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安化傩文化的实践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安化傩文化的实践报告

——以丧葬文化为例

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1404班黄佩

摘要:傩文化是一种远古的原始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远古先民在征服自然中获得生息,繁衍后代,生存的欲望需要宗教(自然宗教)观念的帮助来超越自我,龙的传人以伟大的浪漫主义心性创造了灿烂的巫傩文化。“傩”乃人避其难之谓,意为“惊驱疫厉之鬼”。巫傩活动在生命意识上满足了广大信仰者的心理要求,长期以来,巫傩之风的传承与流布融入习俗之中,即使在现代,仍以传统文化的形态存留于民间。(百度词条)

调查简介:

安化的傩文化,同全国各地的傩文化,有不少相似的基本特征。但由于历史

与地理环境的影响也有别于传统的中国正统傩文化,另外,安化的巫傩文化还受

典型的梅山文化的影响。流传至今,已经有几千年历史。虽然丧葬品准备及丧葬

程序不断减化,但是主要内容并没有太大变化,并且流传至今,家家躲不开,离

不了。广义来说丧葬文化,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文明史中的一部分,它涵

盖了儒家、道家、佛家、三大教派的思想理念。就目前情况看,丧葬习俗懂的人

不多,但是,做白事司仪行当的人却不少。

在重视死亡的文化氛围的影响下形成了既与其他丧葬习俗一脉相承的相似

的丧葬文化,同时,安化的丧葬习俗又具有独特性。

调查时间:2014—2015寒假

调查地点:湖南省安化县

调查对象:主持丧葬仪式的道士

安化县东凡村村民

调查方式:现场提问

实地考察

调查步骤:

1.网上查找资料,了解傩文化,丧葬文化概念。

2.拜访主持丧葬仪式的道士,现场问问题并解答。

3.回到本地,对村民看法进行调查。

相关记录:

相关记录一:问答记录:

我:黄伯伯,安化为什么崇尚这种独特的丧葬方式?

黄:丧葬系统是一个象征系统。它象征着人们脑海中的另一个世界——

鬼神的世界,同时它也象征着现实世界。丧葬习俗中最重要的是灵魂观念,人死

而灵魂不灭,仍能给后代带来祸福。因此,这里的人普遍重视死亡,一方面,村

民们不惜人力物力,把丧事办得心满意足,无可挑剔;另一方面,人们对亡灵极

尽虔诚,祭祀和超度之事,最大限度的消除心中对死亡的恐惧。

我:你们办法事的一般过程是什么?

黄:首先,在人死亡后的第一时间,他的家人会燃放一挂鞭炮宣布人已殡天。之后,便会有人邀请我们前往逝者家中做法事,直至安葬。

我:那你们具体的做法是?

黄:我们到达逝者家中后第一件事便是布置灵堂,我们用符咒,经幡来布置灵堂,将逝者尸体放入棺木中供奉。然后,会有乐器手来灵堂奏哀歌,而我将在打击乐器的伴随下念经超度亡灵。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将重复超度,直到上山安葬。

我:那一般法事是做几天?

黄:这个不一定,要看接下来几天的日子是否适合安葬,一般来说都是三天或者四天。如果日子实在是不好,或者是按照资江以上的习俗。在家做10天半月的法事的例子也有。六月的时候有时做法事知道尸体发臭的也不少见。

我:那安葬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黄:到了安葬的日子,会有好几个青年男人将棺木抬到事先挖好的土坑,让棺木下葬。我们这边是土葬,在去山上的道路上不能是棺木受到任何惊动,不然会遭逝者迁怒。另外,相关亲人必须一直送其上山,并且边走边放鞭炮以示对死者的悼念与重视。

我:在丧葬仪式中,死者的亲眷除了披麻戴孝还需要干什么?

黄:人死之后,与死者关系较亲密的亲属需披麻戴孝,另外,在我们这里,做丧酒的人家会请左邻右舍的人来帮忙安排酒席,而这些人也需系白色的布于腰间,一方面表示哀悼,另一方面告知有关人员死者的离去。还有,我们这的孝子必须跪在灵前不得起身,也不能洗脸洗澡,以前是过七七,孝子不修面,不理发。现在习俗变得开明了许多。除此之外,还有哭丧之类的亲眷,诉说死者的生平。

我:那您是怎么看待这种丧葬习俗的?

黄:我认为这是一种有地域特色与民族特色的活动,但有的人家过分重视也是不好,导致浪费。但作为以其为生的我来说也不太好评价……

相关记录二:

(一)村民调查报告样卷

1.您的年龄:

2.您认为丧事一般以几天为宜?

A.两天

B.三天

C.三天以上

3.您相信鬼神之说吗?

A.相信

B.不相信

C.不知道

4.您对传统丧事相关习俗(如送花圈,吹喇叭)的态度

A.花钱过多,繁琐,应该改变,

B.是对传统的继承,应该保留,

C.中立。

5.您对新兴的一些丧葬方式(如网上祭奠)的看法。

A.此方式简单方便,不浪费资源,可行,

B.失去了传统的韵味,应该摒弃,

C.不了解。

6.您认为将来葬礼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A.会改变,倾向于更加节俭方便,

B.会继续保留传统习俗

C.不清楚

(二)问卷结论

注:由于村民文化素质差异,问卷部分用作口头调查,然后进行统计。

结论:人们对丧葬习俗的态度具有明显的年龄阶段性差异,且明显的受受教育程度的影响。传统的丧葬形式在中老年集体性比较受欢迎,这部分群体大部分相信鬼神之说,重视身后事。主张保留传统。而新一代的年轻人认为丧葬形式过于繁琐,主张简化形式,采用科学方式进

行死者的安葬活动。而对于新兴的网上祭奠活动普遍都不太了解,但也有小部分人看好此种

丧葬形式。由于看法不一,所以丧葬形式各异,其发展趋势难以预估。

调查报告:

关于安化傩文化的调查报告

——以丧葬文化为例

傩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总要组成成分,以鬼神巫傩崇拜为主要特征。在普遍的中国农村,以丧葬习俗为主要体现。此次寒假,我从家乡丧葬文化出发,通过实践考察,对家乡的典型丧葬文化进行了简略的调查,下面是我的一些结论。

丧葬文化一方面可以看做是一种无谓的封建迷信活动,表现了原始社会人民对自然与社会的崇拜与假想,在现在看来是愚昧的。而相反从另外一方面来说,丧葬文化也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形态,犹如种姓观念与宗法观念一般的中华儿女的凝聚力的源泉。如此来说,傩文化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与合理性。总体来说,丧葬文化属于傩文化的一部分,傩文化可以广义的理解为以浪漫主义为核心创造的特殊文化形式,它在生命意识上满足了广大信仰者的心理要求,在没有固定宗教信仰的中国充当了和宗教一般的约束指引作用,是古代文化的“活化石”。我们应该辩证看待。

一、丧葬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殡葬是人类自然的淘汰,是对死者遗体进行处理的文明形式,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文化传统的组成部分。在一百多万年之前,我们的祖先就已劳动、生息、繁衍在祖国辽阔富饶的土地上,经过漫长的岁月,人们生活活动的扩大,原始人群逐渐被一种固定的生活集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