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管理案例公司婴儿奶粉危机的经验与教训精编WORD版
危机管理—三鹿奶粉事件
一、分析三鹿奶粉的危机管理方法的成败1、缺乏危机管理机构。
建立强有力的危机处理机构,是减轻危机杀伤力的重要保证。
从这次事件看,三鹿正缺乏这样一个能统领全局的组织机构。
在事件暴发之初,假如三鹿能有一个强有力的危机处理机构,迅速行动起来,不管人们的怀疑是否正确,而遵循“消费者利益至上”原则,在第一时间叫停出售人们怀疑的问题产品,并进行质量检测。
无论最终产品有无问题都公之于众,此举都会给企业赢得负责任的形象。
然而,三鹿并没有成立这样强有力的组织机构,这是最大的失策,最终酿成了一场灾难。
2、缺乏应对危机的处置方案。
其实,三鹿如果早作反应,尽快地展示自己负责任的企业形象,或许会使危机的影响程度减小很多。
但是,三鹿从2008年8月就知道自己的奶粉出了问题,但是一直用笨拙的手段去掩盖其事实的真相。
在危机发生前后,三鹿始终没有形成一个富有实质性和预见性的危机处理方案,来加以贯彻实施。
以致最后公司副总裁出来宣读“公开信”及道歉都无济于事。
3、缺乏有效沟通渠道。
从整个事件看,三鹿没有与社会公众和有关媒体进行卓有成效的沟通,赢得各界的理解和同情,这是三鹿致命的弱点。
早在今年四月份就有媒体暴出食用“某品牌”奶粉导致婴儿肾结石,而“某品牌”就是暗指三鹿。
可是,三鹿却没有反应。
三鹿事件发生不久就已经开始着手考虑婴幼儿赔偿问题,他们的目的在于安抚消费者,一两年内不让他们开口。
这说明三鹿缺乏与消费者和媒体有效沟通的渠道,日常经营中根本不注意收集市场、媒体、乃至消费者等各方面的情报,也是三鹿失败的最终原因。
4、形象修复能力差形象修复理论建立在“个人或组织最重要的资产是它的声誉”的假设之上,三鹿集团为了其声誉可以说是不择手段,从刚开始的否认事实、转移视线,到逃避责任,以至到最后了还在为自己的事实狡辩。
因此,三鹿集团在这次危机处理中,是失败的。
二、相应可行性措施(社会责任和管理道德角度)1、危机防范危机防范是危机管理中最重要,成本代价最低的环节。
经典管理学案例-雀巢公司婴儿奶粉危机的经验与教训
雀巢公司婴儿奶粉危机的经验与教训20世纪70年代初,人们开始对在发展中国家推广并销售婴儿奶粉而感到不安。
因为有证据表明,西方跨国公司任意销售的奶粉导致婴儿营养不良。
媒介对此已有报道,但那些西方公司却无所反应。
1977年,一场著名的“抵制雀巢产品”运动在美国爆发了。
美国婴儿奶制品行动联合会的会员到处劝说美国公民不要购买“雀巢”产品,批评这家瑞士公司在发展中国家有不道德的商业行为,对此雀巢公司只是一味地为自己辩护,结果遭到了新闻媒介更猛烈的抨击。
整个危机持续了10年之久,正如美国新闻记者米尔顿·莫斯科维兹所言,“抵制雀巢产品”运动是“有史以来人们向大型跨国公司发起的一场最为激烈和最动感情的战斗”。
直到1984年1月,由于雀巢公司承认并实施世界卫生组织有关经销母乳替代品的国际法规,国际抵制雀巢产品运动委员会才宣布结束抵制运动。
美国一个主要的抵制运动团体负责人道格拉斯·约翰森说:“雀巢公司现已成为整个商业社会的模范,它创立了一种新的企业行为标准。
”得到社会有关各方支持的产品抵制组织,作为国际社会上一支合法且非常有用的力量,它不仅对雀巢公司,而且对其他跨国企业的经营活动提出了新的问题。
抵制运动的结束也表明营利组织能够经常性地对社会关注作出积极反应,以向社会负责。
让我们回过头来看一下,其实这场产品抵制运动是完全可以避免的,问题出在这家大型的跨国公司未能尽早地注意到社会公众的合法要求,与社会上那些有影响的决策人物的传播沟通工作也做得不好。
不幸的是,整个商业社会尤其是这家公司,往往不能正确地对待社会活动家的批评建议,该公司甚至对一些教会领袖所提出的严肃的道德问题都采取了冷漠的态度,一味强调所谓的科学性和合法性,结果非但没令人感到公司关心社会公众提出的问题,相反还给人留下了公司不肯让步的坏印象。
显然,这样的传播沟通是失败的。
当婴儿奶制品问题在1970年第一次被人们提出来时,雀巢公司试图把它作为营养健康问题予以处理,公司提供不少科学和有关的数据分析,但问题并没得到解决,人们因感到雀巢公司忽视了他们合法和严肃的要求而对公司敌意倍增。
某奶粉危机公关处理案例分析
某奶粉危机公关处理案例分析某奶粉危机公关处理案例分析概述:奶粉危机是指因为奶粉产品质量问题而引发的公众关注和声讨。
这类危机往往对企业形象和品牌声誉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公关处理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通过对某奶粉危机公关处理案例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如何有效应对奶粉危机,保护企业形象和品牌声誉。
案例背景:某奶粉公司因为产品中发现过量的有害物质,导致消费者对其产品质量产生怀疑,引发了广泛关注和批评。
为了遏制危机蔓延并恢复消费者对该公司的信任,该公司决定积极应对危机,并通过公关手段进行危机管理。
公关处理策略:1. 及时回应并道歉:公司首先公开致歉,表达对消费者的歉意,并承诺会积极处理问题。
这样可以传递出公司对于危机的重视程度,展现出负责任的态度。
2. 成立危机管理团队:公司成立专门的危机管理团队,集中处理危机事务。
该团队由高级管理人员、公关专家和法律顾问组成,旨在更好地应对危机和制定有效的危机管理计划。
3. 透明度和信息公开:公司公开披露危机的真实情况和处理进展,及时回应消费者和媒体的质疑。
通过积极回应媒体关注和主动公开信息,可以缓解公众对于危机的担忧和猜测,并建立起透明度和信任。
4. 敏锐感知和积极回应社交媒体:企业需要密切关注社交媒体上的舆论倾向和消费者意见,及时回应疑问和批评。
通过与消费者直接互动,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满足消费者需求,重建消费者对该企业的信任。
5. 建立有效的危机沟通渠道:企业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危机沟通渠道,包括热线电话、电子邮箱和社交媒体账号等,让消费者可以及时联络并获取危机信息。
同时,该企业应设立独立的投诉处理机构,为消费者提供一个公正、快速解决问题的渠道。
6. 加强与相关政府部门合作:公司与相关政府部门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争取政府部门对危机的支持和帮助。
企业可以通过与政府合作,加强质量监管,提升产品质量,以此恢复消费者对产品的信心。
7. 举办友好活动和社会责任活动:公司可以主动参与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例如资助贫困地区儿童、参与慈善捐赠等,以显示公司的社会责任感。
三鹿公关案件
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危机公关案例分析一、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简介三鹿乳业集团是集奶牛饲养,乳品加工,科研开发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是中国食品工业百强,中国企业500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多年来,三鹿集团坚持与时俱进、创新经营。
三鹿奶粉产销量连续15年实现全国第一,酸牛奶进入全国第二名,液体奶进入全国前三名。
三鹿奶粉、液态奶被确定为国家免检产品,并双双再次荣获“中国名牌产品”荣誉称号。
自2008年3月以来,三鹿集团先后接到消费者的投诉,消费者声称婴幼儿在食用三鹿奶粉后,出现尿液变色或出现红色颗粒现象,但三鹿集团称送测未发现问题。
而需要明确的是,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只有长期食用才会出现结实现象,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三鹿集团一直在销售问题奶粉。
有资料显示,在2007年11月就有人投诉,三鹿集团对送检的奶粉以商业秘密为由拒绝答复,并未积极处理,而是与消费者私下解决,给予其好处封口。
6月国家质检总局网站接到问题奶粉投诉, 6月28日,位于兰州市的解放军第一医院收治了当地首例因食用三鹿婴幼儿奶粉患“肾结石”病症的婴幼儿。
三鹿集团仍然为引起重视。
7月中旬,甘肃省卫生厅接到医院婴儿泌尿结石病例报告后,随即展开了调查,并报告卫生部。
随后短短两个多月,该医院收治的患婴人数就迅速扩大到14名。
甘肃省省委、省政府领导和各相关部门对“肾结石事件”也高度重视。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陆浩闻讯后立即作了批示:“立即采取措施,及时妥善处理”。
省委副书记、省长徐守盛,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冯健身也于9月10日作出批示,要求卫生部门及各监管部门做好患儿救治,迅速排查。
8月1日,三鹿集团查明不法奶农掺入三聚氰胺,未向外公布消息。
8月1日下午6时,三鹿集团对抽取的16份奶粉检测,有15份含有三聚氰胺。
8月2日下午,三鹿集团将相关结果告知注册地的石家庄政府和新华区政府,开始回收市场上的三鹿奶粉。
8月4日到9日,三鹿集团对200份原乳进行检测,认为人为向原料乳中加入三聚氰胺是引入到婴儿奶粉中的主要途径。
危机管理案例-某公司婴儿奶粉危机的经验与教训(doc 8页)
危机管理案例XX公司:婴儿奶粉危机的经验与教训哈佛案例的尖峰时刻重现雀巢中国普通消费者认识雀巢是从那句家喻户晓的广告语--"味道好极了"开始的,而作为营销界内的人士,全面研究雀巢却是从作为哈佛危机管理的反面经典案例开始的。
1973年8月,在英国的《新国际主义者》上发布的一份报告中称,"据统计资料表明,只有2%的母亲由于生理原因不能哺育和只有不到6%的母亲是因为不在家而不能哺育。
这些食品公司为了商业利益而片面宣传其产品的母乳的替代作用,发展中国家由于相信了这些宣传,每年有1000万婴儿因非母乳喂养而带来营养不良、疾病或死亡"。
由此拉开了一场最初由慈善和宗教团体发起、耗时长达十年之久的抵制雀巢产品的世界性运动。
反应最为激烈的是美国市场,这场抵制运动高举"维护母乳喂养"的大旗,指责以XX公司为代表的世界食品工业企业如何不负责任地在发展中国家大量销售其婴儿食品,反对XX 公司等公司在这些国家倾销婴儿牛奶。
近三十年后的今年5月,又一类似的危机尖峰时刻重现雀巢。
据5月9日的媒体报道,2002年5月8日,美国环境安全研究所向加州地方法院指控多家巧克力生产商(好时食品公司、马氏公司、XX公司(Nestle)美国分公司、卡夫(Kraft)食品公司北美分公司、洛基山(Rocky Mountain)巧克力公司和西伊氏(See's)糖果公司)没有依照法律要求向消费者公布其产品中铅等有害于人体健康的金属物质的含量。
该组织在向洛杉矶高级法院递交的一份诉状中说,现有研究结果显示,在加州销售的巧克力制品中含有铅和镉,且这类金属的含量足以对人体健康、尤其是儿童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从中不难看出两者何其相似,同样将靶标瞄准招风的大树,同样以儿童健康为理由,对雀巢而言,几乎是同样性质的危机时刻。
不过上一次雀巢耗时十年摆平,这一次呢?闪电出击,除患于清萍之末在婴儿奶粉事件的开始阶段中,雀巢在舆论开始兴起并逐步发展过程中,其决策者对媒体采取了对抗的方式,将作者告上法庭,这场官司结果,被告因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撑其"XX公司是婴儿杀手"的观点而败诉,但法官在宣布XX公司的产品事实上可以信赖时,却加上了一句评论,"如果公司想避免再受到道德和法律上的指控,必须改变产品推广程序"。
危机公关-三鹿奶
•
• • • • •
• • •
• 一,企业 1,这些企业到底有没有社会责任感?到底有没有商业道德底线?到底有没有想过要对 消费者负责? 2,曾经的阜阳奶粉事件难道你们都忘记拉吗?难道你们真的很忍心看着小孩被你们慢 慢的毒死吗?你们这些企业经营者的良心在哪里? 3,你们这些企业到底有没有品牌意思?有没有想过要长期经营?这是不是象流氓和黑 帮组织那样经营?抢劫、杀人! • 完全没有良心可谈!
•
•
• • •
一、 三鹿在3月就得知产品问题,却一直隐瞒不报, 消费者对于三鹿等国产乳品企业的不满及现存问题主要集中以下几个方面: 甚至欺骗消费者,同时未采取有效措施避免问题扩大,坐 视大量患儿继续被伤害;甚至于在问题曝光后仍然进行诡 辩,推卸责任,表现出对于消费者、对于生命的极端不负 责任和漠视。 二、 继三鹿事件爆发后,22家企业婴幼儿、儿童奶 粉被查出三聚氰胺,引发大众对于国产乳品整个行业的不 信任。普遍怀疑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已是行业潜规则,乳 品企业在追求利益的过程中坐视产品质量问题,彻底无作 为。 三、 三鹿事件整个过程引发大众强烈关注,也引发 大众对于国产品牌产品品质的不信任。 四、 在整个事件过程中,消费者、尤其是大量患儿 及其家庭无论从身体上还是精神上都受到很大的伤害,却 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弥补。民众不满情绪正处于高峰期。 五、 整个事件中,民众的知情权未得到丝毫的尊重, 从3月首例消费者投诉,直到9月11日消费者才得到相关信 息,也引发民众的强烈不满!
•
三鹿集团和国内乳品企业该如何挽救公关危机
1、首先要有一颗坦诚面对公众,真诚忏悔、勇于承担责任 的良心。 2、收买媒体只是一种黑暗手段,不是真正的解决之道,在 信息爆炸的社会想要瞒天过海只能是痴人说梦。 3、公关永远都是公共关系,而不只是媒体关系、政府关系, 消费者是你的衣食父母。 PS:小组成员意见:这个方案仅仅也幸亏是个方案,否则会 有更多的母亲会因为“三聚氰胺”而痛不欲生。 我们的统一结论是:三鹿必亡,否则不足以平民愤!
雀巢公司婴儿奶粉事件剖析(doc 8页)
雀巢公司婴儿奶粉事件剖析(doc 8页)雀巢危机——案例剖析:雀巢公司婴儿奶粉事件一、雀巢公司背景简介和案例回顾(一)雀巢公司标志“”的意思是“小小”,这个温馨的鸟巢作为雀巢公司的标志,深受消费者熟悉和喜爱。
它源自于其创始人享利·内斯特尔(Henri Nestle)先生的名字Nestle。
实际上,内斯特尔(Nestle)英文的含义是“舒适安顿下来”和“依偎”,而雀巢图形自多个国家已有1200多家工厂、商号,总部设在瑞士的韦维。
雀巢危机:,和等地不断有婴幼儿因喝过雀巢公司出产的而生病,人数包括死亡的人每年达到1000万人。
为此,美国等地的消费者从起发起了一场长达十多年的拒买雀巢食品的运动。
直到雀巢公司承认并实施有关经销母乳替代品的国际法规,国际抵制雀巢产品运动委员会才宣布抵制运动结束。
(三)雀巢公司现状目前,雀巢公司年销售额达到477亿美元以上,其中的大约95%来自食品的销售,因此雀巢可谓是世界上最大的食品制造商,其规模之大已到了无法确切统计其产品种类和数量的程度。
8500种食品、饮料和医药用品均使用雀巢这一品牌,加上各种不同的包装、规格,雀巢公司产品的种类已多达22,000余种。
雀巢在五大洲的60多个国家中共建有400多家工厂,所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由总部领导下的约200多个部门完成。
雀巢销售额的98%来自国外,因此被称为“最国际化的跨国集团”。
二、雀巢的国际化战略和危机的产生雀巢20世纪七年十年代的危机主要是由于其国际经营活动尤其是其错误的国际销售战略所造成的,以下从跨国公司经营活动对东道国的影响以及雀巢国际销售战略的角度具体分析其危机是如何产生以及如何升级的。
(一)跨国公司经营活动对东道国的影响跨国公司大部分经营活动都不是在自己的注册地,而是在海外。
其海外的经营活动会给东道国带来各个方面的影响,其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如下表。
(二)雀巢公司经营活动对东道国的影响分析雀巢作为一家食品公司,在世界上上6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200多个工厂,产品销售遍布全世界,是食品王国里的巨头。
三鹿奶粉关于经营风险管理的案例
三鹿奶粉关于经营风险管理的案例2008年9月11日,上海《东方早报》上刊发了一篇名为《甘肃14名婴儿疑喝“三鹿”奶粉致肾病》的报道。
该文直接引爆了三鹿集团的质量和信誉危机, 成为其最终破产的导火索。
面对各方媒体和舆论的指责,从最开始的拒不承认,到有关部门介入调查,三鹿集团最终承认其产品中含有三聚氟胺,其奶粉被认定为多例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病例的主要原因。
三鹿集团被执行停业整顿,不得不被迫召回问题奶粉。
由于召回奶粉总量过多,涉及退赔金额过大,三鹿的资金链早巳无法支撑,再加上相关银行不仅不予放贷,而且要求收回之前的贷款。
至皿匕这家有着近半个世纪悠久历史、奶粉产销量连续十五年位居全国第一、年销售收入达100.16亿元的全国知名企业被迫并购重组,公司原董事长兼总经理田文华被刑事拘留。
案例分析:三鹿的失败源于企业内部控制的失效,是企业一味追求利益而忽视和淡漠风险的结果,是企业对风险认识和估计不足的结果,是企业危机公关沟通不畅的结果,也是企业监督与改进机制缺乏的结果。
1 .企业风险管理意识薄弱对于食品行业,质量安全问题是首先要重视的问题,企业应从上到下要树立居安思危的质量意识,开展质量教育。
而三鹿集团的领导人正是忽视了质量安全这个致命弱点。
在整个事件发生前,三鹿对出现的问题总是以为可以瞒天过海。
由于三鹿集团的隐瞒,使事情的后果和事态变得扩大化。
三鹿集团对此事件的态度,可以说是一个企业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和企业家道德良心的泯灭。
2 .对风险的认识和估计不足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三鹿集团虽然面临着强大的成本和利润压力,但是无论怎样,降低成本、追求利润不能成为食品安全的借口,因此,在一定时期内,发现问题的三鹿仍有能力将危害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然而,由于三鹿集团管理层对风险的认识和估计不足,只向客户端以天气过热、饮水过少、脂肪摄取过多、蛋白质过量等客观理由做解释,最终导致企业错失了控制风险的良机。
3 .危机公关的沟通不当三鹿事件中从刻意隐瞒到知情不报,再到事发后言行中屡屡推脱责任,都反映了三鹿集团在应对和处理危机事件中的不当。
三鹿奶粉事件的危机公关分析
三鹿奶粉事件的危机公关分析1.三鹿集团2005 年 82007产品畅销全国 31 牌价值达 149.07 亿元。
2009 年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2月12日上午召集三鹿集团债权人举行第一次债权人会议,法院合议庭当场宣读了三鹿集团破产的有关法律文书,发出三鹿集团破产民事裁定书,被申请人三鹿集团因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符合法定破产条件,被依法宣布破产。
2009 年 3 月 4价为 62.案例概要:三鹿奶粉污染事件是指 2008 年中国乳品制造商三鹿集团生产的一批婴幼儿奶粉受化工原料三聚氰胺污染,导致食用受污染奶粉的婴儿患上肾结石的事件。
截至2008 年 9 月 17 日,临床确诊的泌尿系统结石患儿达 6,244 人,死亡 3 人。
事件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对奶制品安全的担忧。
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公布对国内的奶制品厂家生产的婴幼儿奶粉的三聚氰胺检验报告后,事件迅速恶化局对三鹿奶粉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各项标准符合国家的质量标准。
不过事后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声明该局从未接受过三鹿集团的委托检验。
很快在同一天的晚上,三鹿集团承认经公司自检发现2008年8月6日前出厂的部分批次三鹿婴幼儿奶粉曾受到三聚氰胺的污染,市场上大约有700吨,同时发布产品召回声明,不过三鹿指出其公司无18元价位奶粉。
由此可见,三鹿集团没有统一信息发布的口径,立场和表达方式,造成前后言论不一致的情况,大大降低了公众的信任度。
同时又违背了权威证实原则。
又是其公关处理中的败笔。
4、9月12日三鹿集团声称,此事件是由于不法奶农为获取更多的利润向鲜牛奶中掺入三聚氰胺。
三聚氰胺在一份报价单中的价格为每吨8700元。
早在2008年7月中旬,就有记者就从三鹿品牌甘肃省总经销商——兰州兴源食品公司了解到三鹿已经停止生产确认受到三聚氰胺污染的奶粉品牌三鹿优加奶粉。
9月12日网易财经编辑从三鹿品牌总监处得到确认,8月5日就通知各地经销商,三鹿在3月至8月5日之前生产的产品受到污染,停售优加系列产品,并且秘密召回,但未公之于众。
某奶粉危机公关处理案例分析
某奶粉危机公关处理案例分析某奶粉危机公关处理案例分析一、事件背景:2013年,某在中国市场销售的知名奶粉品牌发生严重的危机事件。
该品牌的奶粉被检测出含有严重超标的有害物质,这导致了大量消费者对该品牌奶粉的质量产生怀疑并不再购买。
媒体广泛报道了此事件,并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恐慌。
由于该品牌在中国市场占有很高的份额,这次危机事件对该品牌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品牌形象和市场份额都受到了严重的损害。
二、处理策略:1.迅速回应:面对突发的危机事件,公司应该立即采取行动,迅速回应并发布声明。
公司需要立即向公众公开该事件,承认存在问题,并表示将全力以赴解决问题。
2.查明原因:公司需要尽快查明奶粉超标的原因,并与相关部门、专业人员密切合作,确保对此事件的处理具有公信力。
3.采取措施:公司需要立即采取措施来解决问题,保障消费者权益。
这包括召回存在问题的产品,加强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管理。
4.向公众道歉:公司需要公开向公众道歉,并对危机事件给消费者带来的诸多不便表示歉意。
同时,公司需要承诺将全力以赴解决问题,确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5.建立信任:公司需要采取措施来重建公众对品牌的信任。
这可以通过公开的和透明的沟通方式来实现,包括通过媒体发布相关信息、与消费者建立直接的沟通渠道等。
6.培训员工:公司需要培训员工,提高他们的危机管理和公关技能,以更好地应对类似危机事件。
此外,公司需要建立完善的监测和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类似问题。
三、公关处理效果:1.透明度:公司在危机事件处理过程中,坚持公开、透明的沟通方式,使公众对其诚信度有了一定的认可。
2.回应快速:公司通过迅速回应和发布声明,积极采取措施解决问题,赢得了公众的理解和认可。
3.道歉态度:公司公开向公众道歉,表示对事件造成的影响表示歉意,这一举措赢得了公众的认可。
4.产品改进:公司对问题产品进行了召回处理,并加强了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5.公众信任:在危机事件处理过程中,公司重建了公众对品牌的信任,重新赢得了消费者的支持和认可。
危机管理案例公司婴儿奶粉危机的经验与教训终审稿)
危机管理案例公司婴儿奶粉危机的经验与教训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危机管理案例XX公司:婴儿奶粉危机的经验与教训哈佛案例的尖峰时刻重现雀巢中国普通消费者认识雀巢是从那句家喻户晓的广告语--"味道好极了"开始的,而作为营销界内的人士,全面研究雀巢却是从作为哈佛危机管理的反面经典案例开始的。
1973年8月,在英国的《新国际主义者》上发布的一份报告中称,"据统计资料表明,只有2%的母亲由于生理原因不能哺育和只有不到6%的母亲是因为不在家而不能哺育。
这些食品公司为了商业利益而片面宣传其产品的母乳的替代作用,发展中国家由于相信了这些宣传,每年有1000万婴儿因非母乳喂养而带来营养不良、疾病或死亡"。
由此拉开了一场最初由慈善和宗教团体发起、耗时长达十年之久的抵制雀巢产品的世界性运动。
反应最为激烈的是美国市场,这场抵制运动高举"维护母乳喂养"的大旗,指责以XX公司为代表的世界食品工业企业如何不负责任地在发展中国家大量销售其婴儿食品,反对XX公司等公司在这些国家倾销婴儿牛奶。
近三十年后的今年5月,又一类似的危机尖峰时刻重现雀巢。
据5月9日的媒体报道,2002年5月8日,美国环境安全研究所向加州地方法院指控多家巧克力生产商(好时食品公司、马氏公司、XX公司(Nestle)美国分公司、卡夫(Kraft)食品公司北美分公司、洛基山(Rocky Mountain)巧克力公司和西伊氏(See's)糖果公司)没有依照法律要求向消费者公布其产品中铅等有害于人体健康的金属物质的含量。
该组织在向洛杉矶高级法院递交的一份诉状中说,现有研究结果显示,在加州销售的巧克力制品中含有铅和镉,且这类金属的含量足以对人体健康、尤其是儿童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从中不难看出两者何其相似,同样将靶标瞄准招风的大树,同样以儿童健康为理由,对雀巢而言,几乎是同样性质的危机时刻。
企业管理:危机公关处理的案例分析
企业管理:危机公关处理的案例分析引言危机是企业经营过程中难以避免的一部分。
无论企业规模大小,都可能会遭遇危机事件,如产品质量问题、人员伤亡事故、环境破坏等。
这些危机不仅对企业形象造成冲击,还可能威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在危机发生时,如何进行有效的公关处理成为企业管理者不可忽视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通过几个实际案例,分析企业管理中危机公关处理的策略和效果。
案例一:三鹿奶粉事件案件背景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在2008年,涉及三鹿集团生产的奶粉被发现含有工业用化学物质三聚氰胺。
这种物质会导致婴儿肾脏结石,严重危害婴儿健康。
公关处理策略•第一时间公开道歉并承认问题。
三鹿集团在事件发生后迅速发表道歉声明,并表示将承担相应责任。
•暂停产品销售并展开全面召回。
为避免更多婴儿受到伤害,三鹿集团立即暂停生产和销售,并发起全面召回行动。
•建立独立调查组织。
三鹿集团成立独立调查组织,对事件原因展开详细调查,并公开调查结果。
公关处理效果•企业形象受损。
三鹿奶粉事件对三鹿集团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公众对其品牌的信任度大幅下降。
•波及整个奶粉行业。
由于三鹿奶粉事件的影响,整个奶粉行业的信誉也大幅受损,公众对奶粉安全问题产生疑虑。
分析三鹿奶粉事件的公关处理策略相对被动,导致了严重的后果。
三鹿集团没有及时披露问题,也没有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这进一步恶化了公众对该企业的不信任感。
此外,三鹿集团的公关处理策略也未能避免对整个行业的不良影响。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企业在危机中需要充分认识到危机的严重性,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公关策略。
案例二:任天堂“Switch”手柄问题案件背景任天堂的游戏主机“Switch”在发售后不久,有用户反映手柄存在设计问题,容易出现控制失灵现象,影响游戏体验。
公关处理策略•快速响应用户反馈。
任天堂立即回应用户的反馈意见,表示将认真对待并尽快解决问题。
•全面召回并免费更换受影响的手柄。
任天堂主动召回存在问题的手柄,并免费为用户更换新的手柄。
三鹿奶粉事件-危机管理
• 如何获得政府的支持:从危机管理的角
度,政府的支持往往是企业发生重大危机 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 如何尽快妥当地安排退货:这一点是治
标之举,可以尽快地使受害消费者的愤怒 情绪得到舒缓,在一定程度上拦截负面信 息的广泛传播,另一方面可以在在渠道商\ 消费者心中挽回一点品牌信任和市场信心。
政府的危机应对策略
在事件全面爆发之前三鹿先是没有证据表明奶粉不患肾结石有联系再到信誓旦旦地狡辩产品没问题然后含糊其词医生丌能确定到最后自打嘴巳早上还辩称产品没一样丌合格晚上就承认了自身的700吨奶粉受到污染
《三鹿奶粉》案例分析-
07市营(三)班 第二、五小组
小组成员
• 小组长: 梁健聪 张锡山 • 主要发言人:彭彬娜 李小燕 陈满江 • 其他组员:黄治华 黄茂山 余得志
莫娴静 吴艳梅 朱慧芳 何国民 朱镇熙 钟锦玲 徐秀丹 许海波
案例分析内容
三鹿公司的危机应对策略存 在什么问题?需要政府提供 什么支持?
危机处理策略的影响因素包 含哪些?需权衡哪些问题?
政府的危机应对策略应包含什么?与企业危机 应对策略应有什么区别? 行业可以采取什么措 施?
小结
• 事前:从3月份开始起的时间里,都有
• 低估事故的严重性:没有意识到公众和舆 论的力量,在确认因自己集团生产的奶粉 导致众多婴儿患有肾结石之后,三鹿集团 选择的是进行公关工作,掩饰事实真相。 而不是采取补救措施。
错误的侥幸心理:在 事件全面爆发之前, 三鹿先是“没有证据 表明奶粉与患肾结石 有联系“,再到信誓 旦旦地狡辩产品没问 题,然后含糊其词 “医生不能确定“, 到最后自打嘴巴,早 上还辩称“产品没一 样不合格”,晚上就 承认了自身的700吨 奶粉受到污染。
从三鹿奶粉事件看企业的危机公关与危机管理
从三鹿奶粉事件看企业的危机公关与危机管理(一)“三鹿事件”回顾2008年3月初:南京率先出现肾结石病例,疑为食“三鹿”奶粉所致。
2008年3月中旬:三鹿集团接到消费者投诉。
自称送检未发现问题。
2008年6月30日:国家质检总局网站接到问题奶粉投诉。
2008年7月16日:甘肃省卫生厅接到了多起病患报告,三鹿就在此时开始“动作”,自称送检产品合格。
2008年9月9日:甘肃省《兰州晨报》披露14名婴儿同患肾结石,甘肃省质监局获知此事后,当即展开调查。
并对“三鹿”奶粉进行抽样检验,结果为:发现该产品的钾、钙磷比、脂肪等指标不符合国家标准规定,而且感染三聚氰胺的可能性较大。
2008年9月10日:甘肃省质监局向河北省质监局提出请求协助调查,重点调查该乳粉配方的合法性、原材料来源及品质等情况。
2008年9月11日:凌晨3时,7名患儿的家长联名写下申请书上书甘肃卫生厅要求彻查病因。
10时,三鹿集团通过人民网回应称严格按国家标准生产,13时三鹿集团合作公司董事长周浩义,19时三鹿集团传媒部部长崔彦锋强调三鹿奶粉没有问题。
21时30分,三鹿集团发布声明称2008年8月6日前出厂的部分批次三鹿婴幼儿奶粉受到三聚氰胺的污染,市场上大约有700吨,并决定全部召回8月6日以前生产的批次。
2008年9月12日:14时,三鹿集团称在8月1号已经查出是不法奶农向鲜牛奶中掺入三聚氰胺造成婴儿患肾结石,不法奶农才是真凶。
2008年9月15日:全国医疗机构共接诊、筛查食用三鹿婴幼儿奶粉的婴幼儿近万名,临床诊断患儿1253名(2名已死亡)。
三鹿集团向患儿及其家属道歉。
2008年9月16日:国家质检总局通报全国婴幼儿奶粉三聚氰胺含量抽检结果,三鹿、伊利、蒙牛、雅士利等22个厂家的产品中检出。
2008年9月17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公告停止所有食品类生产企业获得的国家免检产品资格,伊利、蒙牛等纷纷公告致歉消费者。
(二)“三鹿”的危机公关的三大失策四年前,阜阳奶粉事件爆发三鹿集团艰难地打了一场危机公关战,但还是受到牵连并蒙受了数千万元人民币的金钱损失和难以估量的信誉损失。
某某公司婴儿奶粉危机的经验与教训
某某公司婴儿奶粉危机的经验与教训某某公司婴儿奶粉危机的经验与教训引言:某某公司是一家知名婴儿奶粉生产企业,多年来一直以其高品质和安全性享誉业内。
然而,在某一次危机中,该公司的婴儿奶粉被曝出存在严重质量问题,致使大量消费者对该品牌产生质疑,企业形象严重受损。
本文将通过对该公司婴儿奶粉危机的经验教训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从中吸取教训,以为企业危机应对提供参考。
一、危机背景某某公司的婴儿奶粉危机爆发于某年某月,最初是由消费者通过社交媒体投诉该公司产品质量问题而引起公众关注。
投诉的内容主要是婴儿奶粉中含有有害物质,严重影响了婴儿的健康。
此次危机的规模巨大,不仅影响了该公司的销售额和收益,也导致了消费者对该品牌及相关产品的不信任。
二、面临的挑战1. 大规模的召回面对危机,某某公司被迫进行大规模的产品召回,涉及到数以万计的婴儿奶粉产品。
这不仅给公司带来了巨额的经济损失,还对供应链和销售渠道造成了严重的冲击。
2. 媒体质疑和消费者抵制危机发生后,各大媒体对该公司的质量控制问题进行了广泛报道,引发社会舆论的激烈讨论。
消费者对于该品牌的信任度大幅下滑,导致销售量锐减,甚至有顾客发起抵制行动。
3. 企业形象和信誉受损该公司多年来建立起来的良好企业形象在此次危机中几乎被摧毁。
消费者纷纷质疑该公司的产品质量、企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这对公司的未来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危机处理经验与教训1. 建立完善的质控体系企业应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不仅要加强对原材料和生产过程的监管,还要从源头上进行质量把控。
此外,应对产品进行全面的检测和实验室测试,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2. 提高危机应对能力企业需建立危机应对预案,对各类危机情况进行预先制定应对策略,以便第一时间做出反应。
此外,企业应加强舆情监测,及时发现并回应消费者和媒体的质疑,避免情况扩大化。
3. 加强企业品牌管理企业要保持品牌的良好声誉,需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价值观,并积极宣传与营销,提升品牌认知度和消费者满意度。
(完整word版)三鹿奶粉案例分析
三鹿奶粉案例分析众所周知,08年的三鹿奶粉事件给了孩子、家长乃至整个社会一个重重的打击。
三鹿集团,一个拥有“国家免检产品"、“中国品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等多项荣誉,奶粉产销量连续十五年位居全国第一,苦心经营近半个世纪、2007年销量突破100亿的中国乳业民族品牌,竟然也会做出如此损害消费者利益、危害人身安全的事情,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企业的经营,关注政府及相关部门的监督行动。
这不仅是对企业管理人员的考验,也是对广大消费者的一次艰难抉择.虽然事件已经过去五年多,但伴随着我们的仍然是大大小小的安全隐患的相继曝光,这种情况的陆续出现,反映了企业及政府相关部门的管理不当。
下面,让我们简单回顾一下事件的经过。
2008年3月,新浪网从“三鹿内部邮件”得到过消息,2008年3月以来,三鹿集团先后接到个别消费者反映,婴幼儿食用三鹿婴幼儿奶粉后,出现尿液变色或尿液中有颗粒现象。
5月20日和5月21日,有匿名网友在天涯社区发了2次“这种奶粉能用来救灾吗?!"的帖子,揭露了他于浙江泰顺县城超市买的三鹿奶粉的质量问题,而针对此事件,三鹿集团的温州地区总经理却是以找到该网友的家,以送礼的方式要求该网友删除帖子。
7月24日,三鹿委托河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检测其样品,8月1日取得结果,16个样品中15个检查出了三聚氰胺的成分。
而两天前三鹿对消费者的关于质量的解释却是天气过热,饮水过少,脂肪摄取过多,蛋白质过量。
当天深夜,三鹿管理层召开会议,讨论如何将损失降到最低来保护三路品牌。
至此,三鹿股份公司的新西兰“恒天然”公司代表得知此事,要求召回受污染产品,并立即向中国政府有关部门报告。
而三鹿仅将此事报告石家庄市政府等部门,企图掩盖真相。
2008年9月8日,三鹿以秘密方式缓慢从市场上换货的方式引起了“恒天然”极大不满,“恒天然"新西兰总理海伦·克拉克于9月8日绕过河北省政府直接将消息通知中国中央政府,中国政府开始严正对待此事。
危机沟通案例分析——雀巢案例.doc1
危机沟通案例分析——雀巢案例.doc1危机沟通案例分析—雀巢奶粉碘超标事件雀巢奶粉碘超标风波案例描述:2005年5月25日,浙江省工商局公布儿童食品质量抽捡报告,其中国际知名品牌雀巢的金牌成长3+奶粉被查出碘含量超标。
对于奶粉,国家标准是每百克碘含量应在30微克到150微克之间,而雀巢的这种产品被发现碘含量达到191微克到198微克,超过国家标准的上限40微克。
据食品安全专家介绍,碘如果摄入过量会发生甲状腺病变,而且儿童比成人更容易因碘过量导致甲状腺肿大。
5月26日,雀巢中国公司做出反应:承认碘超标事实,解释碘超标是由于牛奶原料天然含有的碘含量存在波动而引起,并且该成分的含量甚微,又声称该项碘检测结果符合《国际幼儿奶粉食品标准》。
5月27日雀巢中国有限公司发布声明,以中国营养学会公布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为参照,称儿童碘摄入量的安全上限为每日800微克为参照,因此雀巢金牌成长3+奶粉“是安全的”。
5月28日,雀巢正式对外公布,出现碘超标质量问题的奶粉批次为:2004.09.21。
但却拒绝透露生产数量及销往哪些市场。
事实上雀巢在事件正式曝光前15天便已经知道了流向市场的不合格奶粉的批次和流向。
5月28日,与雀巢公司的推三挡四、故意拖延却无实质性措施对照,家乐福等部分经销商开始对雀巢奶粉进行自发下架处理。
5月29日,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播出专题:《雀巢早知奶粉有问题》。
6月1日中国消费者协会表态支持消费者起诉雀巢,并公开指责雀巢公司明知奶粉有问题仍然任其上市销售,不能自圆其说。
6月2日云南昆明发现雀巢同样产品另一批次奶粉碘超标。
6月5日,迫于巨大压力,雀巢首次正式向消费者表示道歉,但表示购买该批次奶粉的消费者不能退货,只能换货,且只能更换同类型号产品。
而随后雀巢中国公司商务经理孙莉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表现得毫无耐心,对记者的提问毫不配合,甚至三次摘下耳麦企图中断采访并以沉默来应对,回答更是不着边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机管理案例公司婴儿奶粉危机的经验与教训精编W O R D版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危机管理案例XX公司:婴儿奶粉危机的经验与教训哈佛案例的尖峰时刻重现雀巢中国普通消费者认识雀巢是从那句家喻户晓的广告语--"味道好极了"开始的,而作为营销界内的人士,全面研究雀巢却是从作为哈佛危机管理的反面经典案例开始的。
1973年8月,在英国的《新国际主义者》上发布的一份报告中称,"据统计资料表明,只有2%的母亲由于生理原因不能哺育和只有不到6%的母亲是因为不在家而不能哺育。
这些食品公司为了商业利益而片面宣传其产品的母乳的替代作用,发展中国家由于相信了这些宣传,每年有1000万婴儿因非母乳喂养而带来营养不良、疾病或死亡"。
由此拉开了一场最初由慈善和宗教团体发起、耗时长达十年之久的抵制雀巢产品的世界性运动。
反应最为激烈的是美国市场,这场抵制运动高举"维护母乳喂养"的大旗,指责以XX公司为代表的世界食品工业企业如何不负责任地在发展中国家大量销售其婴儿食品,反对XX公司等公司在这些国家倾销婴儿牛奶。
近三十年后的今年5月,又一类似的危机尖峰时刻重现雀巢。
据5月9日的媒体报道,2002年5月8日,美国环境安全研究所向加州地方法院指控多家巧克力生产商(好时食品公司、马氏公司、XX公司(Nestle)美国分公司、卡夫(Kraft)食品公司北美分公司、洛基山(Rocky Mountain)巧克力公司和西伊氏(See's)糖果公司)没有依照法律要求向消费者公布其产品中铅等有害于人体健康的金属物质的含量。
该组织在向洛杉矶高级法院递交的一份诉状中说,现有研究结果显示,在加州销售的巧克力制品中含有铅和镉,且这类金属的含量足以对人体健康、尤其是儿童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从中不难看出两者何其相似,同样将靶标瞄准招风的大树,同样以儿童健康为理由,对雀巢而言,几乎是同样性质的危机时刻。
不过上一次雀巢耗时十年摆平,这一次呢?闪电出击,除患于清萍之末在婴儿奶粉事件的开始阶段中,雀巢在舆论开始兴起并逐步发展过程中,其决策者对媒体采取了对抗的方式,将作者告上法庭,这场官司结果,被告因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撑其"XX公司是婴儿杀手"的观点而败诉,但法官在宣布XX公司的产品事实上可以信赖时,却加上了一句评论,"如果公司想避免再受到道德和法律上的指控,必须改变产品推广程序"。
雀巢赢得了官司,却失去了媒体甚至于消费者的信任,之后大量的不利报道铺天盖地,加之雀巢的对经销行为和产品情况始终保密的做法,引起了抵制运动的全面爆发。
美国新闻记者米尔顿·莫斯科维兹甚至称"抵制雀巢产品"运动是"有史以来人们向大型跨国公司发起的一场最为激烈和最动感情的战斗"。
吸取了上次教训的雀巢在此次巧克力事件中,放下架子,闪电出击,启动危机公关管理机制,调配社会资源,与媒体紧密沟通,对消费者作出解释,以最快的速度作出了正面反应。
2002年5月11日,雀巢(中国)有限公司在相关媒体上发表声明,称雀巢中国对其所生产和进口的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感到非常自豪,并且采取一切预防措施以确保食品和营养产品严格遵守中国法律法规和标准以及雀巢全球严格的质量标准。
雀巢巧克力产品完全安全,适合食用。
雀巢同时请出消费者信赖的第三方--有关食品安全专家来说明,巧克力中自然存在的矿物质不会给健康带来风险。
此外,在声明中,雀巢(中国)有限公司专门就消费者关注的美国加洲的官司结果情况在第一时间内公布,"有关最近美国的一项诉讼,加州总检察官已审阅了针对巧克力制造商的指控并确定该诉讼缺乏依据,并且已采取了非同寻常的一步,即称该指控是毫无根据的。
"回首上次婴儿奶粉事件,直到1980年末XX公司才意识到具有对抗性的法律手段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公司需要一种能更好地协调各方关系的国际公共事务管理机制,并重金聘请了世界着名的公关专家帕根商量对策。
其实,雀巢这时候做的是"亡羊补牢"的事情了。
帕根把工作重点放在抵制情绪最严重的美国,专心听取社会批评,开展游说活动,还成立了权威性的听政委员会,审查雀巢的经销行为,并调整产品推广方案,在广告上加入了母乳喂养的好处等营养学常识,在华盛顿还成立了雀巢营养学协调中心,要求各地经销商注意平衡市场推广和营养常识普及的宣传力度。
这一系列的举措逐步挽回了雀巢的信誉。
最后,历时7年的抵制运动终于在1994年瓦解了。
不过雀巢为此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仅婴儿乳制品一项直接损失就达4000万美元之巨。
可以说,雀巢(中国)有限公司此次的危机公关的结果是,把"巧克力事件"潜在的巨大风险在最短时间内消除在萌芽状态,没有形成广泛扩散而影响销售。
"亡羊补牢"不如"防患未然"市场人士分析认为,随着竞争环境的日趋激烈,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危机公关管理问题。
面对公关危机,企业必须从战略的高度认识和对待这一问题。
事实证明,无论是采取"鸵鸟"政策还是任由事态发展的"等着瞧"策略都会错过最佳处理时机。
一般说来,发生危机后,企业可采用具有不同的功能的方式:司法介入、广告反击、公关控制。
但是最关键的是要建立起"防患未然"的危机公关管理机制。
具体说来,危机管理机制包括预警、人员、传播三个方面。
从预警来说,企业可以采取自建内部的公关机构或者外委专门公关机构的方式对整体营销环境的各方面变动进行全方位的监控,建立危机清单,制定专门的预警措施和应对方案,以避免危机出现时因混乱而贻误时机。
危机出现时,企业高层对事态发展的判断对整个危机管理的结果而言影响是最重要的。
在危机刚刚出现时,要建立有高层和公关、法律、传媒、企业管理等专业人员参加的临时危机管理组织,调查缘由、预测危害程度及实施有效的信息控制决策。
如果是采取外委形式时,也需要及时联系公关机构,商量对策。
危机管理最核心的问题是,把危机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防止危机加剧的重要方法之一是采取开放的手段,向媒体和消费者提供关心问题的相关信息,通过扩大企业正面信息量的方法来防止歧义产生,消除对企业相关问题的疑虑。
最重要的一点是保持信息传播口径的一致。
注意发挥舆论领袖的作用,如企业最高领导人、行业协会、政府等,利用他们所具有的权威性消除影响。
还要从正面阐述真相,并在必要的情况下适时对公众作出必要的承诺。
有关专家提示尽量避免重复危机事件本身,以防公众只获取信息中的负面片段而强化对所谓危机的信任。
强生制药公司"泰莱诺尔"中毒事件在企业发展史上还没有一家企业在危机处理问题上像美国强生制药公司那样获得社会公众和舆论的广泛同情,该公司由于妥善处理"泰莱诺尔"中毒事件以及成功的善后工作而受到人们的称赞。
1982年9月29日和30日,在芝加哥地区发生了有人因服用含氰化物的"泰莱诺尔"药片而中毒死亡的事故。
在此以前,该药控制了美国35%的成人止痛药市场,年销售额达4.5亿美元,占强生公司总利润的15%。
起先,仅3人因服用该药片而中毒死亡。
可随着消息的扩散,据称美国全国各地有250人因服用该药而得病和死亡,一下子成了全国性的事件。
强生公司经过对800万片药剂的检验,发展所有这些受污染的药片只源于一批药,总共不超过75片。
最终的死亡人数只有7人,且全在芝加哥地区。
为向社会负责,该公司还是将预警消息通过媒介发向全国,随后的调查表明,全国94%的消费者知道了有关情况。
强生公司后来重新向市场投放了这种产品,并有了抗污染的包装。
由于强生公司成功处理了这一危机,它获得了美国公关协会当年颁发的银钻奖。
事故发生后的5个月内,该公司就夺回了该药原所占市场的70%。
在这一事件中,公司针对消费者发起了一场表明自己的立场、显示其社会责任心的传播运动。
那么他们是怎么做的呢?"泰莱诺尔"案例成功的关键是因为有一个"作最坏打算的危机管理方案"。
特别有意思的是,这一危机管理方案的原则正是公司的信条,即"公司首先考虑公众和消费者的利益"。
这一信条在危机管理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为维护其信誉,据说强生公司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回收了数百万瓶这种药,同时花了50万美元来向那些有可能与此有关的内科医生、医院和经销商发出警报。
当时的《华尔街日报》报道说:"公司选择了自己承担巨大损失而使他人免受伤害的做法。
如果它当时昧着良心干,将会遇到很大的麻烦。
"顺便说一句,那时美国政府和芝加哥地方政府以及其他地方政府正在制定新的药品安全法,强生公司看到了这个营销好机会,并且果断采取了行动,结果在价值12亿美元的止痛片市场上挤走了它的竞争对手。
它是医药行业对政府要求采取"防污染包装"以及美国食品和医药管理局制定的新规定作出积极反应的第一家企业。
强生公司一边从市场上回收"泰莱诺尔"药,一边表示其对消费者健康的关心,而这正是消费者所希望的。
如果它当时竭力掩盖事故真相,将会犯很大的错误。
强生公司由于采取果断决策,实施"作最坏打算的危机管理方案",全部回收了它在芝加哥地区的"泰莱诺尔"药而获得人们的称赞;它也由此夺了回了它的市场。
当时若不这么做,企业会因人们对中毒的歇斯底里心理而遭受巨大损失,且这种损失是很难弥补的,因为人们对企业失去了信任。
美国第二舆论调查公司的负责人伦纳德·斯奈德博士曾指出:"对药品的全部回收是一个深谋远虑的营销决策。
当今盛行的市场营销做法,是把利润与消费者的利益联系在一起,而不是过去的把利润仅看成是销售的结果。
不幸的是,大多数美国的国内公司和跨国公司现仍视其销售和获取利润的活动为营销战略。
"联合碳化物公司:面对"博帕尔惨案"联合碳化物公司:面对"博帕尔惨案"博帕尔事故是一个典型的危机事件。
事故的严重性及其所造成的恐慌令全球震惊。
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在事故发生后所需处理的问题,与任何一个组织面临危机时所遇到的问题都是一样的。
它是一场人类的灾难。
1984年12月3日午夜后不久,一些有毒的气体从印度博帕尔一个地下储藏罐中泄漏出来,慢慢地形成一块致命的白云,覆盖了周围25平方英里的土地。
凌晨时,已有1200人死亡,20000人中毒。
大部分死者是在睡梦中让毒气侵入了他们的肺和血液中,结果窒息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