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柴油机的特性
单缸柴油机标准
![单缸柴油机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ffbad84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b5.png)
单缸柴油机标准
单缸柴油机是一种只有一个气缸的柴油机,主要应用于农业机械、工程机械、汽车工业、船舶机械、电力工业等领域。
单缸柴油机具有重量轻、体积小、布局简略、修理便利等特色。
具体的标准可能因应用领域和需求而有所不同,但一般来说,单缸柴油机应满足以下标准:
1.功率和扭矩:单缸柴油机应具有一定的功率和扭矩输出,以满足各种应用的
需求。
2.燃油消耗率:单缸柴油机的燃油消耗率应较低,以提高燃油经济性。
3.排放标准:单缸柴油机的排放应符合相关国家和地区的排放标准,以减少对
环境的污染。
4.噪音标准:单缸柴油机的噪音应符合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噪音标准,以减少对
操作人员的噪音干扰。
5.可靠性:单缸柴油机应具有一定的可靠性,以保证其长期稳定运行。
6.耐久性:单缸柴油机应具有一定的耐久性,以承受各种恶劣的工作条件。
7.维修性和保养性:单缸柴油机应易于维修和保养,以减少停机时间和操作成
本。
单缸柴油机的标准应根据具体的应用和需求而定,但应满足基本的性能、可靠性和耐久性要求。
第十五章 生物柴油技术
![第十五章 生物柴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46249e03c1c708a1294a4412.png)
放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程度。生物柴油碳链一般在 C14~C18,所含双键数目少, 含氧量较高,含碳支链数目少,使生物柴油燃烧较为完全,燃烧特性良好。据研 究,生物柴油的燃烧尾气与普通柴油等矿物燃料相比,除了 NOx 浓度稍有升高 外,烟尘颗粒、SOx、CO、HC 的排放均有明显的下降。此外,生物柴油不含芳 香烃,燃烧后不会产生芳香烃和 PAHs。因此,生物柴油的应用对于控制温室效 应、控制酸雨和可吸入颗粒物排放等都有积极作用。
1)CO 排放特性:发动机高负荷下燃用生物柴油的 CO 排放浓度明显低于普 通柴油,而低负荷时两者基本持平。生物柴油的高含氧量(10%)对高负荷下的 完全燃烧有利,同时生物柴油的十六烷值较高,有利于柴油机起动。
2)HC 排放特性:生物柴油 HC 排放稍低于普通柴油。这是由于生物柴油芳 香烃含量很少,滞燃期较短,未燃碳氢和裂解碳氢均较少,高含氧量对 HC 减排 也有利。
主要特性
生物柴油
柴油
冷滤点
夏季产品
-10
0
冬季产品
-20
-20
相对密度
0.88
0.83
40℃动力黏度/(mm2/s)
4~6
2~4
闭口闪点/℃
>100
60
十六烷值
≥56
≥49
热值/(MJ/L)
32
35
燃烧功效/%
104
100
S(质量分数)/%
<0.001
<0.2
O(体积分数)/%
10
0
生物柴油的密度(15℃)一般为 0.85~0.90g/cm3,国标为 0.82-0.90g/cm3, 略高于石化柴油国标 0.810~0.855g/cm3。密度对燃料从喷嘴喷出的射程和油品的 雾化质量都有一定影响。
N6210型柴油机说明书
![N6210型柴油机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812736f2b4daa58da0114ae4.png)
N6210型柴油机使用说明书宁波中策动力机电集团有限公司2011年第一部份使用说是明书1柴油机及其附件介绍1.1基本术语1.1.1型号标注系列代号缸数缸径增压用途变型代号柴油机的飞轮是连接推进器等主要功率输出端,为飞轮端,与之相对应的为自由端。
1.2.3旋转方向自飞轮端面向自由端数,顺时针为右转,逆时针为左转。
1.2.4气缸编号自飞轮端面向自由端数,飞轮端为第一缸,依次类推。
1.2.5发火顺序六缸:右机:1-5-3-6-4-2八缸:右机:1-5-7-3-8-4-2-6左机:1-4-2-6-3-5左机:1-6-2-4-8-3-7-51.2.6左、右机定义自自由端向飞轮端视,油泵面在右侧为右机,在左侧为左机。
1.2柴油机的技术特点N210系列柴油机是消化吸由国外同类柴油机的先进技术基础上,采用现代先进计算机模拟技术,自主研制的新一代节能、环保型、能燃用重油的中速柴油机,是公司系列柴油机成轼进入市场后,其产品发展战略的延续。
其功率范围为396~1471KW,转速为600~1000r\min,可燃用3500S以下粘度的重油,性能指标先进,工作可靠,维修方便,外型美观,在相同的功率范围内该系列柴油机具有高度低、长度短、结构紧溱的优点。
N210柴油机为直列式、四冲程、增压中冷、直接喷射、不可逆转的柴油机,可以提供右机右转,右机左转、左机右转、左机左转。
其主要零部件有以下特点:1)机体采用曲轴悬挂式结构和零档轴承设计方式,机器振动小,曲轴饶曲小,传动精度高;2)曲轴为全平衡设计,有效减轻轴瓦的负荷,可以带前端输出;3)主轴瓦和连杆轴瓦采用最新的铜铅双层电镀合金技术,疲劳强度大大提高;4)伟分理处齿轮箱与机体铸为一体,机体采用水冷结构设计,凸轮轴操纵侧布置,机体整体铸造有气腔、水道、油道等,使得外围管路减少,减少了三漏的产生。
5)缸套上沿设计火焰环解镶圈,有效清除活塞头部积炭,减轻缸套的磨损,减少机油、燃油消耗,提高燃用重油的适用性,采用机体冷却水冷却;6)活塞顶的形式采用平顶浅W设计,适应燃油高压喷射的要求,环槽全部淬火硬提高燃重油的适应性;7)活塞环外围全部镀铬或CKS处理,提高燃重油的适应性;8)连杆采用船用三段式连杆,有效增加连杆轴颈,增加曲轴重叠度,提高曲轴强度,同时吊缸高度更低;9)气缸盖结构采用同侧进排气布置形式,采用V形盆腔,有效增加底板强度,减少热负荷;10)排气阀座强制水冷却,降低阀面温度,适应燃烧重油;11)凸轮轴采用分式结构布置,轴颈粗,刚性好,减小抽出长度;12)前端将机油、淡水冷却器、滤清器、调温阀布置一个模块里,用管路将水泵、机油泵联结;13)后侧布置气动启动马达,带有预啮合装置,启动安全可靠;14)中冷器布置在前端,设计壳体装配中冷器,支撑增压器,可根据用户要求需求安装在飞轮端;15)排气管船机采用脉冲,达到能量的良好利用,发电机组采用定压、采用独立支撑;16)燃油系统采用国外知名公司的设计,泵端压力达到150MPa,喷油器启喷压力达到38~45MPa,使燃油得到充分的雾化,油气混合均匀,提高燃油经济性;17)主要螺栓全部采用液压拉伸器紧固,螺栓受力均匀,零件的受力变形均匀;良好的设计有更高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众多的先进技术确保其有较长的吊缸间隔及较低的燃油和机油消耗率,N6210系列柴油机满足船舶入级建造规范和IMO组织对NOx排放的要求,适宜用于长江航运、拖轮、顶推轮、客货轮、工程船、渔船、船舶辅机,也可以用作陆用电站和其他动力装置。
MAN B&W ME-GI双燃料低速二冲程船用柴油机
![MAN B&W ME-GI双燃料低速二冲程船用柴油机](https://img.taocdn.com/s3/m/0c5c0aaff524ccbff1218448.png)
压缸 单 元 上 安 装 了 电控 燃 气 喷 射 阀 (ELG J),用 来 控 制 燃 气 喷 射量 。同 时伺 服 油系 统 提 供 高压 控 制油 到 燃 气 喷射 阀 ,进而 控 制 燃 气 的正 时 。在 ELGl阀和 燃 油
2.1 燃气 喷射 阀
ME—GI双 燃 料 剧 或 3个 燃 油 喷射 阀 ,: 燃 油 阀 的开 启 和关 闭 』 是 增 加 了喷 射 燃气 引1 作 由 ELGI阀 控制 , 的 辅助 ,来 完成高 压
压 共轨 系 统 的设 计 。这些 燃 气 管 采用 双 壁式 设 计 ,外 部 管 起 保 护 作 用 , 以 防止 内管 破 裂 时 高 压 燃 气 喷 出 。 在 包括 阀 、法 兰 等 的 中 间空 间 安 装 了单 独 的 换气 能 力约 为 “10~ 30 air per hour”的机械 通风 装置 。中 间 空间 的压 力要 低于 机 舱和 通风 管外 风机 马 达的 压力 。 通风 送 出的气 体排 放到 安全 的 区域 。
…
、|
B _I l… “
、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燃 气 通 过 缸盖 上 } 泄 漏 可 能 引发 的 风 险 阀杆 之 间装 有 密 封 环 上的孔 返 回到 高压 管
2.2 双 壁燃 气管 为 了将 高 压燃 气 j
。
… pInd1.
图 3 燃气 阀块 ,蓄压块 在 燃气 喷 射期 间 ,蓄压 块 内的 压 降需要 进行 测 量 , 压 降 通 常 不 能超 过 20 bar~ 30 bar。燃 气 通 过 截 止 阀到 达 燃 气 喷射 阀 ,在 柴 油 机 燃 气 运 行 模 式 结 束 后 , 通 过放 气 阀清空 蓄压 块 内的燃 气 。
第一章第1节 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第一章第1节 柴油机的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1f1b15a97375a417866f8fb7.png)
缺点:
汽油机:245~350g/KWh
1)振动及噪音较大;2)部件工作条件恶劣,燃烧室 部件承受较大热负荷和曲柄连杆机构承受较大的机 械负荷等缺点。
7
1.2柴油机的基本结构参数
压缩发火的往复式内燃 机
五个过程:进气、压缩、 燃烧、膨胀和排气。
四个行程:进气﹑压缩 ﹑燃烧和膨胀﹑排气行 程。
特点:活塞上下运动四 次,曲轴转两转,凸轮 轴转一转。
热负荷
二冲程柴油机较高(作功频繁),喷油嘴喷孔易因热
负荷过高而引起结炭堵塞。
各自优越性
提高功率方面,二冲程机优越;
换气质量方面,四冲程机优越。
42
1.增压的目的与定义
目的:提高柴油机的单缸功率。
定义:提高柴油机的进气压力,增加进气密度,从而达到 在同样的气缸容积中充进更多的空气量,以便喷入更多的燃 油,提高柴油机的平均指示压力和平均有效压力。
二冲程柴油机的工作过程包括第一行程(压 缩行程)、第二行程(膨胀冲程)和换气过程 (进、排气过程)。压缩行程指活塞从下止点上 行遮住排气口开始(图中点4),当活塞到达上 止点时,压缩过程结束(图中的点C)。膨胀行 程是指从上止点燃油发火燃烧开始到活塞下行打 开排气口结束(图中的点1),z点表示缸内的最 大爆发压力点,d2点表示工作循环的最高温度 点,在此过程中燃气膨胀推动活塞下移向外输出 有效功。换气过程是指从膨胀行程终止后开始, 随着活塞的移动,活塞依次打开排气口(点1) 、 打开扫气口(点2)、到达下止点(点0)、关闭扫气 口(点3)、关闭排气口(点4),到压缩行程开 始前结束。废气排出气缸,新鲜空气进入气缸进 行清扫的过程,不占有单独的行程,因而又称为 “扫气过程”。
汽油机(点燃式)
燃气轮机 蒸汽轮机
柴油发动机电控系统—柴油机电控系统概述
![柴油发动机电控系统—柴油机电控系统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6df88a9b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77.png)
二、柴油机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应用背景
• 日益紧迫的能源与环境问题迫使人们对越造越多的汽车进行严格的排放 控制和提出更高的节能要求;
• 每天频繁发生的交通事故,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极大的威胁,这对 汽车行驶的安全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
•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计算机、新材料及新工艺等在发动机上的应用,已使 发动机的结构和性能焕然一新
时和喷油量。 • 独立控制喷油时间 • 燃油喷射能力加强 • 不能独立控制油压
第3页
一、电控技术的发展及优缺点
第三代,时间—压力控制式 • 利用电磁阀控制喷油正时和喷油量,高压泵控及
控制阀来控制喷油压力。 • 高压油泵供油 • 控制阀控制燃油压力 • 高压柴油存贮在共轨 • 电磁阀独立控制喷油
量、喷油正时和喷油 速率
第一章 认识柴油机电控系统
1.1 柴油机电控技术概述
第1页
一、柴油机电控技术的发展及优缺点
第一代,位置控制式 • 电子调速器替代机械式离心调速器 • 电机驱动油量控制套筒 • 控制油喷量 术的发展及优缺点
第二代,时间控制式 • 利用高速电磁阀的开启或闭合时间来控制喷油正
第7页
Cx Hy Sz + O2 + N2
CO2 + H2O + N2 + O2 + NOx + HC + CO + SOx + C
柴油 空气
主要排气成分 排气中的微量成分
微粒排放物( PM) 可见污染物排放
柴油机:主要是 NOx, PM 第5页
三、 柴油机电控系统的应用特点
• 电子装置运行精确 • 容易实现自动控制系统 • 电子装置能向车辆提供广泛的信息 • 电子部件比机械部件更容易装到发动机上 • 采用电子电路能够做到更高的集中程度 • 电子部件很少受原材料的限制,从长远看,电控发动机的成本将降
东风七型内燃机车柴油机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
![东风七型内燃机车柴油机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948fba1fcc1755270722088f.png)
东风七型内燃机车柴油机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摘要本论文首先对机车柴油机的作用以及当前的发展形势作了基本的简介,再次对东风七型柴油机基本工作原理、主要部件及其构造进行了阐述,同时对柴油机的各系统的作用及容易发生的故障部件、系统作简要叙述,然后结和我段所配属机车柴油机的实际情况对机车柴油机运行故障原因、判断方法、处理方法进行研究。
希望通过这些研究,对本单位的机车柴油机的故障排除有一定帮助,能尽量减少机破和运缓的发生。
柴油机作为内燃机车的动力设备,其运行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机车的安全可靠运行,希望通过这些研究,减少机破和运缓的发生,以适应铁路跨跃式发展的需要。
通过对东风七型机车柴油机运行故障分析及处理方法研究,可以至少做到:(1)预防故障的发生或防止事故的扩大。
(2)进行应急处理、减少机破事故。
(3)对其他机务段故障发生造成事故后,进行事后分析,以便确认责任和吸取教训。
关键词:柴油机,故障分析,判断方法,处理方法第一章、绪论1.1阐述柴油机的作用及其发展状态1.1.1柴油机的作用柴油机是我国铁路、交通运输、工矿等行业应用比较广泛的动力之一。
机车柴油机是用于内燃机车的柴油机。
由于柴油机热效率高,在世界范围内的铁路机车上已经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柴油机按结构形式的不同,分风冷和水冷,增压与非增压柴油机;按柴油机转速和活塞平均速度的不同,又分低速柴油机、中速柴油机和高速柴油机;按使用用途可分为船用、路用和固定发电用柴油机。
一般交通航运部门多数采用低速柴油机,交通运输、工矿企业用的大多为高速柴油机,铁路运输牵引用内燃机车动力采用中速和高速增压柴油机。
机车柴油机是用于内燃机车的柴油机。
是内燃机车的动力装置,又称压燃式内燃机。
由于柴油机热效率高,在世界范围内的铁路机车上已经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柴油机在动力设备上,发生的故障约占设备故障的40% ~ 60%左右。
因此,正确诊断故障原因和排除故障,是保证动力设备正常运用的重要举措。
柴油机新题
![柴油机新题](https://img.taocdn.com/s3/m/8ee093bb65ce0508763213a0.png)
柴油机新题1.1.1下列哪一选项不是柴油机的优点:DA.经济性好B.尺寸小,重量轻C.机动性好D.机身振动小1.1.1柴油机活塞的上止点(T.D.C),是指活塞在气缸中运动到的位置。
AA. 距离曲轴最远B. 距离曲轴最近C. 距离曲柄销最远D. 距离曲柄销最近1.1.1柴油机几何压缩比(ε)的数学表达式是。
B 注:V S——气缸工作容积;V C——压缩室容积A. V S/ V CB.1+ V S/ V CC. V S/ V C–1D. 1-V S/ V C1.1.2非增压四冲程柴油机的进气阀在下止点后关闭,其目的是。
AA. 利用进气空气的流动惯性,向气缸多进气B. 利用进气空气的热能,向气缸多进气C. 利用进气空气的流动惯性,驱扫废气D. 减少新废气的掺混1.1.2 MAK 8 M 453C型船用柴油机的进气提前角是58°,进气滞后角是45°,则其进气过程的角度是。
CA. 225°B. 238°C. 283°D. 193°1.1.2一般来说,增压四冲程柴油机的气阀重叠角比非增压四冲程柴油机的要大,原因之一是。
BA. 增压四冲程柴油机的进气温度高B. 增压四冲程柴油机的进气压力高C. 增压四冲程柴油机的燃烧室容积大D. 增压四冲程柴油机的转速高1.1.3增压二冲程气阀——气口式直流扫气柴油机的排气阀的关闭是。
DA. 在扫气口关闭之前B. 在扫气口关闭之后C. 与扫气口同时关闭D. 视机型不同,三种方案均可被采用1.1.3目前,弯流扫气的二冲程柴油机已不再生产,原因是现在船用低速柴油机已向————发展。
AA. 长行程方向B. 大缸径C. 多缸数D. 高增压1.1.4二冲程柴油机在方面比四冲程柴油机优越。
BA. 提高强化程度B. 提高功率C. 提高转速D. 换气质量1.1.4与四冲程柴油机相比较,在二冲程柴油机的优点中,下述那一项叙述错误:AA. 换气质量好B. 回转均匀C. 换气机构简单D. 维修保养方便1.1.5柴油机采用增压技术的主要目的是。
船用柴油机发展史
![船用柴油机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32b7b60d2f60ddccdb38a010.png)
船用柴油机百年发展简史王华堂一.柴油机的诞生鲁道夫·狄塞尔(Rudolf Diesel,1858-1913)。
狄塞尔1856年出生于法国巴黎,父母是德国移民。
1870年普发战争爆发后,他移居到德国奥格斯堡的叔叔家,在那里他就读职业学校。
1875年,他进入慕尼黑科技大学学习,5年后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并返回巴黎从事制冷专业。
在工作中,他深感蒸汽机的效率低下,于是萌发了设计新型发动机的念头。
1890年他回到柏林,不久后他建造了一台以氨气为动力的发动机并进行研究,但不幸的是,发动机的爆炸差点要了他的命。
出院后他继续研究工作,并在1893年发表了著名的论文《Theory and Construction of a Rational Heat-engine to Replace the Steam Engine and Combustion Engines Known Today》(《取代现有蒸气发动机和内燃发动机的合理的热发动机理论和设计》),在论文中他提出了定压加热循环原理(即“狄塞尔”循环),并申请了专利。
图1.1 柴油机的发明人鲁道夫.狄塞尔为了实现他的想法,他找到德国奥格斯堡机器制造厂,也就是今天大名鼎鼎的曼(M.A.N)公司的前身。
1897年,他成功制造了一台能安全运转的热机。
在奥格斯堡他亲自启动了发动机,那一瞬间,热机领域一次新的科技革命诞生了。
虽然这台单缸引擎的功率仅为14瓦,但效率已经远远超过当时的蒸汽机和已经发明的奥托式内燃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26%。
现在,这台机器的复制品(原件已经不幸在二战中损毁)被收藏在慕尼黑德意志科技博物馆里,狄赛尔也永远被人们铭记。
今天英文的柴油机一词“Diesel Engine”就是以他的姓氏来命名的。
不过当时柴油机并没有使用柴油,使用的是植物油。
图1.2 世界上第一台柴油机狄塞尔柴油机为单缸四冲程柴油机,虽然柴油机经过了100多年的发展,但其基本原理都是基于狄塞尔提出的定压膨胀原理。
柴油发电机的技术规格书20120320
![柴油发电机的技术规格书20120320](https://img.taocdn.com/s3/m/62c6514269eae009581becd5.png)
柴油发电机组技术规格书1.柴油发电机组的安装及使用环境1.1柴油发电机组是用于市电电源中断后为重要负荷提供电源的备用供电电源,应为应急式柴油发电机组。
1.2柴油发电机组的规格:额定输出功率40KW(在年最高温度及湿度条件下),额定输出电流大于70A。
1.3 柴油发电机组的安装及使用环境:使用地点:慈溪市慈东滨海区。
安装位置:户内。
环境温度:在-19℃~+60℃范围内能正常工作。
环境湿度:在慈溪最高湿度的自然条件下能正常工作。
抗地震设防烈度为: 6度。
2.供货范围及要求:(包括且不限于以下设备及要求)2.1整套设备主要包含柴油引擎、发电机、控制系统及其配套系统。
整套设备应是国内知名品牌产品,有注册商标。
整套设备应是全新的,性能稳定、可靠耐用,具有自动应急启动、自动控制、信号远传(含控制)和现场手动启动及停机等功能。
柴油机可采用“东风康明斯柴油机”或性能更好的知名品牌产品,并配有涡轮增压、直流电动机启动、闭式水冷却系统、全自动电子调速和自动保护装置等,废气排放应不低于欧2标准。
发电机为欧美产进口或国内独资、合资产品,具有快速反应的无刷励磁系统、绝缘等级为H 级、自动电压调节。
配置的柴油发电机组应为技术水平先进的成熟产品,性能安全可靠,结构及零部件设计配置合理,易于调整和维修(在宁波应设有维修部)。
柴油发电设备应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以达到在运行中节能的目的。
2.2柴油发电机组后备输出功率不小于额定输出功率的110%,供出电源为交流3PH/0.4KV/50Hz/cosø=0.8(滞后)/中性点直接接地/空载电压畸变率不大于5%。
2.3机组采用一体式结构,安装在同一公用底盘上,不容许采用现场组装的机组,底座采用高强度钢材制造,设有可供起吊及牵引装置。
发动机与发电机间必须由法兰作封闭式耦合。
机组需加设防震减震装置。
底盘适合于固定在业主提供的混凝土基础上。
2.4柴油发电机组应能满负荷连续运行24小时,1小时过负荷能力不小于10%。
WD615系列柴油机整车匹配手册
![WD615系列柴油机整车匹配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90b585c45fbfc77da269b15a.png)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2004 年 11 月
本手册不适用于欧Ⅲ柴油机 本公司保留对产品的技术改进、更改权和对本手册的修订权。
目录
第一章 概述………………………………………………………………………………1 1.1 柴油机简介 ………………………………………………………………………1 1.2 柴油机功率和转速范围 …………………………………………………………1 1.3 柴油机主要结构特点 ……………………………………………………………1 1.4 WD615 系列柴油机型号含义 ……………………………………………………2 1.5 WD615 系列柴油机外形图 ………………………………………………………2
潍柴动力 追求卓越
1
WD615 系列柴油机整车匹配手册
1.4 WD615 系列柴油机型号含义
W D 6 1 5 ××
机型号 单缸排量 缸数 柴油机
水冷
1.5 WD615 系列柴油机外形图
图 1-1 WD615 系列柴油机外形图
潍柴动力 追求卓越
2
WD615 系列柴油机整车匹配手册
第二章 技术参数和性能曲线
2.1 主要技术参数
1
气缸数
2
型式
3
缸径/行程(mm)
4
排量(L)
5
压缩压力(kPa)
6
点火顺序
7
冷态气门间隙(mm)
配气相位 8
(气门间隙:进气 0.3 排气 0.4 时)
9
节温器开启温度
10
起动方式
11
润滑方式
12
润滑油容量(L)
13
冷却方式
14
机油压力(kPa)
柴油机电控技术
![柴油机电控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8ac033975901020207409cbd.png)
(4)降低发动机的排烟。电控单元根据油门开度、水温、机油温度以及涡轮增压器的进气压力, 精确地控制喷油量和喷油正时,使尾气排放更加理想化。
(5)减少发动机排气污染。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提高了喷油器的制造精度,提高了燃油的喷射压 力,提高了发动机各缸喷油量的一致性,可以在电磁阀的标牌上查到校准码,通过仪器向电控单元输 入每个喷油器电磁阀的校准码。
普通柴油机
电控柴油机
电控柴油机与电控汽油机的区别:
电控柴油机:控制喷油时间。 电控汽油机:控制空燃比。
1.2 柴油机电控技术的发展历程 到目前为止,柴油机电控技术已经历了3代技术变化: 第一代为凸轮压油、位置控制技术。 该技术保留了传统柴油机供给系统的基本组成和结构,只是取消了机械控制部件(调速器 等),增加了传感器、ECU、执行器等组成的控制系统,使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得以提高。 其缺点是:响应速度慢,控制精度不够高,供油压力不能精确控制。
第二代为凸轮压油、时间控制技术。 该技术基本保留了传统燃油供给系统的组成和结构,通过高速电磁阀直接控制高压燃油的适 时喷射。 其缺点是:供油压力无法精确控制。
第三代为共轨蓄压、电磁阀时间控制技术。 高压共轨系统的特点突出: ①高压共轨系统的燃油喷射压力独立于柴油机转速和负荷。 ②高压共轨系统对喷油时机和喷油量的控制非常自由。 ③高压共轨系统对喷油规律的调节能力很强。 ④高压共轨系统能够实现很高的燃油喷射压力。目前已达到160~200Mpa。 ⑤高压共轨系统适应性较强,可以用于多种柴油机机型。
执行元件发出执行令信号。 ①ECU的控制功能。 ②ECU的硬件。 ③ECU的软统的功能
6-第六章 柴油机燃烧
![6-第六章 柴油机燃烧](https://img.taocdn.com/s3/m/acee1d5177232f60ddcca18d.png)
第六章柴油机燃烧由于能源短缺和人类对环境保护的日益关切,使得内燃机技术工作者对柴油机燃烧、经济性以及排放产生极大的兴趣。
然而,柴油机的燃烧过程是相当复杂的,它的详细机理还不十分清楚。
柴油与空气的可燃混合气在燃烧室内若干部位产生自燃,而与此同时,一些其他地方燃油可能仍处于液态。
许多发动机在运行条件下,着火开始而燃油仍在继续向燃烧室内喷射。
此时燃烧室内的燃油同全部喷射油量之比对燃烧过程有相当大的影响。
而燃油在燃烧室内的分布规律对燃烧的组织及其形态、对排放的形成都有重要影响。
本章就柴油机燃烧的基本内容及其目前发展做一分析论述。
§ 1 燃料的喷射与蒸发1.1 喷射油束的形态燃料在高压下经喷油器孔口射入燃烧室内,随着时间进展,燃料油束向前伸展和扩张。
为了解喷雾发展过程,人们通过等容模型燃烧室对单个油束的观察,得到有关喷射特性的认识。
1.高压、室温条件下喷射的油束日本学者藤本等人用高压等容模型燃烧室在室温条件下做试验。
燃烧室内压力为p0=0.098~9.91MPa,喷孔直径为0.27mm,喷油量取0.09g,喷油器开启压力p j=33.7MPa。
试验表明,从喷射开始后约0.5ms 至喷射结束时,油束形态有类似模式,如图6-1所示。
一个充分发展的油束,可将其分成各具特征的若干部分。
主流区:位于油束核心部分,单位体积内油滴量多,粒度大,流速大,动量大,为高密度的主流部分。
混流区:燃料油滴数量少,粒度也小,流速低,在油滴间卷吸入大量空气形成浓度减小的混合流域,它处于主流区的周围。
初始部分l s:油束刚离喷口具有较明显的圆锥形部分的长度。
混合部分l c:从初始部分末端至油束边界成湍流状态部分的长度。
穿透部分l p:为l s+l c,即基本保持圆锥形部分的长度。
稀释部分l d:油束的顶端,燃油稀疏部分。
通过观察和测量得知,喷射油束卷吸周围空气进入穿透部分。
而油束顶端在向前伸展中一方面排开周围空气,同时也卷吸进一些空气形成不断增长的逐渐稀薄的可燃混合气。
九年级物理柴油机的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柴油机的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211b3e2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6d.png)
九年级物理柴油机的知识点柴油机作为一种内燃机,是常见的汽车发动机之一。
它以柴油为燃料,在内部燃烧过程中产生动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九年级物理中与柴油机相关的知识点。
1. 柴油机的工作原理柴油机采用压燃式燃烧,其工作原理可以简要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1.1 进气阶段:柴油机进气阶段是通过活塞下行,活塞从气缸顶部吸入新鲜空气。
1.2 压缩阶段:活塞回升时,将吸入的空气压缩至较高的压力和温度。
1.3 燃烧阶段:在压缩末期,高压和高温的空气中喷射入燃油。
由于高温和高压,燃油被迅速燃烧,产生爆发力推动活塞向下。
1.4 排气阶段:完成燃烧后,废气通过排气阀排出,并开始新的循环。
2. 柴油机的构造柴油机通常由几个主要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有着特定的功能。
以下是柴油机常见的构造:2.1 活塞和气缸:活塞在气缸内作往复运动,通过连杆和曲轴传递动力。
2.2 燃油喷射系统:燃油泵将柴油送入喷油嘴,喷油嘴将燃油细化和喷射到气缸内。
2.3 曲轴和连杆机构:连杆与曲轴相连,将活塞的上下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驱动车辆前进。
2.4 散热系统:通过冷却剂循环来保持柴油机的正常运行温度。
3. 柴油机的优点和应用相比汽油发动机,柴油机具有以下优点:3.1 节能:柴油机的热效率较高,能量利用率较好,使用相同能量的柴油可以行驶更远的距离。
3.2 动力强劲:柴油机具有较高的扭矩输出,适合用于重载工况和长途运输。
3.3 经济性高:柴油燃料价格相对较低,加之燃料消耗较少,因此柴油机在长途货运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4. 柴油机的维护与保养为了确保柴油机的正常工作和延长其使用寿命,需要进行适当的维护和保养:4.1 定期更换机油和机滤:机油和机滤起到润滑和过滤的作用,定期更换可以防止发动机零件因磨损和杂质积累而损坏。
4.2 清洁燃油系统:保持燃油系统的清洁可以提高燃油的喷射效果和燃烧效率。
4.3 注意冷却系统:定期清洗冷却系统以防止堵塞和过热现象的发生。
4.4 检查和调整喷油嘴:定期检查和调整喷油嘴的工作状态,以确保喷油效果和燃油的合理使用。
国内外汽车发动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国内外汽车发动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cbf264a10029bd64783e2c26.png)
国内外汽车发动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内燃机的发展带动汽车的发展,伴随汽车产销量快速增长而来的是大气污染和石油消耗。
无疑,先进的发动机技术将在汽车节能、环保技术开发中起着关键的决定性的作用。
近20 年来, 面对世界石油资源日趋枯竭给社会发展带来的压力, 面对汽车保有量急剧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世界汽车界不停地在寻找实现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法。
一. 车用柴油机发展及现状1.1 车用柴油机的性能特点(1)有能量密度高(大型低速增压柴油机的有效热效率已超过50%),燃油消耗率低,这对节约能源和提高经济效益都很重要。
(2)好的燃油经济性;(3)温室效应气体排放少,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比汽油机大约低30-35%,但废气中含有害成分(NO,颗粒物等)较多,噪声较大,在环境环抱方面已引起重视。
(4)功率和转速范围很大(功率1—65580KW,转速54—5000r/min),因此应用领域宽(5)结构较复杂,零部件材料和工艺要求较高,制造成本较高,与汽油机相比质量较大。
主要有三大优点:(1) 经济。
首先, 每单位柴油的能量含量比汽油高;其次,柴油机的压燃特性, 使其热效率比汽油机高。
一般柴油机的油耗要比汽油机的低30%~40%。
(2) 环保。
一般来说, 机动车的主要排放物有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二氧化碳、颗粒物和氮氧化物。
相对而言, 柴油机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和二氧化碳排放量极低, 但在颗粒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控制上要比汽油机更难处理。
这是柴油机本身的特性造成的, 可通过现代技术处治。
(3) 柴油机低速大扭矩的特性, 为汽车提供了更好的使用性能。
通过采用先进的燃油喷射技术和电控技术, 现代柴油机在动力性、加速性、舒适性指标上已经无异于汽油机。
1.2 国内柴油机的现状自2003年以来,国内柴油机行业出现了结构调整:潍坊柴油机厂在2002年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功率水平也有了明显提高;上海柴油机厂在商用车柴油机领域初露锋芒,主要得益于北汽福田欧曼重卡市场份额的迅速提高;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作为行业的领先者,进行了新一轮的产品结构优化,产品顺利实现从欧Ⅰ向欧Ⅱ的过渡,完善了产品系列(从4缸机到6缸机)平台,进一步拓展了功率覆盖范围,柴油机最大功率水平可以达到257 kW(350 ps)。
YZ4DB1-30中文使用说明书
![YZ4DB1-30中文使用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24e70ab984868762caaed5ca.png)
1柴油机及其附件技术规格(整个章节未编号)1.1 柴油机主要技术规格*至飞轮壳后端面尺寸1.2 柴油机主要附件技术规格2 柴油机的磨合新的或大修后的柴油机,在开始使用前必须进行磨合。
通过磨合运转使运动副接触表面达到理想的配合状态,避免不正常的磨损和损坏。
经验证明,柴油机使用期限、工作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柴油机正式使用前的磨合是否充分。
用户应特别注意严格执行磨合规范。
2.1 磨合前的准备∙清除外部灰尘、油污;∙检查并拧紧外部紧固螺栓、螺母;∙按规定的油面高度要求向油底壳内加注柴油机机油;∙将燃油箱装满燃油,将散热器(水箱)装满冷却水(须用软水);∙检查电路的联接。
准备工作完毕后,按下列规范进行磨合。
2.2 磨合规范∙柴油机的磨合时间约为60小时,可配合整车一起进行,按行驶里程计不少于2500千米。
∙首先进行200千米空车磨合。
在磨合过程中,应仔细观察柴油机在各转速下的工作情况:检查燃油、机油、冷却水有无渗漏现象,倾听有无不正常的响声,观察排烟情况并查看各种仪表的读数是否正常。
如发现故障,应立即查明原因,予以排除。
确认正常以后,才能继续下一步带负荷磨合。
∙在800千米行驶里程以内,车辆载荷不得超过额定载荷的50%,车速不应使发动机转速高于额定转速的75%。
∙在1500千米行驶里程以内,载荷不应超过额定载荷的75%,车速不应使发动机转速高于额定转速的75%。
∙在1500~2500千米行驶里程以内,载荷不应超过额定载荷的90%,车速不应超过额定的最高车速。
应分别在行驶500、1000、2500千米后更换油底壳内的机油。
2.3 磨合完毕后的检查磨合完毕后,润滑油中含有大量的金属微粒,因此必须更换全部润滑油,并进行清洗,否则零件会很快磨损。
∙停机后趁热放出油底壳内的机油,因此时杂质悬浮在油中,易于与废机油一同排出。
放尽机油后,用柴油清洗油底壳和滤油网。
∙清洗或更换机油滤清器滤芯。
∙检查并调整气门间隙。
高功率密度柴油机研究综述
![高功率密度柴油机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3a13bc06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d0.png)
高功率密度柴油机研究综述张永锋;张郑;赵晓斌;向涛波【摘要】介绍了高功率密度柴油机的主要特点和关键技术。
通过与国内柴油机比较,分析了我国柴油机与国外的技术差距。
综述了国内在高功率密度柴油机总体性能、紧凑性、结构强度和冷却系统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提出了下一步发展高功率密度柴油机的合理化建议。
【期刊名称】《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年(卷),期】2011(000)007【总页数】4页(P36-39)【关键词】高功率密度;柴油机;研究【作者】张永锋;张郑;赵晓斌;向涛波【作者单位】武汉军械士官学校自行火炮系,湖北武汉,430075;武汉军械士官学校自行火炮系,湖北武汉,430075;武汉军械士官学校自行火炮系,湖北武汉,430075;武汉军械士官学校自行火炮系,湖北武汉,43007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K421功率密度是柴油机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特别是在空间尺寸要求严格的装甲车辆上,采用高功率密度柴油机便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国外研制的高功率密度柴油机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特别是德国MTU公司的MT890系列柴油机,它是世界上功率最强劲的装甲车辆柴油机,代表了当今世界柴油机的发展方向[1][2]。
因此,本文将详细介绍MT890系列柴油机的主要特点和关键技术,分析国内柴油机与其的技术差距,综述国内目前的研究现状,并为下一步发展高功率密度柴油机提出合理化建议。
1 高功率密度柴油机的主要特点与关键技术1.1 高功率密度柴油机的主要特点MTU公司最新研制的装甲车辆用高功率密度MT890系列柴油机体积特别小,质量特别轻,达到了一个空前的单位体积功率指标,是一个完美技术特征的结果。
该柴油机与相同功率装甲车辆柴油机相比体积和质量都减少60%左右,进一步使装甲车辆车体长度缩短、总重量减小,这标志着柴油机技术的发展又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其中6V-MT890柴油机缸径109mm,行程107mm,单缸排量 1L,标定功率 552kW/4250r.min-1,最大扭矩1235N·m/4250 r/min。
WP12使用保养说明书(2)
![WP12使用保养说明书(2)](https://img.taocdn.com/s3/m/6e0558a1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d0.png)
WP12系列柴油机使用保养说明书拟制:校对:审核:审定:批准: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WP12系列柴油机使用保养说明书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蓝擎WP12.480柴油机(注:已出WP12说明书扉页图型有缺陷,请品牌部另选)●柴油机的操作人员在操作之前,必须认真阅读柴油机的使用保养说明书,严格遵守使用保养说明书规定的操作与保养规程。
●本柴油机出公司时已按试验规范严格进行出公司试验,不得随意调整ECU数据,加大柴油机功率。
否则公司的所有三包服务承诺失效。
●ECU、共轨油泵和喷油器为精密部件,用户不得拆解,否则公司的所有三包服务承诺失效。
●增压器转子轴为精密高速旋转部件,严禁拆解和碰撞,否则公司所有三包服务承诺失效。
●柴油机主轴承螺栓和连杆螺栓有严格的扭矩和转角要求,用户不得松动和拆卸。
连杆螺栓为一次性使用螺栓,不得重复使用,否则公司所有三包服务承诺失效。
●向柴油机添加的机油或燃油,其牌号必须符合使用保养说明书的规定,并经专用的清洁滤清器过滤,燃油要经过72小时以上沉淀,在每次开车前,必须确认冷却液和机油的加入量是否符合要求。
●禁止柴油机在无空气滤清器的情况下工作,防止空气未经过滤就进入气缸。
●用户在使用新机时,应进行50小时试运转。
●柴油机冷车启动后应徐徐提高转速,不应猛然使其高速运转,也不宜长期怠速;大负荷运转后,不应立即停车(特殊情况除外),应低速运转5~10 分钟后停车。
●停车后如果运转环境有可能低于0℃,而且机器中未使用防冻添加剂的冷却液时,应将水箱和柴油机中的冷却液放净;●电气系统各部件的检修必须由电气专业技术人员进行。
●电控系统各部件的检修必须由我公司维修站专业人员进行。
●为防止锈蚀,柴油机出公司时进行油封,一般柴油机的油封期为一年,凡超过一年的应进行检查并采取必要的补充措施。
前言WP12蓝擎系列柴油机是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采用全新设计理念开发的满足国Ⅲ排放法规并具备国Ⅳ潜力的高速柴油机。
该系列柴油机具有结构紧凑,使用可靠,动力性、经济性等技术指标优良,起动迅速,操作简单和维护方便等优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柴油机的特性
19/38
负荷特性
柴油机负荷特性:
在转速保持不变的情 况下,柴油机的各 项主要性能指标和 工作参数随负荷变 化的规律。
负荷特性是在试验台 上或实船条件下测 取的。
柴油机的特性
柴油机负荷特性
20/38
万有特性
能够表达三个或三个以上参数 间相互关系的曲线
柴油机在各种负荷下可 达到的最高转速
柴油机在各种负荷下可 能达到的最低转速
柴油机的特性
31/38
1.1 柴油机的特性
1.1.1 柴油机的工况和运转特性的基本概念 1.1.2 柴油机的速度特性 1.1.3 负荷特性和万有特性 1.1.4 推进特性 1.1.5 柴油机限制特性和工作范围 1.1.6 调距桨
1.1 柴油机的特性
1.1.1 柴油机的工况和运转特性的基本概念 1.1.2 柴油机的速度特性 1.1.3 负荷特性和万有特性 1.1.4 推进特性 1.1.5 柴油机限制特性和工作范围 1.1.6 调距桨
柴油机的特性
1/38
1.1.1 柴油机的工况和运转特性 的基本概念
1.1.1.1 柴油机的运转工况
柴油机的特性
27/38
柴油机的限制特性
柴油机的限制特性
指限制柴油机在各种转速下的最大有效功率,使柴 油机的机械负荷和热负荷不超出为保证它可靠工作
而规定的允许范围。 限制因素
最高爆发压力pz、平均有效压力pe、曲轴转矩Me、 过量空气系数α、排气温度tr以及涡轮增压器转速n T等参数作为限制因素。其中较常用的是Me、α和 tr。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柴油机的特性
35/38
可调螺距螺旋桨的结构
调距桨转叶机构 应急锁紧桨叶装置,
在应急情况下(例如液压系统失 灵),把桨叶固定在一定的正螺 距值,使调距桨变为定距桨
控制
双手柄控制,
两只操纵手柄分别地操纵主机转 速和螺旋桨螺距,
这种控制方式不但操作不方便, 图(a)为曲柄滑块式,图(b)为曲柄销槽式 很难把工况调到最佳,
柴油机的特性
16/38
柴油机的速度特性
柴油机的特性
17/38
1.1 柴油机的特性
1.1.1 柴油机的工况和运转特性的基本概念 1.1.2 柴油机的速度特性 1.1.3 负荷特性和万有特性 1.1.4 推进特性 1.1.5 柴油机限制特性和工作范围 1.1.6 调距桨
柴油机的特性
18/38
1.1.3 负荷特性和万有特性
工作参数: 转速n、增压压力pk、最高燃烧压力pz、 最高排气温度tr、增压器转速nk和涡轮机出口温度tT 等
柴油机的特性
5/38
柴油机特性及研究柴油机特性的目的
第一类
Pe=cpeni
平均有效压力pe不变,有效功率Pe随转速n改变而变化。 ——速度特性。
第二类
柴有油效机功运率转Pe的。转速n保持恒定,通过改变平均有效压力pe来改变 ——负荷特性。
柴油机的特性
38/38
1.1.1.2 柴油机特性及研究柴油机特性的目的
柴油机的特性
2/38
柴油机的运转工况
1.发电机工况
柴油机的发电机工况是转速不变而功率随时发生变化的工况
2.螺旋桨工况
柴油机发出的功率和其转速都是改变的。螺旋桨在工作时其 吸收功率与转速的m次方成比例(Pp=cnm)。
3.其他工况
它的功率与转速之间没有一定的关系。 驱动调距桨的主机 驱动应急救火泵或应急空压机的柴油机 航行条件和运行状态发生变化时
Pp=Cnp3 (kW)
柴油机的特性
24/38
柴油机的推进特性
Pe= Pp=Cnp3(kW)
柴油机的推进特性
柴油机按照螺旋桨特性 工作时,各性能指标和 工作参数随转速(或负荷) 变化的规律。
柴油机的特性
25/38
推进特性曲线
柴油机的特性
26/38
1.1 柴油机的特性
1.1.1 柴油机的工况和运转特性的基本概念 1.1.2 柴油机的速度特性 1.1.3 负荷特性和万有特性 1.1.4 推进特性 1.1.5 柴油机限制特性和工作范围 1.1.6 调距桨
柴油机的特性
32/38
1.1.6 可调螺距螺旋桨
1.1.6.1 可调螺距螺旋桨的结构 1.1.6.2 可调螺距螺旋桨的工作特性
柴油机的特性
33/38
可调螺距螺旋桨的结构
(1)调距桨。 包括可转动的桨叶、桨毂和桨毂内部装设的转动桨叶的转叶机构
(2)传动轴。 一般由螺旋桨轴和配油轴组成,两者用套筒联轴器相连。 传动轴是中空的,其中装调距杆;
柴油机的特性
10/38
柴油机的速度特性
柴油机的特性
11/38
2.超负荷速度特性
船用柴油机的超负荷功率
功率 标定功率的110% 转速 标定转速的103%
运转时间
在12h运转期内允许超负荷运转1h。
柴油机的特性
12/38
柴油机的速度特性
柴油机的特性
13/38
3)部分负荷速度特性
柴油机的特性
3/38
1.1.1 柴油机的工况和运转特性 的基本概念
1.1.1.1 柴油机的运转工况
1.1.1.2 柴油机特性及研究柴油机特性的目的
柴油机的特性
4/38
柴油机特性及研究柴油机特性的目的
1.柴油机特性
柴油机特性:柴油机的主要性能指标和工作参数随 运转工况变化的规律。
主要性能指标:平均有效压力pe、有效功率Pe、有效 转柴矩Me、有效热效率ηe和有效油耗率ge等
第三类
柴油机运行中平均有效压力pe和转速n同时改变。 推进特性 调速特性 限制特性
柴油机的特性
6/38
柴油机特性及研究柴油机特性的目的
2.研究柴油机特性的目的
(1)评价柴油机性能。 (2)确定柴油机工况。 (3)分析影响特性的因素,寻找改善发动机特性的途径, (4)检测柴油机的状态。
柴油机的特性
如果将喷油泵油量调节机构固定在小于标定功 率油量的各个位置上,分别测得的柴油机的主 要性能指标和工作参数随转速变化的关系。
可测得若干条柴油机部分负荷速度特性曲线
柴油机的特性
14/38
柴油机的速度特性
柴油机的特性
15/38
4、极限速度特性
如果在测量速度特性时,把喷油泵的调节机构 位置变动,使柴油机在相应的转速下发出的功 率达到最大可能值,这时测得柴油机的性能参 数随转速的变化关系,称为极限速度特性。
柴油机的特性
28/38
柴油机的限制特性
1. 等转矩限制特性
柴油机在各种转速下的转矩值Me都等于或小于标定 转速和标定功率下的转矩Mb。
2.等排气温度限制特性
对热负荷的限制:过量空气系数α,工作循环平均 温度tm,平均排气温度tr
等排气温度限制特性:柴油机在各种转速下的排气 温度值tr都等于或小于标定转速和标定功率下的排 气温度tr
一般以转速n为横坐标,平均 有效压力pe(或扭矩T)为纵坐 标,绘出一些重要特性参数的 等值曲线。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燃油消耗率
柴油机的特性
21/38
1.1 柴油机的特性
1.1.1 柴油机的工况和运转特性的基本概念 1.1.2 柴油机的速度特性 1.1.3 负荷特性和万有特性 1.1.4 推进特性 1.1.5 柴油机限制特性和工作范围 1.1.6 调距桨
(3)调距机构。 产生转动桨叶动力的伺服油缸、伺服活塞, 分配压力控制油给伺服油缸的配油器, 桨叶定位和桨叶位置的反馈装置 附属设备
(4)液压系统 油泵、控制阀(换向阀)、油箱和管件等组成。
(5)操纵系统 由操纵台、控制和指示系统组成
柴油机的特性
34/38
可调螺距螺旋桨的结构
柴油机的特性
29/38
柴油机的限制特性
柴油机的限制特性:
对机械负荷和热负荷 两个方面的限制
在期标以定转转矩速作为nb下主降要初限1.1.4 制参数
后期则以排气温度作 为主要限制参数。
柴油机的特性
30/38
柴油机的工作范围
柴油机在各种转速下允 许达到的最大功率
柴油机在各种转速下的 最小功率
单手柄控制。
按螺旋桨螺距与主机转速的规定 关系来操纵螺旋桨和主机。这种 控制方式也称为联合控制
柴油机的特性
36/38
1.1.6 可调螺距螺旋桨
1.1.6.1 可调螺距螺旋桨的结构 1.1.6.2 可调螺距螺旋桨的工作特性
柴油机的特性
37/38
可调螺距螺旋桨的工作特性
由船舶阻力变化所引起的螺旋桨特性变化可用改变螺距比的方 法来补偿,也就是用改变螺距的方法去适应船舶工况的变化
7/38
1.1 柴油机的特性
1.1.1 柴油机的工况和运转特性的基本概念 1.1.2 柴油机的速度特性 1.1.3 负荷特性和万有特性 1.1.4 推进特性 1.1.5 柴油机限制特性和工作范围 1.1.6 调距桨
柴油机的特性
8/38
速度特性
速度特性: 将喷油泵油量调节机构固定在某一 位置上,然后改变柴油机的负荷,使柴油机转 速变化,测得的柴油机主要性能指标和工作参 数随转速变化的规律
柴油机的特性
22/38
1.1.4 推进特性
螺旋桨推力FP和转矩MP 与转速的关系
KF、Km与进程比λp的关系
柴油机的特性
23/38
进程比
进程比λp是指螺旋桨每转一转实际产生的位移与螺旋 桨直径D之比,
λp=vp/npD=hp 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