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下册传统文化第三单元计划教案

合集下载

新版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新版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第三单元君子之道9.文质彬彬活动目标:1.能有节奏地“读典明理”中的句子,了解“文质彬彬”的真正含义。

2.通过《学文立志》和《博学研思》,能明白文质彬彬的道理。

3.在实际生活中“忆事思辨”,养成良好的品德修养。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师生谈论对于诚信、礼仪的理解。

二、读典明理1.读文、理解。

出示《读典明理》中的原文,学生对照注释和译文自由读(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

(2)学生自由读及同位互读,读准确。

2.古文的朗读不仅要准确,还要诵出节奏、韵律。

师范读,注意节奏变化,引导学生读出韵律美。

尝试背诵三、学文立志1.师:学生自读故事《马夫和农夫》。

讨论:读完故事,你了解“文质彬彬”的含义了吗?四、忆事思辨课件出示课本中的三幅情境图,学生上台表演讨论:想一想校园里都适用哪些礼仪,这些礼仪能带给我们哪些帮助。

课间追逐打闹的行为会带来哪些坏的影响和结果?1.有事要请假2.有序排队买饭3.课间在走廊追逐打闹在实际生活中,同学们身边还有哪些类似行为?你是怎么做的?五、博学研思1.回忆第一课中的孔子2.自读《孔子习礼》3.资料卡我国自古以来就被誉为礼仪之邦,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我国古代礼仪,了解言语辞令的礼仪六、学以致用1.查找资料,了解不同场合中的礼仪要求。

并且想一想,人们为什么安排这些礼仪活动。

记录下来,完成记录卡。

2.我国是文明礼仪之邦,请以“文明礼仪伴我行”为主题制作一张手抄报,并展开评比。

10.君子之乐活动目标:1.能有节奏地“读典明理”中的句子,了解“君子之乐”的真正含义。

2.通过《学文立志》和《博学研思》,能明白矢志不渝的道理。

3.在实际生活中“忆事思辨”,养成良好的品德修养。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师生谈论对快乐、乐趣的理解。

二、读典明理1.读文、理解。

出示《读典明理》中的原文,学生对照注释和译文自由读(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

(2)学生自由读及同位互读,读准确。

2.古文的朗读不仅要准确,还要诵出节奏、韵律。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整体解读与教学规划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整体解读与教学规划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整体解读与教学规划统编五下第三单元整体解读与教学规划整体解读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人文主题是“遨游汉字王国”,旨在让学生感受“横竖撇捺有乾坤、一点一画成文章”的汉字魅力,理解汉字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是中国人认识和解释世界的方式。

了解汉字历史与文化、产生主动探索汉字的兴趣,增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和热爱。

本单元特别之处还在于它是“综合性研究”单元,“综合性研究”是部编版教材从三年级开始,每个年级的下册都配置的新模块,具体在每册教材中的探究主题如下:册序单元主题成果展示三下三单元中华传统节日写过节过程;通过表演、讲故事等多样方式展示成果。

四下三单元轻叩诗歌大门合作编写小诗集;举办诗歌朗诵会。

五下三单元遨游汉字王国开办趣味汉字交流会;围绕汉字撰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六下六单元难忘小学生活编排成长纪念册;策划并举办毕业联欢会;写信。

统观每册书的“综合性研究”单元,我们会发现这类单元相较于一般单元更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往往围绕着本单元的人文主题,设计一个探究性的任务,使学生在研究过程中锻炼收集资料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并在最终能以一定的形式展示探究成果。

学生所研究的课文,也都是为实现综合性研究任务所设置的。

本单元在“遨游汉字王国”这一大的综合性研究主题下,包含了两个具体的研究任务,其一是“汉字真有趣”,书中给出的活动建议是:1.搜集或编写字谜,开展猜字谜活动;2.查找体现汉字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对联、古诗等材料,和同学交流,办一次趣味汉字交流会。

为了让学生能初步体会汉字的趣味,并且明确自己应该查找什么,编者编排了5篇阅读材料,分别是《字谜七则》《门内添“活”字》《有趣的谐音》《“枇杷”和“琵琶”》《有趣的形声字》。

第二个综合性研究任务是“我爱你,汉字”,撰写一份简单的研究性报告,书中给出的活动建议是:1.搜集更多资料,围绕汉字的历史或书法,选择感兴趣的内容写;2.调查学校、社会用字不规范的情况。

五年级传统文化下学期教案

五年级传统文化下学期教案

五年级传统文化下学期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如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等;(2)通过学习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3)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2. 过程与方法:(1)采用讲解、讨论、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传统文化;(2)运用案例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3)鼓励学生运用传统文化知识,创新性地开展各种活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2)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培养爱国情怀;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文学1. 《诗经》选读:《关雎》、《硕鼠》等;2. 楚辞选读:《离骚》、《天问》等;3. 了解古代诗人及其作品,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

第二单元:中国古代历史1. 三国演义:《曹操》、《刘备》等人物介绍;2. 史记选读:《项羽本纪》、《淮阴侯列传》等;3. 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第三单元:中国古代哲学1. 儒家思想:孔子、孟子等思想家及其主要思想;2. 道家思想:老子、庄子等思想家及其主要思想;3. 了解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体系和主要流派。

第四单元:中国传统艺术1. 中国绘画:了解绘画技法、画家及其作品;2. 中国书法:学习书法的基本技法、书体及著名书法家;3. 中国戏曲:了解戏曲的起源、流派及经典剧目。

第五单元:中国传统节日与文化1. 春节:了解春节的起源、习俗及传统活动;2. 端午节:了解端午节的起源、习俗及传统活动;3. 中秋节:了解中秋节的起源、习俗及传统活动。

三、教学安排每周一节课堂授课,每节课时为40分钟。

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每个单元的教学课时。

四、教学评价1. 平时作业:要求学生按时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2. 单元测试:在每个单元结束后,进行单元测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3. 期末考试:期末进行传统文化知识考试,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小学五年级下学期传统文化教案

小学五年级下学期传统文化教案

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一、学情分析:有人曾经说过:没有经典的文化是没有灵魂的文化,没有经典的人生是没有希望的人生。

作为源头活水,经典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所再为常理常道,其价值历久而弥新。

现在的孩子对传统文化经典内容知之甚少,他们把大部分的精力都用在学习现代语文知识上,而6-13岁是孩子们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正是学习传统文化经典的大好时光,在这段时间里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实际上是在和先哲交流思想感情。

持之以恒,坚持数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定会滋养他们,成为他们的文化积淀,使他们终身受益。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包括蒙书诵读、诗词诵读一、魅力汉语、古代都城、饮食文化、诗词诵读二、传统戏曲、历史名臣、科学技术九个单元。

三、教学目标:1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提升了语文能力。

在指认式诵读中使学生扩大了识字量,在吟诵表演中让学生更加感受到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

学生丛中感受到历史、地理、天文、常识、艺术知识的丰富,激发学习,读书的兴趣,逐步使学生能出口成章、引经据典,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2 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

利用13岁以前记忆力的黄金时期,让孩子记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经典,在其记忆力正在发展的时候加以训练,“不求甚解,但求熟背”,使学生的记忆力达到较高的顶峰,注意力更加集中,使学生终身受益。

四教学措施:1 传统文化旨在培养血神对于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不得让学生死记硬背,不得背诵过多的内容,给学生造成太多的学习压力,教学形式一定采取多样化。

时而教师讲解,时而学生讲故事,时而读书讲歇后语比赛等。

2 注重游戏教学。

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运用游戏“对句,接龙,找宝藏,小老师”等多种形式。

3 注重面向全体和个别差异。

集体、小组、个人展示等交错进行,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4 重视平常积累,背诵经典名句名篇,重视多元评价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评价,并以此作为反馈,激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积累。

五年级传统文化下学期教案

五年级传统文化下学期教案

五年级传统文化下学期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成语、典故、古诗词等,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尊重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成语故事成语“滥竽充数”的故事成语“亡羊补牢”的故事成语“掩耳盗铃”的故事2. 第二单元:典故解析典故“孟母三迁”的背景和意义典故“孔融让梨”的背景和意义典故“悬壶济世”的背景和意义3. 第三单元:古诗词欣赏李白的《静夜思》杜甫的《春望》王之涣的《登鹳雀楼》4. 第四单元:传统节日春节的起源和习俗端午节的起源和习俗中秋节的起源和习俗5. 第五单元:传统文化常识汉字的起源和发展茶文化的起源和发展书法艺术的起源和发展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讲解成语、典故、古诗词的来历、含义和背景。

2.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传统文化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3. 采用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书法、茶艺等传统文化活动的实践操作。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成语、典故、古诗词等内容,正确运用到实际生活和写作中。

2. 学生能积极参与讨论,表达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悟。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五年级传统文化教程》2. 辅助资料:成语典故书籍、古诗词选集、传统文化纪录片等。

3. 实践材料:毛笔、墨汁、茶具等。

六、教学计划1. 第六周:深入学习成语故事成语“杯弓蛇影”的故事成语“画龙点睛”的故事成语“井底之蛙”的故事2. 第七周:深入了解典故解析典故“愚公移山”的背景和意义典故“掩耳盗铃”的背景和意义典故“悬壶济世”的背景和意义3. 第八周:深入欣赏古诗词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苏轼的《赤壁怀古》4. 第九周:探索传统节日重阳节的起源和习俗清明节的起源和习俗春节的起源和习俗5. 第十周:综合学习传统文化常识汉字的起源和发展茶文化的起源和发展书法艺术的起源和发展七、教学活动1. 第六周:成语故事分享会学生分组选择成语,进行故事分享和讲解老师点评并补充讲解成语的深层含义2. 第七周:典故知识问答比赛学生分组进行知识问答,比拼典故知识老师点评并给予奖励3. 第八周:古诗词朗诵比赛学生分组选择古诗词进行朗诵老师点评并指导朗诵技巧4. 第九周:传统节日文化体验活动学生参与制作传统节日美食,了解节日习俗老师讲解节日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5. 第十周:传统文化艺术体验课学生学习书法、茶艺等传统文化艺术老师现场演示并指导学生实践操作八、教学反馈1. 学生通过分享会、比赛和体验活动,对传统文化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和体验。

五年级传统文化下学期教案

五年级传统文化下学期教案

五年级传统文化下学期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成语、典故、古诗词等知识;(2)通过学习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3)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 过程与方法:(1)采用讲授、讨论、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运用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感悟传统文化;(3)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2)培养学生尊重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3)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成语故事1. 成语的起源和发展2. 成语的构成和特点3. 成语故事讲解第二单元:古诗词鉴赏1. 古诗词的起源和发展2. 古诗词的类型和特点3. 古诗词鉴赏方法和技巧第三单元:传统节日文化1. 春节2. 清明节3. 端午节4. 中秋节5. 重阳节第四单元:中国历史人物1. 炎帝和黄帝2. 孔子3. 秦始皇4. 诸葛亮5. 武则天第五单元:传统艺术欣赏1. 书法艺术2. 绘画艺术3. 戏曲艺术4. 民间艺术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成语的起源、发展和构成特点,能够理解和运用成语;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能够欣赏和理解古诗词的美;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和文化内涵,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使学生了解中国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和贡献,培养对历史人物的尊重和敬仰;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欣赏能力,提高艺术素养。

2. 教学难点:成语的准确理解和运用;古诗词的深层次意境和主旨的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特点和鉴赏方法。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讨论、小组合作、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材、参考资料等教学资源,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单元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单元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单元教案
一、教学内容
1.1 主题
本单元的主题为“传统文化”。

1.2 学习目标
•了解和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
•掌握诗歌、散文的基本鉴赏技巧
•提升语文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
2.1 教材准备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教学课件
2.2 教学辅助工具
•黑板、粉笔
•录音播放设备
三、教学步骤
3.1 第一课时
3.1.1 导入
•利用歌曲或视频引入本单元主题,引发学生兴趣
3.1.2 提出问题
•请学生回答:“你们对传统文化有什么了解?”
3.1.3 学习诗歌
•诗歌鉴赏:共读《登鹳雀楼》
3.1.4 拓展
•分组活动:请学生就诗歌内容展开讨论
3.2 第二课时
3.2.1 复习
•复习上节课学习内容
3.2.2 学习散文
•散文鉴赏:讲解《童年》
3.2.3 朗读训练
•让学生分组朗读散文,提高表达能力
3.3 第三课时
3.3.1 拓展活动
•导入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如诗歌、散文等3.3.2 学习总结
•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学生自我总结
3.3.3 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练习或作文,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反思及展望
4.1 教学反思
•本单元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实际情况?
•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如何?
4.2 教学展望
•下一步如何引导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
•是否需要增加其他形式的教学活动?
以上是本单元教案的主要内容,希朓对指导教学有所帮助。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活动计划步骤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活动计划步骤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活动计划步骤1.上午阅读有关传统节日的故事书。

(Read stories about traditional festivals in the morning.)2.下午看相关视频,了解传统节日的习俗和活动。

(Watch videos in the afternoon to learn about the customs and activities of traditional festivals.)3.与家人讨论传统节日的意义和重要性。

(Discuss the significance and importance of traditional festivals with family members.)4.画一张关于传统节日的绘画作品。

(Create a drawing about traditional festivals.)5.写一篇作文,描述自己最喜欢的传统节日及原因。

(Write an essay describing your favorite traditional festival and the reasons for liking it.)6.做一个展示板,展示传统节日的由来和庆祝方式。

(Create a display board showing the origins and celebration methods of traditional festivals.)7.设计一个传统节日的手工制作,分享给同学。

(Design a handicraft for a traditional festival and share it with classmates.)8.做一个小组讨论,探讨传统节日与现代生活的关系。

(Hold a group discussion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ditional festivals and modern life.)9.观察家乡的传统节日庆祝形式,写下自己的观察感受。

五年级传统文化下学期教案

五年级传统文化下学期教案

五年级传统文化下学期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如诗词、成语、典故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诗词鉴赏教学诗词:《静夜思》、《登鹳雀楼》、《清明》、《赋得古原草送别》、《江雪》。

2. 第二单元:成语故事教学成语:画龙点睛、掩耳盗铃、刻舟求剑、守株待兔、亡羊补牢。

3. 第三单元:传统文化习俗教学内容: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

4. 第四单元:民间故事教学故事: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岳飞传。

5. 第五单元:传统文化知识教学内容:汉字的演变、书法艺术、国画艺术、传统音乐、传统舞蹈。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诗词、成语、民间故事的基本内容,了解传统文化习俗和艺术形式。

2. 教学难点:理解诗词的意境,成语的寓意,民间故事背后的文化内涵。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词、成语、民间故事的基本内容。

2. 讨论法:分组讨论传统文化习俗和艺术形式。

3. 实践法:动手实践,如书法、绘画、舞蹈等。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

2. 阶段测试:诗词、成语、民间故事知识测试。

3. 期末考试:传统文化综合测试。

六、教学资源1. 教材:《五年级传统文化教程》2. 辅助材料:诗词朗诵光盘、成语故事书籍、民间故事绘本、传统文化艺术图片等。

3. 网络资源:传统文化网站、诗词鉴赏网站、成语查询工具等。

七、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单元:诗词鉴赏(2周)2. 第二单元:成语故事(2周)3. 第三单元:传统文化习俗(3周)4. 第四单元:民间故事(3周)5. 第五单元:传统文化知识(4周)八、教学活动设计1. 诗词朗诵会:学生分组朗诵所学诗词,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五年级下学期传统文化教案

五年级下学期传统文化教案

五年级下学期传统文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和内涵。

2.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中国节日文化1. 春节:春节的起源、习俗、食物等。

2. 元宵节:元宵节的起源、习俗、灯谜等。

3. 清明节:清明节的起源、习俗、扫墓等。

4. 端午节:端午节的起源、习俗、粽子等。

5. 中秋节:中秋节的起源、习俗、赏月等。

第二单元:中国传统艺术1. 书法:书法的起源、种类、书写技巧等。

2. 国画:国画的起源、题材、画法等。

3. 剪纸:剪纸的起源、种类、制作技巧等。

4. 陶瓷:陶瓷的起源、种类、制作过程等。

5. 音乐:中国传统乐器的种类、演奏技巧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传统文化的起源、发展和特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文化现象,如节日习俗、艺术作品等。

3. 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讨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4. 实践活动法:组织学生参与制作传统手工艺品、书写书法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和速度。

3. 实践活动表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作品质量。

4. 单元测试成绩:学生在本单元学习结束后的测试成绩。

五、教学时间安排:第一单元:中国节日文化(2课时)第二单元:中国传统艺术(2课时)六、第三单元:中国传统文学1. 诗歌:古代诗歌的起源、种类、鉴赏技巧等。

2. 散文:古代散文的起源、种类、鉴赏技巧等。

3. 小说:古代小说的起源、题材、鉴赏技巧等。

4. 戏剧:古代戏剧的起源、种类、鉴赏技巧等。

5. 名著导读:推荐和讲解一些经典的中国文学作品。

七、第四单元:中国历史与文化1. 古代历史: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和重要事件。

2. 历史人物:介绍一些对中国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物。

3. 文化遗产:介绍一些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名胜古迹。

五年级下学期传统文化教案

五年级下学期传统文化教案

一、教案主题:五年级下学期传统文化教案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 通过学习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审美能力。

3. 增进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传统节日清明节:了解清明节的起源、习俗,学习相关诗词。

端午节:了解端午节的起源、习俗,学习相关诗词。

2. 第二单元:传统故事《孟母三迁》:学习孟母教子的故事,感悟母爱的伟大。

《愚公移山》:学习愚公移山的精神,培养学生的毅力。

3. 第三单元:传统美德孝道:学习孝道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孝敬之心。

诚信:学习诚信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故事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3.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发表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看法。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喜爱程度。

3. 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践行传统文化的表现。

六、教学安排:1. 第一单元:传统节日(2课时)清明节:1课时端午节:1课时2. 第二单元:传统故事(3课时)《孟母三迁》:1课时《愚公移山》:1课时《夸父追日》:1课时3. 第三单元:传统美德(4课时)孝道:1课时诚信:1课时勤奋:1课时宽容:1课时七、教学资源:1. 相关书籍:传统文化故事集、诗词精选等。

2. 网络资源:传统文化相关视频、图片等。

3. 实物道具:如剪纸、灯笼等传统手工艺品。

八、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讲解传统文化的定义,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

2. 讲解:详细讲解每个单元的传统节日、故事和美德。

3. 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受。

4. 实践:引导学生参与传统手工艺制作等实践活动,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5. 总结:对每个单元进行总结,强调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九、教学反馈:1.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传统文化的作业,了解学生掌握程度。

(完整版)新版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完整版)新版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第三单元君子之道9.文质彬彬活动目标:1.能有节奏地“读典明理”中的句子,了解“文质彬彬”的真正含义。

2.通过《学文立志》和《博学研思》,能明白文质彬彬的道理。

3.在实际生活中“忆事思辨”,养成良好的品德修养。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师生谈论对于诚信、礼仪的理解。

二、读典明理1.读文、理解。

出示《读典明理》中的原文,学生对照注释和译文自由读(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

(2)学生自由读及同位互读,读准确。

2.古文的朗读不仅要准确,还要诵出节奏、韵律。

师范读,注意节奏变化,引导学生读出韵律美。

尝试背诵三、学文立志1.师:学生自读故事《马夫和农夫》。

讨论:读完故事,你了解“文质彬彬”的含义了吗?四、忆事思辨课件出示课本中的三幅情境图,学生上台表演讨论:想一想校园里都适用哪些礼仪,这些礼仪能带给我们哪些帮助。

课间追逐打闹的行为会带来哪些坏的影响和结果?1.有事要请假2.有序排队买饭3.课间在走廊追逐打闹在实际生活中,同学们身边还有哪些类似行为?你是怎么做的?五、博学研思1.回忆第一课中的孔子2.自读《孔子习礼》3.资料卡我国自古以来就被誉为礼仪之邦,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我国古代礼仪,了解言语辞令的礼仪六、学以致用1.查找资料,了解不同场合中的礼仪要求。

并且想一想,人们为什么安排这些礼仪活动。

记录下来,完成记录卡。

2.我国是文明礼仪之邦,请以“文明礼仪伴我行”为主题制作一张手抄报,并展开评比。

10.君子之乐活动目标:1.能有节奏地“读典明理”中的句子,了解“君子之乐”的真正含义。

2.通过《学文立志》和《博学研思》,能明白矢志不渝的道理。

3.在实际生活中“忆事思辨”,养成良好的品德修养。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师生谈论对快乐、乐趣的理解。

二、读典明理1.读文、理解。

出示《读典明理》中的原文,学生对照注释和译文自由读(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

(2)学生自由读及同位互读,读准确。

2.古文的朗读不仅要准确,还要诵出节奏、韵律。

新版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新版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新版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第三单元君子之道9.文质彬彬活动目标:1.能有节奏地“读典明理”中的句子,了解“文质彬彬”的真正含义。

2.通过《学文立志》和《博学研思》,能明白文质彬彬的道理。

3.在实际生活中“忆事思辨”,养成良好的品德修养。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师生谈论对于诚信、礼仪的理解。

二、读典明理1.读文、理解。

出示《读典明理》中的原文,学生对照注释和译文自由读(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

(2)学生自由读及同位互读,读准确。

2.古文的朗读不仅要准确,还要诵出节奏、韵律。

师范读,注意节奏变化,引导学生读出韵律美。

尝试背诵三、学文立志1.师:学生自读故事《马夫和农夫》。

讨论:读完故事,你了解“文质彬彬”的含义了吗四、忆事思辨课件出示课本中的三幅情境图,学生上台表演讨论:想一想校园里都适用哪些礼仪,这些礼仪能带给我们哪些帮助。

课间追逐打闹的行为会带来哪些坏的影响和结果?1.有事要请假2.有序排队买饭3.课间在走廊追逐打闹在实际生活中,同学们身边还有哪些类似行为?你是怎么做的?五、博学研思1.回忆第一课中的孔子2.自读《孔子习礼》3.资料卡我国自古以来就被誉为礼仪之邦,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我国古代礼仪,了解言语辞令的礼仪六、学以致用1.查找资料,了解不同场合中的礼仪要求。

并且想一想,人们为什么安排这些礼仪活动。

记录下来,完成记录卡。

2.我国是文明礼仪之邦,请以“文明礼仪伴我行”为主题制作一张手抄报,并展开评比。

10.君子之乐活动目标:1.能有节奏地“读典明理”中的句子,了解“君子之乐”的真正含义。

2.通过《学文立志》和《博学研思》,能明白矢志不渝的道理。

3.在实际生活中“忆事思辨”,养成良好的品德修养。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师生谈论对快乐、乐趣的理解。

二、读典明理1.读文、理解。

出示《读典明理》中的原文,学生对照注释和译文自由读(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

五年级传统文化下学期教案

五年级传统文化下学期教案

五年级传统文化下学期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如诗词、成语、典故、历史人物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情怀。

二、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诗词鉴赏教学诗词:《静夜思》、《春晓》、《登鹳雀楼》等。

教学重点:理解诗词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2. 第二单元:成语故事教学成语:画龙点睛、掩耳盗铃、亡羊补牢等。

教学重点:了解成语的来源和含义,学会运用成语。

3. 第三单元:传统文化习俗教学内容: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由来和习俗。

教学重点:了解各种节日的庆祝方式和背后的文化内涵。

4. 第四单元:历史人物故事教学人物:诸葛亮、孙悟空、岳飞等。

教学重点:了解历史人物的事迹和精神品质,传承优秀传统。

5. 第五单元:民间艺术教学内容:剪纸、泥塑、京剧等民间艺术形式。

教学重点:欣赏民间艺术的美,了解其背后的文化意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传统文化知识,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2. 采用讨论法,组织学生探讨文化现象,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3.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阶段测试:定期进行知识测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3. 作品展示:让学生提交文化作品,如诗词、成语故事、民间艺术等,以此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教学时间安排1. 每单元教学时间为2周,每周5课时。

2. 总共10周,共计40课时。

六、教学资源1. 教材:《五年级传统文化教程》2. 参考书目:《中国传统文化故事》、《中国古代诗词鉴赏》等。

3. 网络资源:传统文化相关网站、视频资料等。

4. 教具:投影仪、白板、卡片、剪纸、泥塑材料等。

七、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诗词、故事、图片等方式,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五年级少先队活动课教案《第三单元:传承文化》

五年级少先队活动课教案《第三单元:传承文化》

五年级少先队活动课教案《第三单元:传承文化》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通过互动活动,增强少先队员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3. 培养少先队员们的合作精神,提高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 通过视频和图片等形式,简单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和特点。

2. 传统文化体验活动1. 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如:剪纸、折扇、扯旗等;2. 必要时,老师介绍各活动的背景和技巧。

三、教学重点1. 通过活动,让少先队员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背景和技巧;2. 引导少先队员们表达自己对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四、教学难点1. 少先队员们的注意力集中问题,老师需要引导大家关注活动的技巧和背景,激发大家的兴趣;2. 其中某些活动的制作、操作难度较大,老师需要耐心帮助大家完成。

五、教学过程1. 介绍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让少先队员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所了解;2. 介绍当天的活动内容,并对活动的要求和技巧做出简要说明;3. 进行传统文化体验活动,老师可以提前准备好所需材料;4. 活动结束后,老师引导大家分享自己的研究心得和体验。

六、教学手段1. 视频、图片、PPT等;2. 活动所需材料。

七、课堂小结通过这堂课,少先队员们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参与了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并通过交流分享,让大家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

八、作业布置根据今天的研究内容,少先队员们可以自行制作一些传统文化作品,或者寻找和传统文化相关的图书进行阅读,并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

九、教学反思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尽可能的通过图文组合的方式,让少先队员们感觉身临其境的体验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课堂上出现了一些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的情况,这可以通过激励和引导的方式来解决。

总体来说,这是一堂比较成功的课,少先队员们都体验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并对传统文化产生了热爱和兴趣。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附单元教学计划)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附单元教学计划)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全单元】教案附:第三单元教材分析1.本组教材安排了语文综合性学习,以“遨游汉字王国”为主题,安排了“汉字真有趣”和“我爱你,汉字”两部分教学内容。

“汉字真有趣”通过“字谜七则”“门内添‘活’字”“有趣的谐音”“‘枇杷’和‘琵琶’”“有趣的形声字”等阅读材料,引导学生开展搜集或编写字谜,开展猜字谜活动,查找体现汉字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对联、故事等材料,举办趣味汉字交流会等。

感受汉字的趣味,了解汉字文化。

“我爱你,汉字”安排了“汉字字体的演变”“甲骨文的发现”“书法欣赏”“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必要性”“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等阅读材料,引导学生搜集更多的资料,围绕汉字的历史或汉字书法,选择感兴趣的内容写一写,调查学校、社会用字不规范的情况,如,调查同学的作业本、街头招牌、书籍报刊等。

指导学生写出简单的调查报告。

2.通过活动,引导学生感受汉字的有趣,了解汉字文化,学习搜集资料的基本方法,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3.教学建议:(1)从“有趣”走向“可爱”。

通过活动,学生感受到汉字的有趣,更应感受到汉字与生俱来的历史的温度和生命的气息,并升华凝聚对汉字的真诚的爱。

(2)从书本走向生活。

学生在活动时除从书本里寻找相关素材外,还可以引导他们到现实生活里去找,把学习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3)从自主走向自觉。

应该充分发挥学生活动的自主性,让自主的活动变成学生深入学习的自觉行为。

(4)引导学生关注和阅读单元首页,形成对单元的整体认识。

1.学生能从总体上明确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了解综合性学习的特点,为小学高年级综合性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学会制订活动计划,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并能通过独立或合作学习,较好地完成任务。

3.学生能够认真阅读教科书中提供的阅读材料,从中受到启发,搜集到更多体现汉字神奇、有趣的资料。

-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揭示内容。

五年级传统文化下学期教案

五年级传统文化下学期教案

五年级传统文化下学期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通过学习传统文化,了解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

(2)学会欣赏古代诗词、成语、典故等,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3)了解中国传统节日、习俗和礼仪,增强民族自豪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讨论、探究等方式,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

(2)学会运用传统文化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文化自信。

(2)培养学生尊重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中国古代历史1. 夏商西周的更迭2. 春秋战国的故事3. 秦始皇统一六国4. 汉朝的兴衰5. 唐朝的风采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学1. 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等古代文学作品的学习2. 成语、典故的积累与应用3. 古代著名文学家的故事第三单元:中国传统节日与习俗1. 春节的来历与习俗2. 端午节的起源与习俗3. 中秋节的传说与习俗4. 重阳节的由来与习俗5. 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与传承第四单元:中国古代艺术1. 中国画的艺术特点与欣赏2. 书法的基本技法与欣赏3. 传统音乐、舞蹈、戏剧的了解与欣赏4. 古代建筑的风格与特点5. 陶瓷、玉器等工艺品的鉴赏第五单元:中国古代哲学与伦理1. 儒家的思想观念与道德准则2. 道家的哲学理念与生活智慧3. 墨家的思想主张与价值观4. 法家的治国理念与制度5. 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与应用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讨论、探究、实践等教学方法,让学生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知识。

2.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传统文化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3. 组织实地考察、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4.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角色扮演、故事讲解等活动中,深入感受传统文化的内涵。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活动参与度等。

小学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讲述传统文化

小学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讲述传统文化

小学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讲述传统文化讲述传统文化的文章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化的浪潮已经席卷全球。

人们在面对着当今社会繁荣发展的同时,也因此而丧失了部分传统文化。

然而,传统文化对于我们保留民族特色,继承民族血脉,传承民族精神、文化习俗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而小学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的教学重点正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一、教学目标1.了解传统文化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2.感知传统文化的内涵与意义,提高品味与审美素养。

3.培养学生对于社会责任的意识与认识。

4.提升口语表达与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2.学会如何与传统文化相处并学会如何弘扬传统文化。

三、教学内容及方法1.教学内容①传统文化的定义及其内涵;②传统文化的意义及其弘扬方式;③相关的传统文化故事与惯例。

2.教学方法①课堂讲解通过阅读传统文化故事、演讲等方式,让学生对于传统文化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

②互动讨论通过对于传统文化故事及其内涵的讨论,使得学生们的思维得以开阔,同时也能让学生们发表自己的观点。

③集体活动通过学校的传统文化体验活动使得学生真正地体验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四、教学过程1.教师引导不开门,全国死;不读书,自个儿过:打铁,要自身硬。

这样的名言虽然有些古老,但这句话中的涵义却是很有哲理的。

传统文化作为一个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其中蕴含着祖先们的理念、智慧和文化积淀,它承载着不少的中国精神、中华文化、民族情怀和光辉历史。

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意义。

2.老话新诠释在中国,有很多古老而传经的名言,比如“知识改变命运”,“学问能致远”、“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些话是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里流传下来的,它们深深地影响着我国人民的行为和价值观。

我们可以慢慢地品味这些古老的箴言,并按照这些价值观来去实践,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3.感知传统文化的魅力如果你真正地去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你会发现这个精神世界是很高级的。

或许,你会渐渐地懂得和认同中华文化的内涵,懂得它的强大力量及其所具有的全球意义,懂得尊重传统文化,为弘扬中华文化做出自己的小小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教材分析:
在“名胜游踪”里,我们会欣赏到具有浓郁民族文化气息的山山水水,每一处风景,都有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足迹;在“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使学生感悟到中华民族语言的魅力,聆听古代圣贤关于做人、处事的语重心长的教诲,了解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国人的大气、自尊、圣洁和人格的高尚。

(2)通过阅读,使学生欣赏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山山水水和我国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足迹,领略千百年来中国的民族,逐步了解和感悟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3)能够熟练地背诵经典古诗文,并能初步理解其意思,同时能够尝试表达个人学习经典古诗文的感受和见解。

(4)通过传统文化学习,不断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5)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够与同学合作,尝试进行文化名胜游览和当地传统文化考察活动。

教学重点:
能够熟练地背诵经典古诗文,并能初步理解其意思,同时能够尝试表达个人学习经典古诗文的感受和见解。

教学难点:
使学生感悟到中华民族语言的魅力,了解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国人大气、自尊、圣洁和人格的高尚。

教学措施
1、教学形式多样化。

时而教师讲解、时而学生讲故事、时而读书等。

2、注重面向全体和个别差异。

集体、小组、个人展示等交错进行,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第三单元名胜游踪
济南
泉城济南1课时
佛教名山——千佛山1课时
名泉之冠——趵突泉1课时
泉城明珠——大明湖1课时
崂山
海上名山1课时
崂山名瀑——龙潭瀑1课时
课时备课(教案)
课时备课(教案)
课时备课(教案)
崂山----海上名山
教学目标:
1、能背诵这首诗。

2、通过阅读,使学生欣赏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山山水水和我国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足迹,领略千百年来中国的民族艺术,逐步了解和感悟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使学生感悟到中华民族语言的魅力。

教学难点:通过阅读,使学生感悟到中华民族语言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习兴趣
二、指导学生自学
1、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说一说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试分析一下每一句话的含义。

3、读一读:温馨点击:素有“海上名山第一”的崂山位于黄海之滨,主峰1133米,它拔海而立,山海相连,雄山险峡,水秀云奇,自古被称为“神仙窟宅”“灵异之府”。

齐记中亦有“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的记载。

昔日秦皇汉武帝登临此山寻仙,唐明皇也曾派人进山炼药,历代文人名士都在此留下游踪,号称“道教全真天下第二丛林”。

盛时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崂山道士更是闻名遐迩。

山上奇石怪洞,清泉流瀑,峰回路转。

人景观和自然景观交相辉映的崂山,82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名胜景区之一。

进崂山可分为中、南、东三线,其景色各异。

三、小组合作学习、交流
小组交流上述三个问题。

四、全班交流、拓展
1、集体交流,教师适时订正,指导。

活动广角:把你知道的有关的崂山传说、诗句、对联等讲给同学听。

五、成长阶梯
1、学了这篇课文,你对崂山有哪些了解?
2、你还能说出崂山的哪一些著名景点?
3、有机会亲自去崂山看一看,并把历代名士的题词、题句抄录下来。

4、尝试背诵这首诗,可以同桌背,也可以小组背。

教学反思
学生对诗每一句话的含义理解的不够好,学生交流之前教师可以提前指点一下,或提示一下,这样什么也不说完全放给学生,学生掌握不了。

崂山名瀑——龙潭瀑
教学目标:
1、能背诵这首诗。

2、通过阅读,使学生欣赏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山山水水和我国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足迹,领略千百年来中国的民族艺术,逐步了解和感悟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使学生感悟到中华民族语言的魅力。

教学难点:通过阅读,使学生感悟到中华民族语言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习兴趣
二、指导学生自学
1、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说一说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试分析一下每一句话的含义。

3、读一读:温馨点击:崂山八水河中游,于百尺悬崖飞流直下,喷珠吐玉,状如龙舞,故名“龙潭瀑”。

潭中碧水凝寒,清澈见底。

山雨过后,洪涌瀑注,飞腾叫啸,蔚为壮观。

北九水
白沙河上游河流,因山有九折,水有九曲得名。

以北九水疗养院“九水界桥”为界分内九水外九水。

“九水明漪”为崂山十二胜景之一。

源于巨峰北麓之水,流入峡谷,一路群峰竟秀,万木争荣,佳景迭出,美不胜收,故有“九水画廊”之美誉。

三、小组合作学习、交流
小组交流上述三个问题。

四、全班交流、拓展
集体交流,教师适时订正,指导。

五、成长阶梯
1、你还能说出崂山的哪一些著名景点?
2、有机会亲自去崂山看一看,并把历代名士的题词、题句抄录下来。

3、尝试背诵这首诗,可以同桌背,也可以小组背。

教学反思
学生对诗每一句话的含义理解的不够好,学生交流之前教师可以提前指点一下,或提示一下,这样什么也不说完全放给学生,学生掌握不了。

妙联集锦
教学目的:让学生明白对联的由来及妙趣。

教学过程:
一、学生阅读艺海拾贝,体会对联的妙趣。

交流你喜欢的对联,并说出它妙在什么地方。

二、品读温馨点击,对对联有进一步的了解。

三、活动广角:
1、把这些对联读几遍,同桌试着对一对,一定很有趣。

2、讲出下面对联中包含的七个人物的名字和他们的故事。

如果讲不出就去请教别人或查找资料。

四、交流学习心得。

五、教师小结。

教学后记:学生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阅读上,知识积累上需要加强。

读书名联
教学目的:让学生明白古往今来有哪些有关读书的名联。

教学过程:
一、学生阅读艺海拾贝,体会这些读书名联。

交流你喜欢的对联,并说出它妙在什么地方。

二、品读温馨点击,对读书名联的来历有进一步的了解。

三、活动广角:
1、同桌比一比,看谁能先把这组名人读书联背下来。

2、自己动手把这些对联做成书签。

3、选自己最喜欢的一副作为座右铭。

4、你能看出以下两副对联是哪种商店的吗?请你也去抄录所在社区、街道商店的对联,和同学们评一评哪副写得最好,也可以试着写一副。

四、交流学习心得。

五、教师小结。

教学后记:学生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阅读上,知识积累上需要加强。

成语探源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成语的各种来源。

教学过程:
一、学生自学艺海拾贝,对照书边的注释体会文章的意思。

读后你有何感想?快和同桌交流一下吧!
二、阅读温馨点击,知道什么是成语?它的来源有哪些?阅读成语故事有什么好处?
三、活动广角
1、把“指鹿为马”这个历史故事讲给别人听,并试着用一用这个成语。

2、下面这些成语都来源于史书上有记载的历史故事,你知道这些故事吗?不清楚的你去查阅一下资料。

3、下面这些唐宋诗句,都与成语有关,你能写出这些成语吗?
四、教师小结。

教学后记:学生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阅读上,知识积累上需要加强。

成语诗画
教学目的:让学生学会根据成语故事来为成语配上图画。

教学过程:
一、学生自学艺海拾贝,体会书上为成语配画的方法。

看后你有何感想?快和同桌交流一下吧!
二、阅读温馨点击,知道“杞人忧天”这个成语的来源及有关它的知识。

三、活动广角
1、读一读、演一演“杞人忧天”这个成语故事,并查阅一下它的来源。

2、你知道下列成语故事吗?能从中选一两个给它配上诗或画吗?
3、搞一个成语大接龙的比赛,看谁的龙最长!
四、教师小结。

教学后记:学生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阅读上,知识积累上需要加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