药炮制的起源
1.起源于用药实践
追溯到原始社会 对药物进行必要的处理,如洗净、劈开、
打碎、用牙齿咬成碎粒等 产生了中药炮制的萌芽(净制、切制)
2.火的发现是中药炮制形成的关键
火的发现和利用,产生了中药炮制的雏形 (火制)
(一)春秋战国至宋代 ——炮制技术的起始和形成时期
张仲景:《金匮玉函经》“证治总例”中:药物“有须烧 炼炮炙,生熟有定”,开创了药物生熟异用学说的先导。
“凡‘口父’ 咀药,欲如豆大,粗则药力不尽”,阐明 了药物粒度与药效的关系
“别捣食如膏,乃稍纳药末中,更下粗多”被视为现行药 典“稀释法”制巴豆霜之始
(四)现代
——炮制振兴、发展时期
制订出版了各省市中药炮制规范 国家药典中也收载了炮制内容,制定了“中药炮制通则” 相继出版了一些炮制专著 ➢ 《历代中药炮制法汇编》 ➢ 《樟树中药炮制全书》 教学方面,全国各中医院校的中药专业都设有中药炮制课 科研方面,“七五”期间对何首乌等20种饮片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八五”
(一)春秋战国至宋代 ——炮制技术的起始和形成时期
宋:方法改进、炮制目的多样化 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第一
部官方颁布的炮制规范
1. 特设“论炮炙三品药石类例”,专 章讨论炮制技术
2. 185种中药的炮制方法和要求 3. 注意到药物经炮制后性味功效的改
变,如蒲黄“破血消肿即生使,补 血止血即炒用”
水火共制、加辅料制、制霜、制曲等
(二)金元、明时期 ——炮制理论的形成时期
《雷公炮炙论》之后另一部有价值的炮制专 著:缪希雍《炮炙大法》
收载了439种药物的炮制方法,叙述各药出处,采集时 间,优劣鉴别,炮制辅料,操作程序及药物贮藏

中药炮制学学习课件第1章节

中药炮制学学习课件第1章节
中药炮制学学习课 件
汇报人: 2023-12-11
目录
• 中药炮制的基本知识 • 中药炮制的历史沿革 • 中药炮制的现代研究概况 • 中药炮制与临床应用 • 中药炮制的规范化和产业化
01
中药炮制的基本知识
中药炮制的概念与分类
总结词
中药炮制是指药物在应用或制成剂型前,进行必要的加工处 理过程。这些处理可以改变药物原有的化学性质,使其在医 疗应用时更有效、安全、稳定。中药炮制学是专门研究这个 过程的学科。
详细描述
中药炮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它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 部分。根据药物的性质和医疗的需要,中药炮制有多种不同 的方法和工艺。
中药炮制的目的与作用
总结词
中药炮制的目的主要是消除或降低药物的毒性、烈性,增强药物疗效,提高药 物质量,改变药物性能和形态,便于制剂和贮藏等。
详细描述
通过中药炮制,可以改变药物的化学性质,增加药物的溶解度和吸收效果,从 而达到提高药物疗效的目的。同时,炮制还可以降低药物的毒性和烈性,减少 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用药的安全性。
中药炮制研究的新技术新方法
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的中 药炮制过程模拟与优化研究取得 了重要进展,为自动化和智能化
中药炮制提供了可能。
纳米技术、微纳制造等前沿科技 为中药炮制过程中的物质提取、 分离和纯化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生物学、化学和物理学等多学科 交叉为中药炮制研究提供了新的
理论和技术支持。
炮制工艺优化
针对不同中药材和药物剂型,优化炮制工艺参数,提高炮制效率和 成品质量。
炮制质量控制
建立和完善中药炮制的质量控制体系,包括原料药质量、炮制工艺 流程和产品质量标准等方面,确保炮制过程的质量稳定。

中药炮制学ppt课件

中药炮制学ppt课件
▪ 4. 制备新药,扩大药效 如人发、棕榈、黑豆等。
整理版课件
18
四、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趋向 ▪ 大黄 生品-苦寒,性沉而不浮,走而不守
酒制品-引药上行,在上焦产生清热作用 ▪ 生莱菔子-升多于降,涌吐风痰
▪ 水制去毒:水飞法提取雄黄细粉。
▪ 加热去毒:炒牵牛子。
▪ 辅料去毒:醋制芫花。
▪ 多种方法综合应用,如草乌、半夏。
2.减缓副作用
柏子仁 半夏 苍术
整理版课件
16
二、改变或缓和药物的性能 缓和药性 ▪ 大黄生品――苦寒泻下
大黄熟品――苦寒偏于平和 麻黄茎生品――辛散,解表作用较强 蜜炙麻黄茎――发汗解表作用缓和
(降低其挥发油含量) 改变药性 ▪ 蒲黄生品――性滑,活血行瘀止痛
蒲黄炭――性涩,止血
整理版课件
17
三、增强药物疗效 ▪ 1. 增强煎出,提高疗效
(1)植物种子类 (2)矿物类 (3)动物类 ▪ 2. 减少损失,保存药效
某些含苷类成分的药物,如黄芩、杏仁等。 ▪ 3. 辅料协同,增强疗效
黄芪-生品-补中益气 蜜制-补气作用
1.系统叙述各种炮制方法。 2.进一步深化炮制理论
整理版课件
14
▪ 现代——炮制振兴、发展时期
1.文献与炮制方面: 历代炮制文献以及炮制经验的整理和总结。 现代炮制经验基本沿用明、清的理论和方法,由于遵循
不同,经验不同,各地方法不太一致。 2.教学方面:
各地相继建立中医院校,中药专业中将中药炮制列为 专业课之一,为炮制的继承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科研方面:
整理版课件
11
▪ 3.明代缪希雍所著《炮炙大法》,是第二部炮
制专著。该书收载了439种药物的炮制方法,其内 容除部分载自《雷公炮炙论》外,大部分是当时的 具体炮制方法,并将前人的炮制方法归纳为“雷公

中药炮制学PPT课件

中药炮制学PPT课件

生品:表面黄棕色、红棕色或灰褐色,质较坚硬。 味微苦辛。 炒制:鼓起,颜色加深,质脆,有香气。
• [炮制作用]
• (1)缓和药性 • (2)消除副作用 • (3)利于粉碎和成分煎 出。


生品——能升能散,长于涌吐风痰。
炒制——变升为降,长于消食除胀,降气 化痰。多用于食积腹胀,气顺咳嗽。如保和 丸、三子养亲汤。

记下炒黄小节所讲药物的处方用名 来源 炮制方法 炮制作用


[处方用名] 槐花、炒槐花、槐花炭。 [来源] 本品为豆科植物槐的干燥花及花蕾。前者 习称“槐花”,后者习称“槐米”。 [历史沿革] 微炒、炒焦、地黄汁炒、醋煮等,现 行产要有炒黄、炒炭等炮制方法。
[炮制方法] • 1. 槐花──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枝梗,筛 去灰屑。 • • 2. 炒槐花──净槐花,炒制容器,文火, 炒至深黄色,取出晾凉。 3. 槐花炭──净槐花,炒制容器,中火, 炒至焦褐色,喷洒少许清水,灭尽火星, 炒干,取出凉透。
炮制作用(1)降低毒性,(2)药性缓和,免 伤正气。(3)利于粉碎和成分溶出。


酸枣仁
【处方用名】 酸枣仁、炒酸枣仁。 【来源】 本品为鼠李科植物酸枣的干燥成 熟种子。 【历史沿革】 酸枣仁的炮制初见于《雷公 炮炙论》。宋代有微炒、炒香熟(《圣 惠方》)。 现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生用、炒黄。 【性味归经】味甘、酸,性平。归肝、胆、 心经。 【功效】补肝,宁心,敛汗,生津
火候判断的方法 • (1)对比看——与生品比较形状与颜色 • (2)听爆声——子仁类药物多有爆裂声 • (3)看断面——呈淡黄色 • (4)闻香气——种子类药物固有香气溢出
• • • • •
注意事项 (1)药物大小分档 (2)控制火力和火候 (3)翻搅均匀,出锅及时 (4)成品放凉,筛去灰屑,及时包装

《中药炮制学》(总论课件1-6章)

《中药炮制学》(总论课件1-6章)

(四)陶器的发明与应用
人类在长期利用火的过程中,对土壤 的可塑性也有了逐步的认识,为陶器的发 明准备了条件。在我国仰韶文化时期(公元 前5000年左右),就有了砂锅、陶罐等烹 饪器和储存器,为早期中药炮制的蒸制法、 煮制法、煅制法(陶制煅药罐)以及存放中 药汤剂等创造了必要的工具条件。陶器的 发明和应用,极大丰富和拓展了炮制的内 容。
便是中药炮制所必须遵守的法规。
一、国家级药物炮制质量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自1963年版一部 开始收载中药及中药炮制品正文中规定 了饮片生产的工艺流程、成品性状、用 法、用量等;附录设有“中药炮制通则” 专篇,规定了各种炮制方法的含义、具 有共性的操作方法及质量要求,是属国 家级药物炮制的 质量标准。
然后再探索出更能突出饮片特色的质量标准, 如制炭类药得率. 发酵类中黄曲霉的限量检查等。
最终建立起更为合理的质量标准,以更 好地控制饮片质量,确保临床用药的效果。
中药炮制是一门制药技术,技术本身就 有很强的科学性。饮片的形、色、气、味是 外观上衡量炮制质量的因素,临床应用疗效 是内在评价炮制质量的指标,要充分应用现 代科学技术手段,加强对中药炮制原理的科 学研究,不断改进、规范炮制工艺,制订出 包括饮片外观、色泽、气味、性状、组织粉 末、理化鉴定、水分、灰分、浸出物、药效 成分、毒性成分、农药残留量、重金属含量、 溶剂残留量等多指标的饮片质控方法和标准, 以提高中药饮片质量,确保临床应用的疗效。
炮制专著
(四)现代 《全国中药炮制规范》《中国药典》
《中药炮制经验集成》《历代中药炮制法汇典》 《樟树中药炮制全书》
第三节 有关中药炮制的法规
2001年12月1日施行的修订后的《中华人民 共和国药品管理法》是目前药品生产、使用、 检验的基本法律。其中第二章《药品生产企业管 理》中第十条明确规定:“中药饮片必须按照国 家药品标准炮制;国家药品标准没有规定的, 必须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 督管理部门制定的炮制规范炮制。省、自治区、 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炮制 规范应报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这

中药炮制学.pdf

中药炮制学.pdf

中药炮制学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中药炮制的起源与发展一 中医炮制的起源二 中医炮制的发展第二节 中药炮制的研究一 研究内容二 研究方法第三节 有关中药炮制的法规第二章 炮制与临床疗效第一节 炮制是中医用药的特点第二节 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第三节 传统只要的原则第四节 炮制对药性的影响一 炮制对四气五味的影响二 炮制对升降沉浮的影响三 炮制对归经的影响四 炮制对毒性的影响第五节 炮制对制剂的影响一 饮片是汤剂和中成药的基本原料二 汤剂和中成药对饮片的外观质量与内在质量要求第三章 中药炮制的目的及对药物的影响第一节 中药炮制的目的第二节 炮制对药物理化性质的影响一 炮制对含生物碱类药物的影响二 炮制对含甙类药物的影响三 炮制对含挥发油类药物的影响四 炮制对含鞣质类药物的影响五 炮制对含有机酸类药物的影响六 炮制对含油脂类药物的影响七 炮制对含树脂类药物的影响八 炮制对含蛋白质 氨基酸类药物的影响九 炮制对含糖类药物的影响十 炮制对含无机化合物类药物的影响第四章 中药炮制的分类及辅料第一节 炮制的分类一 雷公炮灸十七法二 三类和五类分类法三 工艺与辅料相结合的分类法四 以药用部分的来源分类法第二节 中药炮制常用辅料一 液体辅料二 固体辅料第五章 炮制的质量要求和贮藏保管第一节 炮制的质量要求第二节 中药及炮制品的贮藏保管一 贮藏中的变异现象二 变异的自然因素三 贮藏保管方法第六章 中药饮片工业的管理及饮片厂的设计 第一节 中药饮片工业的管理一 中药饮片工业的发展概况二 饮片工业改革的思路与改革方向三 中药饮片工业的管理第二节 中药饮片厂的设计一 中药饮片厂建设的基本要求二 厂房 设备及技术力量的设计三 饮片车间设计第三节 饮片厂的废水处理一 废水的预处理二 活形物泥法三 生物膜法第七章 净选与加工第一节 清除杂质第二节 分离和清除非药用部位第三节 其它加工第八章 饮片切制第一节 切制前的水处理第二节 饮片类型及切制方法第三节 饮片的干燥第四节 饮片的包装第五节 影响饮片质量的因素第九章 炒法第一节 清炒法第二节 加辅料炒第十章 灸法第一节 酒灸法第二节 醋灸法第三节 盐灸法第四节 姜灸法第五节 蜜灸法第六节 油灸法第十一章 煅法第一节 明煅法第二节 煅淬法第三节 扣锅煅法第十二章 蒸煮燀第一节 蒸煮法第二节 煮法第三节 燀法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中药炮制的起源与发展一、中药炮制的起源中药的炮制是随着中药的发现和应用而产生的,有了中药就有中药的炮制,其历史可追溯到原始社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上对炮制原理的解释: 历史上对炮制原理的解释: 如炒炭止血——红见黑止。 红见黑止。 如炒炭止血 红见黑止 酒制升提,姜制发散, 酒制升提,姜制发散,入盐走肾等 现代部分已研究清楚药物炮制的原理: 现代部分已研究清楚药物炮制的原理: 如醋制延胡索、煮川乌、草乌、附子等。 如醋制延胡索、煮川乌、草乌、附子等。
2.改进炮制工艺 改进炮制工艺 科学、简单工艺 科学、简单工艺———— 机械化、标准化。 机械化、标准化。程控化
3.制定饮片质量标准 制定饮片质量标准
系统、规范、科学、客观、 系统、规范、科学、客观、现代 根据饮片的特点,制定具体检测项目。 根据饮片的特点,制定具体检测项目
三、炮制学特点
1.对单位味中药进行炮制,临床用药是复方 对单位味中药进行炮制, 对单位味中药进行炮制 甘草( 蜜炙品)、厚朴( )、厚朴 姜炙品) 甘草(生、蜜炙品)、厚朴(生、姜炙品) 2.是工艺课,实践先于理论 是工艺课, 是工艺课 白术( 炒焦)、黄芪( )、黄芪 蜜炙品) 白术(生、炒焦)、黄芪(生、蜜炙品) 3.直接观察效果不容易 直接观察效果不容易 4.炮制工艺要求依法炮制 炮制工艺要求依法炮制
清代以前的三本炮制专著
书名 雷公 炮炙 论 炮炙 大法 修事 指南 作者 成书年代 载药 雷 南北朝刘 300 种 学攴 宋时代 缪希 明代 雍 张仲 清代 岩 439 种 232 种 主要特点和贡献 1.总结当时的炮制成就。2. 创建炮制新方法,概括炮制 作用。3.运用辅料炮制药物。 1.总结归纳“雷公炮炙十七 法”2.提出药物贮藏保管方 法 1.系统叙述各种炮制方法。 2.进一步深化炮制理论
金、元、明时期——炮制理论的形成时期 明时期 炮制理论的形成时期
药物炮制,最初多着眼于解毒, 药物炮制,最初多着眼于解毒,后世逐渐注意 到药物经炮制处理后功效的变化。 到药物经炮制处理后功效的变化。 1.金元以来,对中药炮制的作用,逐步有了 理论上的归纳总结。 2.明代陈嘉谟在《本草蒙荃》中着重说明中 药炮制前后的归经去向,使炮制理论进一步完善。 在操作上,提出“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 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的论述。在炮制方法分 类上,提出三类分类法,即水制、火制、水火共制。
草、白矾)
毒性药物
2.中药炮制学
专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质量标 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
炮制理论——中医理论,并结合现代科技。 中医理论,并结合现代科技。 炮制理论 中医理论 如炭药止血、延胡索醋制增强止痛作用。 如炭药止血、延胡索醋制增强止痛作用。 工艺——原理清楚,可改进工艺。 原理清楚, 工艺 原理清楚 可改进工艺。 如川、草乌等。 如川、草乌等。 规格、标准——南、北差异或标准不客观。 规格、标准 南 北差异或标准不客观。 如阿胶等。 如阿胶等。 方向——现代化、机械化、程控化。 现代化、 方向 现代化 机械化、程控化。
3.东汉张仲景《伤寒论》开创了药物生熟异用 .东汉张仲景《伤寒论》 学说。 学说。 4. 梁代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将零散的炮制方 . 梁代陶弘景《本草经集注》 法进行了第一次归纳总结 第一次归纳总结。 法进行了第一次归纳总结。并增加了许多炮制方 法。 5. 刘宋时代雷敩的《雷公炮炙论》是我国第一 刘宋时代雷敩的《雷公炮炙论》是我国第一 部炮制专著。 部炮制专著。
二、中药炮制学的基本任务 1.探讨炮制原理 探讨炮制原理
炮制原理: 炮制原理:药物炮制的科学依据和药物炮制的 作用。 作用。 在一定工艺条件下, 在一定工艺条件下,药物在炮制过程中产生的 理化变化, 理化变化,以及由此产生的药理作用改变和这些 作用改变所产生的临床意义, 作用改变所产生的临床意义,从而对炮制方法作 出一定的科学评价。 出一定的科学评价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在各药项下列 “炮制”项,并在附录中列有“中药炮制通则”专 篇。是国家级的炮制标准。
炮制通则中,按炮制操作顺序分为净制,切制和炮炙; 在炮制中又分为17种炮制方法。
2.全国中药炮制规范:颁布于1988年,作为暂 行的部颁标准,但未真正实行。
3. 《中药饮片质量标准通则》(试行): 中药饮片质量标准通则》 试行) 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为部颁标准(行业 标准),对饮片的外观、片型、净度、水分等加以 规定。 4.地方特色的《炮制规范》:中药炮制具有 地方特色的《 地方特色的 炮制规范》 传统性、地域性、经验性的特点,全国各省、市、 自治区、直辖市大多制订了具有,作为各地饮片生 产、经销部门的执行依据,为地方标准。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概述
中药行业三大支柱:药材 饮片 成药 药材、饮片 成药。 药材 饮片和成药 药材——饮片——中成药——患者——康复。 汤药 中药饮片是连接原药材与临床应用的不可缺少 的中间环节。
中医用药的特点 主要有二个,一个是复方,另一个是炮制。 药材经炮制后入药,可根据临床需要制备 不同炮制品,以适应不同的病症。药材通过 炮制产生饮片。虽然饮片和成药都能直接用 于临床,但因为饮片更能适应中医辨证施治、 灵活加减的要求,所以,目前饮片仍是中医 用药的主要形式
6.唐代药王孙思邈把炮制提到一个更高的地 . 药有烧炼炮炙,生熟有定……顺方者福, 顺方者福, 位,称“药有烧炼炮炙,生熟有定 顺方者福 逆之者殃。 逆之者殃。”这种认识被历代医药学家奉为临床用 药的准绳。 药的准绳。 7.唐代苏敬等修定的《新修本草》是世界最早 .唐代苏敬等修定的《新修本草》是世界最早 的药典,首次规定惟米酒、米醋入药。 的药典,首次规定惟米酒、米醋入药。将炮制内容 列为法定内容。 列为法定内容。 现代使用的方法宋代大都已出现, 现代使用的方法宋代大都已出现,至今仍沿用 的很多。 的很多。
第三节 有关中药炮制的法规
依法炮制: 依法炮制:中药饮片必须按照国家药品标准炮 国家标准没有规定的,必须按照省、自治区、 制;国家标准没有规定的,必须按照省、自治区、 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部门制定的炮制规范炮制。 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部门制定的炮制规范炮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2001.12.1执行) 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是目前药品生产、使用、 检验的基本法规,中药饮片的炮制必须按照以上有 关规定执行。
现代——炮制振兴、发展时期 炮制振兴、 现代 炮制振兴
1.文献与炮制方面: 历代炮制文献以及炮制经验的整理和总结。 现代炮制经验基本沿用明、清的理论和方法,由于遵循 不同,经验不同,各地方法不太一致。 2.教学方面: 各地相继建立中医院校,中药专业中将中药炮制列为 专业课之一,为炮制的继承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科研方面: 国家“七五”、“八五”、“九五”、“十五”期间, 相继对100多种中药的炮制原理或炮制方法进行的相关研究, 促进了中药炮制的发展。目前已知的部分的药物的炮制原理, 即是该研究结果。
二、中药炮制的发展概况 1.春秋战国至宋代——中药炮制技术的 起始和形成时期。 2.金、元、明时期——炮制理论的形成 时期。 3.清代——炮制品种和技术的扩大应用 时期。 4.现代——炮制振兴、发展时期。
春秋战国至宋代——中药炮制技术的起始和 春秋战国至宋代 形成时期。
1.汉代以前 炮制的出现,最早只是个别或简 . 炮制的出现, 单的炮制原则,无具体方法。 单的炮制原则,无具体方法。 五十二病方》——最早记载炮制的医方 如五十二病方》——最早记载炮制的医方 书如“止血者燔发” 书如“止血者燔发”、 2.汉代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第一部药学专 . 神农本草经》 对有毒药物炮制方法与机理作一定的解释。 著。对有毒药物炮制方法与机理作一定的解释。
3.明代缪希雍所著《炮炙大法》,是第二部炮 制专著。该书收载了439种药物的炮制方法,其内 容除部分载自《雷公炮炙论》外,大部分是当时的 具体炮制方法,并将前人的炮制方法归纳为“雷公 炮炙十七法”。
清代--炮制品种和技术的扩大应用时期 清代 炮制品种和技术的扩大应用时期 1.清代受元明炮制理论的影响,把一些炮制 原则推广到其他药材,使炮制品种不断增多。但亦 有学者对某些药物制法是否妥当提出不同看法。 2.张仲岩所著《修事指南》为清代的炮制专 著(第三本炮制专著)。该书收录药物232种。基本内 容多取自《证类本草》和《本草纲目》,但作了进 一步的归纳、整理。并在《本草蒙荃》所载炮制理 论的基础上增添了一些新的内容。如“吴茱萸制抑 苦寒而扶胃气,猪胆汁制泻胆火而达木郁,牛胆汁 制去燥烈而清润……”等。
3.酒的发明与应用
丰富了用药经验,酒作为辅料被应用 于炮制药物,充实了中药炮制内容(辅料 制)。此时,为中药炮制形成具备了条件。
4.陶器的发明与应用
如砂锅、陶罐等烹饪器和储存器的发明 为 早期中药炮制的蒸法、煮制尖、煅制法以及 存放中药汤剂等创造了必要 的工具条件。 陶器的发明与应用,丰富与拓展了炮制的 内容。
四、中药炮制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理论指导 理论指导——中医药理论。 中医药理论。 理论指导 中医药理论 2.质控 质控——理化、薄层、含测等。 理化、 质控 理化 薄层、含测等。 3.应用 应用——制剂、调剂等。 制剂、 应用 制剂 调剂等。 4.发展 发展——与相关学科以及边缘学科间的联系,如 与相关学科以及边缘学科间的联系, 发展 与相关学科以及边缘学科间的联系 分子生物等。 分子生物等。 因此,中药炮制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 因此,中药炮制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
第二节 中药炮制的起源与发展
一、中药炮制பைடு நூலகம்起源
药物——火——酒——陶器 1.起源于用药实践 历史可追溯到原始社会。人类为了服用药物, 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处理,如洗净、劈开、打碎、 用牙齿咬成碎粒等,这样就产生了中药炮制的萌芽 (净制、切制)。
2.火的发现是中药炮制形成的关键 火的发现和利用,使人类逐步从生食过渡到熟 食。一些制备熟食的方法被应用于处理药物,使其 也有了生、熟之分,如炮、烧等。产生了中药炮制 的雏形(火制)。 说文》 毛炙肉也。 段注: 据《说文》载:“炮,毛炙肉也。”段注: 毛炙肉,谓不去毛炙之也。 “毛炙肉,谓不去毛炙之也。” 《说文》:“炙,炙肉也,从肉在火上。” 说文》 炙肉也,从肉在火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