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3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评分和胃泌素浓度水平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针灸治疗疗效可靠,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标签:针灸;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于消化内科的常见疾病,一般发病隐匿,进展相对较慢,在临床治疗起来相对棘手,由于本病在临床表现上没有特异性,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上腹部灼痛、胀痛、钝痛等情况,一般进食后加重,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1]。本病属于中医学中“胃脘痛”、“吞酸”、“嘈杂”等病范畴,以往临床采用标准三联疗法治疗,但是随着抗菌药物耐药的增加治疗失败的病例逐年提升,目前严重的困扰了临床医生[2]。我院采用了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针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3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7例,所有患者均经胃镜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其中观察组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27例,年龄37~66岁,平均年龄(48.39±3.18)岁,病程2~13年,平均病程(6.91±

2.35)年;对照组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29例,年龄36~69岁,平均年龄(48.47±

3.23)岁,病程1~14年,平均病程(6.88±2.29)年。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传统三联疗法,口服奥美拉唑20 mg/次,1次/d,阿莫西林胶囊0.5 g/次,2次/d,甲硝唑片0.4 g/次,2次/d,连续治疗8 w后观察疗效。

1.2.2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针灸治疗,取穴关元、气海、足三里、膈俞、血海等穴位,取毫针在上述消毒好穴位先进行膈俞穴位针刺,斜刺20 mm,得气后采用平补平泻手法,不留针,患者取仰卧位,直刺关元、气海穴20 mm,足三里穴40 mm,得气后行补法;血海穴位直刺25 mm,得气后行平补平泻,留针30 min,1次/d,连续治疗8 w后观察疗效。

1.3觀察指标患者临床疗效分为:痊愈为治疗后上腹部疼痛完全消失,胃镜检查提示胃粘膜炎症消退,达到轻度,病理学检查提示腺体萎缩或者肠上皮化生情况恢复正常;好转为经治疗后患者疼痛症状好转,胃镜检查提示胃粘膜炎症减

轻,病理检查腺体萎缩或者肠上皮化生情况有所改善;无效为经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未见改善或者加重,胃镜检查提示胃粘膜炎症无改变[3]。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定患者疼痛变化情况,其中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疼痛无法忍受,患者根据疼痛情况自行评定;记录两组患者血清胃泌素浓度变化情况。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情况,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情况和血清胃泌素浓度改善情况,见表2。

3讨论

慢性胃炎是由于胃粘膜对损伤的炎症性反应,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中医学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主要是胃脘部的疼痛、胀满不适、胃中嘈杂、纳差、烧心泛酸等体征。中医学认为脾主运化,胃为仓廩之官,脾胃在中焦,属于气机升降的枢纽,中医认为上述两脏腑为后天之本,一旦患者出现饮食不洁、情志失调、劳倦过度或者由于久病伤脾胃导致了脾胃的功能失调,产生腹痛、胃痛等症状[4]。大部分医家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一般为本虚标实,脾胃虚弱为主要的病机,瘀血阻络是病理关键所在,因此在治疗上以补气健脾、活血化瘀为方案。

我院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针灸疗法可以对患者胃粘膜起到保护作用,研究发现针刺通过传入冲动达到初级中枢脑干最后区、孤束核等结构,可以激活肽能神经与神经递质,传出冲动则可以激活外周肠神经系统的P物质等,可以启动胃肠收缩的活动,增强了胃粘膜保护效果。我院取穴关元、气海、足三里、膈俞、血海等穴位,其中关元穴是人体闭藏精气场所,针刺可以滋养先天之气,培补后天之气;气海穴属于任脉穴位,是气之海,可以生发元气,蒸动气化,可以接通任脉,温补下元,又可以益气固本,宣通经脉,让气机升降恢复[5]。血海穴属于足太阴脾经穴位,脾胃为气血化生之源,针刺血海可以补养气血,活血通络;膈俞属于足太阳膀胱经的背部腧穴,八会穴的血会,针刺可以起到补气养血、平逆通膈,采用补法可以补养阴血,强壮筋脉,泻法可以调血活血,祛瘀生新,宽胸理气,通络止痛。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评分和胃泌素浓度水平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针灸治疗疗效可靠,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宋炯,岳增辉,易受乡,等.针灸治疗慢性胃炎用穴规律探析[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5(4):285-287.

[2]陈菲,陈茜,张璇.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气虚血瘀证30

例[J].陕西中医,2011,32(1):12-14.

[3]柴一峰,蒋湘萍.温针灸加穴位埋线治疗萎缩性胃炎临床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11,(1):20-22.

[4]郭爱莲.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2 例临床观察[J].国医论坛,2012,27(2):36-38.

[5]谷巍,胡起超.针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对比观察[J].中国针灸,2009,29(5):361-36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