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国古代散文与小说研究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类别:网教专业: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教育) 2016年 12月

课程名称【编号】:中国古代散文与小说研究【1158】 A卷

大作业满分:100 分

一、名词解释题

1、《战国策》

答:是一部多记纵横家言论的战国史书。既是一部历史资料汇编,又是贯穿纵横家思想的优秀散文杰作。西汉成帝时,刘向将所见各本加以整理汇编,除去重复,集为一书,按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国顺序,分为33篇,定名为《战国策》。

2、骈文:

答:魏晋时,骈文正式形成。骈文的主要特征是:对偶、词藻、用典和声律。南北朝时,把骈文称作“今文”。

3、不平则鸣:

答: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提出的主张。。这一观点,与司马迁的“发愤著书”精神一脉相承。韩愈认为古文不仅是传道的工具,也是鸣不平、反映现实的工具,揭示了散文发愤抒情的独特功用。

4、《霍小玉传》:

答:蒋防创作的唐传奇,小说描写了歌妓霍小玉和书生李益的爱情悲剧。霍小玉温柔多情,清醒冷静,又坚韧刚烈,敢于反抗复仇。李益的重情和薄情的两重性格。小说善于从社会环境与人物性格的关系着眼,通过对比烘托使人物形象鲜明丰满。这部小说不仅以情节曲折取胜,更以描述委婉细致、妙笔传神见长。

5、《莺莺传》:

答:中唐元稹创作的唐传奇,小说描写了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悲剧。这是一出“始乱终弃”的爱情悲剧。张生是个文过饰非的负心人。王实甫的元杂剧《西厢记》就是在此基础上创作的。

6、七实三虚:

答:清代史学家章学诚对《三国演义》的艺术构思的评价。所谓“七分实事”,是指作品的主要框架、主要人物、主要事件是按照史书记载的真实情况来设计和组织安排的,从而给人以基本的历史真实感;“三分虚构”,则是指在人物和事件的细节描绘上,尽量采用民间传闻中的精彩片段,并附之以作者本人的虚构想象,使之在不影响基本历史真实的前提下,最大可能地增强故事和人物的艺术魅力。

7、散体文散体文,又称古文,是散文的狭义概念。在体式上的主要特征是:以散行单句为主,不重排偶,不拘韵律,不雕章琢句、铺采摛文,不着意堆砌典故。

8、以意逆志:是孟子提出的文论主张。孟子认为解说诗歌,不要只抓住片言只语而望文生义,也不应对某些夸张修饰作机械理解,必须在正确领会全篇精神实质的基础上,去探索作者的志趣倾向。

9、本纪是《史记》五体结构之一。“本纪”记载历代最高统治者、帝王的言行政绩,按照编年的形式记载一朝的大事,是全书的纲领。

10、《世说新语》:刘义庆及其门人采集众书编纂而成的《世说新语》,是魏晋南北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品,代表了现存志人小说的最高成就。反映了士族阶层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方式,大多篇章是描述魏晋风度,名士风流,士族文人放荡的言行,记述名士玄虚清谈之事。

11、《李娃传》:是中唐白行简根据民间说唱故事“一枝花话”加工而成的一篇唐传奇。描写了郑生与李娃的爱情故事,小说还对门第自高的荥阳公作了尖锐的嘲讽,具有强烈的反对封建门阀制度的现实意义。是一篇完全摆脱志怪气息的社会人情小说。

12、拟话本:话本,是宋元说话艺人演说故事的底本。拟话本是明代文人模拟宋元话本形式,整理、加工、创作的供案头阅读的白话短篇小说。明代拟话本的代表作是“三言”、“二拍”。

二、简答题

1、简述《庄子》“三言”的创作方法。

《寓言》篇自称其创作方法是“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天下》篇说“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这就是“庄子三言”。寓言,即虚拟的寄寓于他人他物的言语。重(读音chóng

或zhòng)言,有两种解释:一是解释为是重复、增益之言;另一解释为借重之言,即引用长者、尊者和名人的言语,来证明己言,以便被他人接受。这些名人言语,基本都是虚构的。卮(zhī)言,即出于无心,自然流露的语言,这种言语层出无穷,散漫流衍地把道理传播开来,并能穷年无尽,永远流传下来。庄子阐述他的哲学思想、政治观念、人生理想等,不是用抽象的概念表述和理性的分析,而是运用形象思维的方法,把他的思想融入到一个个寓言、神话、虚构的人物故事中,把枯燥的哲学思想讲得趣味盎然,让读者去领悟体会其真谛。

2、《史记》的抒情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史记》的抒情性主要表现在:

(1)在写人叙事中寄托着爱憎好恶的感情。即“寓论断于序事中”(顾炎武《日知录》),在冷静客观的叙述中,渗透着作者的思想感情。

(2)通过夹叙夹议的手法,表达作者见解和抒发感情。这一写法以《伯夷列传》、《屈原列传》、《游侠列传》为代表。

(3)创造性地运用了“太史公曰”的论赞体,直接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予以评价,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具有很强的抒情性。

3、简述苏轼记叙文的特点。

苏轼的记叙文包括传记文、碑传、山水游记、亭台堂阁记等,在苏文中艺术价值最高,最富有独创性。

其传记文善于用所写对象日常生活中的素材和细节刻画其个性,以突现奇人异才的高风亮节。他的游记文,往往将叙事、抒情、议论结合得水乳交融,具有深厚的人文精神,表现手法灵活多变,吸收其他体裁的表现方式(如赋体、问答、赞颂之类),从而使体式为之一变。

写景记游,融入诗情雅趣,无不脍炙人口。苏轼是继柳宗元之后大量创作山水游记的作家,他的游记不仅记叙、描写、议论并重,而且议论成分占的比重较大,往往凭借议论给文章辟出新的境界。

4、简述“讲史”话本的体式特征。

(一)篇幅较长,分卷分目。一般均有四、五万言,最长的《五代史平话》有十多万字,有的话本因为篇幅较大,所以要分卷分目。(二)都有“开场诗”和“散场诗”。每(三)采用断代编年的方法叙述历史。讲史话本大多按朝代断限,依据正史中的朝代兴衰的帝王将相的历史活动为主要内容,采取按年目顺序的讲叙方法。(四)语言多为半文半白,以讲说为主。语言比较质朴粗糙。

5、简述《三国演义》“七实三虚”的艺术构思。

章学诚批评《三国演义》。所谓“七分实事”,是指作品的主要框架、主要人物、主要事件是按照史书记载的真实情况来设计和组织安排的,从而给人以基本的历史真实感;“三分虚构”,则是指在人物和事件的细节描绘上,尽量采用民间传闻中的精彩片段,并附之以作者本人的虚构想象,使之在不影响基本历史真实的前提下,最大可能地增强故事和人物的艺术魅力。《三国演义》的虚构,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况:第一,于史无征,纯属虚构。第二,正史简略,小说铺叙渲染。第三,张冠李戴,移花接木。即改变史实,把正史记载中某人所为之事移作他人所为。

6、简述《聊斋志异》描写人物的手法。

《聊斋志异》描写人物的手法多种多样。一是常把人的性格同花妖狐魅等原型的特征完美地结合起来,“使花妖狐魅,多具人情;

二是善于通过心理描写和细节点染来刻画人物性格。《青凤》写青凤热烈追求爱情而又羞涩胆怯的心理,惟妙惟肖。

三是运用环境气氛的渲染,以烘托人物性格,传达人物情感。

7、简述《荀子》散文的艺术成就。

答:荀子散文的特点是:

第一,论题鲜明,结构严密,说理透彻,逻辑严谨。荀子的文章有了明确的标题,有统率全篇的中心论点,论据充足,论证充分,层层深入,说理深透。

第二,通篇用排偶句法。荀子的文章词汇丰富,富于变化,长短句并用,对偶句排比句兼行,既匀称而又错落有致第三,长于比喻,但少用寓言。《荀子》大量运用许多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为譬喻,深入浅出,生动巧妙地把抽象的道理具体化、形象化,使深奥的理论浅显易懂。

8、韩愈的杂文有何特点?

答:对许多社会现象进行了辛辣讽刺和大胆揭露,内容深刻,文笔犀利,形式活泼,自由随便,可长可短,寓庄于谐,文随事异,各当其用,别有一种新颖奇妙之感。如《师说》《进学解》《杂说四·马说》等。

9、简述王安石各类散文的特点。

答:王安石的议论文成就最大,多为政论。代表作有《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本朝百年无事札子》、《答司马谏议书》、《伤仲永》、《读孟尝君传》等。其特点是思想深刻,识见高超,议论果断,结构严谨,语言朴素简洁而说理透彻,概括性强。

王安石的小品文脍炙人口,短小精悍,文短意长,文风峭刻,凌厉超迈,可见政治家的高瞻远瞩和敏锐洞察力。

王安石的散文以议论说理见长,即使是山水游记散文,也爱发议论。如《游褒禅山记》:

其议论文字,无论长篇短制,都立意深刻,结构谨严,逻辑严密,析理透辟;其叙事抒情之作,能随笔挥洒,曲尽其妙。王安石驾驭语言的能力非常强,简练明快,笔力雄健,深刻犀利。

10、简述宋元话本小说的一般艺术特征。

答:第一,话本小说的体制形式由题目、篇首(诗词)、入话(议论)、头回(小故事)、正话和篇尾六个部分组成。

第二,叙述方式符合一般大众的欣赏习惯,即连贯叙述,故事性强,情节曲折生动,带有悬念和巧合,所谓“无巧不成书”。揣摩听众心理,力求以新奇有趣、曲折动人的故事扣住人心,有意制造悬念和巧合,善于卖关子,尽一切可能来吸引听众,从而获得收入。

第三,使用大众能够理解的白话进行演说,以生活化的语言代替书面语言,语言通俗浅显,叙事流畅生动,这是小说文体上的重大变革。

11、简述《水浒传》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答:小说塑造人物的主要方法有:第一,把人物置于引人入胜的情节发展中,人物和情节高度融合在一起,给人以符合生活的真实感,避免了人物形象的平板化。(3 分)第二,传奇性与现实性结合,超人与凡人的结合。《水浒》既写出了英雄好汉具有传奇性的超人之处,又写了他们的性格弱点和成长过程。他们具有凡人的品格,这就避免了因过分夸张而失真的缺陷。第三,善于运用对比、烘托的手法,做到英雄人物的共性与个性的结合。小说写许多性情、气质相近的人物,都能表现出他们的差别,做到同中有异。第四,英雄性格的稳定性与可变性的结合。作品中的人物往往在稳定中求变化,在单一中求丰富。

12、简述《儒林外史》的结构特色。

答:散中有骨的结构方式。《儒林外史》结构独特,鲁迅说“虽云长篇,颇同短制”。吴组缃称之为“连环短篇”。它没有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节,而是分别以一个或几个人物为中心,其它一些人物作陪衬,形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故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