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植物病毒2
中文- 植物病毒
水稻矮缩病(Rice dwarf)于19世纪末在日本 一些地区流行,曾因此饿死1万多人;
水稻东格鲁病
主要发生在我国南方稻区。受害植株矮缩和叶片变色, 生长衰退,叶片颜色为橙色至黄色。籼稻染病多为橙色 或稍带红色,又叫红叶病。粳稻染病多呈黄色。嫩叶上 现斑驳,老叶上现锈色斑点。东格鲁系菲律宾土语,表
五、植物病毒学发展现状与热点问题
由于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和电子显微镜的进步, 对植物病毒的形态、结构、生物学特性及理化 特性都有深入的研究。近年来对植物病毒的研 究已进入分子水平,内容包括:
1、病毒基因组及基因功能研究; 2、病毒与寄主植物相互关系研究; 3、生物技术(转基因)培育抗病品种; 4、病毒作为基因工程载体及载体元件的研究。
根据病毒的寄主类型,习惯上将病毒划归为 下列几大类群:
寄生植物的称为植物病毒(plant virus); 寄生动物的称为动物病毒(animal virus); 医学病毒(人类病毒); 真菌病毒; 寄生细菌的称为噬菌体(细菌病毒 bacteriophage)。
二、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有害方面:
▲引起人类疾病(天花、爱滋病、非典型肺炎、肝 炎、流感、小儿麻痺等)。
195×25 nm,短的一种为43~110×25 nm; 苜蓿花叶病毒有5种粒体组分:大小为58×18、
54×18、42×18、30×18、18×10 nm。
这些 病毒被称为 多分体病毒(multicomponent virus),必需有多种病毒粒体组分同时侵染寄主细胞, 才能增殖并完成其生物学功能。
植物病毒的主要成份是核酸和蛋白质,有些 还含有少量的金属离子、多胺和水等。
植物病毒.ppt1
植物病毒学研究历史
1886年梅耶尔(Mayer)证明了烟草花叶病害的摩擦 传染性;
1892年伊凡诺夫斯基(Ivanowski)发现了烟草花叶病 的病原可以通过细菌过滤器;
1898年伯吉林克(Beijeincku)又发现该病原不是微生 物,而是一种传染性活液 ( contagium vivum fluidum ),这就是Virus一词的来源;
生长和分裂
原生 生 物
+
细
胞
+
线粒体和叶绿体
+
膜
+
染色体、原质体含核酸 -
病
毒
-
独立进化 + - - - - -
独立的生命体 + - - - - -
综上所述,认为病毒是有机物,而不是生物。
第一节 植物病毒的形态、结构与组分
一、植物病毒的形态
观察需要电子显微镜,度量尺度为纳米(nm)。 植物病毒的基本形态为球状、杆状和线条状。 球状病毒的直径大多在20一35nm,少数可以达到70-80nm,球状
三、植物病毒的组分
植物病毒主要成分是核酸和蛋白质,核酸 在内部,外部由蛋白质包被,称为外壳,有的 病毒粒体中还含有少量的糖蛋白或脂类。
构成病毒的成分:核酸5-40%,蛋白质60-95%,还 有水分和矿物质等。
类病毒和拟病毒无蛋白衣壳,无专化性血清学反 应,真病毒有专化性血清反应。
(一)蛋白质
一般植物病毒RNA基因组的翻译产物只有4~7种, 最多12种,这些产物包括病毒的衣壳蛋白,复制酶, 运动蛋白、传播辅助蛋白、蛋白酶等。蛋白多肽链 经过三维折叠形成衣壳的基本结构单位,称为蛋白 质亚基,进而形成壳基。壳基是一种形态单位,主要 表现在球形病毒上,多数壳基形成衣壳。 植物病毒衣壳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特性,能刺激动物 产生抗体,并和抗原发生反应,是血清学方法鉴定病 毒的依据。
普通植物病理学习题题解
植物病原学第四章习题题解33.植物病毒的本质是什么?病毒(virus)是包被在蛋白或脂蛋白保护性衣壳中,只能在适合的寄主细胞内完成自身复制的一个或多个基因组的核酸分子,又称分子寄生物。
病毒的复制依赖于寄主的蛋白质合成系统,需要寄主提供原材料,靠脂蛋白双层膜定位在寄主细胞内的位点上。
病毒区别于其它生物的主要特征是:1病毒是个体微小的分子寄生物,其结构简单,主要由核酸及保护性衣壳组成;2病毒是严格寄生性的一种专性寄生物,其核酸复制和蛋白质合成需要寄主提供历材料和场所。
按它们寄主性的不同,病毒分为寄生植物的植物病毒(Plant virus)寄生动物的动物病毒以及寄生细胞的噬菌体等。
34.植物病毒是如何传播的?病毒是专性寄生物,在自然界生存发展必须在寄主间转移,植物病毒从一植株移或扩散到其它植物的过程称为传播(transmission),而从植物的一个局部到另一局部的过程称为移动(movement)。
因此,传播是病毒住植物群体中的转移,而移动是病毒在个体中的位移。
根据自然传播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介体传播和非介体传播两类。
介体传播(vector transmission)是指病毒依附在其它生物体上,借它生物体的活动而进行的传播及侵染。
包括动物介体和植物介体两类。
在病毒传递中没有其它它机体介入的传播方式称非介体传播,包括汁液接触传播、嫁接传播和花粉传播。
病毒随种子和无性繁殖材料传带而扩大分布的情况则是—种非介体传播。
病毒不同于真菌,在寄主体外的存活期一般比较短,也没有主动侵入寄主无伤组织的能力,因此只有被动的传播,不像真菌那样主动和有效。
植物病毒的有效传播,近距离主要靠活体接触摩擦而传播,远距离则依靠寄主繁殖材料和传毒介体的传带。
35.怎样利用交互保护反应防治病毒病?在植物病毒学的研究中,人们早已发现病毒近缘株系间有“交互保护作用”。
当植物寄主接种弱毒株系后,再第二次接种同一种病毒的强毒株系,则寄主抵抗强毒株系,症状减轻,病毒复制受到抑制。
普通植物病理学
期末复习题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6分)1. 下列哪类真菌具有孢子多型现象?( C )A.白粉菌B.炭疽菌C.锈菌D.霜霉菌2. 有些真菌在完成其生活史过程中,需要在两种亲缘关系较远的寄主上生活,这种现象称为( D )。
A.多型寄生B.专性寄生C.单主寄生D.转主寄生3. 下列哪种结构不属于菌物的营养体(B )。
A. 无隔菌丝B.吸器C.原质团D.有隔菌丝4. 孢囊孢子是下列哪类菌物的无性孢子(C )。
A.半知菌类B.卵菌门C.接合菌门D.担子菌门5. 霜霉菌的有性孢子为( D )。
A.子囊孢子B.接合孢子C.担孢子D.卵孢子6. 马铃薯晚疫病曾经在历史上大流行,它与下列哪个重大事件相关?(C )A.孟加拉饥馑B.波尔多液的诞生C.爱尔兰饥荒D.郁金香狂热现象7. 下列哪类真菌不是活体寄生菌。
(C )A.白粉菌B. 锈菌C. 立枯丝核菌D.霜霉菌8. 下列哪种结构不属于菌物营养体的变态结构?(B )A. 吸器B.菌丝C.假根D.附着胞9. 小麦白粉病菌侵入植物的方式为(D )。
A.皮孔侵入B.自然孔口侵入C.伤口侵入D.直接侵入10. 下列哪类菌物的无性孢子是镰刀形的?(D )A. 柄锈菌属B. 白锈菌C. 链格孢菌D. 赤霉菌11. 接合菌菌的有性孢子为(B )。
A.子囊孢子B.接合孢子C. 卵孢子D.担孢子12. 下列病害中会形成冬孢子堆的是(B )。
A.小麦白粉病B.小麦条锈病C.莴苣霜霉病D.烟草花叶病13. 下列担子菌中属于裸果型的是(B )。
A. 锈菌B. 木耳C. 黑粉菌D. 香菇14. 有些病原物侵入寄主后常具有潜伏侵染特性,这类病原物最可能是(A )。
A. 弱性寄生物B. 专性寄生物C. 腐生物D. 活体寄生物15. 病原物侵入寄主后产生对寄主有害的代谢产物而致病,导致一种瘤肿症状可能是由于病原物分泌了(B )。
A. 酶B. 生长调节物质C. 植保素D. 毒素16. 发病部位出现的霉状物是(C )。
第四、五章细菌与真菌病毒
实验步骤中,B是
过接程种,完成步骤C需要在适宜的
温度 下进行。
配制培养基时,在琼脂中加入了牛肉汁,主要是为大肠杆菌的生
活提供
有机。物
该实验设计中,存在一个重大不足,缺少
。对为照解决这个问题,
需要再设计一个实验,请简要说明该实验如何设置?
与原实验比,去掉B接种步骤,其他的和原实验相同,作为对照组 。
细菌只有DNA集中区域,无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 真菌有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
典例3 如图所示是四种微生物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 题。
如图中甲与乙、丙、丁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分是甲无成形 的 细胞核 。请写出图甲6所指的结构名称:鞭毛。
图丁中的c是
,菌图褶乙、丙、丁都可通过产生[a] 来孢繁子育
考点三 真菌
1.形态: 单细胞:酵母菌 多细胞:大型真菌(如蘑菇、木耳等) 和霉菌(如青霉——孢子呈青绿色, 孢子群呈扫帚状;曲霉——孢子呈黄、 黑、褐色,孢子群呈放射状等)
青霉的结构
①顶端长有孢子的菌丝呈扫帚状,孢子呈青绿色。 ②青霉的菌体是由许多细胞连接起来的菌丝构成的。菌丝分为直 立菌丝(营养物质表面向上生长)和营养菌丝(深入到营养物质内部)。
实验?
对照组: 洗手前用手在培养基上轻轻按一下
。
实验组: 洗手后用手在培养基上轻轻按一下
。
典例 大肠杆菌在人体肠道内一般不致病,它能合成维生素B和维 生素K,对人体有益。但是某些菌能引起婴儿腹泻,侵入人体内部 可引起感染,使大肠杆菌在粪便中数量较多。同学们为检测某池 水中的大肠杆菌含量做了探究实验,一组同学的实验过程如图所 示。据此回答:
1.如图所示的培养基上有两处菌斑,A处较小且表面黏稠;B处为 黑色,呈绒毛状。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 A.A处可能是细菌或真菌的个体 B.A处可能是某种细菌的菌落 C.B处可能是某种真菌的菌落 D.B处可能是一种霉菌形成的
《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笔记
《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笔记第一章:植物病害基本知识一、植物病害的概念1. 定义:植物病害是指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受到生物因素(如病原微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如环境、营养等)的影响,导致植物生理功能紊乱、组织结构损伤、生长发育受阻、产量降低和品质变劣的现象。
2. 植物病害的重要性:植物病害对农业生产和自然生态系统具有重大影响。
它们可以导致农作物减产、品质下降,甚至绝收,对粮食安全、经济收入和生态环境造成威胁。
二、植物病害的症状1. 病状:(1)变色:- 黄化:叶片或植株其他部位失去绿色,变为黄色。
- 红化:叶片或植株其他部位变为红色。
- 褐化:叶片或植株其他部位变为褐色。
- 紫化:叶片或植株其他部位变为紫色。
(2)坏死:- 病斑:植物组织局部死亡,形成明显的坏死区域。
- 枝枯:枝条或整株植物死亡。
(3)腐烂:- 软腐:植物组织软化和腐烂,常见于果实和块茎。
- 湿腐:植物组织因水分过多而腐烂。
(4)萎蔫:- 因病原生物侵害或水分供应不足导致的植物组织失去膨压,表现为叶片下垂、枯萎。
(5)畸形:- 肿瘤:植物组织异常增生,形成肿瘤状结构。
- 丛生:植物生长点异常分裂,导致植株矮小、分枝增多。
- 矮化:植物生长受阻,植株矮小。
2. 病征:(1)霉状物:- 菌丝体:病原真菌在病部表面形成的细丝状结构。
- 孢子:病原真菌产生的繁殖体,形态多样。
(2)粉状物:- 孢子堆:病原真菌在病部表面形成的粉末状结构。
(3)颗粒状物:- 菌脓:病原细菌在病部表面形成的粘稠颗粒状物质。
(4)絮状物:- 菌丝体和孢子的集合体,常见于某些真菌病害。
3. 症状的变化:植物病害的症状随着植物的生长发育、环境条件、病原生物的侵染阶段等因素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了解症状的变化有助于病害的诊断和防治。
三、植物病害的类型及划分方法1. 按病原生物分类:(1)真菌性病害: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如霜霉病、白粉病等。
(2)细菌性病害:由细菌引起的病害,如软腐病、青枯病等。
植物病理学复习题与问题详解
植物病理学复习题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 *1、植物病害 **2、病状 *3、病症 **4、病害三角 *5、侵染性病害**6、非侵染性病害二、填空*1、引起病害的病原种类很多,依据性质不同分为()()两大类。
**2、根据病原生物的类别侵染性病害分为()()()()()等。
*3、植物病害的病状分为()()()()()五大类型。
*4、植物病害的病征分为()()()()()五种类型。
*5、()()()构成病害发生的三要素。
**6、植物侵染性病害由()侵染引起,非侵染性病害由()引起。
*7、植物病害症状包括()和()。
**8、1945年,爱尔兰由于()病大流行,而使欧洲以马铃薯为主食的地区饿死100万人,200万人逃亡海外,这称为爱尔兰饥荒。
*9、按照传播方式,植物病害可以可以分为()()()()等。
三、选择*1、植物细菌病害的病症是()。
a.脓状物b.霉状物c. 粉状物d. 颗粒状物**2、属于非侵染性病害的是()。
a. 霜霉病b. 晚疫病c. 猝倒病d. 缺素症*3、引起植物非侵染性病害的因素有()。
a. 缺素症b. 高温c. 病原菌d. 遗传因素*4、引起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因素有()。
a. 缺素症b. 真菌c. 线虫d. 原核生物**5、植物生病后表现下列病症,()是真菌性病害的病症。
a. 霉状物b. 粉状物c. 脓状物d. 颗粒状物**6、()是植物病害的病状。
a. 霉状物b. 坏死c. 脓状物d. 腐烂**7、、属于侵染性病害的是()。
a. 霜霉病b. 晚疫病c. 猝倒病d. 缺素症**8、()是植物病害的病症。
a. 霉状物b. 坏死c. 脓状物d. 腐烂四、判断对错*1、病害的三角关系指病原、植物和环境条件之间的关系。
()**2、植物病害引起的萎蔫可以恢复。
()*3、植物病毒病没有病症。
()*4、非侵染性病害无病症,侵染性病害都有病症。
()**5、环境条件不仅本身可以引起非侵染性病害,同时又是传染性病害的重要诱因。
植物病理学复习试题与答案解析
植物病理学复习题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 *1、植物病害 **2、病状 *3、病症 **4、病害三角 *5、侵染性病害**6、非侵染性病害二、填空*1、引起病害的病原种类很多,依据性质不同分为()()两大类。
**2、根据病原生物的类别侵染性病害分为()()()()()等。
*3、植物病害的病状分为()()()()()五大类型。
*4、植物病害的病征分为()()()()()五种类型。
*5、()()()构成病害发生的三要素。
**6、植物侵染性病害由()侵染引起,非侵染性病害由()引起。
*7、植物病害症状包括()和()。
**8、1945年,爱尔兰由于()病大流行,而使欧洲以马铃薯为主食的地区饿死100万人,200万人逃亡海外,这称为爱尔兰饥荒。
*9、按照传播方式,植物病害可以可以分为()()()()等。
三、选择*1、植物细菌病害的病症是()。
a.脓状物b.霉状物c. 粉状物d. 颗粒状物**2、属于非侵染性病害的是()。
a. 霜霉病b. 晚疫病c. 猝倒病d. 缺素症*3、引起植物非侵染性病害的因素有()。
a. 缺素症b. 高温c. 病原菌d. 遗传因素*4、引起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因素有()。
a. 缺素症b. 真菌c. 线虫d. 原核生物**5、植物生病后表现下列病症,()是真菌性病害的病症。
a. 霉状物b. 粉状物c. 脓状物d. 颗粒状物**6、()是植物病害的病状。
a. 霉状物b. 坏死c. 脓状物d. 腐烂**7、、属于侵染性病害的是()。
a. 霜霉病b. 晚疫病c. 猝倒病d. 缺素症**8、()是植物病害的病症。
a. 霉状物b. 坏死c. 脓状物d. 腐烂四、判断对错*1、病害的三角关系指病原、植物和环境条件之间的关系。
()**2、植物病害引起的萎蔫可以恢复。
()*3、植物病毒病没有病症。
()*4、非侵染性病害无病症,侵染性病害都有病症。
()**5、环境条件不仅本身可以引起非侵染性病害,同时又是传染性病害的重要诱因。
八年级人教版生物第四章、第六单元知识点
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1菌落是指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2细菌菌落特征:比较小,表面或光滑粘稠或粗糙干燥;真菌菌落:比细菌菌落大,霉菌形成的菌落常呈绒毛状、絮状、蜘蛛网状,有时还呈现红、褐、绿、黑、黄等不同颜色。
从菌落的形态、大小和颜色,可以大致区分细菌和真菌,以及它们不同的种类3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冷却——接种——恒温培养将少量细菌或真菌转移到培养基上的过程叫接种4细菌真菌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条件: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
有的还要求某些特定的条件如:乳酸菌需要无氧条件第一节细菌1细菌的发现:十七世纪,荷兰人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到了细菌。
微生物学之父:法国巴斯德设计了一个实验,证明了肉汤腐败是来自空气中的细菌2细菌的形态结构:十分微小,外部形态大致分为:球形、杆形、螺旋形。
按形状细菌分为球菌、杆菌、螺旋菌。
细菌都是单细胞的,虽然形态不同,但基本结构是相同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没成形的细胞核(原核生物),有的细胞壁外有荚膜,有的有鞭毛3细菌的生活:异养。
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无机物,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4细菌的生殖:分裂生殖有的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形成芽孢(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第二节真菌1.真菌的种类:有单细胞的酵母菌,也有多细胞的如霉菌,有大型的蘑菇,也有小的2.结构:酵母菌:细胞核、细胞壁、细胞质、细胞膜、液泡等青霉:菌体由许多菌丝构成,每个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组成青霉的菌丝有两种:直立菌丝、营养菌丝真菌和动植物都有真正的细胞核,都属于真核生物蘑菇的菌体也是由菌丝构成,地下部分是营养菌丝,地上部分叫子实体,由菌柄和菌盖组成A曲霉B青霉1(营养菌丝)3是孢子。
青霉孢子扫帚状,曲霉孢子排列呈放射状3真菌的生活:异养4真菌的生殖:孢子生殖第四节细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腐生)大多数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能把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无机盐,二氧化碳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被利用,水和无机盐通过根的吸收作用被植物吸收,进而制造有机物2引起动植物物患病(寄生):链球菌引起人患扁桃体炎、猩红热、丹毒等,结核杆菌引起人患结核;真菌引起人患癣,棉花枯萎病、水稻稻瘟病、小麦叶锈病、玉米瘤黑粉病都是由真菌引起3与动植物共生有些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它们互相依赖、彼此有利,这种现象叫共生地衣是藻类与真菌共生;根瘤是根瘤菌与植物共生,人肠道内的大肠杆菌等细菌和人共生4以菌治虫.利用细菌和真菌作做生物杀虫剂,不仅可以控制害虫数量,又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第五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1食品制作酵母菌——-制面包、馒头、酿酒乳酸菌——制酸奶醋酸菌——制醋酒曲中有酵母菌和曲霉2食品保存食品腐败原因主要是由细菌和真菌引起的,这些细菌和真菌从食品中获得有机物,并在食品中生长、繁殖,导致食品的腐败防腐原理: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们的生长和繁殖保存食品方法:抑菌:干燥法,冷冻法、真空包装法腌制法、烟熏与晒制法杀菌:巴氏消毒法、射线照射、防腐剂3疾病防治抗生素:真菌可以产生杀死或抑制某些治病细菌的物质,这些物质叫抗生素4清洁能源和环境保护甲烷菌在无氧条件下,将秸秆、人粪尿中的有机物分解产生甲烷,甲烷是清洁能源,用于照明、取暖、做饭等利用细菌净化污水第五章病毒1病毒的发现:俄国科学家伊万诺夫斯基。
植物病理(必考以及认为重要部分)
第四章植物病毒概述病毒(virus)是包被在蛋白或脂蛋白保护性衣壳中,只能在适合的寄主细胞内完成只身复制的一个或多个基因组的核酸分子,又称分子寄生物,病毒就是一个核蛋白。
·病毒区别于其它生物的特征是:1.病毒是个体微小的分子寄生物,其结构简单,主要由核酸及保护性衣壳组成。
2.病毒是严格寄生性的一种专性寄生物,其核酸复制和蛋白质合成需要寄主提供材料和场所。
·按寄生性的不同,病毒分为寄生植物病毒(Plant virus),寄生动物的动物病毒以及寄生细菌的噬菌体等。
一,植物病毒的形态·球形,杆状,线条状。
·量度病毒的单位是nm·结构:外边的蛋白质包裹里面的核酸。
植物病毒的组分核酸+蛋白质,简称核蛋白。
核酸:组成了病毒的遗传信息组和基因组。
决定病毒的增殖、遗传、变异、致病性。
第二节病毒的复制和增殖介体传播和非介体传播·介体传播:植物病毒,主指昆虫,螨类,线虫,真菌,菟丝子等,昆虫最重。
三,非介体传播机械传播……汁液摩擦传播。
病毒病,新生芽尖无病毒。
(三)病毒的株系·株系(strain)是病毒种下的变种,具有生产上的重要性。
·当分离到一种病毒,但还未完全了解其特征,不能确定分类地位是,常称其为“分离物”或“分离株”(isolate)命名:英文字母第一字母缩写。
第五节植物病毒的鉴定原理·植物病毒鉴定的主要目的是确定一种病毒在分类系统中的地位。
一,生物学实验·鉴别寄主,即用来鉴别病毒或其株系的具有待定反应的植物。
·组合使用的几种或一套鉴别寄主称为鉴别寄主谱。
鉴别寄主谱中一般包括可系统侵染的寄主,局部侵染的寄主和不受侵染的寄主。
二,电子显微镜技术三,血清学技术四,核酸杂交及PCR技术PCR:聚合酶链式反应物理学等特性·病毒的三常规测定:①稀释限点:保持病毒侵染力的最高稀释度。
用10-1,10-2,10-3……表示,它反映了病毒的体外稳定性和侵染能力,也象征着病毒浓度高低。
植物病毒课件
口针
中肠
血淋巴
唾液腺
循廻期——从病毒进入昆虫口器到昆虫唾液中 出现病毒所需要的时间
(3)持久性病毒
•虫媒从病株上取食后不能立即获得传毒能力 •病毒存在于虫媒唾液中 •虫媒保持传毒能力的时间长( 100小时以上) •不能通过接触传染
终生带毒 经卵传毒 能在虫媒体内增殖
3、种子或其他繁殖材料传播
种子带毒 豆科、葫芦科、菊科 种子带有病残体 种子消毒
2、直接为害地下部
(1)形成根瘤 (2)根丛生成根团 (3)根坏死、腐烂 由于根部受害,整株生长衰弱,似缺水缺肥状
四、线虫对寄主的为害性
1、直接引起病害 2、传带或帮助其它病原物的侵入
五、诊断方法 1、直接观察法
一般在病部能找到线虫
2、漏斗分离法
第六章 寄生性种子植物 一、寄生部位 1、茎寄生
2、电镜观察 电镜观察时,病毒样品须经过负染处理,使病
毒粒体表面附着一层重金属离子,置于特殊的载 网和支持膜上,放入电镜真空样品室中进行观察。
八、植物病毒鉴定
3、血清学检测
利用植物病毒外壳蛋白的抗原特性,制备特异性的抗 血清。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可以鉴定病毒。 A 琼脂双扩散法 B 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ELISA)
自然发生 人工诱发
三、病毒的物理特性
1、失毒温度(热钝化点)——在10分钟内使 病毒失去活力的最低温度
TMV90-95℃
CMV60-70℃
2、稀释终点——病毒汁液保持有致病力的最 大稀释倍数
TMV 10000-100000倍
CMV 1000-3000倍
三、病毒的物理特性
3、体外保毒期——离体病毒在室温下保持致 病力的最长时间
植物病理学网上作业题参考答案
植物病理学网上作业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植物病害 : 植物在生长发育、储藏运输过程中,在一定外界环境影响下,受到病原生物或非生物的持续干扰,超越了它能忍受的范围,致使在生理上、组织上、及形态上发生一系列的变化,生长发育不正常,表现出一些特有的外部症状及内部病理变化,病因此造成产量下降、质量变坏、颗粒无收,降低了对人类的经济价值。
2、病状:植物生病后的不正常表现。
3、病症:病原物在植物发病部位形成的有一定特点的结构。
4、病害三角:需要有病原生物、寄主植物和一定的环境条件三者配合才能引起病害的观点,就称为“病害三角”。
5、侵染性病害:生物侵染引起的病害。
6、非侵染性病害:非生物因素导致的病害称。
二、填空1、侵染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2、真菌病害、细菌病害、病毒病害、线虫病害、寄生性植物病害3、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4、霉状物、粉状物、点状物、颗粒状物、脓状物5、寄主、病原、环境条件6、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7、病症、病状8、马铃薯晚疫病9、气传病害、种苗传播病害、土传病害、虫传病害三、选择1、a2、d3、a b d4、b c d5、a b d6、b d7、a b c8、a c四、判断对错1.V 2、X 3、“ 4、X 5>v 6、X 7、X 8五、简答题1、简析病害三要素之间的关系。
病原生物、寄主植物和环境条件为病害的三要素。
植物病害发生需要有三者互相配合。
环境条件不仅本身可引起非传染性病害,同时又是传染性病害的重要诱因,非传染性病害降低寄主植物的抗病性,促进传染性病害的发生。
二者相互促进,往往导致病害加重。
2、什么是病症和病状?都包括哪些类型?病状:植物生病后的不正常表现。
病症:病原物在植物发病部位形成的有一定特点的结构。
植物病害的病状分为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五大类型。
植物病害的病征分为霉状物、粉状物点状物、点状物、颗粒状物、脓状物五种类型。
六、论述题1、什么是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各由哪些因素引起?答:侵染性病害由生物侵染引起,其特点是植物个体间可以互相传染。
05第二单元第四章病毒
营养方式: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里。 在寄主的细胞内进行增殖,对寄主造成危害。 传播:通过接触、空气、水、伤口、血液和蚊
虫等途径进行传播。
二、病毒分类
根据寄主的不同主要分成三类:
植物病毒 动物病毒 细菌病毒
动物病毒
专门寄生在动物和人体细胞内。
植物病毒
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内。
烟草花叶病毒
细菌病毒
你知道有哪些病毒?你对病毒的了解有多少?
上面是几种病毒在电子显微镜放 大数十万倍后再经计算机处理而 得到的图象.
病毒的发现
烟 草 花 叶 病 毒 细1892年发现烟草花叶病病源的滤过性 电子显微镜
一、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 病毒分布很广,陆地、海洋、天空,各种 动植物乃至动植物体内甚至细菌的体内, 都能找到它。
专门寄生在细菌细 胞里的病毒,也叫做: 噬菌体。
三、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有害方面:
例如: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
性质: 由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引起
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传播媒介: 蚊子等 症状:患者以儿童居多,高烧、头
痛、呕吐、昏迷等症状,严 重时发生呼吸衰竭等。
预防:灭蚊、防蚊,注射流行性乙
型脑炎疫苗等。
病毒的形态结构
病毒是地球上已知结构最简单、最原始的生命形式,也是自然 界已知唯一的非细胞结构生物。病毒的个体大小一般只有最小细菌 的1%,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看得到。
构成:蛋白质 + 核酸
由核酸物质组成的 核心(黄色部分) 衣壳(棕色和绿色 部分)由蛋白质组 成 蛋白质衣壳的作用就是 保护核心和将病毒的核 酸物质注入其他生物的 细胞内。 因为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所以它们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 他生物的细胞里才能体现生命活动。
植物病毒
植物病毒有两种基本结构方式:螺旋对称型结构和等面体对称型 植物病毒有两种基本结构方式:螺旋对称型结构和 结构。 结构。 螺旋对称型结构:杆状病毒的结构,TMV为代表 为代表。 螺旋对称型结构:杆状病毒的结构,TMV为代表。蛋白亚基呈 螺旋状排列, RNA螺旋链上 螺旋链上, 螺旋状排列,镶嵌在 RNA螺旋链上,一个亚基和三个核苷酸 相结合。 相结合。 等面体对称形结构:球形病毒的结构。壳基有规则地结合 有规则地结合、 等面体对称形结构:球形病毒的结构。壳基有规则地结合、 分布在二十个正三角形组成的面上;壳基经常由5 分布在二十个正三角形组成的面上;壳基经常由5、6、2、3 个蛋白亚基聚集而成,常被分别称为五邻体、六邻体、 个蛋白亚基聚集而成,常被分别称为五邻体、六邻体、二聚 体和三聚体。这种结构使病毒消耗的能量最小,粒体最稳定。 体和三聚体。这种结构使病毒消耗的能量最小,粒体最稳定。
病毒在生物中的地位
原核生物 细胞生物 真核生物
原核生物界 动物界 植物界 菌物界 原生生物界 真病毒
生 物
分子生物 病毒界?
类病毒 亚病毒 拟病毒 朊病毒
按它们寄主的不同,病毒分为: 按它们寄主的不同,病毒分为: 寄生植物的植物病毒(PIant virus)、 寄生植物的植物病毒(PIant virus)、 植物病毒 寄生动物的动物病毒(Animal 寄生动物的动物病毒(Animal virus) 动物病毒 寄生细菌的噬菌体(Phage)等 寄生细菌的噬菌体(Phage)等。 噬菌体(Phage)
三、植物病毒的组分
(一)蛋白质 1 衣壳蛋白的组成和结构 绝大多数物病毒的衣壳只有一种蛋白, 绝大多数物病毒的衣壳只有一种蛋白,蛋白多肽 链经过三维折叠形成衣壳的基本结构单位 形成衣壳的基本结构单位, 链经过三维折叠形成衣壳的基本结构单位,称作 蛋白亚基(subunit,也称结构亚基 结构亚基) 蛋白亚基(subunit,也称结构亚基)。多个蛋白 亚基聚集起来形成壳基。 聚集起来形成壳基 亚基聚集起来形成壳基。 壳基是一种形态单位,主要表现在球状病毒上, 壳基是一种形态单位,主要表现在球状病毒上, 壳基构成衣壳,起到保护核酸链的作用。 构成衣壳 壳基构成衣壳,起到保护核酸链的作用。
植物 病毒
植物病毒植物病毒是以植物为宿主,能够导致疾病的一类微小传染体。
它们主要通过体液传播,如昆虫、真菌、细菌、土壤、种子和农具等途径传播。
植物病毒的寄主范围很广,几乎涵盖了所有的高等植物,造成了大量的植物病害。
本文将介绍植物病毒的基本特征、传播途径、危害以及防治方法。
植物病毒的基本特征植物病毒是一类由RNA或DNA构成的非细胞传染性病原微生物,其大小通常在20到300纳米之间。
植物病毒的基本结构包括核酸和蛋白质,并且具有一定的抗病性。
植物感染病毒后,会出现病变,例如叶片失去绿色、变形、生长不良等。
植物病毒的传播途径植物病毒主要通过昆虫等生物载体传播,也可以通过接种、喷雾、种子传播等方式传播。
此外,植物之间也可以通过受侵染植物的分泌物或切口等方式传播病毒。
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对农作物的危害较大。
植物病毒的危害植物病毒会导致植物生长受阻、生长缓慢、产量减少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从而造成农业生产的巨大损失。
一些植物病毒还会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破坏生态平衡。
植物病毒的防治方法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植物病毒的传播,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有效措施:1.选用抗病品种,提高植株的抗病性。
2.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毒携带者。
3.合理施肥,提高植物的免疫力。
4.使用化学农药喷洒,有效控制病毒传播。
5.避免践踏病毒传播区域,防止病毒通过土壤传播。
总之,植物病毒是一类重要的农业病原体,对农作物生长产生了严重影响。
为了减轻其危害,我们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以确保农作物的安全生长和高产。
植物病虫害防治网上作业题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植物病虫害防治网上作业题植物病理学部分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植物病害2、病状3、病症4、病害三角5、侵染性病害6、非侵染性病害二、填空1、引起病害的病原种类很多,依据性质不同分为()()两大类。
2、根据病原生物的类别侵染性病害分为()()()()()等。
3、植物病害的病状分为()()()()()五大类型。
4、植物病害的病征分为()()()()()五种类型。
5、()()()构成病害发生的三要素。
6、植物侵染性病害由()侵染引起,非侵染性病害由()引起。
7、植物病害症状包括()和()。
8、1945年,爱尔兰由于()病大流行,而使欧洲以马铃薯为主食的地区饿死100万人,200万人逃亡海外,这称为爱尔兰饥荒。
9、按照传播方式,植物病害可以可以分为()()()()等。
三、选择1、植物细菌病害的病症是()。
a.脓状物 b.霉状物 c. 粉状物 d. 颗粒状物2、属于非侵染性病害的是()。
a. 霜霉病 b. 晚疫病 c. 猝倒病 d. 缺素症3、引起植物非侵染性病害的因素有()。
a. 缺素症 b. 高温 c. 病原菌 d. 遗传因素4、引起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因素有()。
a. 缺素症 b. 真菌 c. 线虫 d. 原核生物5、植物生病后表现下列病症,()是真菌性病害的病症。
a. 霉状物b. 粉状物c. 脓状物d. 颗粒状物6、()是植物病害的病状。
a. 霉状物 b. 坏死 c. 脓状物 d. 腐烂7、、属于侵染性病害的是()。
a. 霜霉病 b. 晚疫病 c. 猝倒病 d. 缺素症8、()是植物病害的病症。
a. 霉状物 b. 坏死 c. 脓状物 d. 腐烂四、判断对错1、病害的三角关系指病原、植物和环境条件之间的关系。
()2、植物病害引起的萎蔫可以恢复。
()3、植物病毒病没有病症。
()4、非侵染性病害无病症,侵染性病害都有病症。
()5、环境条件不仅本身可以引起非侵染性病害,同时又是传染性病害的重要诱因。
植物病毒的复制与增殖
2、负单链RNA (negative single strand RNA, -ssRNA )病毒:
其单链RNA不能起mRNA的作用,必需先 转录成互补链,才能翻译蛋白,故称为 -ssRNA病毒,只有植物弹状病毒的二 个属,也引起重要的植物病害,如小麦 丛矮病毒(WRDV)。粒体形态为短状粗 的子弹状或杆菌状,外面有囊膜。
病毒 子代病毒
以(+)ssRNA病毒的核酸复制为例,介绍病毒 复制的一般过程。
1、进入活细胞并脱壳:植物病毒以被动方式通过微伤(机 械伤或介体造成伤口)直接进入活细胞,
2、并释放核酸,释放核酸的过程也称为脱壳 (uncoating)(图中第1、2步)。
3、 核酸复制和基因表达:核酸复制是传递遗传信息的中 心环节,包括产生子代病毒的核酸,和产生翻译病毒蛋白 质的mRNA。脱壳后的病毒核酸直接作为mRNA,利用寄 主提供的核糖体、tRNA、氨基酸等物质和能量,翻译形成 病毒专化的RNA依赖性RNA聚合酶(R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RdRp)(图中第3步)
2、移动:从植物的一个局部到另一局 部的过程称为移动(movement)。因此, 传播是病毒在植物群体中的转移。而移 动是病毒在个体中的位移。
(二)、一般特性:
传播实验:是鉴定病毒的必要手段 (1)、植物病毒的有效传播,近距离主要依靠
活体接触摩擦而传播,远距离则依靠寄主繁 殖材料和传毒介体的传带。 (2)、了解传播的意义:了解植物病毒的自然 传播方式,不仅对病害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而且对于植物病毒的鉴定和分类具有很高的 价值。
转录 逆转录
翻译 转录
病毒专化蛋白
(一)病毒基因组的复制:
植物病毒与一般细胞生物遗传信息传
植物病毒
如TMV、PVX、PVY 双分体病毒:指遗传信息为双组分基因组包被在两种粒体里的病毒,
如烟草脆裂病毒属(Tobravirus)、蠕传病毒属 三分体病毒:指核酸包被在三种粒体中的病毒。
如CMV 、AMV有四条核酸链但被包装在三种或四种粒子中。
核酸类型 (+)ssRNA (-)ssRNA
dsRNA ssDNA dsDNA
病毒种类数 620 100 48 107 34 909
百分比% 68.21 11.00 5.28 11.77 3.47
据ICTV病毒分类第七次报告统计
(2)核酸的比例 球型粒体病毒 15~45%, 线性病毒 5~6%, 弹状病毒 1%。
特点:
①形体微小,缺乏细胞结构; ②基因组只含一种核酸(DNA或RNA); ③依靠自身的核酸进行复制; ④缺乏完整的酶和能量系统; ⑤严格寄生性的细胞内专性寄生物。
种类:
★植物病毒 ★动物病毒
★ 细菌病毒
★真菌病毒
三、植物病毒的形态、结构和成分
(一)病毒的形态 基本单位;病毒粒体 病毒粒体:形态完整(成熟)的侵染性病毒粒子。
包括:病毒、类病毒
症状:植株生长不良,矮化、萎缩、畸形、变色
危害:
病毒总数已超过2000种,其中1/4可危害植物。一种病毒可 危害一至几种植物,一种植物可被一至几种病毒侵染。病毒 是仅次于真菌的第二大病原物。
病毒为基因工程的研究提供了材料。
关于植物病毒病害的记载
• 荷兰郁金香杂色病(1576) • 欧洲马铃薯退化病(1775)
(2) 介体与所传病毒之间的关系:介体与所传病毒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主要根 据病毒是否在虫体内循环、是否增殖以及介体持毒时间长短来划分。病毒经口针 、前消化道、后消化道,进入血液循环后到达唾液腺,再经口针传播的过程称为 循回,这种病毒与介体的关系称为循回型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含体,可依此鉴定不同属的病毒。
➢ 如马铃薯Y病毒属(Potyvirus)的病毒主要呈风轮状
内含体(pinwheel inclusion)。
2020/7/18
大豆花叶病毒(SMV) 风轮状内含体
2020/7/18
烟草蚀纹病毒(TEV) 长片层聚集体状内含体
2020/7/18
装配病毒粒体
植物病毒基因组的翻译产物
一般RNA病毒的翻译产物4-5种,多的可达9种,主要为 1)病毒编码的复制酶 replicase
2)病毒编码的衣壳蛋白 CP
3)运动蛋白 MP
4)传播辅助蛋白 transmission helper protein
5)蛋白酶
Proteinase Protease
X-bodies of Barley yellow mosaic virus
不规则状内含体是由病毒粒体和寄主细胞成分混合组成的
2020/7/18
晶体状内含体一般是由病毒粒体整齐排列堆叠而成
2020/7/18
二、植物病毒在寄主体内的转移
病毒移动
植物病毒从侵染点细胞向其它 健康细胞或其全株扩散的过程
Luteoviruses
植物+ssRNA病毒的复制
病毒粒体依靠寄主蛋白酶的作用释放出病毒RNA(脱壳)
病毒RNA直接作
为mRNA,翻译形成RNA聚合酶(复制酶)
以病毒的RNA为模板 ,复制出
负链RNA,并形成双链复制型
负链RNA为模板复制出大量正链RNA
负链RNA为模板复制出一些亚基因组RNA
亚基因组RNA翻译出衣壳蛋白
❖ 细胞内的转移:随细胞质环流而移动。 ❖ 细胞间的转移:主要通过胞间连丝 (Plasmodesmata, PD)转移,病毒编码的蛋 白常常参与胞内及胞间移动。 ❖ 长距离转移:主要通过韧皮部及木质部 上下转移,速度快。
2020/7/18
750nm× 11nm
2000nm× 10nm
220nm× 80nm
4 dpi
5 dpi
病毒到达 部位
向全株 转移
10 dpi
18 dpi
25 dpi
病毒未到 达部位
TMV在番茄植株中转移示意图
2020/7/18
侵染方式 的影响
三、病毒在植物体内的分布
❖ 局部侵染:病毒局限于侵染点周围的扩展,形成局部 坏死枯斑;
❖ 系统侵染:由侵染点向外扩展到其他部位,乃至全株。 少部分病毒可进入花粉、种胚。
6)有些产物+病毒核酸、寄主蛋白等→inclusion
2020/7/18
内含体
➢ 内含体(inclusion)是植物病毒侵染后形成的一种
内部症状。
➢ 内含体的形状有各种晶体状或不定形体,可分为细胞
核内含体(nuclear inclusion)和细胞质内含体 (cytoplasmic inclusion)两类。
四、植物病毒的相互关系
协生作用
混合侵染引起的症状比两种 病毒单独侵染时更为严重
❖ 如:烟草花叶病毒(TMV)和马铃薯X病毒(PVX), 分别侵染番茄时,都只表现轻度斑驳症状;同时侵染时, 则引起番茄茎、叶、果实坏死,甚至全株死亡。
2020/7/18
TMV
Potato virus X and TMV
粒体合成的过程
基因表达
蛋白合成
寄主作用
植物病毒的复制
物质、能量、场所、酶
正单链RNA 病毒 (+ssRNA) RNA极性与 mRNA相同,可 直接作为mRNA翻译蛋白 。
2020/7/18
植物病毒的翻译策略
1、亚基因组RNAs策略(subgenomic RNAs) 2、多聚蛋白策略(polyprotein synthesis) 3、多分体基因组策略(multigenome) 4、通读蛋白策略(read-through) 5、核糖体移码策略(transframe)
Y10+Y10∆C1b
Buffer
Challenge inoculation First inoculation
80nm
28nm
70nm
300nm× 18nm
50nm
胞间连丝(Plasmodesmata, PD)
2020/7/18
病毒的移动蛋白 (Movement Protein,MP)
·MP的发现:TMV 30K蛋白(Roger, 1989) ·MP的功能:细胞间移动
2020/7/18
向全叶 转移
病 毒产生抑制作用
❖如:在烟草体内,烟草蚀纹病毒能抑制马 铃薯Y病毒的增殖
2020/7/18
烟草蚀纹病毒病
烟草马铃薯Y病毒病
交叉保护作用
先侵染的病毒株系保护植物 不受另一株系的侵染
❖生产上常用弱毒株系保护植物免受强毒株系的侵染
2020/7/18
Buffer Y10+Y10b Y10+Y10b Buffer
茎尖、根尖一般无病毒
组织培养
无毒苗
马铃薯黑环斑病
2020/7/18
烟草环斑病
烟草曲叶病
传染方式的 影响
❖ 介体传染:如叶蝉传播 (病毒在韧皮部含量高)
❖ 非介体传染:如摩擦接种 (病毒在叶肉组织含量高)
2020/7/18
植株生育期 的影响
❖ 病毒在植株幼嫩部位含量高 ❖ 病毒在衰老组织中含量低
2020/7/18
第四章 植物病毒
第三节 植物病毒对 植物的为害过程
2020/7/18
病毒侵染? !
病毒粒体侵入寄主细胞、复制 至最后装配成后代粒子的过程
吸附
2020/7/18
侵入 释放
脱壳 装配
复制
植物病毒的侵入方式
从机械作用造成的微伤(fine wound) 侵入植物细胞
传毒介体所造成的微伤侵入植物细胞 传毒介体直接将病毒引入植物细胞 也可通过嫁接和花粉细胞的授精融合方 式进入植物细胞
2020/7/18
Viruses Use Divers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Potyviruses Tymoviruses, Luteoviruses
2020/7/18
Potexviruses, Luteoviruses Cauliflower Mosaic Virus
Tobamoviruses Luteoviruses
2020/7/18
微伤口侵入 Virus life cycle
Plant cell
Cellular apparatus
Protein coat DNA or RNA
Cellular apparatus
吸附
脱壳
复制 装配 释放
病毒复制
基因传递
2020/7/18
核酸复制
从病毒进入寄主细 胞到新的子代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