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导管内癌

合集下载

乳腺导管内癌临床特点与外科治疗方式的研究

乳腺导管内癌临床特点与外科治疗方式的研究
1 年 6 月第 5 卷第 1 2 期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 ( 电子版 ) 201
C hi n J Cl i ni ci a ns( E lec tro ni c E di ti o n), Ju ne 1 5, 201 1 , Vo l .5, N o .1 2
� 3 42 1 �
� 论著 �
乳 腺 导管 内 癌 临 床 特 点 与 外 科 治 疗 方 式 的 研 究
a dj u va n t trea tm ents, brea stc o nser ving su rg ery a nd tra di ti o na l m od if i ed ra di ca l ma stec to m y f o r im pr o ving pr og n o sis ha d no sta tisti ca lly sig ni f i ca nt d if f erenc e ( P > 0.05 ) . In the sa m e o pera tio n m ethod prem i se, c o m preh en sive � � trea � � � tm � � � en � � t ca n sig nif i ca n tly im pro ve th e pro g no si s o fpa tients ( P < 0.05 ) .C The ef f ect o fc o m preh ensi ve trea tm ents o fd u c ta l ca rc i no m a i s o bvio u sly better tha n si m ple su rg ery ,
� � � � � � � � � � � R� � � � � � � � � � � � �

不典型乳腺导管原位癌的X线表现

不典型乳腺导管原位癌的X线表现

不典型乳腺导管原位癌的X线表现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situ,DCIS)又称导管内癌,是非侵袭性乳腺癌的一种形式,有约30%-50%DCIS可发展为浸润癌。

而通过适当的治疗,DCIS又能获得很高的生存率,因此,DCIS的早期确诊是非常重要的。

DCIS以恶性钙化为最常见X线征象[1],而关于恶性钙化以外的表现报道很少。

本文回顾性分析2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DCIS,初步探讨不同于单纯恶性微钙化的钼靶X线表现。

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27例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52.6岁,临床表现为乳房肿块或增厚感21例,溢液6例。

所有病例腋下淋巴结病理均阴性。

1.2 乳腺X线检查方法所有患者术前均行乳腺钼靶X线检查,常规摄取双乳侧斜位(mediolateraloblique,MLO)和轴位(craniocaudal,CC)。

根据乳腺内腺体组成的不同分成脂肪型、少量腺体型、多量腺体型和致密腺体型,对发现异常者从形态、边缘、密度等方面进行分析。

2 结果27例DCIS的钼靶表现为肿块者15例,占55.6%,同时伴钙化者4例;11例见于少量腺体型或脂肪型乳腺中;肿块高密度10例,等密度5例;边缘清晰3例,模糊11例,小分叶1例;形态为椭圆形4例,不规则形10例,分叶形1例。

非对称性致密影5例,占18.5%,均表现为无明显边缘的局限性密度增高影。

结构扭曲2例,占7.4%,多发生于多量腺体型乳腺,表现为乳腺结构紊乱,有局灶性收缩感,但无明显的肿块可见。

钼靶X线表现阴性5例,占18.5%,临床触及肿块4例,溢液1例,4例发生在致密或多量腺体型乳腺中,1例MRI表现为异常强化小结节和片状异常强化灶,4例由超声检查发现。

3 讨论早期诊断可以提高DCIS的生存率。

大多数DCIS通过钼靶X线检查是可以发现的,了解其钼靶X线表现,对诊断及确定准确的病变位置以获得病理结果显得非常重要。

在两个相互垂直的投照位置上均能见到的有一定轮廓的占位性病变。

乳腺癌分型、预后和治疗

乳腺癌分型、预后和治疗

乳腺癌分型、预后与治疗声明:本文为作者个人学习体会,仅供读者参考。

谬误之处欢迎指正,但诊疗应以正规大医院医疗文书为准,以免延误病情。

一、病理分型198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了乳腺癌的国际组织学分类。

1983年我国乳腺癌病理工作者根据国内情况,制定了国内乳腺癌分类方法。

国内分类WHO分类1、非浸润性癌 1、非浸润性癌(1)导管内癌(1)导管内癌(2)小叶原位癌(2)小叶原位癌2、早期浸润癌 2、浸润性癌(1)导管癌早期浸润(1)浸润性导管癌(2)小叶癌早期浸润(2)以导管内癌为生的浸润性导管癌3、浸润性特殊型癌(3)浸润性小叶癌(1)乳头状癌(4)粘液腺癌(2)髓样癌伴大量淋巴细胞浸润(5)髓样癌(3)小管癌(高分化腺癌)(6)乳头奖癌(4)腺样襄性癌(7)腺管癌(5)沾液腺癌(8)腺样襄性癌(6)大汗腺样癌(9)分泌型[幼年型]癌(7)鳞状细胞癌(10)大汗腺癌(8)乳头派杰氏病(11)化生性癌4、浸润性非特殊型癌①鳞状细胞型(1)浸润性小叶癌②梭形细胞型(2)浸润性导管癌③软骨和骨型(3)硬癌④混合型解读:一般来说,浸润性乳头状癌、髓样癌、粘液腺癌、腺样囊腺癌、大汗腺癌、鳞状细胞癌恶性程度相对较高,预后较差。

二、基因分型2000年,Peron和Sorlie等利用基因微阵列分析技术将乳腺癌分成5型。

1、Luminal A 型(乳腺腔内A型)2、Luminal B 型(乳腺腔内B型)3、HER-2 HER-2 过表达型4、Basal-like 基底样型5、Normal-like 正常细胞样型解读:Luminal型。

LuminalA型(ER+PR+Her-2-)和LuminalB型(ER+PR+ Her-2+)占乳腺癌的三分之二,50岁以上常见。

A型中ER+、PS2、BCL-2也多呈阳性,预后较好,对内分泌治疗敏感。

B型中ER+、PR+、Her-2(+)都是阳性者,用TAM(他莫昔芬)效果不好,但Als(芳香化酶抑制剂,现指第三代,常见的是来曲唑)更好。

乳腺癌病病理分型(一)2024

乳腺癌病病理分型(一)2024

乳腺癌病病理分型(一)引言概述: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具有复杂的病理学分型。

病理分型是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的重要依据之一。

本文将对乳腺癌病理学分型进行详细介绍,并按以下五个大点展开讨论。

正文:一、浸润性导管癌1. 导管癌的定义和特点2. 不同分级系统对导管癌的分级方法3. 组织学亚型对导管癌治疗和预后的影响4. 垂直生长型导管癌和非垂直生长型导管癌的区别5. 导管癌的病理分级和临床意义二、乳腺导管内癌1. 导管内癌的概念和特点2. 导管内癌的分类和分级方法3. 导管内癌的病理检查方法4. 导管内癌的治疗策略5. 导管内癌的预后评估三、乳腺小叶内导管癌1. 小叶内导管癌的定义和特点2. 小叶内导管癌的组织学特征3. 小叶内导管癌和小叶内癌原位癌的区别4. 小叶内导管癌的治疗方法5. 小叶内导管癌的预后评估四、乳腺带状癌1. 带状癌的概念和特点2. 带状癌的病理特征和分类3. 带状癌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4. 带状癌的治疗策略5. 带状癌的预后评估五、乳腺特殊型癌1. 特殊型癌的定义和分类2. 特殊型癌的病理特点和诊断方法3. 特殊型癌的分子生物学特征4. 特殊型癌的治疗选择和预后评估5. 特殊型癌的临床意义和研究进展总结:乳腺癌病理分型是对乳腺癌不同组织学亚型进行分类,对于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浸润性导管癌、乳腺导管内癌、乳腺小叶内导管癌、乳腺带状癌以及乳腺特殊型癌都是常见的乳腺癌病理类型。

了解不同病理类型的特点和治疗方法有助于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乳腺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乳腺导管原位癌ppt课件

乳腺导管原位癌ppt课件

15
小结
• DCIS多由乳腺X线摄影发现,而临床触及不到肿 块
• 乳腺X线摄影特征性发现是微小钙化,沿导管走 行呈线样及段样分布
• 约17%病变缺乏明显的微小钙化,乳腺X线片可 为阴性,或表现为结构扭曲、不对称致密影或肿 块,与一些良性增生性病变容易混淆
• 乳腺增强MRI对DCIS的检查具有高敏感性,与乳 腺X线摄影联合诊断,可以提高诊断准确性
精选版课件ppt
16
精选版课件ppt
17
钙化的形态和分布不能鉴别组织亚型
精选版课件ppt
8
精选版课件ppt
9
精选版课件ppt
10
• 少见X线表现: 结构扭曲 不对称致密影 结节性肿块
精选版课件ppt
11
精选版课件ppt
12
MR表现
动态增强乳腺MRI对检出DCIS具有高敏感性, 诊断依据主要参考增强的形态学特征评价, 平扫价值不大
4
• 乳腺X线筛查开展后,导管原位癌的发生率上升 至占乳腺恶性肿瘤中的30%。
• 患者发病年龄为30-87岁,中位年龄44岁。
• 患者常无任何临床症状和体征。在出现症状和体 征的患者组中,71.5%触及有肿块,边界不清, 大小0.5-9cm(中位2.5),与皮肤无粘连。 39.8%出现乳头溢液,其中约70%为血性溢液。 10.6%表现有乳头糜烂(Paget病)。约1/4病例 伴有乳腺疼痛不适
精选版课件ppt
பைடு நூலகம்
5
• 组织学主要分两型即粉刺型癌和非粉刺型 癌,前者比后者易有临床可触及的肿块, 较多伴有微浸润及淋巴结受累,这反映了 导管原位癌中的粉刺型有较强的侵袭性。
精选版课件ppt
6
X线表现

乳腺导管内癌的MRI诊断价值

乳腺导管内癌的MRI诊断价值

【 摘
要 】 目的 :分析探讨 M I R 检查对乳腺导管内癌的诊断价值 。方 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3 例乳腺导管内癌患者进行 M I O R 平扫
及动态增强扫描 ,从病灶形态学及增强扫描 的时间 一 信号 曲线等方 面进 行诊断 , 有结果均 与病理进行 对照 。结 果:M I 所 R 病灶形 态特征 : 非肿块样病变 ( 段样 、导管分支样、线样导管样 、区域性及 弥漫性 )2 例 ,肿块 样 8例 ,阴性 1 ;时间 一 号强度 曲线 : I 1 例 , 1 例 信 型 1 Ⅱ 5例 ,Ⅲ型 1 例 。结论 :根据 M I 型 3 R 形态学特征及 M I R 动态增 强扫描 的时间 一 号强度 曲线 可 以大 大提高对 D I 信 CS的检出率及诊 断准
因多数 D I CS的肿瘤 血管数 量不 一 ,并不 常表 现为 廓清型 , 增强 曲线 对于诊断 而言 并不 十分可 靠 ,感兴 趣 区大小及 位
置的选择会影响 曲线 的 分型 ,仅靠 时 间 一 号强度 曲线 来 信
判 断病 变的性 质常会造 成偏差 ,必须结合 MR 的其它影 像 I
1材 料 和 方 法
2 1 病理结果 .
粉刺 型 2 1例 ,非粉刺型 9例 ( 中乳 头型 5例 ,筛状 其 型 2例 ,实质 型 3例 ) 。 2 2 发病 部位 .
3 0例 D I CS患者中 2 9例 为单侧发 病 ,其 中 1例 为两侧 发病 ,按 照乳 腺分 区 ,外 上象 限 1 6例 ( 3 3 ) 5 . % ,外下 3
3年不等 。所有病例均经病 理证 实。 12 MR 扫描方法 . I
例 ,内上 5例 ,内下 4例 ,乳晕区 1 ,弥漫性 1例。 例
2 3 病 灶 形 态 特 征 .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及导管癌的超声诊断价值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及导管癌的超声诊断价值

无 自觉 症 状 ,触 诊 难 以扪 及 ,临 床 上 常 由于 乳 头 血性 溢 乳 而发 现 。 以往通 常 通 过 x线 钼靶 诊 断 。 随 着 超 声 技术 的进 步 ,超 声 诊 断 导 管 内乳 头 状 瘤 及 导管 癌 已越来 越 为 临 床 医师 重 视 。 本 组 病 例 回 顾研 究 3 例乳 腺 导管 内乳 头状 瘤及 导 管癌 的超 声 1 声相 图 ,以探 讨其超 声诊 断价 值 。 资料与方法 20 06年 6月 一2 1 0 1年 1 间 1月 的乳 腺 导 管 内乳 头状 瘤及 导 管癌 的病 例 3 例 。其 l
云南医药 2 1 02年第 3 卷第 4 3 期
1 2-1 4. 57 57
n e s sa a n o o o r p yf rd tci g d ma e t h l a v lu n l d s n g a h o ee t a g o t e e n
[]F U I G R A,B R R M C ,K MM MATasai 6 R DN E A T A I A .rnvg一
显著 性 ( P<00 ) 有 统 计 学 意义 。导 管 内 占位 性 . 5
1mm,所有 患者进 行 手术并 经病 理证 实 。 6 仪 器与方 法 阿洛 卡 40 0 0型 彩 色多 普 勒 超 声 诊断仪 ,探头平率 7 1 H 变频线阵探头 。 患 ~1M z 者 取仰 卧位 ,用 直 接 接 触 法 以乳 头 为 中心 按顺 时 针 扫查 乳 腺各 个 象 限及 乳 头 。发 现 病 变 时 多 切 面 观察 结 节结 构 、大 小 、有 无 导 管 扩 张 并 测 量其 内 径 、有 无 钙 化 斑 。 然 后 用 彩 色 超 声 多 普 勒 显 像 (D I 观 察 结 节 的 内部 及 周 边 的血 流 并 测 定 阻 C F)

多中心性乳腺导管内癌的诊治分析

多中心性乳腺导管内癌的诊治分析

本 实 验应 用 具 有 高特 异 性 和 高灵 敏 性 的实 时 定 量 P R技 术 和 Wetr l t g技 术 , 别 从 基 因 水 C s n bo i e tn 分
平 和 蛋 白水 平 检 测 P A 一 在 正 常 皮 肤 成 纤 维 细 胞 PR

[ ] m ScN prl2 0 ,6 3 :3 6 5 J .JA o e ho,0 5 1( ) 6 8— 4
h ma e a g a el i c ia in o e o io r l e ao —a t u n m s n il c lsv a a t t fp rx s me p oi r t r— c i v o f —
和 增 生 性 瘢 痕 成 纤 维 细 胞 中 的 表 达 。 结 果 提 示 PA P R一 ̄ N mR A和 蛋 白在 正 常 皮肤 成 纤 维 细胞 和增
t a—P A s n l gi lm rlslr i[ ] caP amao Sn K i ai n g eu0c o s J . t h r cl i, g n 0 es A
2 1 3 (1 4 —5 0 0, 1 ):3 0
M a a n ,K iu a K , S th M , e a . P R a o it r v n s mu e A k t ao t 1 P A g n ssp e e t TGF
fc r x rs o [t pes n J .A t hr ao Sn 20 2 (6 7 5— 2 oe i
1 W a g Z,Xu J 1 n P,Z e g YC,e 1 P rx s me p oie ao hn ta . e o io r l r t r—a t a e f c i td v

乳腺导管内癌的诊断特点

乳腺导管内癌的诊断特点

乳腺导管内癌的诊断特点【摘要】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癌的诊断特点。

方法对1999年6月至2007年1月收治的77例导管内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患者的诊断特点进行回顾性研究。

结果乳管内视镜诊断病例数占总数的53.25%,其中20例乳腺摄影及B超检查均无恶性病变;57.14%的患者乳腺X线摄影检查提示为导管内癌,其中8例其他两种检查无恶性病变;23.38%的患者乳腺B超提示有可疑病变,其中3例其他检查无恶性病变。

结论乳腺X线摄影、乳管内视镜和乳腺B 超检查联合应用可提高乳腺导管内癌的诊断率。

【关键词】乳腺;导管内癌;诊断近年来,随着乳管内视镜检查、乳腺X线摄影等先进诊断技术的应用,乳腺导管内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诊断率逐渐上升。

国外文献报道,只有10%的DCIS患者可触摸到肿块,而90%的患者是由乳腺X线摄影发现特征性钙化而诊断的[1]。

但是,目前国内DCIS诊断特点如何,尚未见到报道。

本文欲分析我院近期收治的77例DCIS的诊断特点,以期进一步提高DCIS诊断率。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999年6月至2007年1月共收治DCIS 77例,占同期乳腺癌的17.34%。

年龄26~74岁,中位年龄37.5岁。

绝经前59例,绝经后18例,35岁以下11例。

雌激素受体阳性46例(59.74 %),阴性27例(35.06%),4例因外院已切除肿块受体状态不详,CerBb-2阳性35例。

中位随访时间25个月,无1例失访。

除9例外院疑为良性肿瘤已行肿块切除者,其余68例均行乳腺摄影及乳腺B超检查,乳头溢液者均行乳管内视镜检查。

1.2 诊断方法1.2.1 乳管内视镜检查采用日本三菱公司生产的FDS - 3000 纤维乳管镜系统,外径0.75 mm光纤,注水法。

泪囊探针逐级扩张溢液乳管开口后,乳管腔内注入含有1%利多卡因的生理盐水以扩张乳管,在监视屏上一边观察乳管内腔,一边缓慢插入光纤。

乳腺癌导管癌的治疗方案

乳腺癌导管癌的治疗方案

一、概述乳腺癌导管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乳腺癌总数的70%以上。

导管癌起源于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分为导管原位癌和浸润性导管癌。

导管癌的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以下为乳腺癌导管癌的治疗方案。

二、治疗方案1. 早期导管癌(导管原位癌)(1)手术治疗:早期导管癌患者首选手术治疗,包括乳腺切除和乳房重建。

手术方式有全乳腺切除术、改良根治术和保乳手术。

(2)放射治疗:术后放疗是早期导管癌治疗的重要手段,可降低局部复发率。

放疗时间一般为术后4-6周。

(3)内分泌治疗:对于激素受体阳性的患者,内分泌治疗是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

常用的内分泌药物有他莫昔芬、氟维司群、芳香化酶抑制剂等。

(4)化疗:早期导管癌患者化疗应用较少,仅在部分高危患者中考虑。

化疗药物有蒽环类药物、紫杉类药物等。

2. 浸润性导管癌(1)手术治疗:浸润性导管癌患者首选手术治疗,包括乳腺切除和乳房重建。

手术方式与早期导管癌相同。

(2)放射治疗:术后放疗是浸润性导管癌治疗的重要手段,可降低局部复发率。

放疗时间一般为术后4-6周。

(3)内分泌治疗:对于激素受体阳性的患者,内分泌治疗是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

治疗方法与早期导管癌相同。

(4)化疗: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化疗是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可降低远处转移风险。

化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

常用的化疗方案有CMF方案、CAF方案、FAC方案等。

(5)靶向治疗:针对HER2阳性的患者,靶向治疗是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

常用的靶向药物有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等。

(6)免疫治疗:近年来,免疫治疗在乳腺癌治疗中逐渐受到关注。

针对PD-1/PD-L1通路的小分子抑制剂和抗体药物已取得一定疗效。

3. 复发或转移性导管癌(1)内分泌治疗:对于激素受体阳性的患者,内分泌治疗仍是重要的治疗手段。

(2)化疗:复发或转移性导管癌患者化疗是重要的治疗手段,可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

病理检测报告

病理检测报告

病理检测报告
患者:XXX
性别:女
年龄:45岁
临床诊断:左乳癌
检测结果:
标本名称:左乳切片
镜下所见:乳腺导管内癌,肿块位于导管内,肿瘤细胞呈现中度异型性,核分裂象增多。

周围正常组织无癌变。

诊断:左乳导管内癌
报告解读:
根据病理检测结果显示,患者左乳出现乳腺导管内癌。

乳腺导管内癌是一种乳腺癌的特殊类型,常出现于导管内,早期常无明显症状,常需要通过病理检测诊断。

本次肿瘤细胞呈现中度异型性,核分裂象增多,表明肿瘤生长较快,需要给予及时治疗。

建议:
根据病理检测结果,建议患者及时进行手术治疗,以便彻底切
除患处组织,避免病情恶化。

同时建议患者积极配合治疗,调整
生活方式,保持乐观心态,促进身体健康恢复。

结语:
病理检测是一项重要的医学检测技术,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病情、制定治疗方案,提高疾病的诊断准确率和治疗效果。

希望患者能
够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尽快走出病痛,恢复健康。

乳腺导管癌能活多久时间

乳腺导管癌能活多久时间

乳腺导管癌能活多久时间导管癌简介乳腺导管癌,是一种常见的乳腺癌类型,起源于乳腺的导管系统。

乳腺导管癌通常进展较慢,大多数患者能够通过早期发现和治疗来延长生存期。

然而,患者的预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病程、癌症分型和治疗方法。

早期乳腺导管癌早期乳腺导管癌通常指没有侵犯淋巴结或其他组织的癌症。

对于早期乳腺导管癌的治疗,最常见的方法是手术切除肿瘤组织。

手术后,通常会进行辅助治疗,如放疗、化疗或内分泌治疗,以预防或控制病情的进展。

根据统计数据,早期乳腺导管癌的5年生存率通常在90%以上。

这意味着在接受标准治疗后,大多数早期患者可以存活至少5年以上。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数据只是统计结果,并不能代表个体患者的预后情况,因为许多其他因素也会影响患者的生存期。

晚期乳腺导管癌晚期乳腺导管癌是指已经侵犯了淋巴结或其他组织的癌症。

晚期患者的预后相对较差,但仍然有治疗的机会。

对于晚期乳腺导管癌的治疗,通常采用综合治疗的方式,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等。

个体化治疗方案的选择会根据患者的生理状况、病情严重程度、癌症分子表型等因素进行调整。

晚期乳腺导管癌的预后通常较早期患者差,但有些患者仍然可以通过治疗来延长生存期。

对于患者来说,积极配合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接受心理支持都是至关重要的。

乳腺导管癌的复发即使患者接受了成功的治疗并且进入了缓解期,乳腺导管癌仍有可能复发。

复发的时间和形式会有很大的差异,有些患者在治疗后几个月内就出现复发,而有些则在多年后才复发。

乳腺导管癌的复发通常发生在原发肿瘤的周围组织或其他部位,如淋巴结、骨骼、肝脏、肺等。

复发对于患者的预后通常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对于复发的患者,及时进行评估和治疗非常重要。

乳腺导管癌的生存期预测预测乳腺导管癌患者的生存期是一项复杂的任务,涉及到多个因素的综合评估。

目前,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既往病史、癌症分期、分子表型等因素来进行生存期预测。

对于早期乳腺导管癌患者,一般认为预后较好,生存期通常在5年以上。

四级乳腺导管癌严重吗

四级乳腺导管癌严重吗

四级乳腺导管癌严重吗文章目录*一、四级乳腺导管癌严重吗1. 四级乳腺导管癌严重吗2. 乳腺导管癌症状3. 乳腺导管癌的原因*二、乳腺导管癌的预计*三、乳腺导管癌的注意事项四级乳腺导管癌严重吗1、四级乳腺导管癌严重吗四级乳腺导管癌比较严重的,属于比较晚的乳腺癌了。

乳腺导管癌分为两组微浸润导管癌和浸润性导管癌,乳腺导管癌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得不到及时治疗的话,就发会展成浸润性导管癌。

乳腺导管癌治疗可以选择单纯乳房切除术: 手术切除有肿瘤的整个乳房,同时或以后分开行腋窝部分淋巴结切除术。

改良乳癌根治术: 手术切除整个患乳、部分胸壁肌肉,同时或以后行腋窝大部分淋巴结切除术。

乳癌根治术(也叫halsted乳癌根治术),手术切除有肿瘤的整个乳房、胸大肌、胸小肌,并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

既使手术切除了所有肉眼能看到的癌症,患者也许还需要行手术后辅药治疗来清除残留的癌细胞,例如:放射治疗、化疗或内分泌治疗,以达到提高治愈率的目的。

2、乳腺导管癌症状肿块是部分乳腺导管癌患者的首发症状。

据临床观察,多数肿块位于外上象限,其次是内上及乳头乳晕区,下方较少。

乳腺疼痛常表现为乳腺刺痛、胀痛或隐痛,如癌周伴有乳腺囊性增生也可出现周期性疼痛。

局部皮肤凹陷,如同酒窝,称之为“酒窝征"。

另外肿瘤直接与皮肤粘连也可能造成此种情况。

酒窝征在乳腺癌较早时即可出现,在患侧手臂上下活动时更为明显。

同时还表现为腋窝淋巴结肿大,乳头凹陷等症状。

3、乳腺导管癌的原因遗传因素:患乳腺癌的妇女发生乳腺癌的危急性较无家族史者高2~3倍。

年龄因素:对一般人群而言,乳腺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的危急性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加,70岁乳腺癌的危急性是40岁的3倍,70岁乳腺癌的年死亡率是40岁的5倍。

乳腺疾病史:一些非增生性的乳腺良性疾病,如乳腺炎、乳腺导管扩张、乳腺囊肿及乳腺纤维瘤等,增加乳腺癌的风险大。

孕产史及哺乳史、月经初潮年龄早也是乳腺癌发病的原因。

乳腺导管癌的预计1、避免含咖啡因的食物:如碳酸汽水、巧克力、可可等。

乳腺导管内癌微浸润研究进展

乳腺导管内癌微浸润研究进展

乳腺导管内癌微浸润研究进展发表时间:2018-04-26T16:18:08.667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10期作者:王玉坤[导读] 在治疗方式上,可以选择保乳手术加辅助放疗,或采取乳房全切方案,行SLNB,辅助治疗方案的选择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

(广西河池市第三人民医院广西河池 547000)【摘要】一般认为,DCIS、DCIS-MI是IDC的前驱病变,但从生物学行为、病理特征、治疗及预后等方面,与IDC存在明显差异。

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对患者控制病情、防止演变为IDC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DCIS-MI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情况进行研究。

【关键词】DCIS;DCIS-MI;治疗【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0-0008-02乳腺导管内癌微浸润(DCIS -MI)介于导管原位癌(DCIS)与导管浸润癌(IDC)之间,随着超声检查技术、X线摄影检查技术以及微小病灶活检技术的发展和普及,DCIS、DCIS-MI的检出率明显的上升,在乳腺癌新发病例中,DCIS占比约为20%~30%,我国DCIS的检出率约为7.8%~18.8%,且其中25%~50%的患者可能发展为导管浸润癌。

可以将DCIS-MI看作向IDC进展的中间阶段,侵袭和转移的潜力较高。

1.乳腺导管内癌微浸润临床特征从组织学结构上看,肿瘤细胞簇浸润到管周实质,或穿过与 DCIS断裂的基底膜,伴随间质反应。

DCIS周围质炎性反应会增加微浸润的诊断难度在,需要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物辅助鉴定。

对不能确定是否存在浸润的病灶,也常被归类与“微浸润”。

研究认为,肿瘤的DCIS 成分越大,微浸润风险越高。

有报道称,直径≥2.5cm的DCIS伴有微浸润发生率33%,直径2.5~3.5cm发生率微浸润的概率为10%,3.6~4.5cm为40%,4.6~6.0cm为67%。

研究发现,DCIS与DCIS-MI的ER、孕激素受体、HER-2等无明显差异,但Ki-67指数、Bcl-2水平差异明显,DCIS-MI水平更高,表明其具有更高的增殖和凋亡能力。

乳腺导管内癌的诊断与处理

乳腺导管内癌的诊断与处理
X 线 检 查 及 乳 腺 B超 检 查 , 头 溢 液 者 均 行 乳 管 镜 检 查பைடு நூலகம்。 乳 12 诊 断 方 法 .
21 病理特点 .
本组 D I 3 CS共 5例 , 织 学 分 级 l级 1 组 2例 ,
Ⅱ级 l 3例 , 级 l Ⅲ O例 ; CS—MI5 DI 3例 , 织 学 分 级 I级 5 组 例, Ⅱ级 l , 7例 Ⅲ级 3 l例 。雌 激素 受体 阳性 5 (2 ) 阴性 5例 6% , 2 (2 )5例 因外 院 已切 除肿 块 受 体 状 态不 详 ;eB 2阳 8例 3 % , C rb一 性3 8例 ( 3 ) 4 % 。腋 淋 巴结 转 移 2例 , 巴结 微 转 移 1 。 淋 例 22 首发症状 . ① 乳头溢 液 5 3例 ( 0 ) 8例 伴 有 肿 块 或 6% ,
月 经 周 期 变 化 的 乳 腺 局 限 性 腺 体 增 厚 者 7例 ( . 5 ) 7 9 % 。④
维 乳 管镜 系 统 , 径 0 7 i 光 纤 , 外 .5ml l 注水 法 。 泪囊 探 针 逐 级 扩 张溢 液乳 管 开 口后 , 管 腔 内 注 入 含 有 1 利 多 卡 因 的 生 理 乳 %
结 节 , 伴 有 腺 体 增 厚 。其 中 血 性 溢 液 者 4 2例 7例 (3 ) 占 5% , 采 用 日本 三 菱 公 司 生 产 的 F S 一 3 0 纤 D 00
12 1 乳 管 镜 ..
同期血性 溢液 患者 的 8 1 . %O②肿 块 l 9例 ( 2 。③ 不 随 2 %)
结 , 做 前 哨 淋 巴 结 检 测 , 管 内 癌 伴 微 浸 润 ( CS—MI 患 只 导 DI ) 者 清 扫 腋 淋 巴结 。从 2 0 0 6年 开 始 有 6例 患 者 改 良根 治 术 后

乳腺导管内癌的诊治进展

乳腺导管内癌的诊治进展

多 中心性 的生物学意 义提 出疑问 。 目前 的研究 资料也 不支 持多
中心性这一观点 。多灶性是指在 同一象 限发 现各 不相连 的癌灶 , 往往是某一病灶 的导 管 内播 散。故处 理 D I CS时 , 以原发 癌所 应 在象 限或导管 系统作 为设计治疗方 案的基础。 24 分子 生 物学 近年 的研 究 证实 , . 激素 受体 状 态及 P N C A、 P 3和 H R 5 E 2等生物学 因素在 浸润性 癌 的发 生发 展 中起着 重要 的作用 ,C A、 5 P N P 3和 H R E 2的过表达与乳腺癌预后不 良相 关 , 但 与DI CS的关系 , 目前 研究不多 , 文献报道 ¨ 超过 7 % 的 D I 0 CS有 雌激素受体 的表 达 , H R 其 E 2过度表达 约为 5 % 。D I 0 CS的 H R E2 过度表达并不提示预后差 。
医 学 创 新 研 究
20 0 8年 1 0月 第 5卷
第3 O期 M D CN N V TO E E R H E IIE I O A I N R S A C N
誊 誊 参爹 复 | 季 磐 委 誊 套 嚣 誊 枣综

乳 腺 导 管 内癌 的诊治 进展

乳腺原 位癌 (ni ac o f h rat是 一类 乳腺 导 管 isucri mao ebes) t n t 或小 叶上皮 细胞异 常增 生但 不超过基底膜 的病变 。包括 两大类 : 导管 内癌 ( u t ac o i , CS 和 小 叶原 位癌 (o ua d c l ri mai s D I ) ac n n r e 1 l b r crio ai i ,C S 。 目前 已经 清楚 D I ac m su L I) n n t CS和 L I 仅形态 CS不 学上 不同 , 还具有 不 同的组 织学起 源 和生物学 行 为。D I CS的发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分类和原发恶性转化风险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分类和原发恶性转化风险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分类和原发恶性转化风险引言乳腺癌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在乳腺肿瘤中占据一定比例。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Intraductal Papilloma, IDP)是一种乳头状建构物在乳腺导管内生长的颗粒肿瘤,主要位于乳头区和大导管,具有一定的恶变潜力。

本文将探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分类以及其原发恶性转化风险。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分类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可以根据其组织学特征进行分类。

根据乳头内的细胞类型和增生有无,主要分为乳头内乳头状瘤、乳头内乳头状瘤伴不典型增生和乳头内乳头状瘤伴原位癌。

1.乳头内乳头状瘤(Intraductal Papilloma)乳头内乳头状瘤是最常见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类型,其中主要包括单纯乳头内乳头状瘤和复合性乳头内乳头状瘤。

在乳腺组织镜下观察,乳头内乳头状瘤呈乳头状或息肉状,乳头内血管丰富,内细胞为复层柱状上皮细胞,常有纤毛和黏液细胞的存在。

乳头内乳头状瘤一般无恶性转化的倾向。

2.乳头内乳头状瘤伴不典型增生(Intraductal Papilloma with AtypicalHyperplasia)乳头内乳头状瘤伴不典型增生是一种具有良性和恶性特征共存的病变。

在乳腺组织镜下观察,乳头内乳头状瘤伴不典型增生的乳头内上皮呈现异常细胞结构和某些细胞异常增生的现象。

乳头内乳头状瘤伴不典型增生的患者有相对较高的原发恶性转化风险。

3.乳头内乳头状瘤伴原位癌(Intraductal Papilloma with In SituCarcinoma)乳头内乳头状瘤伴原位癌是一种同时存在乳头内乳头状瘤和原位癌的情况。

在乳腺组织镜下观察,乳头内乳头状瘤伴原位癌的乳头内上皮呈现恶性细胞结构和异常细胞的克隆增殖。

乳头内乳头状瘤伴原位癌的患者有较高的原发恶性转化风险。

原发恶性转化风险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在乳腺肿瘤中的恶变潜力相对较低,但仍然应引起重视。

研究表明,乳头内乳头状瘤伴不典型增生和乳头内乳头状瘤伴原位癌的患者存在较高的原发恶性转化风险。

乳腺癌病病理分型

乳腺癌病病理分型

乳腺癌病病理分型乳腺癌病病理分型1、背景介绍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病理分型对于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选择至关重要。

根据肿瘤的病理特征,乳腺癌可以被分为多个亚型,每个亚型具有不同的生物学行为和治疗反应。

本文将介绍乳腺癌的常见病理分型。

2、简单类型2.1 导管内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DCIS是一种非浸润性乳腺癌,肿瘤细胞局限于导管内而未侵犯周围组织。

根据肿瘤细胞的形态和分布,DCIS可以进一步分为不同的亚型,如纯粳状、实性、乳头状等。

2.2 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IDC)IDC是最常见的乳腺癌类型,肿瘤细胞从导管内侵犯邻近的组织和结构。

根据肿瘤的组织学特点,IDC可以进一步分为多个亚型,如分型为慢性纤维化的肿瘤、浸润乳头状肿瘤等。

3、专用类型3.1 导管内乳头状癌(Intraductal Papillary Carcinoma,IPC)IPC是一种稀有的导管内癌亚型,它与DCIS相似,但肿瘤细胞组织排列成乳头样。

此外,IPC还有可能伴有浸润成分。

3.2 导管内纤维瘤样癌(Fibroepithelial Lesions,FBEL)FBEL是一类较少见的乳腺癌,肿瘤细胞与纤维组织紧密混合。

FBEL可以分为浸润性和非浸润性两类。

3.3 黏液癌(Mucinous Carcinoma)黏液癌是一种特征性的乳腺癌亚型,肿瘤细胞合成和分泌大量粘液,使得肿瘤呈现黏液样外貌。

黏液癌通常具有较好的预后。

3.4 泡状癌(Tubular Carcinoma)泡状癌是一种鳞状上皮细胞结构的变异,由于其良好的预后和低的复发率,被认为是一种较为良性的乳腺癌。

4、附件请查看本文涉及的附件以获取更多详细信息。

5、法律名词及注释5.1 乳腺癌:一种恶性肿瘤,来源于乳腺组织。

5.2 病理分型:根据肿瘤的组织学特征将乳腺癌分类的过程。

5.3 亚型:乳腺癌病理分型中的细分类别。

乳腺导管内原位癌术中腋窝淋巴结清扫必要性探讨

乳腺导管内原位癌术中腋窝淋巴结清扫必要性探讨

乳腺导管内原位癌术中腋窝淋巴结清扫必要性探讨隋良芝【摘要】乳腺导管内原位癌(DCIS)手术中是否行淋巴结清扫一直是国内外争议的热点[1].由于DCIS局限于基底膜以内,未突破导管浸润间质或淋巴管血管等结构,因此其一般不会转移,但同时具有向浸润癌发展的趋势[2],故近年来关于DCIS的手术治疗过程中是否应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争议较大.乳腺导管内原位癌伴微浸润( DCISM)介于原位癌和浸润癌之间,有浸润和远处转移的可能[3],手术中是否应行淋巴结清扫,国内外仍未达成一致.前哨淋巴结(( sentinel lymph node,SLN))活检可以较好地检测淋巴结转移情况[4],对DCISM的转移断有重要意义.本文就DCIS术中是否应行腋窝淋巴结清扫进行总结.【期刊名称】《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1(028)004【总页数】3页(P50-52)【关键词】乳腺癌;导管内原位癌;导管内原位癌伴微浸润;腋窝淋巴结清扫【作者】隋良芝【作者单位】天津市津南区咸水沽医院妇产科天津3003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9乳腺导管内原位癌(DCIS)手术中是否行淋巴结清扫一直是国内外争议的热点[1]。

由于DCIS局限于基底膜以内,未突破导管浸润间质或淋巴管血管等结构,因此其一般不会转移,但同时具有向浸润癌发展的趋势[2],故近年来关于DCIS的手术治疗过程中是否应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争议较大。

乳腺导管内原位癌伴微浸润(DCISM)介于原位癌和浸润癌之间,有浸润和远处转移的可能[3],手术中是否应行淋巴结清扫,国内外仍未达成一致。

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活检可以较好地检测淋巴结转移情况[4],对DCISM的转移断有重要意义。

本文就DCIS术中是否应行腋窝淋巴结清扫进行总结。

1 DCIS与腋窝淋巴结清扫据美国肿瘤协会统计,美国每年约新增6万例DCIS,约占乳腺癌的五分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
流行病学特点
患者中位年龄45-5%
21世纪美国最新的调查 10-15%
(乳腺癌防治宣教及钼靶的应用)
* D Lawrence Wickerha. Ductal carcinoma-in-situ.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19(18):2001,98~100
42
主要鉴别诊断
无钙化---增生结节:无乳管扩张,血流不 丰富,结合年龄、病史
有钙化---浸润性乳腺癌:更低回声、后方 衰减、纵横比、毛刺、高回声晕(详细原 因)、局部皮肤改变;无乳管扩张
超声表现有钙化(约90%)
肿块 无钙化
DCIS
乳管扩张
Moon WK,Myung JS,Lee YJ,et of ductal carcinoma in situ[J]. RadioGraphics,2002,22(2):269-280
18
临床表现
血性/浆液性的乳头溢液 乳房肿块/局限性腺体增厚(不随月经周期
变化) 无症状
19
辅助检查方式
钼靶X线摄影 乳腺超声 纤维乳管镜 穿刺活检
20
钼靶
90% DCIS伴有钙化
目前发现DCIS最主要、最有效的方式
表现:簇状微小钙化(砂粒样、线状、杆状或断针样) 钙化伴有肿块 肿块 结构扭曲
Moon WK,Myung JS,Lee YJ,et of ductal carcinoma in situ[J]. RadioGraphics,2002,22(2):269-280
Cho KR;Seo BK;Kim CH,Non-calcified 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Ultrasound and mammographic findings correlated with histological findings,YONSEI MEDICAL JOURNAL,2008.49:103-110
弹性成像在DCIS诊治中的应用
朱庆莉,姜玉新,常规超声结合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导管内癌诊断的 初步探讨,2005年第21卷第11 期
沙滩鹅卵石征
预后
预后良好 ; 风险:发展为浸润性乳腺癌
56
治疗
乳房切除术 +/- 淋巴结清扫 (1%)
局部切除 + 放疗
(10%)
对于局部切除后复发者再行乳房切除术,预后良好
57
主要参考文献
乳腺肿瘤学,沈镇宙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年版
D Lawrence Wickerha. Ductal carcinoma-in-situ.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19(18):2001,98~100
Mammographic appearance of nonpalpable breast cancer reflects pathologic characteristics . Ann Surg, 2002, 235 (2) : 2462251
Mammographic appearance of nonpalpable breast cancer reflects pathologic characteristics . Ann Surg, 2002, 235 (2) : 2462251
21
22
23
24
25
26
超声与钼靶结合 可减少DCIS的漏诊
14
病理分型
组织学分型: 微乳头型、乳头型、实体型、筛状和粉刺型
Van Nuys分类法(指导治疗及预后) Ⅰ级:核1~2级,无粉刺样坏死; Ⅱ级:核1~2级伴有粉刺样坏死; Ⅲ级:核3级,无论有无粉刺样坏死。
15
病理分型
组织学分型: 微乳头型、乳头型、实体型、筛状和粉刺型
Van Nuys分类法(指导治疗及预后) Ⅰ级:核1~2级,无粉刺样坏死; Ⅱ级:核1~2级伴有粉刺样坏死; Ⅲ级:核3级,无论有无粉刺样坏死。
27
超声的优势: 发现不伴钙化/体积较小肿块 局限性导管扩张/扩张导管内的小结节 无痛苦,无放射性
28
超声表现有钙化(约90%)
肿块 无钙化
DCIS
乳管扩张
Moon WK,Myung JS,Lee YJ,et of ductal carcinoma in situ[J]. RadioGraphics,2002,22(2):269-280
乳腺导管内癌
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DCIS
1
F 28,发现右乳肿物半年
无疼痛、局部皮肤改变,无乳头溢液
2
3
4
5
6
7
钼靶
8
右乳改良根治术 +同侧腋窝淋巴结活检
9
病理: 导管内癌,伴多发微小浸润 腋窝淋巴结未见转移灶(0/2)
11
定义
乳腺原位癌
导管原位癌/导管内癌/DCIS 小叶原位癌
44
Case 1
45
Nipple
46
Case 2
主要特点: 不规则扩张的乳管 乳管内实性结节:边缘欠清,可有钙化,
多数可观察到血流信号
主要鉴别: 导管内乳头状瘤:边缘清晰,无钙化,多
不能显示血流 单纯性乳管扩张
建议
常规扫查方式发现病灶后,沿多个断面进 行观察,放射状、横断面、冠状面
52
起源于乳腺导管的上皮细胞,多数为中小导管 病变局限于导管系统,未突破导管上皮基底膜
12
发生过程
导管上皮细胞异常增生 腔内乳头状病灶、内向生长 形成桥状结构 散布至整个管腔 管腔消失、形成肿块、导管扩张 管腔中央细胞坏死、炎性反应、钙盐沉积
形成钙化灶
* 乳腺肿瘤学,沈镇宙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年版
29
Case 1
30
31
Case 2
32
33
Case 3
34
Case 4
37
38
Case 5
40
Case 6
41
主要特点:
稍低-低水平回声, +/- 后方回声衰减
边界不清晰,形态多不规则,无假包膜 边缘可有微小分叶 临近的导管扩张
+/- 钙化(细小、多发、无声影)
Moon WK,Myung JS,Lee YJ,et of ductal carcinoma in situ[J]. RadioGraphics,2002,22(2):269-28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