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9.1 生活需要法律 学案(无答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9.1 生活需要法律 导学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9.1生活需要法律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举例与生活相关的法律,感受法律与生活息息相关,初步树立尊重法律、敬畏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
2、通过了解法律的产生和法制化进程,初步培养用历史的、发展的观点认识法治,知道法治建设对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
【重点】树立尊重法律、敬畏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
【难点】树立尊重法律、敬畏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
【自主学习】一、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1、我们在生活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和(),不仅需要依靠()、()、()来协调,而且需要()来调整。
每一部法律都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对生活加以()和调整。
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2、作为()的调节器,法律不仅服务于人们的(),而且指导着人们()的生活。
3、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
我们一生都享有法律规定的(),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
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和发展的空间。
二、法治的脚步1、法律是()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判断是非曲直、()和纠纷的标尺。
2、法治就是依法对国家和()进行治理,强调()、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
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
3、党的()提出了全面推进()的总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
党的()报告进一步把坚持全面()确定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之一。
【合作探究】探究一:法律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学生阅读分享教材P85探究与分享,探讨:1.上述行为都是自觉的吗?2.有人认为,只要不违法犯罪,不惹上官司,法律就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
你赞成这一观点吗?探究二:法律规定了我们的权利和义务学生阅读教材P86探究与分享,分辨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探讨:说说上述内容中哪些是我们的权利,哪些是我们的义务。
探究三:法律的产生及发展1.学生阅读分享教材P87相关链接,了解中外法律的产生。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9.1 《生活需要法律》 教案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9.1 《生活需要法律》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生活需要法律》是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的一部分,旨在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认识到法律对个人和社会的规范作用。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知道法律对生活的影响,并能够遵守法律,维护自身权益。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但对法律的具体内容和作用可能理解不深。
他们对法律的认识大多来源于日常生活和媒体,缺乏系统性和深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出发,逐步理解和掌握法律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意识和能力。
3.引导学生认识法律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提高法律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学生如何在生活中遵守法律,维护自身权益。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和意义。
2.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法律的认识和体会。
3.角色扮演法:模拟生活场景,让学生亲身体验法律的作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2.制作课件,展示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3.准备角色扮演的场景和剧本。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案例,如交通事故,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没有法律,这种情况应该如何处理?让学生认识到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介绍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让学生了解法律是对个人和社会的规范,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保障。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法律的认识和体会。
每组选一个代表进行汇报,总结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巩固(5分钟)通过角色扮演法,模拟生活场景,让学生亲身体验法律的作用。
如模拟购物时遇到侵权行为,如何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除了法律,还有其他方式可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吗?让学生认识到法律只是其中一种手段,还需要道德、自律等共同努力。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9.1 生活需要法律 学案(无答案)

探究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1.学生分享教材P88相关链接、了解我国的法治进程。
2.学生分享教材P88下面探究与分享,了解近年来我国推进法治建设的举措。
四、点拨提升、解决疑难
五、理解识记、巩固消化
9.1生活需要法律
日期:第次作业等次:
①未成年人享有法律所赋予的权利,成年后才需承担相应的义务
②法律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既受到法律的约束,也受到法律的保护
③我们一生都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④法律不仅服务于人们的当前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的未来生活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6.下列各项中哪种做法没有遵循法律()
一、单项选择题
1.我们出生后,父母会给我们报户口;十八岁前,我们受《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保护;成年后,走上工作岗位,又与《劳动法》紧密相连;到了一定年龄,我们又将依据相关法律退休。这些经历说明()
A.公民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B.儿童时期与法律无关
C.成年人与法律的联系更紧密D.法律对人们无能为力
2.在社会生活中有许多规定,如“严禁考试作弊”、“严禁酒后驾车”、“严禁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等。这样规定是因为()
见书中运用你的经验
二、读书独学、完成预习:
1.我们在生活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矛盾和纠纷,不仅需要依靠道德、亲情、友情来协调,而且需要来调整。
2.我们的生活与法律。
3.作为社会关系的调节器,法律不仅服务于人们当前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
4.法律是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的标尺。
C.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法律是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
9.1生活需要法律(教案)-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同步备课配套教案

9.1生活需要法律(教案)-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同步备课配套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生活需要法律”的意义和重要性;2. 掌握生活中常见的法律知识,包括交通安全、知识产权、合同法等;3.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提高他们的法律素质。
二、教学重难点:1. 生活需要法律的重要性和意义;2.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三、教学过程:1.引入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或者事例的方式进行引导,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都需要法律的保障。
例如:图片展示街头巷尾的交通标志、商家的店铺牌匾和价格牌、消费者的商品购买合同等等,让学生感受到身边的一切都和法律密不可分。
2.讲解(1)生活需要法律所谓“生活需要法律”,是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问题都需要通过法律的调解、规范和保护来解决。
例如:购买商品、签订合同、合法行驶、保护知识产权等等,都需要经过法律的支持和保障。
(2)法律知识普及了解常见的法律知识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也是每个人的义务。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和遵守法律规范。
3.案例分析老师和学生一起观看和分析一些真实的案例,让学生反思、总结和引申。
例如:近年流行的网购退货纠纷,如果不了解相关的消费保障法律知识,很容易被商家欺骗或者自己的利益受损。
4.游戏体验通过课堂小组活动,让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并合作完成一个“法律宝藏”的游戏,以便更好的了解和应用生活中常见的法律知识。
例如:学习交通法规、知识产权法规等。
5.巩固老师针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场景,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
例如:如果你的朋友开车超速,你该怎么劝他?如果你在商场买到假货,你该怎么处理?如果你的知识产权被侵犯,你该怎么维权?6.作业布置让学生在家中或者课堂上进行一个法律保护的PPT或者小报的制作,以便加深自己的法律素质。
四、板书设计:生活需要法律常见的法律知识交通安全知识产权合同法五、教学反思:这堂课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让学生从小懂得保护自己的权益和遵守法律规范。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9.1生活需要法律学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9.1生活需要法律学案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第1课时生活需要法律【基础知识】1.为什么说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为什么】(1)法律就在我们________。
①我们在生活中形成的各种__________,以及由此产生的________和________,不仅需要依靠道德、亲情、友情来协调,而且需要________来调整。
②每一部法律都是应________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的,又对生活加以________和__________。
(2)法律已经深深地嵌入我们的生活之中,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法律需要调整________,不仅服务于人们当下的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
(3)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
2.什么是法律?【是什么】法律是____________意志的体现,是用来__________、__________的工具,也是调整__________、判断____________、处理____________的标尺。
3.什么是法治?【是什么】法治是________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法治的重要性【为什么】(1)法治是人们共同的____________,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____________。
(2)法治助推________的实现,是实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必由之路。
5.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是什么】建设____________________,建设____________。
【基础达标】1.一个人从出生到去世都和法律结有不解之缘,我们一生都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 下册 第四单元 9.1 生活需要法律 教学案(无答案)

重点
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法治的意义
难点
法律的产生和本质
教学过程
内容及流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
备注
明
确
目
标
1、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1、复习提问,检测上节课知识。
(1)怎样在集体共建中尽责?
(2)民主制定规则的目的是什么?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在社会生活中有许多规定,如“严禁考试作弊”“严禁酒后驾车”“严禁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等。这样规定是因为( )
A.人们不能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
B.维护良好秩序必须限制人们的自由
C.道德比法律更有约束力
D.社会生活离不开共同的法律
4、全民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指的是什么?
内容及流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
备注
检
测
目
标
1.我们出生后,父母就会到当地的派出所给我们报户口;十八岁之前,我们会受到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保护;成年后,我们将走上工作岗位,又与劳动法紧密相连;到了一定年龄,我们又将依据相关法律退休。这些经历说明( )
A.公民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B.儿童时期与法律无关
C.成年人与法律的联系更紧密 D.法律对人们无能为力
(二)法律与个人
活动二:权利义务相伴一生
思考:(多媒体出示此材料及问题)
李华参军前是个勤奋学习的学生,2014年复员后到电厂工作,由于工作努力,又被评为县人大代表。他每月寄800元钱给乡下年迈的父母,并自觉交纳个人收入调节税。
材料中的李华享有了哪些权利?履行了哪些义务?将下面的表格填写完整。
想一想:法律与个人有什么关系?
2.当经济发展向“互联网+”时代迈进时,“+”后面就少不了法治。如果说,互联网技术与平台提供了“风口”,那么,必须让法治成为“翅膀”,为经济发展助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9.1 生活需要法律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导学案 (1)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导学案【自主学习】----【交流展示】1、就在我们身边。
我们在生活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矛盾和纠纷,不仅需要依靠道德、亲情、友情来协调,而且需要来调整。
每一部法律都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又对生活加以。
2、法律已经深深地嵌入我们的生活之中,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法律通过调整社会关系,不仅服务于人们当前生活,而且着人们未来的生活。
3、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
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__________和的空间。
4、法律是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
5、法治就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法律至上。
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 。
.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的重要标志。
6、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
7、法治助推中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的必由之路。
【合作探究】----【交流展示】探究一:运用你的经验阅读教材84页(1)图片中有哪些法律?能再列举一些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吗?(2)如果没有这些法律,我们的生活会怎样?探究二:探究与分享阅读教材85页(1)上述行为都是自觉的吗?(2)有人认为,只要不违法犯罪,不惹上官司,法律就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
你赞成这一观点吗?探究三:探究与分享阅读教材86页材料中的内容哪些是我们的权利?履哪些义是我们的务?探究四:探究与分享阅读教材87页(1)法律产生之后,人类走上依法治国的道路了吗?为什么?(2)法治强调的是自由、平等、公平、正义。
你期待的法治国家是什么样的?探究五:探究与分享阅读教材88页近年来,我国推进法治建设的举措有哪些?【拓展延伸】与同学分享中华民族法制文明史上秉公执法、惩恶扬善的历史故事。
【巩固练习】1.在日常生活中,法律如同空气和水一样,时刻与我们相伴。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9.1 《生活需要法律》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9.1 《生活需要法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生活需要法律》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法律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认识到法律对个人的保护作用,以及遵守法律的重要性。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掌握法律的作用和意义,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对于生活中的规则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法律的认识可能较为片面,理解不够深入。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法律,理解法律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提高法律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知道法律的作用和意义。
2.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提高法律素养。
3.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法律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法律的基本概念。
2.法律的作用和意义。
3.如何在生活中遵守法律,提高法律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和意义。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对法律的认识。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参与模拟法庭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资料,用于分析和讨论。
2.准备模拟法庭道具和资料,用于实践操作。
3.制作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生活中的一些法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中缺少了什么?让学生认识到法律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介绍法律的基本概念,解释法律的作用和意义。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法律对个人的保护作用。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遵守法律?如何提高法律意识?讨论结束后,各组汇报讨论成果。
4.巩固(10分钟)进行模拟法庭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法律的作用。
活动结束后,让学生分享感受和收获。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法律在现代社会的作用和意义。
让学生了解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益等方面的重要性。
部编版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9.1生活需要法律导学案(1)【2套合集】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9.1生活需要法律导学案(1)查汗淖尔学校师生共用教学案年级:七年级科目:政治执笔:审核:内容:生活需要法律课型:新授课时:一课时总案数一、自主学习(一)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1.法律是___________的重器,为我们的成长提供文明有序、和谐自由的空间。
生活离不开法律的________和________。
2.每一部法律都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又对生活加以________和________。
我们的生活与________息息相关。
3.作为________的调节器,法律不仅服务于人们的当前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________的生活。
4.我们一生都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________,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________。
(二)法治的脚步5.法律是___________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___________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________。
6.法治就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___________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6.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即建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建设___________________。
法治助推________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二、合作探究1.当经济发展向“互联网+”时代迈进时,“+”后面就少不了法治。
如果说,互联网技术与平台提供了“风口”,那么,必须让法治成为“翅膀”,为经济发展助力。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法律是用来管理社会的工具,网络生活也离不开法律②只要有了规则,就能保障安定有序③所有规则都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④法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标志,法治可以保护网民的合法利益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2.某地公安局接到一超市报警后,不及时出警,导致抢劫犯携赃款逃脱。
[整理]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9.1 生活需要法律 学案共3篇
![[整理]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9.1 生活需要法律 学案共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da5d6684693daef5ef73daf.png)
【巩固训练】1.法治建设,人人受益。
近年来,我国推进法治建设的举措有()①修改食品安全法②每年评选“感动中国人物”③加强网络版权监管,打击侵权盗版,保护知识产权④多起重大刑事冤假错案根据疑罪从无原则得到纠正,并依法给予国家赔偿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下面漫画能够体现的道理有()①法律深深地嵌入我们的生活之中②法律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③法律服务于人们的当前生活,也指导着人们的未来生活④法治有利于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实践探究】材料一:封建社会法律由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国王或者大臣制定:资本主义社会法律由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议会制定;社会主义社会法律由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人民议会制定。
如:中国的法律是由代表广大人民利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这就是法律的基本精神,即它所代表的利益阶层。
材料二:要避免法律和人类社会主客体地位颠倒的情况发生,确立起人的主体地位和对法律制度的深刻反思。
因此,执法者在执法过程中,不仅要熟记法律制度,还要深谙法律的基本精神,如:“法律的基本精神就是要在分清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上,弘扬正气、匡扶正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2)“法律的基本精神就是要在分清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上,弘扬正气、匡扶正义。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法治的理解。
参考答案自我检测:1.D 2.D 3.D 4.C巩固训练:1.D 2.D【实践探究】(1)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2)法律是用来크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
(3)法治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生活需要法律审核:_________ 班级:______ 组号: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达成等级:________9.1 法律在我们身边生活需要法律[教法学法]“四步三查”自主发展。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9.1 生活需要法律 学案

9.1 生活需要法律【学习目标】知识目标:知道生活离不开法律,懂得治理国家需要法律。
能力目标:列举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和分析有关案例,培养学生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技能和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到生活中法律无处不在,生活离不开法律;树立法制观念,做自觉守法、护法的好公民。
【学习重点】生活离不开法律【学习难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导学过程】自主学习发现问题【新知先学】一、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为什么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1)法律就在我们________。
①我们在生活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矛盾和纠纷,不仅需要依靠道德、亲情、友情来________,而且需要________来调整。
②每一部法律都是应________而制定和颁布,又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
(2)法律已经深深地嵌入我们的生活之中,渗透到社会的____________。
法律不仅服务于人们的当前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
(3)法律与我们每个人____________,相伴一生。
我们一生都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二、法治的脚步1.习惯与法律(1)原始社会没有法律,人类用________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这些习惯靠人们________遵守。
(2)国家产生之后,统治阶级开始有意识地________法律。
2.法律的含义法律是________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________,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________。
3.法治的含义法治就是依法对________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________,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________,依法办事。
4.法治的意义(1)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________。
(2)法治助推________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____________。
(最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_9.1《生活需要法律》教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9.1生活需要法律教案【学习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初步树立尊重法律、敬畏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树立法治观念,养成自觉守法的习惯。
能力目标:初步培养用历史的、发展的观点认识法治建设进程的能力,依法治国对实现中国梦的推动作用。
知识目标:了解法律的产生和法治化的进程,了解法治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重点】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难点】法治的脚步【学法】情景探究法小组合作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8·19徐玉玉电信诈骗案2016年8月19下午,打到家里的一个电话让徐玉玉欣喜不已。
家住山东临沂的徐玉玉今年考上了南京邮电大学,由于家庭困难,她向教育部门申请了助学金,这个来电通知她马上就可以领到这笔助学金。
2016年8月21日,徐玉玉伤心欲绝,郁结于心,最终导致心脏骤停,虽经医院全力抢救,但仍不幸离世。
2016年9月27日,徐玉玉电信诈骗案的头号犯罪嫌疑人陈文辉投案自首。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挂牌督办的徐玉玉被电信诈骗案,经山东省临沂市人民检察院审查终结,于2017年4月17日向临沂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提起公诉。
[3] 2017年7月19日上午,山东省临沂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被告人陈文辉等诈骗、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一审公开宣判,以诈骗罪判处被告人陈文辉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想一想:材料表明了法律怎样保护我们的生活?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提示:学生可以从法律作用、执法管理、百姓生活等不同的角度思考)教师总结:法律是治理国家的重器,为我们的成长提供文明有序、安全稳定的空间。
法律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这节课就让我们来探讨法律与生活的关系这个话题。
二、学习新课(一)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1、运用你的经验我们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都离不开法律。
设问:(1)你能再列举些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自法律吗?(2)讨论:如果没有这些法律,我们的生活会怎样?总结:法律就在我们的身边2、探究与分享(1)出示图片和文字,设问:上述行为都是自觉的吗?(2)议一议:有人认为,只要不违法犯罪,不惹上官司,法律就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
[优选]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9.1 生活需要法律 学案(无答案)(一)共3篇
![[优选]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9.1 生活需要法律 学案(无答案)(一)共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b9cefae700abb68a982fbf4.png)
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第九课第1课时生活需要法律一、学习目标1.知道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通过对生活与法律关系的学习,能够体会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通过对法治的学习和思考,提高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能力和归纳能力。
二、自主预习1.作为社会关系的,法律不仅服务于人们的当前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
2.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判断、处理和纠纷的标尺。
3. 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4.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三、合作探究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以讨论依法治国为主题,这在党的历史上尚属首次。
四中全会提出建设“法治体系”,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1)全会专题讨论依法治国问题,这在党的历史上尚属首次。
说明了什么?(2)在这次会议上,提出了全民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说说这项总目标指的是什么。
(3)学校组织了一系列活动,如班会课、黑板报、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来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请你参加这次的活动,说说法治的重要性。
四、随堂演练1.我们出生后,父母就会到当地的派出所给我们报户口;十八岁之前,我们会受到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保护;成年后,我们将走上工作岗位,又与劳动法紧密相连;到了一定年龄,我们又将依据相关法律退休。
这些经历说明( ) A.公民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B.儿童时期与法律无关C.成年人与法律的联系更紧密D.法律对人们无能为力2.当经济发展向“互联网+”时代迈进时,“+”后面就少不了法治。
如果说,互联网技术与平台提供了“风口”,那么,必须让法治成为“翅膀”,为经济发展助力。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法律是用来管理社会的工具,网络生活也离不开法律②只要有了规则,就能保障安定有序③所有规则都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④法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标志,法治可以保护网民的合法利益A.①② B.③④C.②③ D.①④3.在社会生活中有许多规定,如“严禁考试作弊”“严禁酒后驾车”“严禁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等。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9.1《生活需要法律》word教案

9.1 《生活需要法律》教课方案课题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旁》——生活需要法律单元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感情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觉法律对生活的保障作用;初步建立尊敬法律、敬畏法律、遵守纪律的意识学习能力目标初步形成自觉依据法律要求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知道生活需要法律保障,人的一世与法律相伴;认识法律的产生和法治化的进度;知道法律是一种特别的行为规范要点生活与法律息息有关难点法律的产生和实质学法资料剖析、小组议论、自学教法资料剖析、视频体验教课过程教课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企图导入新课播放视频公益广告宣传片《以人为本,法治中观看视频感知法律与生活国》的关系讲解新课第一板块生活与法律息息有关让学生认识与生谈谈生活中的法律活中想关的法律我们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都离不开法律。
多媒体展现家庭、学校、社会生活的法律研究活动:运用有关的法律解决实质事例。
学生针对实质让学生加强对波及道德法律有:老年人权益保护法、义务教事例学会运用“法律与生活息育法、环境保护法、花费者权益保护法、食品安全法律。
息有关”这一主法等等。
从中得出结论: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题的理解关,法律已经浸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播放视频《一世相伴,哪些法律在保护你》观看视频理解法律相伴我们一世看法争鸣:有人以为,只需不违纪犯法,不惹上官司,法律就会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
你同意这一观指引学生进一步领会法律与生活点吗?息息有关研究与分享——试一试练一练P86 资料认识生活中的帮助学生理解法1、连完线,大家有什么感觉?法律知识律社会生活和睦2、请将左边的内容进行分类,指出哪些是我学生连线、思有序的保障们的权益,哪些是我们的义务?考问题理解法律规定人3、我们能否能够只享授权益,不执行义务?们权益和义务,陪伴我们生命成长的全过程设置小组议论:生活中假如没有这些法律,那我们学生疏成四个领会法律与生活的生活会怎么样?小组进行议论息息有关,过渡到法律的产生第二板块法治的脚步展现资料: 1、《左传》记录:“夏有乱政 ,而作读资料思虑问理解“国产业生禹刑。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9.1 生活需要法律教案

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感受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了解法治的含义和意义,知道法治建设对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增强法治观念。
难点
了解法治发展的进程,初步培养用历史的、发展的观点认识法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6月以来国家颁布的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视频。
观看视频,
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初步了解生活与法律的关系。
老师提问:法治强调的是自由、平等、公平、正义。你期待的法治国家是什么样的?(从政府、法院、社会成员三个方面回答。)
学生活动:讨论思考,并回答意见。
老师总结:
政府:自觉依法行政,严格依法办事,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
探究活动四:
老师提问:通过观看中国法治化进程的视频,谈一谈我国不断推进法治化进程有什么重要意义?
老师总结:法律的产生
原始社会没有法律,人类用习惯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这些习惯靠人们自觉自愿遵守。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国家产生之后,统治阶级开始有意识地创制法律。
探究活动三:
老师提问:有了法律人类就走上了依法治国的道路了吗?为什么?
学生活动:结合材料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展示人类社会从人治到法治发展的流程图。老师引导学生明白法治产生的过程。
知识拓展:
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屡屡曝出,2016年11月11日,公安部等九部门印发了《关于防治中小学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对屡教不改的学生,应登记在案并将其表现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必要时转入串门学校就读。对构成违法犯罪的学生,区别不同情况,责令监护人严加管教,必要时可由政府收容寄养,或给予相应的行政、行事处罚。
讲授新课
师总结:可见生活中我们与法律那么近,好了接下来我们进入新课的学习。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9.1生活需要法律学案

封建社会法律由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国王或者大臣制定:资本主义社会法律由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议会制定;社会主义社会法律由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人民议会制定。
如:中国的法律是由代表广大人民利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这就是法律的基本精神,即它所代表的利益阶层。
确立起人的主体地位和对法律制度的深刻反思。
因此,执法者在执法过程中,不仅要熟记法律制度,还要深谙法律的基本精神,如:参考答案自我检测:1.D 2.D 3.D 4.C巩固训练:1.D 2.D【实践探究】(1)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2)法律是用来크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
(3)法治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9.1生活需要法律导学案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9.1生活需要法律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举例与生活相关的法律,感受法律与生活息息相关,初步树立尊重法律、敬畏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
2、通过了解法律的产生和法制化进程,初步培养用历史的、发展的观点认识法治,知道法治建设对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
【重点】树立尊重法律、敬畏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
【难点】树立尊重法律、敬畏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
【自主学习】一、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1、我们在生活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和(),不仅需要依靠()、()、()来协调,而且需要()来调整。
每一部法律都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对生活加以()和调整。
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2、作为()的调节器,法律不仅服务于人们的(),而且指导着人们()的生活。
3、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
我们一生都享有法律规定的(),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
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和发展的空间。
人教版道德和法治七年级下册 9.1 生活需要法律 学案

第九课第一框生活需要法律知识点一: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1.法律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的_____中。
2.法律______,深深地嵌入我们的生活之中。
3.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______。
自测:“日月星,花鸟虫,因时序,相平衡;循轨道,行车船,有规矩,成方圆。
”这句古训揭示了一个重要的道理是()A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B画圆要有规,无规就画不成圆C制方要有矩,无矩就制不出方D人的活动要受思想动机、目的、愿望的支配知识点二:法治的脚步4.法律产生之后服务于人类社会生活。
法律是_____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____,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____。
5.法治就是依据______的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____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6.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是现代国家最文明、最合理的_____。
7.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______。
8.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__________。
自测:中国共产党在总结长期治国理政经验基础上提出的治国基本方略是的()A以德治国B依法行政C依宪治国D依法治国答案:知识点一:1.生活2.无处不在3.相伴一生自测:A知识点二:4.统治阶级工具标尺5.法律服从6.治理模式7.必由之路8.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自测:D【问题梳理】1.为什么我们的生活需要法律?①每一部法律都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的,又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
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②法律通过调整社会关系,不仅服务于人们当下的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
③我们一生都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2.法律是如何产生的?①原始社会没有法律,人类用习惯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这些习惯靠人们自觉自愿遵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
第一框生活需要法律
【学习目标】
1.认识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2.了解法律的产生及其发展,认识法治对于推动中国梦实现的重要作用。
3.养成自觉遵守法律的习惯,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
【重点难点】
重点:法律与生活息息相关
难点:理解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一、设问导读
(一)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1.法律是________的重器,为我们的成长提供文明有序、和谐自由的空间。
生活离不开法律的________和________。
2.每一部法律都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又对生活加以________和________。
我们的生活与________息息相关。
3.作为________的调节器,法律不仅服务于人们的当前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________的生活。
4.我们一生都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________,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________。
(二)法治的脚步
5.法律是________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________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________。
6.法治就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________、________,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________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6.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即建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建设________________。
法治助推________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二、自学检测
1.我们出生后,父母就会到当地的派出所给我们报户口;十八岁之前,我们会受到《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保护;成年后,我们将走上工作岗位,又与《劳动法》紧密相连;到了一定年龄,我们又将依据相关法律退休。
这些经历说明( )
A.公民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B.儿童时期与法律无关
C.成年人与法律的联系更紧密
D.法律对人们无能为力
2.“法律用处大,处处需要它。
国家行法治,兴旺又发达。
权益受伤害,维权要靠法。
我们青少年,人人要守法。
守法又护法,利民利国家。
”《普法歌》告诉了我们法律和法治对国家的重要作用。
下列属于依法治国的总体目标的是( )
A.服务于人们的生活,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国
B.统治国家、管理社会,打击贪污腐败现象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D.把我国建设成为超级大国
3.下列各项中哪种做法没有遵循法律( )
A.小国年满18周岁,积极报名参军
B.王师傅开了一间小作坊,赚了钱不忘纳税
C.初中生王小梅成绩不太好,辍学到南方打工
D.李阿姨从企业下岗后,自谋职业,生活路子越走越宽
4.法律作为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它规定我们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
这说明法律能够( )
A.保护我们合法权益不受非法侵害
B.限制我们的人身自由
C.指引我们行为的方向
D.赋予我们权利
三、合作探究
1.当经济发展向“互联网+”时代迈进时,“+”后面就少不了法治。
如果说,互联网技术与平台提供了“风口”,那么,必须让法治成为“翅膀”,为经济发展助力。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法律是用来管理社会的工具,网络生活也离不开法律②只要有了规则,就能保障安定有序③所有规则都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④法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标志,法治可以保护网民的合法利益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某地××局接到一超市报警后,不及时出警,导致抢劫犯携赃款逃脱。
该超市将××局告到人民法院,人民法院依法判决该××局赔偿该超市经济损失5万多元。
这说明( )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就是依法治国、法律至上②依法治国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的必由之路③法治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④××局不在我国法治体系之内,不受法律监督,不必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四、拓展延伸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以讨论依法治国为主题,这在党的历史上尚属首次。
四中全会提出建设“法治体系”,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1)全会专题讨论依法治国问题,这在党的历史上尚属首次。
说明了什么?
(2)在这次会议上,提出了全民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说说这项总目标指的是什么。
(3)学校组织了一系列活动,如班会课、黑板报、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来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请你参加这次的活动,说说法治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