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课程之海洋生态学共51页文档
海洋生态学课件-9.4 海洋生态系统(1)-文档资料
(二)初级生产过程的基本化学反应
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
化学合成作用(chemosynthesis)
不同色素的作用
叶绿素:将吸收的光能直接。 海洋藻类的辅助色素(accessory pigment):吸收的波长 与叶绿素不同,可以吸收其它波长的可见光。
四、海洋新生产力
(一)新生产力的概念 (二)新生产力与营养盐供应特征的关系 (三)新生产力研究的意义
(一)新生产力的概念 1、概念建立的基础: 新生产力概念是建立在N源划分基础上。
Dugdale 和Goering 1967年提出: 进入植物细胞的营养元素来源: 透光层之外输入+透光层内再循环。
9.4.4微型食物网 微型食物网---海洋中自养和异养的超微型浮游生物、 微型浮游生物和小型浮游生物之间形成的网络状营 养关系。
海洋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特点:
(1)海洋食物链通常比陆地食物链长 (2)海洋食物链和食物网更复杂 (3)食物链只表示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
不表示数量。 (4)食物链的层次越多,总体效率越低。 (5)食物网的结构可变
(3)补偿深度的测定:
ID=I0e-KD ; ln ID=lnI0-KD D=(lnI0 - ln ID)/K Dc=(lnI0 - ln Ic)/K 其中: ID:某一深度处的光强; I0 :水表面 光强; K:光线海水体积衰减系数; D :水深; Ic:补偿深度处的光强;Dc :补偿深度
2.生命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9.4.3食物链和食物网 1.食物链—在海洋生物群落中,从植物、细
菌或有机物开始,经植食性动物至各级肉食 性动物,依次形成摄食者与被食者的营养关 系称为食物链。
(完整word)海洋生态学
1.生态系统: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物与非生物环境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所形成的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具有自动调节机制的自然整体。
2.生物地化循环:生态系统之间各种物质和元素的输入和输出以及它们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土壤圈之间的交换。
3.关键种:对群落组成结构和物种多样性(包括生态系统稳定性方面)具有决定性作用的物种。
4.生物泵:有机物生产、消费、传递、沉降和分解等一系列生物学过程构成碳从表层向深海底转移的过程5.生态阈值(环境容量):在人类生存和环境不致受害的前提下,某一环节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6.富营养化:氮磷等植物所需的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水库、河口、海湾等水体,引起藻类大量繁殖、水体透明度和溶解氧含量下降、水质恶化的污染现象。
7.洄游索饵:为寻找或追逐食物所进行的洄游。
8.牧食食物链:以活体植物开为起点,然后是食草动物、一级肉食动物、二级肉食动物等的食物链。
9.碎屑食物链:以动植物死亡尸体等碎屑为起点的食物链。
10.海洋酸化:指由于吸收大气中过量的二氧化碳,导致海水逐渐变酸的过程.11.生态平衡:能在外来干扰下通过自我调节恢复到原初的稳定状态。
12.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有自然生态系统在在其生态运转过程中所产生的物质及其所维持的生活环境对人类产生的服务功能。
13.环境梯度:从赤道到两极的纬度梯度、从海面到深海海底的深度梯度以及行延安到开阔大洋的水平梯度。
14.浮游生物:在水流运动的作用下,被动地漂浮在水层中的生物群.15.越冬洄游:主要是暖水性游泳动物的一种习性,通常在晚秋和初冬水温下降时集群游到适于过冬的海区.16.产卵洄游:产卵季节前集群向产卵场的洄游17.生态因子:生态学上将环境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18.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植物的生长取决于处在最小量状况的必须物质,即,当环境中某物质的量接近于植物所需的最低量时,该物质就对植物的生长和繁殖起限制作用,成为限制因子。
海洋生态学总论-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
第一部分海洋生态学总论第一章生态系统及其功能概论生态系统生态学是现代生态学的核心,这是生态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本章扼要介绍生态系统的概念、组织结构和功能以及生态系统各种生态过程对人类提供的服务,作为全书内容的总概括。
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与功能一、什么叫生态系统地球上的森林、草原、湖泊、海洋等自然环境的外貌千差万别,生物的组成也各不相同,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特征,即其中的生物与环境共同构成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
生态系统(ecological system,ecosystem)就是指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物(一个或多个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所形成的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具有自动调节机制的自然整体。
生态系统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其范围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而定。
一个湖泊、一片草地或一片森林都可以视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态系统。
从大的范围来说,整个陆地或海洋也可视为两个巨大的生态系统。
同样的,海洋还包括沿岸浅海生态系统和深海生态系统两大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的生态系统类型。
生物圈则是一个行星水平的巨大生态系统。
空气、水、土壤和岩石维持着地球表面层里生物的生命,地球上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互相作用,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生态系统概念是英国生态学家Tansley于1935年首先提出来的,强调系统中生物和非生物组分在结构上和功能上的统一。
他指出:“更基本的概念是……完整的系统,它不仅包括生物复合体,而且也包括人们称之为环境的全部物理因素的复合体。
”因此,生态系统这个概念主要在于强调生物与环境的整体性,它在生态学思想中的主要功能在于强调相互关系、相互依存和因果联系。
认识这种整体性概念对于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等全局性重大课题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生态系统概念的提出将生态学推上一个新的研究层次。
随后许多生态学家对生态系统的理论和实践作出巨大贡献。
例如,Thienemann有关营养阶层的论述,Leibing提出生态能量学的概念,Brige和Juday在20世纪40年代就提出“初级生产”的思想,并提出营养动力学的概念。
海洋生态学第十二章
❖ 由于实际现存的生物量 B 难以确定,将Y-B关系转换为Y-f 关系:
Y =f qB =f q(B∞-f q/r)=(qB∞)f-(q2 B∞ / r)f 2 设 a = q B∞ , b = q2 B∞/ r 则 Y =a f -b f 2 或 Y / f= a — bf
❖ 最大持续产量(MSY):在不损害种群本身再
生产能力的情况下,从种群资源中持续获得的最
B1
图 12.l 种群大小与渔业产量关系 示意图(引自 Pitcher & Hart 1982)
B 为种群生物量,B∞为最大种群生物量
大产量,是海洋渔业资源管理的目标 。
厦门大学精品课程之海洋生态学
(二)捕捞力量、网目大小与持续产量的关系
年龄(t)
就要使这种群保持平衡,即P2 = P1, 图 12.5 鱼类种群同龄群体在其生命期间数量和
必须:R + G = F + M
重量的变化
厦门大学精品课程之海洋生态学
2. 补充量
❖ 与种群数量变动有关的第一因子是补充量。
❖ 所谓补充,就是小鱼进入被开发区域成为容易与渔具接触的过程。
未补充 时期
厦门大学精品课程之海洋生态学
❖ 生长参数计算
由体重生长方程式可推导得:
厦门大学精品课程之海洋生态学
4. 鱼类的死亡
瞬时总死亡系数: Z=F+M (F:捕捞死亡;M:自然死亡) 为简化,模型假设M是常数,讨论如何控制F达到合理开发。 ❖ 自然死亡系数
表明平衡状态下,单位捕捞力量渔获量与捕捞力量为线性关系。
厦门大学精品课程之海洋生态学
二、持续产量模型 (cont.)
❖ MSY与fMSY
海洋生态学 第十四章
(McNeely 1990,Wilson & Peter 1988)
厦门大学精品课程之海洋生态学
物种在生态系统中功能中的作用
关键种假说:一些物种对维持系统稳定性和完整性具有重要作用,
称为群落或生态系统的关键种。
冗余假说(功能补偿假说): 物种在功能上有相当程度的重
叠,一个种的丢失不会对生态功能发生影响。
× ×
(A)
× ×
(B)
图 13.1 个体基因型在特定环境中是表现示意图 (引自 Primack 1993)
厦门大学精品课程之海洋生态学
一个物种遗传变异愈丰富,则它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就愈强。 反之,遗传多样性贫乏的物种,在进化上的适应性就较差。
分布地域广、寿命长、基因交流频繁,处于演替末期阶段群落
能量、物质和信息输入 产品生产功能
食物 纤维 药材 能源
环境服务功能 生态系统管理 行动
资源更新 生存环境
人
经济价值 服务功能; 生产资料
类
服务价值 环境功能 生存环境
经济功能; 环境价值 生活必需品
厦门大学精品课程之海洋生态学
生态系统管理的主要原则
生态完整性原则:根据生态系统保持其结构和功能完整性的能力来使
陆地:涵养水源、保护农田等。
厦门大学精品课程之海洋生态学
海洋生物泵与海-气碳通量示意图 (引自SOLARS 2006)
海底
有机碳
厦门大学精品课程之海洋生态学
海水下沉 海水上升(上升流)
(三)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其他功能
休闲旅游:生态旅游业的基础,具美学、娱乐价值。 科研:进行从基因到生态系统的各个层次的的研究,如基因工程
基本组分,也是基因和染色体的载体,在生物多样性三个基本层
海洋生态学
B-eye C-nose D-mouth
From (2002) “exploring facial symmetry in entry-level geometry classrooms”
From (2002) “exploring facial symmetry in entry-level geometry classrooms”
演替(succession) 演替(succession)
生物群聚隨環境、時間的變遷而發生變化。 原有群聚可能暫時或永久消失,而由另一群聚 取代。 亦稱群聚演替、生物演替。 演替所呈現的意義
海洋生態學 Marine Ecology
中山大學海洋生物所 劉莉蓮 Room no. 海A3030
Office hour : Monday 9:00 – 12:00 Tel: 525-2000 ext. 5108 E-mail: lilian@.tw TA:張靖峰 張靖峰 m925010012@.tw
Primary production by photosynthesis and chemosynthesis
CO2 + H2O + energy←→ [CH2O] + O2 CH4 + O2 ←→ [CH2O] + H2O H2S + H2O + O2 + CO2 ←→ [CH2O] + H2SO4 2CO2 + 6H2 ←→ [CH2O] + CH4 + 3H2O
References
Lemley, B. 2000 Isn’t she lovely ? Discover 21(2): /victorpg.html /comp/Preprint/vperlib/2003012 1.1/1/ITC2001.pdf
厦门大学课程之海洋生态学
质量摩尔浓度 (Fe)/nmol·kg-1
0.0 0.2 0.4 0.6 0.8 1.0 1.2 1.4
质量摩尔浓度 (O 2)/μ mol·kg-1
0 0.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0.5
1.0
度/(km) 1.5
O2
深 2.0
2.5
Fe
NO
-
3
3.0
? 纬度、季节、天气、浊度、时间、 海况对补偿深度的影响
总初级生产和呼吸作用(任意单位)
1
2
3
4
0
10 用
作
20
吸
呼 度/m 30 深
40
光合作用
50
60
1
2
3
净初级生产
图 6.5 中纬度海区晴天的初级生产与深度的关系(引自 Tait 1981)
厦门大学精品课程之海洋生态学
二、营养盐
(一)浮游植物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
? 吸收半饱和常数(KN)
? 种群竞争限制性营养盐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 相对保守、稳定 ? 沿岸与大洋种类的差异、季节演替
? Vm / Ks
厦门大学精品课程之海洋生态学
(三)铁限制假说
? C:Fe = 100000 :1 ? Fe在海水中的分布很不均匀,不同海区补充特点不同,从整
体上看,南大洋部分海区和赤道的广阔海区中 Fe含量最低。
厦门大学精品课程之海洋生态学
第六章 海洋初级生产力
第一节 海洋初级生产的基本过程 和生产力的有关概念
? 海洋初级生产的重要意义:
? 为海洋生态系统的运转提供能量来源; ? 估算渔业产量; ? 对全球的碳循环有重要影响。
海洋生态学 第十二章
优点:持续产量模型不需要鉴定研究对象的年龄、生长率、死亡
率和补充率等参数,只要有多年的渔获量和捕捞力量资料,即可满 足计算要求。
缺点:不易获得数据;人为与自然因素影响较多。
厦门大学精品课程之海洋生态学
三、动态库模型
动态库模型把种群作为个体的总和,处于连续的补充、生长与死亡
之中,通过分析这些因素与人类捕捞的关系,作出模型,指导捕捞。 又称为单位补充群体产量模型。
厦门大学精品课程之海洋生态学
沿食物网向下捕捞(fishing down the food web)
图 12.7 过度捕捞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引自 Pew Oceans Commission 2005)
厦门大学精品课程之海洋生态学
二、过度捕捞对渔业产量和渔获物组成的影响
对海洋传统渔业资源的过度捕捞
最大体重(W∞)
体体 重 W
t
个
补充年 捕捞年 龄(tr) 龄(t c)
年龄(t)
图 12.5 鱼类种群同龄群体在其生命期间数量和 重量的变化
厦门大学精品课程之海洋生态学
2. 补充量
与种群数量变动有关的第一因子是补充量。
所谓补充,就是小鱼进入被开发区域成为容易与渔具接触的过程。
未补充 时 期 tr
厦门大学精品课程之海洋生态学
二、持续产量模型 (cont.)
MSY与fMSY
由Y = a f -b f 2 求Y最大值,须令 dY /df = a — 2bf =0 得:f = fMSY =a / 2b=r B∞ / 2q, MSY = a2 / 4b= r B∞2 / 4 只要算得参数a、b就可计算得 MSY 及其相应的 fMSY
3.6 3.5 3.4 3.3 3.2 y = -0.0037x + 3.62 R2 = 0.4606 P<0.01
第十章海岸带与浅海生态系统二厦门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
低温 低溶氧 高营养盐 高盐度、高密度 以上是确定上升流的存在与范围变化的重要依据
厦门大学精品课程之海洋生态学
(二)上升流区生物的生态学特征
❖ 高的浮游植物生物量和初级生产力,单细胞浮游植物的粒径相对 较大
❖ 浮游动物中冷水性种类和数量比例增加 ❖ 群落多样性相对较低 ❖ 食物链环节较少 ❖ 游泳生物(主要是鱼类)生命周期较短,偏向于r选择的类型
厦门大学精品课程之海洋生态学
季节性浮游动物(浮游幼虫)
(a)
(b)
(d) (c)
(g)
(h)
(i)
(l)
(e)
(f)
(k)
(j)
(m)
图 10.8 组成海洋暂时性浮游生物(季节浮游生物)的幼虫
(a) 环节动物 Platynereis 的刚毛幼虫; (b) 鼠蝉蟹的蚤状幼虫; (c) 一种苔藓虫的双壳幼虫; (d)一种固着 生活被囊类的蝌蚪状幼体; (e) 一种纽虫的帽状幼虫; (f) 一种海胆的高级长腕幼虫; (g) 一种多鳞虫的担 轮幼虫; (h) 一种腹足类的面盘幼虫; (i) 一种海蛇尾的长腕幼虫; (j) 一种藤壶的无节幼虫; (k) 一种藤壶 的腺介幼虫; (1) 一种腔肠动物的浮浪幼虫; (m) 一种固着生活水螅虫的水母阶段
厦门大学精品课程之海洋生态学
(三)海草场的生态作用
❖ 附着生物重要的附着底物 ❖ 浅海区重要的生产者,为浅海许多生物提供食物资源 ❖ 海草的根及地下茎可起稳定软底质的作用,抵御风暴对底质的破坏。 ❖ 对很多底栖生物,尤其是许多经济种类有掩护作用。 ❖ 加速沉积使海床面上升,最后可能使其漂浮的叶子到达表面,缓冲
14C示踪,50%初级产物在24小时内以类脂、蛋白质形式进入珊瑚虫。
厦门大学精品课程之海洋生态学
厦门大学精品课程之海洋生态学
lx = nx /n0
dx = nx - nx+1
q x = d x / nx
计算平均期望寿命ex : nx+n+1 x 先计算每年龄期的平均存活数目: L = x
2
其次计算“个体年”的累积 数:
Tx =
L
x
x
最后计算:
Tx ex = nx
ex 表示某年龄阶段(x期)开始平均还可能活多少时间的估计值。
厦门大学精品课程之海洋生态学
1、离散增长
2、连续增长(世代重叠)
N t=N t—1 λ =N0 λt 即: N t= N0ert
→ log10 N t =log10 N t—1 +t log10 λ
dN/dt=N log10 λ=rN(指数增长模型)
指数生长 趋于无限
如美洲兔和加拿大猞猁每隔9~10年,都可见到一个数量高峰年,平均 是9.6年 。
厦门大学精品课程之海洋生态学
厦门大学精品课程之海洋生态学
种群的年龄结构既取决于种的遗传特性,同时也取决于具
体的环境条件,表现出对环境的适应关系。
表 4.1 东海大黄鱼的种群数量与年龄结构 年份 1957 1967 1977 资源生物 量 (万 t) 57.6 49.9 15.6 资源尾数 (亿尾) 14.96 13.28 3.78 年龄范围 1~14 95.2% 1~14 97.8% 1~14 99.7% 优势年龄组 2~8 79.6% 2~7 81.8% 1~4 96.9% 平均年 龄 5.5 4.5 2.7 产量 (万 t) 17.8 19.6 8.9
海洋生态学
低温 低溶氧 高营养盐 高盐度、高密度 以上是确定上升流的存在与范围变化的重要依据
厦门大学精品课程之海洋生态学
(二)上升流区生物的生态学特征
❖ 高的浮游植物生物量和初级生产力,单细胞浮游植物的粒径相对 较大
❖ 浮游动物中冷水性种类和数量比例增加 ❖ 群落多样性相对较低 ❖ 食物链环节较少 ❖ 游泳生物(主要是鱼类)生命周期较短,偏向于r选择的类型
大型浮游植物 (链状硅藻)
食浮游生物的鱼类 (鳀鱼) 或
巨型浮游动物 (大型磷虾)
食浮游生物的鲸 (须鲸)
厦门大学精品课程之海洋生态学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上升流(例)
图 10.11 闽南—台湾浅滩上升流区地理位置图
厦门大学精品课程之海洋生态学
作业
❖ 课后观看BBC“蓝色星球(The Blue Planet)” 系列录像之“Coral Seas”和“Seasonal Seas”。
E EM M
图 10.4 海藻场的地理分布(引自 Mann 1973)
图中示夏季 20℃等温线及优势属(M = M acrocystis, L = Laminaria, E = Eckolonia)
厦门大学精品课程之海洋生态学
(二)大型海藻植物的基本形态结构
浮囊 藻柄 叶片
附着器
图 10.5 示一种海藻植物体的结构 (仿 Nybakken 1982)
❖ 底质 硬质底部
❖ 光线 清澈海区,藻场可延伸至20~30 m深处。
❖ 温度 通常分布在冷水区,暖温带和热带海区则不出现大型藻场。
厦门大学精品课程之海洋生态学
海藻场的地理分布(关注夏季20ºC等温线)
20℃ M
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海洋生态学实验讲义厦门大学海洋系海洋生态学教学组编一九九九年七月实验一、温度对海洋动物发肓速率和孵化率的影响一、实验目的:1、测定不同温度下海洋动物的发肓速率和孵化率,总结某些特定动物发肓的生物学零度和热常数。
2、掌握控温仪、恒温水浴锅、光照培养箱等仪器的使用方法。
二、原理:参见《海洋生态学》第二章。
根据有效积温法则,生物胚胎发育所需总热量基本上是一个常数,即K =N(T-C),其中K为热常数,即完成某一发育阶段所需的总热量,N为完成某一发育阶段所需的时间,T为发育期的平均温度,C为生物学零度。
因此,在适温范围内,提高温度可缩小胚胎发育时间。
三、仪器与设备:1、光照培养箱2、控温仪或恒温水浴锅3、充气机4、1000ml烧杯等玻璃仪器四、实验材料:卤虫(Artemia spp.)又名丰年虫、丰年虾等,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大陆的盐湖、盐田等高盐水域,其适宜盐度范围为20~100,适宜温度范围为25℃~30℃。
卤虫休眠卵(自天然水域捞取后经分离、干燥后制成商品)孵化的无节幼体是水产动物培养初期的优良饵料,其成体亦可作为水产动物的饵料。
正常卤虫休眠卵在适宜条件下,一般15小时左右开始孵化,24小时孵化率达90%以上。
五、实验步骤1、在12只盛有天然过滤海水的1000ml烧杯中加入一定数量(如500粒)卤虫休眠卵,以小型充气机适量充气,使休眠卵均匀悬浮在海水中,并供以连续关照,强度约1000Lx。
将烧杯分为4组,分别在15℃、20℃、25℃和30℃(以光照培养箱、控温仪或恒温水浴锅控制水温)温度下孵化。
2、孵化15小时后,每隔1小时对幼体孵化状况进行观察,并在18、21、24小时分别从4个温度组中取1样品固定计数,计算孵化率。
3、以孵化率达90%时的孵化时间作为卤虫胚胎发育的所需时间,根据有效积温法则,计算卤虫发育的生物学零度和热常数。
实验二、温度对海洋动物呼吸速率的影响一、 实验目的:1、测定海洋动物在适温范围内呼吸速率,分析与温度的相互关系。
(完整word)海洋生态学2009完整版
一、生态学(ecology)是研究生物有机体与其栖息地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海洋生态学是研究海洋生物之间以及海洋生物与其环境之间关系的科学。
二、海洋生态学围绕着全球面临的重大生态课题进行了空前规模的研究。
研究成果为:(本题只需记下大点,内容课堂上后面的章节都讲了,自己发挥就可,不用死记硬背)1、海洋初级生产力总量的研究方面(1)将14C同位素示踪技术应用于海洋初级生产力的测定(2)近20年来,随着海洋调查和研究的深入,发现:一些超微型浮游生物在初级生产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3)70年代以前过低估计了海洋初级生产总量的水平(少估算了浮游生物输送到海水中的部分)2、微型和超微型浮游生物的研究发现许多过去用普通显微镜观察不到的微细生物。
蓝细菌3、新生产力与物质通量研究方面首先:1967年提出了“新生产力”的概念,认为初级生力应包括再生生产力和新生生产力两部分.意义:与生物泵联系,对调节全球气候变化(温室效应)的调节有重要意义其次:C与其他生源要素(N、P、SI等)在不同海洋界面的通量研究日益受到重视4、海洋生态系统食物链、食物网研究方面Ryther1969年提出大洋食物链,沿岸大陆架和上升流区食物链三种类型并估计它们的生态效率;食物网研究中提出生物粒径谱5、海洋微型生物食物环研究。
海洋异养微生物既是分解者,也是生产者。
除了二条经典的能流途径-—捕食食物链和碎屑食物链外,提出了微食物链和微型食物网微型生物食物环:DOM-细菌和真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6、大海洋生态系统的管理方面大海洋生态系统的管理目的:(1)保护海洋生物的多样性(2)合理开发利用生物资源(3)维持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7、全球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研究(Global Ocean Ecosystem Dynamics, GLOBEC)GLOBEC科学研究涵盖了物理海洋学、生物海洋学、化学海洋学和资源生态学(或称渔业生态学)等多个学科,更重要的是侧重于多学科的交叉与综合.主要目标是把海洋生态系统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认识全球环境变化对海洋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动物种群的丰度、多样性和生产力的影响,以及从全球变化的涵义上认识全球海洋生态系统及其主要亚系统的结构、功能对物理变化的反应,发展预测海洋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响应的能力。
海洋主要生态因子及其对生物的作用-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
厦门大学精品课程之海洋生态学
第二节
光
照
一、光在海洋中的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
(一)海水中光的衰减
ID = I0 e-kD k= (lnI0-lnID)/D
I0:海表面光强;ID :深度D处光强;K:平均消光(衰减)系数K值
大小与水体干净程度有关,一般近岸K ≈1;多数浅海K ≈0.1;大西洋
马尾藻海K ≈0.025。
厦门大学精品课程之海洋生态学
厦门大学精品课程之海洋生态学
厦门大学精品课程之海洋生态学
耐受性定律的一些补充原理:
生物可能对某一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很广,而对另一个因子又 很窄。 当某种生物对某一特定生态因子不是处在最适度状态时,对其 他生态因子的耐受限度可能随之下降。图示 在自然界中常可看到生物实际上并不在某一特定生态因子最适 范围内生活. 生物对环境因子的耐受性限度在其生活史中往往不是恒定的, 而是随年龄(或发育阶段)以及其他条件而改变。
101
103
105
岸水 清晰的近
600 800
水 月光 大洋 晰的 清 最 洋水 日光 大 的 晰 最清
生物发光 深海鱼的检出限 弱光层 无光层 颜色可视
浮 游 植 物 生 长
1000 1200
真光层
图 3.3 根据海洋垂直方向上光透射的性质划分的 3 个生物带示意图(Lalli et al. 1997)
①综合性;
②非等价性;
③阶段性; ④不可替代性和可补偿性; ⑤直接性和间接性。
厦门大学精品课程之海洋生态学
二、限制因子的原理
任何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极限而阻碍其生存、生长、繁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51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厦门大学课程之海洋生态学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