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的视角来了解二战时期的日本
日本战后文学中的社会历史分析
![日本战后文学中的社会历史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0e00226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bc.png)
日本战后文学中的社会历史分析自二战后日本战败之后,日本文学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这个时代的特点是国民经济腾飞,文学作品的题材也从战争主题转向了反映社会生活、人性、情感等方面,成为了一种反映社会生活的标志性文学。
日本战后文学中的社会历史分析,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二战后日本社会发展的历史与文化,还能帮助我们更全面地认识日本当代文学。
一、社会历史背景二战后日本文化面临着巨大的变革,在社会、政治和经济方面都发生了很多重要的变化。
1945年日本投降后,美国占领了日本,对日本实行了改革和重建。
在此期间,日本社会经历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改良和发展,日本的市场经济逐步发展起来,媒体和大众文化也有了空前的繁荣。
同时,日本也在法律制度、主权、领土等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经历了从君主制到议会制的转变,战后的日本更形融入了现代国际社会。
二、社会历史分析在战后的日本文化中,文学充当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日本作家着眼于战争带来的种种问题,包括先前历史上存在的问题,例如日本殖民主义的行径,以及日本在二战期间所犯下的恶行。
通过反思这些问题,日本作家开启了社会文学的新时代。
此类文学关注的是社会问题与人类问题,旨在探索人在崭新的社会状态下的人性,表达对现实的不满与对未来的期许,进而宣扬一种新所谓“以人类为本”的价值观。
这些文学作品不仅批判了战争及其破坏性的因素,还表现了人们日渐增长的对未来的期望和信心,给前途未卜、失魂落魄的人们一种信仰的支持。
例如石原慎太郎的《伊豆的舞女》,描绘了北海道的一个古老小镇上一位伊豆的艺妓的无奈和命运,叙述了一个人对爱情、自由、人性以及命运认识的历程。
而川端康成的《雪国》就描绘了一个日本乡村里的男子深夜踏上去雪国的旅途,一路上历经风雪、艰辛、守望与期盼,最终终于逃脱了自己的幻想与迷恋。
这些文艺作品反映了当时日本社会的复杂性,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深度的情感体验。
此外,由于战争和占领的影响,日本文学的思潮也逐渐演变。
《菊与刀》读书笔记
![《菊与刀》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79bae148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b3.png)
《菊与刀》读书笔记《菊与刀》是美国文化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创作的文化著作。
这本书诞生于二战后期,当时美国政府急于了解日本民族的特性,以便制定合理的对日政策,本尼迪克特受此委托,通过对日本文化、历史、宗教、社会等方面的研究,撰写了这部经典之作。
初读《菊与刀》,我便被作者独特的研究视角和深刻的见解所吸引。
本尼迪克特没有采用传统的历史学或社会学的研究方法,而是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出发,试图揭示日本人行为背后的文化模式和价值观念。
她认为,日本文化是一种独特的“耻感文化”,与西方的“罪感文化”有着本质的区别。
在书中,作者用“菊”与“刀”这两个象征物来概括日本文化的双重性。
“菊”是日本皇室的象征,代表着优雅、柔美和秩序;“刀”则是日本武士道的象征,代表着暴力、好战和荣誉。
这种双重性在日本人的性格和行为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例如,日本人在日常生活中注重礼仪、谦逊和和谐,但在战争中却表现出残忍和无情。
日本的等级制度也是书中重点探讨的内容。
在日本社会中,等级观念根深蒂固,从家庭到社会,从职业到政治,无处不在。
这种等级制度并非单纯的阶级划分,而是基于一种“各安其位”的理念。
每个人都要清楚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并遵守相应的职责和义务。
这种等级观念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但也限制了个人的自由和发展。
日本人的“恩”与“报恩”观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日本文化中,“恩”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接受了别人的“恩”就必须想方设法回报。
这种报恩的意识不仅体现在个人之间的关系中,也体现在个人与国家、个人与天皇的关系中。
例如,日本人认为天皇赐予了他们生命和幸福,因此对天皇有着绝对的忠诚和报恩之心。
此外,日本的“义理”观念也是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义理”可以理解为一种道德义务或社会规范,它要求人们在特定的情况下做出符合社会期望的行为。
例如,在面对侮辱时,日本人认为必须通过复仇来维护自己的“义理”;在面对债务时,即使付出巨大的代价也要偿还,以履行“义理”。
全面了解日本文化与习俗
![全面了解日本文化与习俗](https://img.taocdn.com/s3/m/fc327e36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73.png)
全面了解日本文化与习俗日本,一个东亚岛国,被誉为东方神秘之国。
这个国家以其独特的文化与习俗而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兴趣。
本文将带您深入探索日本文化与习俗的方方面面。
首先,围绕日本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我们不得不提到“和”(Wa)。
这是一种强调和谐、共处与包容的观念,贯穿于日本人民的思维方式中。
在社会交往中,和谐的关系至关重要,无论是家庭、企业还是政府机构,都以“和”为基础。
因此,日本人常常注重团队合作,强调集体利益而非个人主义。
与和谐观念息息相关的是对尊重与礼仪的重视。
日本人对长辈、上级以及传统价值观非常尊重,他们常常以恭敬的态度行事,尽可能避免冲突或争论。
在日本,礼仪准则严谨,注重场合与人际关系。
例如,进入别人的家中或传统建筑时,要脱鞋,这种行为显示了对主人的尊重。
除了礼仪,日本人还非常注重时间观念。
准时是一种行为准则,迟到被视为不尊重他人的举止。
此外,日本人在职场与公共场所也格外注重时间的利用效率,他们迅速高效地完成任务,尽量避免浪费时间。
在艺术领域,日本的传统文化有着独特而精美的表现形式。
茶道、花道以及日本传统礼服“和服”等都是日本独具特色的艺术表演形式。
茶道注重礼仪、内外一致,通过烹茶、端茶、品茶等环节,表达了对自然、与人的尊重与感激之情。
花道强调自然、简约而又富有美感的插花艺术,展示了日本人对自然的审美追求。
和服作为日本的传统服装,在设计与制作上都体现了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它代表了日本文化的独特美学。
此外,日本的节日与庆典也是了解日本文化与习俗的重要途径。
例如,日本人在每年的春分时会举办庆祝活动--樱花节,并通过欣赏樱花的美丽来表达对生命与瞬间美的追逐。
同时,日本人还庆祝传统节日如正月、七夕、盆节和新年等。
这些节庆活动常常伴随着丰富多彩的食物、音乐和传统仪式,让人体验到日本文化的深厚与活力。
除了文化与节庆,日本的食物也是世界闻名的。
日本料理以其精致、健康与新鲜而受到全球瞩目。
寿司、天妇罗、拉面等传统菜肴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喜爱。
日本的文化演变与文化传承
![日本的文化演变与文化传承](https://img.taocdn.com/s3/m/113c90d2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7d.png)
日本的文化演变与文化传承日本是一个拥有丰富历史和文化的国家,其文化传承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变迁,日本文化也在不断地演变。
从古代到现代,日本文化经历了许多变化,但其传统文化的底蕴却一直存在于日本人的生活中,给人们带来了独特的审美体验。
一、古代文化的传承日本最早的文化起源于石器时代,这个时期的文化主要以狩猎和渔业为主,以祭祀活动为核心。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日本进入了古代时期,此时的日本文化受到了汉文化的影响,呈现出一定的中华文明特征。
在日本古代文化当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日本传统文化的核心——和歌、茶道、武士道和木工艺术。
其中和歌是一种用五、七、五和七、七的句式表达的诗歌形式,是日本古代文学的代表之一。
茶道则是日本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它融汇了禅宗思想和日本传统审美理念,是日本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武士道则是日本独特的武术传统,它强调的是个人对于道德和时代精神的责任。
日本古代木工艺术则是其中一大特色,其传统风格和技艺独具匠心,一直流传至今。
二、现代文化的印记进入现代化的日本,文化面貌更加多元化和开放化。
此时的日本文化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更新,如动画、音乐、电影、游戏等,让日本文化渐渐地被全世界所认同和关注。
动画作为日本现代文化中的一部分,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
其中小丑鱼动画、鬼灭之刃动画等更是深受全球观众喜爱。
除此之外,日本的流行音乐也有较高的国际影响力。
由安室奈美惠等日本流行歌手所唱的日文-流行歌曲在公共场合经常被播放,相当普及。
日本的电影发展经历了由实验性电影到大众电影的演变,如今日本的电影水平和质量得到了全球认可。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电影的僵尸类、动画类和科幻类等都在业内享有很高的声誉,成为了全球业界爱好者奉为经典。
三、日本文化的传承日本文化虽然在不断地演变,但是日本的传统文化和传统价值依然得到了保留和发扬。
茶道、武士道、剑道、華道等传统艺术和饮食文化等等都未失传。
同时,日本文学、舞踊、音乐等文化艺术也得到了传承和延续。
从文化视角看日语中的委婉表达
![从文化视角看日语中的委婉表达](https://img.taocdn.com/s3/m/ae7436e1c1c708a1284a444d.png)
从文化视角看日语中的委婉表达作者:邓滔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17年第10期内容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反映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
委婉语是一种很重要的社会语言现象,是调节人际关系的一种“润滑剂”。
委婉语既是一种语言学现象,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语言不能脱离社会文化而孤立存在,要正确理解日本人的委婉表达,必须研究日语委婉的文化内涵和形成原因。
日语的委婉表达根植于日本文化的土壤中,鲜明地反映出“以心传心”、“以和为贵”的文化特征。
本文从日本文化的视角探讨和分析日语的委婉表现形式,让更多日语学习者进一步了解日本的民族文化和思维方式。
从而扩大接受、兼容外来文化的视野,有机地处理好异文化之间的碰撞。
关键词:文化视角委婉表达形成原因1.日语委婉表达的文化内涵1.1自古尊崇“以和为贵”的传统理念起初处于经济发展初期的日本,在民众的矛盾问题上始终毫无头绪。
慢慢地,历史舞台上的人们为了协调人民内部的冲突矛盾,重新意识到了创建和谐社会的思想。
历史演变的过程中,日本文化的过渡就尤其体现在语言文化中。
由原来并不懂得思考言语表达的重要性,逐渐转化为使用各种温婉含蓄的表达方式。
委婉的语言表达方式常常能给人留有余地的感觉,这主要是自古以来尊崇“以和为贵”的思想理念。
在某个常态的群体中,如果某个同伴做出了一些激化集体矛盾的事情,是会遭到其他同伴的冷嘲热讽甚至行为举止上的排斥。
所以说,在这个阶段下,日本人非常重视自己与社会氛围的关系是否和谐,在某种程度上考虑别人的方面相对于考虑自己来说更加重要。
随着社会以及道德规范的趋势愈演愈烈,人们已经习惯形成了一种个人与集体共存亡的荣辱观,从而在语言陈述的转变上,有了“以和为贵”、“以心传心”这种谦卑和谐的态势。
2.从鲜明的文化色彩中解析委婉式表达的形成原因俗话说语言形成文化,文化形成思维,思维带动语言。
日语学中鲜明的文化色彩实际上凸显的是打上文化烙印的表达特征和行为习惯的真实反映。
依照现实来看,日语的委婉表达从侧面反映出文化的隐晦色彩,这是长期以来日本人民谦卑含蓄的生活方式与行为态度所决定的。
浅析近代日本对外侵略的文化因素
![浅析近代日本对外侵略的文化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a2b128dab8f67c1cfad6b889.png)
浅析近代日本对外侵略的文化因素[论文关键词]日本文化;岛国心态;耻辱文化;军国主义;战争[论文摘要]日本发动对外侵略战争除了政治、经济因素外,还有文化上的因素。
日本文化中的岛国情结、耻感文化心态;神道理论、武士道精神等方面,在日本近代发动对外侵略战争文化上是不可忽视的原因。
日本在明治维新后迅速走上军国主义扩张道路,对邻近国家和民族发动了一系列对外侵略战争,给亚洲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学术界往往从政治、经济、军事角度分析日本对外侵略的原因,对日本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对战争的影响分析论述不足。
本文试从日本文化角度分析日本在近代发动对外侵略战争的原因。
一、文化与战争的关系战争是人类共同体之间围绕生存为核心的各种具体利益,有目的、有组织、动用一切共同体社会内外资源,以暴力方式坚持自己意志,并将这种意志强加于冲突对方的行为。
因此可以说:战争是人类暴力行为的最高表现形式,战争是政治斗争的最高形式。
我们的先人也早已悟到这点,“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战争不仅是历史主题,也是国家的主题。
所以,研究历史必须研究战争,而战争背后的历史文化现象更值得人们关注。
要彻底了解一种文明、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深入考察其在战争中行为,考察其中一切与战争有着直接、间接关系的事物。
具体到战争中的是非观念、生死观念、道德观念、参加战争的目地、以及在战争中的表现等等,许多重要的文化特征和秘密都隐藏在战争行为中,并且也往往只有在战争状态下才显现出来。
一定程度上,战争目的、战争行为、对待战争的态度以及对战争本身的思考也是判别文化优劣、探析民族文化本质的试金石,是分析一个民族文化选择时必须优先考虑的因素。
文化是民族产生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即有独特的文化特征,表现为不同的文化形态。
战争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策动战争的最终目的在于经济利益,这样他又需要一定的经济实力、军事实力作后盾。
毋容置疑,政治、经济、军事因素是侵略战争的灵魂支柱和动力机制。
从企业文化视角看日本企业组织的管理弊端
![从企业文化视角看日本企业组织的管理弊端](https://img.taocdn.com/s3/m/9eb6dc17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9c.png)
从企业文化视角看日本企业组织的管理弊端摘要:日本企业组织的管理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为其成功奠定了基础。
然而,从企业文化的视角看,日本企业也存在着一些管理弊端。
本文主要从企业文化这一角度出发,探讨日本企业组织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本文分析了日本企业文化的特点,指出了其集权主义、长期主义和尊重工作优先的文化特征。
随后,本文侧重于讨论了日本企业组织的管理弊端,其中包括:过于强调组织集体,缺乏个人价值的尊重;决策缺乏多样性和创新性;职业生涯发展的限制等。
最后,本文提出了改进建议,包括:灵活的组织设计;加强员工的个性化管理;鼓励多样性和创新性的决策等。
关键词:日本企业组织;企业文化;集权主义;长期主义;管理弊端正文:一、日本企业文化的特点日本企业文化的特点可以概述为三个方面:集权主义、长期主义以及尊重工作优先的文化特征。
首先,日本企业文化具有浓厚的集权主义色彩。
在日本企业的组织架构中,下属需要服从顶层领导的指挥。
整体性、上层领导决策的权力集中是日本企业组织的显著特点。
这种集权主义文化的根源在于日本具有独特的价值观,即“千年家族主义”(家族企业)的文化传统。
这种集权主义文化使得组织更为稳定,可以很好地解决组织间协调问题;但是也导致了组织上下层的利益捆绑,约束了员工的个性化发展。
其次,日本企业文化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秉持着“内外一体化”、“持续改进”、“优先工作”等长期主义价值观。
这些长期主义的价值观对企业发展观念、人才培养、员工关系以及企业与顾客之间的关系等方面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例如,日本有一种人才培养方式,即“企业人”,即在企业就业终身,并且具备强烈的忠诚性。
这种人才培养方式对于企业的稳定性、组织的一致性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也抑制了员工的过多个性化发展。
再者,日本企业文化的特征之一是“优先工作”。
在日本企业中,工作被视为人类活动的高度尊严,员工在规定的时间内应该努力工作,为公司的实现业务目标而服务。
九年级历史日本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历史日本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110b11b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b8.png)
九年级历史日本知识点总结日本历史悠久,经历了众多重要事件和变革。
在九年级历史学习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关于日本历史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九年级历史日本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古代日本1. 纪元前的早期历史:日本最早的居民为古石器时代的狩猎采集民族,后来逐渐形成了农耕文化。
约公元前3世纪,日本开始出现有组织的国家。
2. 飞鸟时代和奈良时代:在此时期,日本接受了中国的唐朝文化影响,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并采纳了佛教和汉字。
飞鸟时代后期,日本的统一势力逐渐崩溃,导致奈良时代的衰落。
3. 平安时代:平安时代是日本历史上最为繁荣的时期,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取得了显著进步。
平安时代后期,由于权力分散和内乱的增加,导致社会动荡,最终崩溃。
二、中世纪日本1. 鎌倉时代:在鎌倉幕府的统治下,日本实现了政权的军事化,成为一个军事领域的国家。
在这一时期,武士阶层的崛起对日本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室町时代和战国时代:室町幕府的建立带来了相对稳定的时期,但也引发了一系列冲突和战争,促进了战国时代的到来。
战国时代是日本历史上国家分裂和割据的时期,也是日本武士道精神的发展高峰。
三、近代日本1. 江户时代:江户时代是日本封建社会的巅峰时期,以江户幕府的统治为特征。
在此时期,对外关闭的政策至今影响深远,但也有一些地方政权的翻身和社会变革的迹象。
2. 明治维新:明治维新是日本从封建社会向现代国家转变的时期,标志着时代的结束。
在明治维新中,日本引进了西方文化、技术和制度,并实行了诸多改革。
3. 日本帝国主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明治维新后,日本向近代化国家迈进,并展开帝国主义扩张。
这导致了与中国和俄罗斯的战争,最终引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日本在二战中战败,并根据波茨坦协定接受了盟国的占领。
四、现代日本1. 日本战后发展:战后,日本经历了重建与发展的时期,以经济崛起为主要特征。
日本成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并在科技、艺术、文化等领域有着重要贡献。
日本文化深度了解
![日本文化深度了解](https://img.taocdn.com/s3/m/2c2aec7f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65.png)
日本文化深度了解日本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传统的国家。
从古代传统到现代创新,日本文化一直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索日本文化的各个方面,以便更好地了解这个国家。
1. 古代传统日本文化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时代。
古代传统在日本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例如,茶道是日本独有的传统艺术形式,强调自我修养、礼仪和美学。
茶道注重细节和平静的氛围,通过烹茶和享用茶来体现内心的平和与谦逊。
另一个重要的古代传统是和服。
和服是一种传统的日本服装,通常由丝绸制成,色彩鲜艳。
和服不仅是一种服装,更是一种文化象征,展示了日本人民对传统价值观的珍视。
2. 艺术与文学日本的艺术与文学也是展现其深厚文化的重要方面。
木版画是日本著名的艺术形式之一,最著名的是江户时代的浮世绘。
浮世绘通过丰富的色彩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日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此外,传统的日本陶瓷艺术、花道和园林艺术也是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文学方面,日本有着悠久的历史。
经典作品如《源氏物语》和《枕草子》被视为世界文学的瑰宝。
这些作品展示了日本文化的精神和哲学思想,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传统节日日本有许多独特而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这些节日是人们庆祝和纪念特定事件或时刻的重要方式。
例如,樱花节是日本最具代表性的节日之一,人们在樱花树下举行野餐、聚会和赏花。
此外,七夕节、盂兰盆节和新年等传统节日也都有着独特的庆祝方式和习俗。
4. 浴衣和美食浴衣是日本夏季常见的传统服装,通常由轻盈的棉质材料制成。
浴衣不仅可以在夏季火花四溅的节日和庆典上穿着,也可以在温泉和公共浴池中穿着。
浴衣是日本独有的文化特征之一,展示了人们对自然和传统的热爱。
日本美食也是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寿司、拉面、日本烧和和菓子等传统食品都有着独特而精致的制作工艺和口味。
通过食物,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日本人的烹饪技艺和饮食文化。
5. 动漫与电子游戏日本的动漫和电子游戏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誉。
关于日本文化的特点,你知道多少?
![关于日本文化的特点,你知道多少?](https://img.taocdn.com/s3/m/9273fcfb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57.png)
关于日本文化的特点,你知道多少?日本民族是一个勇于和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民族,日本文化是通过吸收、选择、融合外来文化才得以形成的混合文化。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日本文化的特点,欢迎大家阅读。
一、日本“杂文化”的主体性和开放性1. 日本文化的主体性众所周知, 从历史角度看日本的周边是文明古国。
在长久的历史发展中, 日本作为远离大陆的孤岛独自发展了自身的文化。
与亚洲的文明中心古代印度和中国相比, 古代日本文化处于低水平的状态。
古代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相遇时,就好比水往低处流, 当时已非常先进的中国文化被日本所吸收。
到了近代, 日本的社会文化发展相当迅速。
也是由于与西欧资本主义文化相比落后很多, 因此近代以后的日本开始大规模地吸收了西洋文化。
日本是岛国, 与文明中心地的中国以及中国的邻国朝鲜隔海相望。
在近代以前的日本, 这个距离, 某种意义上给予了与外界交流的主导权。
也就是说, 顺应时势或必要时日本经由大海从大陆引进所需文化, 时运不济或不必要时再次利用大海一时关闭交流的大门。
日本利用有力的地理环境, 建立起统一的国家以来, 一千多年间没有受到外来的侵略和征服, 也没有像弥生时期的大规模的外族人种的迁入。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军的占领, 日本之前从未有过外国的进入。
这与当时的亚洲大陆和欧洲频繁征战, 发生民族冲突不同, 日本文化得以走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
日本在吸收外来文化时常常根据自国的需要有选择性地接收。
这种开放和封闭的地理环境同时带来的是日本文化的两面性。
开放的同时关闭, 一时开放一时关闭的外来文化的吸收也具有两面性。
日本人自古以来信仰多神论认为世上万物皆有神, 神支配人们的幸福与不幸。
六世纪时佛教传到了日本。
现在在日本人的生活与习惯中一般来说喜庆时以神道仪式庆贺,不幸之事采用佛教仪式。
这种多元化的思维方式给日本文化带来了极大地融合性, 使外来文化和土著文化保持其不同的同时得以并存。
2、主导性、选择性、融合性、保守性日本的主体性又可分为以下四个方面:(1)主导性:吸收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
日本的文化与历史
![日本的文化与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d1aca5e8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eb.png)
日本的文化与历史日本文化是世界上最独特和多样化的文化之一。
与欧洲和亚洲的其他文化不同,它具有自己的传统和习俗。
日本历史上的许多事件和人物都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这些人物和事件也成为了日本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围绕这些主题探讨日本文化和历史的方方面面。
古日本和神话日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而且在这段时间内经历了许多变迁。
古代日本是一个由许多不同部落组成的地区,这些部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
在这个时期,许多神话和传说开始在日本诞生。
《古事记》和《日本书纪》是两本记录日本神话和历史的著作。
这些神话包括创世故事以及许多关于神明和英雄的故事。
这些故事中经常出现与自然现象相关的事物,例如:太阳神伊邪那岐与月亮女神伊邪那美的婚姻,还有辅神日本武尊的生平事迹。
这些神话反映了古代日本人民对其世界的理解方式及其宗教信仰。
儒教和幕府时代在13世纪,幕府时代开始。
这个时期是日本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在日本的幕府时代,政府由幕府统治,而不是由皇室掌控。
在这个时期,儒教受到日本人民的认可和普及。
该学派的主要思想是经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四个方面的实践使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孝顺的儿子、贤惠的妻子、恭敬的父母、仁慈的统治者。
这些思想深刻影响了日本人民的家庭、社会和文化。
江户时代中期,日本的经济、科技和艺术迅猛发展。
明治维新中,日本统治阶级开始逐渐接受西方文化,并使用新技术与之融合。
这个时期也见证了日本逐步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强国。
歌舞伎和浮世绘歌舞伎和浮世绘是日本文化的两个重要元素。
歌舞伎是一种日本传统戏剧,演员在舞台上表演跳舞并演唱剧本。
这种表演形式在17世纪左右诞生于京都和东京。
歌舞伎戏剧通常讲述人物的命运及其感情纠葛,还会出现一些超自然和魔幻的元素。
浮世绘是日本的木刻版画,始于18世纪。
这些展示了当时日本社会的许多方面,包括美人,历史事件和日常生活中的场景。
浮世绘被公认为是日本艺术中最重要的形式之一,它对世界版画和现代绘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日本文化的历史和特征
![日本文化的历史和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3df40371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b9.png)
日本文化的历史和特征日本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的国家。
在这个东亚岛国中,人们的生活和思想深受其历史、地理环境和外部的文化影响。
本文将探讨日本文化的历史和特征。
一、历史1. 原始时代日本在约1万年前就有了最早的居民,他们主要依靠狩猎、捕鱼和采集。
在距今约3千年前的弥生时代,这些先民已经养殖水稻和小麦等作物,并发展了青铜制造技术。
2. 古代时期大约在公元3至8世纪,日本进入了一个文化繁盛的古代时期。
在这个时期,日本建立了一个庞大的中央政府,社会阶层明确,艺术和哲学等文化领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同时,中国和朝鲜半岛的文化也对日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中世纪时期公元1185年至1573年是日本的中世纪时期。
在这个时期,日本通过战争、扩张和战国纷争等形式逐渐从中央集权体制转向更为分散的封建体制。
同时,日本的文化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武士道、茶道、剑道、艺术等等,都借此时期成为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4. 近现代1603年,日本开始了长达230年的幕府时代。
这个时期,日本政府封锁了国内和国外的贸易和文化交流。
直到1868年,日本的明治维新才结束了幕府时代,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在这个时期,日本的现代化和西方文化不断向日本靠拢。
现代化衣服、音乐、电影和技术等等,都会被不断地吸收和改造成为日本特有的文化元素。
二、特点1. 独特的审美观日本人有一种非常特别的审美观念,它涵盖了从食物、服饰、建筑到动物和自然,几乎所有文化领域。
日本人注重简洁、淡雅和和谐。
他们通过一些简单而朴素地手工艺品、折纸、绘画和摆放花卉等传统艺术,展示出自己特有的审美精神。
2. 团体意识日本人非常注重团体意识。
他们认为人类是群居动物,并强调每个个人的行为都会对群体产生影响。
在日本,大家都倾向于做出共识,通过协商和妥协的方式解决问题。
3. 敬畏自然由于日本地理上的特殊性,日本人对自然有着一种特别的畏惧和欣赏。
在日本,很多重要的神话和传统文化都强调自然、山水和宇宙的重要性。
二战期间的文化影响和意义
![二战期间的文化影响和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61c2c1c5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3b.png)
二战期间的文化影响和意义二战是人类历史上最具有影响力的战争之一,有着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在军事、政治、经济领域的重大变革之外,二战也产生了巨大的文化影响,并对文化形态和意识形态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本文将从一些角度探讨二战期间文化的影响和意义。
影响一:战争意识形态的变化二战期间,各方的宣传团队不断竞争,互相宣传和反宣传,每个国家都在为自己的利益说服公众。
战争成为一场意识形态的战争,每个国家的文化品牌成为了竞争的对象。
在这种情况下,文化对战争具有影响的重要性变得越来越明显。
在二战前期,西方国家很少关注这些问题,但是二战的规模和影响力改变了一切。
在二战期间,许多国家的政治家、战略家和文化工作者就文化在战争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他们认为,文化有可能在战争中扮演较重要的角色,并影响战争的形态和结果。
影响二:文化领域的转变71 年前,战争之前,欧洲,特别是法国,德国和英国,一直是欧洲文化中心。
二战后,这一点发生了变化,美国成为了新的文化中心。
由于精神和文化渊源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美国的文化在二战期间得到了加强,其对国际文化格局的影响日益增加,谷歌、百度、都有丰富的全球文化信息。
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文化中心,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和变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影响三:文化多元化的增强二战期间,受到战争的影响,许多国家倾向于使用自己的文化和传统来鼓舞士气和凝聚国家的力量。
由此,各种文化形式出现,包括战争音乐、电影、文艺作品等等。
这些文化作品不仅具有宣传和鼓舞作用,而且对多元文化的发展和变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二战在文化领域的影响和意义是惊人的。
它导致了战争意识形态的变化、产生了文化领域的巨大转变,加强了多元文化的发展。
我们必须认识并重视这些意义,使我们能更好地理解本世纪重大事件对人类历史的长远影响。
从《菊与刀》管窥日本民族性格的的矛盾统一(论文)
![从《菊与刀》管窥日本民族性格的的矛盾统一(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3c2181dc08a1284ac9504314.png)
从《菊与刀》管窥日本民族性格的的矛盾统一摘要:1944年,二战中的日本败局已定,美国急于制定战后对日政策。
文化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受华府委托潜心研究日本,《菊与刀》作为其研究成果得以出版。
此书以分析、研究日本社会和日本民族性所做的调查分析报告为基础,作者用“菊”与“刀”来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以一个西方人的冷静视角,通览日本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民族性格。
既抓住了日本文化细致的地方,又将它置于东方文化与太平洋岛屿文化的人类文化学视野里,通展览日本文化、解读民族性格,展示了其既表面矛盾又深层统一的心态。
引言菊在中国被称为四君子之一,象征着古代文人品格淡雅、气节高尚,与其同等地位的还有兰、竹、梅,而在深受儒文化影响的日本菊更是代表皇室的家徽,代表着日本民族淡定、儒雅、谦和的一面,也说明了日本民族有菊一样的品质。
刀则让人想到日本的武士道,而且刀也是日本武士当年必备的随身兵器,是由中国唐朝的兵器发展而来,在日本社会原秩序支柱的武士眼中他承载着日本这个民族的意志和希望,更代表着日本民族精神中嗜血、好战的一面。
当菊与刀都融合在一个民族身上时,我们知道,这是静与动的交锋,文与武的融合,善与恶的争辩。
“菊与刀”简简单单的三个字承载着太多大和民族的特性,充分深刻地概括了日本这个民族的矛盾性。
一、精神物质认识的双面性日本人认为精神必将战胜物质,精神就是一切,并认为通过特殊修炼,一个人的精神可以达到最高境界。
早在上世纪30年代,前陆军大臣、军国主义者荒木大将透过《告日本国民书》,宣扬日本的“真心使命”,在于“弘扬皇道于四海,力量悬殊不足忧,吾等何惧于物质。
”由此可以看出,日本人对精神的倍加推崇,试图通过不断“修炼”以达到最高境界,而对物质一端的轻视态度。
但是,“在整个三十年代中,国民总收入用于军备的比例惊人上升。
在偷袭珍珠港的那年,国民总收入将近一半被用在陆海军的军备上。
”在这里又可以看出他们是重视物质的,至少在实际投入上是挺多的,否则投向战场的怎么是大炮和黄油而不是“精神产物”呢?对于反物质主义的日本对于物质的态度,本尼迪克特是这样解释的,“军舰和大炮,只不过是永世长存的‘日本精神’的表面象征,犹如武士的佩刀是他的道德品质的象征”。
二战后的日本文化形态
![二战后的日本文化形态](https://img.taocdn.com/s3/m/493e352a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39.png)
二战后的日本文化形态1945年8月15日,日本正式宣布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迎来了终结。
那个时代的日本,经济、社会和文化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文化方面,无论是战前还是战后,都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风貌。
然而,本文将在历史的视角下,探讨二战后的日本文化形态。
一、战前的日本文化在二战前的日本,文化产业虽未如今日般备受瞩目,但许多方面都蕴含了浓郁的日本特色。
它是受到日本传统文化、东西方文化交流等多方面影响的产物。
首先,日本传统文化的影响不可忽视。
在日本传统文化中,艺术形式和细节都非常讲究,例如日本岩手县的盛岡市,其极富代表性的杂技艺术海月(英语名称“Ika-tako”)就展示了这种传统文化的风格。
其他如浴衣、茶道、武道等都是代表性的日本传统文化。
其次,日本受到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冲击。
外来文化对日本传统文化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全新的元素。
例如日本流行的快餐之一 - 拉面,它就是在中国长期流传的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产物。
二、战后的日本文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日本文化,变化也是非常显著的。
在这个时期,日本传统文化对现代文化的影响逐渐减弱,而西方文化则开始蓬勃发展。
在电影、音乐、时尚等领域,日本的现代文化呈现出了许多充满活力的特点。
首先,日本现代电影业开始迅速发展。
1950年代,日本电影开始在国内外获得认可,像是黑泽明(Kurosawa Akira)的电影作品就不仅在日本国内取得了极高的口碑,更受到了全球的关注。
其次,日本现代音乐产业也逐渐产生。
2秒到十年的音乐家们逐渐崛起,像是YMO(Yellow Magic Orchestra)与宇多田光身为70年代、90年代代表音乐人物,他们不仅代表了日本的流行音乐,更为整个亚洲乃至全球的音乐产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最后,日本现代时尚业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支柱。
从日本时装品牌Comme des Garcons的创立到零售业的竞争,日本时装业在世界范围内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跨文化视角下的日本诗话分析
![跨文化视角下的日本诗话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137ae2d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a3.png)
跨文化视角下的日本诗话分析摘要:从文化发展的角度来说,日本的诗话深刻的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典型影响,日本诗话的发展过程,实际上就典型地体现在了对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之上。
中国的传统文化,对日本诗话的影响不可低估,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正是因为在中国文化的影响之下,日本诗话的发展特点才具有了跨文化的特征。
日本的诗话既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意蕴,也深刻的表现了日本诗话的本土性和民族性,也就是说日本的诗话在其发展的过程之中,既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也典型地使得其诗话体现了日本的文化发展样态,这是日本诗话在跨文化领域内所展现的发展样态,并在这样的发展之下形成了独属于自己的发展特征。
关键词:跨文化;视角;日本诗话;分析毋庸置疑,在日本文化发展的各个阶段,日本文化始终都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典型影响,日本的传统文化的形成与中国传统的文化的影响不可分离,特别是在日本文化发展的各个阶段,都始终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作为发展的模仿对象,并形成了独属于自己的文化特质,日本的诗话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之上,逐渐的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到发展出属于自己特质的过程。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我们认识日本诗话,就必须立足在跨文化视角之下来分析日本诗话的跨文化的特质,这是我们认识日本诗话的重要途径,也是我们更好的分析日本诗话的必由之路,只有真正的认清跨文化视野之下,日本诗话的发展特征才能够为我们更全面和立体的认识日本的诗话铺平道路。
一、跨文化视角下日本诗话深受中国文化的典型影响(一)日本诗话的创作形式受中国古诗词的影响较大日本诗话在其发展的过程之中,其诗话的创作形式很多时候都受到了中国古诗词的影响。
中国古诗词在其发展的过程之中,形成了属于古诗词的发展的特点和发展的形式。
中国古诗词的创作具有一定的格式,而这些格式恰恰的融合在了中国古诗词整个发展过程之中,日本的诗话在其发展的过程之中,很多时候更多的借鉴了中国古诗词的创作形式,而这种创作形式体现在了日本诗话在其创作形式方面与中国古诗词形式的相似性,而这种形式的相似性,贯穿在了日本诗话发展的始终,深刻地影响了日本诗话,在其创作形式上的发展过程。
浅析近代日本对外侵略的文化因素
![浅析近代日本对外侵略的文化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d7227520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e0.png)
浅析近代日本对外侵略的文化因素前言近代日本的先进科技、强大经济、高效政治,曾经成为亚洲的一股引领力量。
但同时,日本也在一段时间内沉迷于对外侵略,特别是对于中国和朝鲜半岛。
为什么近代的日本,在文化背景、思想观念上,追求的是“西化”进程,却在对外侵略上表现出了一种相对武装力量的异乎寻常的决心呢?近代日本的文化背景日本的文化背景源远流长,具有浓厚的东方文化特色。
近代日本追求“西化”进程,要求取长补短,吸收欧洲和美洲的先进科技、工业体系、政治制度等等。
在这个过程中,日本开始认为自己的传统文化制度已经过时,应该淘汰和取代。
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本国内的爱国主义思潮和军国主义思想盛行。
国家需要发展贸易和经济以及扩张领土。
日本的爱国主义思想在国家对外的侵略和侦察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日本的儒家文化背景日本的文化符号是儒家思想,是东亚儒家文化的代表。
在这种文化背景下,日本社会形成了一个强烈的等级制度和服从等级思想。
这就表现为了对社会的某些人产生影响——以导致扩张和侵略为目的的社会发展或者对他们经济上或政治上的依赖关系。
这种背景下的日本产生了一种奉行“天皇下士”的忠诚精神,即从天皇作为国家祖宗的角度出发,所有日本人都应该保持忠诚,不顾个人利益和生命安危,为国家牺牲。
对外侵略的文化因素在日本文化背景和思想观念的基础上,日本继承了西方的背景色彩,产生了对外侵略的想法和理念。
1.教育与宣传日本社会中的教育和宣传一直强调日本特有的文化和思想,鼓励年轻人为了国家利益牺牲自己。
国家机器不断强调日本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特殊国家,需要扩张领土来发挥日本文化的潜力。
2.政治体制日本的政治体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一些权力阶级掌控。
这个阶级的核心,是具有强烈民族主义观念的军人精英。
他们成为了日本的政治、军事主宰。
日本国家机器为了自己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倡导扩张和对外侵略,于是展开了对邻国的侵略行动。
3.经济日本的经济发展始终是对于其他国家侵略的基础和动力。
从文化视角看日语的委婉表达
![从文化视角看日语的委婉表达](https://img.taocdn.com/s3/m/645e9bca81c758f5f61f67a9.png)
从文化视角看日语的委婉表达作者:邹黎明来源:《大观》2017年第02期摘要:研究某一国家、某一民族的语言,首要工作便是研究他们的文化。
日本文化对日语的影响深远,日本独特的文化使得日语充满独特魅力。
日语之所以被语言学家称为暧昧的语言,是因为其具有一个鲜明特征——委婉的表达方式。
从文化视角研究日语有利于我国日语学习者对日语、日本文化建立更加深刻的认识。
文章首先分析了日本文化的特征,继而在此基础上对委婉表达的内涵进行分析,最后两者结合,从八个方面总结文化视角下日语的委婉表达特征。
关键词:日语;文化特征;内涵;委婉表达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手段,也是一个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
人类语言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符号系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促进人类文明产生、发展、成熟的重要因素。
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借助各自不同的语言来传承自身独特的文化。
根据相关语言学家的理论,日语很大可能起源于汉语,又因为自身独特的地缘环境等的影响,逐渐发展成现在具有大和民族自身鲜明特色的语言。
日语一个显著特点便是委婉的表达方式,这也是日语被称为暧昧语言的原因。
语言学家普遍认为,如果要研究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语言,首先应当要了解其文化特点,继而从文化视角对语言展开分析。
研究日语的委婉表达,有助于日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日语、了解日本文化。
一、日本文化的特征日本文化在历史上经历了三次重大变革:“奈良时期”学习唐朝、“明治维新”学习西方、二战后接受美国改革。
日本自明治维新后,其文化呈现东西方文化混合的独特特征。
鉴于本文研究角度,笔者从日本文化特征中挑选出对日语有明显影响的几个特征加以阐述分析。
(一)亲近自然,简单朴素日本人民有一个明显区别于西方人民的基本态度,那就是对自然的亲近、顺从。
西方文化中了解自然的目的在于征服自然,将其开发利用。
这也是西方在工业革命中领先东方的重要原因。
亲近自然体现在日本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一个最明显的就是日本人的姓氏大多与自然山川等有关,比如山田、小林等等。
基于日本“现实主义”文化视角看“日美同盟”
![基于日本“现实主义”文化视角看“日美同盟”](https://img.taocdn.com/s3/m/ff4204a1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87.png)
基于日本“现实主义”文化视角看“日美同盟”
日美同盟是现今世界上最为稳定的军事同盟之一,其背后的文化因素不容忽视。
从日本文化的角度来看,日本社会的“现实主义”影响力不容小觑,也是日美同盟得以持续发展的原因之一。
“现实主义”是指一种理性、实际主义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在日本文化中,这种思维方式深入人心,成为日本民众的常态思维。
自从二战后,美国作为自由民主的代表,与日本达成密切的军事、经济合作,这一天然的需求关系也促使日本”现实主义“思维得以进一步加深。
近年来,随着中日关系的紧张,日本对美国依赖度加深,这种思维方式愈加明显。
从历史上看,日美两国的合作程度一直逐步升级。
二战之后,美国通过实施一系列政策和行动来稳固其亚洲盟友。
1960年,日美同盟协议正式签署,两国间的密切关系再次被加强。
在21世纪的今天,两个国家依然保持密切的军事和经济联系,日美关系的”现实主义“取向贯穿了整个合作进程。
日美同盟的成功也得益于两国间的价值观相近。
美国强调个人自由,而日本则更加注重团队合作的精神。
日本重视集体利益而非个人享乐。
这种精神与美国的个人自由、民主理念十分相近。
因此,两国在军事和经济上的合作极为默契。
总之,基于日本的“现实主义”文化视角看日美同盟,我们可以发现,两国在军事和经济上的合作得以稳定发展,源于两国价值观的相近和文化传统的影响。
虽然存在矛盾和问题,但此次两国合作的紧密程度已经刻不容缓,互相合作将协同应对共同的挑战,提高两国的综合实力,获得更可靠的朋友和盟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文化的视角来了解二战时期的日本
提到日本二字,许多国民潜意识里想到的首先就是中华民族最大的敌人,给我们的国家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对它恨之入骨,当前的中日关系也没有较大的改善,主要原因就是日本的领导人对历史的篡改和侵华史实的诋毁,再看德国的态度,二战纪念日上,总理亲自下跪,这对于我们东方人来说是何等的佩服,其实,我们在对待一些事物,往往没有在更深一层的角度来审视它。
下面我就来谈谈从文化的角度来审视当前国民对日本民族的态度。
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古国——中国。
我们的人民自古以来就有一种优越的自豪感,因为我们有着灿烂的五千年文明,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东面有广阔的海洋,西边有世界屋脊,这样的安逸环境使得我们的封建社会长达2000余年,古代先哲们的思想也能长期流传下来。
东方人与西方人看待事物的角度是不同的,我们更注重于一种事物的内部研究,而缺乏系统性的研究,以至于现在我们的教科书上也展现的是二元论,对与错。
尤其像数学,答案只有一个,不是对就是错,这就是我们现在的科学观点。
我们的先哲在2000多年前就提出过三元论,没有绝对的对或错,因此我们有了中庸之道,折中的思想,近代的量子力学奠基人之一的波尔后来也提出过。
东方人与西方人的文化背景差异甚大,我们富有感性思维,而西方则偏重于理性思维,说这些话
其实是想说明日本民族和我们汉民族在文化的背景状况下是十分相似的。
因此,面对日本民族,我们更要认清自己,当然,这不是说明我们不敢面对历史,相反,正是因为要以史为鉴,我们才应该更深一层次地了解日本。
这一点,美国人在二战中运用的很成功。
以希特勒为首的德国纳粹党,有着深重的种族观,认为他们是高等民族,而犹太人却是低等民族,还妄想称霸世界,因此发动了世界大战。
不过德国人的民族特性中的严谨却是另各名族钦佩,因此,美国在对德国的战争中,一直攻打到德国的首都柏林,只有从根本上挫灭他们的气势,才会取得永久的胜利。
与之相比较而言,日本民族的特性与德国大相径庭。
所以美国的学者鲁思·本尼迪克特运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写成了《菊与刀》,用“菊”与“刀”来揭示日本人的矛盾性格,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如爱美而黩武、尚礼而好斗、喜新而顽固、服从而不驯等)……由此入手,进而分析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及有关习俗,并指出日本幼儿教养和成人教养的不连续性是形成双重性格的重要因素,恬淡静美的“菊”是日本皇室家徽,凶狠决绝的“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
侵华日军在中国犯下的人神共愤的罪行,烧杀淫略,无恶不作,屠杀无辜平民,甚至连孕妇和老太太,小孩都不放过,这种变态的行为,使得国人恨不得能将其薄皮抽筋,千刀万剐,因为连德国法西斯也不会做出这种兽性的事。
其实变态的民族之所以变态,就是因为一种源自内在自卑。
从而形成一种极端变态思想。
从唐代开始,日本派遣大量的遣唐使来中国学习,即使现在的日语中也含有许多汉语文字,包括读音也相近,不光如此,其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也深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例如服饰,茶道等等,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日本在中国面前感觉到很自卑。
不仅如此,这样一个四面环海,岛屿林立,地震频发的小国,其国民恐怕也是人人自危,再有就是其人民较小的身材,明朝时,我们称之为倭寇。
南京大屠杀中最令人发指的就是无数个惨无人道的强奸事件,这种变态的兽性行为也源自于自卑感,正因为有身理上的缺陷,所以才用极端的手段来“证明”自己。
这种说法却是令人可怜又可笑。
同样身为亚洲民族的我们,在许多民族特性上是十分相似的,这就是文化的影响力。
例如重男轻女的思想,爱要面子等。
因此在二战中,美军总司令麦克阿瑟下令用原子弹轰炸广岛和长崎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没有把战火烧到东京,如果真的打了下去,日本恐怕会战死到只剩最后一人也不会屈服。
美军最后答应保护天皇不受影响,至此日本投降。
时至今日,日本政府仍旧有不承认式的道歉,反而把罪过推到东条英机等几个军事领导。
侵华史实的右翼分子,而它的政府却没有出面向二战受害国进行正式道歉。
其实这也不只是只有日
本政府专有的,亚洲的封建社会历史事件较长,长期的官本位思想难以改变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