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心理学 5第五章 学习原理及其应用
艺术心理学主要知识点总结
艺术心理学主要知识点总结艺术心理学是一门研究艺术与心理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它旨在探索艺术作品如何影响人的情感、思维和行为。
本文将总结艺术心理学的主要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
一、艺术对情感的影响艺术作品具有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能够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
艺术心理学研究了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如何唤起观众的情感反应。
例如,音乐能够通过节奏和音调来影响听众的情绪,绘画作品通过色彩和构图来表达画家的情感。
这种情感共鸣可以帮助人们释放压力、减轻焦虑,甚至提升情绪。
二、艺术对认知的影响除了情感,艺术作品还能够影响观众的认知过程。
艺术心理学研究了艺术作品如何通过视觉和感知刺激来改变观众的认知方式。
例如,立体绘画、视错觉等艺术形式可以激发观众的思维,使其对现实世界有不同的认知。
此外,艺术作品也可以通过象征、隐喻等手法激发观众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
三、艺术对行为的影响艺术作品能够影响观众的行为表现,这是艺术心理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领域。
例如,观看激励性的电影可以激发观众的积极行为,触碰柔滑的艺术品可以促进人们的友善行为。
艺术作品还可以通过展示社会问题和人类困境,唤起观众对社会公正和人道主义的关注,引导人们积极行动。
四、艺术疗法艺术心理学还研究了艺术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艺术疗法是通过参与艺术创作或欣赏活动来帮助人们缓解心理问题和提升自我。
艺术创作可以帮助人们表达情感、增加内省和自我认识,而欣赏艺术作品则可以提升人们的情绪体验和心理舒适感。
五、艺术创作与个人特质个体的人格和特质对艺术创作有着重要的影响。
艺术心理学研究了艺术家个人特质和创造力之间的关系。
例如,一些研究发现创造力与个体的开放性、想象力、自我探索倾向等有关。
人们的人格特质和经验的不同也会影响他们对艺术作品的感受和评价。
总结:艺术心理学研究了艺术作品如何影响情感、认知和行为,并探索了艺术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对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
了解艺术心理学的主要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同时也能够应用于艺术疗法等相关领域。
《心理学导论》第五章
第五章感觉【学习目标】 (2)【学习建议】 (2)【学习重点】 (2)【关键词】 (2)第一节感觉概述 (4)一、感觉的含义 (4)二、感觉的种类 (4)三、感觉的重要意义 (5)四、感觉现象 (6)五、感觉的生理机制 (7)第二节感觉测量 (8)一、心理物理学的含义 (8)二、感觉测量方法 (10)第三节视觉系统 (11)一、视觉的适宜刺激 (11)二、视觉的生理基础 (12)三、颜色视觉理论 (14)四、视觉现象 (16)第四节听觉 (18)一、听觉的适宜刺激 (18)二、听觉的生理基础 (20)三、听觉理论 (21)第五节其它感觉 (23)一、嗅觉 (23)二、味觉 (23)三、触觉 (24)四、平衡觉 (24)五、动觉 (25)六、痛觉 (25)【思考、理解、探究】 (28)【学习目标】了解和掌握感觉的基本概念、基本过程和基本理论,了解感觉含义、感觉现象和感觉理论。
能够运用感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感觉问题。
【学习建议】理解和掌握感觉的基本含义、感觉过程、感觉测量、感觉现象等基本内容,以及感觉的主要研究领域和重要意义。
【学习重点】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的基础,人的知觉、记忆、思维等复杂的认识都必须借助于感觉提供原材料。
2.感觉现象包括感觉适应、感觉对比、联觉、视觉后象、感觉补偿作用等。
3.绝对感觉阈限是人的感觉器官接受某种刺激时,刚刚能够引起其反应或刚刚能停止其反应的刺激强度,即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绝对感受性是人对最小刺激量的感觉能力,即刚刚能够觉察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
两者在数值上成反比例。
4.差别感觉阈限是刚刚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异量。
差别感受性是对同类刺激最小差别量的感觉能力。
两者在数值上成反比例。
5.适应是感受器在刺激的持续作用下,人的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在视觉范围内,视觉适应分为暗适应和明适应。
艺术心理学主要知识点归纳
艺术心理学主要知识点归纳艺术心理学是一门研究艺术与心理之间关系的学科。
它探讨了艺术对人类心理和情感的影响。
本文将对艺术心理学的主要知识点进行归纳分析。
一、人类对艺术的认知和体验艺术作为一种表达方式,能够引起人类的认知和体验。
人们通过感知、思维和情感等过程来理解艺术作品。
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对艺术作品的认知涉及感知、记忆、注意力和思维等多个方面。
此外,情感心理学也揭示了人类对艺术作品产生情感反应的机制。
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能够感受到喜悦、愤怒、悲伤等不同情绪。
二、艺术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艺术对人类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研究表明,参与艺术活动能够促进个体的创造力、自尊心和幸福感等心理素质的发展。
音乐疗法和艺术治疗等在心理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通过艺术活动来帮助人们减轻焦虑、抑郁等精神方面的问题。
此外,艺术还可以成为人们情感表达的一种途径,帮助个体缓解情绪压力,提升心理健康。
三、艺术与创造力艺术创作是一种独特的创造力活动。
创造力是人类独特的心理过程,包括了问题解决、创新和发明等方面。
艺术对创造力的培养和促进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发现,参与艺术创作可以激发个体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其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
艺术家通过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创作技巧,创造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
四、美学与审美体验美学是关于美的研究,审美体验是人们欣赏艺术作品时的主观感受。
艺术心理学研究了审美体验的心理过程和机制。
研究发现,审美体验包括感知、情感和认知等多个方面。
人们对艺术作品的赏析往往受到文化、教育和个人经验等因素的影响。
美学理论也提供了对艺术作品评价和欣赏的理论基础。
五、艺术心理学与教育艺术心理学为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研究表明,艺术教育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艺术活动,学生可以培养创造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同。
艺术教育可以提供多种学习途径,帮助学生在不同的认知风格下更好地学习和理解知识。
综上所述,艺术心理学是一门研究艺术与心理之间关系的学科,涉及了人类对艺术的认知和体验、艺术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艺术与创造力、美学与审美体验以及艺术心理学与教育等主要知识点。
音乐心理学的探讨与应用
音乐心理学的探讨与应用第一章:音乐心理学的概述音乐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们如何感知、理解、记忆、表达和创造音乐的学科。
它结合了音乐学、心理学、神经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音乐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的音乐行为和音乐心理过程,包括音乐的认知、表演、学习、创作和欣赏等方面。
音乐心理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期,当时一些学者开始对音乐和心理学之间的联系进行研究。
随着时间的推移,音乐心理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学科,并产生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模型和实验方法,为我们深入了解音乐和人类心理过程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第二章:音乐在认知和记忆中的作用音乐在人类认知和记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研究表明,听音乐可以激发大脑的多个区域,包括听觉、运动、情感和记忆区域。
这些区域之间相互交流,形成一个综合的音乐认知和记忆网络。
音乐对记忆的促进作用尤为显著。
研究表明,通过将信息与音乐结合,可以提高人们的学习和记忆能力。
例如,将学习材料加上背景音乐可以提高人们的学习效率。
此外,在老年人中,学习音乐也被证明是一种预防认知衰退的有效方法。
第三章:音乐在情感和心理健康方面的应用音乐在情感和心理健康方面的应用历史悠久。
早在古希腊时期,人们就使用音乐调节情绪和减轻压力。
现代的研究也证实了音乐在情感和心理健康方面的作用。
例如,研究表明,听音乐可以降低压力、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
此外,音乐疗法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心理疾病的治疗中,如焦虑症、抑郁症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等。
音乐疗法可以通过提高自我意识、消减紧张和减轻身体症状等方式促进康复。
第四章:音乐教育中的应用音乐在教育中的应用已经得到广泛认可。
音乐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的认知和社会发展,并提高他们的学习成就和课堂参与度。
研究表明,学习音乐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数学和空间认知能力。
此外,学习音乐还可以促进学生的社交发展和情感管理能力。
第五章:结论音乐心理学的探讨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为我们深入了解音乐和人类心理过程提供了有力的工具,而且为我们的生活和健康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应用。
艺术心理学知识点归纳
艺术心理学知识点归纳艺术心理学是一门研究艺术与心理相互影响关系的学科。
通过探索艺术创作与欣赏的心理过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艺术的魅力以及艺术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本文将就艺术心理学的几个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探讨。
一、艺术创作与表达的心理过程艺术创作是艺术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
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通过自身的感知、情感和思维进行表达。
他们将内心的感受转化为艺术作品,并通过艺术形式传递给观众。
艺术创作的心理过程常常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 灵感和创造力的激发:艺术家通常会通过观察、体验和思考,寻找到灵感的源泉。
创造力在此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它推动着艺术家将想法和感受转化为独具个性的艺术表达。
2. 具象化和造型过程:艺术家将抽象的感知和情感图景通过创作媒介的具象化转化成可见的形象。
在这一过程中,艺术家通过运用各种技巧和符号,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以表达内心的意象和情感。
3. 自我表达和身份建构:艺术创作不仅是情感的倾泻,也是艺术家自我认同和身份建构的过程。
通过艺术创作,艺术家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价值观,并对他人和社会发出声音。
二、观众的艺术欣赏与体验观众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体验也是艺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之一。
艺术作品与观众之间形成一种独特的互动关系,观众通过艺术作品沉浸于艺术创作者所呈现的世界,并在此过程中得到情感、认知和审美的愉悦。
1. 情感共鸣和情感交流:观众在欣赏艺术作品时,会通过共情的方式与作品产生情感共鸣。
艺术作品触发观众的情感体验,激发出对于生活、情感和人性的思考,进而促进观众与艺术创作者之间的情感交流。
2. 美学体验和审美评价:艺术作品对观众的审美体验起着重要的影响。
观众通过感知艺术作品所传递的美学价值,进一步评价和解读艺术作品。
这种审美评价为观众提供了一种创造性的思考和感知方式,丰富了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
3. 文化与社会意义的阐释:艺术作品不仅仅是个体的感受和表达,也承载着一种文化和社会的意义。
心理学基础第五章
第五章意识和注意第一节意识与无意识一、什么是意识?☐意识是人对自身、对外界客观刺激以及自我与客观刺激之间关系的觉知。
☐自我意识:对自身及自身与周围客观事物关系的觉知。
如何理解意识本质?1.意识是一种能使个体清醒和集中注意的心理状态,确保了个体心理活动的可能性和适应性,增强了个体生存和发展的机遇。
2.意识是一种能力,能使个体以已有经验为基础,对客观刺激做出有目的的选择反应。
3.意识具有言语觉知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制约性三大基本特征。
二、意识的特殊状态(一)睡眠与梦睡眠能否自行控制?睡眠期间人们人们有意识吗?人和动物都有睡眠吗?睡眠对于个体来说是必需的吗?睡眠阶段:1.浅睡期:混合的、频率和波幅都较低的脑电波,约10分钟。
易被惊醒。
2.混睡期:偶尔会出现“睡眠锭”的脑电波,即一种短暂爆发的、频率高、波幅大的脑电波。
约20分钟。
较难被唤醒。
3.沉睡期:脑电的频率继续降低,波幅变大,出现△波,有时也会出现睡眠锭。
40分钟。
4.深睡期:以大多数△波出现为标志。
身体功能各项指标变慢。
有时会发生梦游、尿床。
5.快速眼动睡眠期:前四个阶段的睡眠大约经过1小时到90分钟,之后睡眠者通常会有翻身动作,并很容易惊醒。
接着似乎又进入第一阶段睡眠,称为快速眼动睡眠阶段。
此时脑的生理电活动迅速改变,△波消失,高频率、低波幅的脑电波出现,与个体在清醒状态时的脑电活动很相似。
眼球移动,伴随梦境。
第一次持续5-10分钟,相隔90分钟后,第二次快速眼动睡眠,时间长于第一次。
周期性循环中,三、四阶段的睡眠会逐渐消失。
小结:睡眠阶段清醒和警觉时:beta wave(>14Hz)阶段1:theta wave(3-7Hz)阶段2:纺锤波、K合成体阶段3和4:delta wave(<1Hz)REM (快速眼动)自主活动增加(血压、脉搏、呼吸);有梦伴随;但身体不动(肌肉放松)。
失眠:入睡困难梦1、所有人都做梦吗?2、梦的持续时间有多长?3、身外之事能否成为梦的一部分?4、梦能预示未来吗?5、梦是潜意识愿望的表达吗?精神分析的观点:弗洛伊德、荣格等认为:梦是潜意识过程的显现,是通向潜意识的最可靠的途径。
教育心理学第五章知识要点
第五章学习的迁移1、学习迁移的概念2、学习迁移的各种不同类型3、学习迁移早期的四种理论及现代新近的理论4、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5、联系实际怎样在教学中促进学习的迁移第一节学习迁移概述一、学习迁移的含义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学习迁移具有普遍性,我们常说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闻一知十是典型的学习迁移形式。
各种经验内部及其不同经验之间相互影响,通过迁移,各种经验得以沟通,经验结构得以整合。
二、迁移的种类(一)正迁移与负迁移根据迁移的性质不同,即迁移的影响效果不同而划分。
学习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负迁移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
介于正、负迁移两者之间的一种迁移状态可称为零迁移。
(二)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根据迁移发生的方向,可将迁移分为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顺向迁移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
逆向迁移指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
(三)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与概括水平而划分。
学习迁移分为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
水平迁移也称横向迁移,是指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垂直迁移又称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具体讲,是具有较高的概括水平的上位经验与具有较低的概括水平的下位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垂直迁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下而上的迁移,二是自上而下的迁移。
(四)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而划分。
学习迁移分为普遍迁移和具体迁移。
一般迁移也称普遍迁移、非特殊迁移,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
具体迁移也称为特殊迁移,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具体的、特殊的经验直接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或经过某种要素的重新组合,以迁移到新情境中去。
石,磊(五)同化性迁移、顺应迁移与重组性迁移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的内在心理机制的不同而划分。
04462设计艺术心理学第五章 《 设计艺术中的个体心理》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5)
《设计艺术心理学》教材版本:柳沙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练习题集:第五章设计艺术中的个体心理一、复习要点及主要概念1.感觉2.阈限3.绝对阈限4.差别阈限5.遮蔽效应6.阈下知觉7.杨格--赫尔姆霍兹理论三原色理论8.拮抗加工理论9.明度视觉10.暗适应11.眩光12.运动的视觉途径13.知觉14.注意15.知觉组织16.深度知觉线索17.自上而下的加工与自下而上的加工18.错觉19.OP风格20.错觉轮廓21.恒常性22.记忆23.记忆泛化24.图式25.原型26.回忆27.重学节省28.正负迁移29.短时记忆30.长时记忆31.感觉记忆32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33.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34.情绪35.情感36.詹姆斯--兰格情绪理论37.情绪的评价理论38.情绪的认知一激活理论39.高级情感40.移情41.移情论二、问题与讨论1.结合你所学的设计门类,谈谈如何通过设计提升观众的注意力?2.描述记忆信息加工的三级模式,并绘制模式图。
3.简要阐述增进记忆的方式和策略。
4.结合设计作品,谈谈设计仿样的产生机制以及在艺术设计中的作用和危害,设计师应如何对待“模仿”。
5.简要论述设计艺术中的情绪、情感的特点。
练习题集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复习要点及主要概念1.感觉:感觉是感受器一一眼、耳等器官中的结构一所产生的表示身体内外经验的神经冲动过程。
P822.阈限:感觉依赖于输人能量的差别。
在感觉过程中,外界刺激的强度是一种相对强度。
阈限是使个体产生感觉的刺激水平。
P833.绝对阈限:能弓|起人体产生感觉的最小刺激水平称为为绝对阈限。
P834.差别阈限:在两个相似刺激之间被觉察到的最小差别叫差别阈限。
P835.遮蔽效应:即强烈的变化会阻碍对微妙变化的知觉。
P856.阈下知觉:除了阈限上的刺激会使主体产生反应,其他比较弱的刺激,虽然不会被主体所感知,但也能被感受器所接受,这被称为阈下知觉。
P857.杨格--赫尔姆霍兹理论三原色理论:正常人的眼睛具有三种类型的颜色感受器,能对红、绿、蓝三种色光产生基本感觉,其他颜色都是这三种颜色加减混合得到的,三种色光混合在-起获得白光。
艺术心理学 第五章 艺术创作与变态心理
第五章艺术创作与变态心理第一节对于变态心理的一般理解变态心理是与常态心理相对的一个概念。
一般说来,常态心理,是指人们按照现实事理逻辑进行思维的心理状态;而变态心理,原是精神病理学上的一个术语,其意是指由于心理失调而导致的幻觉、妄想、人格分裂、思维离奇、情绪亢奋等“精神病患者”常常表现出来的一种临床诊断症状。
变态心理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虚实不分、真假不辨、混淆现实与想象或幻想的界限,把想象或幻想当成真实,把心理的东西当成物理的。
他们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建立了一个“现实世界”,亦即幻象世界。
他生活在自己心造的这个世界里,人们所理解的现实的共同因素对他来说却是不真实的。
他根据自己的感知觉来解释一切事物,而不顾也不了解真实的实际情况。
这种现象在正常人的生活中也会发生。
例如,一个孤独寂苦的人可以视动物为知音,可以把山川草木、日月星辰、风雨雷电等一切有生之物和无生之物作为抒情对象,对月伤情,临风流泪。
从实质上说,变态与常态并没有绝对的界限。
世界上没有绝对常态的人,也没有绝对变态的人。
任何常态的人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都会表现为几分变态,而任何变态的人也都有几分常态。
这是因为:1.心理内容来说,变态心理与常态心理是没有绝对区别的,变态并没有特殊的不同于常态的心理内容。
两者只是表现形式不同。
(常理的表现和非常理的表现;大众化的表现和非大众化的表现)2.同样的心理现象,因不同的人、不同的时间、地点、不同的社会历史环境而有不同的含义。
3.从社会学的角度看,由于人们的思想基础不同,社会观念及进步程度不同,也会对常态与变态做出不同的评价。
(如对行为艺术的看法)第二节艺术创作中的变态心理因为心理变态的典型标志在于抹去了现实与幻景的界限,全神贯注,心驰神往地投身于想象中的世界,物我两忘,如醉如狂。
这也正是艺术创作过程中的一种必然心态。
正是借助这样一种心态,艺术家的感知中才会出现花鸟知春,草木赋愁,高山起舞,大海歌唱,万物皆有灵性的“真情实感”。
马工程《艺术学概论》课件第五章
马工程《艺术学概论》课件第五章第五章:艺术与社会艺术与社会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
本章将介绍艺术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艺术在社会中的作用。
一、艺术对社会的影响艺术作为一种文化表达形式,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它不仅仅是一种娱乐的形式,更是一种思想、价值观的传递工具。
首先,艺术可以激发社会的思考与反思。
通过艺术作品,人们可以思考一些重大的社会议题,如人权、环保、社会不平等等。
艺术家通过他们的作品向社会传达他们的观点和思想,引起人们的共鸣和思考。
其次,艺术可以反映社会的需求和变化。
艺术家通过他们的作品表达社会中的不满、痛苦或者愿景和期望。
他们可以用艺术的方式展示社会的问题和挑战,引起公众的关注和思考。
通过艺术作品,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的现状和问题,对社会的进步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最后,艺术还具有教育和启发的作用。
艺术作品可以引发人们的情感共鸣,培养人们对美的感知能力。
通过欣赏艺术作品,人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思维,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
同时,艺术也能够用于教育和启发。
例如,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经常被用作教育和培训的工具,能够激发人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二、社会对艺术的影响与此同时,社会也对艺术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都会对艺术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首先,社会的政治氛围和政策对艺术的创作和展示起着重要的作用。
政府对艺术的支持与引导可以影响艺术家的创作倾向,也可以决定某些艺术形式的发展方向。
政府的政策还可以直接影响到艺术市场的繁荣与兴起。
政府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上进行的投资和政策扶持,对于艺术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社会的经济状况也会对艺术的发展产生影响。
艺术作品的产生和传播需要大量的经济支持。
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状况较好,人们对艺术的需求也会相对增加,从而促进艺术市场的发展和艺术作品的创作。
相反,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状况较差,艺术市场可能会受到冲击,艺术家的创作积极性也会受到影响。
最后,社会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对艺术的发展和创作方向产生重要的影响。
5-马工程《艺术学概论》课件_第五章【已添加内容】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
艺术学概论
• (一)接受主体之主观条件的构成因素 • (二)接受主体之主观条件的能动转化
(一) 接受主体之主观条件的构成因素
接受主体的主观条件是由接受主体的审美鉴赏力、艺术 素养、文化修养和人生阅历等因素综合构成的。
• 审美鉴赏力 • 艺术素养 • 文化修养 • 人生阅历
审美鉴赏力
• 所谓审美鉴赏力,是指人们认识美、评价美的能力, 包括审美感知力、判断力、想象力、创造力等。审 美鉴赏力是艺术鉴赏主体顺利开展艺术鉴赏活动的 首要条件,据此构成艺术接受主体的基本主观条件。 缺乏了审美鉴赏力,艺术鉴赏就无法展开,艺术接 受的进程就丧失了起点。
• 一、接受主体的主观条件 • 二、接受主体的地位和作用
一、接受主体的主观条件
• 接受主体的主观条件,是由艺术接受的一般特点所 决定的。首先,艺术接受是以艺术鉴赏为基础的审 美认识活动;其次,艺术接受又是一种审美再创造 活动。这就要求艺术接受主体相应地具备审美认识 和再创造的能力。审美认识包含了审美期待、审美 感知与审美判断;审美再创造包含了理解、移情、 联想与想象,需要感性与理性统一协调的更复杂的 心理机制。所有这一切,都需要接受主体的审美鉴 赏力、艺术素养、文化修养和生活阅历的合力作用。
(一)接受主体对艺术接受的主导性
艺术接受是接受主体调动其生理和心理因素进行的审美 实践活动,因此,在艺术接受活动中,接受主体始终占 据主体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
艺术概论第五章
第二节 艺术创作的过程
艺术创作是一种高层次的、复杂的审美心理活动及其实现的过程。由于创作理论及创作类型的不同,在其制约和影响下的创作过程也就不同。此外,由于艺术家的先天禀赋、个性气质、智能心理结构、人生经历和文化素养以及才能技巧的不同,创作过程自然会千差万别。
一、灵感思维
#2022
苏里科夫 女贵族莫洛卓娃
王式廓 血衣
李庚 天边的光
马勒 《大地之歌》第一首
旅日水墨画家李庚从马勒音乐汲取了灵感,以《大地之歌》为母题,在北京推出同名画展《大地之歌——李庚水墨艺术展》,展览的原创性很强,以东方与西方、绘画与音乐、视觉与音响、时空交错的语言方式,呈现了画家个人的灵感思维、人生体验和创造才华。
李庚 山雨欲来 李庚 希望
列维坦
墓地上空
马蒂斯 舞蹈 德加 戴手套的女歌手
东汉 马踏飞燕
艺术世界的诞生 艺术世界生命力的特质 艺术世界作为一种精神性的生命形式,尽管远比现实性的实体生命更为复杂,但它的形式结构并不是不可以认识、把握的。按照苏珊·朗格的观点,艺术生命的形式结构与自然生命的形式结构有着相似性,分析自然有机生命的形式构成四个方面的条件,作为参照,有助于我们认识艺术生命的构成: 动力性——生命具有持续稳定的式样,又是能动的变化着的式样。 有机性——生命的构成成分是通过一个中心相互联系,相互依存。 是有节奏的活动的整体——生命的主要节奏的统一性和不可侵犯性。 生长与消亡的规律性——生命遵循一定历史阶段生长、消亡,有它辩证发展的规律。
达·芬奇 蒙娜丽莎
达·芬奇 蒙娜丽莎(局部一) 达·芬奇 蒙娜丽莎(局部二)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您的内容已经简明扼要,字字珠玑,但信息却千丝万缕、错综复杂,需要用更多的文字来表述;但请您尽可能提炼思想的精髓,否则容易造成观者的阅读压力,适得其反。正如我们都希望改变世界,希望给别人带去光明,但更多时候我们只需要播下一颗种子,自然有微风吹拂,雨露滋养。恰如其分地表达观点,往往事半功倍。当您的内容到达这个限度时,或许已经不纯粹作用于演示,极大可能运用于阅读领域;无论是传播观点、知识分享还是汇报工作,内容的详尽固然重要,但请一定注意信息框架的清晰,这样才能使内容层次分明,页面简洁易读。如果您的内容确实非常重要又难以精简,也请使用分段处理,对内容进行简单的梳理和提炼,这样会使逻辑框架相对清晰。
设计心理学复习资料第五章(新完全版)
第五章、设计艺术中的个体心理名词解释:1、感觉:是感受器所产生的表示身体内外经验的神经冲动过程。
感觉是知觉的第一个阶段,是人对外界刺激的即时、直接的反映。
2、阈限:是使个体产生感觉的刺激水平,其中能引起人体产生感觉的最小刺激水平称为绝对阈限,而在两个相似刺激之间被觉察到的最小差别叫差别阈限。
3、颜色视觉:个体能察觉颜色是依赖于各种色彩的物体反射到视觉感受器上的光线,大脑对光线进行加工,产生了颜色视觉。
4、明度视觉:是最基本的视觉。
是对照射在视网膜上的一定强度的光的感受,它受到两个要素的影响,一是眼睛的适应状态,二是光的强度。
5、运动视觉:是感觉物体空间位移和移动速度的视觉。
人类的运动视觉常常会忽视静止的物体,运动的物体格外容易吸引人的视觉注意。
6、注意:指主体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存在指向和集中,即有机体对周围环境刺激的选择性知觉。
7、辨认与识别:主体从外界获得的感觉信息,与存储的知识相互匹配,赋予知觉对象意义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两种途径,自下而上的加工和自上而下的加工。
8、原型匹配:各种事物被抽象为某种信息储藏在记忆中,人们在对物体进行知觉时会寻找与之相匹配的原型。
9、二可图形:一些模糊的、不稳定的图形,它们可使单一的图像在知觉和辨认上产生多种可能。
10、错觉轮廓:也称为主观轮廓。
指那些没有直接刺激而产生的轮廓知觉。
11、不可能图形:这种图形看似合理,但是无法在三维空间中构造出来。
形成的原因是感知对象需整合时间和空间上的信息。
12、恒常性:指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其给人们的感觉刺激由于某些外界条件变化而在一定限度内变化,人对它的知觉不变。
13、似动:是一种实际上没有动而知觉为运动的错觉。
14、识记:就是去记的过程。
认知心理学则以内在的机制出发,称为编码,就是主体将感知到的信息有意或无意转变为大脑可以接受的形式的过程。
15、保持:即储存,把信息以一定的方式保存在大脑中,知识的存储也可以称为知识的表征,就是以某种方式存储知识。
心理学原理与应用教案
思维的心理学原理
问题解决
通过分析和推理来解决问题的方 法和策略。
学习迁移
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涉及到认知结构、学习动机等因
素。
创造力的培养
通过激发想象力、培养独立思考 能力等方式来提高创造性思维能
力。
04 人格与行为
人格的基本概念
人格定义
人格是指个体在心理、情感和行为上相对稳定的 特质,它影响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方式。
人格特点
独特性、稳定性、整体性。
人格结构
包括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和自我意识系统 等方面。
人格的构成要素
气质
能力
指个体生来就具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 特征,如兴奋性、反应速度、感受性 等。
指个体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 理特征,如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 等。
性格
指个体在后天社会环境中形成的对现 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特征,如诚实、 谦虚、勇敢等。
03
知觉
个体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形成对事物的整体认知 。
感知觉的种类与特征
视觉 听觉 嗅觉 味觉 触觉
识别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与光线刺激 有关。 识别声音的音高、响度、音色等特征,与空 气振动有关。
识别气味特征,与气味分子刺激有关。
识别味道特征,与化学物质刺激有关。
识别物体的质地、温度、湿度等特征,与皮 肤接触有关。
心理干预
在特定情境下,如灾难、突发事件等,提供紧急 心理援助和干预措施,以减轻心理创伤。
教育心理学的应用与实践
学习动机
研究如何激发学生的学 习动力,提高学习效果 。
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个体差异,采 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 段,以适应不同学生的 学习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学习原理及其应用第一节学习的性质一、历史上哲学家对学习的看法:1、历史上称为知识论或认识论2、学习理论A、17世纪英哲学家洛克的经验主义。
将零碎观念汇集成为知识,称为观念联想,因此在哲学心理学上,称为联想心理学,到19世纪末发展为联结主义,强调刺激和反应之间如何联结,就是后来的行为主义。
B、17世纪法国哲学家笛卡尔,后经德国哲学家康德集大成成为理性主义。
认为人类知识的来源凭直觉和演绎推理,对知识而言,经验只能作为构成知识的材料或内容,只有将先天性的概念结构加诸经验之上,并加以组织和处理,才能成为知识,即康德的超验主义。
构成官能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后发展出完形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
二、现代心理学对学习的界定学习:在现代心理学上的界定是:学习是因经验而使行为或行为潜势产生较为持久改变的过程。
这一界定包括4个概念:1、行为或行为潜势改变行为潜势:指的是已产生学习但未在行为上表现出来。
2、较为持久的改变:只有较为持久的改变才算学习3、学习因经验而生经验:一指个体生活习得的积累,另一指个体的生活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产生了学习因经验而产生学习的情况有两类A、有计划的练习或训练B、未必有计划,可能只是在生活中偶然情境下发生。
4、学习有多种类型例子:小狗叫门,小孩怕闪电,上课讲解后要求课外作业,惩罚哥哥,让弟弟不犯错等第二节古典制约学习一、巴甫洛夫的发现发现:狗听见助理的脚步就分泌唾液。
发展出制约反射二、古典制约学习实验实验的基本概念:1、食物入口引起狗分泌唾液,属于自然现象,不需要学习,称食物为非制约学习2、助理的脚步引起狗分泌唾液,属于习得的反应,因为脚步属于和食物无关的中性刺激,中性刺激失去原来的中性,而能取代另一刺激所引起的反应,这两者彼此取代,即称为制约或制约作用,原来的中性刺激,就称制约刺激,所引起的反应,称为制约反应。
三、古典制约学习的现象和原则(一)古典制约学习中的一般现象1、类化:当古典制约学习达到第四阶段,制约刺激能单独引起制约反应后,与制约反应性质类似的其他刺激,不需要经过制约学习的过程。
2、辨别:当古典制约学习达到第四个阶段后,制约刺激确实能单独引起制约反映后,如果有其他与制约刺激类似的刺激同时出现,个体将表现出选择性反应,只向制约刺激去反应。
3、消弱:当达到第四阶段,如果一直不再回到第三阶段,一直不再使非制约刺激与制约刺激相伴出现,以建立的制约反应将逐渐减弱,甚至不再反应。
4、自发恢复:当前项所述消弱现象出现后,如暂时停止学习,过一段时间之后再单独出现制约刺激,此时如再度出现制约反应,即称为自发恢复。
5、二层制约学习:第四阶段后,此时的制约刺激(cs)即可当作非制约刺激(ucs),使之与另一制约刺激相伴出现,从而建立另一个古典制约学习。
例如:小学生学拼音,再学汉字,拼音成了非制约刺激(二)古典制约学习的推论原理第三节操作制约学习一、古典制约学习模式的不足:只能解释刺激取代的联结式学习,不能解释其他学习。
如:小孩子叫妈妈,狗听命令打滚。
二、桑代克的效果率桑代克试验的“迷笼”1、尝试错误学习:从多种反应中选择其一与特定刺激固定联结的过程2、效果率:某反应之所以能够和某一刺激发生联结,原因是该反应能过获得满意的效果。
准备率:指刺激反应的联结随个体本身准备状态而异。
三、斯肯纳的操作制约学习见附件四、操作制约学习中的现象和原则(一)操作制约学习中的一般现象1、类化和辨别:与制约刺激类似的其它刺激不需要制约学习过程,即可引起同样反应,称为类化。
在与制约刺激类似的刺激同时出现,个体将表现出选择性反应,只想制约刺激去反应。
2、消弱和自发恢复:操作制约学习建立后,如在个体反应后不再给增强物,该操作性反应将逐渐减弱,最后消失。
即使上次制约学习停止后未曾得到过增强物,学得的反应再度出现,叫自发恢复。
3、二层制约学习:在古典制约学习中,原来的制约刺激经制约联系(相伴出现)达到取代非制约刺激的作用后,即可进一步将该制约刺激荡作非制约刺激来使用,与另一新的制约刺激向配合从而建立高一层的制约学习,叫做二层制约学习。
4、行为塑造:如希望建立的行为比较复杂,其间包括多个连续的反应,无法只靠在一连串反应之后的增强物发生作用。
在此情况下,只能采用分解动作的方式,将构成行为的各个反应,依次序各自施以操作制约学习训练。
学到第一个反应,再学第二个反应,再从头到尾串联起来。
(二)操作制约学习的增强原则1、增强或强化:个体在学习清静中,因偶然出现某种反应(多数是预订要学习者),反应后带来满意的结果,(食物或奖励),该结果称为增强物。
此种加强作用称为增强。
2、增强物的类型A、原增强物和原增强:前者指直接满足个体需求的刺激物(食物),后者指由原增强物的出现对反应所产生的强化作用。
B、次增强物与次增强:前者指经学习而间接使个体满足的刺激物(如奖品、奖金等),后者指次增强物的出现对反应所产生的强化作用。
是形成二层制约学习的主要因素。
附加:分析《哈里波特》的系列效应,从书到电影到衍生物,是一系列的增强和次增强。
类似的还有各种系列电影,卡通、品牌效应原增强物:《哈里波特》系列书的第一部第二部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原增强:满足了读者追求新奇、刺激的要求。
次增强物:二级制约的效应产生,《哈里波特》不仅后续图书受到欢迎,而且进一步拍成电影次增强因为图书只能满足人们的想象,而不能给人以真实的感受,因此电影满足观众的这个愿望。
次增强的作用并未停止,电影的效应带来了一系列的《哈里波特》延伸效应,如网站、研究文章、花絮等等,以及具体的衍生产品,如玩具、服装、文具、家具等等一切可以把《哈里波特》现实化具体化的物品。
C、正增强物:凡是个体反应后代来的刺激物能强化该反应者,该刺激即为正增强物。
D、负增强物:凡是个体反应能使厌恶性刺激终止,因而强化了该反应者,该刺激物称为负增强。
3、增强物安排的方式A、立即增强与延后增强:前者指个体表现正确后,立即给奖励,后者指国一段再给奖励B、连续增强和部分增强:前者指只要个体表现出正确反应,均给与奖励,后者只选择部分正确反应之后,给与奖励,效果较佳。
附:游戏中的增强物安排方式例如《qq幻想》的任务系统和打怪掉宝。
1、任务系统分析第四节两种制约学习的分与合一、负增强作用和逃脱制约学习二、回避制约学习和二因论1、回避注意学习也称回避学习,此种学习的特征是,在经验过厌恶刺激的痛苦后,个体会学习到,在厌恶刺激出现之前即逃离现场,以避免遭受打击。
第五节认知学习一、对联结式学习的不同解释二、顿悟学习实验三、观察学习实验四、观察学习的认知成分五、潜在学习中获得认知六、学的无助感内带有认知(一)学习理论的对立和调和(二)学习过程的多因素解释附件:学与教的理论2. 1 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有机体接受外界的刺激,然后作出与此对应的反应,这种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接(S-R)就是所谓的学习。
早期的行为主义完全否认内部心理活动的作用,而且认为心理活动是无法进行研究的,因此被称为“暗箱”。
行为主义理论早期的代表人物有桑代克(Edward L?Thordike)、华生(John Watson),新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是斯金纳(B. F. Skinner)等。
2.1.1 桑代克的试误说1. 桑代克的实验桑代克是美国的心理学家,他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认为人类是由动物进化来的,动物和人一样进行学习,只是复杂程度不同而已。
因此他通过动物实验来研究学习,提出了联结主义的刺激—反应学习理论。
其所设计的最为成功的实验之一就是“猫开门”的实验,如图2-1所示:他把饿得发慌的猫关进被称为迷笼的笼子,笼外放着食物,笼门用活动的门闩关着。
被放进笼时的猫在笼子里躁动不安在乱碰乱抓的过程中,偶然碰到那个活动的门闩,门被打开了,猫吃到了食物。
如此反复,猫从笼中出来吃到食物的时间会越来越少。
实验表明,所有的猫的操作水平都是相对缓慢地、逐渐地和连续不断地改进的。
由此,桑代克得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结论:猫的学习是经过多次的试误,由刺激情境与正确反应之间形成的联结所构成的。
图2-1 桑代克迷笼2. 学习是刺激—反应的联结桑代克通过上述实验所得出的在当时是一种全新的观点。
在这之前,人们普遍认为,人的学习是一种理智的过程,它涉及到观念的联想、经验的鉴赏,以及对逻辑关系的觉察等,这些心理活动与理智和智慧是同义词。
与此相反,动物的学习则是具有本能的行为模式,这些行为模式是固定的。
桑代克抛弃了这种两分法,消除了动物与人类之间在学习上的这种差异。
在他看来,猫是在有理智地行事,即学会了逃出迷笼。
作为经验的结果,猫在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行为。
这种行为改进是通过各种机械过程自动地完成的,不需要观念或顿悟。
尽管当时人们都相信动物只具有本能的刺激—反应联结,但桑代克指出,动物可以有习得的刺激—反应联结。
因为猫在学习逃出迷笼的过程中,显示出了理智、甚至是创造性的行为。
而且,这种学习是在没有思维和意识参与的情况下发生的。
这样,反应最终就成为一种没有意识参与的习惯。
桑代克根据实验研究的结果认为,所有的学习都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通过一系列细小的步骤按顺序逐渐达到的。
“学习即形成联结;教学则是安排各种情境,以便导致理想的联结并感到满意。
……人是伟大的学习者,主要是因为人可以形成非常多的联结。
……一个人的联结可以分为四个或多或少相对独立的部分:理智方面的、性格方面的、技能方面的和气质方面的。
”换言之,“一个人的理智、性格和技能,是他对各种刺激情境及其各种要素作出反应倾向的总和”。
一个受过教育的成年人可以拥有百万个刺激—反应的联结。
教育的目的在于形成、保持、消除、改变或引导各种联结。
3. 学习过程是试误的过程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基本学习方式是试误学习,人类的学习方式可能要复杂一些,但本质是一致的。
他从动物学习研究中,试图揭示普遍适用于动物和人类学习的规律。
根据实验的结果,桑代克提出了众多的学习律,其中主要有:1) 准备律(law of readiness)2) 效果律(law of effect)3) 练习律(law of exercise)除了上述三个主要学习律(其中最主要的是效果律)之外,桑代克还指出了一些其他的规律,或称为学习原则。
其中有多重反应(multiple responses)律、定势(set)律、选择性反应(selective response)律、同化(assimilation)律、联想性转换(associative shifting)律,等。
尽管上述几个学习规律都是从动物学习中归纳出来的,但桑代克则认为它们是解释一般学习所必需的主要事实。
因为,“由动物学习所揭示的简单的、半机械的现象,也是人类学习的基本原理”。
桑代克除了以动物为被试以外,而且还以人为被试对象做了大量的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