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王蒙教案

合集下载

《善良》王蒙教案(3篇)

《善良》王蒙教案(3篇)

第1篇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王蒙及其作品,激发学生对善良的思考。

2. 培养学生对议论文的文体意识,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和分析能力。

3.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践行善良,信守与人为善的原则。

教学重点:1. 理解文章的中心观点,把握文章的论证结构。

2. 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欣赏精彩语句。

3. 通过对善良的思考,培养学生向善的心态。

教学难点:1. 理解文章中的对比论证法。

2. 深入理解文章的观点,把握文章的逻辑思路。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善良?善良有什么意义?2. 提问:在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过善良的人和事?你是如何看待善良的?二、作者介绍1. 介绍王蒙的生平及作品,让学生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

2. 提问:王蒙在作品中如何表达对善良的理解?三、文本分析1. 梳理文章脉络: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表明观点。

2. 分析文章中的对比论证法,如善良与凶恶的对比、善良与愚蠢的对比等。

3. 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如排比、反问等,体会作者的表达效果。

四、课堂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文章中提到的善良与愚蠢、善良与凶恶的对比,你对这些观点有何看法?2. 学生代表发言,分享自己的观点。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文章的中心观点和论证结构。

2. 提问:你认为文章中的善良有何意义?二、课堂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践行善良?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如何做到与人为善?2. 学生代表发言,分享自己的观点。

三、总结与拓展1. 总结文章的中心观点和论证结构,强调善良的意义。

2. 拓展: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践行善良,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文章中心观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文章论证结构的把握程度。

3. 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参与度和发言质量。

4. 学生在生活中践行善良的情况。

第2篇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王蒙的《善良》,了解作者对善良的深刻理解和阐述。

《善良》王蒙教案

《善良》王蒙教案

《善良》王蒙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王蒙的《善良》,让学生理解善良的本质和价值,培养学生的善良品质。

2. 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细节,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对人性的思考,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善良》2. 课文内容分析:本文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善良的故事,揭示了善良的本质和价值,教育人们要珍惜善良,传递善良。

三、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善良的价值。

2. 学会关注作品中的细节,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学难点:1. 理解善良的本质和价值。

2. 学会在现实生活中传递善良,践行善良。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阐述善良的价值。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细节,进行小组讨论。

3. 实践法:鼓励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践行善良,传递善良。

一、善良的含义1. 讲解善良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善良的本质。

2. 分析课文中的例子,让学生体会善良的价值。

二、善良的表现1. 分析课文中的善良行为,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细节。

2. 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表现善良?三、善良的力量1. 讲解善良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性。

2. 讨论:善良如何影响人际关系和社会和谐?四、善良的传承1. 讲解善良如何在代际之间传承。

2. 讨论:如何将善良传递给下一代?五、善良与道德1. 讲解善良与道德的关系。

2. 讨论:善良如何提升个人道德修养?六、善良与幸福1. 讲解善良与幸福的关系。

2. 讨论:善良如何带来幸福?七、善良与宽容1. 讲解善良与宽容的关系。

2. 讨论:善良如何体现宽容?八、善良与助人1. 讲解善良与助人的关系。

2. 讨论:如何用善良的心去助人?九、善良与公正1. 讲解善良与公正的关系。

2. 讨论:善良如何体现公正?十、善良与勇敢1. 讲解善良与勇敢的关系。

2. 讨论:如何在面对困难时保持善良?十一、善良与智慧1. 讲解善良与智慧的关系。

2. 讨论:善良如何体现智慧?十二、善良与成长1. 讲解善良与成长的关系。

《善良》王蒙教案(1)

《善良》王蒙教案(1)

《善良》王蒙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王蒙所著《善良》一文,位于教材第十章“人性之光”第二节。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善良的含义,探讨善良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分析善良与道德、人性的关系,以及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践行善良。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善良的含义,认识到善良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善良与道德、人性的关系,以及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践行善良。

重点:善良的含义及其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善良的实践情景,引发学生对善良的思考。

2. 新课内容:(1)让学生阅读教材,理解善良的含义。

(2)讨论善良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举例说明。

(3)分析善良与道德、人性的关系。

(4)探讨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践行善良。

3. 例题讲解:分析教材中的一个典型例题,讲解善良在人际交往中的应用。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善良的含义2. 善良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3. 善良与道德、人性的关系4. 如何践行善良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结合教材内容,谈谈你对善良的理解。

(2)举例说明善良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

2. 答案:(1)善良是指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具有道德品质的人。

(2)善良在人际交往中具有润滑剂的作用,可以增进人际关系,提高社会和谐度。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度,以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 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践行善良。

(2)开展关于善良的主题班会,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3)推荐阅读关于善良的书籍,拓宽学生视野。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善良》王蒙学习教案

《善良》王蒙学习教案

《善良》王蒙学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王蒙的作品《善良》,涉及教材的第三章节“人性探索”。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作品中通过人物的善良行为展现的人性光辉,探讨善良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和意义,分析作者通过作品传递的积极向上的社会价值观。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感受作品中人物的善良品质,培养他们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道德情操。

2.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学会从作品中挖掘人性光辉。

3.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使他们能够结合现实生活,对善良的价值进行深入思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分析作品中善良行为背后的人性光辉,以及善良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

重点:理解作品主题,培养学生的善良品质和道德素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现实生活中善良行为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善良的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简要介绍作者王蒙及《善良》这部作品,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主题。

3. 课文讲解:详细讲解作品内容,分析人物善良行为的具体表现,引导学生体会人性光辉。

4. 例题讲解:结合作品,设计一道关于善良价值的思考题,引导学生深入探讨。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善良行为的例子,进行课堂分享。

六、板书设计1. 作品主题:《善良》2. 人物善良行为表现3. 善良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4. 学会关爱他人,传递正能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作品《善良》,谈谈你对善良的认识和理解,并结合现实生活举例说明。

2. 答案要求:观点明确,论述清晰,不少于300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关注身边的善良行为,进行观察和思考,将善良的品质融入日常生活。

同时,推荐阅读其他有关善良主题的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关于培养学生的善良品质和道德素养。

2. 教学难点中分析作品中善良行为背后的人性光辉,以及善良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

《善良》王蒙_教案(3篇)

《善良》王蒙_教案(3篇)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掌握文学常识,了解王蒙的生平及文学成就。

- 学习对比论证法的运用,理解其在文章中的作用。

- 理解文章结构层次,把握文章论证的严密性。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辨能力。

- 通过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语言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善良的意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 在生活中信守与人为善的原则,关爱他人,传递正能量。

二、教学重点1. 对比论证法的运用及作用。

2. 认识善良的意义,在生活中信守与人为善的原则。

三、教学难点对生活中有些现象的认识,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善良。

四、教学时间二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提问:你认为人世间最宝贵的是什么?2. 引导学生思考,引出善良这一话题。

二、作者介绍1. 介绍王蒙的生平及文学成就。

2. 简述王蒙的善良哲学。

三、文本分析1. 梳理文章脉络:导入善良话题→批驳对善良的错误理解→善良的力量与凶恶对比→善良的本质→呼唤善良。

2. 重点分析:- 分析第三、四段写作技巧,理解作者批驳错误观点的方法。

- 分析作者在第三、四段连用五个问句的用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 找出课文中的排比句,分析其作用。

四、课堂练习1. 仿写排比句,加深对排比手法的理解。

2. 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善良的理解。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

2. 提问:善良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体现?二、拓展延伸1. 介绍与善良相关的名言警句、故事等,丰富学生对善良的认识。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善良融入到生活中?三、总结提升1. 总结文章的中心思想,强调善良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践行善良,传递正能量。

四、作业布置1. 撰写一篇关于善良的作文,谈谈自己对善良的理解。

2. 观察身边的人和事,记录下体现善良的瞬间。

六、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对比论证法、文本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王蒙的《善良》一文。

《善良》教案完美版

《善良》教案完美版

03
知识拓展:相关文学作品与现象探讨
类似主题作品推荐阅读
《悲惨世界》
雨果的这部经典作品描绘了众多 善良的人物,通过他们的善行和 牺牲,展现了人性中光明的一面

《爱的五种语言》
虽然是一本心理学书籍,但它从 善良和关爱的角度探讨了人际关 系的本质,对于理解善良在人际
关系中的作用很有帮助。
《活着》
余华的小说讲述了一个人在苦难 中坚守善良的故事,对于理解善
或听闻的。
讨论时间:10分钟。期间, 教师可以在各小组间巡视,倾 听学生的讨论并给予必要的引
导。
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选出12个最具代表性的故事,准备
在全班分享。
学生代表发言,分享感悟和体会
每个小组选出的代表依次上台发 言,分享本组的“善良”故事。
发言内容包括:故事梗概、个人 感悟和体会、以及故事对自己的
影响和启发。
其他同学可以在代表发言完毕后 提问或补充,形成全班互动。
教师点评和总结
教师对每个小组的发言进行点评,肯定其中的优点和亮点,指出需要改 进的地方。
针对学生的感悟和体会,教师进行引导和深化,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 “善良”的内涵和意义。
教师总结本次讨论会的效果和意义,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身边 的“善良”行为,积极传递正能量。同时,布置相关作业或思考题,引 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探讨“善良”的主题。
THANKS
感谢观看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感受善良带来的美好和力量
选取典型案例
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和感染力的善良行为案例,如无私奉献、见义 勇为等,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感受到善良的力量和美好。
讨论分析
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和分析,引导他们深入理解善良行为的内 涵和价值,激发他们的向善之心。

《善良》王蒙教案

《善良》王蒙教案

《善良》王蒙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王蒙所著《善良》一文,位于教材第十二章“人性之光”第三节。

内容详细阐述了善良的含义、表现以及善良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通过具体事例展现了善良的力量。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善良的含义及其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

2. 学会通过具体事例分析善良的表现,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3.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善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具体事例深入理解善良的含义。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善良的实践情景,引发学生对善良的思考。

2. 新课导入:展示课文,引导学生预习课文,思考善良的含义。

3. 课文学习:a.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b. 教师讲解课文,分析善良的含义及表现。

c. 结合课文,讨论善良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

4. 例题讲解:分析一个关于善良的例题,让学生学会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善良。

5. 随堂练习: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讨论善良在生活中的具体表现。

六、板书设计1. 《善良》2. 内容:a. 善良的含义b. 善良的表现c. 善良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善良的作文。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关注身边的善良事迹,进行分享交流,进一步提高道德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具体事例深入理解善良的含义。

3. 作业设计:关于善良的作文。

一、教学难点的突破1. 通过讲述实践情景,让学生感受到善良的力量。

例如,讲述一个发生在身边的关于善良的故事,让学生体会到善良对他人及社会的影响。

2. 结合课文内容,分析善良在不同场景下的表现。

善良(教案)王蒙

善良(教案)王蒙

热爱和平
积极维护社会和谐和稳 定,不参与暴力和冲突 ,倡导和平、合作和共
赢的理念。
诚信守信
保持诚实和守信的品质 ,不欺骗他人和违背承 诺,树立良好的个人形
象和信誉。
THANKS
感谢观看
01
《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
他性格内向、朴实善良,对待家人、朋友和乡亲总是尽心尽力地帮助,
是现代文学作品中典型的善良人物形象。
02
《活着》中的福贵
他在经历了种种磨难后依然保持着善良的本性,对待家人和邻居总是关
心备至,展现了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
03
《许三观卖血记》中的许三观
他虽然是一个普通的卖血者,但却有着一颗善良的心,对待需要帮助的
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尊重他人、关 爱他人、积极向上;培养对善良的认 同感和追求善良的价值观。
能力目标
能够分析善良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 具备辨别善良行为的能力;能够运用 所学知识,培养自身的善良品质。
教学内容与安排
善良的含义和特点
阐述善良的内涵和外延,分析善 良的特点,如无私、利他、宽容
等。
善良的重要性
《青春万岁》、《组织部来了个 年轻人》、《活动变人形》、《 蝴蝶》、《布礼》等
风格特点
善于捕捉和表现生活中的矛盾和 冲突,以现实主义手法刻画人物 形象,注重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 ,语言生动幽默,富有感染力。
文学地位及影响
被誉为“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代 表之一”,作品被翻译成多种文
字,在国际上享有较高声誉
善良的行为能够传递正能量, 激发他人的善意和爱心,形成 和谐友爱的人际关系。
善良的人更容易获得他人的尊 重和信任,从而建立良好的人 际关系。
善良与社会道德风尚的关系

《善良》王蒙-教案

《善良》王蒙-教案

《善良》王蒙-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善良的含义,认识到善良是一种美德,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善良》这篇文章,深入思考善良的本质和表现。

3. 培养学生的同理心,使他们能够关心他人,乐于助人,体现善良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文章《善良》的内容概述,包括善良的定义、善良的表现和善良的意义。

2. 分析文章中王蒙对善良的解读,以及他通过个人经历传达的善良价值观。

3. 讨论善良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思考善良的含义和意义。

2. 通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享个人对善良的理解和经历。

3. 利用案例分析,让学生通过具体情境来思考如何体现善良。

四、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善良的含义。

2. 阅读文章:《善良》王蒙,让学生自主阅读,理解文章内容。

3. 讨论文章:提问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善良的本质。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个人对善良的理解和经历。

5. 案例分析:提供一些实际情境,让学生思考如何体现善良。

五、教学评估1. 学生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和小组讨论的积极性。

2. 学生理解度评估: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了解学生对善良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应用能力评估:通过案例分析,观察学生如何将善良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六、教学拓展1. 补充阅读:提供一些与善良主题相关的文章或故事,让学生进一步拓宽视野,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善良表现。

2. 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一些善良行为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善良的重要性。

3. 公益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公益活动,如志愿者服务、捐款捐物等,让学生将善良付诸实践。

3. 强调善良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体现善良。

八、作业布置2. 鼓励学生在家中进行一项善良行为,并记录下来,下节课分享。

2024年《善良》王蒙教案(多应用)

2024年《善良》王蒙教案(多应用)

《善良》王蒙教案(多应用)《善良》王蒙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课文《善良》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2)学会通过文本分析,深入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3)提高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通过问题驱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3)通过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生命的道德观念。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内容1.课文《善良》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2.作者王蒙的观点和态度。

3.善良的意义和价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善良》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2)学会通过文本分析,深入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2.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评价善良。

(2)如何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生命的道德观念。

四、教学准备1.教学资源:课文《善良》、多媒体设备。

2.教学环境:安静、舒适的教室。

3.教学工具:投影仪、白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1)教师简要介绍作者王蒙及其作品。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善良》,思考善良的含义。

2.阅读课文(10分钟)(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3.分析课文(1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结构和内容。

(2)学生分组讨论,深入理解课文中的观点和态度。

(3)教师总结,强调善良的意义和价值。

4.情感教育(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身边的善良事迹。

(2)学生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善良。

(3)教师总结,强调关爱他人、尊重生命的重要性。

5.课堂小结(5分钟)(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6.作业布置(5分钟)(1)完成课后练习题。

(2)撰写一篇关于善良的作文。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2.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有趣?3.教学方法是否恰当?4.学生对善良的理解和认识是否有所提高?5.如何改进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理解善良的含义和价值,树立关爱他人、尊重生命的道德观念,并在生活中践行善良。

善良(教案)王蒙

善良(教案)王蒙

善良(教案)王蒙篇一:---王蒙教案---王蒙? 教学目标1.筛选文章关键信息,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观点。

2.理解文章重要语句的含义,加深对“善良”的认识。

3.培养议论文的文体意识,学习理性的思维方式。

4.启发学生对善良的思考,学会用一颗向善的心看待纷繁复杂的生活。

? 教学重点1.理清文章思路,筛选文章关键信息。

2.理解文章重要语句的含义,加深对“善良”的认识,学会用一颗向善的心看待纷繁复杂的生活。

? 教学难点逐步深入地理解文章的观点,抓住其中的逻辑思路。

? 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法? 教学工具多媒体?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指导学生安排时间预习课文,排演短剧。

二、导入1.请同学们用两分钟写出一个人最宝贵的五种品质,引出“善良”。

2.观看短剧请同学们抒发感想。

三、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观点1.运用议论文提炼论点的方法,找出文章的中心观点。

明确:我喜欢善良,不喜欢凶恶。

2.根据议论文基本结构,理清本文思路。

明确:提出问题(第1—4自然段):针对善良似乎过时,善良往往被看着愚蠢的情况,提出自己的思考。

分析问题(第5—11自然段):阐述自己对善良的理解与认识。

通过对比,强调了善良的力量和作用。

表明观点(第12自然段):重申自己喜欢善良,相信国人会变得越来越善良。

四、重点研读(一)研读第一部分1.现实中,一般人是怎样看待“善良”的?作者对这些看法持什么态度?你是如何看出来的?明确:一是“早就过了时”——被利益原则与实力原则取代:为利益可以放弃善良;是否有实力、才干比善良与否重要。

作者并不认同这一看法,由“似乎”一词可以看出。

二是被看作“愚蠢”——两个寓言故事作为证明。

作者对此提出一连串的疑问,从中体现出作者的反对态度。

2.作者是怎样层层追问的?明确:层层追问如下:那些需要帮助、等待帮助的人当中,有多大比例是毒蛇或是恶狼?为了有限的毒蛇和恶狼,不惜将一切视为恶狼,是一种什么疾病?我们以对待毒蛇和恶狼的态度对待过的人中,有多少是真正的毒蛇和恶狼?以对待毒蛇或恶狼的态度对待并非毒蛇恶狼的人,我们成了什么?(这样的层层追问是王蒙语言的一大特点,注意引导学生体会。

2024年《善良》王蒙教学教案

2024年《善良》王蒙教学教案

2024年《善良》王蒙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并感悟文章的主题思想,学会关爱他人,传递善良。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3.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学会运用生动、具体的细节来表现人物形象。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文章主旨,感悟善良的力量。

2.教学难点:分析文章的表达技巧,学会运用细节描写。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引导学生谈论生活中遇到的善良行为,激发学生对善良的认识。

2.简要介绍作者王蒙及其作品《善良》。

二、整体感知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语言风格。

2.指导学生划分段落,概括各段主要内容。

三、深入解读1.分析文章主人公的形象,理解善良的品质。

2.探讨文章中善良与邪恶的对比,突出善良的力量。

3.分析文章的表达技巧,如对比、讽刺等。

四、课堂小结2.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善良的作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善良的理解。

2.引导学生谈论善良在生活中的体现。

二、合作探究1.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文章中的细节描写,探讨其作用。

2.汇报讨论成果,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善良的内涵。

三、拓展延伸1.让学生举例说明善良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2.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善良。

四、课堂小结2.布置作业:改编《善良》的结尾,突出善良的力量。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善良的理解。

2.引导学生谈论善良在生活中的体现。

二、写作指导1.分析作文要求,明确写作目标。

2.指导学生运用细节描写,表现善良的品质。

三、课堂练习1.让学生当堂写作,完成关于善良的作文。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写作中的问题。

四、作文评讲1.选取优秀作文进行评讲,分析其写作优点。

2.提出改进意见,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第四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前三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善良的理解。

2.引导学生谈论善良在生活中的体现。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善良融入日常生活。

《善良》教案范文

《善良》教案范文

《善良》教案《善良》教案范文作为一名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善良》教案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善良》教案1一、学习目标1 、了解王蒙及其善良哲学,引发学生有意识地对善良进行思考。

2 、学习本文严密的论证结构,理清本文写作思路,把握主要内容。

3、学习课文中多种修辞方法的运用,欣赏课文中的精彩语句。

二、学习重点:学习本文严密的论证结构,培养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三、学习步骤:(一)导入:广州街头一个乞丐为四川灾民捐款的故事。

(二)作者简介、写作背景和意义经历了十年动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似乎变得复杂。

在过分强调斗争的年代,善良的伦理道德淡薄了,缺失了。

王蒙在一场场政治运动中劫后余生,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善良,而是更感到善良的可贵,升华了对善良的认识。

(三)文本分析1 、梳理文章脉络:导入善良话题批驳对善良的错误理解善良的力量与凶恶对比善良的本质呼唤善良。

2 、重点分析(1)分析第三、四段写作技巧。

作者重在批驳那些善良即愚蠢的寓言故事以及由此产生的错误看法。

作者为了达到目的,不断提出疑问,层层展开进行反驳,充分揭露了持错误观点者想法的荒谬,特别是反问句的使用,使文章更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2)分析作者在第三、四段连用五个问句的用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找出课文中的排比句并分析其作用。

(4)找出课文中“善良”与“凶恶”的对比并谈一谈对比在论证中的作用。

四、课后拓展:谈谈有没有因为善良而被欺骗的时候,请大家说说对善良的看法。

五、推荐阅读:王蒙《我的处世哲学》《善良》教案2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的思路。

2、理解善良的作用与内涵,做一个善良的人。

3、理解对比论证的作用。

教学过程【预习】1、阅读课文本文是一篇议论性散文,阅读时,要想一想作者的话对不对,有没有道理。

做批注2、朗读课文一、理清文章思路(一)方法:先找出每段的中心句(或概括每段的内容),然后划分段落,写大意。

《善良》教学设计

《善良》教学设计

《善良》教学设计《善良》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本课15个生字,其中会写“传、掉、星、助、灭、赶、别、所”8个字。

能力目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目标:体会男孩的善良,懂得应做一个心地善良的人。

二、教学重点掌握8个生字的音、形;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体会男孩的善良。

四、教具准备录音、生字卡片、幻灯五、教学时数两课时一、质疑激趣,导入全文。

1、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2、引导学生思考: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如:“善良”是什么意思?这个“善良的孩子”是谁?为什么说他是“善良的孩子”)3、带着上面的问题,自由轻声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4、汇报沟通: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二、细读课文,朗读感悟。

1、出示课文第1自然段句子:“有个男孩,他有许多愿望。

”引导学生思考:“愿望”是什么?想想:小男孩会有什么愿望?(小男孩会有什么愿望,学生可以随意想像,只要合理就行)2、再读课文第2————5自然段,找出小男孩与妈妈的对话,练习朗读,加以理解体会。

1)思考:从他们的对话中,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吗?小组讨论沟通。

2)指导朗读,着重指导读问句,注意读出疑问的语气,师生分角色读,激发学生爱好。

3、自读课文第6—————10自然段,以小组的形式找出小男孩与星星的对话。

学生相互沟通:从它们的对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谈谈自己的想法。

1)练习朗读小男孩与星星的对话,在此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对词句的体会。

思考:句子中“赶紧”去掉后,意思会有什么不同?你可以换一个词吗?从这里你体会到了什么?(“赶紧”是马上的意思,表现了男孩的毫不犹豫,“快”表现了男孩害怕星星熄灭的急切心理,这两个词用在这里充分表现了男孩的善良)练习用“赶紧”说话。

指导朗读。

2)拓展想象:星星知道自己可以回到天空,它会有什么表现?(加上表情或动作加以理解)飞回到天空后,它会对伙伴们说些什么?3)引导学生扣住课题,体会关键词“善良”(心肠好,关怀别人)。

《善良》教案3篇(全文完整)

《善良》教案3篇(全文完整)

《善良》教案3篇(全文完整)《善良》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1、选择一个社会性的、道德两难的话题,训练学生的辩证思维;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和生活,学会道德判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形成正确的态度和高尚的价值观;3、促进学生形成个性化的思想主见和多元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教学内容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作文。

当我们在人行天桥上看到折肢断腿的儿童,繁华街头的“失学少年”,毫无疑问地,我们内心的善良被深深地触动着。

然而,如果说当年“*母亲案”胡曼莉借抚孤之名,行敛财之实让我们愤怒的话,西安福利彩票诈骗案却让我们出离了愤怒。

不断推陈出新的欺骗花样,有时对我们的良心的确是一种煎熬和考验,我们的善良被人以最大的恶意利用了,我们的善良在一点点地萎缩,不知最终会不会几近于无?善与不善,给与不给,这真是一个问题。

(材料编自《*青年》2004年24期)请以“善良”为话题,自拟标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善良,成就你的蕙质良心(“文心杯“全国作文大赛一等奖)南灵宝五高苏胜华“风送花香红满地,雨滋春树碧连天。

”是的,世界很美,不仅是因为有春的烟波画船,有夏的朝云暮卷!,有秋的云霞绚烂,有冬的冰肌玉骨,更是因为有善良的滋润,有关爱的呵护,有理解的支撑,有祝福的陪伴。

善良,不是容颜的闭月羞花,不是举止的温文尔雅,不是财富的腰缠万贯;更不是权势的叱咤风云。

善良,是黑暗凄冷中的如豆星火,是干涸枯竭时的点滴甘露,是迷惘徘徊时的一句点化,是沉迷无助时的一把搀扶。

真正的善良是来自心灵深处的真诚的同情与怜惜,无私的关爱与祝福。

真正的善良,无须剪红刻翠,无须粉黛雕饰,它本身就是人们内心最原始的一种纯朴的纯洁的感情精华。

人之初,性本善。

可是在经历了太多的锤炼之后,我们在学会坚强的同时也逐渐变得冷漠起来。

我们匆匆地在人潮汹涌中寻找适合自己的角色,漠然地与一切和自己不相关的人与事擦肩而过,我们似乎早已习惯了“各自打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处世哲学,而不愿再牵挂别人的任何困苦。

《善良》王蒙教案

《善良》王蒙教案

《善良》王蒙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王蒙的《善良》,让学生理解善良的含义,认识到善良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美好品质。

3.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善良》的内容简介。

2. 分析课文中的主人公善良品质的表现。

3. 讨论善良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三、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善良》的主题思想。

2. 分析主人公的善良品质及其在故事中的作用。

3. 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汲取善良的力量,关爱他人。

四、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发现善良的美好。

2. 如何让学生将善良品质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主人公的善良品质。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善良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3. 实践法:引导学生将善良品质付诸实践,关爱他人。

教案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王蒙及其作品《善良》,引发学生对善良主题的兴趣。

2. 朗读课文:学生齐读或分组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所传达的善良氛围。

3. 讲解课文: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主人公的善良品质及其在故事中的作用。

4. 讨论:组织学生就善良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展开讨论,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汲取善良的力量。

七、课后作业1. 请学生复述课文《善良》的故事情节。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善良的短文,阐述自己在生活中如何践行善良。

八、课程评价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是否能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阐述。

3. 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质量,是否能将善良品质付诸实践。

九、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对善良的理解和践行情况,以及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十、教学拓展1. 推荐学生阅读王蒙的其他作品,加深对作家及其作品的理解。

2. 组织学生参加关于善良的主题活动,如公益活动、志愿服务等,将善良品质付诸实践。

善良(教案)王蒙

善良(教案)王蒙

善良(教案)王蒙教案主題:善良教學目標:1. 學生能理解善良的定義及其對個人和社會的重要性。

2. 學生能夠分辨善良的言行和惡劣的言行。

3. 學生能夠運用學到的善良觀念與他人建立正向的關係。

教學步驟:導入活動:1. 啟發學生思考:你認為什麼是善良?善良對你來說有什麼意義?2. 讓學生分享自己的想法,並將學生的回答整理在黑板上。

知識講解:1. 解釋善良的定義:善良是指對他人和社會持有積極、正面的態度和行為。

善良的人樂於助人、關心他人的需要,並始終保持一種正面、友善的態度。

2. 強調善良的重要性:善良不僅對他人有正面的影響,同時也能讓我們自己感到快樂、滿足和有成就感。

善良也能建立正向的關係、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

活動:1. 設置角色扮演活動:學生分成小組,每組分配一個場景或情境,例如:遇到需要幫助的老人、看到別人遭遇困難等。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並演示善良的行為應如何應對。

2. 角色扮演演示:每個小組輪流表演他們所討論的情境,其他小組觀看並給予評價和建議。

討論:1. 討論善良與惡劣的言行之間的區別:列出一些常見的善良行為和惡劣行為,讓學生描述它們的區別。

教師引導討論,幫助學生理解如何選擇善良的行為。

2. 分組討論:將學生分成小組,讓他們討論遭遇不公義或不公平的情況時,應該如何以善良的方式應對。

每個小組選擇一個情境演示,並討論其他小組的解決方案。

結語:1. 回顧重點:善良對個人和社會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選擇善良的言行。

2. 邀請學生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善良行為的經歷。

3. 以一個相關的實例或故事作為結尾,強調善良行為的力量和影響。

教學資材:1. 善良的定義和重要性的簡介。

2. 角色扮演場景或情境的卡片。

3. 一些列出善良行為和惡劣行為的清單。

4. 紙筆和黑板。

評估方法:1. 角色扮演活動的學生表現。

2. 討論小組的解決方案和討論的參與程度。

3. 學生分享的日常生活中的善良行為的經歷。

教学设计《善良》王蒙教案

教学设计《善良》王蒙教案

《善良》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 手法,如比喻、排比等,增强 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作品语言简练明快,节奏感强, 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和思考 空间。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善良》篇章结构和写作特点
篇章结构
文章以清晰的逻辑线索展开,从对善良的赞美、对善良的质疑、到对善良的坚 持和呼唤,层层深入,构成完整的论述体系。
案例分析法在深入理解中作用
选择典型案例
选择与《善良》主题相关的典型 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
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认识。
引导学生分析
引导学生从案例的背景、问题、解 决方案等方面进行分析,培养他们 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案例与理论相结合
将案例分析的结果与《善良》中的 理论观点相结合,让学生更加深入 地理解文本的主题和意义。
多媒体辅助手段提升效果
制作课件
制作精美的课件,将《善良》中 的重要内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
现出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播放视频
选择与《善良》主题相关的优质 视频资源,让学生在观看中感受
文本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利用网络资源
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查找与 《善良》相关的资料和信息,拓
宽他们的视野和知识面。
05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关心他人的情感态度,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通过学习《善良》一文,激发学生对善良品质的追求和向往,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人文素 养。
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差异化要求
01
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要求他们在掌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能够 对作者的观点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价,形成自己的见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善良》---王蒙
教学目标
1.筛选文章关键信息,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观点。

2.理解文章重要语句的含义,加深对“善良”的认识。

3.培养议论文的文体意识,学习理性的思维方式。

4.启发学生对善良的思考,学会用一颗向善的心看待纷繁复杂的生活。

教学重点
1.理清文章思路,筛选文章关键信息。

?
2.理解文章重要语句的含义,加深对“善良”的认识,学会用一颗向善的心看待纷繁复杂的生活。

教学难点
逐步深入地理解文章的观点,抓住其中的逻辑思路。

教学方法
问题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法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指导学生安排时间预习课文,排演短剧《善良归家》。

二、导入
1.请同学们用两分钟写出一个人最宝贵的五种品质,引出“善良”。

2.观看短剧《善良归家》请同学们抒发感想。

三、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观点
/
1.运用议论文提炼论点的方法,找出文章的中心观点。

明确:我喜欢善良,不喜欢凶恶。

2.根据议论文基本结构,理清本文思路。

明确:
提出问题(第1—4自然段):针对善良似乎过时,善良往往被看着愚蠢的情况,提出自己的思考。

分析问题(第5—11自然段):阐述自己对善良的理解与认识。

通过对比,强调了善良的力量和作用。

表明观点(第12自然段):重申自己喜欢善良,相信国人会变得越来越善良。

四、重点研读
<
(一)研读第一部分
1.现实中,一般人是怎样看待“善良”的作者对这些看法持什么态度你是如何看出来的
明确:一是“早就过了时”——被利益原则与实力原则取代:为利益可以放弃善良;是否有实力、才干比善良与否重要。

作者并不认同这一看法,由“似乎”一词可以看出。

二是被看作“愚蠢”——两个寓言故事作为证明。

作者对此提出一连串的疑问,从中体现出作者的反对态度。

2.作者是怎样层层追问的
明确:层层追问如下:
那些需要帮助、等待帮助的人当中,有多大比例是毒蛇或是恶狼
为了有限的毒蛇和恶狼,不惜将一切视为恶狼,是一种什么疾病

我们以对待毒蛇和恶狼的态度对待过的人中,有多少是真正的毒蛇和恶狼
以对待毒蛇或恶狼的态度对待并非毒蛇恶狼的人,我们成了什么
(这样的层层追问是王蒙语言的一大特点,注意引导学生体会。


3.小结:这部分针对现实中一般人对“善良”的错误看法发表自己的见解,以一连串的质疑表明自己的态度,引人思考,继而转入下文对“善良”的论述,这种写法叫先破后立。

(二)研读第二部分
1.这部分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用这一论证方法有什么好处
明确:对比论证。

(找出所在段落)
第五段力量对比:善良稚弱——凶恶强大(尽管善良常败,但人们还是喜欢善良,进而阐述了善良的作用)

第八段结果对比:善良得弘扬——凶恶被压缩(从道德、意义上阐述善良的内涵和外延)第十一段心态对比:善良者坦荡——作恶者惶惶(说明善良的人永远不会丧失信心)对比论证作用:使对立统一关系更集中、更鲜明。

使论证更深刻、更吸引,更有说服力。

2.齐读第6自然段,说说第6自然段论述在语言方面有什么特色
明确:运用排比:第一组排比,层层深入地表现了人们对善良的态度。

第二组排比,充分展示善良的功能作用。

3.运用排比手法有什么好处
明确:议论文中运用排比来说理,列举事例,会增加文章气势和说服力。

五、合作探讨,加深理解
\
1.为什么说“她(善良)属于人,她属于……她属于更文明更民主更发展更富强的社会”
明确:所谓“人之初,性本善”,因为“善良才有幸福,善良才能和平愉快地彼此相处,善良才能把精力集中在建设性的有意义的事情上,善良才能摆脱没完没了的恶斗与自我消耗,善良才能实现健康的起码是正常的局面,善良才能天下太平”。

善良是代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的,所以它是具有力量的,是光明的,因而能够在每败于凶恶一次的同时,就把自己弘扬了一次,获得另一种意义的胜利。

2.为什么说“善良也是一种智慧,……一种快乐,一种乐观”作者是否有进一步的阐述
明确:第10、11自然段进行了阐述:
善良是与成熟、超拔联系在一起的,所以说它是一种智慧,一种远见,一种自信。

善良者能坦然、安心地面对现实,并永远不丧失信心,所以说它是一种精神力量……一种乐观。

3.为什么“往往是这样,小孩子是善良的,真正参透了人生与世界的强大的人也是善良的,而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人最不善良”
~
明确:小孩子是由于天真,不谙世事而善良。

真正参透了人生与世界的强大的人是出于对社会发展的了解和自觉而善良。

而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人,对社会发展只是一知半解而且自以为是,闹出许多可悲的事来。

如“文化大革命”时“阶级斗争扩大化”,故而最不善良。

六、课堂讨论
你的善良有没有获得过别人的感激与称赞你的善良有没有换回料想不到的恶报与嘲讽面对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你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
七、拓展练习
1.以“爱心”为陈述对象,分别以“泉水”、“灯塔”为喻体,仿照下面的句式再造两个句子,使之构成一组排比句。

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困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
;。

2.以“善良”为陈述对象,依照上面的句式写一组排比句。


;。

八、课后延伸
1.向学生推荐阅读王蒙的新著《王蒙自述:我的人生哲学》。

2.当面临人生的两难困境时,我们如何选择除了为善与不为善之外,我们又面临哪些道德上的困境呢请大家结合自己生活中遇到的两难困境,写一篇随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