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无锡市教育系统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数学》真题及答案
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2017年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小学数学是通过教材,教小朋友们关于数的认识,四则运算,图形和长度的计算公式,单位转换一系列的知识,为初中和日常生活的计算打下良好的数学基础。
下面由店铺为大家分享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一、填空(每空0.5分,共20分)1、数学是研究( 数量关系 )和( 空间形式 )的科学。
2、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基础性 )、(普及性 )和(发展性 )。
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全面 )、(持续 )、(和谐发展 )。
3、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
4、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 组织者)、( 引导者)与(合作者)。
5、《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将数学教学内容分为(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四大领域;将数学教学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数学与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大方面。
6、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7、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四基”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 基本活动经验);“两能”包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教学中应当注意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关系、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关系、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手段多样化)的关系。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的总体目标是什么?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1). 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数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数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选择题 2. 填空题 3. 解答题 4. 分析题 5. 简答题 6. 案例题选择题1.已知全集U=R,集合M={x∣-2≤x-1≤2}和N={x∣x=2k-1,k=l,2…}的关系的韦恩(Venn)图如图1所示,则阴影部分所示的集合的元素共有A.3个B.2个C.1个D.无穷多个正确答案:B解析:由M{x∣-2≤x-1≤2}得-1≤x≤3,则M∩N={1,3},有2个。
2.设z是复数,a(z)表示满足zn=1的最小正整数n,则对虚数单位i,a(i)= A.8B.6C.4D.2正确答案:C解析:a(i)=in=1,则最小正整数n为4,选C。
3.A.B.C.D.正确答案:B解析:4.已知等比数列{an}满足an>0,n=1,2,…,且a5.a2n-5=22n(n≥3),则当n≥1时,log2a1+log2a3+…+log2a2n-1=A.n(2n-1)B.(n+1)2C.n2D.(n一1)2正确答案:C解析:由a5.a2n-5=22n(n≥3)得an2=22n,a>0,则an=2n,log2a1+log2a3+…+log2a2n-1=1=1+3+…+(2n-1)=n2,选C。
5.给定卜列四个命题:①若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与另一个平面都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相互平行:②若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相互垂直:③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相互平行:④若两个平面垂直,那么一个平面内与它们的交线不垂直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也不垂直.其中,为真命题的是A.①和②B.②和③c.③和④C.②和④正确答案:D解析:①,若两条直线平行,则结论不成立;②正确;③,两条直线可能为异面直线。
结论不成立;④正确。
6.一质点受到平面上的三个F1,F2,F3 (单位:牛顿)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已知F1,F2成60°角,且F1,F2的大小分别为2和4,则F30的大小为A.6B.2C.D.正确答案:D解析:利用余弦定理F32=F12+F22—2F1F2cos(180°-60°)=28,所以F3的大小为。
2017年江苏教育局直属学校和四城区中小学新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8年南通市崇川区教育系统招聘教师考试《公共基础+专业知识》真题及答案(精选)一、单项选择题1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 )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A、青霉素B、青蒿素C、茼蒿素D、青莲素2“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
”位于南京乌夫子庙附近的乌衣巷因唐代著名诗人( )的诗句名闻遐迩。
A、杜甫B、李白C、刘禹锡D、贺知章3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三鼎甲”指的是什么?( )A、状元、榜首、状头B、大魁、状元、榜眼C、状元、榜眼、探花D、榜首、状头、探花4“岁寒三友”和“四君子”是中国古代器物、衣物和建筑上常用的装饰题材,“岁寒三友”和“四君子”均包含( )。
A、松、梅B、兰、梅C、竹、菊D、竹、梅5下列戏曲种类中.最早被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是( )。
A、京剧B、越剧C、昆曲D、粤剧6( )的教育思想是当今普遍认同的一种教育思想。
其核心在于对人的肯定,对人智慧、潜能的信任,对自由民主的向往与追求。
A、以人为本B、终身教育C、人的全面发展D、素质教育7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师本人是学校最主要的师表,是最直观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
”这句话说明教师的劳动具有( )。
A、创造性B、示范性C、长期性D、复杂性8《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国策。
教育公平的关键是( )。
A、机会公平B、过程公平C、结果公平D、区域公平9下列选项中,与例图的四个图形有一致性规律的是( )。
A、B、C、D、10泰勒提出的“课程原理”所包含的四个阶段中,( )为最关键的一步,且其他都是围绕其展开的。
A、确定课程目标B、选择课程内容C、组织课程内容D、评价课程内容11《学记》中要求“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提出“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都阐明了( )教学原则。
A、启发性B、巩固性C、循序渐进D、因材施教12能在头脑中把形式和内容分开,使思维超出所感知的具体事物或形象.进行抽象的逻辑思维和命题运算,称为( )。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数学教师历年真题与参考答案精编WORD版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数学教师历年真题与参考答案精编W O R D版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数学教师历年真题与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设三位数2a3加上326,得另一个三位数5b9,若5b9能被9整除,则a+b等于(C )。
A.2B.4C.6D.82.下列图形中,对称轴只有一条的是(C )。
A.长方形B.等边三角形C.等腰三角形D.圆3.“棱柱的一个侧面是矩形”是“棱柱为直棱柱”的(A )。
A.充要条件B.充分但不必要条件C.必要但不充分条件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4.设A与B为互不相容事件,则下列等式正确的是(C )。
A.P(AB)=1B.P(AB)=0C.P(AB)=P(A)P(B)D.P(AB)=P(A)+P(B)5.自然数中,能被2整除的数都是(C)。
A.合数B.质数C.偶数D.奇数6.把5克食盐溶于75克水中,盐占盐水的(B)。
A.1/20B.1/16C.1/15D.1/147.有限小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B )。
A.十进分数B.分数C.真分数D.假分数8.一堆钢管,最上层有5根,最下层有21根,如果自然堆码,这堆钢管最多能堆(B )根。
A.208B.221C.416D.4429.如果曲线y=f(x)在点(x,y)处的切线斜率与x2成正比,并且此曲线过点(1,-3)和(2,11),则此曲线方程为( )。
A.y=x3-2B.y=2x3-5C.y=x2-2D.y=2x2-510.设f(x)=xln(2-x)+3x2-2limx→1f(x),则limx→1f(x)等于( )。
A.-2B.0C.1D.2二.填空题1.2/7的分子增加6,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该增加___21___。
2.用0~9这十个数字组成最小的十位数是______,四舍五入到万位,记作102346万。
3.汽车站的1路车20分钟发一次车,5路车15分钟发一次车,车站在8:00同时发车后,再遇到同时发车至少再过___60分钟___。
小学数学招聘教师考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
i是虚数单位, =()。
A。
1+2i B. —1—2iC。
1—2i D. -1+2i2。
曲线y=x2,x=0,x=2,y=0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为( )。
3。
”|x—1|<2成立”是"x(x—3)<0成立”的().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4. 一名射击运动员连续射靶8次,命中的环数如下:8、9、10、9、8、7、10、8,这名运动员射击环数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A。
3与8 B。
8与8.5C。
8.5与9 D. 8与95. 如图,点A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
A。
(—5,3) B. (5,3)C. (5,—3)D. (—5,-3)7。
从棱长为2的正方体毛坯的一角,挖去一个棱长为1的小正方体,得到一个如右图所示的零件,则这个零件的表面积是().A。
20 B。
22C. 24D. 268。
如果高水平的学生在测验项目上能得高分,而低水平的学生只能得低分,那么就说明()高。
A. 信度B. 效度C. 难度D. 区分度9. 国家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 )。
A. 课程计划 B。
教学大纲C。
教科书 D. 课程设计10. 教师在上新课之后向学生进行有关教学的谈话,这是().A。
巩固性谈话 B。
启发性谈话C. 指导性谈话 D。
交接性谈话11.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是()。
A. 讲授法B. 练习法C. 谈话法 D。
讨论法12。
取得中国教师资格的先决条件是( ).A。
必须是中国公民 B. 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C。
必须具有规定的学历 D. 必须具有教育教学能力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28分)13。
过一点可以画()条直线,过两点可以画()条直线。
14. 在45、9、5三个数中,( )是()的因数,( )是( )的倍数。
2017年江苏省无锡市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数学)真题试卷(题后含
2017年江苏省无锡市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数学)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选择题 2. 填空题 3. 解答题 5. 简答题13. 教学设计题选择题1.下列这些学习策略中,属于认知策略的是( )。
A.对数和形记忆策略B.数学理解和思考C.关于注意力的策略D.问题解决的反思策略正确答案:A解析:对数和形记忆策略属于认知策略,B、C、D选项均属于元认知策略。
2.在讲授“乘法结合律”时,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加法结合律”推出乘法结合律,这是利用了( )的数学思想。
A.假设B.类比C.转化D.对应正确答案:B解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乘法结合律”与“加法结合律”进行比较,引导学生探究其相同过相似之处,这体现了数学教学中的类比思想。
3.“体会平均数的作用,能计算平均数,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实实际意义”,这是小学第二阶段数学课程在( )方面的内容要求。
A.数与代数B.图形与几何C.统计与概率D.综合与实践正确答案:C解析:《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内容中指出,“体会平均数的作用,能计算平均数,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实实际意义”是第二学段统计与概率方面的内容。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课堂提问就是教师问学生答B.所有课堂提问都应有个清晰正确答案C.课堂提问要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思考时间D.课题提问中个别学生出现的问题可暂时不用解决正确答案:C解析:课堂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个别学生的问题也需重视;课堂提问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但不意味着课堂提问就是教师问学生答,学生提问也是课堂提问的一部分,教师加以引导则能够更好的起到提问的作用;课堂提问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提问要重视学生的思维过程,结果(答案)固然重要。
考察学生思考的过程同样是课堂提问的目的之一,还有一些教师设置的提问环节,只是为了引出后续的教学过程,所以并不是所有的课堂提问都有个清晰正确的答案。
5.袋中有4只白球,2只红球,从袋中取2次球,每次任取1只,观察颜色后放回,取到的2只球,1只白球和1只红球的可能性是( )。
2021年无锡市教育系统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数学》真题及答案
A 、 对数和形记忆策略B 、 数学理解和思考C 、 关于注意力的策略D 、 问题解决的反思策略A 、 假设B 、 类比C 、 转化D 、 对应A 、 数与代数B 、 图形与几何C 、 统计与概率D 、 综合与实践A 、 课堂提问就是教师问学生答B 、 所有课堂提问都应有个清晰正确答案C 、 课堂提问要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思考时间D 、 课题提问中个别学生出现的问题可暂时不用解决A 、 1/3B 、 5/6C 、 4/9D 、 8/15A 、 -1B 、 1C 、 0D 、 2017年无锡市教育系统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数学》真题及答案第1题 单选题 (每题3分,共6题,共18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
每小题3分。
共18分)1、下列这些学习策略中,属于认知策略的是()。
2、在讲授“乘法结合律”时,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加法结合律”推出乘法结合律,这是利用了()的数学思想。
3、“体会平均数的作用,能计算平均数,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实实际意义”,这是小学第二阶段数学课程在()方面的内容要求。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5、袋中有4只白球,2只红球,从袋中取2次球,每次任取1只,观察颜色后放回,取到的2只球,1只白球和1只红球的可能性是()。
6、是()。
第2题 填空题 (每题2分,共10题,共2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l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7、义务教育阶段是数学课程的总目标,主要是从知识技能、________、 ________、情感态度四方面进行具体阐述的。
8、奥苏伯尔为说明他的意义学习理论,从两个维度上对学习进行划分:根据学习的内容把学习分成_______和_______;根据学习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_ 。
20219、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课,数学目标设定内容为“使学生经历运用假设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分析假设后的数量关系,初步体会假设的策略,并能运用假设策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其中________、_________是描述结果目标的行为动词;_________、_______是描述过程目标的行为动词。
2017年江苏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数学)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7年江苏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数学)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2. 填空题3. 解答题填空题1.已知集合A={l,m},B={2,3},A∩B={2},则A∪B=______。
正确答案:{1,2,3}。
解析:因为A∩B={2},所以m=2,A={1,2{,A∪B={1,2,3}。
2.a,b∈R,若a+2i与2—6i(其中i为虚数单位)互为共轭复数,则a+b=______。
正确答案:4。
解析:因为a+2i与2—6i互为共轭复数,所以a=2,b=2,则a+b=4。
3.双曲线的离心率是______。
正确答案:解析:双曲线方程中4.从2名男同学,2名女同学中选两人参加体能测试,则选到的两名同学至少有一名男生的概率______。
正确答案:解析:一个男生都没有的概率为5.如图Rt△ABC中,∠ACB=90°,D是AC上靠近A的三等分点,若正确答案:解析:6.如图,已知圆C与X轴相切于点T(1,0),与Y轴正半轴交于两点A,B(B在A的上方)且AB=2,则圆C在点B处的切线在X轴上的截距______。
正确答案:解析:连接BC,CT,设半径为r,由于r为切点,所以CT⊥x轴,点C到AB的距离为1,直线BC的斜率为一1,则在B点切线方程的斜率为1。
切线方程为7.已知等差数列{an}的公差d∈N*,且a1+a2=一2,a2a3<0,则an=______。
正确答案:解析:等差数列{an}中,a2=a1+d,a3=a1+2d,由于d>0,所以a3>a2,即a3=a2+2d>0①,a2=a1+d<0②,因为a1+a2=一2,有8.已知(1+x)25=a0+a1x+…+a25x25,则a1+2a2+3a3+…+25a25=______。
正确答案:25×224。
解析:对(1+x)25=a0+a1x+…+a25x25两边求导,有25(1+x)24=a1+2a2x+…+25a25x24,当x=1时。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数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7(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数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7(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选择题 2. 填空题 6. 案例题8. 计算题9. 综合题选择题1.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0∈φB.|0|∈φC.D.{φ}={0}正确答案:C解析: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填空题2.1、4、3、6、5、( )、( )、……。
( )里的数分别是( )和( )。
正确答案:8;7解析:规律:奇数项1、3、5、7…;偶数项4、6、8…。
3.在中国象棋里,不同的棋子代表不同的数字,请你想一想,下面竖式算式里的棋子各代表哪些数字。
正确答案:车一1;马一4;卒一0;兵一5;炮一2解析:卒+卒=卒,得:卒=0;兵+兵=卒,得:兵=5,车=1;马+车=兵,得:马=4;炮+炮=马,得:炮=2。
4.25,38,14,12,65,这5个数据的中位数是( )。
正确答案:25解析:由中位数的定义可知。
5.方程组的解为( )。
正确答案:x=1,y=26.已知,则f(一2)=( )。
正确答案:0u案例题请你仔细阅读材料,针对所提问题谈谈你的看法:头一次登上讲台,就被他——那个闻名全校的淘气包刘刚“将了一军”。
记得那天,初为人师的我在作完自我介绍后,面对一张张可爱的小脸,望着五十几位天真活泼的学生,情不自禁地说:“今后,我会像大姐姐一样去爱护你们每一个人。
”我的话音刚落,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刘刚猛然站起来,大声说:“陈老师,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我迟疑了一下,笑着对他说:“当然可以,请问吧!”“你喜欢好学生,还是差生?”他的眼睛中闪过一丝狡黠,歪着脑袋看我。
这时,我发现同学们都睁大眼睛望着我,尤其是两个成绩不好的学生,更是紧张地盯着我。
“刘刚,你知道什么叫差生吗?”我用温和的口气问他。
“不就是像我这样的学生吗?”他有些迷惑地看着我。
“不,”我摇了摇头说,“差生是各方面都不好的学生,据我了解,我们班没有差生。
就拿你刘刚来说吧,你爱劳动,乐于助人,体育方面顶呱呱,人又聪明,怎么能说是差生呢?”“我……我学习不好。
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大全及答案解析
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大全及答案解析历年真题汇编(二)(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自然数中,能被2整除的数都是 ( )。
A.合数B.质数C.偶数D.奇数2.下列几个数中,能同时被3和5整除的最小四位偶数是()。
000 002 1103.三峡电站的总装机量是一千八百二十万千瓦,用科学记数法把它表示为()。
A. ×108千瓦B. ×107千瓦C. ×108-千瓦D. ×107-千瓦4.设集合M={x|x2-x<0},N={x||x|<2},则()。
∪N=M ∪N=R ∩N=Φ∩N=M5. 下列图形中,对称轴只有一条的是()。
A.长方形B.等边三角形C.等腰三角形D.圆6.若|x+2|+|y-3|=0,则xy的值为()。
A. -8B. -6C. 57. “|x-1|<2成立”是“x(x-3)<0成立”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8.把5克食盐溶于75克水中,盐占盐水的()。
A. 1/20B. 1/16C. 1/15D. 1/149.如果曲线y=f(x)在点(x, y)处的切线斜率与x2成正比,并且此曲线过点(1,-3)和(2,11),则此曲线方程为()。
A. y=x3-2B. y=2x3-5C. y=x2-2D. y=2x2-510. 一名射击运动员连续射靶8次,命中的环数如下:8、9、10、9、8、7、10、8,这名运动员射击环数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A. 3与8B. 8与C. 与9D. 8与911. 按照学生的能力、学习成绩或兴趣爱好分为不同组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称为()。
A. 活动课时制B. 分组教学C. 设计教学法D. 道尔顿制12. 国家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
A. 课程计划B. 教学大纲C. 教科书D. 课程设计13. 教师在上新课之后向学生进行有关教学的谈话,这是()。
无锡市教育系统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数学》试题(网友回忆版)
无锡市教育系统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数学》试题(网友回忆版)[单选题]1.下列这些学习策略中,属于认知策略的是()。
A.对数和形记(江南博哥)忆策略B.数学理解和思考C.关于注意力的策略D.问题解决的反思策略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对数和形记忆策略属于认知策略,B.C.D选项均属于元认知策略。
[单选题]2.在讲授“乘法结合律”时,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加法结合律”推出乘法结合律,这是利用了()的数学思想。
A.假设B.类比C.转化D.对应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乘法结合律”与“加法结合律”进行比较,引导学生探究其相同过相似之处,这体现了数学教学中的类比思想。
[单选题]3.“体会平均数的作用,能计算平均数,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实实际意义”,这是小学第二阶段数学课程在()方面的内容要求。
A.数与代数B.图形与几何C.统计与概率D.综合与实践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内容中指出,“体会平均数的作用,能计算平均数,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实实际意义”是第二学段统计与概率方面的内容。
[单选题]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课堂提问就是教师问学生答B.所有课堂提问都应有个清晰正确答案C.课堂提问要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思考时间D.课题提问中个别学生出现的问题可暂时不用解决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课堂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个别学生的问题也需重视;课堂提问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但不意味着课堂提问就是教师问学生答,学生提问也是课堂提问的一部分.教师加以引导则能够更好的起到提问的作用;课堂提问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提问要重视学生的思维过程,结果(答案)固然重要,考察学生思考的过程同样是课堂提问的目的之一,还有一些教师设置的提问环节,只是为了引出后续的教学过程,所以并不是所有的课堂提问都有个清晰正确的答案。
[单选题]5.袋中有4只白球,2只红球,从袋中取2次球,每次任取1只,观察颜色后放回,取到的2只球,1只白球和1只红球的可能性是()。
2017年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数学》
一、单选题1、教学关系是教师的教育学生的学统一的实质是()。
A.师生对话B.师生交往C.共同讨论D.课堂活动B2.新课程标准通盘考虑了九年的课程内容,将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分为()阶段。
A.两个B.三个C.四个D.五个B3、所谓在教学时要“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指教师要有()。
A.针对性B.逻辑性C.知识性D.创造性A4、在教育情境的种种遭遇中每一个学生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为()A.表现性课程目标B.生成性课程目标C.行为取向性目标D.价值取向性目标A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时()A.《标准》并不规定内容的呈现顺序和形式。
B.《标准》提倡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式呈现知识内容。
C.《标准》努力体现医务教育的普及型、基础性和发展性。
D.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制定了中小学各科学科的“教学大纲”,以逐步取代原来的“课程标准”。
D6、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问题上,应该坚持的是()A.坚持人文教育为主B.坚持科学教育为主C.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携手并进D.要看情况而定C7、构成教育活动的两个最基本的要素是()A.教师和学生B.教师和教科书C.学生和教科书D.教学内容和手段A8、“这次考试失败是因为我运气不好”这是把失败归因于()A.内部的可控因素B.内部的不可控隐私C.外部的可控因素D.外部的不可控因素D二、填空题1.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与()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2.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特别是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
现代信息技术3.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
6.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4.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该是一个()、()、()的过程。
生动活泼;主动的;富有个性5.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
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考试及答案(五套)
)。
A. 0.182×10 8 千瓦
B. 1.82×10 7 千瓦
C. 0.182×10 8 千瓦 D. 1.82×10 7 千瓦
4.设集合 M={x|x 2 -x<0},N={x||x|<2},则( )。
A.M∪N=M
B.M∪N=R C.M∩N=Φ D.M∩N=M
5. 下列图形中,对称轴只有一条的是( )。
D. y=2x 2 -5
10. 一名射击运动员连续射靶 8 次,命中的环数如下:8、9、10、9、8、7、10、8,这
名运动员射击环数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A. 3 与 8
B. 8 与 8.5
C. 8.5 与 9
D. 8 与 9
11. 按照学生的能力、学习成绩或兴趣爱好分为不同组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称为( )。
七、教法技能 【答案要点】“摸到红球的概率”一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计算一类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方法,体会概率的意义;能对一类事 件发生的概率进行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猜想——试验并收集试验数据——分析试验结果”活动过程, 了解概率的意义,体会概率是描述不确定现象的数学模型,发展随机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游戏活动,养成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并能在学习活动中获得 成功的体验。
x2
由 4
y2 3
1 得 (3 4k 2 )x2
8k 2x 4k 2
12 0 ,
y k(x 1)
x1
x2
8k 2 3 4k 2
,
x1 x2
4k 2 3
12 4k 2
,
OM ON x1x2 y1y2
x1x2 k 2[x1x2 (x1 x2 ) 1]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数学》真题及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数学》真题及答案
考试题目一:计算题
1. 请计算:23 + 45 - 12 × 3 = ?
答案:23 + 45 - 12 × 3 = 23 + 45 - 36 = 68 - 36 = 32
解析:根据运算法则,首先进行乘法运算,然后再依次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最终求得结果 32。
考试题目二:几何图形
2. 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分别为5cm、7cm和8cm,请问该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
答案:该三角形的周长 = 5cm + 7cm + 8cm = 20cm
解析:三角形的周长等于三条边长之和,根据给定的边长计算可得周长为20cm。
考试题目三:分数运算
3. 计算:3/5 ÷ 2/3 = ?
答案:3/5 ÷ 2/3 = 3/5 × 3/2 = 9/10
解析:两个分数相除,等价于第一个分数乘以第二个分数的倒数。
所以计算过程为:3/5 × 3/2 = 9/10。
考试题目四:倍数和因数
4. 请问36的因数有几个?
答案:36的因数有9个。
解析:一个数若能被整除,那么这个数就是它的因数之一。
36能被1、2、3、4、6、9、12、18和36整除,因此36的因数有9个。
考试题目五:时间计算
5. 如果现在是上午10点,15分钟后是几点几分?
答案:上午10点 + 15分钟 = 上午10点15分
解析:在计算时间时,只需将分钟加到现有时间上即可。
所以现在是上午10点,15分钟后就是上午10点15分。
以上是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数学》的真题及答案,希望对考生们有所帮助。
祝愿大家取得好成绩!。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数学历年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设三位数2a3加上326,得另一个三位数5b9,若5b9能被9整除,则a+b等于( )。
A.2B.4C.6D.82.下列图形中,对称轴只有一条的是()。
A.长方形B.等边三角形C.等腰三角形D.圆3.“棱柱的一个侧面是矩形”是“棱柱为直棱柱”的( )。
A.充要条件B.充分但不必要条件C.必要但不充分条件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4.设A与B为互不相容事件,则下列等式正确的是( )。
A.P(AB)=1B.P(AB)=0C.P(AB)=P(A)P(B)D.P(AB)=P(A)+P(B)5.自然数中,能被2整除的数都是( )。
A.合数B.质数C.偶数D.奇数6.把5克食盐溶于75克水中,盐占盐水的( )。
A.1/20B.1/16C.1/15D.1/147.有限小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 )。
A.十进分数B.分数C.真分数D.假分数8.一堆钢管,最上层有5根,最下层有21根,如果自然堆码,这堆钢管最多能堆( )根。
A.208B.221C.416D.4429.如果曲线y=f(x)在点(x,y)处的切线斜率与x2成正比,并且此曲线过点(1,-3)和(2,11),则此曲线方程为( )。
A.y=x3-2B.y=2x3-5C.y=x2-2D.y=2x2-510.设f(x)=xln(2-x)+3x2-2limx→1f(x),则limx→1f(x)等于( )。
A.-2B.0C.1D.2二.二.填空题1.2/7的分子增加6,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该增加______。
2.用0~9这十个数字组成最小的十位数是______,四舍五入到万位,记作万。
3.汽车站的1路车20分钟发一次车,5路车15分钟发一次车,车站在8:00同时发车后,再遇到同时发车至少再过______。
4.在y轴上的截距是1,且与x轴平行的直线方程是______。
5.在一个边长为6厘米的正方形中剪一个最大的圆,它的周长是______厘米。
面积是______。
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数学面试真题及答案
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数学面试真题及答案第一批小学数学《位置》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小学数学《位置》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一、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我们全班有40名同学,如果我要请你们当中的某一位同学发言,不叫出你们的名字,你们能帮我想想要如何表示才能既简单又准确吗?学生各抒己见,讨论出用“第几列第几行”的方法来表述。
今天继续在前面学习过前后左右的基础上学习《位置》。
(二)生成新知1.提问:谁能描述出××同学具体坐的位置?(学生讨论,各抒己见)2.学生练习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他同学的位置。
(注意强调先说列后说行)先指名说说,然后同桌互相提问互相说。
可以采用不同的问法来练习。
同学互相评价。
3.教师教学写法:××同学的位置在第3列第4行,我们可以这样表示:(3,4)。
按照这样的方法,你能写出自己所在的位置吗?(学生把自己的位置写在练习本上,指名回答),同学互相评价(三)深化新知1.刚才大家确定一个同学的位置,用了几个数据?(2个)2.我们习惯先说列,后说行,所以第一个数据表示列,第二个数据表示行。
如果这两个数据的顺序不同,那么表示的位置也就不同。
(让学生体会位置的相对性。
)(四)应用新知1.教师念出班上某个同学的名字,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写出他的准确位置。
2.指名说出同学的名字,其他同学在本子上写出准确位置并集体订正。
3.同座位互相说某同学名字,对方写出位置;或说出某一位置,让同学说出是哪位同学?4.发散思维:生活中还有哪些时候需要确定位置,说说它们确定位置的方法。
(五)小结作业小结:我们今天学了哪些内容?你觉得自己掌握的情况如何?学生自由表达,自由评价。
教师最后总结。
作业:观察平移前后的图形,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图形不变,右移时列也就是第一个数据发生改变,上移时行也就是第二个数据发生改变)二、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1.你认为这节课重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数学专业问题】【参考答案】本节课的重点是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数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数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选择题 2. 填空题 3. 解答题选择题1.下列运算结果等于1的是( ).A.(一3)+(一3)B.(一3)一(—3)C.—3×(—3)D.(一3)÷(一3)正确答案:D解析:A项,(一3)+(一3)=一6;B项,(一3)一(一3)=0;C项,(一3)×(一3)=9;D项,(一3)÷(一3)=1.2.下列图形中,对称轴只有一条的是( ).A.长方形B.等边三角形C.等腰三角形D.圆正确答案:C解析:长方形有两条对称轴,A排除.等边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B排除.圆有无数条对称轴,D排除.等腰三角形只有一条对称轴,即为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或顶角平分线).3.若x=1,y=,则x2+4xy+4y2的值是( ).A.2B.4C.D.正确答案:B解析:x2+4xy+4y2=(x+2y)2,将x=1,代入(x+2y)2,结果为4.4.设三位数2a3加上326,得另一个三位数5b9,若5b9能被9整除,则a+b等于( ).A.2B.4C.6正确答案:C解析:由2a3+326=5b9可得,a+2=6,又5b9能被9整除,可知b=4,则a=2,所以a+b=2+4=6.5.在Rt△ABC,∠C=90°,sinA=,则cosB的值等于( ).A.B.C.D.正确答案:B解析:在Rt△ABC中,6.“棱柱的一个侧面是矩形”是“棱柱为直棱柱”的( ).A.充要条件B.充分但不必要条件C.必要但不充分条件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正确答案:C解析:棱柱的一个侧面是矩形=>棱柱的侧棱垂直于底面,而棱柱为直棱柱=>棱柱的侧棱垂直于底面=>棱柱的侧面为矩形.故为必要但不充分条件.7.如右图,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4,∠BAD=120°,则菱形ABCD 的周长为( ).A.20B.18C.16D.15正确答案:C解析:由”菱形的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知,在AABC中,∠BAC=60°又由“菱形的四条边相等”知,△ABC为正三角形,得AB=4.故菱形的周长为16.8.设f(x)=xln(2一x)+3x2—2,则等于( ).A.一2B.0D.2正确答案:C解析:对f(x)=xln(2一x)+3x2一2两边同时取极限为:=0+3—2,即3=3,故=1.故选C.9.长方体的主视图、俯视图如下图所示(单位:m),则其左视图面积是( ).A.4m2B.12m2C.1m2D.3m2正确答案:D解析:由主视图、俯视图可知,左视图为长是3m,宽是1m的长方形,则其面积为3m×1m=3m2.10.设A与B为互不相容事件,则下列等式正确的是( ).A.P(AB)=1B.P(AB)=0C.P(AB)=P(A)P(B)D.P(AB)=P(A)+P(B)正确答案:B解析:由A与B为互不相容事件可知,A∩B=,即P(AB)=0且P(A+B)=P(A ∪B)=P(A)+P(B).故选B.填空题11.计算(+π)0+2—1=______.正确答案:解析:原式=12.在一个边长为6厘米的正方形中剪一个最大的圆,它的周长是______厘米;面积是______.正确答案:6π9π平方厘米解析:正方形中剪一个最大的圆,即为该正方形的内切圆.故半径r=6÷2=3(厘米),所以它的周长为2πr=2π×3=6π(厘米),面积为πr2=π×32=9π(平方厘米).13.已知函数,当x=一2时,y的值是______.正确答案:3解析:当x=一2时,14.汽车站的1路车20分钟发一次车,5路车15分钟发一次车,两车于8:00同时发车后,再遇到同时发车至少再过______.正确答案:60分钟解析:由题干可知,本题的实质是求20与15的最小公倍数.因为20=2×2×5,15=3×5,所以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为2×2×3×5=60.即再遇到同时发车至少再过60分钟.15.已知关于x的方程3x一2m=4的解是x=m,则m的值是______.正确答案:4解析:因为3x一2m=4,所以,又因为x=m,则∴m=4.16.有一类数,每一个数都能被11整除,并且各位数字之和是20,问这类数中,最小的数是______.正确答案:119917.在y轴上的截距是1,且与x轴平行的直线方程是______.正确答案:y=1解析:与x轴平行的直线的斜率为0,又在y轴上的截距为1,由直线方程的斜截式可得,该直线的方程为y=1.18.如右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B∥CD,AD⊥CD,AB=1cm,AD=6cm,CD=9cm,则BC=______cm.正确答案:10解析:作BE⊥DC,∵四边形ABCD是直角梯形,AB∥CD,∴AD∥BE,∴四边形ABED是矩形,AD=BE=6cm,AB=DE=1cm,∴EC=DC—DE=DC—AB=9—1=8cm,∴BC=19.有一组数列:2,一3,2,一3,2,一3,2,一3,……根据这个规律,那么第2010个数是______.正确答案:一3解析:根据数列可得其规律为奇数项为2,偶数项为一3,∵2010为偶数,∴答案为一3.20.如右图,已知直线AB是⊙O的切线,A为切点,OB交⊙O于点C,点D在⊙D上,且∠OBA=40°,则∠ADC=______.正确答案:25°解析:∵直线AB是(⊙O的切线,∴OA⊥BA,∠BAO=90°,又∵∠OBA=40°,∴∠BOA=90°一40°=50°,又∵∠CDA=∠COA,∴∠ADC=25°.解答题21.解方程组:正确答案:①一②得一2x=6,解得x=一3,y=一8,22.前进小学六年级参加课外活动小组的人数占全年级总人数的48%,后来又有4人参加课外活动小组,这时参加课外活动的人数占全年级的52%,问还有多少人没有参加课外活动?正确答案:设全年级总人数为x人,则x·48%+4=52%x解得:x=100所以没有参加课外活动的人数为100×(1—52%)=48(人).23.如下图,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点D,直线EF经过点O,分别与AB,CD的延长线交于点E,F求证: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正确答案:如右图所示,∵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BO=DO,又∵AB∥CO,∴∠FDO=∠EBO,在△FDO和△EBO中,∠FDO=∠EBO,∠FOD=∠EOB,BO=DO,∴△FDO≌△EBO.∴FD=BE.∴FC=AE.∴AECF为平行四边形.设二元函数z=x2ex+y,求24.正确答案:=2xex+y+x2ex+y=(x2+2x)ex+y;25.正确答案:=x2ex+y;26.dz.正确答案:=(x2+2x)ex+ydx+x2ex+ydy.27.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DAB=60°,AB=15cm,已知圆O的半径等于3cm,AB,AD分别与圆O相切于点E,F圆O在平行四边形ABCD内沿AB方向滚动,与BC边相切时运动停止.试求圆O滚过的路程.正确答案:连接OE、OF、AO,设圆O运动至边AB、CB相切的切点为M、N,连接BO’、NO’、MO’.根据切线长定理可知,AE=AF,∠FAO=∠EAO=30°,又∵OE=3cm,∴AE=∵∠DAB=60°,∠ABC=120°,根据切线长定理可知,O’N=O’M,O’M=3cm,∠O’BN=∠O’BM=60°,∴MB=(cm).∴圆O的运动路程即为EM=AB—AE—MB=下图是二次函数y=(x+m)2+k的图象,其顶点坐标为M(1,一4).28.求出图象与x轴的交点A,B的坐标;正确答案:由二次函数y=(x+m)2+k的顶点坐标为M(1,一4)可知,m=一1,k=一4.则二次函数y=(x一1)2一4与x轴的交点为A(一1,0),B(3,0).29.在二次函数的图象上是否存在点P,使S△PAB=S△MAB,若存在,求出P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正确答案:设存在点P(c,d)使S△PAB=S△MAB,则S△PAB=|AB|d=×4×d=2d.S△MBA=|AB|×4=×4×4=8,∴S△PAB=2d=×8,∴d=5.将d=5代入y=(x一1)2一4得:x1=一2,x2=4.即存在点P(一2,5)或(4,5)使S △PAB=S△MBA.30.将二次函数的图象在x轴下方的部分沿x轴翻折,图象的其余部分保持不变,得到一个新的图象,请你结合这个新的图象回答:当直线y=x+b(b<1)与此图象有两个公共点时,b的取值范围.正确答案:如图,当直线y=x+b经过A(一1,0)时一1+b=0,可得b=1,又因为b<1,故可知y=x+b在y=x+1的下方,当直线y=x+b经过点B(3,0)时,3+b=0,则b=一3,由图可知,b的取值范围为一3<b<1时,直线y=x+b(b<1)与此图象有两个公共点.。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数学-17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数学-17(总分100, 做题时间90分钟)一、填空题1.△+口+口=44△+△+△+口+口=64那么口=______,△=______。
SSS_FILL分值: 2答案:17,10[解析] 由题干知△+2口=44(1);3△+2口=64(2),(2)-(1)得2△=20,则△=10,从而2口=44-10,解得口=17。
2.把无理数记作a,它的小数部分记作b,则等于______。
SSS_FILL分值: 2答案:-2[解析] 因为4<5<9,所以2<a<3,故的整数部分是2,即b=a-2,所以3.有2角、5角和1元的人民币各若干张,要从中取出2元,有______种取法。
SSS_FILL分值: 2答案:6[解析] 2张一元;1张一元+2张五角;1张一元+5张二角;4张五角;2张五角+5张二角;10张二角。
共有6种取法。
4.不等式|2x+1|-2|x-1|>0的解集为______。
SSS_FILL分值: 2答案:[解析] 令f(x)=|2x+1|-2|x-1|,则由得f(x)>0的解集为。
5.如果将一根木料锯成3段,小明要用6分钟,爸爸锯木料的速度是小明的3倍,由爸爸将这根木料锯成5段,需要______分钟。
SSS_FILL分值: 2答案:4[解析] 小明锯一次需3分钟,小明爸爸锯一次需1分钟。
锯成5段需要锯4次。
6.在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曲线(t为参数)与曲线(θ为参数,a>0)有一个公共点在x轴上,则a=______。
SSS_FILL分值: 2答案:[解析] 曲线直角坐标方程为y=3-2x,与x轴交点为;曲线直角坐标方程为,与x轴交点为(-a,0),(a,0);由a>0,曲C1与曲线C2有一个公共点在x轴上,知。
7.设等差数列an 的前n项和为Sn,若a6=S3=12,则。
SSS_FILL分值: 2答案:1[解析] 根据条件可求得首项为2,公差为2,代入即可得出答案。
8.已知,则tan2α=______。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数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数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选择题 2. 填空题 3. 解答题 4. 分析题 5. 简答题 6. 案例题选择题1.一个车间改革后,人员减少了20%,产量比原来增加了20%,则工作效率A.提高了50%B.提高40%C.提高了30%D.与原来一样正确答案:A解析:可设原先人数及产量均为1,则效率亦为1,新的效率为1.2÷0.8=1.5。
工作效率提高了l.5-1 =0.5。
2.在比例尺是1:4000000的地图上,量得A、B两港距离为9厘米,一艘货轮于上午6时以每小时24千米的速度从A开向B港,到达B港的时间是A.15点B.17点C.19点D.2l点正确答案:D解析:0.09×4×106=360千米,360÷24=15小时,6+15=21,即21点到达。
3.将一根木棒锯成4段需要6分钟,则将这根木棒锯成7段需要多少分钟?A.10B.12C.14D.16正确答案:B解析:锯3次,成4段,用时6分钟,即每一次用时2分钟。
锯成7段,需锯6次,用时6×2=12分钟。
4.A、B、C、D四人一起完成一件工作,D做了一天就因病请假了,A做了6天,B做了5天,C做了4天。
工程结束后,D拿出48元给A、B、C三人作为报酬,若按天数计算劳务费,则这48元中A分了多少元?A.18B.19.2C.20D.32正确答案:B解析:48÷(6+5+4) ×6=19.2。
5.工程队用3天修完一段路,第一天修的是第二天的,第三天修的是第二天的倍,已知第三天比第一天多修270米,这段路长多少米?A.2760B.2790C.2820D.2850正确答案:B6.在复平面内,复数z=i(1+2i)对应的点位于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正确答案:B解析:x=i(1+2i)=i+2i=-2+i,复数x所对应的点为(-2,1)。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数学历年真题及参考答案
出结果并检验结果是否正确。4.将上面买鞋的过程加工提炼成一道数学应用题:
小刚原有 217 元,用了 198 元,现在还剩多少元?结合表演,列式计算并检验。
5.引导对比,小结整理,概括出速算的法则。……练习反馈表明,学生“知其然,
也应知其所以然”。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中公专家解析】由 2a3+326=5b9 可得,a+2=b,又 5b9 能被 9 整除,可知
/
的内切圆。故半径 r=12×6=3(厘米),所以它的周长为 2πr=2π×3=6π(厘米), 面积为πr2=π×32=9π(厘米 2)。 6.17 10【中公专家解析】由题干知△+2□=44(1),3△+2□=64(2),(2)-(1)得 2 △=20,则△=10,从而 2□=44-10,解得□=17。 7.1199 【中公专家解析】略 8.-1 【中公专家解析】间断点即为不连续点,显然为 x+1=0 时,即 x=-1。 9.12 【中公专家解析】由 f(x)=x 可知,f′(x)=(x)′=(x12)′=12x-12=12x, 故 f′(1)=12×1=12。 10.1 【中公专家解析】因为 f′(x)=3x2≥0,所以 f(x)在定义域 R 上单调递增, 所以在[-1,1]上也递增,故最大值在 x=1 处取得,即为 f(1)=1。 三.解答题 1.解:设全年级总人数为 x 人,则 x·48%+4x=52%,解得:x=100 所以没有参加课外活动的人数为 100×(1-52%)=48(人)。 2.解:[112+(3.6-115)÷117]÷0.8 =[32+(335-115)÷87]÷45 =(32+125×78)÷45 =(32+2110)÷45 =185×54 =92。 四.分析题 参考答案:成因:没有理解整除的概念,对于数的整除是指如果一个整数 a,除 以一个自然数 b,得到一个整数商 c,而且没有余数,那么叫做 a 能被 b 整除或 b 能整除 a。概念要求除数应为自然数,0.4 是小数。而且混淆了整除与除尽两 个概念。故错误。 预防措施:在讲整除概念时,应让学生清楚被除数、除数和商所要求数字满足的 条件。即被除数应为整数,除数应为自然数,商应为整数。并且讲清整除与除尽 的不同。 五.案例题 1. 参考答案 分析建议:张教师主要用了抽象与概括的思想方法;李老师用了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