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钱学森
19钱学森定稿.ppt
自主学习与小组交流 默读课文,把最能体现钱学森 爱国之情的句子划下来,特别注 意钱学森说的话,好好地读一读。 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并在这些句 子的旁边简单写下 自己的感受。
“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 都是在作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 民多做点事。” “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 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 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 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 的。”
当回去。”
( 微薄 )的待遇 ( 贫穷 )的生活 ( 恶劣 )的工作条件
钱学森享受着优厚的待遇, 有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 条件。 祖国刚解放,要钱没钱, 要设备没设备,现在回去搞科 学研究,只怕有困难。
通过对比,更能突出 钱学森的爱国心!
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 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 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 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 祖国的儿女共同去创造,我 们是应当回去的。
他一刻也没有忘记祖国。
钱学森无论到哪里, 都抵得上五个师,绝不 能让他离开美国。
当钱学森提出回国后,他们非常恐 慌,后来又非常地恼火,明里暗里对钱 学森进行迫害。后来还卑鄙地找了个借 口把钱学森抓了起来。将他关押在一个 孤岛上,进行惨无人道的折磨和迫害, 仅半个月,就使他的体重减轻了30磅( 约合27斤)。当时美国当局声称,只要 钱学森放弃回国念头,就照常给他提供 实验室和仪器设备。
你看到一个怎样的形象?找出 描写钱学森的语句来。
从哪些句子中你能看到钱学森 此时的心情?说说你的理解。
在 广阔无垠 的大海上,“华威 号”客轮正 劈波斩浪 驶向上海。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站在甲板上,深情 地 眺望
魂牵梦绕
着远方。“啊!我就要回到
的故乡了!”他老泪纵 横,情不自禁地吟起了一首小诗:“赶 车,赶船,一踏上故土就满眼春天……”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19课《钱学森》优秀教学案例
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标题《钱学森》,提问:“标题中的‘钱学森’是谁?他的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2.教师逐段讲解课文内容,重点分析钱学森的生平事迹、学术成就和爱国精神。
3.结合课文内容,教师举例说明钱学森的热爱科学、追求真理、报效祖国的崇高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学生小组讨论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教学导入:以钱学森的成就和贡献为背景,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资料,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对钱学森的兴趣钱学森的生平事迹,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地感受钱学森的精神风貌,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3.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科学馆、博物馆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的力量,激发他们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情感。
3.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钱学森的精神品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同时,设立小组竞赛机制,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课堂活力。
4.实践环节:结合课文内容,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参观科学馆、博物馆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的力量,激发他们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钱学森的精神品质对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有哪些启示?”
2.学生分组进行讨论,鼓励他们发表个人见解,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3.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引导学生从中受到启发。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提问:“钱学森的精神品质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能力。
3.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钱学森的精神风貌,培养情感共鸣。
4.结合课文内容,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第19课《钱学森》苏教版
2.重视朗读,培养语感: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如个人朗读、小组朗读、全班齐读等,帮助学生感受文章的韵律美,提高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在朗读过程中,指导学生注意语气、节奏、情感等方面的处理,使学生在朗读中深入理解课文。
3.精讲精练,突破难点:针对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难点词汇,进行详细的讲解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和修辞手法。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第19课《钱学森》苏教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课文《钱学森》的背景,理解钱学森的生平事迹及其在科技领域的贡献,掌握相关词汇和短语,如“卓越”、“献身”、“航空”、“导弹”等。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分析课文内容,学习文章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通过海报设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造力。
5.家长参与:鼓励学生与家长一起讨论钱学森的事迹和精神,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内容,共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科学精神。
-家长可以与孩子共同完成课后思考题,增进亲子沟通。
6.视频观看:推荐学生观看与钱学森相关的纪录片或电影,如《钱学森传》等,进一步了解钱学森的生平和贡献。
-学生可以选择一篇印象最深刻的阅读材料,在下一节课上进行分享。
3.课后思考:请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并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谈谈对钱学森精神的理解和感悟。
-问题如:“钱学森的哪些品质和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如何践行钱学森的精神?”
4.小组活动:组织学生分组,共同完成一份关于钱学森的海报设计,要求包含钱学森的生平事迹、科技成就和崇高精神等内容。
-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学习钱学森的崇高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科学精神。
六上19《钱学森》(5篇范例)
六上19《钱学森》(5篇范例)第一篇:六上19《钱学森》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反复朗读课文,感受钱学森的爱国情怀,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的熏陶。
从而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体会钱学森爱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使学生受到爱国的美好情感的熏陶。
三、教学评价设计:1.通过检查学生预习、针对学困加强指导训练方式落实字词、读书的教学目标。
2.在读书感悟中,采用默读、圈画、讨论、交流、感情朗读、等方式推进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体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从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通过读写结合的小练笔活动,促进学生对写作方法的习得和运用。
4.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并及时做出鼓励性评价。
四、教与学的准备:搜集有关钱学森的资料五、教学课时:2课时六、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一)激情导入,渲染情感1.师:老师知道,同学们很关心祖国的航天发展。
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走进我国的航天王国。
2.课件播放,新中国的航天发展。
3.师: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感受。
{骄傲、自豪} 4.是啊,这种骄傲,这种自豪和一位老人的名字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他就是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航天之父、火箭之王”的——钱学森。
{板书:钱学森} 钱学森师:是啊,中国人,自古以来就难舍故土。
旅居海外的华侨,总有一颗至死不渝的赤子心,一腔汹涌澎湃的报国血。
今天,让我们走进《钱学森》,和这位功勋卓著的科学家心灵相约吧。
(二)检查预习1.出示新词指名读 2.指名读课文(正音)思考: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指名说)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三)品读课文1.找找钱学森说得话,想想他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你感受到了什么?现在,就请同学们细心阅读课文,画出描写钱学森语言的句子,轻轻读几遍。
【推荐】六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19钱学森|苏教版.doc
19钱学森【教材分析】《钱学森》这一课牛动地记叙了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美国时,一刻也没有忘记祖国,以及冋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和导弹的研制以及发射所作出的卓越贡献,赞扬了他时刻不忘祖国的高尚情怀。
课文语言简洁、朴素,通过人物的语言,体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了钱学森思念祖国,拳拳报国之心。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5个生字,注意“额”、“裕”、“恳”的字形,联系上下文理解“广阔无垠” “劈波斩浪”“水天一色”“魂牵梦绕”“眺望”“袒露” “屈指一算”等词语的意思,并会恰当地使用。
2.話是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感悟人物语言所包含的情感,体会科学家钱学森的拳拳爱国之心,培养学牛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3.领会课文通过语言描写、对比描写、侧面衬托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4•理解文章内容,理清文章层次,了解“倒叙”的写作方法及其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1•感悟人物语言所包含的情感,体会科学家钱学森的拳拳爱国之心,培养学牛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2.领会课文通过语言描写、对比描写、侧面衬托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资料链接】钱学森,1911年,出生于上海,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后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留学,1989年,国际技术与技术交流大会授予钱学森“世界级科学与工程名人”、“国际理工研究所名誉成员”。
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火箭之王”、“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o 199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授予钱学森“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获中共屮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掌握本课生字词,能正确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1—2自然段,理解钱学森说的前一句话,体会钱学森回国的坚定决心,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钱学森语言中包含的爱国之心。
【教学过程】【预习导学】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生词,有疑问的地方注意做记号,检查是否读通顺连贯,并在相应的栏目下做出评价,用“”表示。
钱学森的30个故事
钱学森的30个故事钱学森,中国现代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
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和故事,下面就为大家介绍钱学森的30个故事,探索这位伟大科学家的成就和影响。
1. 大学求学之路钱学森自小聪明过人,考入南开大学物理系。
他对科学有着强烈的兴趣,并在学校期间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
2. 研究航空天文钱学森早年在美国留学,从事航空天文研究。
他通过对空气流动和空气动力学的研究,为后来中国的航空事业打下了基础。
3. 抗战期间钱学森在抗日战争期间积极投身国家事业。
他在香港等地从事防空研究,为保卫国家作出了重要贡献。
4. 建立航天事业1947年,钱学森回国后,他致力于发展中国的航天事业并成立了中国航天事务咨询委员会,为中国航天的起步奠定了基础。
5. 回国探亲的困难钱学森在美国工作期间,由于“麦卡锡主义”迫害,一度无法回国探亲,直到几十年后才能与家人团聚。
6. 建立航天工业钱学森提出了“以军工为主、兼并民品”的理念,大力推动中国航天工业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
7. 山沟里的航天文化钱学森关注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他积极推动在山沟里建设航天基地和航天文化活动,为贫困地区带来希望。
8. 航天事业与国防安全钱学森始终将国防安全视为航天事业的重要目标,他对航天军事应用的研究做出了非凡贡献。
9. 美国重新评估钱学森美国重新评估钱学森对科学和航天事业的贡献,他被誉为“推动世界航天事业发展的巨人”。
10. 为国家培养科学人才钱学森一生致力于培养和推动中国的科学人才培养,他在教育事业上的贡献无法估量。
11. 全球航天合作钱学森提倡国际合作,与各国航天科学家保持密切联系,为推动全球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12. 东方红卫星钱学森主导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的研制工作,在当时的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巨大轰动。
13. 航天与太空探索钱学森对太空探索充满了浓厚的兴趣,他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开辟了进军太空的道路。
14. 钱学森的奖项与荣誉钱学森获得了许多国内外的科学奖项和荣誉,他的成就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
第19课《钱学森》
苏教版教材语文六年级上册19 钱学森一、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7个生字,规范书写5个一类生字,重点书写“裕、恳”等生字,联系上下文或生活体验,推想文中“魂牵梦绕、劈波斩浪、诚恳”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通过品读钱学森留美期间和在中秋之夜对留学生说的话,感悟钱学森语言所包含的情感,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的熏陶。
3.结合课文和相关资料,以“钱学森爷爷,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段话或为钱学森制作一张名人卡片。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以及钱学森留美期间和在中秋之夜对留学生说的话进行品味朗读,体会钱学森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体会作者抓住人物语言描写人物特点的方法以及运用倒叙写法的好处。
难点:体会钱学森冲破阻碍,为了祖国的科学事业不断努力献身的精神。
三、教学评价设计1.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遵循先学后教原则,通过查看预习单、自由读、指名读、观察、交流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识写生字情况,做到以学定教,顺应学情。
2.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几次读词语,读出了词语的味道,把语言训练的痕迹隐藏在自然流淌的对语言文字的咀嚼之中。
3.在精读感悟环节,采用默读、圈画、讨论、交流、移情体验、感情朗读等方式,引导学生抓住钱学森的语言,重点词句,通过联系生活、想象画面,从而理解文本,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并及时做出评价。
4.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5.借助拓展练笔,加强学生的语言训练。
四、教与学的准备教师准备:1.设计预习单2.制作教学课件学生准备:完成预习单五、教学课时:2课时六、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一)激情导入,突出爱国情1.教师深情地叙述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并揭示课题。
19《钱学森》PPT课件
用倒叙的方法,可以引起读者 的阅读兴趣,设置悬念,增强 表达效果。
“我是中国人。我现在 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 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 为人民多做点事。”
当时,钱学森享受着优 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 和优越的工作条件。
他一刻也没有忘记祖国。
“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 祖国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 于来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 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 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
科学家卡片 ---钱学森
钱学森(1911-2009),中国现代物理学家、 世界著名火箭专家。他为中国火箭和导弹技术的 发展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1956年4月起, 他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 务,对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和发展作出了重 大贡献。钱学森生前是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 学院数理化学部委员、中国宇航学会名誉理事长、 中国科技协会主席。
钱学森的主要贡献 钱学森的贡献主要有应用力学、喷气推 进与航天技术、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系 统工程 、系统科学、思维科学、科学技术
体系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等八个方面。
载 zǎi ① 年 。 ② 把事情记录下来。 载 zài ① 用运输工具装。 ② 充满。
zài
运载火箭 bēn fù
奔赴
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应放在哪 儿?你是怎么知道的?为什么要 把它放在文章的开头? 倒叙
1955年9月 17日,钱学森 携妻子蒋英和 一双幼小的儿 女踏上了“克 利夫兰”总统 号,开始了回 国的行程。
2007年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辞: 在他心里,国为重, 家为轻,科学最重,名 利最轻。5年归国路, 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 航天,他是先行人,劈 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 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 者。他是知识的宝藏, 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 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19钱学森课件
3
国际交流
他积极开展国际科学合作,推动了中国与其他国家在航天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钱学森的教育理念
1 育人为本
他强调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2 全面发展
他主张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
3 开放包容
他倡导教育的国际化和多元文化的交流,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
钱学森的学习方法
3
教育著作
他撰写了相关教育著作,分享了自己 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对于推动教 育改革和提高教育质量起到了积极的 作用。
他激励学生要敢于创新,勇于尝试新的思路和方法。
3 追求卓越
他要求学生追求卓越,不断超越自我,并且不断追求进步。
钱学森的重要作品介绍
1
航天科技
钱学森主导的航天技术研究和开发,
科学著作
2
取得了重要突破,推动了中国航天事 业的发展。
他撰写了多本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科
学著作,对于航天科学研究起到了积
极的推动作用。
钱学森
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2009年3月31日),中国著名的航空航天专家和教 育家,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他在航天科研和科技教育领域作出了卓越贡献。
钱领导中国首次发射人造地球卫星和载人航天飞船,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做出了巨大贡献。
2
教育事业
他致力于推动高等教育和科技教育的发展,培养了众多优秀的航天科学家和工程 师。
实践探究
他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探究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跨学科学习
他提倡学科融合,鼓励学生在多个学科领域进行交叉学习。
团队合作
他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钱学森的人生格言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19课《钱学森》课文原文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19课《钱学森》课文原文1955年10月1日清晨,广阔无垠的太平洋上,一艘巨轮正劈波斩浪驶往香港。
一位四十来岁的中年人,迈着稳健的步伐踏上甲板。
阵阵海风不时掠过他那宽大的前额。
眺望着水天一色的远方,他屈指一算,已经在海上航行15天了。
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啊!他,就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
钱学森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随后赴美留学,师从美国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成为冯·卡门教授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
当时,钱学森享受着优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
可是,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
他说:“我是中国人。
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作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在隆隆的礼炮声中诞生了。
这一年的中秋之夜,钱学森和十几位中国留学生一起欢度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
他们一边赏月,一边倾诉思乡情怀。
年年中秋,今又中秋,在这新中国诞生后的第一个中秋节,他们谈论着祖国的美好前景,感到格外兴奋。
此刻,钱学森埋藏心底很久的愿望越发强烈起来:早日回到祖国去,用自己的专长为祖国建设服务。
他向留学生们袒露了心迹。
留学生中有人劝道:“祖国刚解放,要钱没钱,要设备没设备,现在回去搞科学研究,只怕有困难。
”钱学森诚恳地说:“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
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
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听说钱学森准备回国,美国海军的一位高级将领说:“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决不能让他离开美国!”然而,钱学森回国的决心一刻也没有动摇过,经过五年的漫长岁月,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终于踏上了归国的航程。
钱学森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射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19.钱学森2
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 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 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 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从
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了。祖
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 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
当回去。‛
爱国之情
( 微薄 )的待遇 ( 贫穷 )的生活 ( 恶劣 )的工作条件
(虽然 )钱学森享受着优厚的待遇,
(但是 )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
用‚虽然……但是……‛结 合第二小节的内容再说一句这样 的话
‚贫贱不能移, 富贵不能淫,
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
钱学森无论到那里,都抵得上五个师,绝不 能让他离开美国!
正当钱学森准备回国时,1950年9月7日美国当
赶车,赶船, 一回到故乡,就满眼春天 无语, 无言, 一扑进娘怀, 就泪湿衣衫 留影, 留连, 一跨上故乡, 就恢复了童年……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难舍故土。旅居海外的华侨, 总有一颗至死不渝的赤子心,一腔汹涌澎湃的报国血。 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进《钱学森》,和这位功勋卓著的 科学家心灵相约吧。
19 钱学森
有句俗语说:言为心声。学习这篇 文章,如果能抓住钱学森的语言来品味, 就找到了通向钱学森爷爷心灵的最佳道 路。现在,就请同学们细心阅读课文, 画出描写钱学森语言的句子,多读几遍。
‚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 在作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 点事。‛ ‚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 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 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 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冯〃卡门
师从美国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 门,成为冯卡门教授最得意的学生 和最得力的助手。
19.钱学森(复习知识点)
19、钱学森1、《钱学森》这篇课文生动地记叙了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在美国时刻不忘祖国,以及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的研制及发射所作的卓越贡献,赞扬了他时刻不忘祖国的高尚情怀。
2、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中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两弹元勋——邓稼先中国飞行之父——冯如3、背诵钱学森的话及所表达的感情。
4、课后第4题。
(1)表达了钱学森的一片爱国感情,他牢记自己的祖国是中国,他要为祖国人民多做实事。
(2)表达了钱学森对祖国的眷恋与热爱之情。
5、按时间的先后顺序课文第1自然段应放在放在第6自然段的后面,,把它放在文章开头是一种倒叙的方法,这样写是为了引起读者兴趣,设置悬念,增强表达的效果。
【日积月累】1.反映人物良好品行的成语:精忠报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公而无私、克己奉公。
2.爱国诗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病起书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精忠报国。
——《宋史·岳飞列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的《日知录·正始》(语意)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3.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名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唐)李白《静夜思》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唐)杜甫《月夜忆舍弟》【习题解答】习题2答案:广阔无垠(辽阔无垠、无边无垠)、劈波斩浪(乘风破浪)、眺望(凝望)、魂牵梦绕(朝思暮想)习题3答案:第2自然段中钱学森阻在生活富裕和工作条件优越的情况下说的一段话,表现出钱学森时刻想念祖国,希望报效祖国的思想感情。
19.钱学森练习册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2.用“ ”画出最能表达钱学森归国心切 的句子。
3.按时间的先后顺序,这段话应放在课文第 六自然段后。把它放在文章的开头是一种 倒叙的写作方法,这样写是为了。引起读 者阅读兴趣,设置悬念,增强表达效果。
(二)感动中国人物——钱学森的 颁奖词
• 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 轻。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他是知识的宝藏, 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 1.数字最具说服力,在颁奖词中,“五年归国路, 十年两弹成”足以表现钱学森归国所受的阻力和 创立事业过程中的艰辛。 • 2.在颁奖词中,最能体现出课文主要内容的句子 是:“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 名利最轻。”
三、读一读,悟一悟。
(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955年10月1日清晨,(广阔无垠)的 太平洋上,一艘巨轮正(劈波斩浪)驶往 香港。一位四十来岁的中年人,迈着稳健 的步伐踏上甲板。阵阵海风不时掠过他宽 大的前额。(眺望)着水天一色的远方, 他(屈指一算),已经在海上航行15天了。 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 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 箭的舱壁啊!他,就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 钱学森。
四、小练笔。
• 钱学森归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和 发射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 父”。请你收集这位世界著名的科学家的有关资 料,仿照前一篇课文后面的“作家卡片——巴 金”,制作一张“科学家卡片——钱学森”。 • 钱学森:(1912.12.11——2009.10.31上午8时6 分)著名科学家,“两弹一星”元勋,被誉为 “中国导弹之父”“ 中国航天之父”“火箭之 王”“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
19.钱学森
一、看拼音,写词语。 é tóu fù yù bēn fù 额 头 富 裕 奔 赴 zhuó yuè 卓 越
六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第19课《钱学森》苏教版
(1)通过课文学习,让学生感受钱学森的爱国情怀和严谨治学的精神品质。
(2)学会通过人物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并能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学情分析导
(一)学生特点
本节课面向的是六年级学生,他们的年龄特征表现为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认知水平上,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能够通过关键词语理解文章内容,但深度理解和抽象概括能力仍有待提高。在学习兴趣方面,学生对科学家的故事普遍感兴趣,尤其对钱学森这样的杰出科学家充满敬仰。在学习习惯上,学生已形成了一定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习惯,但需要教师在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激励。
六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第19课《钱学森》苏教版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钱学森》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的第19课。本节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它属于“走近科学”这一单元,旨在通过介绍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生平事迹,让学生了解科学家的人格魅力和为我国科技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包括:钱学森的生平简介、他在航空领域的贡献、钱学森的爱国情怀以及他严谨治学的精神。
1.以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开始:“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吗?他为什么会享有‘中国航天之父’的美誉?”这个问题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播放一段关于钱学森的短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钱学森的形象和他在航空领域的贡献,从而引发他们对新课的兴趣。
(二)新知讲授
在新知讲授阶段,我将逐步呈现知识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三)巩固练习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计划设计以下巩固练习或实践活动:
19钱学森
(我们会用更优厚的待遇,更多的钱来留住他。
)面对金钱的诱惑,普通人的确很难抵挡。
(我们会给钱学森提供更优越的工作条件,让他能全力施展自己的才华。
)(5)善于想象的同学,你猜测一下,敌人为了阻止钱学森回国,会采取哪些卑鄙手段?(学生交流;,师补充介绍资料。
)补充材料:新中国成立之初,钱学森为了报效新生而落后的祖国,从1950年起在美国向其当局正式提出回国申请.但是,美国当局却百般阻挠和迫害,没收了钱学森的各种资料和书籍,并诬蔑陷害他为“间谍”,对他进行审讯和监禁,将他关押在一个孤岛上,进行惨无人道的折磨和迫害,仅半个月,就使他的体重减轻了30磅(约合13.6公斤)当时美国当局声称,只要钱学森放弃回国念头,就照常给他提供实验室和仪器设备.可是,钱学森宁死也要回国。
后来,他虽被科学界知名人士保释,但他的办公室、住宅、电话、信件等都要受到严密检查。
钱学森被美国当局整整迫害达五年之久,但他始终没有屈服,终于在祖国的帮助下,于1955年获准回国,当他接到可以离开美国的通知时,他激动得热泪盈眶。
7、然而,面对美国当局的诬蔑、监禁、迫害,百般阻挠,钱学森回国的决心一刻也没有动摇过。
经过五年漫长的等待,在党中央的关心下,在周恩来的努力下,钱学森终于获得了自由,终于踏上了回国的路程,并出现了课文的开头一幕。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去迎接他吧。
哪位同学来读一读?(板书:历尽艰辛,终回故里)相机出示课件:“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啊!”(1)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钱学森归国心切!)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还有不同的感受吗?他希望自己坐的是火箭,火箭的速度比轮船快,说明他盼望早一点回来。
作者为什么要用火箭作比,而不是飞机或者快艇呢?也就说明钱学森盼得不能再盼了,急得不能再急了。
(2)能帮“魂牵梦绕”找个近义词吗?有一个成语正好能表达他此时此刻的心情?谁知道是哪个成语吗?(归心似箭!)(3)练读。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9课《钱学森 》课件
他一刻也没有忘记祖国。
在 广阔无垠 的大海上,“华威 号”客轮正 乘风破浪 驶向上海。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站在甲板上,深情 地 眺望
魂牵梦萦
着远方。“啊!我就要回到
的故乡了!”他老泪纵 横,情不自禁地吟起了一首小诗:“赶 车,赶船,一踏上故土就满眼春天……”
按时间的先后顺序,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应放在哪儿?为什么要把它放在文章的 开头? 倒叙 用倒叙的方法,可以引起读者的阅读 兴趣,设置悬念,增强表达效果。
爱
国
• “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 我的归宿在中国。” • “我在美国前三四年是学习,后十几 年是工作,所有这一切都在做准备, 为了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点事。因 为我是中国人。” • 我个人仅仅是沧海一粟,真正伟大的 是我们的党、人民和我们的国家。
师从美国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 冯· 卡门,成为冯卡门教授最得意的
赶车, 赶船, 一回到故乡,就满眼春天。
无语, 无言, 一扑进娘怀, 就泪湿衣衫, 留影, 留连, 一跨上故乡, 就恢复了童年…… 《归侨》 作者:青勃
19、 钱学森
“中国导弹之父”
• 他说:“ 我是中国人。我现 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作准 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 人民多做些事。”
• 他( )说:“ 我是中国 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 是在作准备,为的是回到祖 国后能为人民多做些事。”
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 抵得上五个师,绝不能让他
离开美国。
当钱学森提出回国后,他们非常恐 慌,后来又非常地恼火,明里暗里对钱 学森进行迫害。后来还卑鄙地找了个借 口把钱学森抓了起来。将他关押在一个 孤岛上,进行惨无人道的折磨和迫害, 仅半个月,就使他的体重减轻了30磅( 约合27斤)。当时美国当局声称,只要 钱学森放弃回国念头,就照常给他提供 实验室和仪器设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 是在作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 多做点事。” 富裕 贫穷
优越
恩师的器重
简陋
从头开始
回国后, 他没有宽大舒适的房子
他没有
他没有
美国 优厚的待遇 富裕的生活 优越的工作条件
• 从这段话中,你还感受到了什 么?
• 他把这回国看成是自己应该做的一 件事情,从哪里体会到的?
• 他把这回国看成是自己应该做的一 件事情,从哪里体会到的?
• (应当)
• 有一句话说得好:国家兴亡,匹夫有 责。钱学森把回国看成是一种职责、 一种责任。这就是他,一个炎黄子孙 的真情流露。 • 让我们齐读这段话。
• 给课文分段,理清课文脉胳。
了解各自然段的意思,在此基础上理清 自然段之间的联系、练习分段 。
• 可以借助时间词把握自然段间的联系 。
第一段(第1自然段)讲钱学森历经15天的航行, 终于返回了祖国。 第二段(第2自然段)写钱学森在美国留学时,念 念不忘祖国。 第三段(第 3-4自然段)讲在美国留学的钱学森得 知新中国成立之后,格外的兴奋,渴望早日回国。 第四段:(第5-6自然段)写钱学森在总理的关怀 之下,终于踏上了回国的航程。 第五段:(第7自然段)写钱学森回国之后,为我 国的运载火箭事业、导弹研发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 献。
kěn
恳求
gòng
贡献
féng
姓冯
tǎn
袒露 步伐(fá) 舱壁(cāng) 眺望(tiào)
稳健(wěn) 恳切(kěn)
劈波斩浪 水天一色 屈指一算 魂牵梦绕
词语解释
• 广阔无垠yí n:形容非常广阔,无 边无际。 • 劈波斩zhǎn浪:比喻不畏艰险,奋 勇向前。 • 魂 牵梦绕:形容日夜牵挂,十分思 念。 • 袒tǎn露lù:毫无掩饰的表露。
钱学森 毕业照 (1934)
毕业于 上海交通大学 机械工程系
1938年,钱学森在美国从事空气动力学研究
• 1939年,钱学森在加州理工学院获得 航空、数学博士学位
1945年,钱学森、冯卡门(右一)、普朗特 在德国考察。
• 1949年,钱学森在加州理工学院授课
1955年9月 钱学待 遇,你还感受到什么?
• 他之所以能享受如此优厚的待 遇,你还感受到什么? • (学有所成、有能力)
“超音速时代之父”——美国空军科技奠基人 冯· 卡门,冯· 卡门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是“全世界闻名的工程力学和航空技术权威”。 冯· 卡门在一生艰苦研究的基础上,对航空航天技 术的发展有过很多重要的预见,后来都一一成为 现实,例如超音速飞行、远程导弹、全天候飞行、 卫星……
1、美国移民局通知他,不许离开美国,
并
以判刑和罚款加以恐吓。 2、被联邦调查局非法逮捕,关押15天。 3、美移民局非法限制钱学森的自由,要 他一个月到移民局报到一次,并不准离开 洛杉矶。处在与世隔绝的境地五年。
• 你们说,钱学森同意留下吗?
钱学森回国的决心一刻也没有动摇过。 后来,虽被科学家知名人士保释,但他 的办公室、住宅、电话、信件等都受到严密 检查。就这样度过了五年。 这五年的漫长等待,对一心回国的钱学 森来说,可以说是:度日如年、备受煎熬, 望眼欲穿啊! 经过五年的漫长岁月,在周恩来总理的 关怀下,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终于踏上了 归国的航程。
说说你画出了哪些词句?
说说你画出了哪些词句?
• 眺望、屈指一算、魂牵梦绕、多么 希望、 • 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 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 而是火箭的舱壁啊!
• 从这些词语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从这些词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 眺望、屈指一算、
• 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 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 而是火箭的舱壁啊!
中国 微薄的待遇 贫困的生活 艰苦的工作条件
• 过渡:在新中国成立的第一个中秋 夜,这些身在异国的中国留学生们 会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又会说些 什么? • 自读课文第三段(第3、4自然 段) ,并标出感受深的词句 。
钱学森诚恳地说:“我们日夜盼望着的, 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 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 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 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自读课文,要求:
• 一读课文。 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画出生 字词,读顺句子,读通全文。 • 二读课文。 边读边圈,画出不理解的生字新词,通过 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能流利地读课 文。 三读课文。 了解各自然段的意思,在此基础上,弄清 自然段之间的联系,粗分段落。
é
额头
fù
奔赴
yù
富裕
• 所以,当他乘船归来,想到前 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 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 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呀! • 齐读第一自然段。
• “15天”,你认为长,还是短? • 此时此刻钱学森的心情,可以用一个 什么样成语来表达?
• “15天”,你认为长,还是短? • 此时此刻钱学森的心情,可以用一个 什么样成语来表达? • (归心似箭、迫不及待、心急如焚)
• 同学们,你们知道钱学森是个怎样的 人吗? • 老师这里有一点资料,请同学们读读。 (出示有关资料)
• 钱学森:中国著名物理学家,世界著名火箭专 家。浙江杭州人, 1911年生于上海。1934年毕 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1934年在美国 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利福尼亚理工大学学习。 1938年获博士学位后留校任讲师、副教授、教 授以及超音速实验室主任和古根罕喷气推进研 究中心主任,从事火箭研究。 • 1950年开始争取回归祖国,受到美国政府迫害, 失去自由,历经5年于1955年才回到祖国,1955 年10月冲破种种阻力回国后,1958年起长期担 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
• 融入集体亲密无间
• 洗净铅华笑看人生
• 书房学习怡然自得 (1988)
• 指点江山笑谈人生
• 钱学森与夫人蒋英
• 夫妻二人湖畔合影
• 合家团聚,共享天伦。
• 老骥伏枥壮心不已
• 1999年九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 军委授予钱学森“两弹一星”功勋勋章
1989年,钱学森获得“小克罗维尔”奖章和 “世界级科学和工程名人”
从这句话中,同学们感受到了什么?
• 当时我们中国刚解放,要钱没钱,要设备没设备, 就连和他在一起的中国留学生都劝他暂时不要回 去。可他却说,就是因为祖国现在很穷,所以我 们要共同去创造,我们应当回去。 • 因为他是中国人,他要为自己的祖国和人民做贡 献,他要把汗水和智慧洒在中国的土地上,让自 己的祖国早一天强大起来! • 中国才是他的家!是祖国的山山水水养育了他。 我们再来读一读钱学森的肺腑之言,感受他那颗 赤诚的爱国之心。
• 自读课文第四段(第5、6自然段) , 并标出相应的句子。
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5 个师,绝不能让他离开美国。
“五个师“是什么概念?
• 师是军队的一种建制。古代和现代, 以及国家的人数都不尽相同。我查 过资料,美国的一个师,人数一万 七千左右,那五个呢?
• 从这句话你还能读出什么?
• 师是军队的一种建制。古代和现代, 以及国家的人数都不尽相同。我查 过资料,美国的一个师,人数一万 七千左右,那五个呢?
• 从这句话你还能读出什么? • 钱学森有知识、有才华、有能力, 是个难得的人才。
齐读这句话,再次感受美方的霸道 与钱学森的重要性。
• “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5 个师,绝不能让他离开美国!”
• 为了留住他,敌人可能会采 取哪些卑鄙手段?
• 他们软硬兼施,千方百计阻挠钱学森回国。 1950年9月,钱学森买好了回国的飞机票,然而, 就在这时,他接到美国移民局的通知:不准回国! 美国海关检查他的行李,硬说里面藏着重要机密, 说钱学森是间谍。其实,他的行李里面装的只是 教科书和笔记本。几天后,还对他进行审讯和监 禁,将他关押在一个孤岛上,进行惨无人道的折 磨和迫害,每天晚上,看守人员每隔10分钟就来 开一次灯,使他无法休息。仅半个月,就使他的 体重减轻了30磅(约合13.6千克),当时美国当 局声称,只要钱学森放弃回国念头,就照常给他 提供实验室和仪器设备。
他是谁?
他就是钱学森!
钱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崇 学 森 高民族气节; 淡薄名利、一心为国无私 的 奉献的品格。 精 严谨的工作作风、献身科学、 神
坚持真理的精神; 永不停息、勇攀高峰、与 时俱进、开拓进取的毅力;
• 毛主席和钱学森 • 邓小平和钱学森
• 周总理和钱学森 • 江泽民和钱学森
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先天下之忧而忧, ---文天祥 振兴中华 ---孙中山 后天下之乐而乐
钱学森跟其导师冯· 卡门参与了当时美国绝密的 “曼哈顿工程”——导弹核武器的研制开发工 作, 在美国是一个屈指可数的稀世之才。
1945年,钱学森、冯卡门(右一)、普朗特 在德国考察。
• 虽有这种待遇,然而他却选择了什 么?
• 这又表现出钱爷爷怎样的思想感情?
• 虽有这种待遇,然而他却选择了什 么?
• 钱老在翻阅报刊航天报道。
• 钱老在学习
• 2007年8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 宝来到钱学森家,看望这位96岁的“国家杰出贡献科学 家”。钱学森是我国航天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钱老的追悼会
19 钱学森
“中国导弹之父”
• 钱学森学什么要放弃在美国优厚的待遇、 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回到自己 的祖国呢?他回国后为我国的科学事业做 出了哪些贡献呢? • 请同学们带着这两个问题读课文。
• (回国)
• 这又表现出钱爷爷怎样的思想感情?
• (时刻想念祖国,一心报效祖国)
• 课文为什么这样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