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急性胃炎

合集下载

急、慢性胃炎的护理措施

急、慢性胃炎的护理措施

急、慢性胃炎的护理措施
主要护理措施
1.休息急性胃炎及慢性胃炎的急性发作期中,应卧床休息,慢性胃炎恢复期,病人生活要有规律,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

2.疼痛的护理遵医嘱给予局部热敷、按摩、针灸、或给止痛药物等缓解上腹部的穿痛,同时应安慰、陪伴病人以使其精神放松;消除紧张恐惧性心理.保持情绪稳定,从而增强病人对疼痛的耐受性。

3.饮食护理急性胃炎及慢性胃炎的急性发作期病人一般可给予无渣、半流质的温热饮食。

如少量出血可给予牛奶、米汤等以中和胃酸,有利于黏膜的修复。

剧烈呕吐、呕血的病人应禁食,可静脉补充营养。

恢复期可食富含营养、易消化的饮食,避免食用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定时进餐、少量多餐、细嚼慢咽,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如胃酸缺乏者可酌情食用酸性食物如山渣、食醋、浓肉汤、鸡汤。

4.心理护理病人因出现呕血、黑便或症状反复发作而产生紧张、焦点,、恐惧心理。

护理人员应向其耐心说明原因,给予解释和安慰。

应告知病人,通过有效的自我护理和保健,可减少本病的复发次数。

针灸治疗急性胃炎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Meta分析

针灸治疗急性胃炎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Meta分析
d i s t i r b u t i o n o f h e p a t i t i s C v i us r g e n t y p e s i n p a t i e n t s o n h e —
m o d i a l y s i s a n d k i d n e y t r a n s p l a n t r e c i p i e n t s [ J ] . J M e d
g e n o t y p e s 2 a a n d 2 b [ J ] . A m J G a s t r o e n e r o l , 2 0 0 3 , 9 8 ( 6 ) :
1 37 7—1 38 3.
[ 1 0 ] D i a g o M, H a s s a n e i n T, R o d e S J , e t a 1 . O p t i m i z e d v i r o l o g a c
[ 7 ] Md h u t c h i s o n J G, G o r d o n S C, S c h i fE R, e t a 1 . I n t e r f e r o n a l —
f a . 2 b a l o n e o r i n c o mb i n a t i o n wi t h ib r a v i i r n a s i n i t i a l t r e a t . me n t f o r c h r o n i c h e p a t i t i s C. He p a t i t i s i n t e r v e r t i o n a l t h e r a p y
显示 : 针 灸治疗急性 胃炎总有效 率优 于对照 组 [ O R: 6 . 4 2 , ( 9 5 %C I = 4 . 3 8 , 9 . 4 1 ) ] , P< 0 . 0 0 0 0 1 ; 显 效 率优 于 对照 组 [ O R=1 . 9 3 , ( 9 5 %C I =1 . 5 0 , 2 . 4 9 ) ] , P< 0 . 0 0 0 0 1 ; 临床 治 愈 率 2组 间 比较 差 异 具 有 统 计 意 义 [ O R=1 2 . 2 7 , ( 9 5 %C I = 6 . 5 2 , 2 4 . 8 4 ) ] , P < O . 0 0 0 0 1 ; 治疗后 复 发 率 2组 间比较 差 异 无统 计 意 义 [ O R= 0 . 4 4, ( 9 5 %C I = 0 . 1 8 , 1 . 0 5 ) ] , P= 0 . 0 6 。结论 针 灸疗法 治疗急 性 胃炎和其 他 疗 法比较 有 一定 的优 势 , 尤 其是 在

中医急救方法

中医急救方法

中医急救方法中医急救方法是一种传统的医疗技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通过草药、针灸、按摩等手段来治疗急性疾病或伤害。

中医急救方法注重整体观察和辨证施治,旨在恢复人体的自愈能力,提供快速有效的救治。

下面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中医急救方法。

1. 中药疗法:中药疗法是中医急救方法中常用的一种。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质,中医师会选择合适的中药组合,以促进病情的缓解和康复。

例如,对于急性胃炎引起的胃痛,可以使用黄连、黄芩等清热解毒的中药来缓解症状。

对于急性扭伤引起的肿痛,可以使用川芎、白芷等活血化瘀的中药来减轻疼痛和消肿。

2.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急救方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人体的气血流动,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例如,对于急性中风引起的面瘫,可以通过刺激足三里、合谷等穴位来恢复面部的肌肉功能。

对于急性胃痛,可以通过刺激足三里、中脘等穴位来缓解疼痛。

3.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中医急救方法中常用的一种物理疗法。

通过按摩和推拿,刺激人体的经络和穴位,调节气血运行,缓解疼痛和改善病情。

例如,对于急性腰肌劳损引起的腰痛,可以通过推拿按摩来舒缓肌肉紧张和疼痛。

对于急性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可以通过按摩背部的肺经和大肠经来促进痰液的排出。

4. 中医养生:中医养生是中医急救方法的重要补充。

通过调整饮食、作息和心态等方面,增强人体的自愈能力,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例如,中医认为急性胃炎与饮食不当有关,因此在急性胃炎发作时,可以通过调整饮食来缓解症状,如少食多餐、避免辛辣刺激食物等。

此外,中医还强调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疲劳,以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总结:中医急救方法是一种综合性的医疗技术,通过中药、针灸、推拿按摩等手段来治疗急性疾病或伤害。

中医急救方法注重整体观察和辨证施治,旨在恢复人体的自愈能力,提供快速有效的救治。

中医急救方法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急性胃炎、急性扭伤、面瘫、腰肌劳损、呼吸道感染等。

通过中医急救方法的综合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症状,促进康复。

针刺配合脐灸治疗急性胃脘痛案

针刺配合脐灸治疗急性胃脘痛案

投稿邮箱:sjzxyx88@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年第19卷第30期285作者简介:温玉洁(1992-),女,山东中医药大学2017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针灸理论及临床研究;通讯作者*:郑君(1977-),男,医学博士,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针灸理论及临床研究。

·病例报告·针刺配合脐灸治疗急性胃脘痛案温玉洁,齐惜椿,郑君*(山东中医药大学 针灸推拿学院,山东 济南)关键词:胃脘痛;针刺;脐灸中图分类号:R322.4+4 文献标识码:B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30.158本文引用格式:温玉洁,齐惜椿,郑君. 针刺配合脐灸治疗急性胃脘痛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0):285.1 病例患者,女,37岁,职员。

就诊日期:2018年10月20日。

主诉:胃部疼痛半天余。

现病史:患者午间与朋友聚餐,进食大量食物,食后又饮浓咖啡一杯。

平素饮食难消化食物后易出现胃部胀满,过食后偶有胃部疼痛,有慢性胃炎病史5年余,平时未做相关治疗,休息片刻即能缓解,今日休息良久胀满不适感未见明显缓解,遂来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督灸中心就诊。

刻下症:上腹部胀满疼痛,穿着平时合身的衣物感觉紧绷,胃中嘈杂,嗳气后稍舒,舌苔厚,脉弦滑。

查体:胃脘部疼痛拒按,轻按胃脘部即觉疼痛,稍用力按之则疼痛更甚,中脘穴附近压痛明显,至阳、灵台穴附近按之痛甚。

中医诊断为胃脘痛(饮食伤胃证)。

以消食导滞,和胃止痛为治则。

治疗:(1)普通针刺。

取穴:至阳,中脘,天枢,足三里。

操作:患者先取俯卧位,穴位常规消毒。

选用0.3mm×40mm 毫针,先针至阳,斜刺约0.5寸,行捻转泻法一分钟左右;令患者转为仰卧位,继针中脘,天枢,足三里;中脘、天枢常规针刺,进针1寸许,行平补平泻手法,足三里进针1寸左右,行提插捻转泻法。

留针30min,期间继行手法两次。

胃痛针灸的穴位和操作方法

胃痛针灸的穴位和操作方法

胃痛针灸的穴位和操作方法很多现代人三餐饮食不规律,久了之后就造成了胃病,病情发作的时候食不下咽,非常难受,有的人知道中医针灸治疗胃痛的效果还是不错的,其实还是可以试试的哦。

以下是小编推荐胃痛针灸的穴位知识,欢迎阅读!胃痛针灸的穴位中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不仅是胃之募穴,而且是八会穴之腑会,治疗胃腑之病变。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

为胃之下合穴,凡胃脘部疼痛,无论虚实,均可用本穴治疗。

具有通调腑气,和胃止痛的作用。

内关:在前臂掌侧,当曲泽和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和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为手厥阴心包经之络穴,八脉交会穴通阴维脉;具有宁心安神、和胃止痛、降逆止呕、宽胸理气等作用。

公孙:在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基底前下方。

为足太阴脾经之络穴,八脉交会穴通冲脉;可用于治疗脾胃方面的病证。

胃痛针灸具体操作脾胃虚弱:以胃脘部隐隐作痛,喜按为主症。

治疗上以灸法为主,针刺用补法。

取穴上加神阙、气海、关元温中散寒。

胃阴不足:以胃脘部灼痛,饥不欲食为主。

慎用灸法,因为灸可使胃阳更盛;一般只针不灸,针刺可用补法或平补平泻。

穴位可加用内庭、血海、三阴交养阴清热,益胃止痛。

寒邪犯胃:胃脘部疼痛因感受风寒之邪而暴作,遇寒加重,得温则减。

可针灸并用,虚者用补法,实者用泻法;加神阙、胃俞、梁丘温胃散寒,行气止痛。

食积伤胃:常有暴饮暴食史,胀满拒按,嗳腐吞酸,或呕吐出未消化之食物,吐后痛减。

禁用灸法,若灸只会加重食滞。

针刺用泻法,在基础穴位上,加用梁门、下脘、里内庭消食化滞,行气止痛。

肝气犯胃:胃脘胀痛,可连及两肋,喜叹气,常因情志刺激而发作。

针灸用泻法;除了基础穴外,还可用肝经上输募配穴法泻肝气,即期门和太冲穴。

淤血阻滞:胃脘部刺痛,痛有定处,按之通加剧。

临床上本证一般不提倡用针刺治疗,以手术疗法为主。

如情况紧急下可用针刺治疗,但仍需注意患者是否有出血情况。

胃痛的原因1、胃寒痛:胃寒痛证见喜手按热饮,痛时持续,伴吐清水,胃寒,手足冷,脉沉迟,舌苔白腻。

针灸治疗胃痛的专长综述范文

针灸治疗胃痛的专长综述范文

英文版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of Acupuncture's Expertise in Treating GastralgiaAcupuncture,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practice, has gained increasing recognition in the Western world for its effectiveness in treating a wide range of conditions, including gastralgia, commonly known as stomach pain. Gastralgia can arise from various causes, such as indigestion, gastritis, ulcers, and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and can manifest as symptoms like abdominal pain, burning sensation, cramping, and bloating.Acupuncturists believe that gastralgia results from an imbalance in the body's qi energy flow and blood circulation. Acupuncture aims to restore this balance by inserting fine needles into specific acupuncture points on the body. These points are located along energy pathways called meridians, which are believed to connect various organs and body systems.By stimulating these acupuncture points, acupuncture helps to:Regulate the digestive systemReduce inflammationRelieve muscle spasmsImprove blood flow to the stomachPromote the release of pain-relieving hormonesNumerous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acupuncture's effectiveness in treating gastralgia. A review of 11 clinical trials found that acupunctu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severity of stomach pain, nausea, and vomiting in patients with acute gastritis. Another study showed that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conventional medication was more effective than medication alone in relieving symptoms of chronic gastritis.Acupuncture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a safe and well-tolerated treatment. However, it is important to consult with a qualified and experienced acupuncturist to ensure prope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roper insertion and manipulation of acupuncture needles are essential to avoid potential side effects.中文翻译针灸治疗胃痛的专长综述范文针灸,一种传统中医实践,因其在治疗各种疾病,包括胃痛方面的疗效而在西方世界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可。

中医内科急性胃肠炎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中医内科急性胃肠炎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急性胃肠炎急性胃肠炎多发于夏秋两季。

如以呕吐、胃腕部疼痛为主者,称为急性胃炎;以腹泻、脐周疼痛为主者,称为急性肠炎:吐泻均明显者,称为急性胃肠炎。

属于中医学“吐泻”或“霍乱”等范围。

多因饮食不洁,暴饮暴食,加之感受暑湿或因热贪凉,寒湿内蕴,以致胃肠运化功能失调,水谷清浊不分,发生吐泻腹痛;如吐泻过甚,津气耗伤,可以出现虚脱现象。

【诊断】1.突然发生呕吐、腹泻、腹痛。

呕吐物多为食物。

大便呈黄色水样,少数病例可带黏液与血液。

伴有不同程度的恶寒、发热、头痛。

2 .吐泻剧烈时,如见皮肤松弛、目眶凹陷、心烦口干、尿少等症状,则提示脱水;如出现面色苍白、汗出肢冷、体温下降、脉微细数等症状,则提示周围循环衰竭的危重现象,须作紧急处理。

3.上腹部和脐周围有压痛,肠鸣音亢进。

4.血液中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升高。

5.本病应与急性菌痢和霍乱鉴别。

①急性菌痢大便量少,次数多,有脓血便和显著的里急后重感。

②真霍乱大多先泻后吐,吐泻频剧,吐泻物如米沿水,量多,腹不痛,有显著的脱水,或休克、昏迷,腹直肌和腓肠肌痉挛性疼痛。

【治疗】一、紧急处理由于本病发病多急,治疗先当急救,采取针灸、刮痛、口服成药、频频喂服淡盐开水等方法。

如呕吐频繁,不能饮水,应予补液;如脱水严重,出现休克现象,应中西医结合抢救。

1.针灸疗法体针内关、中院、足三里、合谷。

腹痛,加气海;阳虚欲脱者,加神(隔盐灸)。

上穴应用重刺激法,重症每天应针刺 2~3次。

耳针大肠、小肠、交感、神门。

2.刮痛用边缘光滑的瓷匙或钱币蘸麻油少许,在脊柱两侧、肋间、胸骨、肘和胭窝等处,自上向下或自背后向胸前刮之,先轻后重,以出现红紧色出血点为度。

3.中成药玉枢丹 0.6g加生姜汁5~7 滴,开水调服,每日2次。

适用于呕吐恶心明显者。

孕妇禁服。

红灵丹每次0.3~0.6g,每日2次。

用于吐泻、腹痛偏于热证者。

孕妇禁服。

辟瘟丹每次2~4片,每日1~2次。

用于吐泻,腹痛,白腻,表现寒湿证者。

针灸治疗学胃痛

针灸治疗学胃痛
胃阴不足
隐隐灼痛
舌红少津,脉细数
三阴交、内庭
针灸治疗学胃痛
第19页
2.其它疗法
(1)穴位按压(指针)(2)耳针: 选穴:胃、肝、下脚端、神门、脑、膈(恶心呕吐)、胰、胆(消化不良) 方法:每次取2-3穴,捻转强刺激,留针20-30分钟。适合用于胃神经官能症。(3)穴位注射:
针灸治疗学胃痛
第20页
急、慢性胃炎、胃溃疡治疗
针灸治疗学胃痛
第6页
[辨证关键点](1)辨虚与实(2)辨寒与热(3)辨气与血
针灸治疗学胃痛
第7页
辨虚实:病程长,痛处喜按,饥时痛著,纳后痛减者多属虚证。病程短,痛处拒按,饥时痛轻,纳后痛增者多属实证。 辨寒热:冷痛,喜温,泛吐清水者多属寒证,灼痛,喜凉,泛吐酸水者多属热证。 辨气血:痛呈胀痛、窜痛者,多属气滞。病程长,痛连续,固定不移刺痛者多血瘀。
针灸治疗学胃痛
第37页
古代治疗经验
(一)选穴特点1.循经选穴 多项选择任脉穴。任脉循行于胸腹正中,经胃脘部;胃脘痛又常与正气亏乏、奔豚气上相关,故又多取小腹部任脉穴以补虚调气。 惯用穴为中脘、气海、关元、下脘、巨阙等。
针灸治疗学胃痛
第38页
多项选择脾、胃经穴。胃脘痛与脾、胃关系最为亲密,所以古人多取脾、胃经穴给予治疗。《灵枢·经脉》中脾经“是动病”和“所生病,”即分别有“胃脘痛”和“心下急痛”之证。 惯用穴为公孙、商丘、大都、太白及足三里、乳根等。
针灸治疗学胃痛
第28页
40年来针灸治疗消化性溃疡文件总结 结论: ①针灸治疗消化性溃疡惯用穴位按使用频率高低依次为:中脘、胃俞、足三里、脾俞、上脘、内关、梁门、章门、下脘、三阴交、公孙、合谷。 所选取穴位以俞募穴等病变局部穴位为主,认为可能是因为消化性溃疡属内脏疾患,而俞募配穴对内脏疾患治疗作用远远超出了四肢配穴法。也有些人经过试验证实了中脘、胃俞穴与溃疡病确实含有亲密相关性。

急性胃炎的中医辨证诊疗临床分析

急性胃炎的中医辨证诊疗临床分析

全面恢复。
当前研究的局限与不足
样本规模较小
目前关于中医辨证诊疗在急性胃炎中的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研究样本量相对较小 ,可能影响结果的普遍性。
缺乏统一标准
中医辨证诊疗的标准和方法在不同医生和地区间可能存在差异, 缺乏统一的标准。
与现代医学结合不足
目前中医与现代医学在急性胃炎治疗方面的结合尚不够紧密,有 待进一步加强合作与研究。
急性胃炎的中医辨 证诊疗临床分析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中医辨证诊疗理论基础 • 急性胃炎的中医辨证诊疗实践 • 临床分析与案例探讨 • 结论与展望
01
CATALOGUE
引言
急性胃炎的定义与流行病学概况
定义
急性胃炎是指胃黏膜在各种因素刺激下发生的急性炎症,主要表现为上腹痛、 恶心、呕吐等症状。
急性胃炎的西医治疗通常包括抗 炎、抑酸、保护胃黏膜等措施, 效果迅速但可能存在一定的副作
用。
中医治疗则更注重整体调和,通 过调理脾胃功能来达到治愈疾病 的目的,但起效可能相对较慢。
两者结合,可以在急性期利用西 医方法快速缓解症状,再通过中 医治疗进行根本性的体质调理,
预防复发。
03
CATALOGUE
拔罐疗法
在背部膀胱经沿线进行拔罐,可疏通经络、祛瘀生新,缓解急性胃炎的症状。
饮食调养
急性胃炎患者在治疗期间应注意饮食调养,避免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多食用 清淡易消化的食品,如稀饭、面条、蔬菜等。同时,保持饮食规律,避免暴饮暴食,以减 轻胃肠负担,促进病情康复。
04
CATALOGUE
临床分析与案例探讨
诊疗难点与讨论
诊疗难点
部分患者病情复杂,寒热虚实夹杂,辨证难度较大; 部分患者对中药口感和针灸治疗存在恐惧心理。

针灸治疗急性胃炎的临床选穴规律研究

针灸治疗急性胃炎的临床选穴规律研究

K 町'o d 8 g a s t r i t i s , a c u t e ; a c u p u nc t u r e ; c l i n i c a l a c u p o i n t s e l e c t i o n
急 性 胃炎 ( a c u t e g a s t r i t i s ) 是 由多 种 病 因 引起 的 急性 胃黏膜 炎症 , 是 临床 常 见 和 多发 病 之
S t u d y o n Ac u p o i n t S e l e c t i o n f o r Tr e a t i n g Ac u t e Ga s t r i t i s wi t h Ac u p u n c t u r e
DONG L i l i ,WANG J u n y a n , L I U An g u o ,Y AN Xi n g k e
图1 近1 0 年针灸治疗 急性 胃炎 常用腧穴
图2 近 1 0年针 灸治疗 急性 胃炎常用 选穴方法
十固科 技 \1 l 29 / / / I 娃 m翱 利

・ 研 宓( 苎展
e 5 把 m J o u r n n a £ 。 n c e M e d i c n e , 2 0 1 3 。 1 . 2 6 N o . J
而{ 仲 l 羞 2 D 3 年 第 2 6 卷 第 J J 期
动 , 态 ・ 研 宓( 苎展
针 灸治疗 急性 胃炎的临床选穴规律研究 术
董莉莉, 王军燕 , 刘安 国 , 严 兴科
甘肃中医学院, 甘肃 兰州 7 3 0 0 0 0 [ 摘 要]对近 1 0 年针 灸治疗急性 胃炎・ 临床文 献从常用腧穴和经脉及 选穴方法 2方面进行分析 , 总结针

中医护理在急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中医护理在急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中医护理在急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急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其特点是胃黏膜急性炎症,症状表现为上腹疼痛、呕吐、恶心等。

传统中医护理在急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将分析中医护理在急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首先,中医护理在急性胃炎患者中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药膳调理。

根据中医理论,急性胃炎主要是由于肝胃湿热、脾胃虚弱等引起。

中医药膳以红糖水、莲子粥、山楂糕等为代表的热性食物,可以消炎祛湿、健脾胃,缓解胃痛、呕吐等症状。

多数患者在中医药膳的应用下,症状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此外,中医护理在急性胃炎患者中还广泛应用于针灸疗法。

针灸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刺激穴位,调整体内的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的效果。

在急性胃炎患者中,针灸可以缓解疼痛、止吐、消炎等作用。

研究表明,经针灸治疗的急性胃炎患者,症状改善、复发率降低的效果明显。

然而,在进行针灸治疗时,需注意针灸师的专业水平,确保治疗的安全与有效性。

除药膳调理和针灸疗法外,中医护理中的推拿按摩也被广泛用于急性胃炎的患者。

推拿按摩是通过刺激穴位和按摩技法,来调整肠胃蠕动、促进胃液分泌,从而改善胃炎的症状。

研究表明,推拿按摩可以有效缓解急性胃炎的胃痛、恶心和呕吐等症状,提高胃肠功能,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然而,应注意推拿按摩的力度和方法,避免过度刺激导致不良反应。

此外,中医护理在急性胃炎患者中还可应用于中药外敷。

在传统中医理论中,很多中药具有消炎、止痛、解毒等作用,以中国草药为代表的中药外敷可以通过直接贴敷或者膏药贴敷的方式,缓解急性胃炎引起的症状,促进胃黏膜损伤的修复。

中药外敷不仅可以直接治疗病变部位,还可以通过皮肤经络的刺激,调整身体的气血运行,改善整体健康状态。

然而,中药外敷应遵循医嘱,并注意是否存在过敏反应。

综上所述,中医护理在急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药膳调理、针灸疗法、推拿按摩和中药外敷等中医护理手段通过调理肠胃功能、促进气血运行、缓解炎症等作用,对急性胃炎患者的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针灸治疗胃痛原理

针灸治疗胃痛原理

针灸治疗胃痛原理嘿,今天咱们来聊聊针灸治疗胃痛的原理呀。

大家都知道,胃痛起来可真难受呢!针灸呢,它是咱们中医里很神奇的一种治疗方法。

首先啊,从中医的角度看,人体有好多经络。

胃呢,也和经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当我们用针灸的时候,就是在这些经络上的穴位扎针哦。

我觉得吧,这就像是在给身体的一个信号通路做调整呢!比如说,有一些穴位啊,它们就像是一个个小开关,扎针的时候就相当于按下了这些开关。

不过呢,这可不是乱按的哈。

这些穴位和胃之间的联系啊,就像是有一根看不见的线连着。

通过针灸刺激穴位,就能调节胃的气血运行啦。

气血这个东西呢,就像是身体里的能量和营养物质的运输队。

要是气血运行不畅了,胃就容易出问题,像什么胃胀啊、胃痛啊之类的。

那针灸刺激穴位后呢,气血就能够顺畅起来,胃的功能也就慢慢恢复正常啦。

还有哦,根据经验呢,针灸对胃痛的治疗有时候效果真的很让人惊喜!它还能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

咱们的身体讲究阴阳平衡嘛,胃也不例外。

当阴阳失调的时候,胃也会生病的。

针灸就像是一个小天平的调节杆,把失衡的阴阳给调整回来。

那针灸治疗胃痛具体是怎么一步一步发挥作用的呢?其实这个过程有点复杂,而且也不是那么绝对的呢。

就像我刚刚说的那些穴位的作用,可能在不同的人身上会有一些细微的差别。

这就需要医生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去判断啦。

比如说,有的病人可能某个穴位的反应比较强烈,那医生可能就会在这个穴位上多下点功夫。

哦对了,这个环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定,医生要灵活掌握哦。

那为什么针灸能够这么神奇地治疗胃痛呢?这真的是个很有趣的问题呀!其实啊,除了刚刚说的经络、气血和阴阳这些方面,针灸还能影响身体里的一些神经递质之类的东西。

不过这个就有点复杂啦,咱们大概了解一下就行。

胃痛的一些针灸疗法

胃痛的一些针灸疗法

胃痛的一些针灸疗法第一方♦主治:胃痛。

♦取穴:素髎。

在鼻之尖端。

手法:用毫针直刺二至三分,不捻转,一般可立即缓解疼痛。

按倍:素髎为督脉腧穴,一般此穴多用于昏迷急救;而在实践中,用于急性胃脘胀痛或挛缩痛效果颇佳。

第二方♦主治:胃胀痛。

♦取穴:外膝眼。

即犊鼻穴。

屈膝,在髌骨外侧凹陷中。

手法:患者仰卧,两腿平伸。

用银针捻转刺入,待有麻酸感觉为宜。

男左女右,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半小时。

按语:外膝眼属足阳明胃经腧穴。

此方即为本经经穴主治本经症候。

第三方♦主治:胃痉挛。

♦取穴:劳宫。

在屈指握拳时,中指与无名指尖之间所对的掌心中。

手法:用毫针直刺三至五分,速刺轻捻,留针 10 分钟。

按语:劳宫为手厥阴之荥穴,对肝气犯胃所致胃痉挛者效果较佳。

第四方♦主治:胃口痛。

♦取穴:鸠尾。

在剑突下,相当于脐上七寸。

♦手法:用毫针直刺,乘患者吸气时进针,平补平泻手法,留针20分钟。

♦按语 ::鸠尾为任脉经的络穴。

治疗功能:一是沟通腹部经气;二是属局部取穴,可主治局部体表或邻近内脏疾患之故。

5. 中脘一针,透刺六穴操作方法:中脘穴常规消毒,用2~2. 5寸毫针,垂直刺人,进针约1~1. 5寸深,有针感出现为度。

然后将针退至皮下,扳倒针体用斜刺,或横刺的角度透刺上脘,深度约1~1. 5寸,至上脘穴有针感出现为度。

再将针体退至皮下,翻转针体向下透刺建里,针感向肚脐周围传导,留针2~3分钟。

复将针退至皮下,分别向左右两侧透刺阴都、梁门,深度约1. 5~2寸,要求针感向上腹部、两胁下放散。

中脘一针向四周透刺六穴,此六穴均在胃体之局部,是治疗脾胃病的要穴。

集众穴之功效于一针之下,使上腹部均有针感,刺激量大。

对于胃炎、胃痉挛,以及其他胃部疾病引起的疼痛均有明显效果。

6、深刺中脘,配合他穴(1) 急性胃脘痛,选穴①中脘、肝俞、足三里。

②膈俞、胃俞。

(2) 慢性胃脘痛,选穴①中脘、脾俞。

②胃俞、身柱。

针刺手法:深刺中脘穴。

患者仰卧位,双膝屈起,腹部放松,随呼吸缓慢进针,将针刺人腹壁,再将前胃壁刺穿,针尖顶到后胃壁为止。

急性胃炎可以自己治愈吗

急性胃炎可以自己治愈吗

其他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使用抗酸药、抗菌 药、胃黏膜保护剂等药物进行 治疗
饮食调整:避免刺激性食物, 多吃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
心理治疗:缓解紧张、焦虑等 不良情绪,保持心情舒畅
针灸治疗:通过针灸刺激穴位, 缓解胃部不适
04
急性胃炎能否自行治愈
轻度急性胃炎可以自行治愈
添加 标题
轻度急性胃炎的症状较轻,包括胃部不适、恶心、呕吐等。
病毒感染:如 诺如病毒、轮 状病毒等
药物副作用: 如非甾体抗炎 药、抗生素等
饮食不当:如 暴饮暴食、食 物中毒等
精神压力:如 焦虑、抑郁等
其他因素:如 气候变化、过 度劳累等
急性胃炎的症状
腹痛:胃部突然疼 痛,可能伴有恶心、
呕吐等症状
恶心、呕吐:胃部 不适,可能伴有腹
泻等症状
食欲不振:对食物 失去兴趣,可能伴 有消化不良等症状
添加 标题
轻度急性胃炎可以通过调整饮食、休息和避免刺激性食物来缓解症状。
添加 标题
轻度急性胃炎通常不需要药物治疗,但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添加 标题
如果症状持续不减或者加重,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
重度急性胃炎需要治疗
重度急性胃炎的症状:剧烈腹痛、呕吐、腹泻等 自行治愈的可能性:较小,需要及时就医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饮食调整、休息等 预防措施: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刺激性食物,注意个人卫生等
并发症需要特别关注
胃出血:可能导致失 血性休克,需要紧急
治疗
胃癌:长期胃炎可能 导致胃癌,需要定期
检查
胃穿孔:可能导致腹 膜炎,需要紧急手术
治疗
幽门螺杆菌感染:可 能导致胃炎反复发作,
需要抗生素治疗
05

中医急救方法

中医急救方法

中医急救方法中医急救方法是一种传统的中医药治疗方法,通过调理人体的气血、阴阳平衡来缓解疾病症状和促进康复。

下面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中医急救方法。

一、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急救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插入细针,刺激穴位,调整人体的气血流动,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例如,对于急性胃炎患者,可以选择刺激“足三里”穴位,有助于缓解胃痛和消化不良的症状。

二、中药疗法中药疗法是中医急救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中药的药性作用,调理人体的气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例如,对于急性咳嗽患者,可以选择使用川贝母、杏仁等中药进行煎煮,具有润肺止咳的功效。

三、推拿疗法推拿疗法是中医急救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按摩和推拿特定的穴位和经络,刺激人体的经络气血流动,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例如,对于急性扭伤患者,可以选择使用推拿手法进行局部按摩,有助于缓解疼痛和促进伤口的康复。

四、气功疗法气功疗法是中医急救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调整呼吸和运动,调节人体的气血流动,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例如,对于急性焦虑症患者,可以选择使用深呼吸和放松身体的气功练习,有助于缓解焦虑和紧张的情绪。

五、食疗疗法食疗疗法是中医急救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和选择特定的食物,调理人体的气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例如,对于急性胃炎患者,可以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有助于缓解胃部不适和促进胃肠道的康复。

六、穴位按压疗法穴位按压疗法是中医急救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按压特定的穴位,刺激穴位,调整人体的气血流动,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例如,对于急性头痛患者,可以选择按压“太阳穴”和“风池穴”,有助于缓解头痛和放松紧张的情绪。

以上介绍的是中医急救常用的几种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适应症和注意事项,应根据具体疾病症状和个体差异来选择合适的方法。

在急救过程中,如果病情严重或不确定,应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指导。

中医急救方法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病情和促进康复,但并不代表替代传统西医急救方法,应在合理范围内使用。

刘家瑛教授针灸治疗胃痛经验

刘家瑛教授针灸治疗胃痛经验

刘家瑛教授针灸治疗胃痛经验标签:名医经验;刘家瑛;针灸;胃痛刘家瑛是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主任医师、教授,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务院侨办、海外交流协会中医专家组成员,从事中医针灸的临床、科研与教学工作40余年。

刘师治学严谨,医术精湛,擅长针灸治疗各种痛证,尤其是对胃痛进行了多年的跟踪研究,造诣颇深。

笔者有幸跟师学习与工作,收获良多。

现将老师治疗胃痛的经验整理如下。

1 病因病机,慎审周全胃痛,又称“胃脘痛”、“胃气痛”。

其临床表现有急性与慢性之分。

急性胃痛大多猝然而引起,于数小时或数天内缓解。

慢性胃痛往往反复发作,时轻时重,常年累月不愈。

刘师认为:急、慢性胃痛通常是以禀赋不足,素体虚弱,外邪内侵,饮食失节,情志过极,劳倦过度,损伤脾胃而引发生成。

大致可分4个阶段:(1)胃痛初起,可致脾胃轻伤,影响脾胃气机升降与运化,主要病机为脾虚气滞,肝气犯胃,饮食停滞;(2)胃痛中期,进一步损伤脾胃,使脾胃愈虚,气血运行不畅,其病机可演变为肝胃郁热,寒热错杂,气滞血瘀;(3)若胃痛久病伤络,此时病机演变多表现为虚实夹杂之证,气、血、痰、瘀互结,胃络瘀滞不通;(4)当脾胃素虚,病痛迁延不愈之时,主要表现除肝胃气滞、气阴耗伤之症状外,已演变为瘀毒交阻、脾胃虚寒之严重症候[1-2]。

针灸临床治疗胃痛等同于现代医学中的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胃痉挛,胃扭转、胃神经官能症,胰腺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疾病,临证可相互参考。

刘师强调,胃痛只是一个症状,初致病之由多因纵恣口腹,喜好辛酸,恣饮热酒煎煿,复餐寒凉生冷,朝伤暮损,日积月累而导致胃失和降,产生胃痛。

临床以病邪阻滞,气机不利,营血凝涩为多见[3]。

在新世纪赋予的责任重重压力之下,胃痛也会因忧思恼怒而发,因饥饱失常而作,因寒热不适而犯。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今社会工作、生活节奏加快,市场竞争意识强烈,加之长久的不良生活习惯的积累,导致了胃肠道平滑肌舒缩异常,使胃痛患者疾病虚实夹杂,症状多变,且疼痛部位多在上腹部,呈阵发性剧烈绞痛,或持续性钝痛阵发性加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灸治疗急性胃炎
急性胃炎在临床中是一种很常见的急腹症,属于中医“胃脘痛”范畴。

常见病因有物理或化学刺激因素如药物、过冷或过烫食品,以及严重创伤等应急反应。

中医认为该病主要由于外邪侵袭,情志失调,饮食不节致气机阻滞,胃失和降而致。

对于急性胃炎,单纯针灸治疗见效快,疗效确切,操作简便。

我院多年来采用单纯针灸治疗该类患者20余例,均取得较好效果。

治法:升清降浊,理气止痛。

主方:天枢、梁门、中脘、足三里、内关、合谷。

呕吐不止者加内关;寒湿犯胃加三阴交;湿热者加内庭;食积伤胃加下脘;肝气犯胃加太冲或阳陵泉;肝胃湿热加合谷、太冲。

操作:天枢、梁门、中脘可双侧取穴,其余可单侧取穴,以捻转提插泻法为主,寒症者可加艾灸或TDP照射。

每5分钟行针一次,留针30分钟。

天枢、梁门、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功能健脾化湿、和胃、调理气机;中脘疏通经络、调理脾胃;内关宁心安神,疏肝和胃止痛;合谷疏导水湿、宁心安神、理气镇痛。

病例:患者,女性,36岁,无明显诱因突发上腹疼痛两个多小时,呈陈发性绞痛,无腹泻及里急后重感。

刻诊症见上腹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肠鸣音4次/分;舌苔白厚腻,脉沉弦。

证属寒湿犯胃,胃失和降。

治法:健脾化湿,温中理气止痛。

选穴:双侧天枢、梁门、中脘,一侧合谷、内关、足三里、三阴交及下脘。

予以捻转提插泻法,上盖艾箱温中,每5分钟行针一次,10分钟后,疼痛开始缓急,30分钟后疼痛完全消失,痊愈出院。

需要注意的是,治疗中若发现腹肌紧张等腹膜炎体征时,要及时转外科治疗。

肺结核中医诊疗技术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肺部感染,可扩散至全身,并在组织内长期潜伏,常在人体抵抗力低下时发病。

其病理形态以结节、浸润、干酪坏死和空洞形成等混合存在为特征。

本病属于中医肺痨范畴,中医学对此论述甚详。

如《素问·玉机真藏论》说:“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内痛引肩项,身热,脱肉破胭……”生动描述了肺痨的一些主症。

《肘后方·治尸注鬼注方》指出,本病“累年积月,渐就顿滞,以至于死,死后复传旁人,乃至灭门”。

充分认识到本病是一种慢性病,且具有传染性。

《三因方·劳瘵》认为本病“内非七情所忤,外非四气所袭”,“多由虫啮”引起。

《古今医统》强调,“情怯之人”最易患病。

在此基础上,《医学正传》提出了“一则杀其虫以绝其根本,一则补其虚以复其真元”两大治则,迄今仍卓有成效地指导着中医中药的临床实践。

辨证论治
1.气阴亏耗
症状:咳嗽无力,干咳少痰,或痰唾黏白,或痰中夹血如丝如缕,或有潮热,手足灼热,胸痛,口燥咽干,畏风自汗,声嘶失音,饮食减少,气短懒言,神疲乏力。

舌红,少苔,脉细数或虚大。

治法:益气养阴,润燥止咳。

方药:保真汤加减:人参、白术、当归、生地黄、熟地黄、五味子、地骨皮、柴胡各10克,茯苓、黄芪各15克,白芍、赤芍、天冬、麦冬、陈皮、厚朴、地骨皮各12克,甘草6克,黄柏8克。

2.肺阴不足
症状:干咳,或咯少量黏白痰,咳声短促,痰中有时带血,如丝如点。

午后手心热,皮肤干灼,口燥咽干,甚则喉痒音哑。

胸部隐隐闷痛,饮食不佳,疲乏无力。

舌边尖红,苔薄少津,脉细而数。

治法:滋阴润肺,止血杀虫。

方药:月华丸加减:生地黄、熟地黄、天冬、麦冬、沙参各12克,贝母、桑叶、菊花、阿胶各10克,百部30克,三七(冲)3克,茯苓、山药各15克。

3.阴虚火旺
症状:咳呛气急,痰少质黏,或吐稠黄痰,咳血反复发作,量多色鲜红,混有泡沫,胸肋掣痛,盗汗,潮热,午后为甚,颧赤,口渴,心烦失眠,性急善怒,形体日瘦,男子可见梦遗,女子可致月经量少或闭经。

舌红绛而干,脉细弦数。

治法:滋阴清热,潜阳安神。

方药:百合固金丸合秦艽鳖甲散加减:百合30克,龟板、鳖甲各15克,麦冬、玄参、生地黄、熟地黄各12克,知母、秦艽、银柴胡、地骨皮、青蒿、阿胶(烊化)、五味子、川贝母各10克。

4.肺脾气虚
症状:气短,咳喘无力,胸闷纳呆,腹泻,神疲乏力,语声低怯,自汗,面色萎黄,畏寒怕冷。

舌淡苔白,脉细弱。

治法:健脾益气,培土生金。

方药:四君子汤加味:人参15克,百部30克,白术、黄芪、茯苓、炙甘草各12克,陈皮10克。

5.心肾阳虚
症状:面浮肢肿,喘息少气,心慌,形寒肢冷,面色白光白,五更泄泻,男子阳痿,滑精,女子闭经不孕。

舌润质淡,脉细弱或结代。

治法:温肾阳,养心气。

方药:新定拯阳理劳汤加减:人参、黄芪、白术、五味子、当归各12克,甘草6克,桂心10克,陈皮8克。

单方验方
1.参芩抗痨汤:北沙参、生龙骨、生牡蛎、山药各12克,黄芩炭、仙鹤草、炙紫菀、炙百部、生地黄、当归、吴茱萸各9克,牡丹皮、阿胶珠各6克,百合10克,橘红、炙甘草各9克。

每日一剂,煎两次,药汁混合,分两次空腹服用。

适用于早期肺结核、浸润型肺结核。

2.五味抗痨散:白及、百合、薏苡仁、杏仁各150克,川贝母30克。

共研末,每日10克,分3次口服。

一剂为一疗程,连用3个疗程。

适用于空洞型肺结核。

3.柏叶三七汤:鲜侧柏叶、冬虫夏草、黑山栀、海蛤粉、仙鹤草、白及、百部各10克,紫珠草、生地黄、沙参各12克,夏枯草、黄芪、煅牡蛎各15克。

每日一剂,水煎分服。

适用于肺结核反复咯血、吐痰为主者。

4.二麻四仁汤:炙麻黄、麻黄根各45克,杏仁、白果仁(打碎)、桃仁、郁李仁各9克,土茯苓、连翘、忍冬藤各15克,百部、白术、党参各12克,黄芪,沙参各18克。

每日一剂,水煎分服,连用5~6个月。

适用于长期用抗结核药效果不明显,持续排菌并经常合并感染的重症肺结核。

5.百部消瘰丸:百部、玄参、夏枯草、连翘、紫花地丁、猫爪草各15克,海藻、泽兰叶各10克,百合、贝母、太子参各12克。

共研末,过100目筛,加入炼蜜(与中药粉比例为1:1.25~1.3)为丸,每丸重9克。

每次一丸,每日3次,30天为一疗程。

适用于各型肺结核。

其他疗法
1.贴敷法
①肺痨膏:白鸽粪、五灵脂、白芥子、大蒜各30克,白凤仙花连根叶一株,醋化麝香0.6克。

先将白鸽粪、五灵脂、白芥子共研细末,再加大蒜、白凤仙药捣碎成泥,将麝香兑入,调匀,密贮备用。

取肺俞、膏肓、百劳、脾俞,每穴取蚕豆大小药膏一块,贴于穴位覆盖纱布,胶布固定,每天换贴一次,两周为一疗程,休息3天,继续贴用。

适用于浸润型及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②白芥子膏:白芥子适量,炒黄,研末,用米醋调成糊状。

先将拔毒膏温化,取白芥子糊2克,摊于药膏中,贴敷穴位(风门、肺俞、心俞、膏肓)上,每次选一对穴,交替贴敷。

一般贴1~3小时,局部有烧灼感时取下。

每对穴5天贴敷一次,3个月为一疗程。

适用于空洞型肺结核。

2.灸法
选肺俞、大椎、关元、脾俞、膏盲、肾俞,每穴灸3~5壮,隔日一次,适用于肺结核各种证型。

3.雾化吸入法
大蒜30~50克,捣碎,放入装置器内,通过雾化收入,每次30~60分钟,每周两次,3个月为一疗程。

适用于各型肺结核。

烟瘾难戒中药有法
近几年来,中医药专家们为了让更多的人摆脱香烟的危害,运用中医宣肺清热、化痰排毒药物帮助戒烟,收到良好效果。

戒烟汤
1.炙紫菀、炙款冬花各15克,补骨脂、清半夏、枇杷叶、前胡、茯苓、橘红、桔梗各12克,川贝、射干各10克,干姜9克,肉桂6克,细辛3克。

每日1剂,一般6~9剂,能使有10年以上烟龄或烟瘾较大者烟瘾减退并逐渐戒烟。

2.地龙、鱼腥草各12克,远志15克,加水500毫升煎,早晨空腹1次服下,随即开始戒烟。

服药之初仍有思烟之感,但要坚持3~5天,烟瘾即可逐渐降低,而且会厌恶烟味儿。

戒烟药茶
1.南瓜藤250克,洗净切碎,捣烂取汁,加红糖适量,开水冲后代茶饮。

2.地龙12克,鱼腥草12克,远志15克,加水500毫升,煎至250毫升,放凉。

早晨空腹一次饮下,即可开始戒烟。

戒烟药酒
鱼腥草60克,远志、甘草各20克,地龙、广藿香、薄荷各15克,60度高粱白酒
1000毫升,将上述药物捣烂浸泡在白酒之中,7~15天即可服用,根据个人酒量的不同,每日服6~8次,每次10~15毫升,直至戒烟为止。

戒烟药糖
藿香60克,鱼腥草50克,远志、地龙各45克,薄荷、甘草各30克,党参15克,水适量,将其加入锅内,煮3次,每次20分钟,然后用小火熬,当原液浓稠时,加入白沙糖200克和口服葡萄糖粉50克,继续熬成丝状不沾手时,停火,趁热倒入表面涂有食用油的大搪瓷盘中,稍冷将糖分割成若干小块,经常含服。

这种戒烟糖具有补气扶正、醒脑提神、解毒祛痰的功效,不仅辅助戒烟,而且可改善由于吸烟引起的咳嗽、多痰、口干、舌燥等症状。

戒烟嗅药
将槟榔(中药店有售)的两尖端磨平,顺缝中间钻一小孔,滴入烟袋油封好,然后浸入淘米水中1周,取出洗净晾干。

想吸烟时,就在小孔上用鼻子闻几下,会感到气味香甜;而闻烟味时则会感到味道苦臭,不想再吸。

如无烟袋油子,用几支烟与槟榔同泡也可。

(卫怡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