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阶段公共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合集下载

目前我国政府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前我国政府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前我国政府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殷艺琳)目前,我国政府危机管理存在官员、民众危机意识和应对能力薄弱,危机管理机制不健全,信息公开机制缺乏,危机管理人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危机管理对策。

一、目前我国政府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一)官员、民众危机意识淡薄,应对危机能力薄弱作为我国政府危机管理的主体,不论是政府官员还是社会民众都普遍缺乏危机意识,且特别缺乏强烈的防范危机的意识。

由于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差,危机一旦来临便陷入恐慌之中,给对于危机的处理带来极大困难。

比如如今年3月的“谣盐”事件,民众捕风捉影的恐慌以及官员缓慢的辟谣无疑在提醒世人,官员、民众危机意识淡薄,应对危机能力薄弱。

首先,我国政府危机管理的理念还只是将应对危机事件视为常态管理的一种方式,而不是作为一种特殊而独立的管理方式。

在进行危机决策时,对危机事件的紧急程度和危害性认识不足,低估了危机事件对社会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一旦突发危机事件,自然应对不力。

其次,我国民众的危机意识和灾难应对能力都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面对危机缺乏冷静的心理反应,往往出现焦虑、恐慌等不良情绪;轻信并参与传播流言和谣言;盲目采取一些非理性行为。

危机发生后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出现社会恐慌,此时人们往往表现出一些不合作和不合理的行为。

例如在火灾、洪水、地震发生时,有些人只考虑自己的安全和便利,而忽视了与他人的合作,结果是出现混乱和无序,达不到预期的逃离目的。

(二)政府危机管理的运行机制尚不健全我国政府在危机管理体制上采用的是分部门、分灾种的分隔管理方式,当遇到需要多个部门共同应对的“综合性”危机时,将产生很高的协调成本,并严重影响反应速度。

比如,“甲流”期间暴露出政府的危机管理缺乏系统的战略和政策规划;缺乏系统化和制度化的教育、训练、组织保障;缺乏整合和协调的机制,政府与医疗机构之间的协调配合欠缺;缺乏制度化的财政资源保障和人力资源保障等等,都使我们看到我国危机管理机制的不健全。

论我国政府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我国政府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我国政府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我国政府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21世纪是一个急剧变革和迅猛开展的时代,近年来,大量公共危机事件的发生在不同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原有社会的正常秩序,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与正常生活,同时也对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提出了挑战。

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如何定位自己的角色至关重要,危机管理在我国才刚刚起步,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因此我们需要找到解决的对策,从而不断提高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最大限度地降低危机给社会造成的危害,对危机状态下的社会进行有序地管理,这无疑也成为政府公共管理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关键词政府危机管理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志码:A一、政府危机管理概述所谓政府危机管理,顾名思义就是以政府为核心的组织对没有预料到的、且对公共平安和公共利益形成重大威胁的事件的管理。

根据这些事件发生的过程、性质和机理,可将其划分为四大类:一是自然灾害,主要是指水旱、气象、地质灾害以及森林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二是事故灾难,主要是指重大交通事故、各类重大平安事故、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等;三是公共卫生事件,主要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共健康严重损害的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它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四是社会平安事件,主要是指重大刑事案件、经济平安事件、恐怖袭击事件以及规模较大的群体性突发事件。

这些危机事件都具有突发性、破坏性、紧迫性、不确定性和信息的不对称性的特点。

现阶段我国社会进入了急剧转型的关键时期。

社会转型是社会进行破旧立新、分化整合的时期,同时也是社会问题和社会危机的多发时期。

尤其是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体制的变革,社会结构的变动,利益格局的调整以及思想观念的变化,使得公共危机的速度、规模、频率、影响程度急剧升级和扩大。

二、我国政府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国政府危机管理缺乏完备的法律保障体系。

在立法方面,我国缺乏一些跟政府危机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导致了我国采取的大局部紧急对抗措施一般都无法律依据。

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体制的现状与问题

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体制的现状与问题

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体制的现状与问题摘要:我国目前正处在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的高发期,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都面临着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所带来的严峻考验。

处于非常态下的危机情境中,我国公共危机管理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

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公共危机处理的效率和效果。

为此,要增强危机意识;建立处理危机的权威机构和相关体制,提高公共危机管理的科学性;完善信息机制;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修正政府绩效考核体系,防止出现虚假治理。

关键词:危机;公共危机管理;信息机制;政府绩效一. 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体制的现状与问题(1) 危机预防与管理机制缺失在“SARS”事件之前,我国根本没有系统地的公共危机应对机制,因此,危机预防与管理机制缺失问题在“ SARS”公共卫生危机期间集中暴露出来,比如政府的危机管理缺乏系统的预防战略和政策规划;缺乏系统化和制度化的教育、训练、组织保障;缺乏整合和协调的机制,政府与医疗机构之间的协调配合欠缺;缺乏有效的信息支持和信息沟通机制,信息传播渠道不畅通;缺乏制度化的财政资源保障和人力资源保障;与国际组织和地区组织的合作有待完善等等。

与此同时,由于政府公共危机预防与管理观念欠缺,应付突发性危机事件的心理准备不足,民众缺乏必要的危机应对培训,面对突发事件容易产生心理紧张,甚至是群体性的恐慌,从而使个人和整个社会在认知和行为上的应对能力降低。

(2) 危机发生时反应不及时反应及时是公共危机管理的第一要则。

由于公共危机事件具有威胁性、紧迫性、和不确定性,反应迟缓必然加重危机状态。

美国9 - 11事件中,在遭受恐怖袭击后45分钟,布什总统就发表了电视讲话;2003年美国东北部发生大停电后数分钟之内,美国国防部就迅速作出反应,半小时后纽约市长就召开记者会。

在日本福冈地震发生后不到1分钟,电视屏幕上端已显示出地震震源、各地区震度以及有无海啸等信息;灾害发生30分钟内,政府各部门就在有序应对地震灾害了。

相对而言,我国在处理公共危机的过程中,政府反应是比较迟钝的,例如2003年“SARS ”事件之初,政府不仅没有反应,甚至掩盖事实真相致使事态进一步扩大。

浅析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现状及对策

浅析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现状及对策

浅析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现状及对策自古以来,人们就活在危机频发的时代,每当公共危机发生时,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损失,公共危机管理的研究已经逐渐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重视,如何预防危机、应对危机、解决危机成为考查我国政府能力的重要标准,加强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势在必行。

一、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现状近年来,公共危机事件频发,为有效应对这些危机事件,我国对公共危机管理的研究不断延伸到各个领域,并取得了一些成绩。

(一)危机管理机构不断增加我国近几年加大了对公共危机管理的重视程度,在各级政府、科研机构以及高等院校建立众多公共危机管理研究机构,这些机构在各自的领域形成了各自的特色,也取得了相应的成就。

(二)政府应对公共危机能力增强经过期作废2010年西南旱灾、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2011年日本核泄露、温州动车追尾事故等各类公共危机事故的发生,我国政府在应对公共危机方面的能力显著提高,公共危机管理的队伍不断壮大,公共危机管理体系不断完善。

(三)媒体公开事实信息,走向成熟危机发生的同时媒介要起到正确的作用,起初发生的一些公共危机事件媒体没有准确的报道相关信息,导致民众通过各种途径,包括手机、互联网等夸大其辞传播谣言,造成社会恐慌。

如今媒体在危机发生的第一时间准确报道,在公开性与准确性方面有显著提高,维护了公民的知情权,在危机管理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不足(一)应对突发事件的意识淡薄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意识差。

以前我们有一些危机性事件,但我们更愿意把它们定位为突发性事件。

虽然学术界早就呼吁加强对危机管理进行研究,但是并没有真正得到政府的呼应。

政府官员、公共管理者以及社会公众的危机管理意识淡薄,在政府管理过程中对公共危机管理的认识不足。

由于突发事件意识淡薄,突发事件出现时就会措施无力,政府和公众都会存在侥幸心理。

在侥幸的过程中,很多机会丧失,突发事件得以蔓延。

公众的侥幸心理一旦被摧毁,由于缺少相应的思想准备,便会变得极度恐慌,这种恐慌引发的破坏性后果往往比突发事件本身更为严重。

我国地方政府公关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修改)--7-2

我国地方政府公关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修改)--7-2

我国地方政府危机公关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09人力(1)班姓名学号摘要: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自然领域和社会领域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公共危机时有发生。

各种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危机事件是这些矛盾的集中体现。

因此,提高政府危机公关管理能力,有效顺利地解决危机,才能保证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从而创造出保证现代化建设的稳定的社会环境,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

本文在阐述政府危机公关相关概念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危机公关管理的现状,进一步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地方政府;危机公关;问题;对策一、政府危机公关的概述(一)危机公关的含义危机公关是指应对危机的有关机制,危机公关对于国家、企业、个人等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根据著名危机公关顾问李华先生提出的“危机创伤理论”,从公共关系的角度来说,危机是指公众对我们的态度和印象的转变。

而公众的态度和印象之所以会转变,是因为他们感受到自身的利益受到了伤害。

因此,危机创伤理论认为,对公众造成创伤的事件,可以称之为危机事件。

而危机公关,就是对公众创伤的医治与恢复[1]。

(二)政府危机公关的涵义政府公共危机是指在政府管理国家事务中,突然发生的如地震、流行病、经济波动、恐怖活动等对社会公共生活与社会秩序造成重大损失的事件。

政府危机公关则指政府在危机事件中通过与公众进行双向信息交流、沟通与传播以实现塑造政府良好形象、建立政府与公众良好关系的目标[2]。

政府危机公关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公共关系,它是指政府在危机背景下开展的公共关系活动,是政府面对危机事件时为了维护公众利益,减少危机影响而进行的传播沟通、协调关系和树立形象的活动。

二、我国地方政府危机公关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一)公共救助意识不强,救助体系还不完善我国地方政府的危机意识相对较差,地方政府虽然重视对于危机事件的处理,但是对于危机事件前的预警不够重视,缺乏相应的危机救助体系,危机出现时往往不知如何应付,容易引起社会恐慌,这种恐慌引起的后果往往比危机本身更为严重,危机管理的关键在于平时,在于预防,而不是在于出现危机之后的及时处理。

最新-城市公共危机管理问题及对策 精品

最新-城市公共危机管理问题及对策 精品

城市公共危机管理问题及对策摘要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我国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同时,城市公共危机也呈现出不断发生和扩大的趋势。

因此,对城市公共危机进行有效管理,成为我国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首先介绍了城市公共危机的成因、具有的特点以及产生的影响,然后提出我国城市公共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我国城市公共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

关键词城市公共危机;管理;问题;对策与农村乡镇相比,城市更容易聚集人口、开展生产和生活,从而形成一个人口集中、建筑密集、活动频繁的地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城市的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不断增大。

与此同时,各种城市公共危机问题也频频出现,不仅对城市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带来损失,也给周边的城市区域造成不利影响。

面对城市公共危机,需要政府充分运用各种资源,采取积极措施,增强城市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保障城市居民的生产和生活,促进城市的发展。

1城市公共危机的成因、特点及影响1.1城市公共危机的成因从本质上来看,城市公共危机分为自然性公共危机和人为性公共危机。

因此其成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自然不可抗因素,即自然环境条件造成的自然灾害。

②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社会性矛盾和冲突,从而形成城市公共危机。

③人们对传统道德文化的缺失和行为的失范,从而形成城市公共危机。

1.2城市公共危机的特点每当发生城市公共危机的时候,总能从不同类型的危机事件中找出一些共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具有一定程度的危害性和破坏性。

②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和突发性。

③呈现出连带性和影响范围的扩大化。

1.3城市公共危机的影响城市公共危机发生后,总会给人们造成许多不良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不便,严重的还会威胁到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

②对社会的正常运行流程带来破坏。

③当政府对公共危机处理不力时,会引起人们的恐慌,不利于政府社会形象的确立。

2我国城市公共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城市公共危机管理就是当城市发生公共危机时,政府采取的应对城市公共危机的一切管理行为,从我国目前来看,关于城市公共危机的管理研究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我国公共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公共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初 始 阶 段 政府 不 能 及 时 、准 确 的获 取 信
转 型 的 重要 阶 段 ,此 间社 会 结 构 以 及社 会 控 制体 系也 发 生 着 变化 与重 构 ,传统 和 非 传 统 的威 胁 因素 相 互 交织 ,显 在 与 潜 在 的 社会 风 险 增 加 ,由社 会 风 险 转化
完 毕 之 后 ,该 指 挥 机 构也 就 撤 销 解 散 。 先 关工 作 人 员 回 归原 单 位 。 由此 可 见 , 我 国 尚未 建 立全 国性 的 公 共危 机 管 理 的 常设 机 构 ,全 国 性 的公 共 危机 应 急 管 理 体 制 也 尚未 形 成 。 另 一 方 面 ,我 国 政 府 虽形 成 了 较 为 完备 的垂直 行政 管 理 体 系 ,但 是 部 门地 区横 向整 合 能 力差 。 因
些成绩 ,但是我们要客观的看待我 国
目前公 共 危 机 管 理 的现 状 ,依 然 存在 着
很 多问题 。 第 一 ,我 国政 府 的公 共 危 机 管理 缺
的 法制 保 障 。 我 国公 共 应 急 法 制还 不 健 全 ,这 主 要体 现 在 两 个 方 面 :一 是 现 行 公 共 应 急 法 制 尚不 健 全 ;二 则 是现 行 公
O RN DE

E TR R E} N’ P t 一 管理方略 E S 口]
C L UR UT E 一 一
我 国 公共危 管 理存 在 的 问题 及 对 策分析 机
文, 杨洋
公 共危 机 管 理 并 不 是 新 事 物 。每 个
国 家都 会 遇 到 各 种各 样不 尽 相 同的 危机 事 件 。 中 国正 处 于经 济 社 会 剧 变 与 社会
为公 共危机 治 理亟 待解 决的 问题 。 第 二 ,政 府 的公 共 危 机 管 理预 警机 制 不健 全 。危 机 管 理 的核 心 在 平 时 ,在 于 预 防 ,而 不 在 于 出现 了危 机 之 后 的力 挽 狂 澜 ,我 国 目前 没 有 专 门 的危 及 预 警 机 构 。危机 监 测 不 力 。预 警机 制 不 健全 不 仅 在 于体 制方 面 ,部分 政 府 官 员 的危

浅谈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的完善

浅谈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的完善

浅谈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的完善公共危机是指突发事件或潜在风险导致的公众利益受损、安全威胁和社会秩序动荡的情况。

在当今社会,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加速发展,各种类型的公共危机频繁发生,给国家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挑战。

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的完善,成为当前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现状分析我国公共危机管理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公共危机管理体系不够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缺乏系统性和完备性,导致应对突发事件时应对不及时、不得力。

其次,危机应对的信息沟通和协调机制有待加强,各部门之间信息共享不畅、责任划分不清晰,影响了应急救援的效率。

再者,公众参与度和自救能力有待提高,公众在面对危机时的应对能力和认知水平有限,造成了应对工作的困难。

完善举措要解决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应当加强公共危机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建立健全应对各类危机事件的制度体系。

同时,强化对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确保政府和各部门的协调配合,提高危机应对效率。

健全信息沟通协调机制建立公共危机信息共享平台,加强政府各部门之间及与社会各界的信息交流,形成信息汇总、分析和快速响应机制。

加强危机应对过程中的协调配合,建立危机指挥中心,提高应急救援效率。

提升公众参与度和自救能力加强对公众的危机教育和培训,提高公众自救互救意识和能力。

建立灾害预警制度,及时向公众发布危机信息和指导措施,增强公众的应对能力。

举例分析以近年来我国防汛抗洪工作为例,这是一种典型的公共危机应对工作。

政府各级部门积极响应,加强信息沟通协调,及时组织救援力量投入灾区,有效减少了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同时,媒体和社会各界开展了广泛报道和支持,提高了公众对抗洪工作的认可度和参与度。

这种应对模式值得我们借鉴和总结,进一步完善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体系。

结语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的完善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需要政府、社会各界和公众共同努力。

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 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

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 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

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公共危机事件不断发生,再次引发了我们对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深刻思考,国内的学术上也对公共危机取到了不错的研究成果。

对公共危机事件的分析与研究,以及研究危机事件管理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政府体制为,不仅是公共行政学上的重大理论课程,更是一个迫在眉睫的现实问题。

本文的第一部分主要针对国内和国外的对危机管理的研究以及公共危机的背景。

第二部分首先对本文涉及的公共危机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进一步介绍了它的特征和分类;接着又对政府危机管理的定义和内容进行了界定。

第三部分主要从政府机制不健全、法律体系不完善、信息透明度不高和公众危机意识淡薄等方面,对我国政府危机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论述和深入的剖析。

第四部分是根据以上部分对我国政府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的分析,并且了借鉴国外在危机应对时的经验,提出了一些提高我国政府危机管理的意见与建议,旨在为我国的决策实践提供参考。

第五部分主要是对本文的研究结论进行了梳理,是整篇文章的总结。

关键字:公共危机;危机管理;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前言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已经进入到了一个社会转型期和经济装期,这个时期也是一个公共危机事件多发期。

危机事件的频发,会给我们的社会、任命带来巨大的财产损失,更会因为人们内心的恐慌而引起的社会动荡,给国家带来不稳定的因素。

而人们在面对危机的发生时,往往没有好的应对危机的能力,无法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政府也通常也在危机发生后才想办法处理的被动型态度。

人类社会不是现在才遭遇危机,自古以来危机给人类造成的伤亡与损失几乎可以与文明的进步程度同日而语。

在对抗危机的过程中,政府无疑承担着最为重要的责任。

危机虽然不可能绝对避免,但却可以管理、控制和化解,尽可能减少危机的发生,并把危机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同时,将公共危机装变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契机,是政府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我国今年来在各个方面的发展是迅速的,这也使得危机事件的发展呈现出多样性、复杂和频繁等特点。

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我国已进入以市场经济为基本架构的社会,社会结构的分化导致了权力、利益的重新分配、转移,其中必然酝酿着诸多不稳定因素。

社会危机事件的发生变得常规化,传统的安全威胁因素和非传统的安全威胁因素相互交织,及时有效地处理这些不稳定因素引起的突发事件已成为我国各级政府的重大挑战,这既直接影响着我国政治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又关系到政府在民众心中的公信力和形象。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国家发展所面临的风险和危机出现的可能性也在不断增加,加强政府危机管理,对于保障国家安全、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因此,加强危机管理、完善我国的危机管理体系是当前我国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公共危机;危机管理;对策一、危机与公共危机管理人类社会的发展始终与各种各样的危机伴生共存,危机对人类正常生活的干扰和冲击是巨大的。

危机引发的现实危险会中止和平进程,瓦解正常的社会关系,破坏正常的生活秩序。

危机迫使相关系统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出反应和抉择,采取有效的控制或调节行动,以维持系统的生存。

危机是一种导致社会偏离正常轨道的危急的非均衡状态,危机导致社会偏离正常轨道,对社会的公共安全和稳定造成重大影响,政府有责任、有义务建立健全危机管理体系,并通过研究危机、危机预警和救治危机,恢复社会的均衡状态。

正是由于危机性事件的突发性和危害性,“危机管理”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和不断深入的思考。

“危机管理”已经超越其原来的企业管理领域,被广泛应用于政府管理、公共关系等各个方面。

公共危机管理,也称政府危机管理,是指政府在应对对外交往和对内管理中处于危险和困难境地的问题,即政府在公共危机事件产生、发展过程中,为减少、消除危机的危害,根据危机管理计划和程序而对危机直接采取的对策及管理活动,并尽量使公共危机的不利影响限制在最低限度的行为。

公共危机具有公共性突发性、紧急性和高度不确定性。

我国城市危机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3100字

我国城市危机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3100字

我国城市危机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3100字0 引言城市危机属于公共危机,主要指的就是城市或者部分市区的公共秩序和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可能已经受到了重大威胁,进而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人员伤亡。

从目前我国城市危机管理的现状来看,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其中包括城市危机管理意识淡薄、城市危机管理资金投入不够、城市危机评价机制有待提高等,因此,我国相关政府就应该充分认识到城市危机管理的重要性,提高政府部门和公众的危机管理意识,并加大危机管理宣传投入,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从而促进我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 我国城市危机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1.1 城市危机管理意识淡薄1.1.1 政府人员城市危机管理意识淡薄从目前我国城市危机管理的发展现状来看,我国政府人员城市危机管理意识还比较淡薄,相关的工作人员都没有充分认识到危机爆发前预防工作的重要性,一般情况下,都是在重大危机发生之后,相关的工作人员才会采用紧急措施进行补救,这样势必会给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1.1.2 公众危机意识淡薄众所周知,只有拥有了健康的生命,才能把所有的工作做得更好,才能避免事故的发生。

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我们所有的人都不能安于现状,应该居安思危,不要等到危机到来时,才发现我们一无所有。

目前,公众危机意识比较淡薄,很多人都是以自我意识为主,总是存有侥幸心理,过于自信,一旦危机来临,根本不知道该怎么面对,忽视了对危机管理的重视[1]。

1.2 城市危机管理资金投入不够1.2.1 城市危机管理系统资金投入不够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市危机管理工作起步比较晚,对城市危机管理系统的资金投入不够,从而使得城市危机管理经常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

与此同时,从全面预防和抵御城市危机来看,我国相关政府的资金投入是远远不够的,这也给监测部门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因此,为了保证城市危机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我国相关政府就应该加大对城市危机管理系统的资金投入,从而促进城市的稳定发展。

关于公共危机的论文

关于公共危机的论文

关于公共危机的论文篇1浅析公共危机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一、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的现状。

( 一) 健全了危机管理组织机构。

自 20__ 年非典疫情发生以来,我国政府开始全面建立应急管理机制,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也明确提出了,要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之后,从中央到地方各项应急预案相继发布,20__ 年,《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公共危机预警体系基本形成。

经过多年的危机管理实践,我国公共危机管理各项应急预案也逐年更新和完善,危机管理也呈现出快速、成熟发展的态势。

目前,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单位基本都建立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专门机构,负责人通常是政府或单位的一把手,副职通常是分管安全或者常务副职来担任,成员通常是直属部门、单位以及地区军警等人员组成。

并明确分工,各司其职,保证在危机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处理,把危机事件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

( 二) 规章制度持续完善。

为确保处理公共危机事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20__ 年开始,我国开始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对危机事件的预防、处理、监测以及事后恢复等环节提供了法律依据。

各地区在规章制度的建设方面也逐渐完善,同时也有针对性制订和发布了相关文件,在明确信息报送、事件处理、事后恢复、宣传报道等方面都作了明确规定。

一些部门和单位还建立了有针对性的定期培训机制和应急管理工作流程图。

一系列规章制度的出台为危机事件的处理提供了依据,但是应对公共危机的相关法规总体看相对单一。

( 三) 建立了信息报送机制。

一是信息管理水平不均衡。

信息是贯穿危机事件管理活动全过程的要素,自从我国1994 年接入国际互联网以来,国家对信息化的地位也提升了一个新的高度,各地区也开始学习信息管理,但是各地区信息管理水平相比差距还是很大,经研究表明,经济发达地区,自然条件也比较优越,中西部不发达地区信息管理也相对落后。

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的现状及对策【摘要】加强政府危机管理,对于保障国家安全、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安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世界范围来讲,应对危机的能力已成为衡量政府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

当前,我国危机管理中存在着公共危机意识淡薄、公共危机管理组织结构和协调机制不规范、公共危机信息公开不畅、社会与公众对公共危机管理的参与不够、公共危机管理缺乏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等一系列问题。

政府应就上述问题作出合理规划,加快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关键词】公共危机管理;现状;对策公共危机特指一种突发事件,国学者罗森豪尔特认为危机是指“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作出关键决策的事件。

”危机管理就是政府组织相关力量对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危机事件进行预测、监督、控制和协调处理,以期有效地预防、处理和消除危机、减少损失的过程。

一、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现状(一)公共危机意识淡薄。

目前,我国正处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时期危机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种类也越来越多。

政府和市民的这种侥幸心理使得当危机真正来临的时候就不知所措。

(二)公共危机管理组织结构和协调机制不规范。

即使在公共危机发生后会成立一些工作小组,但这类组织通常也是临时协调不同的部门,抽调人员、资源组建的,缺乏统一的、权威的领导者来协调不同部门和人员之间的关系,体制性的问题所带来的管理与协调不善将占据其很多精力,使危机管理滞后,并发一些其他问题。

(三)公共危机信息公开不畅。

我国政府的信息报告制度却不规范、不标准、不统一,没有严格具体的规定,畅通度和灵敏度都得不到保证。

对于信息上报有误或延时,也缺乏相关处罚管理规定,这样更加纵容了信息不畅现象的存在。

(四)社会与公众对公共危机管理的参与不够。

我国的社会组织和公民参与与协助政府进行公共危机管理的积极性并不高,当危机来临的时候甚至大多都是冷漠或逃避的态度,不能承担自己应尽的义务,就算有部分公民想要承担起社会责任也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无疑是公共危机管理的一大阻碍。

公共危机的定义、存在问题、对策措施

公共危机的定义、存在问题、对策措施

六、公共危机管理?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小邓供稿)1、含义:也称政府危机管理,即政府针对公共危机事件的管理,是解决政府对外交往和对内管理中处于危险和困难境地的问题。

即政府在公共危机事件产生、发展过程中,为减少、消除危机的危害,根据危机管理计划和程序而对危机直接采取的对策及管理活动。

2、存在问题:(1)在思想上认识不足。

一是公共危机意识淡薄。

各级政府将主要精力集中于经济建设,忽视了危机意识的培养,认识不到社会转型时期各类潜在危机爆发的普遍性和危害性,缺乏敏锐的危机判断能力。

二是公共危机管理理念存在偏差。

普遍存在“重救轻防,事后设防”倾向,弱化了抵御危机的能力,使得危机管理处于被动地位,政府丧失处理危机的主动权。

(2)组织机制尚不完善。

一是缺少专门的常设性公共危机管理机构;二是管理组织结构不明确。

危机管理机构设置不统一,职责规定不一,存在模糊、交叉和分散现象,很难集中统一发挥综合作用;三是危机管理专家库建设存在不足。

政府应建立各类专业人才库,根据实际需要聘请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为危机管理提供决策建议,必要时参加公共危机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3)制度建设不健全。

一是法制建设尚不完善。

我国目前虽然已经颁布和制定了部分应对危机状态的法律法规,但总体上来说还不尽完善。

二是信息公开制度不健全。

三是教育制度存在缺陷。

教材陈旧落后,没有专门的危机教育机构,缺乏专职危机教育人员。

公共危机教育走过场,并没有作为一项日常工作来抓;四是管理保障制度不完善。

(4)欠缺合作性。

因社会转型诱发危机因素增多,难度加大,政府失灵现象不可避免而社会力量无法参与到公共危机管理中,就难以有效实现公共危机管理。

3、对策措施:(1)强化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责任意识。

一是培养政府和公众的公共危机意识。

二是转变政府管理人员的管理观念。

要正确处理“危机管理”与“常态管理”的关系。

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三是要提高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公共危机管理能力。

(2)加强公共危机管理的制度建设。

我国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公共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面对各种安全风险,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当前我国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依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亟待加以解决。

本文将就我国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问题分析1. 应急管理机制不够完善我国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机制还不够完善,尤其是在针对新型安全风险的应对上存在一定滞后性。

应急管理机制的完善不仅需要科学规范的制度建设,还需要专业化、多元化的团队参与和高效的协同配合。

当前应急管理的体系构建和制度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应急资源配置和管理、协同联动机制等方面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2. 应急资源配置不均衡在我国的城市中,应急资源的配置不够均衡,存在着城乡差距、地区差异等问题。

有些地区的城市公共安全应急资源配置相对较为匮乏,而城市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则相对较为充裕。

这种不均衡的资源配置会导致在应急事件发生时,资源的调配不够及时、不够有效,影响了安全事件的处理和应对效果。

3. 应急管理意识不强在城市公共安全领域,很多地方的社会公众和一些管理者的应急管理意识还不够强,缺乏一种遇事不慌、能够迅速采取正确行动的紧急意识。

这种意识的缺失会导致在应急事件发生时,社会公众和管理者的反应迟缓、混乱,进而影响应急事件的处理效果。

4. 应急技术水平不高当前我国城市公共安全领域的应急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缺乏先进的应急技术手段和设备。

在灾害、恐怖袭击、突发公共事件等方面,我国的应急技术水平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这种技术水平的不足会影响应急事件的及时处置和处理效果。

二、对策建议要加强对城市公共安全的应急管理机制的建设,提升应急管理效能。

在国家层面上,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加强监管,建立科学规范的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体系。

在地方层面上,要加强组织协调,构建有效的协同联动机制,建立健全的城市应急管理机构,并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应急管理队伍建设。

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

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

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在现代社会中,政府在面临各种公共危机时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公共危机无处不在,可能涉及自然灾害、恐怖袭击、疫情爆发等各种事件,这些事件给社会和个人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政府作为公共管理者和危机处理者,承担着管理和协调各种资源,保护公众利益,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责任。

在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政府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如信息不对称、决策不透明、资源不足等,这些问题影响着政府对危机的及时、有效应对。

本文将对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浅析。

一、问题分析1. 信息不对称在危机发生时,政府和公众、媒体之间的信息通常存在着不对称。

政府拥有更多的信息资源和权威性,但往往在处理信息时存在着保密、控制信息的倾向。

这使得公众无法了解真实的危机情况,导致公众的恐慌和不信任。

政府和媒体之间也存在着信息传递不畅的问题,导致危机信息传播受阻。

2. 决策不透明在危机管理过程中,政府的决策往往缺乏透明度和公开性,缺乏对公众的沟通和解释。

政府决策的透明度不足,容易引发公众的不满和质疑,影响政府在危机中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3. 资源不足面对突发的重大公共危机,政府可能面临着资源不足的问题。

资金、人力、物资等资源不足会影响政府对危机的及时、有效应对,使得危机得不到有效控制,增加了危机的风险和影响范围。

4. 应急能力不足危机管理需要政府有一定的应急能力和机制,但在现实中,政府的应急管理系统可能存在着不足和薄弱。

缺乏完善的预案、不足的人员培训和演练,使得政府在面对危机时显得不够强大和有力。

二、对策提出1. 加强信息透明度政府在危机管理中应加强信息公开和透明度,及时向公众和媒体发布危机信息,确保公众了解情况,减少不必要的恐慌和传言。

政府可建立信息发布平台和渠道,与公众、媒体建立更紧密的沟通联系,让信息传播更加顺畅和透明。

2. 建立危机管理机制政府需要建立健全的危机管理机制和应急预案,提高危机应对的能力和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现阶段公共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我国现阶段公共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我国现阶段公共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目前,我国正处在公共危机事件的多发时期,国家是否具备现代意义上的危机管理能力,能否应对危机,不仅关系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更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还将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广泛而持续的影响。

美国前国防部长罗伯特曾说:“今后的战争可能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将是公共危机管理” 。

那么究竟什么是公共危机管理呢?公共危机管理,也称政府危机管理,是指政府针对公共危机事件的管理,是解决政府对外交往和对内管理中处于危险和困难境地的问题。

即政府在公共危机事件产生、发展过程中,为减少、消除危机的危害,根据危机管理计划和程序而对危机直接采取的对策及管理活动。

一、加强公共危机管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随着全球化、城市化、信息化、高科技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深入,公共危机由非常态变成了社会生活的常态。

近年来,我国危机事件频频发生。

雪灾、地震以及最近的甲型流感病例,这些危机事件再一次地挑战我国政府处理危机的能力,因此加强公共危机管理已迫在眉捷。

(一)社会高度依存致使危机增多随着市场化、信息化、城市化进程的深人和发展,现代社会的相互依存度越来越高,关联性越来越强。

从系统论的角度来说,系统越复杂可靠性就越差,诱发危机的渠道会更多,危机蔓延的可能性和蝴蝶效应也就更严重。

像2003年的SARS 疫情,一开始不过是一种传染性疾病,但是很快波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多个领域,出现多米诺骨牌效应,区域性危机很快会发展成全面性危机。

(二)全球化加速危机蔓延全球已经形成一个十分敏感的共振系统,任何一国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性危机都可能波及到其他国家。

任何一种危机都可能是国际性的危机,像疯牛病起于英国、席卷欧洲,波及世界;美国911事件使全球股市应声下跌。

同样,任何国际性的危机在某种意义上又都可能是本地的危机。

从某种意义说全球化、国际化加速危机的传播,增加了危机控制的难度。

(三)城市化进程加快,都市生态更加脆弱城市是现代文明的载体,城市在提供给我们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同时,又使我们遭受危机危害的可能性和危险性越来越大。

城市具有人口大规模聚集和流动的特点这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就业机会的创造,但一旦发生疫情等突如其来的灾难,其危害程度也大大提高。

(四)社会压力增加引起更多危机社会压力增加引起危机的可能性增加随着社会竞争机制的不断深人,人们在伦理道德、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人际关系等领域的冲突和压力越来越大,心理受挫的机率增高,心理障碍者越来越多。

巨大的社会压力和冲突成为导致一些人反社会、反人类行为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五)政府管理不完善导致危机加剧有关学者提出我国已开始进入危机社会或风险社会,大规模公共安全事故、工人失业、农村骚乱、治安恶化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相继出现。

这种危机包括农村的社会危机和城市的社会危机。

工业化、城市化的结果虽然对农民及其后代有益,但推进的过程有时是痛苦的。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的贫困、失地和失地后的社会保障、就业出路等问题都可能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

总之,现代社会危机无处不在,加强危机管理刻不容缓。

政府作为社会公共管理机构,必须承担起管理和应对危机的主体责任,应对危机的能力应成为衡量政府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

二、我国现阶段公共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多年来,我国政府经受了各种各样灾难和危机的考验,并且在公共危机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实事求是地分析,我国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与公民的期望还有较大的差距。

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体制和机制尚不尽完善,政府和整个社会的危机管理能力尚有待提高。

2003年爆发的“非典”给政府上了重要的一课,使得政府认识到在我们在危机管理方面的许多弊端和缺陷。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危机意识差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基本上保持着和平稳定的发展势头,各级政府部门将主要精力集中于经济建设,忽视了危机意识的培养,缺乏敏锐的危机判断能力。

而当前面临的危机越来越多的是非典型性危机,由于公共危机意识淡漠,危机出现时就会措施无力,政府和公众都会存在侥幸心理。

公众的侥幸心理一旦被摧毁,由于缺少相应的思想准备,便会变得极度恐慌,这种恐慌引发的破坏性后果往往比危机本身更办严重。

(二)缺乏有效沟通协调机制公共危机管理最大的特点之一是其不确定性和环境的复杂性,完善的信息管理对危机的预防、准备和危机的回应和重建至关重要。

信息资源管理的好坏,实际上决定了政府反应能力的高低。

在很多情况下,公共危机的处理需要社会各个部门通力协作、积极配合。

虽然我国在一些领域设立了专业的公共危机检测和预警机构,但由于我国政府各职能部门间条块分割,权责不明确,社会各部门在面对公共危机时还不能有机结合、团结协作,缺乏有效的内部协调机制,造成公共危机应对效率低下。

(三)法律保障体系不完善在危机处理过程中,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说法:“危机时刻一切以应对危机为要,权力可以无限授予,公民应以大局为重,公民权利应让位于危机管理”等。

这些说法看似合情合理,实际说明了危机管理中的法制的缺失。

针对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突发事件的法律少之又少,法律依据的缺乏使应急预案的编制不具备法律的强制效应,也使事件的预防和事后责任的追究显得颇为棘手。

依法行政是政府实施有效管理的保证,无论是在正常状态下,还是在危机状态下,政府行为法制化依法行政都应是政府实施有效治理的基本原则。

(四)缺乏常规性危机管理部门危机管理机构需要很强的专业性,必须把懂得危机管理的人员组成专业机构固定下来,持续累积信息和经验。

这样在危机爆发时,训练有素的危机管理机构有利于政府作出正确的反应,使危机刚出现时,及时控制。

然而我国危机管理部门存在以下几点的问题:1.各部门各自处理分管领域的应急事务,管理体系是割裂的,没有一个综合的应急协调指挥中心和危机管理体系。

综合性的危机发生时,各种应急管理资源难以有效地协调和调度,各部门出现互相等待、推诿,部门的掣肘浪费了很多时间。

SARS危机开始处理时就暴露了这个问题。

2.我国的危机管理仍然是运动式而非制度化的。

当危机爆发时,临时成立一个班子,采用政治动员方式搞人海战术,而且强调不惜一切代价,在短期内控制危机。

3.过分集权。

由中央集中统一指挥突发事件的应急工作,地方予以配合。

从国际上看,应急事务一般都是由当地政府直接处理处理不了时才请上级政府提供支持,应急指挥调度由当地政府负责,不是责任上交②。

应坚持属地分级管理原则,使各级地方政府主动地负起应急管理责任,建立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政府应急管理体系框架。

(五)缺乏财政资源支持应对危机一方面要靠机制,另一方面要靠物质。

对付任何危机没有充足的物质支援都是不可能的。

我国目前的危机资源配置存在资源配置方式严重滞后和缺乏科学的资源管理机制的问题。

出现一次突发事故,有关部门才会成立一个临时性的管理委员会,然后再紧急拨款。

没有把危机管理的预算纳入政府的预算体系之中,也缺乏必要的专项基金应对危机。

往往到了不得不而为之的时候,才不惜一些代价地突击准备。

在资源配置中,政府往往把资源更多地配置到最吸引公众和媒体关注的领域上。

仅仅把有限的资源放在曝光率最高的这一部分事故的处理上,看起来是解决了事故问题,但实际上会带来更大的问题。

三、国外公共危机管理的基本经验近年来,我国危机事件频发。

雪灾、地震以及最近的甲型流感病例,这些危机事件再一次地挑战政府处理危机的能力。

在应对公共危机方面,许多发达国家都组建了较为健全的危机管理体系。

研究国外的政府危机管理的体系,吸取他们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危机管理体系的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培养和提高公民的危机意识与抗危机能力在国外,为了提高公民的危机意识和对抗危机的能力,许多国家都重视全民的危机管理教育、应对灾难的培训和实地演习等素质教育。

以反恐怖危机事件为例,在以色列,学者们在大学课堂里讲授政治学意义上的恐怖主义范畴和特性等方面的课程,并且课堂向社会各界人士开放。

学校教育还开设有关在恐怖事件发生后如何进行救护方面的课程。

讲授如包扎、人工呼吸等急救知识,并现场作示范演习。

学校中的反恐专家也经常应邀到社会各部门介绍反恐方面的知识。

在美国,城市的反恐怖活动训练中。

政府主要帮助训练反恐怖特别行动队、警察、医疗救护人员,并进行多种模拟练。

总的来说,通过广泛的`教育和培训,许多国家收到了动员群众、群策群力地进行反恐斗争的效果,使反恐深入人心。

成为一项全民的事业。

(二)责任共担的参与机制西方国家在公共危机管理中,不仅政府积极参与,而且公众也通过组织介入管理,形成政府、非政府组织、公众责任共担的公共危机管理机制。

美国危机管理主体由FEMA( 联邦应急管理局)、联邦部会、州政府、地方志愿义务组织、民间团体、私人企业等组成,政府将它们之间的联合列入危机计划。

FEMA强调全民的参与。

在个人层面,FEMA特别强调加强灾难的认识,提供基本应变常识、协助设计家庭应变计划、购买合适的保险(洪水、地震等),并呼吁灾变时对老弱病残的协助等;在社会层面,建立了完善的募捐系统,让有心投入救灾赈灾的社会各阶层人士可以方便地找到,以有效汇集救灾资源,并将赈灾物资及时送到灾民手中,同时对救助物资做最有效的统筹分配。

比如,纽约市的危机管理计划中专门有社区准备。

日本东京市政府则特别重视建立与民众的伙伴关系,社区有自己的消防组织,发生火灾时,普通居民就成了消防员。

而社区内基本的消防器材由政府提供。

如今,东京已形成了政府、私人企业、非政府组织、非营利团体、志愿者相互合作的体系,它与媒体协会、医师会、建筑协会、快餐食品工业协会等民间团体一起构筑了一张都市安全网。

(三)充分的财政资金保障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比较重视加强对危机管理的财政资金保障。

如日本每年的防灾预算占国民收入的5%左右。

美国每年反恐怖支出耗资巨大,仅 1996—2000年间支出的反恐资金达到近4 0亿美元,充足的财力保证了美国在“9.11”后能迅速摆脱危机阴影恢复正常秩序。

美国的议会严格控制着中央财政预算,并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危机管理的专项资金。

美国的国土资源部有专门的帐号把联邦应急管理局和其他机构整合成一个新的财务系统,以确保危机管理的资金充裕。

国际上一些城市,如芝加哥、纽约、洛杉矶、伦敦等也都在城市的预算中留足了充分的应急资金。

(四)透明的信息沟通机制让公众知道危机的真相是西方发达国家处理危机的一个共同点。

法律规定政府有责任向媒体公布危机真相,而媒体也有义务向公众传递准确的信息。

媒体有独立的权力参与危机管理的整个进程,并就某些公众的问题作进一步的调查。

比如,英国政府规定国家卫生服务体系(NHS)在紧急情况下必须重视新闻媒体的作用,以便在发生导致人身伤亡的重大事件时能够准确及时地向公众传达灾难信息,避免信息混乱、错误、拖延等造成社会恐慌,稳定公众情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