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整理汇总(6-12课)
八年级上册历史每课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历史每课知识点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八年级上册历史每课的知识点,让大家能够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为学生们的学习提供帮助。
第一课“追寻历史”1.历史的定义及其研究方法2.历史记载的形式及其特点3.历史研究的意义和现实意义第二课“长城”1.长城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长城的建筑和防御体系3.长城的文化和历史价值第三课“秦始皇”1.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背景2.秦朝的政治和制度3.秦始皇的法治和文化政策第四课“汉朝的兴起”1.汉朝的建立和发展历程2.汉朝的政治和制度3.汉朝的文化和思想第五课“丝绸之路”1.丝绸之路的历史形成背景2.丝绸之路的命名和功能3.丝绸之路的经济和文化交流第六课“佛教的传入”1.佛教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佛教传入中国的历史背景和途径3.佛教在中国的影响和意义第七课“唐朝的繁荣”1.唐朝的建立和盛世2.唐朝的政治和制度3.唐朝的文化和思想第八课“武则天的强权政治”1.武则天掌权的政治和社会背景2.武则天的政治手段和政策3.武则天在文化领域的贡献和影响第九课“宋朝的政治和文化”1.宋朝的建立和政治制度2.宋朝的文化和思想3.宋朝的科技和经济发展第十课“辽金元时期的政治和文化”1.辽金元时期的政治和社会背景2.元朝的政治和制度3.元朝的文化和社会生活总结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对八年级上册历史每课的知识点有了基本的了解。
历史是重要的人文科学,研究历史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文化和历史。
希望广大学生们能够在学习中加强对历史知识的掌握,不断提高自己的历史素养和文化水平。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全册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重要历史事件记忆要点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第1课鸦片战争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为了扭转贸易逆差.2、鸦片走私带来的危害:白银大量外流,影响清政府财政,加重农民负担;大批官僚、地主、军管、士兵吸食鸦片,事情政府更加腐败,军对战斗力进一步削弱。
3、林则徐虎门硝烟:时间:1839年6月地点:广州虎门意义: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成为民族英雄,这次活动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4、1840-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 原因:打开中国大门和维护鸦片贸易。
中国战败的原因:清王朝政治腐败,经济和军事技术落后,道光帝忽战忽和。
影响: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5、《南京条约》的内容: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交纳的税款,中国必须同英国商定。
附件的内容:英国取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6、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的影响: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中国逐渐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1、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间:1856-1860年原因:英、法两国为了扩大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
2、经过:1856年10月,英国首先挑起战争,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为帮凶,炮轰广州,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1857年,英法联军攻陷广州;1858年签订《天津条约》;1860年英法再次出兵,攻占天津,进逼北京,10月占领北京,火烧圆明园,签订《北京条约》。
3、沙俄侵占我国大片领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
部编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1课鸦片战争知识点1: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要点透视】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⑴原因:在中英正当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
⑵目的:改变英国在中英贸易中入超的不利局面。
⑶状况:从18世纪末到鸦片战争前夕,走私到中国的鸦片大约40多万箱,掠走3亿至4亿银元。
⑷危害:鸦片泛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
2、林则徐禁烟⑴背景: 1838年底,道光帝派林则徐前往广东查禁鸦片。
⑵措施:①明察暗访,缉拿烟贩。
②1839年6月3日至25日,虎门销烟。
⑶意义: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知识点2:英国发动侵略战争【要点透视】1、原因:⑴根本原因: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工业品,掠夺原料。
⑵直接原因:虎门销烟(中国的禁烟运动)。
2、时间:1840年6月至1842年8月3、经过:⑴第一阶段:英军封锁珠江口——攻陷浙江定海——直逼天津。
道光帝将林则徐革职查办,改派琦善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和英军谈判。
⑵第二阶段:英军强占香港岛,道光帝下诏对英作战——虎门之战,关天培等战死——英军攻占厦门、定海、宁波——吴淞之战,陈化成力竭牺牲——英军攻占镇江——英军到达南京下关江面。
4、结果:清政府向侵略者屈服。
5、清政府战败的原因:根本原因:清朝封建专制制度腐败,统治者昏庸愚昧重要原因:经济落后,科技落后,武器落后。
知识点3:《南京条约》的签订【要点透视】2、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⑴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
⑵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⑶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知识点1: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要点透视】1、原因:⑴根本原因:西方列强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⑵直接原因(借口):亚罗号事件、马神甫事件。
2、战争发动者:英、法为主凶,俄、美为帮凶3、爆发时间及标志: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挑起战争。
八上历史第四单元核心知识
特点:从学习西方技术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再到学习思想文化,由表及里.循序渐进,层层递进。
第13课五四运动1.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背景、原因)2.爆发(第一阶段):1919 年5 月4 日,在北京爆发,主力是北京大学生。
3.口号:①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体现性质);②誓死力争,还我青岛;③废除二十一条;④拒绝在和约上签字;⑤要求严惩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
4.扩大(第二阶段):1919 年6 月3 日,工人阶级成为主力(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运动中心转移到上海。
5.初步结果:①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的学生②罢免曹汝霖等的职务③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6.意义:①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一场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伟大思想启蒙运动。
②五四运动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③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7.五四精神:五四精神是忧国忧民、不屈不挠、敢于斗争、乐于奉献的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第14课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条件:①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②组织基础: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③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马克思主义开始与工人运动结合④外部条件:共产国际的帮助2.标志:1921 年7月中共“一大”的召开。
(地点:上海---浙江嘉兴南湖)3.中共“一大”(1)内容:①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②通过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党纲:③确立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④成立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2)意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了。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近代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
4.中共“二大”(1922 年7 月上海)内容:①大会重申了党的奋斗目标是建设共产主义;②制定党的最低纲领:在民主革命阶段,党的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初二历史重要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二历史重要知识点总结归纳今天小编给大家讲讲初二历史重要知识点总结归纳,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第6课洋务运动第7课戊戌变法第8课辛亥革命第9课新文化运动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4课难忘九一八西安事变第15课“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第16课血肉筑长城血战台儿庄百团大战中共七大抗日战争的胜利第六单元经济和社会生活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轮船火车无线电报照相、电影《申报》商务印书馆剪发辫、易服饰、改称谓第七单元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第21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㈠詹天佑侯德榜魏源严复第22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㈡京师大学堂废科举制鲁迅、徐悲鸿、聂耳、冼星海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西藏和平解放第2课最可爱的人抗美援朝第3课土地改革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第9课改革开放第10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第12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一国两制第13课海峡两岸的交往第六单元科技教育与文化第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㈠两弹一星袁隆平第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㈡计算机八上第6课洋务运动(一)洋务运动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
统治集团中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根本目的),他们被称为“洋务派”。
2.性质:洋务派为镇压人民,维护封建统治,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掀起的一场“师夷长技”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3.目的: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
(根本目的)4.口号:前期(60年代)是“自强”;后期(70—90年代)是“求富”。
5.代表人物:中央以恭亲王奕?为代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
6.主要内容:①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前期19世纪60、70年代)。
八年级历史6—12课
第7单元戊戌变法(1898年6月光绪帝)1、戊戌变法的背景:甲午中日战争,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公车上书: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名上书光绪,请求迁都、练兵、变法图强。
结果由于清朝封建统治集团的阻挠失败。
影响:为维新运动拉开了序幕。
戊戌变法目的:①发展资本主义,挽救民族危亡②巩固封建统治2、戊戌变法性质: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3、戊戌变法特点:封建统治者自上而下进行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4、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①改革政治机构,裁撤冗员;②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③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④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⑤训练新式军队。
5、严复翻译《天演论》,观点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严复是近代中国启蒙思想家之一。
(一个国家和民族若不变法,奋发图强,就有亡国灭种的可能。
)6、《天演论》是戊戌变法的理论武器,严复是近代中国的启蒙思想家之一。
7、开始变法的标志是: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又称百日维新。
背景: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康有为又三次上书,光绪深受感动,决定变法。
结果:遭到顽固派的反对,变法失败。
戊戌变法内容:政治上,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经济上,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军事上,训练新式军队;文化教育上,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等。
8、戊戌变法作用:①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②促进了近代化的进程。
9、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①资产阶级力量不足以同封建势力相抗衡,这是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
②顽固派势力强大③脱离广大人民群众10、启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走不通第8单元辛亥革命(1911年、宣统帝)1、1894年11月,在檀香山成立革命团体“兴中会”口号:“振兴中华”2、1905年8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八年级上历史12课知识点
八年级上历史12课知识点八年级上历史是初中历史学习中的重要阶段,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八年级上历史的12个重要知识点,帮助大家系统性地了解八年级上历史课的知识点。
一、两宋时期的政治两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代,其变革和创新打破了唐代之后的循规蹈矩,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在这个时期,南北政治隔离,两宋王朝也就在南方建立了政权。
文化发展、民族融合、儒学的状况也在此时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对于学习历史的同学们,了解两宋时期的政治制度和文化背景尤为重要。
二、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不同,海上丝绸之路是指古代中国与阿拉伯、印度尼西亚、东南亚等地进行的海上贸易往来的通路,也就是古代“丝绸之路”的海上分支。
海上丝绸之路也是古代中国与世界交流和发展的重要通道,为各国之间开展文化、经济等多方面交流奠定了基础。
三、元朝的政治制度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该时期国家政治制度的发展对于后来的政治制度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
元朝的政治制度以蒙古帝国政治体制为基础,在克服中央集权与地方自治之间的矛盾上,形成了一套特有的管理制度。
学生们应该了解元朝的政治制度,并了解它们与后来的政治制度之间的相似和不同之处。
四、明朝的文化繁荣明朝的文化繁荣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黄金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文化和教育得到了飞速发展,大批文化名流、学术巨擘涌现出来。
各种学术研究和理论的发展为中国及世界文化大量增添了精神财富,为今天的世界文化积淀打下了厚实的基础。
五、明朝的北伐明朝的北伐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事件之一。
明朝期间,中国在经济、军事、文化等多个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北伐作为一次重大战争,结束了几百年来北方地区的混乱状态,统一了北方的政治和军事,使中国的国土更加完整。
六、明代与海外贸易明代的海外贸易历史十分丰富,包括了中国与东南亚、日本等周边国家的贸易,以及与欧洲贸易的重要事件。
在明代的海外贸易运动中,中西文化的交汇、自由贸易制度的建立、货币制度的规范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八年级上册历史全部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历史全部知识点八年级上册历史课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阶段,主要学习的是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
本文将逐一介绍该学期的全部知识点,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
第一课:中华文明的发展这一课主要介绍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
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学生需要了解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以及它对现代中国的影响。
第二课:商代的政治制度与社会生活商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开始。
这一课程重点介绍商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社会经济形态的变迁以及其它方面的历史内容。
第三课:周代的政治制度与社会生活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是商代的后继者。
学生需要了解周朝的政治制度、文化、经济、社会生活等方面的知识。
第四课: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生活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是中华文明的高峰期。
本节课程重点介绍了战国时期中国的政治制度、文化、经济、社会生活等方面的知识。
第五课:秦朝的政治制度与社会生活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学生需要了解秦朝的政治结构、统一货币制度、地理制图、建筑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第六课:汉朝的政治制度与社会生活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朝代之一,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黄金时期。
这一节课程重点介绍了汉朝的政治制度、文化、经济、社会生活等方面的知识。
第七课:汉朝的科学技术与文化除了政治与社会生活方面的知识,本节课程还介绍了汉朝在科学技术和文化方面的成就,包括丝绸之路、铁器制造、书法艺术等方面。
第八课:东汉的政治制度与社会生活东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是中华文化史上的鼎盛时期。
本节课程重点介绍了东汉的政治制度、文化、经济、社会生活等方面的知识。
第九课:南北朝的政治制度与社会生活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是中国历史的一个分水岭。
学生需要了解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结构、文化、经济、社会生活等知识。
第十课:隋朝的政治制度与社会生活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短暂而辉煌的朝代之一。
八年级上册历史全部知识点总结
ng第一课两次鸦片战争虎门销烟1、虎门销烟:1839年6月林则徐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史称“虎门硝烟”。
2、历史背景:⑴、康乾“盛世”后,历史进入19世纪,清王朝逐渐显示出衰败的景象;⑵、因工业革命而迅速发展的英国在中国东南沿海大肆走私鸦片,掠走巨额白银,中英茅盾激化,最终成为爆发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3、鸦片走私带来的严重危害:造成兵弱、银荒、国穷、民贫。
4、林则徐主张禁烟,主张的理由:湖广总督林则徐在给道光帝的奏折中指出:若听任鸦片走私泛滥,数十年后,中国将“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粮”。
5、虎门销烟的经过、意义:虎门销烟的壮举表现了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坚定决心。
6、林则徐采取的禁烟措施:⑴、林则徐到达广州后,发动军民严辑鸦片走私贩运;⑵、责令英、美不法商人交出鸦片,并保证今后“永不夹带”;⑶、虎门销烟的壮举表现了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坚定决心。
《南京条约》1、目的(原因):打开了中国市场。
(维护可耻鸦片贸易)(炮轰中国大门)2、经过:⑴、1840年6月,英军到达广东海面,封锁珠江口,鸦片战争爆发。
⑵、1841年1月,率先进犯珠江。
⑶、1841年5月,英军攻占广州后,一路北上。
⑷、1842年8月,英军兵临南京城下,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鸦片战争开始结束。
3、《南京条约》的签订标志着鸦片战争开始结束。
4、主要内容:清政府赔款2100万银元;割让香港岛;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允许英国在通商口岸设驻领事;中英协定关税等。
5、《南京条约》的附约:继而通过《南京条约》的附约,英国又取得了在通商口岸租地建屋、永久居住以及“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特权。
6、影响:⑴、《南京条约》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关税司法等主权,开创了用条约形式使列强掠夺和奴役中国的“合法化”的先例;⑵、中国一步步滑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苦难深渊;⑶、由此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茅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茅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茅盾;反帝反封建成为近代中国人民斗争的双重历史任务。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
结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
概述
本文档总结了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的知识点,旨在帮助学生复和巩固所学内容。
中国古代史
1. 夏、商、西周时期
- 出现和崛起的时间
- 社会经济特征
- 政治制度和制
- 文化特点
2. 春秋战国时期
- 社会变革与分裂
- 各国争霸与战争
- 孔子及儒家思想
3. 秦朝
- 统一中国
- 重要政策与制度
-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
4. 汉朝
- 西汉与东汉
- 丝绸之路开拓
- 社会制度与政策
世界古代史
1. 文明的发源地
- 尼罗河流域
- 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流域- 黄河与长江流域
2. 古埃及文明
- 河流的作用与尼罗河文明
- 法老与金字塔
- 神话与宗教
3. 古希腊与罗马文明
- 希腊城市国家的兴起
- 罗马帝国的扩张与衰落- 希腊与罗马的文化传播
亚洲古代文明
1. 印度古代文明
- 印度的地理特点与河流- 与的兴起
- 达摩与传播到中国
2. 古代阿拉伯帝国
- 阿拉伯半岛的地理特点- 阿拉伯帝国辉煌时期
- 阿拉伯数字与
3. 古代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兴盛
- 对外交往与文化交流
- 中华文明的影响与贡献
以上是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的重要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同学们的复习有所帮助。
详细的内容请参阅教材。
八年级上册历史全课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历史全课知识点一、培育民主思想1. 民主思想的本质2. 古希腊的民主制度3. 美国的独立宣言和宪法4. 法国大革命5. 民主的本质及其在现代的适用性二、认识中国古代文明1. 夏、商、周三代的基本特征及发展变化2. 先秦的列国和统一中国3. 秦汉帝国的统一与治理4. 唐宋时期的经济、文化繁荣及世界地位5. 明清王朝的政治制度及其变革三、了解世界古代文明1. 亚洲的古代文明及其传统文化2. 希腊古典文化的特点及其影响3. 罗马古典文化的特点及其影响4. 印度教和佛教文明5. 世界三大主流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四、近现代中国历史1. 鸦片战争及不平等条约2. 太平天国运动与清末维新3. 辛亥革命和中国资本主义的形成4. 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5.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历史角色五、世界近现代历史1.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影响2. 二战前的世界和中国3.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影响4. 联合国的创立和新的世界秩序5. 冷战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六、文化交流与文化互鉴1. “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及其意义2. 文艺复兴与欧洲的文化繁荣3. 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和商酌互鉴的历史4. 西方文化对现代中国的影响5. 世界各国文化的特点及其与中国文化的对比七、历史杂谈1. 历史中的古代世界七大奇迹2. 中国各朝代大事件大人物3. 世界各大历史事件及其影响4. 名人传记等以上是八年级上册历史全课知识点,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学生深入理解历史、探索生活、认识社会、锤炼素质、促进个人成长都将起到重要的推进作用。
在学习的过程中,尽量多思考、多交流、多应用,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全)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全)一、古代中国的起源和奴隶制社会- 中华文明的起源- 黄河流域的文明- 夏、商、周三代的更迭- 奴隶制社会- 奴隶制的定义- 奴隶制社会的特点- 奴隶制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制度- 典型的奴隶制社会国家:商代和西周- 奴隶制社会的衰亡和原因二、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 周朝的灭亡与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 封建社会的定义和特点- 封建社会的经济状况和政治制度- 封建社会的典型国家:秦、汉、隋、唐- 封建社会的稳定和衰亡三、世界古代文明的交往和发展- 古代希腊城邦- 古代罗马帝国- 希腊罗马古文明与东方文明的交往- 丝绸之路的开通四、唐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唐朝的建立与盛世- 唐朝的政治制度- 唐朝的经济状况- 唐朝的文化发展- 唐代的名人和科技成就五、大航海时代的开启和欧洲文艺复兴- 大航海时代的背景和原因- 哥伦布的航行和后果- 文艺复兴的兴起和特点- 文艺复兴对科学和艺术的影响六、明清封建社会的政治和经济- 明朝的建立和进一步封建化- 明朝的统治制度和特点- 明朝的经济状况- 清朝的建立和统治- 清朝的政治制度- 清朝的经济状况七、工业革命的起源和发展- 工业革命前的背景和原因- 英国的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影响- 工业革命在欧洲的扩散八、甲午战争和列强侵华- 甲午战争的原因和结果- 列强对华侵略的背景- 中国对外关系的转变- 义和团与戊戌变法以上是八年级上册历史的主要知识点归纳,希望对你有帮助!。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一〕知识梳理第一单元侵略与对抗第1课鸦片战争1.林那么徐虎门销烟原因: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时间:1839年6月3日过程:1839年6月林那么徐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展禁烟,进展暗访密查,缉拿烟贩,收缴鸦片。
6月在虎门海滩销毁鸦片。
意义: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成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那么徐,成为民族英雄。
影响:这次活动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P32.鸦片战争的爆发英国发动鸦片的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为了开拓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P1。
P1时间:1840年6月-1842年P3结果:1842年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其内容是:割让____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场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P4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1.第二次鸦片战争原因: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翻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时间:1856.10-1860.10 侵略者: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为帮凶。
结果:占领北京后,火烧圆明园。
P62.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
其中《瑷珲条约》是割占我国领土最多的条约。
P8表3.太平天国运动时间:1851-1864年领导者: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过程:1853年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
为推翻清朝统治,派军队北伐和西征。
青浦大捷中抗击洋枪队,具有反帝斗争的性质。
P91862年9月太平军在浙江慈溪的战斗中击毙洋枪队头目华尔第3课收复背景:P12过程:1876年左宗棠作为钦差大臣,兵分三路进入。
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整理汇总(6-12课)
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整理汇总(6-12课)第六课洋务运动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
2.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3.代表人物:奕訢、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属于:地主阶级洋务派)4.目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5.主张(口号):师夷长技(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后期:以求富为口号)。
6.洋务派的主要活动:①前期创办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②后期创办民用工业(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③筹建三支海军(南洋、北洋、福建);④兴办新式学堂(第一所新式学堂是京师同文馆)。
7.性质:一场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8.破产标志:甲午中日战争中,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9.失败原因:没有触动封建制度的根基。
10.评价: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一批近代企业。
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第七课戊戌变法(性质: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1.背景:民族危机的加重(表现为:《马关条约》签订);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2.时间:十九世纪末的1898年(旧历戊戌年)3.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4.主张:学习西方,实行君主立宪制,进行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以挽救民族危亡。
5.过程:公车上书(揭开维新变法序幕)、成立强学会(维新派政治团体形成标志)、颁布《定国是诏》(变法开始)、戊戌政变(变法失败)。
6.失败原因:一是脱离群众,仅依靠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二是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7.意义: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传播,具有爱国和进步作用。
8.启示:说明资产阶级君主立宪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第八课辛亥革命1.背景:《辛丑条约》签订,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2.时间:1911年(旧历辛亥年)3.代表人物:孙中山等4.主张:以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主)为纲领,试图用革命的手段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重点知识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重点知识总结第一章古代的中华文明- 初级社会时期的人类活动- 农业社会的兴起- 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生活- 中华文明的发展和成就第二章中华民族的崛起- 春秋时期的变革- 战国时期的动乱- 统一中国的秦朝- 秦始皇的统一政策和建设成就第三章古代东方文明- 古埃及文明- 南亚河流域的文明- 古希腊文明- 古印度文明第四章保家卫国- 中国上古时期的族群- 夏、商、周时期的战争- 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与战争第五章经济文化与科技- 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古代商业和交通- 秦汉时期的科技成就- 秦汉时期的文化繁荣第六章古代的中外交往- 西周时的外交活动- 秦汉时期的丝绸之路- 东汉和唐朝的海上丝绸之路第七章中国古代的帝国和边疆民族- 秦始皇的帝国构建- 汉武帝的帝国巩固-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的入侵- 唐朝边疆政策的实施第八章宋元明清四大王朝- 宋朝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生活- 元朝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生活- 明朝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生活- 清朝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生活第九章中国古代的文化与思想- 儒家文化的形成- 道家文化的兴起- 文化的传入- 科学文化的发展第十章世界古代文明- 埃及文明的兴起- 印度河流域文明的繁荣- 古希腊的文明与民主- 古罗马的帝国与法律第十一章世界的中世纪- 拜占庭帝国与- 封建社会的出现- 欧洲的与贸易- 西方的文艺复兴第十二章现代世界的发展- 欧洲的大航海时代- 殖民主义与三角贸易- 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 现代科学的兴起以上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的重点知识总结。
请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学习和复习,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有关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
有关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历史的学习是讲究方法和技巧的,必须要强调理解反对机械记忆,历史知识理论性强,抽象概念多,这就需要我们在学习中思考,分析加深理解再去有针对性的强化反复,达到记忆的目的。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的内容,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第一课:鸦片战争记忆口诀:十九世纪上半期,英国鸦片牟暴利,鸦片输入中国后,中国贫弱更加剧。
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长志气,销烟200多万斤,民族英雄后人记。
开放五处商口岸,近代历史此开端。
一﹑虎门销烟(时间:1839年6月)1.背景: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并且坚船利炮,战斗力强,不断对外侵略扩张;而此时的中国是封建专制的,自已自足的经济占主导地位,军备落后军纪败坏并闭关锁国。
2.原因:为扭转贸易逆差,打开中国市场大门3.过程:林则徐上书道光皇帝,请求禁烟—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在虎门海滩将鸦片销毁4.意义: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
二﹑鸦片战争(时间:1840-1842年)1.原因:①直接:虎门销烟②根本:打开中国市场大门③客观:中国落后2.性质:英国发动的侵略战争3.经过:1840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广东海面,封锁珠江口——英国舰队攻入长江,直接开到南京城的江面上——1842年8月,中英议和,签订《南京条约》。
4.《南京条约》内容。
5.《南京条约》危害: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它严重影响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加重了人民负担和财政困难;便利外国商品倾销、掠夺原料,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破坏中国关税主权,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
6.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社会性质发生变化)7.战败原因:落后的封建制度无法战胜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8.启示:①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②积极参加国际竞争,提高综合实力。
【最新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6课《戊戌变法》重要知识点总结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6课戊戌变法理本课线索记必背重点序幕公车上书背景1895 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领导康有为、梁启超影响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发展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方式(1)组织学会(强学会等);(2)创办报刊(影响最大的是上海的《时务报》和天津的《国闻报》);(3)发表文章(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严复发表《原强》《救亡决论》等)影响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高潮百日维新背景1897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民族危机空前加剧。
光绪帝表示“不甘作亡国之君”,决心变法开始1898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主要内容政治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经济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文化教育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京师大学堂)军事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失败戊戌政原因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易误警示1. 戊戌变法的法令规定废除八股,但没有废除科举。
2. 注意区分“戊”“戌”“戍”“戎”四个字的写法:横“戌”点“戍”“戊”中空,十字交叉便是“戎”。
知识拓展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1)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根本原因)(2)缺乏坚强的领导组织,依靠的是没有实权的光绪帝。
(3)没有发动群众,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
(4)维新派的改革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而顽固派势力过于强大。
(5)变法措施操之过急,急于求成。
八年级上册每课历史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每课历史知识点八年级上册历史课程主要涵盖了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等方面的知识点。
以下是每课的重点内容:
第一课:夏商周时期
本课程的重点是夏商周时期的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
学生需要了解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知识分子的地位、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并学习与周武王与商纣王相关的知识。
第二课:战国时期
本课程的重点是战国时期的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
学生需要了解战国时期的政治制度、兵器的发展、经济贸易和文化思想的变迁,掌握包括孔子、庄子、荀子和墨子等伟大思想家的哲学观点。
第三课:秦朝和汉朝
本课程的重点是秦朝和汉朝时期的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
学生需要了解秦朝和汉朝的政治制度、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文化思想和科技的进步,并对王昭君、张骞这样的历史人物有一
定的了解。
第四课:唐朝和宋朝
本课程的重点是唐朝和宋朝时期的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
学生需要了解唐宋时期的政治制度、诗歌、绘画艺术、科技
进步、地理防御和文化思想变迁。
第五课:五代十国和元朝
本课程的重点是五代十国和元朝时期的历史、政治、经济和文
化方面。
学生需要了解五代十国和元朝的政治制度、文化遗产、
民族融合和世界交流。
第六课: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本课程的重点是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学生需要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视觉艺术、文学和科学、宗教改革期间的重要人物和思想,以及这些事件对欧洲社会的影响。
总的来说,八年级上册的历史课程涵盖了重要的中国和世界历史时期,学生需要多了解这些历史事件、人物和思想,以深刻理解当代世界和人类文化的根源。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知识点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知识点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主要涉及的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历史发展和重要的知识点,本文将对其进行详细介绍。
一、中国古代社会的历史发展中国古代社会的历史发展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时期:1.原始社会,主要是指人类存在的最原始阶段,人们还没有形成稳定的社会制度和文明。
2.奴隶社会,主要是指从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221年这段时间,这段时间内中国社会存在着奴隶劳动制度,生产力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3.封建社会,主要是指从公元前221年到公元1840年这段时间,这段时间内中国社会存在着封建劳动制度,生产力相对比较落后。
4.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是指从1840年到1949年,这段时间内中国遭受了外国列强的侵略,经济文化受到了很大的威胁和冲击。
二、秦朝的建立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其建立主要得益于秦国的宰相商鞅的改革。
商鞅的改革主要包括三项内容:1.等级制度改革,将社会阶层分为士、庶、工、商、奴,消除了原来的平民和贵族差别。
2.土地制度改革,通过开垦荒地和分配土地,实现了平均地权制,并实现了农业的新发展。
3.法律制度改革,实行了严格的法律制度,打击了一些不良的行为。
三、秦朝的统一和燃烧书籍事件秦朝在统一中国过程中采用了一系列的措施,如加强中央集权、开展军事进攻、统一货币和度量衡等。
同时,秦始皇还实行了一件被后人称为“燃烧书籍”的事情,主要是为了创造一个新秩序,推广秦朝的思想,但是这种行为也受到了广泛的反对和批评。
四、汉朝的兴起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的另一个重要朝代,其兴起主要源于汉武帝的推动。
汉武帝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政策,例如推广儒家思想、设立县官等。
同时,汉朝还大力发展经济,重视科举制,使中国社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以上就是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的主要知识点,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有意思的地方等待我们去发掘。
八年级历史上册四个单元复习知识点
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第1课鸦片战争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为了扭转贸易逆差.2.1839年,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进行暗访密查,缉拿烟贩,收缴鸦片.6月在虎门海滩销毁鸦片,(1839.6.3~6.25,虎门销烟)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成为民族英雄,这次活动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3.1840-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842.8.29中英《南京条约》)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1.1856-1860年,英法联军为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占领北京后,火烧圆明园.2.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掠夺中国领土最多国家)(结合第8页表格和第9页图掌握)3.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1853年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为推翻清朝统治,派军队北伐和西征.第3课收复新疆左宗棠作为钦差大臣,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收复了新疆.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1881年,中俄《改订条约》: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失败后,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地化程度.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矛头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2.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八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学生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第6课洋务运动1.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从70-80年代筹建了南海,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1862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2.评价洋务运动(第30页内容,重点掌握)第7课戊戌变法1.1895年春,康有为领导的"公车上书"揭开了变法维新的序幕.2.1898年6月到9月,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内容( P33):要求从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思想五个方面掌握.第8课辛亥革命1.1894年,孙中山组织了革命团体兴中会.1905年,他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孙中山当总理,通过了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改革土地制度的革命纲领,它的成立,大大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创办的机关刊物《民报》,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2.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是,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袁世凯窃取,没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第9课新文化运动1.1915年,陈独秀等知识分子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新文化运动.以四提倡四反对为主要内容,向尊孔复古逆流进行攻击,从而在社会上掀起一股思想解放潮流.2.1918年,李大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文章,进行宣传马克思主义.3.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不过,新文化运动中也对东西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影响到后来.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第10课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校学生举行示威,要求"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惩办卖国贼要求,遭到北洋军阀政府的镇压.6月初,上海工人举行罢工,商人罢市,支持学生斗争,工人阶级起了巨大的作用,结果政府被迫释放学生,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初步的胜利.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2.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召开的中共一大通过了党的纲领,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3.1922年中共二大,确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建立民主共和国.这是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第11课北伐战争1.1924年创办的黄埔军校由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2.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北伐,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主要战场:湖南,湖北;主要战役:汀泗桥,贺胜桥;在两湖战场消灭了吴佩孚主力;出师不到半年,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3.1927年4月,蒋介石叛变革命,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它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整理汇总(6-12课)
第六课洋务运动
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
2.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3.代表人物:奕訢、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属于:地主阶级洋务派)
4.目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5.主张(口号):师夷长技(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后期:以求富为口号)。
6.洋务派的主要活动:
①前期创办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
②后期创办民用工业(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③筹建三支海军(南洋、北洋、福建);
④兴办新式学堂(第一所新式学堂是京师同文馆)。
7.性质:一场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8.破产标志:甲午中日战争中,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9.失败原因:没有触动封建制度的根基。
10.评价: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一批近代企业。
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
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第七课戊戌变法(性质: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1.背景:民族危机的加重(表现为:《马关条约》签订);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2.时间:十九世纪末的1898年(旧历戊戌年)
3.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
4.主张:学习西方,实行君主立宪制,进行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以挽救民族危亡。
5.过程:公车上书(揭开维新变法序幕)、成立强学会(维新派政治团体形成标志)、颁布《定国是诏》(变法开始)、戊戌政变(变法失败)。
6.失败原因:一是脱离群众,仅依靠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二是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7.意义: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传播,具有爱国和进步作用。
8.启示:说明资产阶级君主立宪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第八课辛亥革命
1.背景:《辛丑条约》签订,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2.时间:1911年(旧历辛亥年)
3.代表人物:孙中山等
4.主张:以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主)为纲领,试图用革命的手段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5.革命活动:1894年成立兴中会;1905年建立中国同盟会(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提出较为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三民主义(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1911年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的标志);1912年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
6.失败标志: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7.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但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它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8.启示:辛亥革命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当时中国是行不通的。
第九课新文化运动
1.开始时间:1915年
2.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3.两面旗帜:“民主”和“科学”。
4.主要阵地:《新青年》。
5.主要内容:前期:“四提倡、四反对”(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李大钊)6.对象:封建专制的尊孔复古思想。
7.性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8.地位和作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不过,新文化运动中也有对东西方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这一直影响到后来。
第十课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五四爱国运动:(1919年5月4日)
(1)背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也是导火线)。
(2)斗争中心:北京(前期)上海(后期)
(3)主力:学生工人(6月初)
(4)领导人:陈独秀、李大钊
(5)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6)结果:取得初步的胜利,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7)性质: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8)意义: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工人阶级参加斗争并起了巨大的作用。
)
2.中共一大的召开
(1)时间:1921年7月
(2)地点:上海
(3)标志: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4)主要内容:通过了党的纲领,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选举成立了以陈独秀为书记的中央局。
(5)中共一大(中共诞生)的意义:中共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第十一课北伐战争
1.黄埔军校的建立:
1924年创办的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2.北伐胜利进军
(1)时间:1926年
(2)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3)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4)主要战场:湖南、湖北;
(5)主要战役:汀泗桥、贺胜桥、武昌战役;
(6)胜利进军:在两湖战场消灭了吴佩孚主力;在江西消灭了孙传芳的主力。
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1927年初,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
(7)国民革命失败原因: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
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
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3.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
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运动。
第十二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南昌起义
(1)时间:1927年8月1日
(2)领导人:周恩来、贺龙、朱德等人
(3)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八一建军节的由来)
2.秋收起义
(1)时间:1927年9月
(2)地点:湘赣边界
(3)领导人:毛泽东
(4)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带领起义队伍转向敌人力量较为薄弱的农村,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找到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
3.井冈山会师: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队伍和湘南的农民武装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建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由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这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