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人类学田野讲解课 (14)
影视人类学发展的四个时期及其观念基础
影视人类学发展的四个时期及其观念基础庞涛[摘要]文章依影像民族志的演进脉络,将影视人类学表述为“业余影像民族志”“专业影像民族志”“后现代实验影像志”和“新时期影像民族志”这四个发展时期,以梳理和讨论影视人类学学科本体形成的观念基础和理论发展脉络。
当代影视人类学依文化相对主义建构了跨文化描写模式和认识论框架,并在后现代转向进程中发挥了文本不可替代的文化批评作用,产生了形态丰富的人文主义和批评性实验影像志类型。
在后现代主义浪潮中,文化相对主义走向绝对化,影视人类学表现为脱离传统田野的趋势,使影像民族志陷入“观念性游戏”的认识论旋涡中。
关于后现代之后影视人类学如何取得进展的问题,本文认为影视人类学应重回影像民族志书写的传统领域,并赋予这个回归过程以新的内涵,这就是影视人类学的日常生活世界本体论转向,这种转向可以使影像民族志的相对性、多样性和人文性在现象哲学的观念下得到同一性的理性关照。
[关键词]文化相对主义;日常生活世界;本体论转向[中图分类号]120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214(2021)03-0014-09一、普遍钗和特殊主义的观念之争与影像民族志方法的演进民族志电影一问世就背负着人们对他的种种期望:民族志电影能够提示出其他手段很难把握的原始文化的某些特征,甚至最终能呈现出文化的全貌,民族志电影通常被定义为表现文化模式的影片。
①早期人类学家意识到摄影机有助于他们的田野工作,像古典进化论代表人物阿尔弗雷德-哈登和鲍德温•斯宾塞,以及早期在北美研究因纽特人的弗朗茨•博厄斯(Franz Boas)等相信摄影机是一种客观的图像资料记录手段。
格雷戈里•贝特森与玛格丽特•米德也在田野工作中利用电影摄影机观察心理的和社会结构的内容。
民族志影片(Ethnography Film),也被称为人类学影片(Anthropology Film),始终伴随着人类学学者的田野调查和民族志的撰写,在整个20世纪,民族志电影在西方社会掀起过几次热潮,进入电影院,形成公众话题,出现了法国巴黎人类学电影节、美国纽约玛格丽特•米德电影节等多个著名人类学电影节。
人类学概况-第二版官方PPT 第七章 田野调查方法
第七章田野调查方法【本章要点】•人类学者从自己的田野研究兴趣出发,选择相应的研究取向并确定主题。
在此基础上认定研究对象并需要着手完成田野准备工作。
•人类学者以何种方式进入研究对象居住的社会,可能会导致不同的调查结果。
通常而言,人类学者可以通过正式行政体制自上而下进入和通过非正式的渠道进入。
由于田野调查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人类学者采用何种方式进入田野工作地点并没有固定的形式,有时还要视具体的考察问题和领域的不同而定。
但不兴师动众、自然而然地进入田野点的方式是可取的。
【本章要点】•即使是今天,田野工作前做好艰苦生活的准备亦是有益的。
诚然,现代世界的许多地区的社会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并不需要携带过多的野外用品,或者所说的生存问题也不甚显著,但由于文化差异,人类学者遭遇的文化震荡状态依然存在。
因此,做理解文化差异的田野实践准备仍是必要的。
•参与观察是指人类学者长时段参与研究对象的日常和非日常的一切活动,以获取第一手资料的方法。
参与观察者以当事人的角度观察并理解诸文化事项及其行动的意义,梳理其整个的文化脉络,并加以诠释。
因此,参与观察方法的意义首先是提高了从田野工作中所收集资料的质量,其次是显然提高了民族志的解释力。
此外,我们还要区分一下参与观察和观察参与的含义。
参与观察的人类学家既是田野生活的参与者,又是他人生活的观察者。
而观察参与的人类学家则还在实地调查中体验和观察自己和他人的参与。
因此,人类学者和当地人都成为观察和记录的对象,并且强调田野过程中二者之间的交流与对话。
【本章要点】•访谈是通过向研究对象提问或与之交谈的方式来获取信息和资料的重要方法。
然而,对于报道人的实际访谈技巧和具体方法则由研究者和期望获得的资料而定。
人类学的访谈类型可以分成非正式访谈和正式访谈两大类,其中正式访谈又可分为结构性访谈、非结构性访谈和半结构性访谈等。
人类学者刚进入一个社区时,谱系法是他们认识当地人群关系和地方社会的重要认识途径。
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教学纲要
《人类学田野工作方法》教学大纲第一部分田野工作方法概述第一章田野工作(3学时)一、什么是田野工作二、田野工作与人类学研究三、田野工作的发展第二章田野工作技术(6学时)一、个体访谈二、问卷三、座谈会四、观察五、文献法六、口述史七、影像技术八、田野日记第三章田野工作程序(3学时)一、确定研究选题二、制定调查提纲三、预调查四、田野工作流程五、田野工作总结第四章田野工作的情感与伦理(3学时)一、田野工作的立场二、田野工作的情感三、田野工作的伦理第二部分田野工作技巧第五章田野工作地点的选择与进入(3学时)一、选点二、进入三、认同四、融合第六章参与观察(3学时)一、参与二、观察三、记录第七章访谈与个案(3学时)一、对象选择二、言语交流三、个案写作第八章田野工作报告(3学时)一、材料审核二、材料归类三、材料分析四、提出结论第三部分田野工作方法分类表述第九章乡村人类学(3学时)一、概述二、乡村社会分类三、田野感悟第十章都市人类学(3学时)一、概述二、都市社区特点三、田野感悟第十一章医学人类学(3学时)一、概述二、对象的特殊性三、田野感悟第十二章旅游人类学(3学时)一、概述二、民族旅游三、田野感悟第十三章影视人类学(3学时)一、概述二、影视表达对象三、田野感悟第四部分田野工作方法个体表达第十四章20世纪上半叶(4学时)一、费孝通在开弦弓村的田野工作二、抗战时期西南联大对云南田野作业二、米德和弗里德曼在萨摩亚的田野三、马凌诺夫斯基在西太平洋群岛上的田野第十五章20世纪下半叶(4学时)一、乡村人类学的回访研究二、斯蒂文•郝瑞教授在中国西南地区的田野三、保罗•拉比诺在摩洛哥的田野作业四、乡村社会评估的田野作业。
影视人类学
Anthropologic/Ethnologic Documentary
• “人类学纪录片‛是科学和艺术形式的一种结合方式,是 现代文明的产物。好像它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影视纪录片, 但是传播的内容确是人类学中各个群体的生存状态的史料, 有点像国内的精英纪录片。就内容而言,人类学纪录片是 研究人类的科学成果、理性的,属学术成果,在这个意义 上,与人类学书面著作等同,而与一般纪录片有异。从表 述形式来看,人类学纪录片又是鲜活的、形象的,与人类 学书面著作的表述方式完全不同,而与一般纪录片相同。
4
人类学/民族学纪录片 Anthropologic/Ethnologic Documentary
人类学纪录片是人们运用影视手段,旨在研 究人类学和体现人类学研究成果而拍摄的 纪录片
1. 目的的表述,是为了研究人类学和体现人类学的研究成果, 这是人类学纪录片的本质,研究是出发点,研究指导拍摄。 2. 运用影视手段,影视手段是工具,是表达人类学研究内容 的重要媒体 3. 内容的表述,人类学纪录片的内容是人类学研究和人类文 化研究,它包括人类的生存状态、生活方式、人种繁衍、 组织规则、宗教信仰、社会结构、文化模式等等。 (陈刚,2001)
《影视人类学原理》
9
Paul Hockings
• 悉尼大学文学士;多伦多大学文学硕士; 加利福尼亚大学博士 • 语言:英语 法语 德语 • 研究领域 ● 拉丁 ● 记录片 ● 印度社会与历史 ● 影视人类学 ● Badaga民族研究 • 资深的人类学学者,是美国Illinois大学的 名誉教授,也是国际刊物《视觉人类学》 的主编。研究领域之一是南印度的Badaga 民族研究。他多年任教于美国加利福尼亚 大学洛杉矶分校及伊利诺斯州大学,教授 人类学及影片制作。
人类学概论第十六章文化展示课件
36
37
1 2 3 谈谈人类学不同文化撰写模式的特
4 5
38
6 民族志电影的主要流派有什么特点?
7 8 9 功能主义和结构主义对艺术的研究 10 谈谈你对人类学文化展示方式的认
Press
41
28 Clavde Lévi Strauss 1967 “The Structural Study of Myth”, In C LéviStrauss (ed ),Structural Anthropology Garden City, NY:Anchor.
29 Claude Lévi Strauss 1999 (1982) The Way of the Masks Seattle: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23
1 2 3 4 5
24
(一) 其目的多在于解释一种文化或行为。 保罗·霍金斯 民族志电影在以下领域扮演了独特的角色:
(1)大学本科教学; (2)文化材料档案; (3)研究项目的设计和提出; (4)探索性的田野工作; (5)使人类学引起更多公众的注意
25
米莉·德·布里加德 人类学影片在人类学研究中发挥的以下三方面作用: (1)当事件过于复杂、速度过快,或事件太小,以
竞争的。 社会情境:从当地人的社会生活情境来认识
口头文学,这为口头文学的人类学研究提供 了一种重要的方法。 对社会情境的强调是人类学口述传统研究的
11
第二节
文化撰写的建设性认识
12
(一)“传送带”—— 把纪实作品比作知识传送带 人类学家到一个田野点上进行调查,把观察
什么是影视人类学
什么是影视人类学A什么是影视人类学影视人类学是人类学的分支学科之一,旨在用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贯穿纪录片电影的摄制;或者说,影视人类学是以影视手段表现人类学原理,记录、展示和诠释一个族群的文化或尝试建立跨文化比较的学问。
在人类学的教学与研究中,照片的拍摄、分析和民族志电影或录像最为常见。
在以文字作品为主流的人类学学术界,影视作品一直处于辅助性的位置,这显然和重文字轻图像的人类学传统相关。
然而,人类学家发现,有别于文字撰写,影视方法通过镜头所建构的图像可以寻求对文化的另一种理解形式。
而且,影视表现可以方便地实现人类学者―读者(观众)―当地人三者之间的直接交流,特别是把人类学思想反馈给那些异文化或没有书写符号的当地人。
文本与影视这两种类型的民族志实践具有相通性,因此影视人类学片也称为民族志电影。
B民族志电影的特点――文字与影视合璧报告直到20世纪30年代,贝特森和米德将电影和照片运用到人类学研究中去。
他们认为,电影可以实现文字调查报告不能表现的东西。
1936―1939年,贝特森和米德使用摄影手段补充他们巴厘岛进行有关文化与性格的田野研究报告。
此次田野调查结束后的1932年,他们配合大量照片出版了两部著作。
此外,他们将拍摄的22000英尺16毫米胶片素材剪辑成《巴厘跳神与舞蹈》、《巴厘与新几内亚的儿童竞争》、《一个巴厘人的家庭》、《一个新几内亚婴儿的出生》等6部影片。
因此,米德和贝特森在巴厘岛关于文化和民族性的田野工作,因影像的介入使得再现栩栩如生的人物性格与表现过程成为可能。
并且,他们使影像作品首次成为人类学研究与成果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
C 拍摄原则及其实践1.为人类学的影片影视人类学的对象和人类学是一致的。
其目的都在于应用学科理论解释某种文化或行为。
多种方法的民族志田野工作经验及其田野成果的再现方式可以获得对于该族群和文化的重要综观。
保罗?霍金斯则认为,民族志电影在以下领域扮演了独特的角色:●1大学本科教学;●2文化材料档案;●3研究项目的设计和提出;●4探索性的田野工作;●5使人类学引起更多公众的注意。
《影视人类学》课件
通过这个PPT课件,我们将深入了解影视人类学,并探讨其在文化研究中的重 要性和应用。
第一部分:介绍影视人类学
影视人类学是什么?
从人类学的角度解析电影和电视剧,探究其与人类文化的关系。
影视人类学的特点和重要性
了解影视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和独特视角,以及其对文化研究的贡献。
影视人类学的发展历程
影视文化创意的营销
探索影视文化创意在广告营销中的创新运用和商业化开发。
第四部分:国际视野下的影视人类学
1
影视人类学在国际中的地位
介绍影视人类学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和研究方向。
2
影视人类学与全球化的关系
讨论影视人类学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并探寻其对文化多样性的贡献。
结束语
展望影视人类学的未来前景,并总结本课程的重点和学术动态。
回顾影视人类学在学术领域的发展历史,以及相关的重要研究成果。
第二部影像、声音、文字等基本元素,
影视寓言学
2
探索其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意义和解 读。
研究影视作品中寓言的定义、形式以
及与文化之间的关联。
第三部分:影视文化创意
影视故事创作
探讨影视故事的特点、要素以及叙事模式和传达手段。
2021知到答案 影视人类学概论 最新智慧树满分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单元测试1、单选题:人类在电影发明之初,使用()进行记录。
选项:A:胶片B:蜡筒C:玻璃D:磁带答案: 【胶片】2、单选题:人类在()年发明了电影。
选项:A:1826B:1895C:1905D:1837答案: 【1895】3、多选题:人类学研究中采取的两种视角是()。
选项:A:客位视角B:主体视角C:主位视角D:客体视角答案: 【客位视角;主位视角】4、多选题:一部民族志电影的生产过程包括()。
选项:A:开展田野调查B:制定拍摄计划C:进行实地拍摄D:完成后期剪辑答案: 【开展田野调查;制定拍摄计划;进行实地拍摄;完成后期剪辑】5、多选题:影视人类学这个概念中包含()。
选项:A:考古技术B:人类学研究理论方法C:人类学研究对象D:影视手段运用答案: 【人类学研究理论方法;人类学研究对象;影视手段运用】第二章单元测试1、多选题:文化人类学研究中的两个基本方法是()。
选项:A:文物普查B:测绘绘图C:深度访谈D:参与观察答案: 【深度访谈;参与观察】2、多选题:人类曾经用作影像记录的载体包括()。
选项:A:DV带B:BETA带C:VHS录像带D:胶片答案: 【DV带;BETA带;VHS录像带;胶片】3、判断题:民族志电影除了被当作影像文本看待,也应该被理解为一种研究方法,一个探索新的民族学知识的过程。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4、判断题:人类学片是在人类学理论的指导下,综合运用人类学研究的方法和影视人类学的手段,对人类文化进行观察和研究,所取得成果的形象化表述。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5、判断题:民族志电影中呈现的文化,不应该民族志电影作者眼中的文化,也不应该是民族志电影作者理解的文化,应该是“原原本本”的文化。
选项:A:对B:错答案: 【错】第三章单元测试1、多选题:观察式电影的类型包括选项:A:私影像B:非虚构C:感官实验D:学者电影E:作者电影答案: 【私影像;非虚构;感官实验;学者电影;作者电影】2、判断题:最早的人类学影像田野考察是罗伯特·弗拉哈迪在爱斯基摩人地区开展的选项:A:对B:错答案: 【错】3、判断题:观察式电影的理念最初源自“直接电影”模式选项:A:错B:对答案: 【对】4、判断题:观察式电影强调以“观察”为核心,提倡在观察中的参与选项:A:错B:对答案: 【对】5、判断题:纪录片的拍摄不需要写拍摄大纲选项:A:对B:错答案: 【错】第四章单元测试1、单选题:民族志电影拍摄最重要的是展现()选项:A:宗教B:跨文化交流C:节日D:文化答案: 【跨文化交流】2、多选题:为什么说相处之道是民族志电影制作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选项:A:呈现真实的人物感情B:民族志电影的制作流程决定C:揭示现象背后的本质D:呈现真实的田野E:跨文化交流答案: 【呈现真实的人物感情;民族志电影的制作流程决定;揭示现象背后的本质;呈现真实的田野】3、多选题:民族志电影拍摄中要尊重被拍摄者主要包括()选项:A:民族传统B:礼仪习惯C:生活作息D:宗教信仰E:节日禁忌答案: 【民族传统;礼仪习惯;生活作息;宗教信仰;节日禁忌】4、判断题:民族志电影制作是拍摄者给予被拍摄者的成名机会选项:A:错B:对答案: 【错】5、判断题:民族志电影制作完成之前必须把影片给被拍摄者观看讨论并修改选项:A:错B:对答案: 【对】第五章单元测试1、判断题:民族志电影的制作者应该在自己的经验和认知范围内,主动地考虑信息公开可能给被拍摄主体带来的危害。
影视人类学教学实验大纲
《影视人类学》教学实验大纲
一、课程目的:
《影视人类学》是文化人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该实验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训练学生采用影视的拍摄手段记录不同文化形态的基本能力。
通过影视手段记录客观对象,将更有助于研究者更为直观地研究文化现象,从而减少通过文字转述带来的信息耗损。
该实验课教学时数共18课时。
二、重点和难点:
该课程重点在于如何采用视觉手段来把握对研究对象的观察和解释。
难点在于学习如何采用客观的拍摄视角来记录客观对象。
三、设备使用:
本实验课在人文学院新闻系电视拍摄与编辑实验室内完成。
相关实验课设备已经齐全。
四、具体实验教学项目
五、实验考核办法:
每个实验均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内容、实验设备与器材、实验步骤、实验总结等部分。
结合每个实验的具体内容,用电子教案、教师现场演示的形式给出实验的详细讲解及实验演示操作。
要求学生事先预习和准备,试验结果须经实验指导老师严格检查并给出本次实验的成绩。
实验课程考核包括实验课的完整出勤、单次实验成绩、预习准备、实验态度、操作、实验效果、实验总结等部分。
六、参考书目:
《影视人类学--思想与实验》邓卫荣、刘静著,民族出版社。
《影视人类学概论》张江华等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影视人类学原理》,(美)保罗·霍金斯著,王筑生、杨慧等译,云南大学出版社。
《人类学通论》庄孔韶著,山西教育出版社。
人类学概论第七章田野调查方法
程度; (7)将生活史材料加以组织和概念化
人类学概论第七章田野调查方法
27
第三节 田野资料与整理
田野资料 资料整理原则
人类学者采用此种进入方式能够比较容易得 到研究对象的信任和合作,建立起亲密的人 际关系,有利于田野工作的顺利进行
人类学概论第七章田野调查方法
4
(二)进入角色
当进入田野点后,研究者要尽快向当地 人说明此行的目的和自己的身份,否则 会因为误解而导致当地人对你敬而远之
在介绍自己的身份和目的时应尽可能用 通俗的或当地人可以理解的言语和词汇 来说明,而不是用深奥的学术语言高谈 人类学研究的重要性
信等身份证明是必要的准备
人类学概论第七章田野调查方法
7
个人生活用品:
包括根据当地季节特点准备的个人衣物;
需要先到地方防疫站学习必要的防疫知识(如驱蚊和 防疟疾);
准备个人常用药品和急救包(防止外伤、蛇咬和止血 等);
准备生活必需品,如旅行食品、照明用具、海拔表、 望远镜、雨具等野外生活用具。
人类学概论第七章田野调查方法
31
(3)知情同意(informed consent)原则。录 音、录像的目的,以及今后如何使用录音、 录像等记录手段需取得报道人或当事人的同 意。
(4)及时记录原则。对于田野资料,即使生 病或有其他事故,当天获知的事实也应当天 整理完毕,应该使记录每天的田野笔记成为 日常工作之一。
田野工作中的关键报道人。关键报道人 (key informant)是人类学者所研究文 化的某方面专家,他能够帮助人类学者 深入了解并学习当地的文化
关于影视人类学的研究对象、方法与基本原则兼评《影视人类学概论》
一、“虎日”的人类学发现
最后,“虎日”还是人类文化符号的一种表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虎” 被赋予了许多文化符号的意义,比如力量、勇武、威严等等。因此,“虎日”不 仅是一种文化现象,还是一种文化符号,代表着人类对于自然和文化的一种理解 和表达。
二、“虎日”的实践应用
二、“虎日”的实践应用
“虎日”作为一个人类学概念,不仅仅只存在于理论和文献中,更在许多社 会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首先,“虎日”被广泛应用于中国农村地区的各种民间 仪式和活动中。在这些活动中,“虎日”通常被视为一个特殊的日子,可以进行 一些特殊的仪式和活动,比如祭祀祖先、祈求丰收、治疗疾病等等。
五、评价《影视人类学概论》
五、评价《影视人类学概论》
《影视人类学概论》是一本全面介绍影视人类学的著作,其主要优点在于系 统性和全面性。全书从影视人类学的定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到基本原则等方 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有助于读者全面了解影视人类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此外, 书中还引用了一些实际案例,使得理论知识更加贴近实际,易于理解。
2、研究方法
影像拍摄是一种直观的记录方式,可以通过拍摄照片或录像来记录和研究对 象的影像资料。文本分析是对影视作品中的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元素进行深 入解读和分析。跨文化比较则是将不同文化的影视作品进行对比和分析,以探讨 各种文化之间的异同点。
四、基本原则
四、基本原则
1、客观性原则:影视人类学在研究过程中应该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避免主 观臆断和先入为主的思想。
2、研究方法
2、研究方法
影视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田野调查、参与观察、影像拍摄、文本分析 和跨文化比较等。其中,田野调查是影视人类学最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它是指 深入到研究对象的生活环境中,通过直接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第一 手资料。参与观察是指研究者参与到研究对象的生活和活动中,观察和记录他们 的行为和言论。
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ppt课件
15世纪末年,殖民者、航海家、商人、传教士和探险者 的足迹遍及全球,接触了大量异民族和异文化,留下更 多的著作;有些人长期生活在某一民族中,对该民族有 深刻了解,如撒哈根(Sahagun)对阿兹特克(Aztec) 人,拉菲托(Lafitou)神父对于易洛魁人(Iroquois)等, 其著作至今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然而,他们的知识来 自长期的生活经验,并非按照科学程序进行系统调查的 结果,不能算是田野工作者。
5
(一)初期
进化论学派
泰勒(Edward B. Tylor)虽然曾到古 巴、墨西哥等地作 长期调查,但他在 写《原始文化》 (1871)更多地参 考文献资料,或用 发放问卷的方式。
6
摩尔根(Lewis Henry Morgan)
摩尔根与易洛魁人长期直 接接触,取得第一手资料, 但是他的《古代社会》 (1877)很多部分仍靠 发出问题表,与友人通信 获得资料。
17
拉德克里夫·布朗毕 业于剑桥大学,曾在 海顿指导下研究人类 学,但不师从进化学 派的理论,另创结构 功能学说。
18
他曾在澳洲、非洲等地长期从事田野调查,对 于如何搜集原始社会亲属关系及社会结构方面 的资料,积累了经验。他的《安达曼岛民》一 书,即可反映出深入细致地田野工作情况,对 于在田野调查过程中如何收集土著社会的亲属 关系以及社会结构方面的资料,具有重要参阅 价值。
主要贡献:田野作业被界定为三项:长期居 住、学习语言和参与观察。他认为认识他者 文化的唯一办法就是,跟他者一起活动,在 活动中体验他者和理解他者。他在特洛布里 恩岛上住了两年多,他的语言天才则使他能 够深入当地社会,了解当地人的文化,对该 社区的文化作出接近实事的解释。他还有非 凡的观察力,揭示了特罗布里恩岛文化的复 杂性和整体性,创造了研究非西方社会文化 的功能分析法。
《2024年影视人类学的脉络、路径和前瞻》范文
《影视人类学的脉络、路径和前瞻》篇一一、引言影视人类学是借助影视媒介与技术的力量,研究人类文化的科学。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影视技术在人类学研究中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从而产生了影视人类学这一交叉学科。
本文将全面阐述影视人类学的起源、发展脉络及当前的应用领域,同时对未来可能的发展路径和前瞻性应用进行深入探讨。
二、影视人类学的起源与发展脉络1. 起源:影视人类学的诞生源于对人类学传统研究方法的探索和补充。
起初,学者们利用电影、摄影等影像技术来记录、研究和展示特定群体的生活和文化。
这些影像资料不仅为学术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还为人们提供了了解不同文化的窗口。
2. 发展脉络:随着技术的进步,影视人类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从最初的简单记录到现在的深度解读,影视人类学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
在研究内容上,影视人类学关注文化传承、社会变迁、民族关系等议题;在研究方法上,影视人类学注重实地拍摄、深度访谈、影像分析等手段。
三、影视人类学的研究路径1. 田野调查与拍摄:影视人类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是田野调查与拍摄。
通过实地拍摄、采访等手段,收集有关研究对象的文化、习俗、生活方式等资料。
这些资料为后续的影像制作和分析提供了基础。
2. 影像制作与传播:在收集到足够的资料后,研究者需要运用专业的影像制作技术,将资料转化为具有学术价值的影像作品。
这些作品不仅可以在学术会议上展示,还可以通过网络等媒介进行传播,让更多人了解不同的文化。
3. 深度分析与解读:通过对影像作品的深度分析和解读,研究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研究对象的文化内涵、社会变迁等议题。
这些分析结果可以为学术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四、影视人类学的应用领域1. 文化传承与保护:影视人类学在文化传承与保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记录和展示不同文化的特点和价值,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传统。
2. 社会变迁与民族关系:影视人类学还可以研究社会变迁和民族关系等问题。
学习影视人类学课程后的收获和建议
学习影视人类学课程后的收获和建议影视人类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的核心在于研究人类对于电影、电视等影像媒介的各种文化、社会、心理和感性反应。
学习影视人类学的过程中,你可能会有以下收获和建议:收获:1. 更深入地理解人类文化:通过对于电影和电视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思维、文化、信仰和价值观。
2. 扩展视野:学习影视人类学不仅有利于了解西方文化中的电影、电视文化,也可以探究本地文化中电影、电视文化的地位和影响。
同时,学习过程中也会涉及到其他海外文化的内容,有益于拓宽我们的视野。
3. 普及学术研究方法:影视人类学是一门学术性很强的研究学科,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了解和应用许多学术研究的方法和工具,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学术研究能力。
建议:1. 多看电影、电视:为了能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影视人类学的内容,我们需要多看一些电影、电视节目,并对它们的表现手法、故事情节、人物塑造等进行分析,有助于提升我们对于影像文化的敏感度和分析能力。
2. 培养阅读习惯:阅读是学习任何一门学科的关键,也是学习影视人类学必不可少的部分。
我们需要精读教材,了解名词、概念的含义和应用;同时还应该进行大量的阅读和文献调研,探究电影、电视等影像媒介的历史、现状、发展趋势和影响等。
3. 参与讨论和互动:学习影视人类学不仅仅是课本知识的积累,还需要参与各种讨论和互动,以拓宽视野、加深理解和提高思考能力。
可以参加学生讨论小组,与同学交流,也可以上网社区和论坛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4. 关注前沿研究:影视人类学是一个新兴领域,新的研究成果和分析方法往往会引起学界的高度关注和争论。
我们需要关注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前沿研究方向,了解该领域目前的发展情况和研究现状。
人类学概论 第四版 第七章 田野调查方法
• 3.2 不同文化中的谱系法应用 中国汉人社会:研究者收集家族、宗族团体的系谱,研究地方社会人群特征和社会运转机制。 凉山彝族:谱系制度和父子连名制对于了解彝族历史、分支体系、各家支的分布和互动关系具有关键 作用。
(四)巴恩斯的补充和注意事项
巴恩斯对里弗斯的谱系法进行了补充,建 议人类学者在使用谱系法时,不应事先设 计一系列结构性问题,而是记录报道人最 初表达的亲属关系,以更好地理解报道人 的观念。调查者应注意真实的亲属称谓与 一般应酬话的区别,并将谱系法的结果与 婚姻制度、家庭制度等结合,进行综合分 析。
(二)谱系法的定义与起源
谱系法是一套有效的分析方法,通过收集 和编辑家谱,确定亲属制形式及其结构性 质。 1910年,里弗斯首次提出并应用了这种方 法,通过询问报告人的家庭成员信息,构 建谱系图,以了解当地人的人群分类和相 互关系。
(三)谱系法的基本原理
• 谱系分析以个人为中心,从家庭成员出发到整个世系群,是田野工作中解开人群分类的第一步。谱系 图中使用符号表示不同性别和关系,如“△”表示男性,“○”表示女性,“=”或“└」”表示婚姻 关系,纵线表示亲子关系,横线表示兄弟姐妹关系。
个人生活史的标准
1. 从文化序列上研究个案。 2. 个人行为与社会有关。 3. 家庭应符合文化功能研究,个别人身上 研究团体的生活方式。 4. 具体说明将有关资料转变成为社会行为 的方法。 5. 强调从孩提至成年的连续相关性。 6. 研究社会情境,发现社会压力、社会参 与的种类和程度。 7. 将生活史材料组织和概念化。
什么是影视人类学
什么是影视人类学A什么是影视人类学影视人类学是人类学的分支学科之一,旨在用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贯穿纪录片电影的摄制;或者说,影视人类学是以影视手段表现人类学原理,记录、展示和诠释一个族群的文化或尝试建立跨文化比较的学问。
在人类学的教学与研究中,照片的拍摄、分析和民族志电影或录像最为常见。
在以文字作品为主流的人类学学术界,影视作品一直处于辅助性的位置,这显然和重文字轻图像的人类学传统相关。
然而,人类学家发现,有别于文字撰写,影视方法通过镜头所建构的图像可以寻求对文化的另一种理解形式。
而且,影视表现可以方便地实现人类学者一读者(观众)一当地人三者之间的直接交流,特别是把人类学思想反馈给那些异文化或没有书写符号的当地人。
文本与影视这两种类型的民族志实践具有相通性,因此影视人类学片也称为民族志电影。
B民族志电影的特点一一文字与影视合璧报告直到20世纪30年代,贝特森和米德将电影和照片运用到人类学研究中去。
他们认为,电影可以实现文字调查报告不能表现的东西。
1936—1939年,贝特森和米德使用摄影手段补充他们巴厘岛进行有关文化与性格的田野研究报告。
此次田野调查结束后的1932年,他们配合大量照片出版了两部著作。
此外,他们将拍摄的22000英尺16毫米胶片素材剪辑成《巴厘跳神与舞蹈》、《巴厘与新几内亚的儿童竞争》、《一个巴厘人的家庭》、《一个新几内亚婴儿的出生》等6部影片。
因此,米德和贝特森在巴厘岛关于文化和民族性的田野工作,因影像的介入使得再现栩栩如生的人物性格与表现过程成为可能。
并且,他们使影像作品首次成为人类学研究与成果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
C拍摄原则及其实践1.为人类学的影片影视人类学的对象和人类学是一致的。
其目的都在于应用学科理论解释某种文化或行为。
多种方法的民族志田野工作经验及其田野成果的再现方式可以获得对于该族群和文化的重要综观。
保罗?霍金斯则认为,民族志电影在以下领域扮演了独特的角色:•1大学本科教学;•2文化材料档案;•3研究项目的设计和提出;•4探索性的田野工作;•5使人类学引起更多公众的注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马假日主题婚纱
旅游主题婚纱
生活风格主题婚纱
怀旧主题婚纱
金婚纪念照
《人本中国— —纪实在当代》 广东美术馆, 2003
2006,广州
“文化多样性与当代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影视 人类学分会场暨第五届影视人类学国际研讨会 参考议题:
a、民族志电影、视觉人类学和视觉的人类学 b、21世纪的视觉人类学是否存在一个跨文化的议题? c、视觉文化与视觉传播 d、大众广告的人类学研究 e、华南民俗影视 f、 “文化持有者”的主位视角
2003,意大利
视觉人类学:视觉表达的广阔领域
2003年在意大利弗罗伦萨召开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
(IUAES)第15届世界大会,视觉人类学是其中一个 分论坛。除了展示传统人类学或民族志影视作品,还讨 论了新媒体在视觉表达中的人类学现状及其前景,对以 视觉形式出现的流行文化(婚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摄影),也进行了多角
度的探讨。
照片上两个人是夫妻,此照片诞生在1913年。怕被人说“不正派” 两人离了足有三尺远。
李珊珊:《昆明婚纱摄影 的视觉人类学研究》,中 山大学人类学系硕士论文, 2008
民国时期的结婚照
1936年8月,昆明第二届集团婚礼在当时省党部大礼堂举行
1958
1963
模仿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婚纱
广义的Visual Anthropology译为视觉人类学
既包括通过摄影、电影、电视和数字呈像等现代图像或
影视手段记录民族学或文化人类学事实的拍摄和研究, 也包括研究人类的群体性图像信息以及通过视觉造型和 视觉符号记录、储存、传播信息的传统方法和视觉文化 行为;
1、本科阶段――影视人类学
如果从社会分层的角度看,那类民间影像叙事或象征的 内容(如“民间艺术”),则属于钟敬文先生所说的下 层文化、老百姓的文化,可以和民俗学互相渗透; 从文化心理的角度看,包括大量因民间俗信和宗教信仰
萌生的心理投影或精神图像,更是已经衍生出类似图腾 艺术、巫傩艺术、宗教艺术、文化象征等研究的诸多领 域。并对图像学、传播学以及多媒体技术等进行一些跨 学科的互动。
个人日常生活的“数字足迹”大大刺激了数字宇宙的快
速增长。通过互联网以及社交网络、电子邮件、移动电 话、数码相机和在线信用卡交易等多种方式,每个人日
常生活都被数字化。数字宇宙已经通过许多方式对人类
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进入二十一世纪,以互联网第二 代、移动通信工具等为代表的新媒体正加速推进整个世 界的技术、社会和文化的急速变迁,知识的生产、流通 和传播量发生巨大的膨胀。
以图叙事传统研究、 民族志影视、空间建构、 民间工艺、民族工艺、 视觉行为和视觉人群
媒介转型研究 新媒体及其社会文化影响 媒介群体研究
媒介人类学
视觉人类学
关于“审美”、“视觉”和“表演”的人类学研究主要 对文化的感知、表达功能及其作品感兴趣, 关于“媒介”的人类学研究侧重文化的传播功能,
关于“象征”的人类学研究则对文化的能指性功能及其 意义阐释(所指)比较关注。 它们在对“艺术”现象进行具体研究的同时,对其所处 语境的整体关系,也有更多结构性的考虑。
新媒体的出现使得国家治理方式发生变革,不但政治家
通过新媒体来发表自己的政见,网民也可以通过新媒体 更广泛地参与社会舆论的建构与影响政府的决策,这使 得如何对新媒体进行控制和监督成为民族国家治理的重 要议题。
新媒体成为民众重要的休闲资源,类似于MUD和MOOs
等游戏工具的流行,使得网络游戏、Flash动漫等成为今 天年轻人最重要的休闲方式,并且也对他们的生活和成长 发生重要的影响,千万普通人在使用博客、微博等传播新 闻和发布消息。
Visual Anthropology定义
狭义的Visual Anthropology
可按国内译名理解为影视人类学,主要指通过影视手段
记录、表达民族志或人类文化内容及观念,是民族学或
文化人类学的另一种调查报告“文体”或研究方式,即
民族志影像或人类学的视觉表达方式。
广义的Visual Anthropology
视觉思维
人类学
视听工具、技术、 工艺
传播学
视觉传播、 媒介
宗教学
信仰、仪式空间 及精神图像
科学技术
1994,德国
《PUJI And His Lovers》(合作,任人类学家,片长
120分钟),东亚影视公司委托拍摄, 1992-1994。
获中宣部1994年对外音像制品三等奖; 参加德国哥廷根国际民族学电影节(Gottingen International Ethnographic Film Festival), 1994年5月。 瑞典第十五届北欧影视人类学年会暨国际民族学影展, 1994年; 英国皇家人类学协会展,1994年。
新媒体的出现也带来经济市场的变化,新媒体所产生的人 聚效应不但集中了众多风险投资,而且也给很多普通人带
来了商机,类似于ebay、淘宝网使得电子交易等方式越 来越普遍。网游、3G等快速兴起,并逐渐占据互联网商 业的主角。
媒介的转型导致知识生产和传播的转型。它让许多传统
学科发生危机,同时也给它们带来生机。同时,与媒介 的转型相生相随的, 是一些“新人类”的诞生。他们无 论在生活方式、表达方式、传承方式, 甚至语言符号, 都和传统不一样了。对这类“新人类”及其文化传承模
式的研究, 应该成为人类学研究的一个方面。
所有这些都预示着互联网等新媒体都已经并且正在塑造一
个新的社会,新的传播文化、新的国家以及新的市场,最 终它将塑造一种新的文化方式与知识建构的过程,而它的 前景仍然非常广阔。正因为此,欧美学术界对新媒体的研 究从90年代中期以来就变得极为关注,哈佛大学、麻省 理工大学、斯坦福大学等世界名校,都专门建立研究机构 来关注新媒体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学术界已经出版有《媒 体人类学》(Media Anthropology)等相关著作。围绕 新媒体研究,文理结合开展相关的社会实验研究成为当前 重要的学术前沿。
史进程,包括:“以图叙事的传统”――视觉人类学的 前史(涉及远古影像的叙事与象征、青铜时代边地族群 群像、地理和心理的图录、绘本民族志肖像、民俗纪实 画传和民俗艺术等)
涉及历史、文物等时间维度的内容(如岩画等所谓“原始 艺术”),可以和考古学结合;
涉及族群和区域文化、人文地理等空间范畴的内容(类似 一般所说“民族艺术”),则和民族学有天然的联系;
人类学和艺术的联姻,显示了人类学的学科建构具有深 厚的潜力和广阔前景,以及跨学科发展的多种可能性。
当然,不同的研究者出于不同的学科立场和研究角度,
对“艺术”的不同理解,也将导致学科架构和研究范式
的多种可能性。
艺术
?
人类学
1,类型性框架
类型性框架主要以传统艺术类型和研究对象作为分类依 据,
Visual Anthropology
影视人类学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邓启耀
人类学主要分支
文化人类学 体质人类学
民族学、民俗学
人类学
考古学 语言人类学
人类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及衍生方向
文学/艺术
文学人类学 音乐人类学 (民族音乐学) 法学/社会学/ 影视人类学 政治经济学 哲学/心理学 艺术人类学 法人类学 哲学人类学 政治人类学 认知人类学 经济人类学
3、博士研究生阶段 ――艺术人类学和媒介人类学
在更大范围和更深领域整合视觉人类学
在传统学科理论和学科优势的基础上,应用一些新的理 论、方法和技术,整合诸如象征人类学、民族音乐学、 神话学、艺术起源论、仪式理论和表演理论、媒介人类 学等成果。
新的学科增长点:媒介人类学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互联网第二代、移动通信工具等为
等对话的学科? 最近几年,民族志的观众是如何逐渐抛弃这种两分法的 观念,而更倾向于将世界看做一个更复杂更微妙的系统 的?
有关少数民族与族群问题的争论是如何对民族志影片产
生影响的? 自传体或以第一人称叙事的纪录片是如何定义文化视角 的? 录像技术是如何帮助分居中国和美国的家庭和社区保持
戏剧艺术
建筑人类学
工艺美术
空间建构、民居
影视艺术
建筑艺术
2,功能性框架
功能性框架是一种包容性更大的分类方法,主要从感知、 表达和能指性功能方面进行表述。
象征人类学
审美人类学
艺术起源、诗性智慧、 神话、游戏和娱乐 文字、图像、音声、动作 仪式的符号能指和所指
表演人类学
人类学
民间音乐、民间舞蹈、 民间戏剧、身体、动作
联系的?
网页和博客是如何促进这种跨国界联系的?
一、教学的目的及要求
21世纪是一个视觉信息程度很高的时代,遍布世界的 影视传媒每分钟都在传播着大量的视觉信息及其以视听
信息为主的各种信息。当代人类学必须面对这个事实,
尝试多学科结合,研究新问题,寻找新的学科增长点。
影视人类学在国际上属于一门新兴学科,在哈佛等世界著
名大学开设本项研究也不过几十年历史。人类学在国内大 学本来就属特色学科,影视人类学在国内更是很少开设。 本课在中山大学属于首次开设,列为人类学本科专业的选 修课之一,并已成为硕士研究生招生的一个研究方向(视
觉人类学);再进一步的学习将拓展为艺术人类学,是博
士研究生的一个研究方向,意在使有志于进行更广博和深 入研究的学生有更多的空间。
在理论层面,侧重于让大家了解一般意义的影视人类学,
包括影视人类学的发生和发展、理论框架及需要遵循的 原则、各国影视人类学简介及作品分析等;
在实践层面,大家将在拍摄过程、摄影实践以及影像制 作方面获得视觉人类学工作室的指导。
2、硕士研究生阶段――视觉人类学
回到视觉人类学本义
从视觉人类学角度,追溯人类视觉表达或视觉叙事的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