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痴呆诊疗指南解读
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引-日照人民医院-2023年学习资料
![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引-日照人民医院-2023年学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d3572ef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59.png)
VD国际诊断标准:-应用和研究较多的主要是下列四个标准:-·DSM-V诊断标准(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 -·ICD-10标准《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ADDTC标准(美国加利福尼亚AD诊断和治疗中心)-·NI DS-AIREN标准(美国、瑞士国际会议)-虽然这些诊断标准都包括3个要素:痴呆、脑血管病以-及脑血管病和 呆的相关性,但是对于这些要素的具-体描述仍有较多差异
2.缺血性VCl-1大血管性-·明确的脑卒中病史-·认知障碍急性发病,或阶梯样进展-·认知障碍与卒中有明确 时间关系-·影像学显示大脑皮质或皮质下病灶-2小血管性-·有或无明确脑卒中病史-。-认知障碍发病相对缓慢影像学显示有多发腔隙性梗死或广泛白质病变、或两者并存-3低灌注性-有导致低灌注的病因:如心脏骤停、急性心肌 塞、降压药物过量、-失血性休克等-·认知障碍与低灌注事件之间有时间关系
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解读(下)-日照市人民医院-郑加平-2012.12
推荐:-·应当根据国际标准对MC进行诊断(专家共-识-0-对MC的诊断应当包括是否MC引及其病因诊-断(专 共识)
3.2病史-3.2.1现病史采集-·起病时间、起病方式、具体表现、进展方式,诊-疗经过及转归,是否对日常能 和社会功能产生-影响,是否伴有精神和行为症状等。
3.出血性-·明确的脑出血病史(包括脑实质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下血肿等-·认知障碍与脑出血之间有明 的时间关系-·急性期影像学可见明确的出血证据
4.其他脑血管病性-·除上述以外的血管病变,如脑静脉血栓形成等-·认知障碍与血管病变之间有明确的时间关系影像学显示有相应的病灶
5.脑血管病合并AD-1脑血管病伴AD-·首先有脑血管病发病病史,发病后一段时间内逐-渐出现以情景记忆为核 的认知障碍、这种记忆-障碍不符合血管病变导致记忆障碍的特征-影像学有脑血管病的证据,同时存在颢叶内侧和-海 萎缩-·高龄发病,有AD家族史支持诊断-脑脊液总tau蛋白和异常磷酸化tau蛋白增高,AB-42降低支持诊
37_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指南
![37_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1f3d4526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7e.png)
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诊疗-基因检测
指南 • AD ,FTD等常见突变位点 , 国际已经报道位点 ,有明确痴呆家族史
痴呆患者应进行基因检测以帮助诊疗 。(A级推荐)
• ApoEε4基因型检测可用于MCI患者危险分层,预测其向AD转化风险。
(B级推荐) • 基因诊疗应该在专业 、有资质检测机构进行 , 以确保检测准确性。
2. 淀粉样PET成像 ,示踪剂滞留增加
3. AD常染色体显性突变存在(常携有PSEN1、PSEN2、APP突变)
注: IWG-2: 国际工作组(IWG)推出AD诊疗标准 Dubois B, et al. Lancet Neurol. Jun;13(6) :614-29.
第16页 16
《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 - AD诊疗标准
6 、对照料者提供咨询和支持 7 、记忆障碍疾病诊疗中心( 门诊) 设置(新增) 8 、附录: 诊疗标准(痴呆、AD、血管性痴呆等)
9 、附件 10 、缩略词表
第4页 4
新指南关于痴呆临床诊疗思绪
• 痴呆是一类综合征 ,其诊疗需要依据病史、普通及神经系统体格检验、神经 心理评定 、试验室和影像学检验结果综合分析(如图)
诊疗中心建设标准
第13页 13
NIA-AA诊疗标准内容及特点
• NIA-AA诊疗标准内容 • AD所致痴呆标准 • AD所致MCI标准 • 临床前AD标准 • NIA-AA诊疗标准特点 • 认为AD是一个包含MCI在内连续疾病过程 • 将生物标识物纳入到AD诊疗标准中 , 并对怎样使用生物标
识物以增加MCI和AD临床诊疗可靠性进行了说明
19
MCI诊疗标准更新
指南
• 认知功效下降 ◆ 主诉或知情者汇报认知损 害 ,而且客观检验有认知 损害证据; 或/和
中国阿尔茨海默病痴呆诊疗指南(2020年)全文版
![中国阿尔茨海默病痴呆诊疗指南(2020年)全文版](https://img.taocdn.com/s3/m/7c552296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ea.png)
中国阿尔茨海默病痴呆诊疗指南(2020年)全文版中国阿尔茨海默病痴呆诊疗指南(2020年)全文版一、检查推荐一)临床评估1.认知评估1.1综合认知评估推荐意见1:MMSE是检出痴呆的性能较高的方法,对MCI也有可接受的准确性,并已建立最佳阈值和教育调整值。
(2B)推荐意见2:MoCA对检出痴呆的敏感度较高,但特异度较低,对MCI的性能中等,目前尚未取得最佳阈值和教育调整值共识。
(2B)推荐意见3:ACE-R对检出痴呆和MCI的性能较高,但尚未取得最佳阈值和教育调整值共识。
(2B)1.2单领域认知评估推荐意见4:DSR是检出情景记忆障碍的性能较高的方法。
(2B)推荐意见5:BNT-30是检出语言障碍的性能中等的方法。
(2B)推荐意见6:CDT-CG是检出视空间结构障碍的性能较高的方法。
(2B)推荐意见7:TMT-B是检出执行功能障碍的性能较高的方法。
(2B)2.行为评估:推荐意见8:NPI或NPI-Q是检出精神行为障碍的性能中等的方法。
(2B)3.功能评估:推荐意见9:ADL或IADL是检出生活功能障碍的性能较高的方法。
(2B)二)脑影像检查1.结构影像学推荐意见10:MTA-MRI是定义AD痴呆的性能中等的方法,对区分AD痴呆与MCI有可接受的准确性,但对鉴别早发型AD与FTD的性能不佳。
(2B)推荐意见11:MRI头颅平扫和矢状位显影的结构性病理变化有助于鉴别AD与非AD病因。
(3C)2.功能影像学:推荐意见12:Aβ-PET负荷增加是定义AD痴呆的性能较高的方法,但对MCI的特异度很低。
(2B)推荐意见13:FDG-PET代谢降低是定义AD痴呆的性能较高的方法,对分辨AD与DLB的性能较高。
(2B)推荐意见14:Tau-PET负荷增加是定义AD痴呆的性能较高的方法,但对MCI的敏感度较低。
(2B)三)实验室检查1.脑脊液检查推荐意见15:脑脊液Aβ42浓度降低是定义AD痴呆和鉴别AD与非AD痴呆的性能较高的方法。
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的诊治指南
![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的诊治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3b917903eff9aef8941e06ae.png)
中国痴呆与认知功能障碍诊治指南(一)--------痴呆诊断流程1. 证据分级:Ⅰ级:有力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人群具有代表性,结果评价明确可靠;或者基于以上资料的系统性综述。
满足一下条件:a随机、盲法b.主要观察指标明确c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明确d脱失率低,不会造成结果的偏倚e明确描述人群基线期的特征,而且基线期的特征在治疗组和对照组匹配。
Ⅱ级:前瞻性的、匹配的队列研究,人群具有代表性,结果评价明确可靠,符合以上Ⅰ级证据中的a-e点;或者一个随机、对照研究,人群具有代表性,但不符合a-e中的某一条件。
III级:其他对照研究(包括描述明确的自然病程对照研究或自身对照研究)人群具有代表性。
IV级:非对照研究,病例分析,个例报道,专家意见。
2. 推荐强度:A级(结果确定):至少1个有说服力的Ⅰ级证据,或者至少两个结论一致的、有说服力的Ⅱ级证据B级(结果很可能):至少1个有说服力的Ⅱ级证据,或大量的III级证据C级(结果可能):至少2个有说服力的III级证据。
专家共识:不符合上述推荐标准,但与临床治疗紧密相关的研究结论3.诊断思路a.明确痴呆,排除意识障碍,谵妄,排除假性痴呆(抑郁等所致)以及短暂的意识混乱和智能下降(药物、毒物等导致)等后方可确立诊断。
b.痴呆类型(病因诊断):皮质性特征还是皮质下特征有无多发性缺血发作特征有无运动障碍有无明显情感障碍有无脑积水c.根据临床表现,日常能力受损情况,认知评估等确定痴呆的严重程度。
常用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或总体衰退量表(GBS)做出严重程度的诊断。
补充:进行性核上性麻痹-临床表现多发生于51~60岁男性,隐袭起病,逐渐加重,于发病后2~3年内出现下列症状。
1.精神症状:逐渐出现性格改变,记忆力减退,智能衰退,很少至严重痴呆。
2.核上性眼球运动障碍:主要表现为对称性眼球垂直运动障碍。
最早为向下注视障碍,继则发生上视运动困难,最后不能水平运动,眼球同定于正中位,瞳孔多缩小,对光反射存在。
痴呆(中医神志病临床诊疗指南)
![痴呆(中医神志病临床诊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9139c19da300a6c30c229fd6.png)
中医神志病临床诊疗指南—痴呆1 范围本《指南》提出了痴呆的诊断、辨证、治疗建议。
本《指南》适用于痴呆的诊断和治疗。
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痴呆是由神机失用所导致的一种神志异常疾病,临床以呆傻愚笨,智能低下,善忘等为主要特征。
相当于西医的“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混合性痴呆”。
3 诊断及鉴别诊断3.1 诊断要点3.1.1临床表现轻者,神情淡漠,寡言少语,反应迟钝,善忘;重者,终日不语,或闭门独居,或口中喃喃独语,言辞颠倒,行为异常,忽笑忽哭,或不欲食,数日不知饥饿。
3.1.2 性格与精神行为障碍性情孤僻,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寡言少语,或语言啰嗦重复,自私狭隘,顽固偏执,或无理由的欣快,易于激动或暴怒,行动幼稚可笑,道德伦理缺乏,不知羞耻,甚至生活不能自理。
3.1.3 病史起病隐袭,发展缓慢,渐进加重,病程一般较长。
但少数病例发病急,可有中风、头晕、外伤史或其它全身疾病史。
3.1.4 实验室及特殊检查颅脑CT及MRI,可发现引起痴呆的结构性损害的病变。
单光子发射断层摄影术(SPET)及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PET),可发现脑血流、氧、糖等能量代谢的负性变化。
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及老年抑郁量表的评定对本病的诊断有参考作用。
3.2 鉴别诊断痴呆应当与痫病、狂病相鉴别。
4 辨证4.1髓海不足证智能减退,记忆力、计算力、定向力、判断力明显减退,神情呆钝,词不达意,头晕耳鸣,腰酸骨软,齿枯发焦,步履艰难,懈惰思卧,舌瘦色淡,苔薄白,脉沉细弱。
4.2脾肾两虚证表情呆滞,沉默寡言,记忆力减退,失认失算,口齿含糊,词不达意,伴食少纳呆,气短懒言,口涎外溢,肌肉萎缩,四肢不温,腹痛喜按,鸡鸣泄泻,腰膝酸软,舌质淡白,舌体胖大,苔白,或舌红少苔或无苔脉沉细弱,双尺尤甚。
4.3痰浊蒙窍证表情呆钝,智力减退,哭笑无常,喃喃自语,或终日不语,呆若木鸡,伴不思饮食,脘腹胀满,痞满不适,口多涎沫,头重如裹,舌质淡,苔白腻,脉滑。
最新2020版中国阿尔茨海默病痴呆诊疗指南(全文)
![最新2020版中国阿尔茨海默病痴呆诊疗指南(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f1349e7c0029bd64793e2cc0.png)
最新2020版中国阿尔茨海默病痴呆诊疗指南(全文)一、检查推荐(一)临床评估1.认知评估1.1 综合认知评估[推荐意见1]MMSE检出痴呆的性能较高,对MCI有可接受的准确性,已建立最佳阈值和教育调整值(2B)。
[推荐意见2]MoCA检出痴呆的敏感度高,特异度低,对MCI的性能中等,未取得最佳阈值和教育调整值共识(2B)。
[推荐意见3]ACE-R检出痴呆和MCI的性能较高,未取得最佳阈值和教育调整值共识(2B)。
1.2 单领域认知评估[推荐意见4]DSR检出情景记忆障碍的性能高(2B)。
[推荐意见5]BNT-30检出语言障碍的性能中等(2B)。
[推荐意见6]CDT-CG检出视空间结构障碍的性能较高(2B)。
[推荐意见7]TMT-B检出执行功能障碍的性能较高(2B)。
2.行为评估:[推荐意见8]NPI或NPI-Q检出精神行为障碍的性能中等(2B)。
3.功能评估:[推荐意见9]ADL或IADL检出生活功能障碍的性能高(2B)。
(二)脑影像检查1.结构影像学[推荐意见10]MTA-MRI定义AD痴呆的性能中等,区分AD痴呆与MCI有可接受的准确性,但鉴别早发型AD与FTD的性能不佳(2B)。
[推荐意见11]MRI头颅平扫和矢状位显影的结构性病理变化有助于鉴别AD与非AD病因(3C)。
2.功能影像学:[推荐意见12]Aβ-PET负荷增加定义AD痴呆的性能较高,对MCI的特异度很低(2B)。
[推荐意见13]FDG-PET代谢降低定义AD痴呆的性能较高,分辨AD 与DLB的性能较高(2B)。
[推荐意见14]Tau-PET负荷增加定义AD痴呆的性能高,对MCI的敏感度低(2B)。
(三)实验室检查1.脑脊液检查[推荐意见15]脑脊液Aβ42浓度降低定义AD痴呆和鉴别AD与非AD 痴呆的性能较高(2B)。
[推荐意见16]脑脊液Aβ42/Aβ40降低定义AD痴呆和鉴别AD痴呆与非AD痴呆的性能中等(2B)。
[推荐意见17]脑脊液Tau或P-tau181浓度升高定义AD痴呆和鉴别AD与非AD的性能中等,脑脊液P-tau181/T-tau比值降低定义AD 的性能高(2B)。
中国痴呆诊疗指南解读
![中国痴呆诊疗指南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75a54509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a9.png)
病因&发病机制
AD的发病机制
病理
AD大体病理特征: 颞\顶&前额叶萎缩
正常脑
AD脑
AD的组织病理学特征
病理
老年斑(SP) 神经原纤维缠结(NFTs) 神经元丢失伴胶质细胞增生 神经元颗粒空泡变性 血管淀粉样变
3. 社会\康复&智能训练
减少外出, 以防迷路和走失
治疗
2 血管性痴呆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 VaD) 各种脑血管疾病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
我国VaD所占比例较高, 患病率仅次于AD
病因&发病机制
血管病变: 脑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高血压 \卒中史可提示
无梗死灶,但可见大脑皮质萎缩,或海马或内侧颞叶萎缩
海金斯基缺血评分(HIS)
项目
评分
项目
评分
突然起病
2
情感失控
1
阶梯式恶化
1
高血压病史
1
波动性病程
2
卒中病史
2
夜间谵妄
1
动脉粥样硬化证据
1
人格相对保留
1Leabharlann 局灶性神经症状2抑郁症状
1
局灶性神经体征
2
躯体主诉
1
改善认知功能:类同AD;控制血压: 抗血小板制剂: 改善脑血液循环: 神经细胞保护: 脑代谢赋活剂:康复&社会功能训练: 参与社交, 回归社会
一、波动性的进行性的认知功能障碍
进行性的认知功能下降影响正常的社会和职业活动是诊断DLB的核心特征,这种下降具有明显的波动性,其醒觉性方面的波动较明显,波动的时间和程度可不相同,快则几分钟,慢则几周或几个月。
中国痴呆诊疗指南
![中国痴呆诊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6014e425763231126fdb1102.png)
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1痴呆诊断1.1 痴呆概述1.1.1痴呆定义痴呆是一种以认知功能缺损为核心症状的获得性智能损害综合征,认知损害可涉及记忆、学习、定向、理解、判断、计算、语言、视空间等功能,其智能损害的程度足以干扰日常生活能力或社会职业功能。
在病程某一阶段常伴有精神、行为和人格异常。
通常具有慢性或进行性的特点。
1.1.2痴呆分型痴呆综合征从不同角度有多种分型。
最常见的为病因分型,可分为三大类:原发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的痴呆、神经系统以外疾病导致的痴呆和同时累及神经系统及其他脏器的疾病导致的痴呆。
第一类包括神经变性性痴呆(如阿尔茨海默病等)、血管性痴呆、炎症性痴呆(如Creutzfeldt-Jakob病等)、正常颅压脑积水、脑肿瘤、外伤、脱髓鞘病等;第二类包括系统性疾病导致的痴呆(如甲状腺功能低下、维生素缺乏等)和中毒性痴呆(如酒精中毒、药物慢性中毒等);第三类包括艾滋病(艾滋病痴呆综合征)、梅毒、Wilson 病等。
按病变部位可分为皮质性痴呆、皮质下痴呆、皮质和皮质下混合性痴呆和其他痴呆。
皮质性痴呆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和额颞叶变性(额颞叶痴呆、语义性痴呆、原发性进行性失语等);皮质下痴呆类型较多,如锥体外系病变、脑积水、脑白质病变、血管性痴呆等;皮质和皮质下混合性痴呆包括多发梗死性痴呆、感染性痴呆、中毒和代谢性脑病;其他痴呆包括脑外伤后和硬膜下血肿痴呆等。
根据治疗效果可分为不可逆性和可逆性,前者包括变性性痴呆和部分其他原因导致的痴呆(如Creutzfeldt-Jakob病等),后者主要包括可治疗的神经系统疾病(如脱髓鞘性疾病)或系统性疾病导致的痴呆(如甲状腺功能低下、维生素缺乏等)。
1.1.3痴呆临床诊断思路痴呆是一类综合征,痴呆的诊断分三个步骤进行:①首先明确是否为痴呆;②明确引起痴呆的原因;③明确痴呆的严重程度和有无精神行为异常综合征,了解患者目前需要处理的主要矛盾。
需要根据病史、全身体格检查、神经系统检查、神经心理评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综合作出痴呆及其病因的诊断。
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引解读
![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引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90e94f4c81c758f5f61f67e7.png)
C h i n e s e E v i d e n c e - B a s e d M e d i c i n e C e n t e r ? Copyright ChiCC
? 1.1.3痴呆临床诊断思路: ? 痴呆诊断三步走: ? 1、明确是否为痴呆 ? 2、明确引起痴呆的原因 ? 3、明确痴呆的严重程度和有无精神行为异
常综合征
C h i n e s e E v i d e n c e - B a s e d M e d i c i n e C e n t e r ? Copyright ChiCC
C h i n e s e E v i d e n c e - B a s e d M e d i c i n e C e n t e r ? Copyright ChiCC
指南以国内外近期循证医学研究结果为依据: ? 2009年12月以前发表的痴呆相关的临床研究、荟
萃分析、系统性综述和其他以循证医学为依据的 指南: ? 2007年、2010年欧洲神经科学联合会( European Fedderation of Neurological Societies, EFNS )、美国精神科协会(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APA ) ? 2008年美国内科学会 (American College of Physicians, ACP) 公布的痴呆指南内容。
? 1、明确是否为痴呆: ? 根据痴呆定义和诊断标准。 ? 最好由神经心理评估客观证实。
2023年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
![2023年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50f8f75b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89.png)
2023年我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痴呆和认知障碍疾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对于这类疾病的防治工作,我国医学界一直致力于研究和制定相应的诊断和治疗指南,以便为患者提供科学、规范的医疗服务。
就此,我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于2023年制定出台,以推动我国痴呆和认知障碍诊疗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一、指南背景痴呆和认知障碍是一类常见的老年神经系统疾病,其临床特征主要包括记忆力下降、认知功能减退、情绪不稳等症状。
这类疾病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了极大的生活困扰和心理负担,对社会也造成了较大的负担。
为了提高痴呆和认知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其家庭和社会压力,我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的制定呼之欲出。
二、指南的主要内容我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痴呆和认知障碍的定义和分类:明确痴呆和认知障碍的定义和分类,为临床医生提供明确的诊断标准和分类依据。
2.痴呆和认知障碍的临床表现:详细描述痴呆和认知障碍的临床表现,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识别和诊断这类疾病。
3.痴呆和认知障碍的诊断标准:规范痴呆和认知障碍的诊断标准,包括临床诊断和辅助检查的标准,旨在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痴呆和认知障碍的治疗原则和方法:介绍痴呆和认知障碍的治疗原则和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和康复护理等方面的内容。
5.痴呆和认知障碍的预防和管理:探讨痴呆和认知障碍的预防和管理策略,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
6.痴呆与认知障碍的研究和发展:介绍痴呆与认知障碍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治疗技术,为临床医生提供最新的诊疗信息。
三、指南的实施意义我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的发布,将对我国痴呆和认知障碍患者的诊疗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指南的制定将为医生们提供明确的诊断和治疗依据,提高其诊疗能力和水平。
指南的发布将推动痴呆和认知障碍诊疗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为患者提供更加科学和规范的医疗服务。
指南的实施将为相关研究提供良好的指导,推动该领域的进步和发展。
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指南
![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bf8eaa46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e5.png)
迅速进展性痴呆的诊疗-推荐意见
专家共识
对快速进展性痴呆患者尽量完善影像学、实验室检查、脑电图 等, 明确病因
A级推荐
对于可疑克雅病患者 ,应尽快完善头颅MR(DWI、FLAIR序 列) 、脑电图、脑脊液14-3-3蛋白检查 ,予以临床诊断
专家共识
AD的RCD患者预后差、疾病负担更重、治疗选择更有限 ,故应 对危险因素(尤其是血管性危险因素)进行更系统的控制
视空间和结构能力 • 视空间结构功能受损是痴呆常见症状,尽可能对所有
痴呆患者进行该项功能的评估(C级推荐) • 对后部皮质萎缩的患者应进行复杂图形模仿等空间能
力评定(C级推荐)
8
认知障碍疾病的辅助检验 -血液检测及尿液检测
• 患者的认知功能下降可能和代谢、感染、中毒等全身和 (或)脑部疾病有关 ,血液检验可为病因诊疗提供主要参 照根据
功能影像不作为痴呆常规诊断检查 ,但对 临床可疑患者可选用SPECT和PET检查以 提高诊断的准确率(B级推荐)
推荐2
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头颅磁共振;SPECT: single-photon-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技术;PET: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技术
6
认知障碍的功能评估-记忆力、注意/执行功 能、 日常功能的评估
记忆力评估
A
• 记忆力评估对痴呆诊断和鉴别诊断非常重要 ,应对所有患者 进行记忆力评估(A级推荐)
• 情景记忆评估应该尽可能包括延迟自由回忆和线索回忆(B 级推荐)
>B
注意/执行功能评估
中国血管性痴呆诊治指南解读
![中国血管性痴呆诊治指南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0f3efdaa58fafab069dc02e1.png)
中国血管性痴呆诊治指南解读痴呆流行现状近年来,我国痴呆患病率明显增高。
传统认为,血管性痴呆(VaD)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AD)的第二位常见的痴呆原因。
但目前数据显示,单纯血管性痴呆占仅所有痴呆的3%-5%,而混合性痴呆占比例较高。
我国目前大约有73.8%-93%的痴呆患者未被诊断。
服药治疗的痴呆患者仅占所有患者的21.3%,服用一线抗痴呆药物的仅2%,多数痴呆患者没有接受规范治疗。
血管性痴呆的认识误区目前在VaD认识上,存在以下几个误区:(1)认为血管性痴呆患病率高于阿尔茨海默病;(2)认为有卒中和痴呆就可以诊断为血管性痴呆;(3)认为在筛查痴呆时MoCA(蒙特利尔认知评估)的敏感性优于MMSE (简易精神状态检查);(4)把血管病的基础治疗当成血管性痴呆的治疗。
此外,欧美指南很少引用中国的文献,其诊断和治疗的推荐意见并不适合中国的语言和文化背景。
基于上述原因,我们制定了中国的痴呆诊治指南。
血管性痴呆的诊断VaD的诊断标准有ICD-10、NINDS-AIREN和DSM-Ⅳ等,其中1993年Román等制定的NINDS-AIREN血管性痴呆诊断标准使用最广泛。
它强调3个基本要素:(1)符合痴呆诊断,推荐ICD-10、DSM-Ⅳ和DSM-Ⅳ-TR诊断标准;(2)要有脑血管病的证据,推荐CT或MRI影像学检查证据;(3)两者必须有相关性,至少有以下中的一项:①在明确的卒中后3个月内发生痴呆,②突然认识功能衰退,或波动性、阶梯样进行性认知功能损害。
2000年DSM-Ⅳ-TR痴呆诊断标准:(1)发生多个认知领域功能障碍,包括以下两个方面:①记忆功能障碍;②至少同时具有以下认知功能损害之一:失语、失用、失认和执行功能障碍;(2)上述认知功能障碍必须严重到足以干扰社会或职业功能,而且与以往相比明显下降;(3)认知功能障碍不只是发生在谵妄过程中。
血管病证据强调:(1)梗死部位非常重要;(2)重视对血管病严重程度的判断。
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解读-ppt课件
![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解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293dc04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bf.png)
2.3 帕金森病痴呆和路易体痴呆的治疗
2.3.1 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 胆碱酯酶抑制剂可用于路易体痴呆和帕金森痴呆的治疗。 (A级
推荐)
2.3.2 精神症状的治疗 2.3.3 抑郁症状的治疗 2.3.4 锥体外系症状的治疗
2.4 药物治疗的疗效监测
临床试验中的疗效评价至少应包括认知和全面功能评价两个部分,全 面准确的测评和应包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精神行为及生活质量的评
效。(A级推荐)
功能性MRI不推荐用于痴呆常规诊断检查,但临床上对诊
断及鉴别诊断有参考价值 (B级推荐)
1.9.3 PET和SPECT
有助于痴呆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对痴呆患者不常规进行。
(B级推荐)
1.9.4 经颅多普勒超声 1.10 电生理检查 1.10.1 脑电图
。 疑诊CJD的患者,应该进行EEG检查 (B级推荐)
1.8 体液检查
对所有首次就诊的患者进行一下血液学检 查有助于揭示认知障碍的病因或发现伴随 疾病:
血细胞计数、血沉、血电解质、血钙、血 糖、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维生素B12、 梅毒血清学、艾滋病病毒等。
1.8.1 血液和尿液检查
1.8.2 脑脊液检查
Aβ 42、T-tau、P-tau、14-3-3蛋白(B级
1.2 病史
除患者提供的病史外,尽可能获得知情者提供的 病史信息(A级推荐)
1.3 体格检查
对所有患者都应当进行查体和神经系统查体
1.4 认知评估
1.4.1 总体认知功能
MMSE用于痴呆筛查,但难于区分正常老人 和MCI及MCI和痴呆(A级推荐)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旨在筛查MCI患者
1.1.2痴呆分型:
一、按病因分型:
1、原发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的痴呆
中国阿尔茨海默病诊治指南(全文版)
![中国阿尔茨海默病诊治指南(全文版)](https://img.taocdn.com/s3/m/d359dd4d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99.png)
中国阿尔茨海默病诊治指南(全文版)中国阿尔茨海默病诊治指南(全文版)前言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以进行性认知功能衰退和行为异常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随着全球老龄化的加剧,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为了提高我国阿尔茨海默病的诊疗水平,制定规范化诊治流程,我们编写了中国阿尔茨海默病诊治指南。
本指南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关于阿尔茨海默病诊断、评估和治疗的最新共识,以提高我国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诊断率、治疗有效性和生活质量。
1. 诊断标准1.1 临床诊断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诊断需符合以下标准:1)进行性认知功能减退,包括记忆力、注意力、执行功能、语言能力和视空间能力等方面;2)病程至少持续6个月;3)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认知功能减退,如血管性痴呆、路易体痴呆、额颞叶痴呆等。
1.2 生物学诊断生物学诊断主要包括神经心理学评估、生物标志物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等方面。
1)神经心理学评估:通过一系列标准化测试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行为和日常生活能力;2)生物标志物检测:包括脑脊液中的淀粉样蛋白(Aβ)42/40比值、总tau蛋白(t-tau)和磷酸化tau蛋白(p-tau)水平等;3)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结构磁共振成像(MRI)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等,用于评估脑萎缩、淀粉样斑块和神经元纤维缠结等情况。
2. 评估方法2.1 临床评估临床评估包括病史采集、症状和体征检查、神经心理学评估等。
1)病史采集:了解患者的人口学特征、病史、家族史、药物史和生活方式等;2)症状和体征检查: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认知功能、行为异常、神经系统体征等;3)神经心理学评估:采用标准化工具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如MMSE、ADAS-Cog、CDR等。
2.2 生物标志物检测生物标志物检测主要包括脑脊液检测和血液检测。
1)脑脊液检测:检测淀粉样蛋白(Aβ)42/40比值、总tau蛋白(t-tau)和磷酸化tau蛋白(p-tau)水平等;2)血液检测:检测循环中的淀粉样蛋白、tau蛋白、炎症标志物等。
中国痴呆诊疗指南
![中国痴呆诊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6014e425763231126fdb1102.png)
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1痴呆诊断1.1 痴呆概述1.1.1痴呆定义痴呆是一种以认知功能缺损为核心症状的获得性智能损害综合征,认知损害可涉及记忆、学习、定向、理解、判断、计算、语言、视空间等功能,其智能损害的程度足以干扰日常生活能力或社会职业功能。
在病程某一阶段常伴有精神、行为和人格异常。
通常具有慢性或进行性的特点。
1.1.2痴呆分型痴呆综合征从不同角度有多种分型。
最常见的为病因分型,可分为三大类:原发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的痴呆、神经系统以外疾病导致的痴呆和同时累及神经系统及其他脏器的疾病导致的痴呆。
第一类包括神经变性性痴呆(如阿尔茨海默病等)、血管性痴呆、炎症性痴呆(如Creutzfeldt-Jakob病等)、正常颅压脑积水、脑肿瘤、外伤、脱髓鞘病等;第二类包括系统性疾病导致的痴呆(如甲状腺功能低下、维生素缺乏等)和中毒性痴呆(如酒精中毒、药物慢性中毒等);第三类包括艾滋病(艾滋病痴呆综合征)、梅毒、Wilson 病等。
按病变部位可分为皮质性痴呆、皮质下痴呆、皮质和皮质下混合性痴呆和其他痴呆。
皮质性痴呆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和额颞叶变性(额颞叶痴呆、语义性痴呆、原发性进行性失语等);皮质下痴呆类型较多,如锥体外系病变、脑积水、脑白质病变、血管性痴呆等;皮质和皮质下混合性痴呆包括多发梗死性痴呆、感染性痴呆、中毒和代谢性脑病;其他痴呆包括脑外伤后和硬膜下血肿痴呆等。
根据治疗效果可分为不可逆性和可逆性,前者包括变性性痴呆和部分其他原因导致的痴呆(如Creutzfeldt-Jakob病等),后者主要包括可治疗的神经系统疾病(如脱髓鞘性疾病)或系统性疾病导致的痴呆(如甲状腺功能低下、维生素缺乏等)。
1.1.3痴呆临床诊断思路痴呆是一类综合征,痴呆的诊断分三个步骤进行:①首先明确是否为痴呆;②明确引起痴呆的原因;③明确痴呆的严重程度和有无精神行为异常综合征,了解患者目前需要处理的主要矛盾。
需要根据病史、全身体格检查、神经系统检查、神经心理评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综合作出痴呆及其病因的诊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辅助检查
CT & MRI: 脑皮质萎缩明显(海马及内侧颞叶) ELISA检测: 脑脊液tau蛋白升高和-b淀粉样蛋白 降低 基因检测: 为诊断提供参考
APP、PS-1或PS-2基因检测可确诊FAD ApoE4基因检测可作为散发性AD的参考依据
MRI检查
正常 AD
MRI检查
双侧颞叶、海马萎缩
临床表现
AD起病隐匿 核心症状: 记忆减退 近记忆障碍\远记忆障碍 计算障碍 时间&地点定向障碍: 迷路 语言&命名障碍 社会能力下降, 不能正常工作或家庭理财
临床表现
晚期 认知功能减退更明显 精神症状突出&古怪行为 社会功能异常明显 癫痫发作 锥体外系症状: 肌强直&运动迟缓等 尿便失禁
可治性病因
营养缺乏:叶酸,维生素B12缺乏 甲状腺功能低下
诊断思路
• 是否痴呆? • 判断痴呆的程度 • 分析痴呆的原因
认知功能障碍和痴呆的诊断步骤
痴呆综合征三大原因
阿尔茨海默病(AD) 路易体痴呆(LBD) 血管性痴呆
1 阿尔茨海默病
概念
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 disease, AD)
FAD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21, 14, 19, 1号染色体某些基因突变与AD有关
环境因素:
文化程度低\吸烟\脑外伤\重金属接触史等 长期用雌激素\非甾体抗炎药可能有保护作用
病因&发病机制
遗传因素
环境因素 海马新皮质 病理改变 生化改变 b-淀粉样蛋白(Ab) 沉积等 ChAT\ACh减少等 记忆\认知功能障碍 \痴呆
2 血管性痴呆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 VaD) 各种脑血管疾病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
我国VaD所占比例较高, 患病率仅次于AD
病因&发病机制
1. 病因 血管病变: 脑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高血压 \卒中史可提示
神经变性: 部分病人可能合并神经变性
低文化程度 高龄
治疗
2. 神经保护性治疗 谷氨酸受体拮抗剂:美金刚 10~20mg,2次/日,滴定式渐加量 抗氧化剂:司林吉兰,维生素E 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30mg,tid 脑代谢赋活剂:尼麦角林,吡拉西坦,茴拉西 坦 改善脑循环&代谢药可能对早期AD有轻微疗效 银杏,都可喜
治疗
3. 社会\康复&智能训练 尽量维持生活能力、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加强家庭和社会对病人的照顾和帮助 对肢体强直等进行康复治疗和训练 减少外出, 以防迷路和走失
治疗
唯一全程治疗AD药物
1.乙酰胆碱酯酶(AChE)抑制剂
多奈哌齐(安理申): 5~10mg, 1次/日,起始量2.5~5mg 睡前口服,若影响睡眠可改为早上、 饭后服用 可以据情况灵活调整加量时间
卡巴拉汀(艾斯能): 1.5~6mg, 2次/日 加兰他敏: 4~12mg, 2次/日 石杉碱甲
100 分=ADL 自理
高同型亮氨酸血症
治疗
致病因素
高胆固醇血症
高血压 糖尿病
脑功能储备
MCI/早期AD
AD型痴呆
他汀类
保护因素
非甾体类抗炎药
抗氧化剂 体力活动 认知活动
治疗
美国AAN指南一线药物
1. 乙酰胆碱酯酶(AChE)抑制剂
AD脑胆碱能神经元通路变性& AChE耗损 AChE抑制剂可轻微改善认知功能 副作用: 中枢症状: 头晕 胃肠道症状: 恶心\呕吐&腹泻等
NINCDS-ADRDA标准
2、支持性特征: (1)颞中回萎缩的表现:MRI见海马、内嗅皮质、杏仁核 体积缩小。 (2)异常脑脊液生物标记:β淀粉样蛋白1-42浓度降低, tau 蛋白浓度升高,或磷酸化tau蛋白升高,或三者组合。 (3)PET功能影像的特异度:双侧颞顶叶葡萄糖代谢率降 低,或匹兹堡复合物B(PIB)或18F-FDDNP证实有A β 沉积。 (4)直系亲属中有明确的AD相关的常染色体显性突变。
推荐快速筛查量表组合
• • • • 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综合认知功能 画钟试验…执行功能和视空间功能 日常生活量表(ADL)…日常生活能力 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临床试验中的功能 结局评估
简易精神量表(MMSE)
• 项目:
– 时间定向 – 地点定向 – 即刻记忆 – 注意力&计算 – 延迟记忆 – 阅读理解 – 语言 – 视空间
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
间隔3-5分钟后再问
结果判定
l 判定痴呆1: 文盲 19分 小学 22分 初中及以上 26分 l 判定程度2: - 轻度: 21-26分 - 中度: 10-20分 - 重度: <10分
MMSE评定注意事项
• • • • 要向被测试者直接询问; 注意不要让其它人干扰检查; 老人容易灰心或放弃,应注意鼓励; 一次检查需5-10分钟。
症状
淀粉样蛋白生成和沉积
神经炎性斑块
神经原 纤维缠结
氧化作用
兴奋毒性
细胞死亡
AD的发病机制
胆碱能缺失
病理
AD大体病理特征: 颞\顶&前额叶萎缩
正常脑
AD脑
病理
AD的组织病理学特征
◙ ◙ ◙ ◙ ◙
老年斑(SP) 神经原纤维缠结(NFTs) 神经元丢失伴胶质细胞增生 神经元颗粒空泡变性 血管淀粉样变
中国痴呆诊疗指南解读
2018/5/22
提 纲
1. 痴呆的定义&常见病因 2. 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临床特征 3. 路易体痴呆\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特点及其 区别 4. 痴呆的治疗与管理
概念
痴呆(Dementia) 是一种以认知功能缺损为核心症状的获得性 智能损害综合征 认知损害包括: 记忆\语言\视空间功能不同程度受损 概括\计算\判断\综合&解决问题能力降低 在病程某一阶段常伴精神,行为和人格异常 智能损害足以干扰病人日常生活或社会职业 功能
诊断准确性: 85%~90%
诊断&鉴别诊断
1. 诊断 常用的诊断标准: 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ICD-10) 美国精神病学会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册 (DSM-Ⅳ-R)
美国神经病学\语言障碍&卒中-老年性 痴呆和相关疾病学会(NINCDS-ADRDA)
NINCDS-ADRDA标准 -2007年 Lancet Neurology
NINCDS-ADRDA标准
二、排除标准: 1、病史:( 1)突然起病;(2)早期出现步态障碍、癫痫 发作、行为改变。 2、临床特征(1)局灶性神经系统体征,如偏瘫、感觉丧 失、视野缺损、共济失调;(2)锥体外系症状。 3、其他记忆及相关症状的疾病(1)非AD性痴呆;(2) 严重抑郁;(3)脑血管病;(4)中毒和代谢异常;(5) 与感染性或血管性相一致的颞中回MRI的FLAIR或T2信号 异常。
分 定 定 者 日 期
说明:此表是用来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是康复医学的特色及常用的量表之一。可在治疗前中后对 患者进行评价。以患者日常实际表现作为依据,而不以患者可能具有的能力为准。 0——20 分=极严重功能障碍 碍 75——95 分=轻度功能障碍 20——45 分=严重功能障碍 50——70 分=中度功能障
痴呆定义的解读
• 一种综合征:由于脑功能障碍而产生的获 得性智能障碍综合征。 • 后天的智能持续障碍:
– 而非先天性精神发育迟滞; – 强调持续状态:谵妄,抑郁,急性记忆损害 (可逆性); – 强调意识清楚;
流行病学
痴呆发病率&患病率随年龄增长 国外调查: 痴呆患病率(60岁以上人群) 1%~4% 平均每5年翻一番;85岁以上达40%以上
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
• 该量表评定的领域包括记忆,定向力,判断与解决问题的 能力,工作和社会交往能力,家庭生活和个人业余爱好, 独立生活自理能力。根据总的评分标准将六项能力的评定 综合成一个总分,其结果以0,0.5,1,2,3分表示,分 别判定为正常,可疑,轻,中,重度等五级。
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病因不明的神经系统变性病 痴呆最常见的病因 Alzheimer(1907)首先描述
概念
AD的人口学特征
患病率随年龄增高而增高 65岁以上约5%, 85岁以上20% 患病率性别差异不显著 男性与女性经年龄校正的患病率相等
AD通常为散发, 约5%AD患者有明确家族史
病因&发病机制
AD病因迄今
我国(65岁以上人群)痴呆患病率7.8% 老年化社会来临, 痴呆患病率将上升
痴呆的常见原因 变性病
阿尔茨海默病(AD)
路易体痴呆(LBD)
非变性病:
血管性痴呆 感染性痴呆 代谢性脑病 中毒性脑病
额颞叶痴呆(FTD) 帕金森病(PD) 正常压力脑积水
NPH 多系统萎缩(MSA)
Barthel 指数评定表
项 目
大 便 小 便 修 饰 洗 澡 入 厕 吃 饭 穿 衣
内
容
评分 标准
0 5 10 0 5 10 0 5 0 5 0 5 10 0 5 10 0 5 10 0 5 10 15 0 5 10 15 0 5 10
得
分
转 移
行 走 上 下 楼 梯
总 评 评
失禁 偶尔失禁或需要器具帮助 能控制 ;如果需要,能使用灌肠剂或栓剂 失禁 偶尔失禁或需要器具帮助 能控制 ;如果需要,能使用集尿器 需要帮助 独立洗脸、梳头、刷牙、剃须 依赖 自理 依赖别人 需要部分帮助;在穿脱衣裤或使用卫生纸时需要帮助 独立用厕所或便盆,穿脱衣裤, 冲洗或清洗便盆 依赖别人 需要部分帮助(如切割食物,搅拌食物) 能使用任何需要的装置,在适当的时间内独立进食 依赖 需要帮助,但在适当的时间内至少完成一半的工作 自理(系、开纽扣,关、开拉锁和穿脱支具) 完全依赖别人,不能坐 能坐,但需要大量帮助(2 人)才能转移 需少量帮助(1 人)或指导 独立从床到轮椅,再从轮椅到床,包括从床上坐起、刹住轮 椅、抬起脚踏板 不能动; 在轮椅上独立行动,能行走 45 米 需要 1 人帮助行走(体力或语言指导)45 米 能在水平路面上行走 45 米,可以使用辅助装置,不包括带轮 的助行器 不能 需要帮助和监督 独立,可以使用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