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基础心理学(测验题)

第一章 基础心理学(测验题)
第一章 基础心理学(测验题)

一、单选:

1. 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 W.詹姆斯(B) H.艾宾浩斯(C) 冯特(D) 弗洛伊德

2. “心理学的任务,在于查明S和R之间的规律性关系”,持这种观点的学派是()

(A) 精神主意心理学(B) 构造主义心理学

(C) 人本主义心理学(D) 行为主义心理学

3. 猴子能认识事物的外部联系,说明他们的心理发展到了阶段()

(A)知觉(B) 思维萌芽(C) 思维(D) 意识

4. 心理活动的器官是动物的()

(A)感受器(B) 神经系统(C) 反射弧(D) 神经细胞

5. 调节睡眠与觉醒的神经结构式是()

(A) 小脑(B) 脑干网状结构(C) 邱脑(D) 下丘脑,

6. 听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的()

(A) 额叶(B)颞叶(C) 枕叶(D) 顶叶

7. 脑的最古老部位是()

(A) 小脑(B) 间脑(C) 大脑(D) 脑干

8. 白纸在橙色灯照的条件下,看起来依然是白色的,就是因为直觉具有()

(A) 选择性(B) 恒常性(C) 理解性(D)整体性

9. 红色让人感到温暖,这是一种()现象

(A) 感觉适应(B) 感觉对比(C) 感觉后像(D) 联觉

10. 人脑对物质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叫()

(A) 运动知觉(B) 时间知觉(C) 似动知觉(D) 方位知觉

11. 人们在知觉外部事物的时候,会把一部分物体当做对象,其他部分当做背景,这表明知

觉具有()

(A)整体性(B) 选择性(C) 理解性(D) 恒常性

12. 对弱光敏感的视觉神经细胞是()

(A) 锥体细胞(B) 双极细胞(C) 杆体细胞(D) 水平细胞,

13. 遗忘的进程通常是( )

(A) 先慢后快(B) 先快后慢(C) 倒“U”型曲线(D) “U”型曲线

14. 信息的编码、储存、提取方式和信息储存时间的长短是划分()的标准。

(A) 记忆过程(B) 图像记忆和声像记忆(C) 思维过程(D) 三个记忆系统

15. 短时记忆的容量一般为( )个项目.

(A) 5-9 (B) 3-7 (C) 7-11 (D) 9-13

16. 对语词概括的各种有组织的知识的记忆叫()。

(A) 语言记忆(B) 意义记忆(C) 语义记忆(D) 内隐记忆,

17. 人们在从事某种活动前的心理状态称为( )

(A) 迁移(B) 定势(C) 态度(D) 动机

18. 人们运用语言交流思想,进行交际的过程叫()。

(A) 言语(B) 内部言语(C) 语言(D) 符号系统

19. 布洛卡中枢即()

(A) 听觉性言语中枢(B) 视觉性言语中枢

(C) 运动性言语中枢(D) 书写性言语中枢,

20. 大脑左半球额下回靠近外侧裂的部位是()

(A) 言语听觉中枢(B) 视觉性言语中枢

(C) 言语运动中枢(D) 书写性言语中枢,

21. 威尔尼克中枢受到严重损伤,患者会出现()

(A) 接受性失语症(B) 失读症

(C) 表达性失语症(C) 失写症

22. 颞上回受到损伤的人可能出现()。

(A) 接受性失语症(B) 失读症

(C) 表达性失语症(C) 失写症

23. 大脑皮层中角回受到严重损伤,患者会出现()。

(A) 失读症(B) 表达性失语症

(C) 失写症(D) 接受性失忆症

24. 想象是()。

(A) 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

(B) 认识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过程

(C) 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D) 人在觉醒状态下的觉知

25. 按照已知的信息和熟悉的规则进行的思维称为()

(A) 发散思维(B) 逻辑思维(C) 辐合思维(D) 抽象思维

26. 人的大脑皮质中威尔尼克尔区严重受损可能出现()

(A) 失写症(B) 接受性失语症(C) 失读症(D) 表达性失语症

27. 在觉醒状态下的觉知被称为()。

(A) 意识(B) 注意(C) 认识(D) 知觉

28. 注意属于()。

(A) 认知过程(B) 情感过程(C) 意志过程(D) 心理状态

29. 梦出现在()。

(A) 快速眼动期(B) 深度睡眠阶段(C) 睡眠锭阶段(D) △波阶段

30. 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而被无关对象吸引过去的现象,称为()

(A) 注意转移(B) 分心(C) 注意分配(D) 注意集中

31. 根据睡眠中脑电波的变化,可以将睡眠过程分为()个阶段

(A) 6 (B) 3 (C) 5 (D) 4

32. 个体根据任务的要求把注意从一个对象指向并集中到另一个对象上,称为注意()

(A) 分散(B) 分配(C) 动摇(D) 转移

33. 按照马斯洛的理论,实现自我理想的需要属于()

(A) 生理需要(B) 成长性需要(C) 成就需要(D)自我价值需要

34. 动机产生的内在条件是()

(A) 感觉(B) 需要(C) 气质(D) 性格

35. 按情绪状态可把情绪分为()

(A) 心境、激情、应激(B) 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C) 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D) 快乐、愤怒、悲哀和恐惧,

36. 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这是()的观点

(A) 沙赫特(B)詹姆斯(C) 伊扎德(D) 坎农

37. 詹姆斯强调情绪与()的关系。

(A) 机体变化(B) 动机过程(C) 意志过程(D) 认知过程

38. 詹姆斯的情绪理论属于()

(A) 丘脑理论(B) 认知理论(C) 外周理论(D) 动机理论

39. 与易受暗示性和武断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

(A) 坚韧性(B) 果断性(C) 自制性(D) 自觉性

40. 多血质的人在其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基本特征是()

(A) 强、平衡、灵活(B) 强、不平衡

(C) 强、平衡、不灵活(D) 弱

41. 性格属于()

(A) 情感过程(B) 认知过程(C) 人格特征(D) 社会特征

二、多选

1. 心理过程包括()

(A) 意志过程(B) 认知过程(C) 行为过程(D) 情感过程

2. 脑干包括()

(A)丘脑(B) 延脑(C) 桥脑(D) 中脑

3. 错觉的性质包括()

(A) 是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

(B) 错觉所产生的歪曲带有固定的倾向

(C) 只要知道错觉产生的原因,错觉是可以克服的

(D) 只要具备产生错觉的条件,错觉就一定会发生

4. 绿叶陪衬下的红花看起来更红了,这是()

(A) 同时对比现象(B) 相继对比现象(C) 彩色对比现象(D) 感觉适应现象

5. 关于错觉,正确的说法包括()

(A) 是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

(B) 只要具备产生错觉的条件,错觉就一定会发生

(C) 只要知道错觉产生的原因,错觉是可以消除的

(D) 错觉所产生的歪曲带有固定的倾向

6. 人估计时间的依据包括()

(A) 心理活动的周期性变化(B) 各种计时工具

(C) 生理活动的周期性变化(D) 各种客观规律

7. 彩色的特性包括()

(A) 饱和度(B) 明度(C) 照度(D) 色调

8. 遗忘是指()

(A) 从大脑中提取知识经验的过程(B) 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的现象(C) 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的现象(D) 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

9. 瞬时记忆的编码方式包括()

(A)语义(B)感觉后像(C) 语音(D) 刺激物的形象

10. 记忆是()

(A) 改变信息和知识经验的存储方式的过程

(B) 人脑对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C) 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

(D) 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11. 根据思维的形态所划分的思维种类包括()

(A) 动作思维(B) 形象思维(C) 抽象思维(D) 创造性思维

12. 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原因包括()

(A) 迁移作用(B) 原型启发作用(C) 定势作用(D) 动机作用

13. 言语的特点包括()

(A) 言语是人们运用语言交流思想、进行交际的过程

(B) 言语是一种心理现象

(C) 言语活动离不开语言

(D) 言语是一种社会现象

14. “一题多解”是培养学生的()

(A) 逻辑思维(B) 求异思维(C) 发散思维(D) 辅合思维

15. 注意分配的条件是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

(A) 必须其中有非常熟悉的(B) 必须都是非常熟练的

(C) 不能有内在的联系(D) 必须有内在的联系

16. 注意的特点包括( )

(A) 指向性(B) 目的性(C) 集中性(D) 持久性

17. 按照马斯洛的理论,免于恐惧的是需要属于()

(A) 生理需要(B) 生长性需要(C) 安全需要(D) 缺失性需要

18. 以下正确的说法包括()

(A) 人和动物的自然需要是一样的

(B) 自然需要是生理的不平衡引起的

(C) 交往的需要属于获得性需要

(D) 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19. 需要()

(A) 是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

(B) 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

(C) 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D) 是激发并维持个体活动的内部动力

20. 意志的品质有()

(A) 自觉性(B) 目的性(C) 坚韧性(D) 自制性

21. 下面的活动属于意志行动的包括()

(A) 散步吹口哨(B) 背诵古文(C) 摇头晃脑(D) 小学生登山

答案:

一、单选

1.C

2.D

3.B

4.B

5.B

6.B

7.D

8.B

9.D 10.B 11.B 12.C 13.B 14.D 15.A 16.C 17.B 18.A 19.C 20.C 21.A 22.A 23.A 24.A 25.C 26.B 27.A 28.D 29.A 30.B 31.D 32.D 33.B 34.B 35.A 36.B 37.A 38.C 39.D 40.A 41.C

二、多选

1.ABD

2.BCD

3.ABD

4.AC

5.ABD

6.ABC

7.ABD

8.BC

9.BD 10.BC 11.ABC 12.ABC 13.ABC 14.BC 15.AD 16.AC 17.CD 18.BCD 19.AC

20.ACD 21.BD

智慧树知 到《职业教育心理学》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职业教育心理学》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1、中职学生非常关注“我是谁”、“我是什么样的人”、“我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等问题,根据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中职学生处于哪个发展阶段?() A.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虑 B.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 C.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 D.形成自我同一性和防止角色混乱 答案:形成自我同一性和防止角色混乱 2、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生阶段论,某儿童已经“能够根据逻辑推理、归纳或演绎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能理解符号的意义、隐喻和直喻,能做一定的概括,其思维发展水平已接近成人的水平。”请问该儿童处于哪一发展阶段?()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答案:形式运算阶段 3、看到两个学生在打架,班长小李立刻上去制止,说:打架是不对的,老师说不能打架。他的道德发展处于? ()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超习俗水平

答案:习俗水平 4、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掌握守恒是在()阶段。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答案:具体运算阶段 5、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指出了人生每个阶段的发展任务及所需要的支持帮助,这有助于教育工作者了解学生不同发展阶段所面临的各种冲突,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因势利导,对症下药。根据该理论,大学生的心理危机是()。 A.角色混乱 B.自卑感 C.内疚感 D.孤独感 答案:孤独感 第二章 1、有人把学业失败的原因说成努力不够,这种归因属于() A.内部而稳定的归因 B.外部而不稳定的归因 C.外部而稳定的归因 D.内部而不稳定的归因 答案:内部而不稳定的归因 2、学校为家境清贫的学生提供免费午餐,这主要是为了满足马斯洛所说的下面哪一种需要?()

(完整版)普通心理学练习题及答案

普通心理学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下列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成分有()。 (A)能力 (B)需要 (C)动机 (D)信念 2、人的听觉主要受()的控制。 (A)额叶 (B)顶叶 (C)枕叶 (D)颞叶 3、巴甫洛夫认为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A)兴奋 (B)抑制 (C)兴奋与抑制 (D)反射 4、“谈虎色变”是一种条件反射的表现,它属于()。(A)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 (B)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 (C)两种信号系统相结合 (D)以上答案都不对

5、感受性是()。 (A)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B)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C)感觉阈限的大小 (D)最小可觉差的大小 6、听觉的适宜刺激是()。 (A)空气振动 (B)物体振动 (C)空气 (D)声源 7、下列关于听觉特性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声音有音调、响度和音色三种性质 (B)声波的频率越低,音调就越高 (C)声波的振幅越大,声音就越响 (D)日常生活的声音大多是声波混合的结果 8、下列关于平衡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平衡觉也叫做静觉 (B)平衡觉的感受器是前庭器官 (C)人平躺的时候,平衡觉较弱 (D)平衡觉是人对自己身体位置与地心引力关系的反映9、两可图形反映出人对事物知觉的()。 (A)整体性 (B)选择性

(C)恒常性 (D)理解性 10、一位亲眼目睹美国9.11事件的妇女到现在头脑中还经常浮现出那悲惨的一幕。这属于()。 (A)形象记忆 (B)情景记忆 (C)情绪记忆 (D)动作记忆 11、下面可以体现思维的概括性的有()。 (A)把事物的各部分和属性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 (B)把事物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C)从一类事物中抽取出共同属性,形成抽象地认识 (D)在头脑中把两个事物联系起来,求同存异 12、根据()可以把思维分成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三类。 (A)思维的形态 (B)思维的结构 (C)思维的方向 (D)思维的创造水平 13、下面哪一种对梦的态度是正确的()。 (A)梦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现象。 (B)梦是焦虑和紧张状态的产物 (C)我们不能对梦做科学的研究 (D)做梦时人感觉不到外界刺激

基础心理学练习题(第七、八章)

第七章表象和想象 一、填空题 1、表象是人脑对事物的的反映,具有和两个特征。 2、想象是人脑对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______的心理过程。它是一种特殊形式的 ______活动。 3、在刺激停止作用后,人脑中继续保持异常清晰、鲜明的形象称为。 4、想象具有功能、功能和功能。 5、根据想象活动是否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可以分为想象和想象。 6、根据预定目的,在一定意志努力程度下自觉进行的想象是。 7、有意想象根据新颖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程度分为想象和想象。 二、选择题 1、在空旷处听到腾格尔唱出悠扬动听的歌曲《天堂》脑海里浮现出草原景色是属于() A再造想象 B 创造想象 C 幻想 2、通过想象来弥补人的认知活动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局限和不足是指想象的()功能 A预见 B 补充 C 代替 3、根据表象产生的概括性程度将表象分为(),根据创造性成分分为()。 A一般表象 B 个别表象 C 记忆表象 D 想象表象 4、看到冬天窗户上的冰花觉得像是一颗枝繁叶茂的梅花树,这是一种() A无意想象 B 有意想象 C 不随意想象 D 随意想象 5、班级同学就“摒弃陋习,传承文明”为主题创作海报,属于() A再造想象 B 创造想象 C 幻想 三、判断题 1、天生盲人也可以有视觉表象。 2、一般而言,画家具有较好的视觉表象,音乐家具有较好的听觉表象。 3、你头脑中出现的你家的小花猫的形象属于一般表象。 4、记忆表象具有直观性和概括性的特征。 5、当我们在阅读《西游记》时,头脑中出现的孙悟空的形象时我们创造想象的结果。 6、想象和感知觉最大的不同,在于想象的形象并非来源于客观现实。 7、梦中出现的形象有时特别离奇古怪,所以是创造想象。 8、创造想象和再造想象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有无创造性。 9、幻想中的新形象是人们所向往的,因此,幻想总是积极的。 四、简答题 1、简述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的关系。 2、在教学活动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

(完整版)发展与教育心理学_分章练习题(有答案)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第三章 单选题 1.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是( C )P58 A.环境 B.成熟 C.遗传 D.教育 2 .教育和心理发展之间的中间环节是知识的( D ) P72 A.积累 B.迁移 C.学习 D.领会 3. 随着年龄增长自然而然出现的个体身心的成长变化,称为( D )P63 A.发展 B.发育 C.遗传 D.成熟 4. 印刻现象可以作为下列哪一种心理现象的证据?( A ) P78 A.关键期 B.形式运算思维 C.表征 D.表象 5. 常见的由基因异常而导致的遗传性疾病为( B )P60 A.唐氏综合症 B.苯丙酮尿症 C.特纳氏综合症 D.克兰费尔特氏综合症 6. 通过选育来观察生物产生(或消除)某个特性(或性状),以此来推断遗传的作用的方法,称为( D )P58 A.高尔顿法 B.基因突变法 C.消除法 D.孟德尔法 7. 知识的( A )是教育和心理发展之间的中间环节。 A.领会 B.灌输 C.传授 D.接受 8. 印刻现象可以作为下列哪一种心理现象的证据?( A ) A.关键期 B.形式运算思维 C.表征 D.表象 9. 随着年龄增长自然而然出现的个体身心的成长变化,称作( D ) A.学习 B.发展 C.遗传 D.成熟 10. 亲代的某种特性通过基因在子代再表现的现象,称为( B )58 A.成熟 B.遗传 C.发育 D.发展 11. 关键期这一概念,其最基本的含义是来自动物习性学家所提出的( C ) A.图式 B.平衡 C.印刻 D.发展 12. 以下称为先天愚型的是( A ) A.唐氏综合症 B.特纳氏综合症 C.克兰费尔特氏综合症 D.杭亭顿舞蹈症 13. 选出一个具有某一特征的对象作为指标个案,然后从这个指标个案出发,调查其家族史中出现相似特征的对象的数目。这种方法称为( C )P62 A.孟德尔法 B.高尔顿法 C.家谱分析法 D.基因突变法 14. 在个体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D )P68,71 A.遗传与环境 B.遗传 C.环境 D.教育 15. 提出“一两遗传胜过一吨教育”的心理学家是( B )P69 A.高尔顿 B.霍尔 C.伍德沃斯 D.皮亚杰 16. 提出著名的成熟决定论的心理学家是( D )P64 A.华生 B.霍尔 C.埃里克森 D.格塞尔 17. 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心理发展的动力是( D )P74

普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五.名词解释 1.求异思维:发散思维,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思考出多样性的答案的思维。 2.知觉的恒常性:当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知觉的映像保持相对稳定不变。 3.心境:一种比较微弱持久又具有渲染性的情绪体验状态。 4.感觉后象:刺激停止作用后,暂时保留的感觉印象。 1、有意注意:有意注意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2、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3、创造想象: 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4、思维: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和概括的反映。 5、道德感:个体根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标准在评价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举止思想言论和意图时产生 的一种情感体验。 6、能力: 人们成功的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六.简答题 1.为什么说注意不是心理过程? 注意是依附并伴随心理过程的一种状态,它本身并不反映任何事物及其属性。也就是说,并不存在独立进行着的注意,心理过程既可以在注意的状态下进行,也可以在不注意的状态下进行,因为它们有独立的反映对象。 2.简述情绪、情感过程与认知过程的区别. 情绪情感具有喜怒哀乐等主观体验形式,又有千姿百态的表情行为,并且伴随着身体的生理方面的显著变化,此外,情绪情感还在多维度层面上表现出两极性。情绪情感虽然也是脑的机能,但它并不反映客观事物本身,它是事物是否满足人的需要的一种反映。 3.简答色光混合的三条定律. 1854年,格拉斯曼把颜色混合现象归纳出3条定律:补色律、中间色律和代替律。补色律:每一种色光都有另一种色光同它相混合而产生非彩色,即白色或灰色。中间色律:两个非补色的光混合,可产生一个新的混合色,介乎两色之间的中间色。代替律:在颜色混合中具有相同的效果,彼此可以相互代替。 4.什么是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二者的关系如何? 差别感受性:是觉察出同类刺激物之间最小差别量的能力。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叫做差别感觉阈限。二者关系成反比,阈限低表明感受性高,感觉敏锐,反之,阈限越高,感受性越低。 1、心理学研究的几个基本原则是什么?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 2、简述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规律及其应用。遗忘先快后慢,不均衡,所以要经常复习,先密后疏。 3、简述阿诺德的情绪认知评价理论。情绪刺激必须通过认知评价才能引起一定的情绪;强调大脑皮层兴奋对情绪产生的重要作用 4、感觉和知觉的有什么异同? 同:感觉是对个别属性反映,知觉是对整体属性反映,感觉是知觉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基础,知觉是对感觉的深入和发展。 异:感觉介于心理生理之间,知觉是生理机制为基础的纯粹的心理活动;感觉是个别属性,知觉是整体属性;感觉是单一分析器,知觉是多种分析器。 5、能力与知识之间有什么关系? 能力知识技能分别属于不同范畴,能力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知识掌握和能力的发展是不同步的,知识不断积累,能力会产生发展停滞和衰退的阶段能力在掌握知识同时发展能力,离开学习和训练任何能力不可能发展;掌握知识又是以能力为前提的,能力史掌握知识的内在条件和可能性,能力既是掌握知识的结果又是掌握知识的前提,彼此互促进相互系。 七.论述题 1.试述感觉与知觉的区别及联系. 感觉与知觉的区别: (1、从反映内容上看,感觉所反映的是事物的个别属性,它提供有关事物的性质的知识。知觉是对事物的整体的反映,其目的在于解释作用于感官的事物是什么,赋予它一定的意义,能叫出它的名称,并用词把它标示出来。 (2、从所包含的成分看,感觉是单一感觉分析器活动的结果。而知觉既有由一种主要分析器产生的单纯知觉映象,又有多种感官协同活动所产生的、包含多种感觉成分的综合知觉映象。 (3、从制约感知觉的因素来看,感觉的性质更多的是由刺激物的性质决定的,相同的刺激会引起相同的感觉。而知觉在很大程度上,受个体的经验和态度影响。同一物体,不同的人对它的知觉公有差别。

第五章教育心理学同步训练模拟试题及答案

第五章教育心理学同步训练模拟试题及答案 典型真题评析: 1.学习原有知识对新学习的影响属于( )。 (2007年) A.逆向迁移B.负迁移C.顺向迁移D.正迁移 【评析】答案为C。正迁移指一种学习中学得的经验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负迁移也称干扰。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顺向迁移:先前的学习对后来学习的影响。逆向迁移:后来的学习对先前学习的迁移。 2.闻一知十、触类旁通指的是学习中的( )。 (2008年4月) A.定势现象B.迁移现象C.记忆现象D.创造性 【评析】答案为B。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迁移是一种普遍的现象。“闻一知十”、“触类旁通”就是典型的迁移形式。 同步训练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抑制作用。被称为( )。 A.正迁移B.负迁移C.顺向迁移D.逆向迁移 2.桑代克提出的学习迁移理论是( )。 A.形式训练说B.经验泛化说C.相同要素说D.关系转换说 3.按照学习迁移容的不同抽象与概括化水平进行的划分,可以分为( )。 A.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B.正迁移与横向迁移C.普通迁移与特殊迁移 D.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4.从迁移的观点来看。“温故而知新”属于( )。 A.顺向负迁移B.逆向负迁移C.逆向正迁移D.顺向正迁移 5.会讲英语的人学习德语,学得比其他人快,这是属于( )。 A.正迁移B.负迁移C.纵向迁移D.逆向迁移 6.由于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发生的迁移称为( )。 A.顺向迁移B.逆向迁移C.水平迁移D.垂直迁移 7.一个学生的学习迁移往往受他的学习意图或学习心向的影响,这种现象称为( )。 A.经验泛化作用B.学习定势作用 C.分析概括作用D.相同要素作用 8.下面的四个成语或俗语中有一句说的就是典型的正迁移现象( )。 A.举一反三B.聪明过人C.思维敏捷D.物以类聚 9.下述所列的迁移说中,被认为是缺乏科学根据的是( )。 A.形式训练迁移说B.同化学习迁移说C.经验类化迁移说D.认知结构迁移说10.心理定势对解决问题具有( )。 A.积极作用B.消极作用C.既有积极也有消极作用D.没有作用 11.心理学上“水下击靶”实验所支持的迁移理论是( )。 A.形式训练说B.相同要素说C.经验类化说D.关系转换说

最新普通心理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最新普通心理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记忆: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应. 2.思维: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内部联系的间接概括的反映. 3.需要: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及渴望达到平衡的内部状态 4.成就动机:个体希望从事有意义的活动并力图做出成就以赢得人们的尊 重. 5.能力:直接影响人们活动效率的心理特征. 二、填空题 6.根据信息保持时间的长短可将记忆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7.根据情绪的状态把情绪分为三种:(激情、应激、心境). 8.研究表明,左侧前额皮层与(积极)情感有关,右侧前额皮层与(消极)情感有关. 9.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揭示了遗忘的进程:(不平衡,先快后慢). 10.思维的基本过程指(分析)和(综合). 11. 马斯洛将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12.巴甫洛夫根据神经活动特点将高级神经类型分为四种类型(兴奋型、活泼型、安静型、抑郁型). 13.一般能力又称为智力,包括(感知能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其核心. 14.表情有三种形式(面部表情、肢体表情、语调表情). 15.加德纳在多重智力理论中提出了七种智力:(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言语智力、逻辑数学智力、人际智力、内省智力、运动智力) . 16.韦克斯勒革新了智商的计算方法,将比率智商改为(离差)智商. 17.科学工作者根据气候、动物、磁场等自然界的异常变化,对地震灾害做出预测,这反映了思维的(概括性)特征. 18.动机是推动人们行动的内部动力,(需要)是它产生的内部条件,(诱因) 是它产生的外部条件. 三、单项选择 19. 下列心理学家中,属于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的是( D ). A. 马斯洛 B. 罗杰斯 C. 弗洛伊德 D. 斯金纳 20.古语云“忧者见之而忧,喜者见之而喜”,说的是(A).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热情 21.毕业生择业时面临多种选择,是(D)的表现.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 22. 体现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给每个人的整体心理活动蒙上一层独特色彩的心理特征是( B ). A. 能力 B. 气质 C. 性格 D. 动机 23.人格是指一个人的(B). A.心理过程 B.整个心理面貌 C.气质 D.性格 24. 信念、价值观与世界观属于(B)的范畴. A.个性心理特征 B.个性倾向性 C.自我意识 D.认识过程

基础心理学试卷单元测试

基础心理学试卷 一. 单选 1. 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称为( )。 A 气质 B 性格 C 意志 D 情绪 2. 强调情绪的产生都是由外界环境刺激、机体的生理变化和对外界环境刺激的认识过程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的情绪理论被称为( )。 A 坎农巴德学说 B 伊扎德的情绪理论 C 詹姆斯兰格情绪理论 D 沙赫特辛格的情绪理论 3. 用奖励性手段强化有机体的某种反应行为使其出现的频率增加的现象称为( )。 A 无条件反射 B 操作条件反射 C 经典条件反射 D 非条件反射 4. 以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来反映客观事物,达到对事物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理解的思维过程称之为( )。 A 概念 B 问题解决 C 具体思维 D 抽象思维 5. 动机水平适中,最容易激发学习动机的理论为( )。 A 成就动机理论 B 耶克斯和多德森定律 C 成就结构理论 D 强化理论 6. 同一分析器由于受不同刺激物的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 )。 A 联觉 B 适应 C 对比 D 后象 7. 行为主义主张研究( )。 A 人的行为及影响因素 B 影响及决定人行为的潜意识 C 区别于动物的动机、欲望、生命意义、情感等复杂体验 D 人的感知、记忆、思维等信息加工过程及影响因素 8. 认为整体大于部分的相加,主张从整体上来研究心理现象的心理学派别是( )。 A 格式塔心理学 B 人本心理学 C 认知心理学 D 社会心理学 9. 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这种情绪状态属于( )。 A 激情 B 应激 C 心境 D 热情 10. 意志行为准备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 A 坚定地执行既定的计划 B不断审视行动计划 C 克服那些妨碍达到既定目标的动机和行为 D 思想上确立行动目的,选择行动的方案 11. 效标与测验分数之间的相关,用皮尔逊积差相关系数的前提是假设两个变量的关系是( )的分布。 A 线性 B 非线性 C 抛物线 D 正态曲线 12. 按照是否能意识到自己活动的动机,可把动机区分为( )。 A 原始动机和习得动机 B 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C 有意识动机和无意识动机 D 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13. ( )的信息多为语义编码和形象编码。 A 瞬时记忆 B 短时记忆 C 长时记忆 D 无意识记 14. 1956年,英国心理学家提出短时记忆容量为( )个组块。 A 5~9 B 7~9 C 5~7 D 9~11 15. 费希纳定律可用公式( )来表示。 A 感受性和感觉阈限成反比 B 差别阈限和原来刺激强度的比例是一个常数 C 心理量和刺激的物理量的对数成正比 D 心理量和刺激的物理量的幂函数 二. 多选 1. 想象是人脑对( )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 A 表象 B 记忆中的形象 C 外部语言 D 内部语言 2. 诱因( )。 A 能引起有机体的定向活动 B 是由生理需要引起来的 C 可激发活动的动机 D 是追求需要满足的唤醒状态

《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选择题 1、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得学科,一般被认为产生于()。 A、18世纪末 B、19世纪末 C、18世纪中期 D、19世纪中期 2、美国教育心理学发展得成熟时期所对应得年代就是()。 A、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 B、20世纪80年代以后 C、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以后 3、美国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得时间大致为()。 A、19世纪20年代以前 B、19世纪80年代 C、20世纪20年代以前 D、20世纪80年代 4、美国教育心理学完善时期得时间大致为()。 A、19世纪20年代以前 B、19世纪80年代 C、20世纪20年代以前 D、20世纪80年代以后 5、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美国发起课程改革运动得著名心理学家就是()。 A、桑代克 B、斯金纳 C、华生 D、布鲁纳 6、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编著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就是西方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得专著。 A、斯金纳 B、布鲁纳 C、华生 D、桑代克 7、教育心理学得创始人就是()。 A、华生 B、桑代克 C、布鲁纳 D、加涅 8、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它得作者就是()。 A、陶行知 B、蔡元培 C、潘菽 D、廖世承 9、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于1867~1869年出版了(),对当时得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乌申斯基因此 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得奠基人”。 A、《大教学论》 B、《人就是教育得对象》 C、《教育心理学》 D、《教育心理学大纲》 10、世界上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得著作就是俄国得()1877年出版得《教育心理学》。 A、卡普杰列夫 B、乌申斯基 C、维果斯基 D、布隆斯基 11、()就是教学内容得载体,就是教学内容得表现形式,就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得工具。 A、教学环境 B、教学过程 C、教学媒体 D、教学手段 12、()在1994年美国教育研究会得特邀专题报告中,精辟地总结了教育心理学80年代以来得研究成果。 A、布鲁纳 B、皮亚杰 C、维果斯基 D、乌申斯基 13、主张把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得分支来进行研究,反对把普通心理学得成果简单得移植到教育心理学, 并创立了心理学得“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并从这一理论出发提出了“最近发展区”得观点,她就是前苏联著名得心理学家()。 A、维果斯基 B、布隆斯基 C、鲁宾斯坦 D、列昂节夫 14、确立了心理与活动相统一得原理,认为心理过程不但在活动中表现出来,而且也就是在活动中形成得,就是前 苏联著名得教育心理学家()。 A、鲁宾斯坦 B、维果斯基 C、布隆斯基 D、列昂节夫 15、在教育心理学中,()不仅就是课堂管理研究得主要范畴,也就是学习过程研究与教学设计研究所不能忽视 得重要内容。 A、教学内容 B、教学媒体 C、教学环境 D、评价/反思过程 16、在学与教得过程中,要有意传递得主要信息就是()。 A、教学过程 B、教学手段 C、教学内容 D、教学媒体 17、在学校教育中,起关键作用得就是()。 A、教学媒体 B、教师 C、学生 D、教学环境 18、学习得主体因素就是(),任何教学都必须通过它起作用。 A、教师 B、教学环境 C、学生 D、学校领导 19、一般认为,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就是以1903年《教育心理学》得出版为标志,其作者就是()。 A、华生 B、桑代克 C、布鲁姆 D、詹姆士 20、教育心理学研究得核心内容就是()。 A、教学过程 B、学习过程 C、评价过程 D、反思过程 21、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就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得要素有()。 A、学生 B、教师 C、教学内容 D、教学媒体 E、教学环境 22、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由下列哪些活动交织在一起。() A、学习过程 B、教学过程 C、评价/反思过程 D、管理过程 E、互动过程 23、教育心理学拥有自身独特得研究课题,即()。 A、如何教 B、如何评价 C、如何学 D、如何管理 E、学与教之间得相互作用 1、B 2、C 3、C 4、D 5、D 6、D 7、B 8、D 9、B 10、A 11、C12、A13、A 14、A 15、C 16、C 17、B 18、C 19、B 20、B 21、ABCDE 22、ABC 23、ACE 24、ACDE 25、BD 26、ABCDE 27、ABDE 28、BE 29、ABCDE 30、BCE 31、ABC 32、ABCDE 33、ABCDE 34、ABCD

《普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2012心理学真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24%) 1、有意注意 2、知觉 3、创造想象 4、思维 5、道德感 6、能力 二、填空题(18%) 1、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有其发生发展及变化的过程。 2、注意有复杂的功能有_____________功能、_____________功能和_____________功能。 3、人的外部感觉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定律提出心理感觉量与物理刺激量的对数值成正比。 5人的心理发展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似动知觉包括_____________运动、_____________运动、_____________运动。 7在心理研究中揭示的错觉多数是_____________错觉,例如_____________。 8情绪记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_____________达到150%时保持效果最佳 10数学家擅长_____________思维。 11概念的形成过程要经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12情绪在激动水平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二者相权取其一属于_____________冲突。 14与_____________相反的是人意志的冲动性。 15在技能形成过程中会出现练习过程中的_____________ 称为高原期。 16一般研究者把智商130成为划分_____________的最低临界线。 17_____________年,心理学家_____________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 _____________的诞生。 三、判断并在错的题目改错(14%) 1、社会环境对人的心里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心理学基础测试题

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20 分。) V 1. 下列哪项属于经典性条件反射(a)A. 望梅止渴 B. 学说话 C. 学走路 D. 学穿衣 满分:1 分 2. “锣鼓听声,听话听音”是指(B)。A. 音色 B. 声调 C. 音频 D. 音量 满分:1 分 3. (C)最直接的表示就是接纳。A. 共情 B. 同情 C. 尊重 D. 真成 满分:1 分 4. (A)中最典型的理论是社会学习论与社会交换论。A. 认知学派 B. 精神分析学派 C. 符号相互作用学派 D. 行为主义学派 满分:1 分 5. 初中生可以利用(D)作为学习的工具。A. 语言 B. 动作 C. 文字 D. 抽象符号 满分:1 分 6. 以下对心理健康辅导的描述正确的是(A )。A. 心理健康素质和能力的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B. 心理健康辅导一般都是通过说服教育来实现 C. 心理健康可以通过一两个具体的事件解说来提高认识 D. 心理健康可以通过一两个案例分析使人提高认识 满分:1 分 7. (C)是指只包含很低水平意识努力的意识状态A. 催眠 B. 睡眠 C. 白日梦 D. 记忆 满分:1 分 8. 下列不属于反抗心理原因的是(D)。A. 自我意识的高涨 B. 兴奋性过强 C. 独立意识 D. 副交感神经的作用

满分:1 分 9. (B)是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付出努力的注意A. 有意注意 B. 无意注意 C. 有意前注意 D. 有意后注意 满分:1 分 10. “你对此感到伤心”是(D)会谈技术。A. 倾听 B. 开放性 C. 封闭性 D. 情感反应 满分:1 分 11. 下列属于特殊能力的是(D)A. 观察力 B. 记忆力 C. 抽象概括力 D. 色彩识别力 满分:1 分 12. 下列不属于认知风格的是(C)A. 独立性和场依存性 B. 冲动和沉思 C. 自我认知和自我体验 D. 同时性和继时性 满分:1 分 13. 以下对个体心理发展规律的描述错误的是(D)。A. 先天遗传影响与后天环境影响并存 B. 主动发展与被动适应并存 C. 连续性与阶段性并存 D. 个体主观性和环境客观性相互影响并存。 满分:1 分 14. 以人为中心的辅导法是由(a)提出的。A. 罗杰斯 B. 艾利斯 C. 巴普洛夫 D. 弗洛伊德 满分:1 分 15. 在出生后5-6周,婴儿表现出对人的特别的兴趣和微笑,即(b )A. 自主性微笑 B. 社会性微笑 C. 无意识微笑 D. 潜意识微笑。 满分:1 分 16. 遗忘的规律是(a) A. 先快后慢 B. 先慢后快 C. 匀速 D. 没有规律 满分:1 分 17. 态度具有一定的(a)和持久性。A. 稳定性 B. 渐进性

教育心理学各章节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各章节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一. 选择题 1.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__A__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著名的著A.桑代尔 B.斯金钠 C.布鲁钠 D.皮亚杰 2. 世界上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著名的书是1977年___C__出版的《教育心理学》 A.乌中斯基 B.桑代尔 C.卡普切列夫 D.列昂节夫 3. 教育心理学的成熟时期是___C__ A.20世纪20年代以前 B.20世纪20-50年代 C.20世界60-7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以后 4. 心理学的创始人是___D__ A.桑代尔 B.斯金钠 C.布鲁钠 D.冯特 5. ___B__是教学内容的裁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A.教学内容 B.教学媒体 C.教学环境 D.教学过程 6. 心理学属于_____C____ A.自然科学 B.社会科学 C.自然科学何时会科学双重性质的科学 D.哲学 7. 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于____A____年A.1879 B.1897 C.1789 D.1798 8.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__B__的科学 A.心理活动的规律 B.行为何心理活动的规律 C.心理与心理活动的规律 D.行为活动的规律 9. 在苏联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的心理学家是_____C____ A.卡普杰列夫 B.桑代尔 C.乌中斯基 D.乌申斯基 10.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__C__规律的科学 A.基本教育 B.基本教学 C.基本心理 D.基本身心 11. 教育心理学研究中,所采用的手段和方法应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这属于_____A_____ A.遵循性原则 B.教育性原则 C.系统性原则 D.客观性原则 12.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___D___ A.学与教的心理规律 B.学与教的心理规律,但以前者为主 C.学与教的心理规律,但以后者为主 D.学与教以及二者相互作用的心理规律 13. 要求把人的心理看作是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密切相连的过程来考察何研究的原则是____C____ A.客观性原则 B.教育学原则 C.实践性原则 D.知识性原则 14. 下列不属于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作用的一项是_____ B_____

普通心理学试题带答案

普通心理学试卷 一、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该题型已取消)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科学心理学诞生于(B )P18 A.1864年B.1879年C.1903年D.1920年 2.人的习惯和自动化行为的生理机制是(B )P48 A.定势B.动力定型C.无条件反射D.反馈 3.马斯洛把完善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完成自身使命的需要称作(C )P59 A.尊重的需要B.归属和爱的需要C.自我实现的需要D.成长的需要 4.色盲一般是隔代遗传,多为先天性,男性色盲是由(B )P100 A.祖父通过父亲传给孙子B.外祖父通过母亲传给外孙 C.外祖父和父亲均为色盲者,第三代男性必是色盲D.祖父和母亲均为色盲者,第三代男性必是色盲 5.看到红、橙、黄色使人产生温暖的感觉的现象叫(D )P121 A.感觉对比B.感觉后象C.感觉适应D.联觉 6.乔治·斯波林进行图象记忆的实验使用的方法是(C )P170 A.整体报告法B.重学法C.部分报告法D.节省法 7.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叫(B )P196 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正迁移D.负迁移 8.心理学实验证明动机强度与解决问题的效率有密切关系,解决问题效率最佳时的动机强度应是( C )P229 A.最强B.较弱C.适中D.极强 9.王方5岁,IQ是110,李平10岁,IQ也是110,二人的智力相比(无法相比)P310 A.王方比李平高B.李平比王方高C.相等D.无法相比 10.阿尔波特认为,人格结构中,代表一个人主要行为倾向,决定一类行为,而不是所有行为的特质是( C )P340

心理学练习题(第二章)

心理学练习题(第二章) 一、填空题 1.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现象的指向和集中。 2.注意时最显著的外部表现有适应性运动;无关运动的停止;呼吸运动的变化。 3.学生上课时又是听老师讲,又是记笔记,又是看黑板,这要求学生有很好的注意分配的能力。 4.注意的品质包括广度、稳定性、转移和分配,其中与注意的稳定性相反的注意品质是注意的分散。 5.从亮的地方走进暗室,开始什么也看不清楚,过一会才能慢慢看清,这是使视觉的感受性提高(提 高/降低)的暗适应现象。 6.适应是在刺激物持续作用下引起感受性的变化。 7.入学后,小学儿童语音听觉发展迅速,一年级未可达成人水平。 8.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观察力是小学生智力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9.感觉和知觉同属于认识过程的初级阶段。 10.空间知觉包括大小知觉、形状知觉、方位知觉、距离知觉。 二、选择题 1、教师上课时讲到重要的地方,声音会放大放慢,使学生听清楚,这符合知觉(A)的规律。 A 选择性 B 理解性 C 整体性 D恒常性 2、“月明星稀”是(D)现象。 A 错觉 B 暗适应 C 明适应 D 感觉的对比 3、入药店,刚开始可以闻到很浓的药味,过一会就闻不到了,这是感觉的(B) A 对比 B 适应 C 联觉 D 后像 4、“注意来往车辆”这句话表明注意与(C)过程的共同关系 A 记忆 B 想象 C 感知 D 思维 5、小学儿童的感觉中,(B)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A 听觉 B 视觉 C 肤觉 D 思维 6、小学生常常把“8”写成“∞”,“9”和“6”不分,“b”和“d”不分,其原因是由于(C)的水平不高引起的

A 大小知觉 B 形状知觉 C 方位知觉 D 时间知觉 7、人脑对客观事物最简单、最低级的反映形式是(A) A 感觉 B 知觉 C 记忆 D 思维 8、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D) A 注意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它是各种心理过程共有的特性 B 感觉适应引起感受性的变化是暂时的,有一定时限 C 错觉是一种知觉,只不过是一种不正确的,歪曲的知觉 D 个体的发展中,有意注意的发生先于无意注意 9、人们进入超市,各人注意的东西总不一样,这是知觉(A)的表现 A 选择性 B 理解性 C 整体性 D 恒常性 10、视觉的适宜刺激范围是(C)的光波 A 290—500毫米 B 390—600毫米 C 390—800毫米 D 490—800毫米 11、描述了时间特性的注意品质是(B) A、广度 B、稳定性 C、分配 D、转移 12、“鹤立鸡群“说明事物在()情况下容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 A 强度 B 对比 C 运动 D 转移 13、下列哪种现象说明了注意的广度(B) A 手脑并用 B 一目十行 C 三心二意 D 心不在焉 14、注意的两个基本特性是(D) A 指向性、选择性 B 选择性、理解性 C 理解性、集中性 D 指向性、集中性 15、(C)岁儿童的视觉调节能力范围极大。 A 6 B 8 C10 D 12 16、人在饥饿时走在街上,有些东西视而不见,但饭馆食品及食物却溶却容易被察觉,这属于(D)现象。 A 感觉 B 知觉 C 有意注意 D 无意注意 17、当收音机里播放《唱支山歌给党听》时,无论男高音独唱还是女声独唱,你都能辨认出来,这是因为人的知觉具有(B)

教育心理学试题(一--五)章.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的是()。 A费洛伊德B柏拉图C布鲁纳D桑代克 2、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是()。 A《教育心理学》B《教育心理大纲》C《教育心理发展史》D《教育心理论》 3、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中,开始成熟的时期是()。 A20世纪初B20世纪20年代以后C20世纪60年代D20世纪80年代 4、下列内容不属于布鲁纳总结的教育心理学20世纪80年代的成果是(). A主动性研究B心理卫生研究C反思性研究D社会文化研究 5、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作者是()。 A陶行知B蔡元培C廖世承D潘菽 6、在教育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将心理学作为教育心理理论基础的人是()。 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桑代克D裴斯泰洛奇 7、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诞生于()。 A19世纪20年代初B20世纪20年代C20世纪40年代D20世纪60年代 8、教育心理学的诞生之年时()年。 A1903 B1923 C1924 D1913 9、教育心理学家的创始人是()。 A莫依曼B赫尔巴特C桑代克D裴斯泰洛奇 10、教育心理学具体研究范涛是围绕()相互作用的过程而展开的。 A学生与教师B学生与学习C学与教D教师与教学 二、填空题 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教育过程中()与()的基本心理规律的学科。 2、教育心理学属于()的一种。 3、教与学的五要素包括()、()、()、()、()。 4、教与学的过程包括()、()和()。 5、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体描述、()、()和()的作用。 6、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就是()与()相结合的历史。 7、建国后,我国的教育心理学者主要学习和介绍()的教育心理学理论和研究成果。 8、学生这一要素从()和()两方面影响学与教的过程。 9、教学内容一般表现为()、()和教材,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效传递的主要信息。 10、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三、简答题 1、简述教育心理学的定义。 2、教育心理学的作用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3、简述学与教的要素构成。 四、论述题 1、分析学习与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三种过程。 2、论述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五、案例分析题 中学班主任教书张某脾气较为暴躁,平时经常采取罚款、不许进教室,甚至罚站、罚跑步等方式来惩罚犯错的学生,学生家长对此意见很大。但小张却不以为然。 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如何看待张某的做法,试进行分析。

普通心理学期末试卷(附答案)

普通心理学期末试卷(附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 1.在心理学史上,一般把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的心理实验室视为心理学独立的标志,把冯特誉为心理学独立的旗手。 2.以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为代表的心理学流派是人本主义学派。 3.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神经元。 4.工具性条件反射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的。 5.根据注意有无预定目的和意志努力程度不同,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 6.感受性是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7.感受性用感觉阈限来量度。感觉阈限分为绝对感觉阈限与差别感觉阈限。 8.知觉的基本特性有_选择性__、_理解性__、_整体性_、_恒常性_。9.用红笔划出书中的重点是利用了知觉的选择性特性 10.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 11.想象是人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12.想象具有预见、补充、代替等功能。13.思维的特点是___间接性 ___、__ 概括性 ____。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 A )的代表人物华生指出:“人和动物的全部行为都可以分析刺激和反应”。 A.行为主义学派 B.人本主义学派 C.认知学派 D.格式塔学派 2.( C )是用心理测量的工具对人的心理和行为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 A.试验法 B.实验法 C.测验法 D.调查法 3.伴随在心理活动过程中以保证人的各项活动顺利进行的心理特性是( A )A.注意 B.认识过程 C.意志过程 D.思维4.有明确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C )。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 D.持续性注意5.正在上课,一位迟到的学生突然推门而入,这时引起大家注意的是( A )A.不随意注意 B.随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有意注意6.“心不在焉,则黑白在前而不见,擂鼓在侧而不闻”说明人的心理活动过程离不开( C ) A.感知 B.记忆 C.注意 D.思维 7.感觉阈限和感受性之间的关系是( B )。 A.正比关系 B.反比关系 C.对数关系 D.常数值 8.下面不属于内部感觉的是( B )。 A.动觉 B.痛觉 C.平衡觉 D.内脏感觉 9.刚刚能够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就是( B )。 A.差别感受性 B.最小可觉差 C.绝对感觉阀限 D.绝对感受性10.知觉的对象从背景中分离,与( A )有关。 A.注意的选择性 B.注意的稳定性 C.背景的绝对强度 D.对象的绝对强度 11.在知觉世界时,人们总是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的对象,把其他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这是( A )。 A.知觉的选择性 B.知觉的整体性 C.知觉的理解性 D.知觉的恒常性 12.两可图形反映出人对事物知觉的( B )。

智慧树知到《心理学基础》2019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心理学基础》2019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1、【单选题】 (20分) 科学心理学诞生于(1879年)。 2、【单选题】 (20分) 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冯特)。 3、【单选题】 (20分) 在心理学研究中,用可以测量的行为来推测看不到的(心理),是心理学研究的一条基本法则。 4、【多选题】 (20分)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包括(全选) 5、【多选题】 (20分) 被称为心理学史上第一次革命的心理学流派是(行为主义;1913年产生的;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创立的) 第二章 1、【单选题】 (20分) (动机)是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的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系统。 2、【单选题】 (20分) (自我实现的需要)力求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工作,最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成为所期望的人物,实现自己理想。 3、【单选题】 (20分) 动机和行为的关系表现在(同一行为可以由不同动机引起) 4、【多选题】 (20分) 根据期望理论,要使目标对人的激励作用大,所激发的动机强度高,就必须满足(效价高期望;值高)。

5、【多选题】 (20分) 人的社会心理需要包括(交往需要;成就需要;成功恐惧)。 第三章 1、【单选题】 (20分) 睡觉前喝了咖啡、茶或者可乐之类的饮料,常常导致兴奋,出现失眠现象。这种失眠属于(药物性失眠)。 2、【单选题】 (20分) 正常清醒时,能思考,能灵敏地解决问题,这种状态下的脑电波是(β波) 3、【单选题】 (20分) 有预定目的,但又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随意后注意)。 4、【单选题】 (20分) 我们在听课做笔记时,写字处于(自动化的)意识状态。 5、【多选题】 (20分) 注意的功能有(选择功能;维持功能;调节功能)。 第四章 1、【单选题】 (20分) 觉察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称为(绝对感受性) 2、【单选题】 (20分) 同一感受器受不同刺激物的作用时,感受性会发生变化,这一现象称为(感觉对比) 3、【单选题】 (20分) 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改变时,知觉映象却保持相对稳定,这种特征是知觉的(恒常性) 4、【多选题】 (20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