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单元收入与分配
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1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学案 新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学案1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一、按劳分配为主体1.生产与分配的关系(1)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按劳分配为主体(1)含义: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试判断:公有制领域的分配方式都是按劳分配。
( )提示F。
公有制领域还可以存在其他分配方式,如按要素分配。
(2)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原因①必然性:a.前提:生产资料公有制。
b.物质基础: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c.直接原因: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②意义:a.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b.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3)地位:公有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决定了按劳分配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试判断:按劳分配为主体就是个人收入分配来源中按劳分配的部分占较大比重。
( )提示F。
按劳分配在我国的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而不是在个人的收入分配来源中占主体地位。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按要素分配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要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让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请思考:李某是一国有企业工程师,去年工资收入是36 000元,奖金8 000元,个人专利转让收入5 000元;家里有房出租,年收入6 000元。
去年,李某按劳分配收入是多少?按要素分配的收入是多少?提示国有企业中的工资及奖金属于按劳分配收入,个人专利转让费及房屋出租属于按要素分配。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北师大版讲义:第十单元 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整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第27讲 Word版含解析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第27讲 二战后各国经济体制的调整考试说明考查角度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1.(2017·课标全国Ⅱ,35)《赫鲁晓夫回忆录》与史学素养2.(2017·课标全国Ⅲ,34)苏联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2017·课标全国Ⅲ,35)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2. (2016·课标全国Ⅲ,40)中外福利救济政策对比3. (2014·大纲全国,23)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政策考点一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1)背景⎩⎨⎧①吸取经济大危机的深刻教训。
②受罗斯福新政和凯恩斯主义的影响。
(2)特点:大垄断集团和国家政权更紧密结合起来。
(3)作用⎩⎨⎧①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的生产过剩危机和阶级矛盾,促进了生产力发展。
②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一个经济发展和繁荣的黄金时期。
2.“福利国家”的出现(1)目的:为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
(2)特点⎩⎨⎧①福利的资金由个人缴纳、企业缴纳和国家补贴三部分组成。
②种类很多,主要包括医疗、失业、工伤、养老保险、住房和教育保障等。
(3)实质:政府对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
(4)评价⎩⎪⎨⎪⎧①在保障居民基本生存条件、促进社会公平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②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
③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80年代后,西方国家开始削减政府开支,缩小社会福利规模。
3.经济结构的新变化(1)原因:20世纪40年代兴起的新科技革命,促进了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力的迅猛发展,经济快速增长。
(2)表现①产业 结构⎩⎨⎧a.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等主要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部门。
高中政治必修四大版块逻辑结构解析
高中政治必修四大版块逻辑结构解析1.《经济生活》主要介绍我国公民经济生活的基本知识,按照“消费——生产——分配——市场经济”的逻辑展开,分为四个单元: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是从人们最熟悉的消费活动开始,回答“为什么生产(满足消费)”,分为三课:第一课介绍商品货币知识,第二课介绍有关价格的知识;第三课介绍有关消费的知识,最后综合探究《正确对待金钱》。
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回答“怎样生产”,分为三课:第四课承上启下阐明生产和消费的关系后,介绍我国生产活动所面临的基本经济制度背景,第五课介绍生产的主体企业和劳动者的知识,第六课介绍如何筹集生产所需资金(从资金提供者来说是投资)。
最后综合探究《做好就业与自主创业的准备》。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回答“为谁生产”,分为两课:第七课从微观角度介绍个人收入的分配即介绍我国的分配制度以及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的问题,第八课从宏观角度介绍国家分配的两种形式—财政和税收的知识,最后综合探究《提高效率,促进公平》。
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回答“我国的上述经济活动是在怎样的舞台上和背景下进行的”,分为三课:第九课介绍我国的经济活动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舞台上进行的,第十课介绍我国的经济活动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国内背景下进行的;第十一课介绍我国的经济活动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国际背景下进行的,最后综合探究《经济全球化与中国》。
2.《政治生活》主要介绍我国公民政治生活的基本知识,围绕“提高公民的政治素质”这一核心问题,按照“公民—政府—民主制度—国际社会”(由近及远,先国内后国际)的生活逻辑展开,分为四个单元: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是全书的逻辑起点,直接回答“公民如何有序参与政治”,首先介绍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政治环境——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其次介绍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再次介绍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和方式,最后综合探究《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
第十单元 市场失灵及其对策习题及答案
第十单元市场失灵及其对策本单元所涉及到的主要知识点:1.垄断的低效率及其对策;2.外部性的影响及其对策;3.公共物品最优数量的决定;4.不完全信息及其对策.一、单项选择1.市场失灵是指( )。
a.市场价格机制的运行不再具有灵活性;b.商品需求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下降;c.市场对稀缺性资源配置的无效率;d.收入分配不均.2.不完全竞争市场中产品价格()其边际成本导致低效率的资源配置结果。
a.大于;b.小于;c.等于;d.以上都有可能。
3.垄断缺乏效率的经济学含义是( ).a.垄断厂商没有在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进行生产;b.消费者购买最后一单位商品得到的边际效用超过生产该商品的边际成本;c.垄断厂商没有遵循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利润最大化原则;d.垄断厂商的经济利润为零。
4.垄断厂商销售商品的价格()。
a.等于边际成本;b.小于边际成本;c.高于边际成本;d.无法确定。
5.垄断厂商的产量()。
a.等于竞争产量; b.大于竞争产量;c.小于竞争产量;d.以上都不对。
6.为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政府对待竞争性行业中厂商垄断行为的原则是( ).a.限制;b.提倡; c.放任; d.支持。
7.被谢尔曼法禁止的经济行为是( ).a.差别价格; b.垄断; c.纵向合并; d.以上都不是。
8.某人的行为给其他人带来经济利益,但其他人并不为此支付费用,这种现象称之为()问题。
a.公共物品; b.搭便车; c.外部经济; d.外部不经济。
9.下列哪一种说法体现了外部不经济概念( )。
a.连天下雨减少了小麦的产量;b.小麦减产引起农民收入下降;c.吸烟有害于自身健康;d.吸烟有害于他人健康.10.经济活动具有消费的外部经济性的含义是()。
a.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b.私人收益大于社会收益;c.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 d.私人成本大于社会成本.11.工厂排放的废水、废气、废料对社会产生的效应属于()。
a.生产的外部经济;b.生产的外部不经济;c.消费的外部经济;d.消费的外部不经济。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单元总复习数与代数(两课时)
59+316=375
375-59=316
①316+59=375
②375÷3=125
③125×16=2000
(2)根据第②个算式,先说说乘法与除法的关系, 再分别写出一个乘法算式和一个除法算式。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125×3=375
375÷125=3
①316+59=375
②375÷3=125
=(25×4)×33 =100×33 =3300
想一想每道题应用了什么运算律?
课堂小结,深化认识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四则运算的 意义、关系以及运算律等内容。 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呢?
R·四年级下册
复习小数的意义、性质
1. 小数的意义 一位小数是十分之几,两位小数是百分
之几,三位小数是千分之几……每相邻两个 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即时练习
1.王叔叔一天卖菜的收入如下表。
名称
白菜
土豆
收入/元 160.45 137.6
萝卜 129.75
(1)白菜比萝卜多卖多少钱?
(2)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160.45-129.75=30.7(元)
比较小数和整数的异同
问题 现在你能完成下面的表格了吗?
知识应用,能力拓展
1.计算下面各题,并用两种方法验算。 419+387 = 806 2.84+3.76= 6.6 16.32-7.95 =8.37 100-74.5= 25.5 80×64 = 5120 105×28= 2940 884÷26 = 34 1435÷35= 41
ɑ-b-c=ɑ-(b+c)
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 可以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中职《政治经济与社会》第三课教案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教学后记
教研组长签名
(二)依法纳税
1、税收的定义: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利、依法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税收的特点: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
思考:为什么要收税?税收都用在什么地方?
师: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它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没有税收国家机器就无法运转,也不能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国家福利设备和经济保障。
完成P23“互动空间”的计算题。
3、确立纳税人意识
师: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相应的义务,而依法纳税就是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
1做到依法纳税,就必须杜绝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的不法行为,做一个自觉纳税的守法公民;
例子: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的相关案例
补充材料:欧美等国是如何强化纳税的。
3、运用:努力学习提高技能水平,为劳动致富打下基础;能正确行使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学会根据自己的收入情况合理的选择理财渠道。
教材分析
难点
理解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及其意义;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
重点
树立正确的纳税人意识,理解税收的意义。
教具
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用时
一、导入
师:在上一节课中,我们探讨了消费行为和消费观的相关问题,消费是我们购买维持日常生活、学习用品的必然行为,也是国家、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同时,我们也明白了,消费所使用的金钱是必须靠劳动取得的。那么,除了劳动获得收入以外,我们还有哪些获得收入的方法呢?我们又该如何管理和支配我们的各种收入,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条件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新课《个人的收入与理财》。
二、新课步骤
(一)个人收入与分配
创新版2025版高考历史全程一轮复习第十单元第39讲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课件
2.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剧变 (1)社会主义建设:东欧各国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了一系列人民民主 国家。各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大多采取_苏__联_模__式__,造成国民经济比 例失调。 (2)社会主义改革:南斯拉夫调动地方、企业和群众的积极性,促进 了经济发展。但也导致地方主义抬头,民族问题尖锐,为后来国家的
②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技术是计算机技术的一个分支,人工智能技
术广泛应用,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
③航天航空:1957年,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_人__造__地_球__卫__星__,之后, 航天技术迅猛发展,对现代国防与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④海洋技术:美国是世界上最先进行_深__海_研__究__的国家,中国在大深 度载人深潜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提示] 减少对经济的干预,以发挥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调节作用。
【通法悟道】
【史论形成】 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以宏观调控发展经济的方式 (1)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①由于科技革命和生产社会化的高度发展,私人垄断资本的积累已 无法满足社会再生产所必需的条件,必须由国家进行投资或者由国家 给予私人资本以资助。 ②私人垄断统治扩大了资本主义生产与消费的矛盾,必须由国家采 取一定手段干预国民经济,缓和社会矛盾。 (2)对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宏观调控的评价 ①突破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局限,使生产、技术改造过程更加社 会化,从而可在更大程度上容纳生产力的发展。 ②宏观调控的发展,使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与市场机制日益有 机结合起来,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自由市场经济的缺陷。 ③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摘自《中学历史教学参考资料》
【探究】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史料一反映当时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发生 了怎样的变化?有何积极作用?
2020届高考政治精选考点专项突破 第07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必修一)(含解析)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一、单项选择题1. 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决不能出现“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槺”的现象。
从制度上杜绝这种现象,要求()①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②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③完善公共财政制度,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④促进收入分配公平,努力推动收入差距的消除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答案】B【解析】②③:坚持共享发展,决不能出现“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槺”的现象。
从制度上杜绝这种现象,要求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努力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缩小收入差距。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完善公共财政制度,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②③符合题意。
①: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并不能解决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①与题意不符。
④:促进收入分配公平,努力推动收入差距缩小而不是消除,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2.下面是2019年6月我国Z市某居民年收入情况一览表:内容工资收入利息收入国债收入股票收益创业收入比例(%) 40 14 7 10 29 上述表格表明()A.该居民取得收入的方式主要是按劳分配B.在该居民年收入中财产性收入占到一半C.该居民获得收入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D.经济发展使居民的消费水平得到提高【答案】C【解析】表格中的工资收入不一定属于按劳分配,无法体现出收入方式主要是按劳分配,排除A。
从该居民的收入构成看,其财产性收入占比31%,B与事实不符。
材料揭示的是该市民收入构成情况,没有体现消费水平,排除D。
通过收入的构成情况,可以看出该居民通过多种途径获得收入,C符合题意。
3.新个税法拟于2019年1月1日起全面施行,根据新修订的个税法,今后计算个税应纳税所得额,在5 000元基本减除费用扣除和“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外,还可享受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住房租金,以及赡养老人等专项附加扣除。
个人收入的分配教案学案全面版
个⼈收⼊的分配教案学案全⾯版第七课个⼈收⼊的分配教案(复习课)李洪丽⼀、新课标要求与教学⽬标新课标基本要求:阐述我国实⾏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教学⽬标:知识⽬标1、识记按劳分配、按⽣产要素分配的含义。
2、理解现阶段实⾏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坚持按劳分配原则的意义;确⽴按⽣产要素分配的意义。
3、联系经济⽣活中的实际,初步认识我国⽬前存在的多种分配⽅式,并确认按⽣产要素分配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4、识记效率、公平的含义;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
5、理解为什么要坚持效率优先;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涵义;如何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
6、结合现实⽣活中存在的收⼊分配差距的具体事例,说明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意义。
能⼒⽬标1、培养学⽣全⾯系统地看问题,正确认识现实⽣活中的收⼊分配差距,提⾼综合分析问题的能⼒。
2、培养学⽣全⾯系统地看问题,正确认识现实⽣活中的收⼊分配差距,提⾼综合分析问题的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标通过本框学习,使学⽣感受到我国现阶段的收⼊分配制度有利于充分调动各⽅⾯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促进社会财富的增加和社会⽣产的发展。
⼆、教学重难点1、我国实⾏这种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2、合理的收⼊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3、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三、教法设计讲授法合作探究归纳法四、两情分析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介绍我国的分配制度,解决为谁“⽣产的问题”⼀个⼈消费⽔平的⾼低在很⼤程度上取决与收⼊⽔平,⽽收⼊主要是劳动创造的、“分配”⽽来的。
“怎样分配”是每个劳动者息息相关的事情。
第⼀节“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式并存”分析了“按劳分配”的必要性,多种⽅式并存及社会意义。
第⼆节“兼顾效率与公平”,解析了效率、公平的含义,提出坚持这⼀原则的基本要求学情分析学⽣的总体⽔平不⾼,多知识掌握和获取的能⼒较差,缺乏⾃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对于学习的⽬标不明确,学习积极性不⾼。
再加上本课设计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分配原则的相关知识点较抽象枯燥,离现实⽣活相差太远,学⽣理解和把握起来有⼀定的难度。
高中政治书章节
高中政治书章节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①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②信用卡、支票和外汇第二课多变的价格①影响价格的因素②价格变动的影响第三课多彩的消费①消费及其类型②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①发展生产满足消费②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①企业的经营②新时代的劳动者第六课投资理财的选择①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②股票、债券和保险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①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②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第八课财政与税收①国家财政②征税和纳税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①市场配置资源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十课第十课新发现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①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②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①面对经济全球化②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必修二(政治生活)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①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②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③政治生活,自觉参与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①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②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择③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④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第三课我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①政府,国家行政机关②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第四课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①政府的权力,依法行政②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①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第六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①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②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第七课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①处理民族关系的选择,平等、团结、共同繁荣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③中国共产党的宗教基本工作方针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第八课走进国际社会①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②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第九课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①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②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③我国外交方针的基本目标和宗旨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生活①体味文化②文化经济、政治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①感受文化影响②文化塑造人生第二单元文化继承与创新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①世界文化的多样性②文化在交流中传播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①传统文化的继承②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第五课文化创新①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②文化创新的途径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①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②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①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②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①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②在文化生活中选择第九课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①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②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第十课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②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①生活处处有哲学②关于世界观的学说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①哲学的基本问题②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①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②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①世界的物质性②认识运动,把握规律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①意识的本质②意识的作用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①人的认识从何而来②在实践中追求真理和发展真理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①世界是普遍联系的②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①世界是永恒发展的②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①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②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①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②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①社会发展的规律②社会历史的主体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①价值与价值观②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③价值的创造与实现选修三(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专题一各具特色的国家和国际组织①国家的本质②现代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③现代国家的结构形式④国际组织概观专题二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以英国和法国为例①英国国王与君主立宪制②英国的议会和政府③法国的民主共和制与半总统制④英法两国政体的异同专题三联邦制、两党制、三权分立:以美国为例①美国的联邦制②美国的两党制③美国的三权分立④美国的利益集团专题四民主集中制: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选择①人民的选择历史的必然②按照民主集中制建立的新型政体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专题五日益重要的国际组织①联合国:最具普遍性的国际组织②中国与联合国③走进世界贸易组织④亚太经合组织:区域经济合作的新形式⑤欧盟:区域一体化组织的典型。
第3课个人收入与分配.pptx
第三课 个人的收入与理财
个人的收入与分配 依法纳税 投资理财
1
一.个人收入与分配
❖多元的家庭收入 ❖个人的收入和分配 ❖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2
课前小讨论
❖请谈谈你家有哪些收入? ❖联系家庭实际,如何分配家庭收入?
3
(一 )多元的家庭收入
赵某
我在乡下承包了 五亩责任田,联 产计酬后,收入 还挺不错的哦!
23
知识链接(3)
❖初次分配企业作为分配主体,将国民生产总值 在国家、企业、个人之间进行分配。
❖再分配政府作为分配主体,主要通过税收、提 供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转移支付等调解手段 进行,重点调节地区之间、城乡之间、部门之 间、不同群体之间、在职与退休人员之间的收 入关系,防止收入差距过大,保障低收入者基 本生活。
你了解现在居民的收入来源有哪几种吗?
城镇 居民 收入 结构
工资性收入 经营性收入 财产性收入 转移性收入
农农村村 民居收民 入收结入 构结构
工资性收入 家庭经营收入 财产性收入 转移性收入
5
知识链接(1)
❖转移性收入就是指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 居民家庭的各种转移支付和居民家庭间的收 入转移。包括政府对个人收入转移的离退休 金、失业救济金、赔偿等;单位对个人收入转 移的辞退金、保险索赔、住房公积金、家庭 间的赠送和赡养等。
方式存
制 度
度
17
(三)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效率
公平
18
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做蛋糕”与“切蛋糕”的经济学
做蛋糕的学问 ----效率问题
切蛋糕的学问 ----公平问题
19
效率与公平是辨证统一的关系:
高中政治 3.7.1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合法性的确认。
(2)体现了国家对__公__民__权_利__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 造的尊重。
(3)有利于让一切创造__社__会__财__富_的源泉充分涌流,以增加___居__民 _收__入__、推动经济发展。
第七页,共40页。
三、我国按的劳分分配配制(à度n
1.内容:l_á_o__f_ē_n__p_è为i)主体、多种分配方式(fāngshì)并存。
第三十二页,共40页。
【过关题组】 1.(2013·德州高一检测)莫言作品的影视版权,获诺贝尔文学奖之前 在一二百万元,获奖后,其长篇小说的影视改编权立即水涨船高,价格 推高至500万元以上。这里的版权收入(shōurù)是( ) A.按劳分配取得的收入(shōurù) B.个体劳动经营所得的收入(shōurù) C.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 D.知识创新的奖励收入(shōurù)
第二十五页,共40页。
【解析】选B。本题考查我国分配制度的相关知识。材料表明的 是分配与所有制结构的关系,A不符合题意。生产决定分配,生产 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fāngshì),C、D观点错误。
第二十六页,共40页。
2.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提出要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我国调整分
配制度的根本依据是( )
平等(píngděng)分配
促进 按劳分配是消灭_____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 公平 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_________的社会地位
第五页,共40页。
3.按劳分配(fēnpèi)的性公质有与地制位经:济
基本(jīběn)原
(1)性质:社会主义_____(_j_ī_n_g_j_ì中) 个人消费品分配(fēnpèi)的则_________。
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 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 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 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 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 劳多得,少劳少得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二单元收入与分配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探究设问:(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
材料一反映了08年以前社会收入分配不公的现象比较 严重,08年以后此问题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但收入差距 仍然较大。 材料二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又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 较低,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的比重较低。
(3)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重要举措。 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的调节机制。规范 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 重,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缩小城乡、 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
(4)根本措施:大力发展经济,提高效率。
(2)请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并简单陈述理由。
3、实现社会公平在收入分配方面的措施(重点)
一个制度保证,两个重要举措。
(1)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 形成合理有序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2)提高“两个合理比重”: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 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
(5)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6)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关系。
(3)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初次分配:指企业作为分配主体,将国民收入在国家、企 业、个人这三方面进行分配。
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
个
国
人
家
企 业
个人
国民收入的
企业 国家
(初次分配)
以税金和 利润的形式 上缴国家 (财政收入)
劳动者的 报酬
企业 (集体)自留部分
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结果的基础上政府通过税收、 提供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等调节手段进行,重点调节地 区、城乡、部门、不同群体之间、在职与退休人员之间 的收入关系,防止收入差距过大,保障低收入者基本生 活。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知识点+例题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因:(1)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2、为什么要实行按劳分配?必然性(原因):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2)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3)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意义:(1)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2)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3、为什么要按生产要素分配?原因: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意义:(1)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2)这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1、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大,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意义: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本内容。
2、我国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1)根本: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2)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3)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2022届高三历史大一轮复习试题:第十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成绩:一、选择题1.右图是一本连环画的封面,该书讲述了50年代初孙家庄农民孙志刚的故事,图中的“社”指的是()A、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B、公私合营的生产组织C、人民公社的生产组织D、包产到组的生产组织2.从图中信息看,新中国建立后,旨在变革土地所有制的措施是()A.“人民公社好B“把大跃进的战鼓敲得更响”C.农民申请加入合作社D.农民领取合同3.下列两幅反映同一历史时期社会现象的图片,其共同主题是()陕西省关中产棉区妇女互助组在摘棉花庆祝公私合营A.联产承包激发生产积极性B.人民庆祝实施股份制C.三大改造取得阶段性成果D.城乡居民掀起“大跃进4.右图是漫画《摘棉花》。
它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D.“文化大革命”5.下列是对20世纪五十年代新中国经济成份变化情况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1952年分散的私有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B.合作社经济不是公有制的经济1C.到l956年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D.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最为彻底6.我国在制订“二五计划”的目标时,对粮食、棉花、钢铁产量的预定目标进行了反复修改。
下表是从1955年夏到1956年夏的三次修改。
从中可以看出()1955年夏(第一方4600 4300 1100案)6400 7000 15001956年初(第二方案)1956年夏(第三方5000 4800 1050—1200 案)A.三个方案都是不可行的 B.只有第一个方案是可行的C.第二个方案有冒进的倾向 D.第三个方案过于保守7. 央视3套热播的《歌声飘过30年——百首金曲演唱会》,下列歌曲不.可能..入选其中的是A.《在希望的田野上》B.《春天的故事》C.《走进新时代》D.《我是公社小社员》8.右图是安徽省风阳县小岗生产队社员在20世纪70年代末签订的一份契约:“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
……如不成,我们全部坐牢杀头也甘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时
说一说: 我们家的收入来源
劳动获得收入
他们的按收劳入分有配什么共同点?
一.收入分配方式
1.按劳分配
什么是按劳分配?
㈠按劳分配——含义
尺度依据
前提要求
在社会主义公有制范围内,劳动者向社会提供劳动,社 会以劳动为尺度,向劳动者分配个人消费品,实行多劳多 得,少劳少得。
张三孙子
我是外企员工, 除了每月工资 3500元,还炒股, 赚了不少钱。
外企的工资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 炒股属于按生产要素(资本)分配。
张三的孙女
我是外资企业 的总经理
按管理要素分配
张三母亲
我每月靠出租房屋 也能有一定的收入
按生产要素(土地要素)分配
练一练
判断
1、小张是外资企业的普通职工,月工资1000元( 劳动 ) 2、小李是该外资企业(管理硕士)的经理,年薪15万( 管理 ) 3、铃木(董事长)一年从该企业获得收入500万美元( 资本 )
4、小赵开了一家超市,雇工30人,一年纯利润12万( 资本 )
5、小王老家的房子租给一商人,房租一年4000元( 土地 ) 6、某股民炒股票赚了3万元( 资本)
7、黄教授向某农民提供一条致富信息,收费200元( 信息 ) 8、小孙是卖服装的个体户, 一年净赚2.5万(个体劳动所得 )
9、老刘承包了责任田,种植大棚蔬菜,年收入2万( 按劳分配 )
三、社会保障
1.含义——救济+补贴 2.内容: ⑴国家财政支持的: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
三、社会保障
2.内容: ⑵由国家、单位和个人三方承担的
社会保险项目:
了解“五险一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九章第七十三条规定 劳动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1、退休; 2、患病、负伤; 3、因工伤残或者患职业病; 4、失业; 5、生育。
电 话
房 化 ,
车 化
市 化 ,
粮 化 ,
断 十 块 头
, 穿 不 愁
技能,有力地促进社
。,
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
发展。
什么是效率?
效率,指经济活动中投入和 产出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效利 用的程度。
效率提高就是资源的节约和 社会财富的增加。
小故事 大道理
产出
—————
投入
2桶水
1桶水
0桶水
————— >
如果干和不干一个样, 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 干坏一个样,会导致什 么结果 ?
平均主义
“懒汉”
束缚生产力
普遍贫困
材料1: 收干下上 工活地工 人人人人 赶看等喊 人人人人 。,,,
按劳分配的优越性
材料2:
或作用有哪些?
上住走穿吃手吃
下房路衣饭里不
有楼马城细不愁
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 推动劳动者努力学习 科学技术,提高劳动
分配结果
分配对象
劳动获得收入都是 按劳分配吗?
前提 生产资料公有制
不能按需分配吗, 想要什么拿什么?
物质 基础
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的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为什么要按劳分配? 你喜欢劳动吗?劳动 对你来说有什么用?
直接 原因
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的 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现在的劳动是谋生手段
一.收入分配方式
㈠按劳分配
⑴前提 ——生产资料公有制 ⑵物质基础 ——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发展水平 ⑶直接原因 ——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 基本原则
㈡其他分配方式
它是唯一 的分配方
式吗?
1.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
其劳动成果直接归劳动者所有
(个体经济)
> —————
—————
1个和尚 2个和尚 3个和尚
=
效率
我国贫富差距现状示意图:
我国贫富差距现状示意图:
这里说的公平,主要指收入分配的公平。 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 对平等,做到收入分配的经济公平和社会公 平。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 与公平具有一致性:
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 保证。
坚持注重效率和维护公平相协调, 既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又有利于 保持社会稳定。
想一想:如果家里赚的钱太少,吃不饱,穿不暖 ,怎么办?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是国家依 据一定的法律和规 定,为保障社会成 员的基本生活权利 而提供各种救济和 补贴制度的总和。 社会保障有以下主 要特征:1.法律规 定性。2.权利和义 务的统一性。3.互 助性。
“五险一金”指的是五种社会保险以及一个公积 金,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 保险和生育保险;“一金”指的是住房公积金。 其中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这三种险是 由企业和个人共同缴纳的保费,工伤保险和生育 保险完全是由企业承担的。个人不需要缴纳。
“五险”是法定的,而“一金”不是法定的。
提高效率好比要把蛋糕“做大”。
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分配公平则好比 要把蛋糕“切好”
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效率与公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体现“效率优 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兼顾效率与公平,要允许和鼓励一 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 法经营先富起来;必须正确处理初 次分配注重效率与再分配注重公平 的关系。
课堂小结
一.收入分配方式 1.按劳分配为主体 (1)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2)坚持按劳分配的必然性和意义 (3)按劳分配在我国分配方式中的地位 2.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2)按生产要素分配
第十单元 收入与分配
第2课时
二、效率与公平
回顾过去,我们的收入是按什么分配的?
㈡其他分配方式
2.按生产要素分配
按土地、资本、劳动、 技术、信息、管理分配
收入
所 有
公有制为主体 主体
决定
按劳分配为主体
分
制
配
发展
并存
制 度
我们来判断一下吧
请分析张三一家人的收 入分别属于哪种分配方式?
张三本人:
我在家承包了 五亩责任田,完成 农业税收后,收入 还挺不错!
按劳分配
我在马路边开了个 小店,收入还不错 哩!
张三老婆
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的收入
张三儿子
我是水利局职员, 每月有工资、奖金和 津贴。
工资、奖金和津贴属按劳分配。
张三女儿
我是国企工程师, 除了工资我还利用双 休日为一家私营企业 当技术顾问,也有一 份丰厚的报酬。
工资属按劳分配,当技术顾问的报酬属于按生产 要素(技术、信息)要素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