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县实验小学信息化工作汇报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强化应运促进整合创建智慧校园
以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
-------眉县实验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汇报眉县实验小学系县局直属小学,始建于1905年。学校现有教学班36个,在校学生2170余名,教职工106人。近年来,在现代化学校创建中,我们坚持“立德树人”的办学宗旨,坚持“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出彩”办学理念,提出了“立足教育技术制高点,创建智慧校园,以教育信息化创新驱动学校教育现代化”的行动方略,坚持“四抓四促”,(抓基础投入,促条件改善;抓研训研修,促能力提高;抓规范管理,促运行机制;抓手段应用,促方式变革),做到“三个”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学校管理方式、教育教学方式),努力实现“四个”提升(教育教学管理水平的提升、师生综合素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特色品牌建设的提升),超前性思考、创造性工作,把教育信息化作为一项奠基工程,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努力实现了学校跨越式发展。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构建教育信息化管理运行机制
学校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我们确定了“转变观念、建好基础、构建机制、研训研修、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工作思路,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的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以业务副校长为组长的学校信息化实施小组。
同时还成立了以学校信息技术骨干教师组成的教育信息化工作小组,各处室积极参与,明确职责,责任落实,通力协作,相互配合。为保障信息化的全面实施,学校制定了信息化发展五年规划、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及系列化的信息化工作管理考核制度和奖励机制。
二.科学规划,加大投入,为智慧校园建设提供基础保障
为加快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智慧校园我们科学规划,按照“高标准、高规格、适度超前”的要求,以“智慧校园”为标准,建成完整统一、技术先进,覆盖全面、应用深入、高效稳定、安全可靠的数字化校园。
在信息化方面,先后投入近1000万元,建成了校园IP 广播系统、数字化校园网络系统和校园监控系统,所有教室及部室全部安装触摸一体机,另外还建成了高规格的网络控制中心、录播教室、校园电视台、多媒体会议室、网络互动阅览教室、机器人航模实验室、信息网络梦想教室、学生演播大厅、计算机教室、语音室等。基础网络做到百兆光纤接入,校园WiFi全覆盖,实现了学籍管理、图书借阅、安全管理、餐饮服务的信息化。
同时,学校加强教育资源建设,建立了各类教育资源库,包括学科资源库(课件、课例、教案、音视频素材、光盘、
题库等)、培训资源库(培训光盘、专家讲座、科研论文、教育专著等)、德育资源库(影视作品、德育案例、心理咨询等)、学生学习资源库(课外见闻、实践活动、科技创新、研究性学习)等。
三.加强培训,提高素养,构建适应信息化发展要求的创新型教师队伍。
1、为打造一支适应信息化发展的创新型教师队伍,将教师信息化培训作为一项常态化工作。学校构建了完备的信息化培训机制,以校本培训为基础,以实践应用培训为重点,进行信息化教育教学理念、信息化操作技能、信息化应用能力研训,做到了“四个结合”。
一是集中培训和个人学习相结合。学校教务处每月规定时间,信息处成员对全体教师就信息化技术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进行集中培训,老师再自学提高。使所有管理人员、教师达到“三会”(会计算机基本操作、会制作课件、会利用网上资源进行教学)的目标,全面提高教师信息化运用水平。
二是校本培训和外出学习相结合。我们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利用每周二下午教师办公时间聘请县电教中心教研员或者本校信息处教师对全校教师进行专题培训,针对一个程序、一个软件和设备规范使用方面等,以提高全
体教师的使用操作水平。培训内容覆盖Word文档、电子表格、Powerpoint、校园网络使用、希沃白板的使用、微课制作等。学校每学期安排信息处及学科老师外出参加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以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
三是课堂实践和反思研讨相结合。老师在课堂上积极使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就在实小QQ群,实小微信群随时进行咨询,信息处老师及时在群内予以解答,或者是利用教师集会时间,对问题进行集中解答与分析。
四是专题研讨和协作攻关相结合。针对教师们在平时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信息中心老师进行整理、归类,发布到Q Q群中,在教研例会上集思广益,让大家共同想办法,以便让其他教师在遇到类似情况时进行参照解决。
2、积极开展信息技术应用活动,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及素养。我们通过组织教师进行课件制作比赛、微课制作比赛等形式有效地提高教师应用水平。每学期通过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等形式,组织教师对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学设计、教学资源的集成与整合等方面进行研讨,在评优课等活动中提出明确要求,评比优秀课件,促使教师自觉钻研、学习,在不断实践中提高信息素养。鼓励教师参加网络教研,通过信息技术的有利条件提高自身素质。
四.实践应用,信息整合,走教育内涵发展之路。
为了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我们以课题研究为先导,探索规律、寻找方法、促进应运,形成了“培训、教研、教学、管理”相结合的四位一体的整合工作模式。
1、开展课题研究。学校积极开展县教研室组织的“翻转课堂”课题实验,立足课堂教学改革,优化教学过程,改革教学结构,注重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学模式探索。经过实践,探索总结出了我校基本操作流程“三环四步”教学模式,语文学科“四环”教学模式(自主预习—激趣引入—合作探究—展示升华),数学学科“五步”(导、学、探、展、评)等教学模式。
2、开展网络教研。通过陕西省人人通、名师工作坊网络、远程教育研修等平台,教研宽度和深度都得到了加强,教学教研的视野面开阔,与远程外地知名的学者专家交流,与知名教师进行教学问题探讨,真正做到了教学方法共研,教学内容互商,教学问题同做,教学资源共享。
3、开展电子备课。学校全面实施电子网络备课,备课中我们进行了三步式管理,构建了“三维度五环节”备课模式:“三维度”:个人研发---班组交流----校内共享;“五环节”:自主设计----交流反思-----反馈完善----实践应用-----互动评价。
4、积极开展“一师一优课”、微课、教师课例录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