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犯罪
为什么有些犯罪行为会被认定为共同犯罪

为什么有些犯罪行为会被认定为共同犯罪犯罪行为是社会秩序的严重破坏,为了维护社会正义和公平,对于涉及犯罪的个体,法律需要进行认定和处罚。
在一些情况下,单个人的犯罪行为可能会被认定为共同犯罪。
本文将探讨为什么有些犯罪行为会被认定为共同犯罪,并介绍共同犯罪的定义、特点以及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
一、共同犯罪的定义共同犯罪是指两个或多个人在犯罪活动中协同作案,共同实施犯罪行为,并对此负有共同的犯罪责任。
这些人可能在犯罪行为的策划、准备、实施过程中起到不同的作用,但他们的行为都对犯罪事实具有直接或间接的贡献。
共同犯罪的构成需要同时满足犯罪主体、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的要素。
二、共同犯罪的特点共同犯罪与个体犯罪相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合谋和共同行动:共同犯罪需要存在合谋和共同行动的事实,即两个或多个人之间存在一定的默契和配合,共同策划和实施犯罪行为。
2. 共同责任:共同犯罪的各个参与者都对犯罪行为负有共同的责任和后果,无论他们在犯罪行为中扮演的是何种角色,都应当受到相应的法律追究和惩罚。
3. 互相连带:共同犯罪参与者之间存在一种互相连带的关系,他们的行为对犯罪事实具有直接或间接的贡献,无论是实施犯罪行为还是提供帮助、支持等行为。
三、为什么有些犯罪行为会被认定为共同犯罪在刑事诉讼中,为了确定犯罪事实和追究责任,法律需要对犯罪行为进行认定。
有些犯罪行为会被认定为共同犯罪的原因如下:1. 共同犯罪原则:共同犯罪原则是刑法中的一项基本原则,即犯罪行为的共同参与者在实施犯罪行为时,享有共同责任和共同追究的权利和义务。
2. 合谋和共同行动:共同犯罪需要存在合谋和共同行动的事实,这意味着参与者们在犯罪行为前有明确的沟通、协商和计划,并在犯罪行为时相互配合、协同作战。
3. 直接或间接贡献:共同犯罪的参与者可以是实施犯罪行为的主要肇事者,也可以是提供帮助、指示、支持、掩护等行为的从犯或共犯。
他们的行为对犯罪事实具有直接或间接的贡献。
共同犯罪的考试题和答案

共同犯罪的考试题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共同犯罪中的主犯是指()。
A. 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的人B. 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的人C. 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人D. 在共同犯罪中起领导作用的人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共同犯罪的构成要件?()A. 犯罪主体的复合性B. 犯罪行为的共同性C. 犯罪结果的单一性D. 犯罪动机的一致性答案:D3. 共同犯罪中,教唆他人犯罪的人属于()。
A. 主犯B. 从犯C. 胁从犯D. 教唆犯答案:D4. 共同犯罪中,被教唆的人实施了被教唆的犯罪,教唆者与被教唆者构成()。
A. 共同犯罪B. 单独犯罪C. 间接正犯D. 犯罪集团答案:A5. 共同犯罪中,从犯的刑事责任通常()。
A. 与主犯相同B. 比主犯轻C. 比主犯重D. 无法确定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6. 共同犯罪的形式包括()。
A. 任意的共同犯罪B. 必要的共同犯罪C. 有组织的共同犯罪D. 无组织的共同犯罪答案:A|B7. 共同犯罪中,以下哪些人可以构成主犯?()A. 犯罪的发起者B. 犯罪的策划者C. 犯罪的实施者D. 犯罪的教唆者答案:A|B|C8. 以下哪些行为可以构成共同犯罪?()A. 甲指使乙去盗窃,乙实施了盗窃行为B. 甲乙共同策划并实施了抢劫行为C. 甲单独实施了诈骗行为,乙事后知情但未参与D. 甲乙共同实施了故意伤害行为答案:A|B|D9. 共同犯罪中,以下哪些人可以构成胁从犯?()A. 被暴力威胁参与犯罪的人B. 被欺骗参与犯罪的人C. 被教唆参与犯罪的人D. 被利诱参与犯罪的人答案:A10. 共同犯罪中,以下哪些因素可以影响从犯的刑事责任?()A. 从犯参与犯罪的程度B. 从犯对犯罪结果的影响C. 从犯的悔罪表现D. 从犯的前科情况答案:A|B|C三、判断题11. 共同犯罪中,所有参与者的刑事责任都是相同的。
()答案:错误12. 共同犯罪的构成不需要有共同的犯罪故意。
()答案:错误13. 共同犯罪中,主犯的刑事责任一定比从犯重。
共同犯罪 名言

共同犯罪名言共同犯罪,这是一个法律领域中常见的概念,指的是两个或多个人共同参与、策划并实施犯罪行为的情况。
在各个国家的刑法体系中,共同犯罪通常比单独犯罪更为严重,因为共同犯罪涉及到多人之间的合谋、互相勾结与纵容。
共同犯罪行为不仅会对受害人造成伤害,也会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带来威胁。
在探讨共同犯罪时,我们不禁反思:为何有些人会选择与他人共同犯罪?他们又是如何在犯罪行为中互相勾结与默契配合的呢?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不妨借助名言与智慧的力量,从不同角度来思考共同犯罪的本质与影响。
1. "合作是我们实现更高目标的方式。
它并不意味着我们彼此之间失去了个体的一部分,而是我们将个体融合为一个更强大的整体。
" ——艾伦·艾伦·潘德拉贡共同犯罪中的个体通过合作,将各自的技能和资源紧密结合,以达到共同的目标。
合作可以极大地提升犯罪效率和成功率,让犯罪者能够更好地规避被发现和惩罚。
然而,正如潘德拉贡所言,这并不意味着个体在合作中失去自我,而是通过合作将个体力量凝聚为更强大的整体。
2. "人们更容易违背自己的良知,只因为有人可以与他们分享责任。
" ——斯坦利·米尔格伦斯坦利·米尔格伦的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共同犯罪中的一种现象,即人们在共同犯罪中更容易违背自己的良知。
当有人与他们分享责任时,他们往往会被诱导、迫使或者认同其他人的行为,从而放弃自己原本的道德准则。
这种互相勾结与默契配合的行为可能在犯罪分子中形成一种“放纵”态度,从而导致更严重的犯罪行为。
3. "罪犯并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社会中的一个问题。
" ——彼得·赫尔共同犯罪除了在个体层面上存在着互相勾结与合谋,也反映了社会环境的问题。
彼得·赫尔指出,罪犯并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社会中的问题。
共同犯罪之所以存在,不仅要从个体的心理与行为进行分析,还需要从社会管控、教育机制以及社会公正等方面入手,从根本上防范和减少共同犯罪的发生。
共同犯罪

第章共同犯罪特别提示:1.本章内容:共同犯罪的概念和成立条件;2.共同犯罪的分类;3.共同犯罪的学说;第一节共同犯罪的概述一、共同犯罪的概念第25条第1款“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一)共同犯罪的学说示例:甲基于杀人意图,劝说乙共同伤害丙,乙同意。
二人共同对丙实施暴力致其死亡,后查明甲起主要作用,乙仅致丙轻伤。
1.完全犯罪共同说成立共同犯罪,要求行为人客观行为、主观故意完全相同,触犯的罪名是同一罪名。
示例中甲乙不构成共同犯罪。
2.行为共同说成立共同犯罪,要求客观行为相同,主观方面,触犯的罪名不予要求。
共同过失也成立共同犯罪,按照各自罪过形式承担刑事责任。
示例中甲乙构成共同犯罪,甲构成故意杀人罪,乙构成故意伤害罪。
3.部分犯罪共同说成立共同犯罪,不要求客观行为完全相同,主观故意完全相同,只要有部分相同或重合,在重合部分内构成共同犯罪。
在成立共同犯罪前提下,可以分别定罪。
示例中甲乙在故意伤害范围内成立共同犯罪,定罪时甲构成故意杀人罪,乙构成故意伤害罪。
(二)共同犯罪认定应注意问题[注意1]正确适用共同犯罪,有利于实现罪刑相适应,从而根据共同犯罪过程中责任大小予以公正量刑。
[注意2]传统理论采用完全犯罪共同说,现前沿理论在妥协中采用部分犯罪共同说。
[注意3]部分犯罪共同说存在重合的常见情形(1)侵害的法益具有相似性,重罪包含了轻罪的内容,在轻罪的范围内成立共同犯罪。
如故意杀人罪和故意伤害罪,绑架罪和非法拘禁罪,抢劫罪和抢夺罪。
(2)法条竞合。
如盗窃罪和盗窃枪支罪,在盗窃范围内成立共同犯罪(3)转化犯中,转化前行为存在重合。
如甲教唆乙入室盗窃,乙入室抢劫,在盗窃范围内成立共同犯罪。
二.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一)主体条件:两个以上主体两人以上,包括自然人或单位均可以构成共同犯罪。
[注意1]自然人共同犯罪,不要求行为人具有刑事责任年龄。
例如:甲(13岁)教唆乙(16岁)共同抢劫,甲起主要作用,乙起次要作用。
共同犯罪

二、共同犯罪成立的条件
4、事后的帮助行为不构成共犯:包括窝藏、 包庇行为,赃物犯罪行为及帮助他人事后 毁灭、伪造证据的行为。但是如果事先通 谋的,以共犯论处。 上例中,黄某与李某构成共同犯罪,黄某 与王某不够成共同犯罪。虽然黄某窝藏王 某,但事前黄某并没有与他们形成共同的 犯罪故意,他的行为单独构成窝藏罪。
23
(一)主犯及其刑事责任
《刑法》第26条1款的规定,主犯是指组织、 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 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根据刑法的规 定,主犯分为三种: 一是在犯罪集团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 的犯罪分子,即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也叫 做组织犯。
24
(一)主犯及其刑事责任
组织犯的犯罪活动表现为建立、领导犯罪集 团、制定犯罪活动计划、指挥其他成员实施 具体罪,有的还亲自动手实施具体犯罪。
19
三、共同犯罪的形式
共同犯罪的形式,是指二人以上共同犯罪 的内部结构或者各共同犯罪人之间的结合形 式。 1、任意的共同犯罪和必要的共同犯罪 2、事前通某的共同犯罪和事前无通某的共同 犯罪。 3、简单的共同犯罪和复杂的共同犯罪
20
三、共同犯罪的形式
4、一般的共同犯罪和犯罪集团。 一般的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没有组织 形式的共同犯罪的情况。 它的特点在于,各共同犯罪人之间没有组 织,只是为了实施某一具体犯罪而临时纠合 在一起,当该种犯罪完成以后,这种共同的 犯罪形式就不复存在。
二是在聚众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 的犯罪分子,是聚众犯罪的首要分子。
三是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即可以是实行犯,也可以是教唆犯。
25
(一)主犯及其刑事责任
《刑法》第26条3、4款的规定:对组织、领导 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 罪行处罚。 对其他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 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
共同犯罪的类型有哪些

一、共同犯罪的类型有哪些1、任意共同犯罪和必要共同犯罪这是根据共同犯罪是否能够依据法律的规定任意形成而对共同犯罪形式所作出的划分。
任意共同犯罪,简称任意共犯,指刑法分则规定的可以由一个人单独实施的犯罪,当二人以上共同实施时,所构成的共同犯罪。
其特点是:刑法对犯罪主体的人数没有限制。
如果二人共同实施,则成立共同犯罪。
必要共同犯罪,简称必要共犯,指刑法分则规定的只能以二人以上的共同行为作为犯罪构成要件的犯罪。
其特点是:犯罪主体必须是二人以上,而且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一个人不可能单独构成犯罪。
在我国刑法中,必要共同犯罪有两种形式;一是聚合性共同犯罪,如刑法第290条规定的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罪等。
二是集团性共同犯罪,如刑法第294条规定的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等。
2、事前通谋的共同犯罪和事前无通谋的共同犯罪这是根据共同犯罪故意形成的时间而对共同犯罪形式作出的划分。
事前通谋的共同犯罪,简称事前共犯,指共同犯罪人的共同犯罪故意,在着手实行犯罪前形成。
这种形式的共同犯罪在司法实践甚为常见。
需要指出的是,我国刑法分则规定的某些犯罪,便以事前是否具有通谋作为该罪的共同犯罪与他罪的单独犯罪的区分标准,比如,依据刑法第310条规定: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事前有通谋的,构成共同犯罪,否则构成窝藏、包庇罪。
事前无通谋的共同犯罪,简称事中共犯,指共同犯罪人的犯罪故意,在着手实行犯罪之时或实行犯罪的过程中形成。
如甲对乙实施抢劫,已奋起抗争,恰甲之友丙经过。
甲请丙帮忙时,共同抢得乙身上钱物若干。
此案中,甲、丙的共同犯罪即为事前无通谋的共同犯罪。
3、简单共同犯罪和复杂共同犯罪这是根据共同犯罪人之间是否有分工所划分的共同犯罪形式。
简单共同犯罪,简称共同正犯(共同实行犯)指二人以上共同直接实行刑法分则规定的某一具体规定犯罪的构成要件的行为。
也即在简单共同犯罪中,只有实行犯,而没有教唆犯、组织犯和帮助犯。
共同犯罪的法律知识点总结

共同犯罪的法律知识点总结一、共同犯罪的概念共同犯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在共同故意下,联手实施或协力完成一起犯罪的行为。
它是在一定的共谋和分工协作下实施的,具有共同专责和协力完成的特点。
共同犯罪的重要性在于,它是犯罪中的一种复杂形式,通常与犯罪集团、犯罪组织等情况有关。
共同犯罪是犯罪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对于深入理解犯罪行为的本质和特点十分重要。
二、共同犯罪的特点1. 共同犯罪必须有共同故意共同犯罪的首要特点是参与者必须有共同故意。
这意味着他们明确知晓对方的意图,有意参与到共同犯罪中来。
共同故意是共同犯罪的基本前提,没有共同故意,就不能构成共同犯罪。
2. 具有共同专责和协力完成的特点共同犯罪的犯罪行为必须是共同专责和协力完成的。
共同专责是指每个参与者对犯罪行为有相对独立的专责,但都是实施犯罪的主体。
协力完成是指参与者之间在实施犯罪行为过程中进行协作,相互配合完成犯罪行为。
3. 具有分工和相互协作的特点共同犯罪通常伴随着一定的分工和相互协作。
参与者在实施犯罪行为时,通常会根据自己的特长和能力进行分工,以达到犯罪目的。
同时,他们还会进行相互协作,密切配合完成犯罪行为。
三、共同犯罪的法律责任在中国刑法中,对于共同犯罪的法律责任,主要包括共同犯罪的主体、处罚依据、犯罪数罪并罚等方面的规定。
1. 共同犯罪的主体共同犯罪的主体包括主犯、行为人和从犯。
主犯是共同故意实施犯罪行为,起主导和主要作用的人;行为人是直接实施犯罪行为的人;从犯是在实施犯罪行为时,提供帮助、支持、协助或者从犯等角色的人。
2. 处罚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的规定,对于共同犯罪的主犯和行为人,根据犯罪的性质和情节轻重,分别确定刑罚的种类和程度。
对于从犯,则根据其所起作用的不同,决定从犯所受的刑罚。
3. 犯罪数罪并罚对于共同犯罪的主犯和行为人,如果犯有多种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五十五条的规定,可以对其数罪并罚。
即对于已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可以酌情决定是否并处数罪的刑罚。
共同犯罪的案例

共同犯罪的案例在法律的眼中,共同犯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共同策划、共同实施、共同犯罪的行为。
这种犯罪形式在社会生活中并不鲜见,下面我们来看一些共同犯罪的案例。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的是抢劫案。
抢劫是指以暴力、胁迫等手段,抢夺公私财物的违法行为。
在某个城市,两名年轻人为了获得更多的钱财,便共同策划了一起抢劫案。
一人负责监视目标,另一人则出手实施抢劫。
最终,两人在抢劫过程中被警方抓获,最终双双被判处刑罚。
其次,还有贩毒案。
贩毒是一种极其严重的犯罪行为,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在某个港口城市,一对情侣为了获取更多的金钱,便共同策划了一起贩毒案。
一人负责从外地走私毒品,另一人则负责在本地销售。
最终,他们的犯罪行为被警方侦破,最终双双被判处重刑。
此外,还有欺诈案。
欺诈是指以虚假的手段,骗取他人财物的行为。
在某个商业中心,一对商人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便共同策划了一起欺诈案。
一人负责编造虚假的广告宣传,另一人则负责与客户签订虚假合同。
最终,他们的欺诈行为被相关部门调查,最终双双被判处法律制裁。
最后,我们还可以看到的是走私案。
走私是指违法携带、运输、邮寄、转移货物的行为。
在某个边境城市,一群人为了牟取暴利,便共同策划了一起走私案。
一人负责从国外走私商品,另一人则负责在国内销售。
最终,他们的走私行为被海关部门查获,最终众人被判处刑罚。
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共同犯罪的案例在社会生活中并不鲜见,这些案例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自觉遵守法律,远离犯罪,共同营造一个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共同犯罪
一、填空题
1、从主体上看,共同犯罪必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能构成。
2、两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_______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___________处罚。
3、办理团伙犯罪案件,凡其中符合刑事犯罪集团基本特征的,应按______处理;不籤犯罪集团基本特征的,就按__________处理。
4、以共同犯罪能否任意形成为标准,可以把共同犯罪划分为______和______。
5、刑法学界对共同犯罪人的分类,大致有两种意见,一种是按犯罪分子在共同犯罪中的分工来分类;另一种是按犯罪分子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来分类。
我国刑法吸收了上述两种分类方法的优点,以犯罪分子在共同犯罪中_______为主要标准,同时适当照顾犯罪分子在共同犯罪中的______特点,从而把共同犯罪人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四种。
6、首要分子是指在______或者______中起______作用的犯罪分子。
7、对从犯,应当_______________处罚。
8、教唆____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9、根据《刑法》规定,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_________处罚;对于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以外的主犯,应当按照____________处罚。
二、单项选择题
1.医生甲疏忽大意开错药方,司药乙没注意检查,误照错药方发药,致婴儿服药后死亡。
对甲、乙的行为( )
A.应按共同B.犯罪处理C.分别处理D.属于意外事件
2.甲蓄意盗窃厂房附近堆放的木料,即骗乙说自己买了木料,向乙借汽车去帮助拉回,乙深信不疑,答应帮助。
于是,甲、乙共同装车,将木料拉回。
乙的行为属于( )
A.不构成犯罪B.帮助犯C.窝赃犯罪
3.从共同犯罪人之间有无分工上划分,可以把共同犯罪分为( )
A.事前通谋和事前无通谋共同犯罪
B.任意共同犯罪和必要共同犯罪
C.一般共同犯罪和犯罪集团
D.简单共同犯罪和复杂共同犯罪
4.甲、乙两人合谋抢劫,经过事先调查,趁被害人丙的丈夫外出之机,晚间闯入丙家。
进屋后,由乙将丙押至一间空屋看守,甲到其他房间搜劫钱财。
乙在看守丙的时候,见屋内无人,突起歹念,遂将丙强奸。
对强奸行为( )
A.甲、乙两人共同负责
B.甲、乙两人共同负责,但对甲应从轻处罚
C.由乙—个人负责
D. 由乙一人负责,对甲从重处罚
5.团伙犯罪属于( )
A.一般共同犯罪B.犯罪集团
C.介于一般共同犯罪和犯罪集团之间的一种新的共同犯罪形式
D.应具体分析,凡符合犯罪集团基本特征的,应按犯罪集团处理,不符合犯罪集团基本特征的,就按一般共同犯罪处理
6.下列各种情况中,哪一种属于主犯( )
A. 首要分子
B. 教唆犯C.实行犯D.帮助犯
7.退休工人甲教唆国家工作人员乙收受贿赂,甲的行为是()
A.教唆罪B.不构成犯罪C.受贿的共同犯罪
8.甲要抢劫部队的枪支弹药库,用刀威逼掌握库房钥匙的乙,迫使其交出钥匙。
甲用钥匙打开枪支弹药库,抢走了一些枪支弹药。
乙属于( )
A.从犯B.胁从犯C.不构成犯罪
9.甲教唆乙盗窃,两人为此制定了计划,并准备了作案工具。
乙在盗窃时被人发现即逃跑。
此案是( )
A.教唆未遂B.未遂的教唆C.不属于共同犯罪
三、多项选择题
1. 成立共同犯罪的条件中有()
A.犯罪主体必须是两个以上的自然人
B.必须有共同犯罪行为
C.必须有共同的犯意
D.必须有共同的故意
2. 共同犯罪的基本形式有()
A.一般共同犯罪
B.简单共同犯罪
C.复杂共同犯罪
D.犯罪集团
3. 共同犯罪中的实行犯()
A.都是主犯
B.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
C.起次要作用的从犯
D.有的可能是胁从犯
4. 在共同犯罪中的教唆犯()}
A.都是主犯
B.一般是主犯
C.有的是从犯
D.可以分别是主犯、从犯、胁从犯
5. 主犯包括()
A.组织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
B.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
C.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分子
D.聚众性犯罪中的首要分子
6. 对于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主犯及其以外的主犯()
A.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
B. 应当从重处罚
C.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
D.可以从重处罚
7. 对于从犯()
A.可以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B.应当从轻、减轻处罚
C.应当比照主犯免除处罚
D.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8. 教唆他人犯罪的()
A.应当以主犯从重处罚
B.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
C.教唆不满16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D.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四、名词解释
1.共同犯罪2.片面共犯3.犯罪集团
4.从犯5.胁从犯6.任意共同犯罪
五、简答题
1.共同犯罪成立的条件。
2.主犯的种类有哪些?
六、论述题
论犯罪集团的基本特征。
您是本文第63 位读者,欢迎您!【关闭】
版权所有2005-2008 © 浙江万里学院法学院刑法学精品课程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