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 小儿急性咳嗽病(急性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

合集下载

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常用中药处方

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常用中药处方

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常用中药处方【概要】急性支气管炎多由病毒、细菌或其两者混合感染所致,抑或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以3岁以下儿童更为多见,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冬春两季居多。

中医中药治疗须按风寒证、风热证、痰热证、痰湿证加以辨证论治,常用方法为宣肺、化痰、降气。

由于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病易多变,临床中须注意与肺炎早期进行鉴别。

处方1宣降汤【方药与用法】麻黄2〜4g,杏仁、前胡各6〜8g,桔梗3〜6g,紫苏子、葶苈子各4〜6g。

上药加水煎2次300ml,分3〜4次口服,每日1剂。

风寒证患儿,宜加紫苏叶、荆芥、防风;风热证患儿,宜加桑叶、薄荷、金银花;咽部肿痛,宜加板蓝根、蒲公英、生地黄;若伴痰热蕴肺,宜加鱼腥草、川贝母、桑白皮;若伴口渴津伤,可加入芦根、生石膏同煎。

【功能与主治】疏散外邪,宣肺降气;主治小儿表邪未尽、咳嗽不畅、痰稠量多。

处方2儿咳清肺汤【方药与用法】鲜芦根90g,生石膏、车前子、净枇杷叶各30g,桔梗、生甘草、光杏仁、制僵蚕、净连翘、浙贝母、陈皮各10g。

上药加水煎浓缩至250ml,装瓶备用。

治疗时,1〜2岁每瓶药分服3〜4天、3〜4岁每瓶药分服2.5〜3天、5〜6岁每瓶药分服2〜2.5天、7岁以上每瓶药分服2天;每日剂量分成3次口服,连用3天为1疗程。

【功能与主治】清肺、化痰止咳;主治小儿急性支气管炎。

处方3三拗三子汤【方药与用法】炙麻黄6〜9g,紫苏子、莱菔子、葶苈子、地龙各10g,竹茹、枳壳、杏仁、胆南星各9g,炙甘草各6g。

上药加水300ml煎煮,浓缩至100ml,分2次口服,每日1剂。

上方使用剂量为2岁以上小儿,对2岁以下或体弱者须减半应用,对久咳超过1周或反复发病者,宜煎前加入当归3〜4.5g。

【功能与主治】化痰止晐,肃肺平喘;主治小儿急性支气管炎,以气喘、咳嗽、痰涎壅盛为主者。

处方4麻杏石甘汤合小陷胸汤加减【方药与用法】麻黄1.5〜3g,杏仁4.5g,生石膏12g,甘草、胆南星各3g,瓜蒌仁、半夏、木蝴蝶各3g,黄连1.5g。

儿科 小儿慢性咳嗽病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

儿科 小儿慢性咳嗽病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

小儿慢性咳嗽病中医诊疗方案(试行)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4-94)中医儿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儿科学》、新世纪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西医结合儿科学》(1)咳嗽症状持续>4周。

(2)咳嗽为主要临床症状。

(3)肺部听诊:两肺呼吸音粗糙,或有少量的散在的干、湿性罗音。

(4)X线摄片或透视检查,示肺纹理增粗。

排除诊断:先天性呼吸道疾病:如先天性气管食管瘘、先天性血管畸形压迫气道、喉气管支气管软化和(或)狭窄、支气管肺囊肿、纤毛运动障碍、纵隔肿瘤等。

2.西医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制定的《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

(1)咳嗽症状持续>4周。

(2)病史与体格检查:详细询问病史,尽可能寻出引起慢性咳嗽的病因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的原因等,这对病因诊断具有重要作用。

注意咳嗽的性质,如犬吠样、雁鸣样、断续性或阵发性等,注意咳嗽的加重因素及其伴随症状。

慢性咳嗽伴痰者,应注意有无支气管扩张以及潜在的基础疾病如囊性纤维变和免疫缺陷病等。

体格检查肺部及心脏,有无甲床紫绀、杵状指等。

注意评估患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呼吸频率、胸廓有无畸形等。

(3)辅助检查:放射学检查、肺功能、支气管镜、诱导痰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学检查和病原微生物分离培养。

(4)特异性咳嗽特异性咳嗽指咳嗽伴有能够提示特异性病因的其他症状或体征,即咳嗽是这些诊断明确的疾病的症状之一。

例如咳嗽伴随呼气性呼吸困难、听诊有呼气相延长或哮鸣音者,往往提示胸内气道病变如气管支气管炎、哮喘、先天性气道发育异常(如气管支气管软化)等;伴随呼吸急促、缺氧或紫绀者提示肺部炎症;伴随生长发育障碍、杵状指(趾)者往往提示严重慢性肺部疾病及先天性心脏病等;伴随有脓痰者提示肺部炎症、支气管扩张等;伴随咯血者提示严重肺部感染、肺部血管性疾病、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或支气管扩张等。

咳嗽(急性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方案

咳嗽(急性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方案

新津县花桥镇公立卫生院咳嗽(急性支气管炎)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病名:咳嗽中医病名:咳嗽病西医病名:急性支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是由生物、物理、化学刺激或过敏等因素引起的急性气管-支气管黏膜炎症。

多为散发,无流行倾向,年老体弱者易感。

临床症状主要为咳嗽和咳痰。

常发生于寒冷季节或气候突变时。

也可由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迁延不愈所致。

急性支气管炎属于中医“咳嗽病”范畴。

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 、中医诊断:(1)咳逆有声,或伴咽痒咳痰。

(2)外感咳嗽,起病急,可伴有寒热等表证。

(3)内伤咳嗽,每因外感反复发作,病程较长,可咳而伴喘。

2、西医诊断:(1)发病急,常于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现刺激性干咳,或有少量粘液痰,伴胸骨后不适感或钝痛,有细菌感染时可有粘液脓性痰。

支气管痉挛时有气喘,全身症状有轻度畏寒、发烧,体温38℃左右。

(2)肺部体征阴性或两肺呼吸音粗糙,或可闻散在的干、湿罗音。

(3)血液白细胞数大多正常,细菌感染时增高。

(4)胸部X线检查正常,或有肺纹理增粗。

(5)病程一般为自限性,全身症状3~5天消退,咳嗽咯痰症状有时可延续2~3周才消失。

(6)应排除百日咳、肺炎、支气管肺炎、支气管肺癌、肺结核等。

(二)证候诊断(1)风寒袭肺:咳嗽声重,咯痰稀薄色白,恶寒,或有发热,无汗。

舌苔薄白,脉浮紧。

(2)风热犯肺:咳嗽气粗,咯痰粘白或黄,咽痛或咳声嘶哑,或有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

舌尖红,苔薄白或黄,脉浮数。

(3)风燥伤肺:干咳少痰,咯痰不爽,鼻咽干燥,口干。

舌尖红,苔薄黄少津,脉细数。

(4)痰热郁肺:咳嗽气粗,痰多稠黄,烦热口干。

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5)肝火犯肺:咳呛气逆阵作,咳时胸胁引痛,甚则咯血,舌红,苔薄黄少津,脉弦数。

(6)痰湿蕴肺:咳声重浊,痰多色白,晨起为甚,胸闷脘痞,纳少。

舌苔白腻,脉滑。

(7)肺阴亏虚:咳久痰少,咯吐不爽,痰粘或夹血丝,咽干口燥,手足心热。

舌红,少苔,脉细数。

二、诊疗方案(一)辨证选择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5.咳嗽病(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方案

5.咳嗽病(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方案

咳嗽病(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方案(2018年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指南(2015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中医内科常见病临床诊疗指南》(ZYYXH/T72-2008)。

(1)咳嗽是因邪犯肺系,肺失宣肃,肺气上逆所致的以咳嗽为主要症状的一种肺系病证。

(2)主要临床表现:咳而有声,或伴咯痰。

(3)由外感引发者,多起病急、病程短,常伴恶寒发热等表证;由外感反复发作或其他脏腑功能失调引发者,多病程较长,可伴喘及其他脏腑失调的症状。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学分册》(2009版)。

(1)症状:起病急,通常全身症状较轻,可有发热。

初为干咳或少量粘液痰,随后痰量逐渐增多,咳嗽加剧,偶伴血痰等。

(2)体征:查体可无明显阳性表现。

也可在两肺闻及散在干、湿性啰音,部位不固定,咳嗽后减少或消失。

(3)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可正常。

伴有感染者,可伴有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血沉加快。

X线胸片一般无异常或仅有肺纹理增粗。

(4)无慢性肺部疾病者需除外肺炎。

根据病史、咳嗽和咳痰等症状,两肺散在干湿性啰音等体征,结合血象和X 线胸片,可作出临床诊断。

(二)证候诊断参照《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指南(2015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中医内科常见病临床诊疗指南》(ZYYXH/T72-2008)。

1.风寒袭肺证:①咳嗽、痰白、痰清稀,或干咳;②鼻塞、流清涕;③恶寒、无汗或并发热;④肢体酸痛;⑤舌苔白,或脉浮或浮紧。

具备①项,加②、③、④、⑤中2 项。

2.风热犯肺证:①咳嗽、痰黄或白黏,或痰少、咯痰不爽,或干咳;②鼻塞、流浊涕,或鼻窍干热;③恶风或并发热;④咽干甚则咽痛;⑤口干渴;⑥舌尖红,或舌苔薄黄或薄白干,或脉浮数。

具备①项,加②、③、④、⑤、⑥中3 项。

3.燥邪犯肺证①干咳,或痰少或黏、难以咯出;②唇鼻干燥;③口干甚则口渴;④咽干甚则咽痛;⑤恶风或并发热;⑥舌尖红,或舌苔薄黄或薄白干,或脉浮或浮数。

小儿咳嗽中医诊疗方案

小儿咳嗽中医诊疗方案

小儿咳嗽中医诊疗方案小儿急性咳嗽病中医诊疗方案(2011年)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1)有明确的感冒或有呼吸道感染或慢性支气管炎病史。

(2)咳嗽为主,或伴有咳痰,或咽干、咽痒。

(3)肺部可无阳性体征或可闻及干性或湿性啰音。

(4)X线检查无明显异常或仅有肺纹理增加。

2.西医诊断:(1)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临床表现为鼻部相关症状,如流涕、打喷嚏、鼻塞和鼻后滴流感,咽喉刺激感或不适,伴或不伴发热。

(2)急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呈自限性,全身症状可在数天内消失,但咳嗽、咳痰一般持续2-3周。

查体双肺呼吸音粗,有时可闻及湿性或干性啰音。

血常规检查:一般正常,病毒感染者,血中淋巴细胞可增加。

X线检查无明显异常或仅有肺纹理增加。

(3)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诊断标准:咳嗽、咳痰连续2年以上,每年累积或持续至少3个月,并排除其他引起慢性咳嗽的病因(如肺结核、尘肺、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癌、心脏病、心力衰竭等)时,可作出诊断。

如每年发病持续不足3个月,但有明确的客观检查依据(如胸部X线片、呼吸功能等),亦可作出诊断。

急性发作期:指在一周内出现脓性或黏液脓性痰,痰量明显增加或伴有发热等炎症表现,或“咳”、“痰”、“喘”等症状任何一项明显加剧。

(二)证候诊断1.风寒袭肺证: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咯痰稀薄色白,常伴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或见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2.风热犯肺证: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嘶哑,喉燥咽痛,咳痰不爽,痰粘稠或黄,咳时汗出,常伴流黄涕,口渴,头痛,身楚,或见恶风,身热等表证,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

3.风燥伤肺蒸:干咳,连声作呛,喉痒,咽喉干痛,唇鼻干燥,无痰或痰少而粘,不易咯出,或痰中带有血丝,口干,初起或伴鼻塞,头痛,微寒,身热等表证,舌质红干而少津,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小数。

4.痰热郁肺证:咳嗽、气粗息促,痰多质黏厚或稠黄,咯吐不爽,或夹血痰,胸胁胀满,咳时引痛,口干而黏,欲饮水,鼻塞流浊涕,咽痛声哑,舌质红,苔薄黄或腻,脉滑数。

小儿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指南

小儿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指南

5. 2 分证论治
治法 :滋阴润燥 ,养阴清肺 。
5. 2. 1 风寒袭肺证
主方 :沙参麦冬汤加减 。
治法 :疏风散寒 ,宣肺止咳 。
常用药 :沙参 、麦门冬 、玉竹 、白扁豆 、天花粉 、
主方 :华盖散加减 。
桑叶 、知母 、川贝母 、甘草等 。
常用药 :炙麻黄 、杏仁 、白前 、紫苏子 、桔梗 、荆
小儿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指南
李燕宁 ,张葆青 ,潘月莉 ,汪受传 ,赵 霞 ,韩新民 ,王力宁 ,艾 军 (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 )
1 范围
4. 2 风热犯肺证
本指南制订了小儿支气管炎的诊断 、辨证 、治
咳嗽不爽 ,痰稠色黄难咯 ,鼻流浊涕 ,发热 ,恶
疗。
风 ,有汗 ,咽痛 ,口渴 ,头痛 ,舌质红 ,苔薄黄 ,脉浮数
本指南适用于小儿支气管炎的诊断和治疗 。 或指纹浮紫 。
2 术语和定义
4. 3 燥邪伤肺证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
干咳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痰 ,或痰少难咯 ,或痰中带血 ,咽干鼻
支气管炎 ( bronchitis)
干 ,口干欲饮 ,咽痒咽痛 ,发热 ,大便干 ,舌红少津 ,
支气管炎是儿科常见的肺系疾病之一 ,临床以 苔薄而干 ,脉浮数或指纹浮紫 。
胡 、牛蒡子 、甘草等 。
多加炙紫菀 、款冬花化痰止咳 ;食少纳呆加焦山楂 、
加减 :咽喉肿痛加板蓝根 、玄参清热利咽 ;咳重 焦神曲 、白豆蔻消食助运 。
加枇杷叶 、前胡清肺止咳 ;痰多加浙贝母 、瓜蒌皮清 5. 3 中成药
肺化痰止咳 。
(1)小儿宣肺止咳颗粒。1 岁以内每服 1 /3
5. 2. 3 燥邪伤肺证
诊疗规范编者按为了适应临床科研工作的需要进一步发挥中医药特色与优势推动中医药标准化工作的顺利开展促进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接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中医药学会的委托正在开展常见病中医诊疗指南的编写工作

咳嗽病(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方案

咳嗽病(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方案

咳嗽病(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方案(2018年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指南(2015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中医内科常见病临床诊疗指南》(ZYYXH/T72-2008)。

(1)咳嗽是因邪犯肺系,肺失宣肃,肺气上逆所致的以咳嗽为主要症状的一种肺系病证。

(2)主要临床表现:咳而有声,或伴咯痰。

(3)由外感引发者,多起病急、病程短,常伴恶寒发热等表证;由外感反复发作或其他脏腑功能失调引发者,多病程较长,可伴喘及其他脏腑失调的症状。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学分册》(2009版)。

(1)症状:起病急,通常全身症状较轻,可有发热。

初为干咳或少量粘液痰,随后痰量逐渐增多,咳嗽加剧,偶伴血痰等。

(2)体征:查体可无明显阳性表现。

也可在两肺闻及散在干、湿性啰音,部位不固定,咳嗽后减少或消失。

(3)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可正常。

伴有感染者,可伴有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血沉加快。

X线胸片一般无异常或仅有肺纹理增粗。

(4)无慢性肺部疾病者需除外肺炎。

根据病史、咳嗽和咳痰等症状,两肺散在干湿性啰音等体征,结合血象和X 线胸片,可作出临床诊断。

(二)证候诊断参照《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指南(2015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中医内科常见病临床诊疗指南》(ZYYXH/T72-2008)。

1.风寒袭肺证:①咳嗽、痰白、痰清稀,或干咳;②鼻塞、流清涕;③恶寒、无汗或并发热;④肢体酸痛;⑤舌苔白,或脉浮或浮紧。

具备①项,加②、③、④、⑤中2 项。

2.风热犯肺证:①咳嗽、痰黄或白黏,或痰少、咯痰不爽,或干咳;②鼻塞、流浊涕,或鼻窍干热;③恶风或并发热;④咽干甚则咽痛;⑤口干渴;⑥舌尖红,或舌苔薄黄或薄白干,或脉浮数。

具备①项,加②、③、④、⑤、⑥中3 项。

3.燥邪犯肺证①干咳,或痰少或黏、难以咯出;②唇鼻干燥;③口干甚则口渴;④咽干甚则咽痛;⑤恶风或并发热;⑥舌尖红,或舌苔薄黄或薄白干,或脉浮或浮数。

小儿咳嗽(急性支气管炎)中医临床路径及入院标准2020版

小儿咳嗽(急性支气管炎)中医临床路径及入院标准2020版

小儿咳嗽(急性支气管炎)入院标准:1.临床以咳嗽为主要症状,或伴有出现咳嗽剧烈,咯痰量多,呈黏液性或黏液脓性,偶尔痰中带血。

2.肺部听诊两肺呼吸音粗糙,可闻及干啰音、痰鸣音或不固定的粗湿啰音。

3.实验室检验:①血象检查:病毒感染者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细菌感染者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

②病原学检查:可于起病7日内取鼻咽或气管分泌物标本作痰细菌培养,肺炎支原体抗体明确有无肺炎支原体感染。

4.X线检查 X线胸片显示正常,或肺纹理增粗,肺门阴影增深。

5.门诊服药无效,需要住院调整用药。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的住院患儿。

一、小儿咳嗽(急性支气管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小儿咳嗽(TCD 2019版:A10.04.01)。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ICD-10编码:J20.900)。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2018年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的《中医儿科学》(主编:马融;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制定。

临床中以咳嗽为主要症状者可按小儿咳嗽辨证论治。

①好发于冬春二季,常因气候变化而发病。

②病前多有感冒病史。

③咳嗽为主要临床症状。

④肺部听诊两肺呼吸音粗糙,可闻及干啰音、痰鸣音或不固定的粗湿啰音。

⑤实验室检查:血象检查:病毒感染者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细菌感染者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

病原学检查:可于起病7日内取鼻咽或气管分泌物标本作痰细菌培养,肺炎支原体抗体明确有无肺炎支原体感染。

⑥X线检查 X线胸片显示正常,或肺纹理增粗,肺门阴影增深。

(2)西医诊断:参照2019年《儿科学》第9版(主编:王卫平;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及2015年《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8版(名誉主编:胡亚美;江载芳等执行主编;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制定。

①发病大多先有上呼吸感染症状,随后出现支气管炎表现;②胸部可闻及干湿性啰音,以不固定的中等水泡音为主,可限于一侧;③其他系统症状与体征:重者可有高热,疲劳,影响食欲和睡眠,甚至发生呕吐、腹泻、腹痛、头痛、胸痛等;④实验室检查:外周血常规和CRP: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多,CRP有不同程度升高;病毒感染时,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CRP正常或轻度升高;呼吸道病原学检测:本病可由不同病原所致,需要进行常见的呼吸道病毒检测、支原体、衣原体、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急性支气管炎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

急性支气管炎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

急性支气管炎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一、定义1、中医定义:支气管炎相当于中医:咳嗽,痰饮等范畴。

支气管炎临床以咳嗽,咯痰或伴喘息为主要特征。

其中急性者多属外感咳嗽,慢性者多为内伤咳嗽。

2、西医定义:本病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为支气管粘膜发生炎症所致。

因气管大多同时发炎,实际上可以说是气管支气管炎。

临床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双肺可闻干罗音或不固定的粗湿罗音。

二、诊断标准(一)中医诊断1、诊断依据的出处: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中医儿科学》第6版,“咳嗽”章节。

2、诊断要点:(1)以咳嗽为主要症状,多继发于感冒之后,常因气候变化而发作。

(2)肺部听诊双肺呼吸音粗糙或有少许干罗音。

(3)X线检查,肺纹理增粗。

3、中医鉴别诊断:(1)顿咳: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为主证,咳毕呕吐痰涎,伴鸡鸣样回声,进行性加重,入暮尤甚。

(2)肺炎喘嗽:以发热,咳嗽,气急,鼻煽为主证,肺部听诊有细湿罗音,胸部X线检查可见斑片状阴影。

(二)西医诊断1、诊断依据的出处:参照陈吉庆,吴升华主编《实用儿科诊疗规范》2002年版。

2、诊断要点:(1)症状:可急可缓,大多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后逐渐咳嗽加重。

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发热可有可无。

婴幼儿可有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年长儿可诉头痛、胸痛。

(2)体检:肺部听诊呼吸音粗糙,可闻干罗音或粗湿罗音,随体位变动及咳嗽而改变。

(3)X线检查:可以正常或有两肺纹理粗重。

(4)血常规:感染导致的支气管炎白细胞总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严重者可有核左移。

病毒感染者多数白细胞计数正常。

3、西医鉴别诊断:(1)上呼吸道感染:发热伴鼻咽部症状,干咳,双肺听诊无异常。

(2)支气管肺炎:发热、咳嗽、喘憋,双肺听诊吸气末可闻及固定的中小水泡音,重症肺炎有呼吸困难及紫绀。

(3)支气管异物:有异物吸入史,呛咳,双肺体征不对称,限局性肺气肿及肺不张,胸部X线透视可见纵隔摆动。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一)风寒袭肺1.主证:咳嗽声重有力,痰稀色白,鼻塞流清涕,或伴恶寒,无汗,头痛肢楚,舌苔薄白,脉浮紧。

小儿急性咳嗽病中医诊疗方案

小儿急性咳嗽病中医诊疗方案

小儿急性咳嗽病(急性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医儿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咳嗽》(ZY/T001.1~001.9-94)制定。

(1)好发于冬春二季,常因气候变化而发病。

(2)病前多有感冒病史。

(3)咳嗽为主要临床症状。

(4)肺部听诊:两肺呼吸音粗糙,或闻及干啰音。

(5)血象检查:病毒感染者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细菌感染者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

(6)X线检查:胸片显示正常,或肺纹理增粗,肺门阴影增深。

2.西医诊断:参照2002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诸福棠实用儿科学·急性支气管炎》(第7版)制定。

(1)症状:以咳嗽为主症。

大多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逐渐出现明显的咳嗽,也可忽然出现频繁而较深的干咳,以后渐有支气管分泌物。

轻者无明显病容,重者可有发热、头痛、胸痛、纳差、乏力,也可伴有腹痛、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2)体征:肺部呼吸音粗,可闻干、湿啰音,以不固定的中等湿啰音为主。

(3)实验室检查:外周血象检查一般白细胞正常或偏低,升高者可能继发细菌感染。

胸部X线检查多阴性或仅见两肺纹理增粗、紊乱。

(二)证候诊断1.风寒袭肺证:咳嗽,痰稀色白,鼻塞流清涕。

或伴恶寒,无汗,咽部不红。

苔薄白,脉浮紧。

2.风热犯肺证:咳嗽,痰黄而稠,鼻塞,流浊涕,发热恶风,咽红而肿。

舌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

3.痰热壅肺证:咳嗽,痰黄白粘稠,咯吐不爽,咳时面赤唇红,或伴发热口渴,咽喉痛。

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4.痰湿蕴肺证:咳嗽,痰多色白如泡沫,咳时喉有痰声,或呼吸气粗,多不发热。

苔白腻,脉滑。

二、治疗方案(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1.风寒袭肺证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推荐方药:杏苏散加减。

杏仁、紫苏、荆芥、白前、金沸草、姜半夏、桔梗、生姜、大枣等。

儿科 小儿慢性咳嗽病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

儿科 小儿慢性咳嗽病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

小儿慢性咳嗽病中医诊疗方案(试行)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4-94)中医儿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儿科学》、新世纪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西医结合儿科学》(1)咳嗽症状持续>4周。

(2)咳嗽为主要临床症状。

(3)肺部听诊:两肺呼吸音粗糙,或有少量的散在的干、湿性罗音。

(4)X线摄片或透视检查,示肺纹理增粗。

排除诊断:先天性呼吸道疾病:如先天性气管食管瘘、先天性血管畸形压迫气道、喉气管支气管软化和(或)狭窄、支气管肺囊肿、纤毛运动障碍、纵隔肿瘤等。

2.西医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制定的《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

(1)咳嗽症状持续>4周。

(2)病史与体格检查:详细询问病史,尽可能寻出引起慢性咳嗽的病因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的原因等,这对病因诊断具有重要作用。

注意咳嗽的性质,如犬吠样、雁鸣样、断续性或阵发性等,注意咳嗽的加重因素及其伴随症状。

慢性咳嗽伴痰者,应注意有无支气管扩张以及潜在的基础疾病如囊性纤维变和免疫缺陷病等。

体格检查肺部及心脏,有无甲床紫绀、杵状指等。

注意评估患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呼吸频率、胸廓有无畸形等。

(3)辅助检查:放射学检查、肺功能、支气管镜、诱导痰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学检查和病原微生物分离培养。

(4)特异性咳嗽特异性咳嗽指咳嗽伴有能够提示特异性病因的其他症状或体征,即咳嗽是这些诊断明确的疾病的症状之一。

例如咳嗽伴随呼气性呼吸困难、听诊有呼气相延长或哮鸣音者,往往提示胸内气道病变如气管支气管炎、哮喘、先天性气道发育异常(如气管支气管软化)等;伴随呼吸急促、缺氧或紫绀者提示肺部炎症;伴随生长发育障碍、杵状指(趾)者往往提示严重慢性肺部疾病及先天性心脏病等;伴随有脓痰者提示肺部炎症、支气管扩张等;伴随咯血者提示严重肺部感染、肺部血管性疾病、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或支气管扩张等。

儿科小儿急性咳嗽病(急性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

儿科小儿急性咳嗽病(急性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

小儿急性咳嗽病(急性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方案(试行)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医儿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咳嗽》(ZY/~)制定。

(1)好发于冬春二季,常因气候转变而发病。

(2)病前多有伤风病史。

(3)咳嗽为主要临床症状。

(4)肺部听诊:两肺呼吸音粗糙,或闻及干啰音。

(5)血象检查:病毒感染者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细菌感染者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

(6)X线检查:胸片显示正常,或肺纹理增粗,肺门阴影增深。

2.西医诊断:参照2021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诸福棠实用儿科学·急性支气管炎》(第7版)制定。

(1)症状:以咳嗽为主症。

大多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逐渐出现明显的咳嗽,也可突然出现频繁而较深的干咳,以后渐有支气管分泌物。

轻者无明显病容,重者可有发烧、头痛、胸痛、纳差、乏力,也可伴有腹痛、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2)体征:肺部呼吸音粗,可闻干、湿啰音,以不固定的中等湿啰音为主。

(3)实验室检查:外周血象检查一般白细胞正常或偏低,升高者可能继发细菌感染。

胸部X线检查多阴性或仅见两肺纹理增粗、紊乱。

(二)证候诊断1.风寒袭肺证:咳嗽,痰稀色白,鼻塞流清涕。

或伴恶寒,无汗,咽部不红。

苔薄白,脉浮紧。

2.风热犯肺证:咳嗽,痰黄而稠,鼻塞,流浊涕,发烧恶风,咽红而肿。

舌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

3.痰热壅肺证:咳嗽,痰黄白粘稠,咯吐不爽,咳时面赤唇红,或伴发烧口渴,咽喉痛。

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4.痰湿蕴肺证:咳嗽,痰多色白如泡沫,咳时喉有痰声,或呼吸气粗,多不发烧。

苔白腻,脉滑。

二、医治方案(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1.风寒袭肺证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推荐方药:杏苏散加减。

杏仁、紫苏、荆芥、白前、金沸草、姜半夏、桔梗、生姜、大枣等。

加减:恶寒无汗加麻黄;苔腻、痰多加陈皮、莱菔子;腹胀便秘加全瓜蒌、枳壳;有化热之势加黄芩、大青叶。

小儿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方法

小儿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方法

小儿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方法一、辨证1 风寒袭肺证咳嗽频作,痰稀色白易咯,鼻塞,喷嚏,流清涕恶寒,发热,无汗,咽痒声重,口不渴,头痛,全身酸痛,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紧或指纹浮红。

2 风热犯肺证咳嗽不爽,痰稠色黄难咯,鼻流浊涕,发热,恶风,有汗,咽痛,口渴,头痛,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或指纹浮紫。

3 燥邪伤肺证干咳无痰,或痰少难咯,或痰中带血,咽干鼻干,口干欲饮,咽痒咽痛,发热,大便干,舌红少津,苔薄而干,脉浮数或指纹浮紫。

4 痰热壅肺证咳嗽痰多,或痰稠色黄难咯,发热口渴,面赤心烦,或伴气促,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指纹紫滞。

5 痰湿蕴肺证咳嗽声重,痰多色白而稀,喉间痰鸣,胸闷纳呆,口不渴,神疲肢倦,大便溏薄,舌质淡,苔白腻,脉滑或指纹紫滞。

6 阴虚肺热证干咳无痰,或痰少难咯,或痰中带血,咽痛声嘶,口舌干燥,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形体消瘦,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数或指纹紫。

7 肺脾气虚证咳嗽无力,痰稀色白,久延难愈,神疲自汗,气短懒言,面白少华,少食纳呆,反复感冒,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无力或指纹淡。

二、治疗(一)治疗原则本病治疗应分清外感、内伤。

外感咳嗽以疏散外邪、宣通肺气为基本法则,根据寒、热证候不同,分别治以散寒宣肺或解热宣肺。

外感咳嗽一般邪气盛而正气未虚,治疗时不宜过早使用滋腻、收涩、镇咳之药,以免留邪。

内伤咳嗽应分清虚实。

实证有痰热、痰湿之不同,痰热者治以清肺化痰;痰湿者治以燥湿化痰。

虚证有气虚、阴虚不同,气虚者治以益气补肺、健脾化痰;阴虚者治以养阴润肺、兼清余热。

本病除内服汤药外,还可运用中成药、推拿等疗法。

(二)分证论治1 风寒袭肺证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主方:华盖散加减。

常用药:炙麻黄、杏仁、白前、紫苏子、桔梗、荆芥、防风、远志、甘草等。

加减:咳嗽重加紫菀、款冬花以降气化痰止咳;痰多加橘红、清半夏燥湿化痰;恶寒头痛加白芷、川芎、细辛散寒止痛。

2 风热犯肺证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效方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

效方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

效方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属于中医的“咳嗽”范畴,其发病主要是由肺气失降引起,但与其他脏腑也有一定关系。

小儿易为风热或风寒所伤,由于风寒、风热之邪由表入里,肺中津液化为痰液,痰阻气道,肺气失于宣肃,上逆为咳。

如痰从热化,则为痰热咳嗽;痰从寒化,则为痰饮咳嗽;脾虚,痰湿内盛,上贮于肺,则为痰湿咳嗽。

咳嗽日久不愈,则可致肺脾两虚或肺阴不足之症以下资料来自【秘方】专治急性支气管炎的有效秘方1、净麻黄5克、光杏仁10克、粉甘草3克、鲜生姜3-5片、豆腐200~400克、冰糖30-50克。

将杏仁、甘草先用少量温水浸半小时,然后倒人豆腐中,把麻黄梗插入豆腐内,放生姜片、冰糖,加水至大半碗,在锅上蒸,去药渣,合豆腐及药汁,分2-3次服完。

治疗196例,总有效率为96%。

2、麻黄2~4克、杏仁6~8克、前胡6-8克、桔梗3-8克、苏子4-7克、葶苈子4-6克,水煎服。

治疗87例,结果痊愈51例,好转3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占97.7%。

3、芦根12克、瓜蒌12克、桑叶6克、黄芩6克、桔梗6克、杏仁4.5克、前胡4.5克、贝母1.5克、羚羊粉0.3克(冲服),以上煎成100毫升,3次服用。

治愈97例,无效17例,治愈率为85.1%。

4、炙麻黄3-9克、川贝10~15克、大黄6~9克(后下)、生石膏15~20克、桔梗9克、杏仁9克、炙杷叶9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

治疗35例,结果治愈33例,好转2例。

服药3剂以下治愈者占80%。

5、南北沙参各20克、法半夏7克、天麦冬各20克。

枣仁7克、麻黄7克、川朴7克、桔梗6克,水煎服。

治疗68例,用3剂而愈者17例,5剂而愈者33例,8剂而愈者13例,无效者5例。

6、牙皂120克、冬虫夏草90克、肉桂9克、生半夏9克、天南星9克、冰片6克、铅粉220克、芝麻油500克。

以上药物制成膏药,贴于膻中穴,3天一换,9天为1疗程。

治疗20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8%。

儿科-小儿急性咳嗽病(急性支气管炎)中医临床路径

儿科-小儿急性咳嗽病(急性支气管炎)中医临床路径

小儿急性咳嗽病(急性支气管炎)中医临床路径(试行)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的门诊患儿。

一、小儿急性咳嗽病(急性支气管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小儿咳嗽病(TCD编码:BEZO1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ICD-10 编码:J20.904 )。

(二)诊断依据1 .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 1 994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医儿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咳嗽》(ZY Z T001.1〜001.9-94 )(2)西医诊断:参照2002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诸福棠实用儿科学•急性支气管炎》(第7版)。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小儿急性咳嗽病(急性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小儿急性咳嗽病(急性支气管炎)临床常见证候:风寒袭肺证风热犯肺证痰热壅肺证痰湿蕴肺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小儿急性咳嗽病(急性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1 .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小儿急性咳嗽病(急性支气管炎)。

2.患儿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且其家长或监护人同意者。

(四)标准治疗时间W 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咳嗽病(急性支气管炎)的患儿。

2.患儿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合并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病者 , 不能进入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指纹)特点。

注意证候的 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血常规。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胸部 X 线检查、C 反应蛋白、肺炎支原体检测、心电图、 尿常规、便常规、痰培养、血培养、血清 IgE 、过敏原检测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1)(2) (3) (4)2.辨证选择中药注射剂。

中医药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80例

中医药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80例
1 临 床 资 料
重已 5日,咳嗽痰 鸣 ,气喘 发 憋 ,喜啼 哭 ,夜 眠不 安 ,不 欲穿衣 ,口渴欲饮 ,饮食差 ,大便 二 日未行 。静 滴青 霉素 钠 5天 ( 每次 10万 ,每 日 2次 ) 2 ,并 口服 复 方 甘 草 合 剂 ,
未见 明 显 好 转 。
T9 1 ,精神 萎 靡 ,面 色发 灰 ,鼻 翼 煽 动 ,口唇 发 3.℃
临 床 研 究
Cl ia r s a c i c l e erh n
中 国 民 族 民 间 医 药
C ieeju lo tnmeiiea d e np am c hns oma fe o dcn n t ohr ay h h ・1 5 ・ 6
中医药 治 疗 小 儿 急 性 支 气 管 炎 8 O例
量 湿 罗音 。此 时肺 闭 已开 宣 肃 未 复 。再 予 泻 白散 ,苏 葶 丸 2 剂 而愈。
5 讨 论
22 辨证 :里热壅盛 ,肺失清肃 。 .
23 治 则 :清 热 肃 肺 ,止 咳平 喘 。 . 24 选 方 :渴 白散 合 苏 葶 丸 加 减 : . 杏 仁 6 ,桑 白皮 8 ,地 骨 皮 lg g g O ,苏 子 6 ,葶 苈 子 6 , g g
急性 支气管 炎多属 外感 咳嗽范 畴 ,因外 邪犯 肺 ,肺 失 宣降所致 。d J 卫外 功能 薄弱 ,易 为外邪所 侵 ;又 因 阳常 ,L 有余 ,诸邪均可 化热 。所 以d J 支 气管 炎常 以里热 型为 多 ,L
见 。治 疗 以泻 白散 苏 葶 丸 为 基 本 方 加 减 。
莱菔子 4 ,瓜蒌皮 4 ,黄参 8 ,知母 3 , 白茅根 1 g g g g g 0 ,前
胡 1g 0 ,甘 草 3 g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指南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指南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指南
基本内容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中医对其诊疗具有独特的理 论和实践经验。本指南旨在为医生提供有关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中医诊疗的规范化 和标准化方法,以提高诊疗水平和患者生活质量。
一、病因病机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主要由外邪侵袭和脏腑功能失调所致。外邪 侵袭包括风寒、风热、燥热等邪气,这些邪气可能侵入人体导致肺失宣肃,从而 引发气管和支气管炎。脏腑功能失调则多见于肺、脾、肾三脏,尤其是肺脾两脏。 肺气虚、脾气虚和肾气虚都可能导致肺的宣发和肃降功能受损,进而引发急性气 管支气管炎。因此,中医诊疗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应以祛除外邪、调理脏腑功能为 主。
二、临床表现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典型临床表现包括咳嗽、咳痰、喘息、气 短、喉痒、胸闷等。在中医看来,这些症状可归结为“咳嗽”、“喘证”等范畴。 同时,患者可能伴有发热、恶寒、鼻塞、流涕等感冒症状,以及食欲减退、乏力、 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全面了解患者的症状 和体征,为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三、中医治疗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中医治疗方法包括中药、针灸、推拿等。
1、中药治疗: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采用宣肺止咳、化痰平喘的原则, 选用合适的中药方剂。如风寒侵袭所致宜用三拗汤合止嗽散;风热所致宜用麻杏 石甘汤;燥热所致宜用桑杏汤等。同时,根据患者的体质差异,中医还强调辨证 施治,一人一方,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4、增强免疫力: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增强体质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预 防感冒。
5、避免诱发因素:如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以及过度劳累、情绪波 动等都可能诱发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应尽量避免。
五、注意事项在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中医诊疗过程中,医生需注意以下事项:
1、剂量: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体质等因素,合理调整中药剂量,避免 剂量过大或过小影响疗效。

儿科-小儿急性咳嗽病(急性支气管炎)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

儿科-小儿急性咳嗽病(急性支气管炎)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

小儿急性咳嗽病(急性支气管炎)中医临床路径(试行)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的门诊患儿。

一、小儿急性咳嗽病(急性支气管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小儿咳嗽病(TCD编码:BEZO1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ICD-10 编码:J20.904 )。

(二)诊断依据1 .疾病诊断( 1 )中医诊断:参照1994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医儿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咳嗽》(ZY Z T001.1〜001.9-94 )(2)西医诊断:参照2002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诸福棠实用儿科学•急性支气管炎》(第7 版)。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小儿急性咳嗽病(急性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小儿急性咳嗽病(急性支气管炎)临床常见证候:风寒袭肺证风热犯肺证痰热壅肺证痰湿蕴肺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小儿急性咳嗽病(急性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1 .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小儿急性咳嗽病(急性支气管炎)。

2.患儿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且其家长或监护人同意者。

(四)标准治疗时间w 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咳嗽病(急性支气管炎)的患儿。

2.患儿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合并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病者, 不能进入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指纹)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血常规。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胸部X线检查、C反应蛋白、肺炎支原体检测、心电图、尿常规、便常规、痰培养、血培养、血清IgE 、过敏原检测等。

(八)治疗方法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1)风寒袭肺证: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小儿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指南

小儿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指南

小儿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指南首席医学网2009年03月17日11:22:05 Tuesday•医师杂志征稿•普通外科文献•呼吸疾病会议•网站运营•核心期刊征稿•帕金森病•国际神经再生论坛•内蒙中医药•心律失常会•危重病诊治•心血管医师•内科诊疗班•方剂组成原理•亚健康学会•风湿关节炎作者:李燕宁,张葆青,潘月莉,汪受传,赵霞,韩新民,王力宁,艾军加入收藏夹《中华临床医师杂志》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航空航天医药在线征稿[先天性唇裂儿护理][编辑达人办公省事e族]·新形势下传染病专科医院保卫现状及其对策·逐瘀化痰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观察·泪道激光联合眼膏治泪道阻塞性疾病护理·30岁以下年轻教工高血压者干预效果评价·超声诊断睾丸微小结石护理考试在线助手中华疾病控制杂志征稿[综合医学期刊-成都医学院学报][医学会议]·写作技巧| 护理论文中论题的来源·医学会快讯| 《中华普通外科》征稿【关键词】小儿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指南1范围本指南制订了小儿支气管炎的诊断、辨证、治疗。

本指南适用于小儿支气管炎的诊断和治疗。

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支气管炎(bronchitis)支气管炎是儿科常见的肺系疾病之一,临床以咳嗽、咯痰为主要特征。

属于中医学“咳嗽”范畴。

3诊断3.1临床表现咳嗽、咯痰、肺部闻及干啰音或不固定的粗湿啰音。

3.2实验室检查3.2.1X线全胸片肺纹理增粗,或肺门阴影增浓。

3.2.2血象检查病毒性支气管炎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细菌性支气管炎白细胞总数可升高,中性粒细胞增多。

4辨证4.1风寒袭肺证咳嗽频作,痰稀色白易咯,鼻塞,喷嚏,流清涕,恶寒,发热,无汗,咽痒声重,口不渴,头痛,全身酸痛,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紧或指纹浮红。

4.2风热犯肺证咳嗽不爽,痰稠色黄难咯,鼻流浊涕,发热,恶风,有汗,咽痛,口渴,头痛,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或指纹浮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急性咳嗽病(急性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医儿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咳嗽》(ZY/T001.1~001.9-94)制定。

(1)好发于冬春二季,常因气候变化而发病。

(2)病前多有感冒病史。

(3)咳嗽为主要临床症状。

(4)肺部听诊:两肺呼吸音粗糙,或闻及干啰音。

(5)血象检查:病毒感染者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细菌感染者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

(6)X线检查:胸片显示正常,或肺纹理增粗,肺门阴影增深。

2.西医诊断:参照2002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诸福棠实用儿科学·急性支气管炎》(第7版)制定。

(1)症状:以咳嗽为主症。

大多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逐渐出现明显的咳嗽,也可忽然出现频繁而较深的干咳,以后渐有支气管分泌物。

轻者无明显病容,重者可有发热、头痛、胸痛、纳差、乏力,也可伴有腹痛、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2)体征:肺部呼吸音粗,可闻干、湿啰音,以不固定的中等湿啰音为主。

(3)实验室检查:外周血象检查一般白细胞正常或偏低,升高者可能继发细菌感染。

胸部X线检查多阴性或仅见两肺纹理增粗、紊乱。

(二)证候诊断
1.风寒袭肺证:咳嗽,痰稀色白,鼻塞流清涕。

或伴恶寒,无汗,咽部不红。

苔薄白,脉浮紧。

2.风热犯肺证:咳嗽,痰黄而稠,鼻塞,流浊涕,发热恶风,咽红而肿。

舌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

3.痰热壅肺证:咳嗽,痰黄白粘稠,咯吐不爽,咳时面赤唇红,或伴发热口渴,咽喉痛。

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4.痰湿蕴肺证:咳嗽,痰多色白如泡沫,咳时喉有痰声,或呼吸气粗,多不发热。

苔白腻,脉滑。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风寒袭肺证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推荐方药:杏苏散加减。

杏仁、紫苏、荆芥、白前、金沸草、姜半夏、桔梗、生姜、大枣等。

加减:恶寒无汗加麻黄;苔腻、痰多加陈皮、莱菔子;腹胀便秘加全瓜蒌、枳壳;有化热之势加黄芩、大青叶。

中成药:午时茶、杏苏止咳冲剂等。

2.风热犯肺证
治法:疏风解热,宣肺止咳。

推荐方药:桑菊饮加减。

桑叶、菊花、前胡、大青叶、杏仁、连翘、桔梗、薄荷、芦根、甘草等。

加减:肺热重加金银花、黄芩;咽红肿痛加土牛膝根、玄参;咳嗽重加枇杷叶、桑白皮;痰多加浙贝母、瓜蒌皮;便秘加牛蒡子、莱菔子;风热夹湿证,加薏苡仁、半夏、茯苓。

中成药:止咳桑杏颗粒、急支糖浆等。

3.痰热壅肺证
治法:清热化痰,肃肺止咳。

推荐方药:清金化痰汤加减。

桑白皮、杏仁、前胡、款冬花、黄芩、鱼腥草、浙贝母、法半夏、桔梗、莱菔子等。

加减:有汗而喘加炙麻黄;痰多色黄,粘稠难咯加瓜蒌皮、葶苈子;发热加生石膏、虎杖;心烦口渴加生石膏、栀子、竹叶;大便秘结加瓜蒌仁、制大黄。

中成药:急支糖浆、金振口服液、蛇胆川贝液等。

4.痰湿蕴肺证
治法:燥湿化痰,宣肺止咳。

推荐方药:三拗汤合二陈汤加减。

炙麻黄、杏仁、苏子、白前、姜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等。

加减:痰涎壅盛加白芥子、莱菔子;湿盛加苍术、厚朴;咳嗽重加款冬花、百部、枇杷叶;纳谷不香加焦神曲、麦芽、焦山楂。

若面色不华加党参、白术。

中成药:橘红痰咳液、半夏露等。

(二)辨证选择中药注射剂
根据病情需要,选用中药注射液,如喜炎平、热毒宁、痰热清等。

(三)敷贴疗法
1.紫苏叶、杏仁、前胡、桔梗、陈皮、半夏、枳壳、甘草各3克,共碾细末,与生姜12克共同捣烂如泥,调和成膏状,敷于神阙穴,盖以纱布,胶布固定。

每天换药1次。

用于风寒咳嗽。

2.桑叶、菊花、薄荷、连翘、杏仁、桔梗、甘草各3克,共碾细末,与蜂蜜12克调和成膏状,敷于神阙穴,盖以纱布,胶布固定。

每天换药1次。

用于风热咳嗽。

3.麻黄、杏仁、石膏、甘遂、白芥子、明矾各等量共碾细末,与陈醋调和成膏状,敷于神阙穴,盖以纱布,胶布固定。

每天换药1次。

用于痰热咳嗽。

4.麻黄、白芥子、细辛、肉桂、丁香、延胡、苍耳子各等量共碾细末,取药适量,敷于神阙穴,盖以纱布,胶布固定。

每天换药1次。

用于痰湿咳嗽。

5.止咳平喘贴:膏贴于天突、膻中、双肺腧、双定喘穴。

用于支气管炎各证型症见咳嗽、气喘明显者。

(四)护理
1.一般护理
(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通,温度、湿度适宜。

(2)注意休息,保持室内安静,保证充足的睡眠。

(3)经常变换体位及拍打背部,促进痰液的排出。

(4)避免与煤气、烟尘等接触,减少不良刺激。

2.饮食护理
给予易消化、富营养之食品。

婴幼儿尽量不改变原有的喂养方法,咳嗽时应停止喂哺或进食,以防食物呛入气管。

年长儿饮食宜清淡,不给辛辣、油腻食物,少给生冷、过甜、过咸之品。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痊愈:咳嗽、咯痰及肺部体征消失,体温恢复正常,其它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积分减少≥95%。

显效:咳嗽、咯痰及肺部体征明显好转,体温恢复正常,其它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或好转,积分减少≥70%且<95%。

有效:咳嗽、咯痰及肺部体征好转,其它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或好转,积分减少≥30%且<70%。

无效:咳嗽、咯痰及肺部体征无明显变化或加重,其它临床症状多无改善或加重,
积分减少不足30%。

(二)评价方法
1.主要从症状、体征上进行评价,相关的实验室检查作为参考。

2.治疗前后应由同一人进行疗效评价。

3.疗效评价人员应接受疗效评价表应用培训。

附表:中医证候分级量化标准
(3)痰热壅肺证中医证候分级量化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