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硕士考试心理学简答试题及答案
教育硕士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硕士心理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1a84bc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65.png)
教育硕士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A. 心理现象B. 生理现象C. 社会现象D. 物理现象答案:A2.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主要关注哪三个心理结构?A. 意识、潜意识、无意识B. 认知、情感、行为C. 本我、自我、超我D. 感知、记忆、思维答案:C3. 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核心是什么?A. 情绪B. 行为C. 思维过程D. 社会互动答案:C4. 以下哪个理论不属于学习理论?A.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B.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C.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D. 精神分析学习理论答案:D5.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儿童在7岁到11岁之间通常处于哪个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答案:C6. 以下哪个选项是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A. 心理疾病B. 心理治疗C. 积极情绪D. 心理防御机制答案:C7.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位于最顶端的需求是什么?A. 安全需求B. 社交需求C. 尊重需求D. 自我实现需求答案:D8. 以下哪个选项是情绪智力理论的核心概念?A. 情绪识别B. 情绪表达C. 情绪调节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9. 社会学习理论强调的是?A. 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B. 遗传因素对个体行为的影响C. 个体内在动机的重要性D. 个体认知过程的重要性答案:A10. 以下哪个选项是心理测量学的主要研究内容?A. 心理疾病的诊断B. 心理测试的编制与应用C. 心理治疗方法的选择D. 心理治疗的效果评估答案:B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案: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认为人的心理活动可以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三个层次。
他强调无意识心理过程对人类行为和心理疾病的深刻影响,提出了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心理结构,以及压抑、转移、投射等心理防御机制。
2. 描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教育心理学简答题汇总(附答案)
![教育心理学简答题汇总(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5310b0a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50.png)
教育心理学简答题汇总(附答案)1.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作用,具体的:(1)帮助教师准确的了解问题;(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3)帮助学生预测并干预学生;(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教育研究。
2.简述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1)连续性与阶段性:人的心理发展总是从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变化过程,这就是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当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心理就会取代旧的特征而处于主导地位,表现为阶段性的间断现象,但后一阶段总是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连续发展的。
(2)定向性与顺序性:人的心理发展会有个别差异,但总是按照一定的方向和顺序发展,表现为发展的不可逆性和不可逾越。
(3)不平衡性:人的心理发展的同一方面和不同方面发展的起止时间、成熟程度等都有不同的进程和速率,表现为发展的不平衡性的特征。
(4)差异性:不同个体的发展速度、最终达到的水平以及发展的优势领域等方面均不相同,表现为差异性的特征。
3.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意义。
(1)教育必须以一定的心理发展特点为依据:注重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心理准备状态,遵循学习的量力性原则;抓关键期,及时而教,适时而教。
(2)教育对心理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学生心理的发展依赖于教育提出的要求和方向;教育可以延缓和加速学生心理发展的进程;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心理发展;教育能够使心理发展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
4.简述学生学习的内涵。
(1)学习是个体在特定的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2)学生的学习是积极主动的过程,是掌握历史经验和个体经验的过程,是在社会活动中以语言为中介实现的过程。
5.简述学生学习的特点。
人类学习与学生学习之间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学生的学习既与人类的学习有共同之处,又有其特点。
(1)学习形式:接受学习是学习的主要形式,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组织性;(2)学习过程:学习过程是主动构建过程,具有自主性、策略性和风格性,是师生互动的过程;(3)学习内容:以系统学习人类的间接知识经验为主,具有间接性;(4)学习目标:具有全面性、多重目的性;(5)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
2023年全国硕士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真题及答案
![2023年全国硕士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真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b4dc18e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8a.png)
一、单项选择题: 1~65小题, 每题2分。
共130分。
下列每题给出旳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种选项是符合题目规定旳。
1.某次抽样调查研究显示, 学生每天看电视旳时间越多, 他们旳学习成绩越差。
该研究属于()A. 因果研究B. 有关研究C. 个案研究D. 纵向研究2. 机能主义心理学派旳创始人是()A. 詹姆斯B. 斯金纳C. 华生D. 惠特海默3. 神经元构造中具有信息整合功能旳部位是()A. 树突B. 胞体C. 突触D. 轴突4. 人体旳躯体感觉中枢位于()A. 额叶B. 颞叶C. 枕叶D.顶叶5.以可见光波旳长短为序, 人类感觉到旳颜色依次为()A. 红黄绿紫B. 红绿黄蓝C. 紫红黄蓝D. 红紫蓝绿6. 人耳最敏感旳声音频率范围是()A. 16~20 000 HzB. 50~C. 300~5 000 HzD. 1 000~7.从高楼顶上看街道上旳行人, 尽管看上去很小, 但人们不会把他们都看作是小孩。
这种现象体现旳重要知觉特性是()A.大小恒常性B.形状恒常性C. 方向恒常性D. 明度恒常性8.一般而言, 产生立体知觉最重要旳线索是()A. 运动视差B. 运动透视C. 双眼视差D. 空气透视9. 贾维克(Jarvik)和艾斯曼(Essman)旳小白鼠跳台试验所支持旳记忆学说是()A. 脑机能定位说B. 突触生长说C. 反响回路说D. 记忆分子说10. 机械复述与精细复述旳最重要区别在于()A. 知识经验参与旳多少B. 与否故意识旳参与C. 复述材料旳数量不一样D. 复述材料旳性质不一样11.库柏(L.A.Cooper)和谢帕德(R.N.Sherpard)旳“心理旋转”试验成果表明, 反应时最长时, 字母“R”旋转旳角度是()A. 60°B. 90°C. 180°D. 240°12.诵读“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诗句时, 脑中出现出有关形象旳过程是()A.发明想象B.无意想象C. 再造想象D. 幻想13. 一般把对处理问题有启示作用旳相类似事物称为A. 原型B. 定势C. 迁移D. 变式14.某患者能说话, 能理解口头言语, 能看到字形, 却不能理解书面语言。
心理学硕士考试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硕士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8101df1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0e.png)
心理学硕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哪一部分代表人的道德感和自我约束?A. 本我B. 自我C. 超我D. 现实原则答案:C2.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卡尔·罗杰斯B. 亚伯拉罕·马斯洛C. 阿尔伯特·班杜拉D. 莱昂·费斯汀格答案:D3. 以下哪个术语描述的是人们在面对困难时倾向于放弃努力的心理现象?A. 习得性无助B. 认知失调C. 社会促进D. 社会抑制答案:A4. 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青春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什么?A. 建立信任感B. 发展自主性C. 形成自我同一性D. 获得亲密感答案:C5. 以下哪项不是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范畴?A. 幸福感B. 乐观主义C. 悲观主义D. 韧性答案:C6. 心理测量学中的信度指的是什么?A. 测量工具的一致性B. 测量工具的准确性C. 测量工具的稳定性D. 测量工具的广泛性答案:A7. 以下哪个术语与行为主义心理学无关?A. 条件反射B. 刺激-反应C. 认知地图D. 强化答案:C8.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最高层次的需求是什么?A. 安全需求B. 社交需求C. 尊重需求D. 自我实现答案:D9. 以下哪个是心理治疗中的一个有效技术?A. 认知重构B. 行为抑制C. 情绪释放D. 精神分析答案:A10. 以下哪个术语描述的是人们倾向于过度估计自己控制事件的能力?A. 认知偏差B. 过度自信效应C. 归因偏差D. 控制错觉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答案: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将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觉运动阶段(出生至2岁),前运算阶段(2至7岁),具体运算阶段(7至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岁至成年)。
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认知能力,儿童通过与环境的互动逐渐发展认知结构。
2. 描述斯金纳的行为主义理论中强化的类型。
教育心理学考研试题及答案大全
![教育心理学考研试题及答案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0dced247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55.png)
教育心理学考研试题及答案大全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以下哪方面?A. 教育方法B. 教育内容C. 教育过程中的心理活动D. 教育政策2.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儿童在7-11岁的认知发展阶段是?A. 前运算阶段B. 具体运算阶段C. 形式运算阶段D. 感知运动阶段3. 以下哪个不是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A. 观察法B. 调查法C. 实验法D. 统计法4. 教育心理学中,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的?A. 动机B. 能力C. 态度D. 情感5. 根据布鲁纳的学习理论,学习的本质是?A. 行为的改变B. 知识的记忆C. 认知结构的构建D. 技能的掌握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
7. 描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并说明其在教育中的意义。
8. 解释学习动机的类型,并举例说明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9. 论述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10. 分析情感教育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实施策略。
四、案例分析题(共30分)11. 某班级学生普遍存在学习焦虑,作为教师,你将如何运用教育心理学知识帮助他们?答案一、选择题1. C2. B3. D4. B5. C二、简答题6. 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认为,学习是在社会互动中发生的,通过更有经验的他人的指导,学习者可以掌握更高层次的认知技能。
在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提供脚手架(scaffolding)来帮助学生逐步掌握新知识。
7.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在教育中,满足学生的基本需求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个安全、支持的学习环境,从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8. 学习动机的类型包括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内在动机是指个体因兴趣或满足感而进行学习,外在动机是指为了获得奖励或避免惩罚而学习。
提高学习动机可以通过设置合理的目标、提供积极的反馈和创造有趣的学习环境等方式。
心理学学硕试题及答案解析
![心理学学硕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83c0273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ff.png)
心理学学硕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A. 心理现象B. 心理过程C. 心理状态D. 心理特征答案:A2.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心理结构分为三个层次,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本我B. 自我C. 超我D. 潜意识答案:D3. 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核心是:A. 情绪B. 认知过程C. 行为D. 人格答案:B4. 以下哪个是学习理论中的强化概念?A. 正强化B. 惩罚C. 消退D. 负强化答案:A5.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位于最顶层的需求是:A. 安全需求B. 社交需求C. 尊重需求D. 自我实现需求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6. 下列哪些属于心理测量工具?A. 智力测验B. 人格测验C. 职业倾向测验D. 心理年龄测试答案:A, B, C7. 以下哪些是情绪调节的策略?A. 认知重评B. 表达抑制C. 问题解决D. 社交支持答案:A, B, D8.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A. 遗传因素B. 社会环境C. 个人经历D. 生理健康答案:A, B, C, 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9. 简述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答案: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案例研究法、心理测量法等。
实验法通过控制变量来研究因果关系;观察法通过观察个体行为来收集数据;调查法通过问卷或访谈来收集大量数据;案例研究法深入研究个别案例;心理测量法使用标准化工具来评估个体的心理特质。
10. 描述自我效能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案:自我效能理论由班杜拉提出,主要内容包括个体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的信念,这种信念影响个体的行为选择、努力程度和坚持性。
自我效能感可以通过四种途径获得:成功经验、替代经验、口头说服和情绪唤醒。
四、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1. 论述认知行为疗法的基本理念和治疗过程。
答案:认知行为疗法(CBT)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它认为个体的情绪和行为问题是由不合理或扭曲的认知引起的。
教育心理学考研试题及答案详解
![教育心理学考研试题及答案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2e51eda6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88.png)
教育心理学考研试题及答案详解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个体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本试题旨在考察学生对教育心理学基本概念、理论以及应用的掌握程度。
以下是一套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A. 教育过程B. 学习过程C. 教学方法D. 心理活动规律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A. 学习动机B. 认知发展C. 教学策略D. 学校管理答案:D3.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几个阶段?A. 3个B. 4个C. 5个D. 6个答案:B4.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最基本的需求是:A. 安全需求B. 社交需求C. 自我实现需求D. 生理需求答案:D5. 以下哪个理论不是教育心理学的理论?A. 行为主义理论B. 认知主义理论C. 人本主义理论D. 系统论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6. 简述布鲁纳的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案详解:布鲁纳的学习理论主张学习是一个主动的、构建性的过程。
他强调学习者通过与环境的互动,主动构建知识结构。
布鲁纳的理论包括三个主要观点:(1)学习是通过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2)学习者应该通过发现学习来掌握知识;(3)教育应该促进学习者的认知发展。
7. 描述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对教育的影响。
答案详解: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强调学习是在社会互动中发生的,并且受到文化背景的影响。
他认为学习者在更有经验的他人的帮助和指导下,能够完成超出自己当前能力的任务。
这一理论对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1)教育应该考虑学习者的社会文化背景;(2)教育者应该提供适当的指导和支持,帮助学习者达到更高的认知水平;(3)教育应该促进学习者的社会化过程。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30分)8. 论述教育心理学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答案详解:教育心理学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了解学习者的心理特点,如认知风格、学习动机等,以设计适合不同学习者的教学方案;(2)运用教育心理学理论指导教学方法的选择,如使用行为主义理论来强化学习行为,或者应用认知主义理论来促进深层学习;(3)利用教育心理学研究学习过程,如记忆、注意等,来优化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4)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设计有效的评估和反馈机制,以促进学习者的持续进步。
教育硕士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硕士心理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e225e62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png)
教育硕士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A. 行为和心理过程B. 社会现象C. 生物学基础D. 社会文化背景答案:A2.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哪一部分代表潜意识?A. 自我B. 超我C. 本我D. 现实我答案:C3. 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哪些方面?A. 情绪和动机B. 认知过程C. 社会行为D. 个性发展答案:B4.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儿童在7至11岁通常处于哪个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答案:C5.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最高层次的需求是什么?A. 安全需求B. 社交需求C. 尊重需求D. 自我实现需求答案:D6. 以下哪个理论不属于学习理论?A. 经典条件作用B. 操作条件作用C. 观察学习D. 认知失调理论答案:D7. 教育心理学中,哪个理论强调了教师的权威和纪律的重要性?A. 自我效能理论B.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C.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D.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答案:C8. 以下哪个不是心理测量的工具?A. 智力测试B. 人格测试C. 心理访谈D. 心理生理测试答案:C9. 哪个心理学派别强调了个体的主观经验?A. 行为主义B. 认知主义C. 人本主义D. 精神分析答案:C10. 以下哪个概念不属于发展心理学?A. 认知发展B. 道德发展C. 心理适应D. 心理障碍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弗洛伊德的心理结构理论中的三个结构及其功能。
答案:弗洛伊德的心理结构理论包括三个结构: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代表原始冲动和欲望,遵循快乐原则;自我是现实原则的代表,调节本我和超我之间的冲突;超我代表道德规范和理想,对自我进行监督和批评。
2. 描述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答案: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包括四个阶段:感觉运动阶段(出生至2岁),儿童通过感官和运动来了解世界;前运算阶段(2至7岁),儿童开始使用符号思维,但尚未发展逻辑能力;具体运算阶段(7至11岁),儿童能够进行逻辑思考,但仅限于具体情境;形式运算阶段(11岁至成年),儿童能够进行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
考研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考研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5addd91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9f.png)
考研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A. 学习B. 教学C. 评估D. 管理答案:A2. 以下哪项不是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A. 学习动机B. 学习风格C. 学习策略D. 教育政策答案:D3. 根据布鲁纳的认知发展理论,儿童认知发展分为几个阶段?A. 3个B. 4个C. 5个D. 6个答案:B4.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儿童在7至11岁之间通常处于哪个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答案:C5. 以下哪个是自我效能理论的提出者?A. 阿尔伯特·班杜拉B. 让·皮亚杰C. 布鲁纳D. 弗洛伊德答案:A6. 教育心理学中的“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完成某项任务的:A. 情绪反应B. 认知评价C. 行为倾向D. 能力评估答案:D7. 以下哪个不是学习动机的分类?A. 内在动机B. 外在动机C. 成就动机D. 情感动机答案:D8. 教育心理学认为,以下哪种学习风格与视觉学习者相关?A. 听觉型B. 视觉型C. 动觉型D. 语言型答案:B9. 教育心理学中,以下哪个理论强调了观察学习的重要性?A.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B.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C. 社会学习理论D.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答案:C10. 以下哪个是教育心理学中常用的教学策略?A. 讲授法B. 讨论法C. 合作学习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答案: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学习理论、学习动机、认知发展、教学策略、评估与评价、个体差异、社会文化因素以及教育技术等。
2. 描述自我效能感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
答案: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的信心和能力评估。
在教育过程中,高自我效能感的学生更可能设定挑战性目标,面对困难时更有韧性,更愿意采取积极的学习策略,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教育学心理学考研题目及答案
![教育学心理学考研题目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8dd72ea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19.png)
教育学心理学考研题目及答案题目一:教育心理学中的自我效能感理论问题:请简述自我效能感理论,并解释它在教育过程中的应用。
答案:自我效能感理论由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提出,它是指个体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的信心和判断。
这一理论认为,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会影响其行为选择、努力程度以及面对困难时的坚持性。
在教育过程中,自我效能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教师通过提供成功体验,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2. 设定合理的挑战性目标,让学生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提升自我效能感。
3. 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以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效能感。
4. 教师的期望和反馈可以显著影响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积极的期望和建设性的反馈能够激励学生。
题目二:认知发展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问题: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并讨论其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答案: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将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认知能力特征。
在教育实践中,皮亚杰的理论指导教师:1. 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阶段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2. 鼓励学生通过探索和实践来构建知识,而不是仅仅依赖记忆。
3. 创造问题解决的机会,促进学生从具体思维向形式思维的过渡。
4. 认识到儿童在不同发展阶段对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有限,应逐步引导。
题目三:学习动机理论问题:解释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并讨论其对学习动机的影响。
答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这些需求层次从低到高排列,通常只有当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人们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
在教育中,这一理论对学习动机的影响表现在:1. 学生的基本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得到满足后,他们更可能对学习产生兴趣。
2. 社交需求的满足可以促进学生在小组学习中的合作和交流。
3. 尊重需求的满足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增强学习动机。
2023年教育硕士《心理学》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
![2023年教育硕士《心理学》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a41725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61.png)
2023年教育硕士《心理学》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综合测验(共20题)1.【单选题】从黑暗处到明亮处视觉感受性降低的过程叫()A.嗅觉B.皮肤觉C.皮肤觉D.痛觉2.【单选题】通过检查日光灯零件散障并作修理的思维种类是()思维。
A.具体形象B.抽象C.语词逻辑D.动作3.【问答题】简述气质与性格的关系。
4.【问答题】认知能力是什么意思?5.【填空题】埃里克森认为,心理发展主要是个人与_____________交互作用的结果。
6.【单选题】军事上的伪装是混淆对象与背景的差异,主要利用了知觉的()。
A.恒常性B.理解性C.整体性D.选择性7.【填空题】神经元具有接受信息、传递信息和_________的机能。
8.【问答题】感觉阈限是什么意思?9.【问答题】聚合式思维是指什么?10.【单选题】“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属于什么现象?()A.感觉对比B.感觉适应C.感觉阈限D.错觉11.【填空题】班杜拉认为,个体从事某项活动的动机,在很大程度上与个体对自己从事该项活动胜任与否的判断有关。
他把这种个体对自己是否胜任某种任务的判断和知觉,称之为_________。
12.【单选题】按照记忆的干扰理论,早上起来记忆效果好,这是因为少了()。
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D.自然消退13.【问答题】简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14.【问答题】激奋水平是什么意思?15.【问答题】识记是什么意思?16.【问答题】归因是什么意思?17.【填空题】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和自然条件是________,没有了这个前提和条件,相应的心理就不能发展。
18.【问答题】最近发展区是指什么?19.【问答题】知觉定势是指什么?20.【单选题】不同神经元之间的联系主要是通过()完成的。
A.细胞体B.树突C..突触D.轴突第2卷一.全考点综合测验(共20题)1.【填空题】研究表明,短时记忆的容量大约为_________个组块。
教育心理学考研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考研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20c693f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99.png)
教育心理学考研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什么?A. 学习理论B. 教育实践C. 教学方法D. 学生发展2.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将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几个阶段?A. 2个B. 3个C. 4个D. 5个3. 以下哪个选项是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的核心观点?A. 认知发展是个体的内在过程B. 社会互动对认知发展至关重要C. 认知发展是先天遗传的结果D. 认知发展是环境适应的结果4.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最高层次的需求是什么?A. 安全需求B. 社交需求C. 尊重需求D. 自我实现需求5. 教育心理学中的“自我效能感”概念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阿尔伯特·班杜拉B. 亚伯拉罕·马斯洛C. 让·皮亚杰D. 列夫·维果茨基6.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演绎法7. 教育心理学中的“认知负荷”是指什么?A. 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承受的压力B. 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面临的信息量C. 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消耗的能量D. 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量8. 以下哪个选项是教育心理学中“动机”的分类?A. 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B. 显性动机和隐性动机C. 长期动机和短期动机D. 积极动机和消极动机9. 教育心理学中的“元认知”是指什么?A. 学习者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识和控制B. 学习者对他人认知过程的认识和控制C. 学习者对环境的认知D. 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认知10. 以下哪个选项是教育心理学中“学习风格”的分类?A. 视觉型、听觉型、动觉型B. 抽象型、具体型、混合型C. 理论型、实践型、混合型D. 独立型、依赖型、混合型答案:1-5 DCBDA 6-10 DABBA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12. 描述卡尔·罗杰斯的自我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
教育心理学考研题目及解析答案
![教育心理学考研题目及解析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d13abd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1b.png)
教育心理学考研题目及解析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什么?A. 学习过程B. 教学方法C. 学生发展D. 教育评价2.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儿童在7至11岁之间通常处于哪个发展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3. 以下哪项是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的核心观点?A. 学习是通过教师的指导进行的B. 学习是通过模仿进行的C. 学习是通过发现新信息进行的D. 学习是通过重复练习进行的4.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最高层次的需求是什么?A. 安全需求B. 社交需求C. 自我实现需求D. 生理需求5. 以下哪个概念与自我效能感理论相关?A. 动机B. 认知C. 情感D. 行为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6. 简述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对教育的影响。
7. 描述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中的“信任与不信任”阶段。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8. 论述学习风格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及其对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性。
9. 分析教育心理学中的“认知负荷理论”,并探讨如何通过教学设计减轻学生的认知负荷。
解析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答案:A. 学习过程2. 答案:C. 具体运算阶段3. 答案:C. 学习是通过发现新信息进行的4. 答案:C. 自我实现需求5. 答案:D. 行为二、简答题6. 解析: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社会互动过程,儿童在与更有经验的他人的互动中学习。
这一理论强调了文化工具(如语言、符号系统)在认知发展中的作用,以及“近发展区”概念,即儿童在成人或更有能力的同伴的帮助下能够达到更高的认知水平。
7. 解析: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中的“信任与不信任”阶段发生在婴儿期,通常从出生到18个月。
在这个阶段,婴儿通过与照顾者的互动来发展对世界的信任感。
如果照顾者能够及时响应婴儿的需求,婴儿将发展出信任感;反之,则可能发展出不信任感。
教育心理学考研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考研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634a1c2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6c.png)
教育心理学考研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什么?A. 学习过程B. 发展心理学C. 教育评估D. 学习策略答案:A2.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个体在哪个阶段开始具备逻辑思考能力?A. 感觉运动期B. 前运算期C. 具体运算期D. 形式运算期答案:D3.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最高层次的需求是什么?A. 安全需求B. 社交需求C. 尊重需求D. 自我实现需求答案:D4. 以下哪种学习策略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深度加工策略?A. 重复阅读B. 画图表C. 记忆术D. 精细加工答案:D5. 根据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以下哪个概念描述了个体通过社会互动实现认知发展的过程?A. 内在动机B. 外在动机C. 更近区域D. 发展区域答案:C二、填空题1.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________和________相互作用的科学。
答案:学习者、教育环境2. 在教育心理学中,________是指个体在学习过程中对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答案:记忆3. 布鲁纳的________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
答案:发现学习4. 教育评价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和________学习者的学习成效。
答案:测量、改进5. 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中,青少年期主要面临的冲突是________与________。
答案:身份认同、角色混淆三、简答题1. 请简述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的主要内容。
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环境和认知因素三者相互影响。
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的信念。
这种信念影响个体的选择、努力程度以及坚持面对困难的决心。
自我效能感强的人更可能设定挑战性目标,并在遇到挑战时保持积极的态度。
2. 描述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将个体的道德认知发展分为三个水平,每个水平又包括两个阶段。
第一水平是前习俗水平,包括惩罚与服从导向和个人利益导向;第二水平是习俗水平,包括相互期望、关系和谐导向和维护社会秩序导向;第三水平是后习俗水平,包括社会契约导向和普遍伦理原则导向。
教育心理学考研试题及答案解析
![教育心理学考研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2cec3f3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7d.png)
教育心理学考研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B. 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现象C. 教育与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现象D. 教育方法与学习策略答案:C解析: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和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包括学习者的认知、情感、动机等方面。
2. 下列哪项不是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A. 学习理论B. 教学策略C. 教育政策D. 学生发展答案:C解析: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学习理论、教学策略以及学生的发展等方面,而教育政策属于教育学的研究范畴。
二、多项选择题1. 以下哪些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范畴?A. 认知发展B. 情感态度C. 学习动机D. 学习风格答案:A, B, C, D解析:教育心理学研究的范畴广泛,包括认知发展、情感态度、学习动机和学习风格等多个方面。
2.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A. 教师的教学方法B. 学生的个性特征C. 学习环境D. 社会文化背景答案:A, B, C, D解析:学生的学习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个性特征、学习环境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等。
三、简答题1. 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答案: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经历四个阶段: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认知能力,儿童通过与环境的互动,逐步构建和发展认知结构。
2. 什么是自我效能感?它对学习有何影响?答案: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的信心和判断。
它对学习有重要影响,高自我效能感的学生更有可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面对困难时更有韧性,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四、论述题1. 论述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答案: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强调学生通过探索、操作和发现来学习新知识。
他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而非被动接受。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可以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鼓励学生提出假设并进行验证,从而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硕士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硕士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c54707b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54.png)
硕士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A. 心理现象B. 心理过程C. 心理状态D. 心理特质答案:A2. 以下哪个理论不属于认知心理学?A. 信息加工理论B. 行为主义理论C. 认知发展理论D. 认知失调理论答案:B3. 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青少年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什么?A. 建立自我认同B. 获得自主性C. 克服羞耻感D. 形成信任感答案:A4. 以下哪个选项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组成部分?A. 认知结构B. 心理防御机制C. 情感调节D. 社会学习答案:B5.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儿童在7至11岁通常处于哪个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答案:C6. 学习理论中的强化是指什么?A. 增加行为发生的频率B. 减少行为发生的频率C. 行为的自发性D. 行为的适应性答案:A7. 以下哪个不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一个层次?A. 生理需求B. 安全需求C. 归属与爱的需求D. 完美需求答案:D8. 教育心理学中的“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的?A. 能力评估B. 动机水平C. 情绪状态D. 社会支持答案:A9. 以下哪个是学习策略中的元认知策略?A. 组织策略B. 精细加工策略C. 计划策略D. 监控策略答案:C10.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不包括以下哪项?A. 学习过程B. 教学过程C. 评价过程D. 管理过程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答案: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学习理论、教学策略、评估与测量、学习者差异、动机与情感、认知发展、社会与道德发展、教育环境与文化等。
2. 描述布鲁纳的学习过程理论中的三个主要阶段。
答案:布鲁纳的学习过程理论包括三个阶段:新知识的获取(编码)、知识的转化(整合)和知识的应用(迁移)。
教育心理学考研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考研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2a44d0f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80.png)
教育心理学考研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A. 学习B. 教育C. 心理D. 行为2. 以下哪项不是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演绎法3.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儿童在7-11岁通常处于哪个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4. 以下哪个概念与自我效能感无关?A. 动机B. 情感C. 认知D. 行为5. 教育心理学中的“学习风格”指的是:A. 学习者对学习材料的偏好B. 学习者对学习环境的偏好C. 学习者对学习方式的偏好D. 学习者对学习时间的偏好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布鲁纳的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7. 描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并解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
8. 解释什么是元认知,并举例说明其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9. 论述教育心理学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并举例说明。
10. 论述如何通过教育心理学理论来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答案:一、选择题1. A2. D3. C4. D5. C二、简答题6. 布鲁纳的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构建知识结构的过程。
他提出了螺旋课程设计,主张通过逐步增加复杂性和深度来重复学习主题,以促进深入理解。
7.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在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满足学生的不同层次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8. 元认知是指个体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识和控制。
在学习过程中,元认知帮助学生监控自己的学习进度,调整学习策略,以提高学习效率。
三、论述题9. 教育心理学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包括: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设计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内容;应用学习理论,如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来设计教学方法;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以满足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
教育心理学考研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考研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7ef3d4d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3c.png)
教育心理学考研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A. 教育过程中的心理学现象B. 学习者的个体差异C. 教育过程中的师生互动D. 学习者的认知发展2.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儿童在7至11岁之间通常处于哪个发展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3. 下列哪项不是布鲁纳提倡的教学原则?()A. 动机原则B. 结构原则C. 序列原则D. 反馈原则4. 教育心理学中的“自我效能感”概念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阿尔伯特·班杜拉B. 让·皮亚杰C. 卡尔·罗杰斯D. B.F. 斯金纳5. 以下哪个选项是维果茨基的“近端发展区”理论的核心?()A. 学习者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B. 学习者在成人指导下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C. 学习者在同龄人合作中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D. 学习者通过重复练习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6. 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学龄期儿童面临的主要危机是()A. 自主性对羞愧和怀疑B. 同一性对角色困惑C. 主动性对内疚D. 勤奋对自卑7. 在教育心理学中,以下哪项不是学习策略的分类?()A. 认知策略B. 元认知策略C. 行为策略D. 资源管理策略8. 以下哪个理论不是关于学习动机的理论?()A. 自我决定理论B. 期望价值理论C. 成就目标理论D. 经典条件作用理论9. 在教育心理学中,教师期望效应指的是()A. 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B. 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影响教师的教学方法C. 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D. 所有上述选项10.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以下哪个需求位于最底层?()A. 自我实现需求B. 安全需求C. 社交需求D. 生理需求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学习者的动机?()A. 学习者的内在兴趣B. 学习者的自我效能感C. 学习者的过去经验D. 教师的期望12. 在教育心理学中,以下哪些属于学习者的个体差异?()A. 认知风格B. 学习风格C. 性别D. 年龄13. 以下哪些是促进学习者深层学习的教学策略?()A. 鼓励学生提问B. 提供多种学习材料C. 强调记忆和重复D. 促进学生之间的讨论14. 以下哪些是影响学习者自我效能感的因素?()A. 个人过去的成功经验B. 观察他人的成功经验C. 口头说服D. 情绪状态15. 以下哪些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A. 学习理论B. 教学设计C. 学习者的个体差异D. 教育评价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简述布鲁纳的学习过程三阶段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三、问答题1、简述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的关系。
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不是孤立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是一个统一的总体。
(1)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之间的关系①认识过程是产生情感的基础;②情感过程也反作用于认识过程。
(2)认识过程与意志过程的关系:①认识过程是意志活动的前提;②意志也可以影响人的认识过程。
(3)意志过程和情感过程的关系:①人的情感对意志行动有一定的影响;②意志可以调节人的情感。
2、简述影响人的心理活动的诸因素。
影响人的心理因素很多,概括起来有三类:①环境因素,就是周围所接触到的事物的变化;②机体因素,比如体温的高低或饥渴等等;③心理因素,即心理对心理的影响,如昨天发生的心理对今天发生的心理的影响。
3、简述人的心理的实质。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心理实质是: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4.简述心理学研究的原则。
①客观性原则,即实事求是的原则,应该具备两个条件即所研究的心理和行为应该是可以观察的,又是可以测量的。
②发展性原则,应该将人的心理活动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研究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上心理的发生和发展。
③系统性原则,即对心理现象的研究应该在各个因素的前后联系和相互关系中去分析认识。
④教育性原则,研究的选题、使用方法和程序不应该损害被试的身心发展,而应该符合教育的原则。
第二章心理的生理基础3、中枢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中枢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有二:(1)扩散和集中:在刺激物的作用下,兴奋或抑制过程起初虽然发生于大脑一定部位的神经细胞之中,但它们不是停止不动的,而是要向临近部位的神经细胞传布,这就是兴奋或抑制的扩散。
扩散到一定程度后,它们又逐渐向原来发生的部位聚集,这就是兴奋或抑制的集中。
(2)相互诱导:兴奋和抑制紧密联系着,其中一种神经过程可以引起或加强另一种神经过程,这种现象就是神经过程的相互诱导。
11、相互诱导(负诱导)——中枢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之一。
兴奋和抑制紧密联系着,其中一种神经过程可以引起或加强另一种神经过程,这种现象就是神经过程的相互诱导。
相互诱导分为正诱导和负诱导。
由于兴奋过程引起或加强周围的抑制过程称为负诱导。
相反,由抑制过程引起或加强周围的兴奋过程称为正诱导。
三、简答题1、斯金纳把强化时程表分为哪几种?①正确的反应每次都予以强化②定比间隔强化③定时间隔强④不定比间隔强化,它的效果最好。
⑤不定时间隔强化在实际生活中,最经常受到的是既不定时也不定比的间隔强化。
第三章心理的发生与发展1、人类心理发展的条件是:①遗传素质是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②环境和教育在心理发展中起决定作用;③人的内在需要与外界环境要求之间的矛盾是心理发展的动力。
2、人类心理的基本特点主要包括概括性(凡这样必那样)、目的性(预见性)(要那样就这样)、主观能动性、社会制约性。
第四章感觉和知觉三、问题1、简述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观察力是学生学习活动所不可缺少的能力。
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一般从一下几方面入手:①在观察活动中,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②制定周密的观察计划;③具备观察事物或现象的必要知识;④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⑤学会做观察记录;⑥观察后的归纳和总结;⑦努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与优良的性格特征。
2、*论述知觉的基本特征及在教学中的应用。
知觉作为对事物的综合、整体的反映,其基本特征有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恒常性,认识知觉的基本特征对教学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1)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在进行知觉时,从纷繁复杂的环境中把某些事物或现象当作知觉对象,而把另一些事物或现象当作知觉背景。
知觉的选择性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如刺激强的事物、变化着的事物等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
我们在教学中,可以有意使知觉对象和背景形成鲜明的对比,有意提高知觉对象的活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2)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在知觉一些事物或现象时,不仅能形成关于它的知觉形象,还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对事物加以解释或判断,即从不同方面对它加以理解。
人的知觉的理解性与人的已有的知识经验有密切的关系。
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时,一方面要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增进知觉的理解性,提高教学的效果;另一方面又要注意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当前知觉活动产生的消极定势作用。
(3)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整体性是指把事物或现象的各种属性或各个部分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反映。
在形成对客观事物整体性知觉时,客观事物各个组成部分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强的部分所起的作用,要大于弱的部分,知觉中强的成分决定着知觉整体性特点。
如在小学生的识字教学中,学生容易将字型相近的字写错,如容易将“折”、“析”、“拆”三个字混淆,就是由于“、”在整个字型中是弱的部分。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强化这一“、”,使学生能更清晰地反映事物的整体性。
(4)知觉地恒常性:知觉地恒常性是指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人的知觉映象仍然相对不变。
如视知觉恒常性有颜色恒常性、大小恒常性、亮度恒常性和形状恒常性。
知觉恒常性使人能在不同的情况下,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反映它们,从而使人能在客观环境中正确定向,并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
第五章记忆三、问题1、简述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
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有如下几个:①识记的目的与任务;②活动的内容与性质;③识记的方法;④材料的数量与性质。
2、如何有效合理地组织复习?不是任何复习,都能得到同等的良好效果。
复习的效果决定于复习的合理组织:①正确合理地安排复习时间:首先要及时复习;其次是间时复习比间时复习的效果好。
②复习中的尝试回忆:尝试回忆与识记交替进行,通过尝试回忆了解材料的难点。
③整体复习与部分复习的合理运用:对于不太长的材料,整体复习比部分复习效果好。
但若材料很长,部分复习又比整体复习效果好。
④复习的形式多样化:把新旧材料加以对比来复习,尽可能利用多种分析器的活动,把看、读、写、听结合起来复习。
3、简述记忆表象及其特点。
记忆表象是指人在知觉客观事物后,在人脑中所保存的形象。
但不能把表象看成是知觉的翻版或重复。
记忆表象有三个特点:①直观形象性。
②概括性:表象反映同一事物或同一类事物在不同条件下多次感知过的一般特点,因而它比知觉形象有更高的概括性。
③模糊片断性:表象的形象没有知觉形象那样鲜明、完整和稳定。
4.简述巴甫洛夫的关于记忆的生理机制的理论。
根据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记忆被认为是大脑皮质上暂时神经联系的接通、巩固和恢复。
暂时神经联系的接通,就是识记。
暂时神经联系一旦形成便会在大脑皮质上留下痕迹。
这些痕迹因受到强化而巩固,因不强化而消退,这就是保持和遗忘。
暂时神经联系痕迹在一定条件下的重新活动,就是回忆和再认。
5.遗忘规律的内容。
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揭示了遗忘变量和时间变量之间的关系,又称保持曲线。
这条曲线表明,识记后最初一段时间遗忘较快,以后遗忘逐渐减慢,这就是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
以后的很多研究又丰富了遗忘过程的规律:有意义材料较无意义材料遗忘得慢;数量多的材料遗忘较快;两种相似的材料前后间隔短,则容易相互干扰而造成遗忘;学习程度不够的材料容易遗忘;过度学习50%的材料保持得好一些。
第六章思维与想象三、联系①感、知觉所提供的信息或认识是思维活动的基础;②思维是在感觉和知觉基础上产生的,对客观事物深入和全面的认识必须通过思维活动才能实现。
2、举例说明影响学生掌握科学概念的因素。
在教学条件下,学生掌握科学概念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有:①过去经验,即日常概念的影响。
当日常概念的含义与科学概念的内涵基本一致时,日常概念会促进科学概念的掌握。
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相邻”概念,对学习邻角、邻边具有促进作用。
当日常概念的含义与科学概念的内涵不一致时,日常概念对科学概念的掌握产生消极作用。
如“垂”的概念,日常理解为自上而下,所以在学习几何中“垂线”概念时,也只理解为自上而②变式。
变式时事物的变换样式。
客观事物常常有多种表现形式。
教学中,多提供具有本质属性的变式,有助于科学概念的掌握。
相反如果提供的变式不充分或不正确,则会引起缩小概念内涵或扩大概念外延的错误。
如直角三角形的教学中,可以提供多种直角三角形的变式,有助于学生对概念的掌握。
③词语的运用。
掌握科学概念需要丰富的感性知识作基础。
借助于词可以对感性材料进行抽象与概括,揭露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共同特征。
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通过语词描述来提供某些感性的情境,以帮助学生正确掌握概念。
④定义。
定义是用简洁、明确的语言来表达概念的内涵。
通过下定义可以把概念的内涵固定化,从而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的实质。
在教学中下定义要适合学生的接受能力与知识水平。
3、试述创造思维及其创造思维的特点。
创造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水平,是创造活动的一种思维。
创造思维具有一般思维的特点,又不同于一般思维。
它有以下特点:①创造思维一般是与创造活动联系在一起的。
文艺创作、科学发现或技术革新等活动都需要创作思维。
创造思维具有新异或独特性。
②创造思维既是发散式思维与聚合式思维的统一,又是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统一。
创造思维过程是在已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想象、构思,因而它又是思维与想象的有机统一。
③创造思维往往具有突发性,即灵感在其中起重要作用。
⑤创造思维是一种连续的思维品质,是思维的深刻性、广阔性、独创性、敏捷性的综合表现。
4、分析与综合的关系。
两者在认识过程中总是相互联系的。
①没有分析就不可能有综合,通过对事物的分析,人的认识才能够深入;离开了分析对事物的整体认识是肤浅的。
②只有分析没有综合。
分析的材料将是孤立的没有联系的,也不能形成对事物完整全面的认识。
③此外,分析为最初的综合所指引,分析又是进一步综合的手段、途径和方法。
5、常用的比较方式有哪几种?①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比较②对事物的发展进行纵向比较③对事物的各种关系进行比较6、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①人的知觉特点,主要是知觉的整体性②定势,包括知觉定势和思维定势,突出表现在功能固定上③已有的知识经验与动机,中等强度的动机有利与问题的解决。
解决比较容易问题时,动机强度应该偏高;在解决很困难的问题时,要获得最佳效率,动机程度应偏低。
④个性差异,表现在个性倾向性性格特征以及智力等方面。
7、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①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求知欲,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②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聚合思维③发展学生创造想象能力④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创造活动,正确评价有创造力的学生。
8、思维的品质。
①思维的广阔性,能全面细致地考虑问题②思维的批判性,使自己的思维受到已知客观事物的充分检验,是以思维的广阔性为基础的③思维的深刻性,深入到事物的本质里面去考虑问题,是以批判性为前提的④思维的灵活性,一个人的思维活动能够根据客观情况变化而变化⑤思维的敏捷性,能在很快的时间内提出解决问题的准确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