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名词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月30日词条——【通行证人格】
拥有此种人格特质的人类,会常常把自己当作“通行证”一般,认为任何人都会协助自己的愿望,对自己说“Yes”。
这类人常常要求一些并不熟悉的人帮自己做事,总觉得别人没有拒绝自己的理由。
你身边是不是也有“通行证人格”式的人呢?
5月5日词条——【人格面具】
“人格面具”这个心理概念,是由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它指一个人公开展示在人前的一面,其目的在于给人一个好的印象,以得到社会的承认,保证能够与人,甚至不喜欢的人和睦相处,实现个人的目的。
每个人都会有很多张“人格面具”——这让我们觉得活着就需要“虚伪”——其实这是太过去社会洁癖的评价,“人格面具”的存在帮助我们防御了陌生的人际环境可能带来的危险,帮助我们更好的社会化,它的存在必不可少。
但是总戴着面具不摘下来,形成了“人格面具依赖”,就是一种心理问题了。
5月6日词条——【情结】
情结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学术语,精神分析学派常常“拿情结它说事”。
它指的是一群重要的潜意识组合,往往形成强烈的潜意识的冲动。
情结有一些是先天形成的,每个人都有,比如“恋母情结”;有一些与个人特定的创伤经验有关,比如“助人情结”。
5月7日词条——【拖累症】
“拖累症”是一种“不太健康”的人际卷入,有此症状者潜意识里会把别人当作一种“拖累”,时刻准备着为别人负责,哪怕对象是并不熟悉的人。
拖累症者常常想替别人扛责任,老为别人的事担忧焦虑,总有冲动去给别人建议,强烈的在意别人是否需要自己,当别人拒绝这种需要时就怒气横生,而且常常取悦别人而牺牲自己。
拖累症者可能伴有一种或以上的不可抗拒的强迫行为的驱使。
5月8日词条——【自我暴露】
“自我暴露”是一种人际沟通中的行为技巧。
指把自己私人性的方面显示给他人。
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把自己对对方的感受告诉对方,这种体验感受既可是积极、正面、赞杨的,也可是消极的、反面的、批评的;另一种是暴露自己与对方所谈内容有关的个人经验。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自我暴露逐渐增加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随着信任程度和接纳程度的提高,交往双方会越来越多地暴露自己。
自我暴露的程度,由浅到深,大致可分为4个水平。
首先是情趣爱好方面,比如饮食习惯、偏好等;第二是态度,如对人对事对政府的看法和评价;第三是自我概念与个人的人际关系状况,比如自己的自卑情绪,和家人的关系等;第四是隐私方面,比如个体的性经验,个体不为社会接受的一些想法和行为等等。
5月9日词条——【弃婴情结】
“弃婴情结”是一种常见的情结,和我们的自卑感有关。
有弃婴情结的人,总感觉自己像一个无力的无法惹人喜爱的被抛弃的婴儿。
常常在和别人的交往亲密时,就预感着自己会被抛弃,会被甩掉。
在和别人的相处中也总是很被动,觉得自己对别人不重要,当别人对自己做决定时,往往逆来顺受,经常性的陷入一种要被孤立和远离的不安中。
5月10日词条——【表演性人格障碍】
“表演性人格障碍”是一种人格特质极端化的心理问题。
这类人的特征为一贯情感肤浅易变,自我戏剧化,追求剧场效应,情感表达过分夸张,暗示性强,以自我为中心,自我陶醉富有幻想,缺乏为他人考虑,感情容易受伤害,对待别人的明显情感逻辑,持续地渴望赞扬、兴奋和注意。
5月11日母亲节特约词条——【恋母情结】
恋母情结,又称俄底浦斯情结,是由弗洛伊德提出的一种人类共有的本能冲动情结。
通俗地讲常见于男性的一种心理倾向,就是无论到什么年纪,都总是服从和依恋母亲。
恋母情结来源于古希腊神话中底比斯王子俄狄浦斯杀父娶母的故事。
恋母情结是最基本的人际关系,也是最早发生的人际关系,长大以后的各种人际关系都不同程度地受恋母情结的影响。
随着年龄的增长,恋母情结的对象渐渐年轻化,终于被同龄人所取代。
此时,正常的男性会与同龄的异性相爱。
5月12日词条——【青鸟综合症】
“青鸟综合症”是特指年轻人中近年来常见的一类职业困惑——它表现为频繁更换职业,频繁跳槽,总是找不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和职位。
就像童话《青鸟》,总是找不到心中想象的那只美丽的青鸟,于是一直不停的奔跑寻找,像暴风雪中迷失方向的…青鸟‟到处飞散。
这种症状往往发生在有优秀学历的年轻人身上,他们中不满足于自己所处的职业,目标也并不明确,但却总认为理想在别处。
5月13日词条——【自我防御机制】
“自我防御机制”是由弗洛伊德提出的一项自我功能。
就是当我们面对一些有可能的威胁和伤害时,为了防止引起强烈的焦虑和罪恶感,我们的自我会跳出来使用一系列的防御机制来缓和我们的不安和痛苦。
常用的防御机制有否认、压抑、合理化等……我们所熟知的阿Q,就是防御机制高手。
5月14日词条——【救世主情结】
“救世主情结”是人人都可能产生的一种心理,它是助人动机过渡的一种表现。
有此情结者,总总是觉得对世界或者对某人具体的人,有强烈的使命感,要帮助别人,使对方快乐,少受磨难…它和正常的助人行为的区别是:“救世主情结者”总是自己幻想出对方的困难,放大对方的痛苦和需要,不惜牺牲自己,来满足对方。
在对方拒绝帮助时,会产生极大的情绪波动,依然要去插手对方的事,要影响对方。
5月15日词条——【从众现象】
这是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用通俗的话说,从众就是“随大流”。
就是说当一个人在人群中时,会倾向于和大多数人做一样的事。
用学术的口吻来说,就是在临时的特定情境中,对占优势的行为方式的采纳。
越是对陌生的环境,或越是突发状况,越容易产生从众现象。
5月16日词条——【自我实现】
自我实现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概念,指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只有当人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时,人们才会感到最大的满足。
是比物质的获得更加让人满足的一种需要。
自我实现型的人,有独立自主的性格,对生命感到满意、能发挥潜能又具有创造力的人,一直追求着精神世界的圆满。
5月17日词条——【阿尼玛与阿尼姆斯】
阿尼玛与阿尼姆斯是荣格提出的两种重要原型。
阿尼玛揭示的是潜藏在男性心中的女性化特征。
阿尼姆斯揭示的是潜藏在女性心中的男性化特征。
它们都是对人类内心世界的一种本质描述。
比如一个阿尼玛型的男人,内心高度的女性化,则会在男人的躯壳下表现很多的女性化特质,如细腻、敏感、柔弱,情感化等。
5月18日词条——【蒙太奇思维】
“蒙太奇思维”指创作构思时的一种思维方式,脑中不断涌现跳跃的却合乎逻辑、连续不断、结构独特又富有节奏的画面,它的特点是有声音也有画面感。
这种思维模式常常出现在艺术家型的人身上。
5月19日词条——【缪勒综合症】
“缪勒综合症”是一种顺行性的遗忘症,就是对新近发生的事件和经历丧失了记忆。
比如长久性的不记得昨天发生的事。
这种遗忘并非是一般性的“忘事”,而是由大脑海马区受损而导致的,遗忘发生
在脑部重创之后,它是由缪勒在1959年时发现的。
5月20日词条——【共情】
“共情”是由罗杰斯提出的概念,指的是一种能深入他人主观世界,了解其感受的能力。
强调关怀一个人,必须能够了解他及他的世界,就好像我就是他,我能够用他的眼看他的世界及他自己一样,而不能把他看成物品一样从外面去审核、观察,必须能与他同在他的世界里,并进入他的世界,从内部去体认他的生活方式,及他的目标与方向。
5月21日词条——【替代创伤】
“替代创伤”指听他人诉说,或看他人悲痛的场景画面、照片,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也仿佛经历了创伤过程的感觉,好像替代对方经历了一遍痛苦。
比如媒体记者,采访受灾的群众,有时候会产生和对方一样的创伤感,就是因为他受了“替代创伤”。
5月22日词条——【仪式化行为】
“仪式化行为”是一种人类共有的行为模式。
指为了满足心理的需要,而进行的一套个人化的、重复进行的、遵循一定程式的,具有象征意义的行为。
比如一个人因为失恋的痛苦,为了回忆以前的爱人,出门前都要摸一下门旁边的植物叶子,因为这盆植物是以前的爱人养大的。
这就是一种仪式化行为。
5月23日词条——【群体极化】
群体极化是指在群体中进行决策时,人们往往会比个人决策时更倾向于冒险或保守,向某一个极端偏斜,从而背离最佳决策。
在阐述论点、进行逻辑论战时,一些成员变得具有防御性。
当他们面对挑衅时,态度会变得更为固执甚至走向极端。
在某些情况下,群体决策偏向保守一端;但在更多的情况下,群体决策偏向冒险的一端,比个体决策更倾向于冒较大风险。
这种倾向意味着与个人单独行动相比较,群体成员更愿意拿组织资源去冒险。
虽然风险决策会有较高的回报,但是失败的决策常常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5月24日词条——【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指的是人们对某一类人或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是我们在认识他人时经常出现的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
我们经常听人说的“长沙妹子不可交,面如桃花心似刀”,东北姑娘“宁可饿着,也要靓着”,实际上都是“刻板印象”。
它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我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和某个群体中的每一成员都进行深入的交往,而只能与其中的一部分成员交往,因此,我们只能“由部分推知全部”,由我们所接触到的部分,去推知这个群体的“全体”。
5月25日词条——【光环效应】
“光环效应”指在人际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夸大的社会印象,正如日、月的光辉,在云雾的作用下扩大到四周,形成一种光环作用。
常表现在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或事物)的最初印象决定了他的总体看法,而看不准对方的真实品质,形成一种好的或坏的“成见”。
也可以称为“以点概面效应”。
是主观推断的泛化、定势的结果。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当我们看到某个明星在媒体上爆出一些丑闻时总是觉得“他看起来不像做这样的事的人啊”,而事实上我们心中对他的好印象是来自于他在银幕或媒体上展现给我们的那圈“月晕”,它真实地人格我们是不得而知的,仅仅是推断的。
5月26日词条——【自我预言】
自我预言就是自己应验之前对自己的预言。
例如你原本预言上台报告会报得很烂,结果一上台果真结结巴巴的,证明了你的预言,所以所谓的自我预言就是:一个人对自己(或别人对自己)的预期,将会在往后的行为结果中应验,自己的作为将验证自己的预言,简单讲就是你原本预期的是什么,结果就会受到你的预期影响而成真。
5月27日词条——【隐藏需要】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种感觉,就是突然在人群里想隐藏起来,不让别人发现你,不让别人察觉你的想
法……这就是人类共有的一种心理现象“隐藏需要”,“隐藏需要”是和人的“暴露需要”相对的心理,它的产生和人的焦虑有关,因为往往当我们成为焦点,就会焦虑,所以为了缓解被关注的焦虑,我们有时非常想要隐藏起来,保护我们的隐私,拥有自己的小秘密,这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需要。
5月28日词条——【心理扳机点】
扳机原指枪的射击扳手,当子弹顶上膛,一扣“扳机”子弹就会射出枪膛。
心理学上借用“扳机”这一名词,形容某种刺激在触及心理的某一创伤后会引起强烈的心理反应,所触及的这个心理创伤就称为“扳机点”。
“扳机点”有时候也用来形容引发情绪宣泄,触动一个人心灵最深处的那一件事,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些“扳机点”,在创伤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在稳定化之后触及这些“扳机点”,包扎其所引发的创伤。
5月29日词条——【本我】
本我(id)是弗洛伊德的人格概念中提出的“三个我”之一。
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本能的自己——也是人类最类似动物本性的那一部分“我”。
它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
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本我的目标乃是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及繁殖,它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觉察。
我们常常提到的“潜意识”,就都承载与本我之中。
5月30日词条——【自我】
自我(ego)是弗洛伊德的人格概念中提出的“三个我”之一。
很多其他学派的心理学家也提出“自我”的概念。
但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自我就是内心深处的自己,真实的自己,代表着毫不掩饰的“我”。
它是在成长过程中从本我分化出来的,当本我的要求与现实相抵触而不能得到满足时,便产生了自我。
自我的职责是在本我与外部现实之间进行调节,对本我的要求进行修改,使之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得到满足。
所以自我受“现实原则”的支配。
当超我产生后,“自我”处于本我和超我之间,代表理性和机智,具有防卫和中介职能,它按照现实原则来行事,充当仲裁者,监督本我的动静,给予适当满足。
自我的心理能量大部分消耗在对本我的控制和压制上。
任何能成为意识的东西都在自我之中,但在自我中也许还有仍处于无意识状态的东西。
5月31日词条——【超我】
超我(super-ego)是弗洛伊德的人格概念中提出的“三个我”之一。
它是人格的道德部分,代表的是理想而不是现实,要求的是完美而不是实际或快乐。
超我是由自我中的一部分发展而来的。
它由两部分组成:自我典范和良心。
自我典范相当于幼儿观念中父母认为在道德方面是好的东西,良心则是父母观念中的坏的东西。
它来自社会环境中经由奖励与惩罚的经历而建立起的一个我,最初是由父母的道德标准投射而成。
它形成后,个人的行为与超我的自律标准不符,即会受到良心的谴责。
超我的功能有:抑制本我的不被社会接受的冲动特别是性及攻击等,劝自我向善,努力表现成熟卓越。
6月1日词条——儿童节特选【退行机制】
退行机制是自我防御机制中比较常用的一个。
基本上有些人每天都在使用。
它是指个体在遇到焦虑、挫折和攻击时,放弃已经学到的比较成熟的适应技巧或方式,心理活动退回到较早年龄阶段的水平,以原始,幼稚的方法应付当前情景,是一种反成熟的倒退现象。
例如:一个成年人,做错了一件事,之后用吐舌头的方式,表现自己认识到错误,并希望得到宽容,以摆脱痛苦。
不过这正式我们人类可爱的地方——永远有机会充满童心^_^
6月2日词条——【潜意识】
很多人对心理学的认识,都是从潜意识开始的。
潜意识指的就是潜藏在我们一般意识底下的一股神秘力量,是人类原本具备却忘了使用的能力,这种能力我们称为“潜力”,也就是存在但却未被开发与利用的能力。
它是相对于“意识”的一种思想。
又称“右脑意识”、“宇宙意识”,有人也称它为“祖先
脑”。
如果将人类的整个意识比喻成一座冰山的话,那么浮出水面的部分就是属于显意识的范围,约占意识的5%,换句话说,95% 隐藏在冰山底下的意识就是属于潜意识的力量。
有人说潜意识比我们的意识聪明8万倍,因为它聚集了人类数百万年来的遗传基因层次的信息,囊括了人类生存最重要的本能与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与宇宙法则,即人类过去所得到的所有最好的生存情报,都蕴藏在潜意识里,因此只要懂得开发这股与生俱来的能力,几乎没有实现不了的愿望。
6月3日词条——【内在自我觉知者】
内在自我觉知者,是一类人为自我大于世界的人,这类人更在意自己的感受,常常会有更深刻的情感反应,坚持自己的行为标准与信念,不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他们看重的是自我评价。
6月4日词条——【公众自我觉知者】
公众自我觉知者,是一类世界大于自我的人,这类人对自己的外在方面比较在意,害怕别人评价自己,担心他人对自己有不好的评价,因此也常会感到自尊感低落,容易在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产生距离,行动也更看重外在的行为准则。
他们看重的是社会评价。
6月5日词条——【自我中心】
“自我中心”是皮亚杰提出的心理学名词。
指儿童在2-7岁左右,只会从自己的立场与观点去认识事物,而不能从客观的、他人的立场和观点去认识事物。
如当自己的汤是热的时,就认为别人的汤也是热的。
这是一个人类心理发展的必然现象,并不等于“自私”。
6月6日词条——【重要他人】
重要他人,顾名思义是指对我们有重要影响的别人。
指在一个人社会化和心理人格形成的过程中,发挥重要影响的具体人物。
我们每个人在长大的路上,至少都需要5-10位重要他人,他们可能是父母长辈、兄弟姐妹,也可能是老师、同学,甚至是萍水相逢的路人或不认识的人,甚至可以是偶像式的幻想人物。
6月7日词条——【投射】
投射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是指把自己所不喜欢或不能接受的性格态度动机或个体意识,转移到外部世界或他人身上,简单说就是:“我讨厌的事,我就认为所有人都讨厌”,就像“照镜子”;也常常指一种把危险放在外面的感觉。
6月8日词条——【观察学习】
观察学习是指人们仅仅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及其结果,就能学会某种行为,又称替代学习、模仿学习。
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我们的大量行为都是通过对榜样行为的观察而习得的。
6月9日词条——【隐蔽青年】
隐蔽青年,这是日本社会心理学家对某一群有共同特征的青年人起的名词,他们是一些文化依存症候群,这些青少年大部分的时间在自己的房间度过而不去学校与公司,面对各种社会排斥而选择自我封闭,过著足不出户生活。
6月10日词条——【强迫性重复】
强迫性重复,并非“强迫症”,它是我们每个人都可能存在的一个心理模式,这个词语来自于精神分析学派。
它指在童年时,经历的一些挫败和创伤,在潜意识中都希望自愈,于是长大后,每每在有条件时,就创造类似的情境表面上看是一种不可理喻的“自讨苦吃”甚至自虐,但实质是试图依靠自己现在的力量,把那些失败扭转,医治好自己的创伤。
但结果多数是失败的。
比如一个人,如果在小时候遭遇过与亲人离别的痛苦,那么长大后择偶时,他有可能选择那些他没有信心能与之长久生活的异性。
6月11日词条——【共同依赖】
共同依赖是一种后天从家庭中学到的亲密关系模式。
共同依赖特征的人往往会建立或长期保持单向的、打击破坏情绪的、虐待性的人际关系,它也被称为”关系成瘾症”,通俗一点说,就是家人间强烈的用痛苦纠结在一起,它严重影响一个人去建立健康的、互相给予满足感的亲密关系的能力。
共同依赖行为是通过观察、模仿其他家庭成员的类似行为而习得的,并且能传递给下一代人。
例如酒精或毒品成瘾者的配偶、父母、兄弟姐妹、朋友或者同事会得上共同依赖症。
6月12日词条——【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是指一个人追求自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美状态的动机,即一种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力求取得活动成功为目标的动机。
成就动机是整个动机体系中的一种动机﹐它与求知﹑自我提高﹑创造以及赞誉﹑遵从﹑归属等动机交织在一起﹐相互渗透﹐相互作用。
6月13日词条——【去习惯化】
“去习惯化”这是一个社会心理学名词。
简单讲就是通过改变熟悉的刺激,而使习以为常的反应发生变化,促使我们再次注意这个刺激。
这个心理现象,常常用于广告宣传,或是艺术设计,往往运用为将大家习以为常的刺激物稍作变化,于是引起新的注意。
6月14日词条——【去个性化】
去个性化,又叫个性消失,最早是法国社会学家G·勒邦提出的,指在某些情况下个体丧失其个体性而融合于群体当中。
此时人们丧失其自控力,以非典型的、反规范的方式行动。
比如,在临时性大群体中,球迷们闹事,每个人都很少考虑自己行为的适当性,很少考虑自己应承担的责任。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就是去个性化的典型例子。
6月15日词条——【巨眼沟通】
“巨眼沟通”是一种非常彻底的沟通方式。
常常用于心理咨询。
从名字来看,非常形象,就是巨大的眼睛凝望着你每一个细节的沟通方式,不仅仅要看到对方成人心态的那个自我,还要看到他的家长心态自我和儿童心态自我。
并对来访者的三种自我状态都做出反应,处理所有三种自我状态的陈述,觉察和了解来访者的感受。
这是一种能帮助来访者感到被理解的一种好方式。
通过这种方式,来访者会从整体上感受到心理辅导者觉察了他们说体验到的感觉,并用高的的敏感性来理解他们自己的内心世界。
6月16日词条——【顿悟】
顿悟本是禅宗的一个用语,指通过正确的修行方法,突然瞬间领悟佛法的要领。
在西方格式塔心理学家的研究中,对顿悟学习做更深入的研究。
他们认为在顿悟是指在学习的情境内,人们能够在瓶颈中突然找到突破口,而这个突破口往往是凭自己的智慧,使之前获得的经验重新组合。
顿悟现象主要有六个特点:
⑴问题解决前常有一个困惑或沉静的时期,表现为迟疑不决,有长时间的停顿; ⑵从问题解决前到问题解决之间的过渡不是一种渐变的过程,而是一种突发性的质变过程; ⑶在问题解决阶段,行为操作是一个顺利的不间断的过程,形成一个连续的完整体,很少有错误的行为; ⑷顿悟依赖于情境,当答
案的基本部分与当前情境的关系较易觉察时,才容易出现顿悟; ⑸顿悟获得的问题解决方法能在记
忆中保持较长的时间; ⑹在一种情境中产生的顿悟可以迁移到新的场合。
6月17日词条——【安慰剂效应】
心理咨询中的安慰剂效应,就是俗话说的“心理安慰作用”,利用的是暗示的力量。
比如一个失眠的人求助心理师,心理师给他一盒维生素,但告诉他是助眠神药,结果这个人每天睡前复用一颗维生素,果然不再失眠。
这个现象指一个人太想被治疗的心,因为接触到治疗,而感觉精神放松,原来存在的问题,就“自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