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学第五章 幼儿园的社会教育
学前教育说课稿的幼儿园社会教育
![学前教育说课稿的幼儿园社会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e64c7ff6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85.png)
学前教育说课稿的幼儿园社会教育引言:学前教育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培养的重要阶段,其中社会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就学前教育说课稿的幼儿园社会教育进行探讨,旨在帮助教师提高社会教育的水平,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一、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目标社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幼儿在社会交往中具备良好的礼仪、沟通技能以及情感管理等能力。
通过参与幼儿园各类社会活动,幼儿能够主动与他人互动,发展自身的社交技能,培养共同合作的意识和行为。
二、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内容1. 社会规范教育通过游戏、角色扮演等活动,帮助幼儿了解社会规范,如尊重他人、分享、待人有礼等。
同时,教师要以身作则,成为幼儿模仿的对象,引导幼儿形成正确的社会行为观念。
2. 情感管理教育情感管理是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
幼儿园应通过情感教育活动,帮助幼儿学会自我认识和情绪调节,有效处理情感问题。
举例来说,教师可以设置情感表达角落,鼓励幼儿自主表达情感,同时指导他们以积极的方式应对负面情绪。
3. 沟通技能培养沟通是人际关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幼儿园中,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社交游戏等方式,帮助幼儿提高沟通能力。
教师还需及时反馈幼儿沟通中的问题,指导他们改进表达方式,并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促进有效的双向沟通。
三、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策略1. 创建良好的社会环境幼儿在良好的社会环境中学习社会教育,更易接受、表达和发展。
教师应创设丰富多样的情境,如角色剧场、情景模拟等,为幼儿提供充分的学习机会,使他们在参与中学会社交技能和合作行为。
2. 班级合作学习班级合作学习是幼儿园社会教育的重要形式。
教师可以设计小组活动,让幼儿通过分工合作、互助互助等方式来完成任务。
这样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 融入社区资源幼儿园可以与社区合作,融入社区资源开展活动,如参观社区公园、图书馆或邀请社区志愿者来园授课等。
这样能够让幼儿更好地了解社会,增加社会经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教学课件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c2a5959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28.png)
2 有助于提高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
通过社会教育,可以帮助学前儿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人生观和道德观,培养其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3 有助于增强儿童的适应能力
通过社会教育,可以帮助学前儿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人生观和道德观,培养其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4 有助于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通过社会教育,可以帮助学前儿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人生观和道德观,培养其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社交技巧
教授学前儿童基本的社交 礼仪和沟通技巧,如分享 、轮流、协商等。
解决冲突
引导学前儿童学会处理与 同伴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社会规范认知
规则意识
让学前儿童了解并遵守基 本的社会规则和家庭规则 ,如交通规则、餐桌礼仪 等。
法律常识
通过简单易懂的方式向学 前儿童普及基本法律常识 ,如不伤害他人、不偷盗 等。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详细描述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家长或教师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评 价。
反思与实践
总结词
教师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进行反思与实 践,提高教育质量。
VS
详细描述
反思与实践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 教师需要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进行深入的 反思,总结经验教训,发现问题并积极改 进。同时,教师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尝试 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更好地促进学前 儿童的社会性道德品质、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性,为其未来的社会生活和职业发展奠定 基础。
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阶段
社会认知阶段
大约在2-3岁左右,儿童开始对 周围的人和事物产生兴趣,与同 龄孩子和成人进行简单交往。
道德认知阶段
大约在5-6岁左右,儿童开始对 道德概念有所认知,能够判断是 非、善恶和美丑。
学前教育学(第3版)-全套课件
![学前教育学(第3版)-全套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21577346529647d272852d9.png)
热爱孩子的原则
要求孩子的原则
教育一致的原则
全面发展的原则
因材施教的原则
(六)阐明家庭教育的基本途径 家庭生活结构 家庭生活条件 家庭人际关系
(七) 阐述家庭教育的若干方法
讲解说理法 榜样示范法 表扬奖励法 批评惩罚法 提醒暗示法 实践活动法 陶冶感染法
(八) 介绍幼儿园的教育概况 (九) 述评孩子的在园表现 (十) 引导家长与幼儿园教育保持一致
丰富幼儿游戏活动的经验
要发挥园内教 育资源的作用
要利用园外教 育资源的优势
调动家长参与 教育的积极性
第四节 幼儿园游戏活动的观察
一、 观察幼儿游戏活动的价值
观察幼儿游戏活动的价值
要发挥园内教育资源的作用 要利用园外教育资源的优势 调动家长参与教育的积极性
第四节 幼儿园游戏活动的观察
二、 观察幼儿游戏活动的策略
第一节 幼儿园游戏活动的种类
二、 幼儿游戏活动的种类
幼儿游戏活动的种类
(一) 从教育的作用上分
音乐游戏
角色游戏
智力游戏
结构游戏表演游戏 体育游戏 体育游戏
幼儿游戏活动的种类
(二) 从教师的指导上分
(三) 从儿童社会性的发展上分
(四) 从儿童认知的发展上分
第二节 幼儿园游戏活动的价值
一、 促进幼儿体力的发展
第一节 美国学前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二、 开放多样的学前教育途径
开放多样的学前教育途径
丰富多彩的一日活动 五彩缤纷的区角活动 自由自在的游戏活动 走进社会的实践活动
第一节 美国学前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三、 千姿百态的学前儿童教师
千姿百态的学前儿童教师
学历、职称 经验、特点 时段、性别
第一节 美国学前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四、 责权并重的学前儿童家长
学前教育学 第五章 幼儿园教育目的
![学前教育学 第五章 幼儿园教育目的](https://img.taocdn.com/s3/m/b63003c0561252d381eb6e86.png)
扩展:幼儿教育目标的价值取向
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 指向现在和指向未来
幼儿教育目标的社会取向 幼儿教育目标的教育取向 幼儿教育目标的发展取向
目标的社会取向
在任何社会里,有关教育的一系列价值取向其实是社会对 其未来成员期待的一种折射。因此,要讨论某一社会有关 教育的价值取向必先要讨论该社会的特点及对社会成员的 要求。
2、第二阶段(1957-1966)反映了社会主义发展对人才 规格的要求,进一步明确了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和原则。
1957年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 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 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1958年 中 共 中 央 、 国 务 院 《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党 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 相结合。”
学前教育机构在幼儿人格与所有社会因素的协调发展方面, 发挥着卓越的作用。
学前教育发挥重要作用的另一层面,是使幼儿为接受下一 阶段的义务教育而进行社会准备。
目标的教育取向
教育所追求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终价值是什么? 我们认为,从一个角度看应该为: 第一位是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认知的
兴趣、探索的欲望; 第二位是提高学生认知的、审美的能力; 第三位是传授必要的、基本的知识。
第五章 幼儿园教育的目的与内容
章节提要:
◦ 第一节 幼儿园教育目的
◦ 一、幼儿园教育目的概述 ◦ 二、幼儿园教育目的制定的依据与原则 ◦ 三、我国幼儿园教育目的的内容与特点 ◦ 四、我国幼儿园教育目的的实施
◦ 第二节 国外学前教育目标简介 ◦ 第三节 幼儿园教育内容
◦ 一、我国幼儿园的教育内容 ◦ 二、幼儿园教育内容的选择 ◦ 三、幼儿园教育内容的组织
幼儿园教师的幼儿社会教育
![幼儿园教师的幼儿社会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6cac278e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ba.png)
幼儿园教师的幼儿社会教育幼儿园教师的幼儿社会教育在培养幼儿社会技能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和课堂互动,幼儿园教师旨在帮助幼儿发展他们的社交能力、共享、合作和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教师如何在幼儿社会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首先,幼儿园教师在幼儿社会教育中起到示范的作用。
教师通过积极的身体语言和言谈举止,展示积极的社交技巧和行为模式,使幼儿能够观察和模仿。
例如,在幼儿园活动中,教师可以主动与幼儿互动,展示友好、尊重和关爱的行为。
这将鼓励幼儿学习如何与他人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
其次,幼儿园教师在团队活动中鼓励幼儿学会合作。
通过定期组织小组活动和团队项目,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合作和分享的机会。
在这些活动中,幼儿学会倾听他人的观点、分享资源,并学会妥协和解决冲突。
幼儿园教师在团队活动中的角色是指导者和调停者,他们引导幼儿沟通、分享和合作,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此外,幼儿园教师在培养幼儿共享精神方面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共享的概念对幼儿来说是相对抽象的,但幼儿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幼儿理解和体验共享的重要性。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参与活动,让他们分享玩具、游戏和食物,并鼓励他们相互关心和支持。
幼儿园教师还可以让幼儿参与义务活动,如捐赠物品给需要帮助的人群,从小培养幼儿关爱他人的意识。
最后,幼儿园教师在幼儿社会教育中也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
教师熟悉幼儿的兴趣、需要和发展进程,能够提供确切的引导和指导。
例如,在孩子们之间发生冲突时,教师可以帮助他们理解问题的起源,并教授解决冲突的方法。
教师还可以通过游戏和角色扮演等方式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从而加强他们的情感智力和沟通能力。
总而言之,幼儿园教师在幼儿社会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通过示范积极的社交技能、鼓励合作和共享、引导幼儿解决冲突等方式帮助幼儿发展社会技能。
幼儿园教师的努力不仅对幼儿园阶段的儿童有着长远的影响,也对幼儿的整体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五章幼儿园教育的目的与内容学前教育朱宗顺ppt课件
![第五章幼儿园教育的目的与内容学前教育朱宗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028e93d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0b.png)
三、我国幼儿园教育目的的内容与特点
• ㈠我国幼儿园教育目的的内容 • “实行保育与教育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
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 身心和谐发展。”
三、我国幼儿园教育目的的内容与特点
• ㈠我国幼儿园教育目的的内容 • ①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技能的协调发展,增
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 体育活动的兴趣;
会、科学、艺术五大教育领域,并作了具体规定
⑴领域目标
• 健康领域教育目标: • ①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 • ②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 ③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 • ④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⑴领域目标
• 语言领域教育目标: • ①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 • ②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 • ③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 • ④喜欢听故事、看图书; • ⑤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
㈡语言
• 1.内容要求 • ⑵培养幼儿阅读与书写文字符号的兴趣 • ①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
的兴趣; • ②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
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 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
㈡语言
• ③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 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 和前书写技能。
三、我国幼儿园教育目的的内容与特点
㈡我国幼儿园教育目的的特点 1.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是幼儿园教育的根本目的 2.体智德美是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 3.目标内容体现了以儿童为本的教育价值取向
四、我国幼儿园教育目的的实施
• ㈠我国幼儿园教育目的的分解 • 1.根据幼儿学习与发展内容分解 • ⑴领域教育目标 • 《纲要》将幼儿园课程领域划分为健康、语言、社
(幼儿学前教育)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内容
![(幼儿学前教育)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d5838d9148d7c1c709a145db.png)
第七节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课题四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内容一、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内容幼儿园社会教育是以开展幼儿的社会性为目标,以增进幼儿的社会认知、激发幼儿的社会情感、培养幼儿的社会行为为要紧内容的教育。
事实上质是做人的教育,人格的教育。
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内容应为实现目标而效劳。
〔一〕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内容1.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指的是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自我意识要紧包括自我认识、自我情感体验和自我调控。
〔1〕自我认识自我认识包括自我对生理、心理及社会关系中的认识,具体要紧包括自我感受、自我形象、自我分析、自我概念和自我评价等。
〔2〕自我情感体验自我情感体验要紧指幼儿所需要获得的积极的社会性情感,要紧包括主动性、自信心、羞耻感、自豪感、成就感、自信心、自尊感、责任心等。
〔3〕自我调控自我调控要紧指通过自己调节和操纵主动出现相应社会系统中期待的情绪和行为或不出现相应社会系统中所不接纳的情绪和行为。
具体包括独立自主的能力、遵守信用、遵守时刻、吃苦耐劳、不怕困难克服困难、承受挫折等。
2.人际交往人际交往活动是指教师通过制造一定的情境和条件,引导幼儿学习某种人际交往能力的教育活动,其目的在于通过为幼儿提供交往的时机,构建人际交往的平台,培养幼儿关心、理解、尊重和欣赏他人的人际交往态度,学习与掌握人际交往的技能,逐渐学会与人友好相处。
人际交往活动的要紧特征包括:突出交往的互动性,只有在真正的人际交往中,幼儿才能切实体会到端正交往态度,掌握人际交往的方法,与他人友好相处;交往对象的多元化,要紧包括与家长、教师、同伴及其他社会成员的交往。
人际交往的具体内容包括:尊重他人、确信鼓舞他人、关爱他人、主动关心关心他人、有礼貌地对待他人、团结协作、与他人沟通交流、处理人际冲突等。
3.社会标准社会标准是相应社会下公民认可并遵守而存在的,一般是约定俗成的,是人们必须遵守的合理合法的行为准那么。
幼儿的规那么意识和执行规那么的能力是习惯社会,独立地在社会中生存与开展的必要条件,关系到幼儿今后的生活幸福和事业成功。
学前系幼儿社会教育说课ppt
![学前系幼儿社会教育说课ppt](https://img.taocdn.com/s3/m/0137d3e8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42.png)
主题实施
通过游戏、故事、手工制作等多 种形式展开主题活动,让幼儿在
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角色扮演
角色选择
提供多样化的角色供幼儿选择,如医生、警察、 服务员等,让幼儿了解不同职业的特点和职责。
角色扮演指导
引导幼儿正确扮演角色,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同 理心,提高其人际交往能力。
05 学前系幼儿社会教育的发 展趋势和展望
多元化发展
多元化课程设置
在幼儿社会教育中,应注重多元化课程设置,包括传统文化、社交 礼仪、安全教育、环保意识等,以满足幼儿全面发展的需求。
多元化教学方法
采用游戏、故事、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和创造力,提高教学效果。
多元化评价方式
采用观察、作品分析、口头表达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了解幼儿的社 会认知和社会情感发展状况。
教学反思与改进
反思教学目标
反思教学目标是否合理、可行 ,是否符合幼儿实际需求。
反思教学内容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科学、系统 、具有时代性,是否符合幼儿 认知发展规律。
反思教学方法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恰当、多样 、富有启发性,是否有利于幼 儿主动学习和思考。
改进教学策略
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策略 ,提高教学效果。
促进幼儿的情感发展
课程强调情感教育,帮助幼儿建立健康的情感世界,培养良好的情 感素养。
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和行为
通过课程的学习,幼儿能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形成 积极向上的个性品质。
课程内容
01
02
03
社会交往
教授幼儿如何与人交往, 培养其基本的社交技能和 礼仪。
情感教育
引导幼儿认识和表达自己 的情感,培养其情感智商 和情商。
学前教育中的幼儿园社会教育
![学前教育中的幼儿园社会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f3839e9d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6a.png)
学前教育中的幼儿园社会教育学前教育是指为幼儿提供全面发展的教育,其中幼儿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幼儿园不仅仅是个孩子学习知识的地方,更是一个能够培养孩子社交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环境。
幼儿园社会教育是其中的重要部分。
在本文中,将探讨幼儿园社会教育的重要性、目标以及实施方法。
幼儿园社会教育的重要性幼儿园社会教育在学前教育中扮演者重要角色。
幼儿期是孩子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教育对于孩子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社会教育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起一系列健康的社会互动关系,增强他们的社会能力。
首先,幼儿园社会教育可以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人际关系。
在幼儿园,孩子们会与同龄人一起学习、玩耍和生活。
通过与其他孩子的互动,幼儿可以学会分享、合作、尊重他人等社交技能,并建立起友谊和信任。
其次,幼儿园社会教育可以帮助幼儿适应社会环境。
幼儿园是孩子第一次离开家庭,独立面对社会环境的地方。
在这里,孩子们可以学会独立生活、自理能力和适应性等,为他们进入小学和更高年级的学习做好准备。
最后,幼儿园社会教育可以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通过社交活动,幼儿可以获得他人的认可和赞许,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这对于幼儿的成长和发展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他们在未来的学习中更好地面对挑战。
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目标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交技能。
具体目标如下:1.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
通过小组活动和互动游戏,培养幼儿学会合作、分享和相互帮助。
2. 培养幼儿的交流能力。
通过角色扮演和绘本故事等活动,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通过生活自理训练和环境创设,培养幼儿自主完成日常事务的能力。
4. 培养幼儿的情感管理能力。
通过情绪教育和情感宣泄的活动,培养幼儿感知情绪、理解情绪和管理情绪的能力。
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实施方法为了实现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目标,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实施方法。
首先,通过团队合作的活动来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
幼儿学前教育中的社会和文化教育
![幼儿学前教育中的社会和文化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6c1a7bc5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58.png)
幼儿学前教育中的社会和文化教育幼儿学前教育一直以来都被看作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和技能的培养,更涉及到社会和文化价值观的传承与教育。
在幼儿学前教育中,社会和文化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有助于培养孩子们健康积极的社会行为,塑造他们的文化意识,而这些因素在孩子们日后的成长和发展中都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首先,社会教育是幼儿学前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幼儿园的教育环境中,孩子们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到与他人相处的情境。
通过与其他孩子一起玩耍、合作,他们逐渐学会了分享、合作、尊重和互动等社会交往的基本技能。
此外,老师们还会通过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引导孩子们学习如何尊重他人的感受,如何处理冲突和问题。
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能够培养出一种团队意识和集体责任感,从而提高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并形成良好的社会行为习惯。
除了社会教育,文化教育也是幼儿学前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文化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孩子们的文化意识和文化素养,让他们能够理解并尊重自己的文化传统,又能够开放包容地接纳其他文化。
在幼儿园的教学中,老师们会利用各种形式的活动向孩子们介绍传统文化,如中国风俗、传统节日等,引导他们了解并接受这些传统文化的内涵。
此外,也会引入一些国外文化元素,扩展孩子们的文化视野,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们可以在欣赏和学习不同文化中,培养出自己独特的文化品味,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
幼儿学前教育中的社会和文化教育不仅仅是幼儿园老师的责任,也需要家长的积极参与和配合。
家庭是孩子们最早接触社会和文化的地方,家庭环境对于培养孩子们社会和文化意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长可以通过与孩子们共同参与社会活动,如社区义工、亲子互动等,引导他们积极融入社会,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
同时,家长也要给予孩子们更多的文化熏陶,如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参观艺术展览等,让孩子们感受到不同的文化魅力,增长他们的见识和修养。
幼儿园社会教育,幼儿园社会教育
![幼儿园社会教育,幼儿园社会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d7810e91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9d.png)
幼儿园社会教育,幼儿园社会教育幼儿园社会教育是指在幼儿园中,通过各种教育活动帮助幼儿逐步适应和融入社会生活的过程。
这一过程旨在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情感管理能力、合作精神和自我认知,为其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首先,在幼儿园的社会教育中,教师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他们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示范给幼儿正确的社会行为方式。
教师还通过课堂教学、游戏活动等方式,引导幼儿学习和模仿他人的行为,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集体意识。
其次,幼儿园社会教育强调的是幼儿的自主性和参与性。
幼儿在幼儿园中会有许多社交机会,例如与同伴进行互动和合作游戏。
这些活动可以让幼儿学会与他人沟通、分享、交流和解决冲突。
幼儿园还会鼓励幼儿参与到各种活动中,如组织文艺表演、社区参观等,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另外,幼儿园社会教育也注重幼儿的情感教育。
通过给困难的同伴帮助、鼓励同伴等方式,教师和孩子们共同创设一个温暖和谐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能感受到关爱和支持。
在这个环境中,幼儿的情绪管理能力会逐渐得到培养,对于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幼儿园社会教育还倡导金句、乐活学,课程的设立也与社会教育密不可分。
通过在幼儿园的日常活动中引入一些与生活紧密相关的话题,如家庭、社区、交通等,让幼儿在学习中了解社会,获得实际经验,增加他们对社会的了解和认同。
总之,幼儿园社会教育是以教师引导、幼儿参与和情感教育为核心的教育过程。
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和教学,幼儿园的社会教育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社会行为习惯、加强社交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幼儿园社会教育是一个全面而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幼儿的社会发展,从情感、认知、语言和行为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培养。
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自理能力、情绪管理能力、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幼儿适应社会环境,与他人和谐相处。
首先,幼儿园社会教育注重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
(完整版)学前教育学大纲
![(完整版)学前教育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5d5284db844769eae109ed5c.png)
第一章导论第一节学前教育与学前教育学一、学前教育的概念及界定学前教育:是对胎儿进入小学前的儿童所进行的教育、组织的活动和施加的影响。
教育对象胎儿、婴儿(0——3岁)、幼儿(3——6、7 岁)二、学前教育的机构及形式:1、胎儿学校2、托儿所3、幼儿园4、托儿园所一体化5、幼儿班6、儿童福利院7、SOS 国际儿童村8、家庭教育三、学前教育学:是专门研究学前教育现象及规律的一门科学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内容:儿童观的演变与发展;教育观的形成与变革;学前教育的目标与任务;学前教育课程的种类与评价;幼儿园社会教育的价值与实施;幼儿游戏和价值与指导;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与原则;幼儿教师的素养与培训第二节学前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一、学前教育思想的产生学前教育思想最初出现在古代欧洲,1、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代表作《理想国》、《法律篇》2、亚里士多德著有《政治学》《伦理学》3、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著有《大教学论》《世界图解》等4、卢梭著有《爱弥儿》5、裴斯泰洛齐著有《林哈德和葛多德》《葛多德是怎样教育她的子女的》《母亲读物》二、学前教育理论的建立福禄培尔著有《人的教育》《幼儿园教育学》等首先,其次,再次,最后,他指出学前教育是很重要的,它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和前途。
他指出学前教育要全面。
他指出学前教育要遵循儿童的自然。
他指出学前教育要注意游戏化三、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美国教育家杜威著有《我的教育信条》等意大利学前教育家蒙台梭利著有《儿童的发现》《蒙台梭利法》《蒙台梭利手册》《儿童的秘密》等等,创办了儿童之家一方面蒙台梭利指出学前教育在确定自身的教育原则和方法之前,只有了解了儿童心发展的特点,才能不压抑,不损害儿童潜在的能力,使儿童按其本身的规律发展。
另一方面蒙台梭利认为儿童有发展的需要,为满足和强化这种需要,必须通过自由活动、自我控制、自我教育的方式与途径来实现。
其次,教师要为儿童创设环境。
再次,教师要为儿童提供活动。
最后,要重视儿童的“自动教育” 。
幼儿园的社会教育
![幼儿园的社会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be33e74e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1d.png)
教学内容科学性
评价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内容是否科学、 符合幼儿发展规律,是否能够促进幼 儿的全面发展。
教学方法有效性
评估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教学方法是否 有效,能否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 极性。
教育环境创设
评价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环境创设是否 有利于幼儿的学习和发展,如班级氛 围、师生关系等。
评价方法
观察法
通过观察幼儿在幼儿园 中的表现,了解幼儿的
鼓励教师研究与创新
幼儿园应鼓励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探索适合幼儿发展的教育模 式和方法。
建立评价与激励机制
幼儿园应建立科学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对表现优秀的教师给予表彰 和奖励,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教育资源的整合
校内资源的整合
幼儿园应充分利用园内的各种资 源,如教室、操场、图书馆等, 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
社会性发展状况。
问卷调查法
向家长发放问卷,了解 家长对幼儿园社会教育
的满意度和意见。
测试法
通过测试幼儿的认知、 情感、行为等方面,评 估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效
果。
案例分析法
对典型的幼儿个案进行 分析,深入了解幼儿社 会性发展的特点和问题。
反思与改进
反思教育实践
调整教育策略
对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实践进行深入反思, 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幼儿园社会教育旨在帮助幼儿了解社 会规则、掌握社会技能、培养良好的 社会情感和价值观,促进幼儿的全面 发展。
重要性
培养社会适应能力
幼儿园社会教育有助于培养幼儿适应 社会生活的能力,包括与人交往、合 作、解决冲突等。
塑造良好品质
促进情感发展
幼儿园社会教育关注幼儿情感需求, 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促进幼儿情感的 发展,培养幼儿的同理心和关爱他人 的品质。
学前教育中的幼儿园社会教育我的心得体会
![学前教育中的幼儿园社会教育我的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2c82f266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00.png)
学前教育中的幼儿园社会教育我的心得体会在学前教育中,幼儿园社会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与其他幼儿的互动和参与各种社会活动,我深刻体会到了社会教育对幼儿发展的积极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幼儿园社会教育方面的心得体会。
首先,幼儿园社会教育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基础。
在幼儿园中,孩子们有机会与同龄人互动,建立友谊关系和交流能力。
这种互动促使孩子们学会分享和合作,培养他们的社交技能。
孩子们在集体活动中感受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激发了他们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感。
通过和其他幼儿一起玩耍、学习,他们在情感上得到了满足,增强了自信心和归属感。
其次,社会教育能够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
在幼儿园中,孩子们通过观察他人和环境,学习了解社会规则和习俗。
他们学会了向他人问好、感谢他人,学会等候、分享和尊重他人。
这些社交技能不仅仅是礼貌的表现,更是对他们在未来面对各种社交场合时的应对能力的锻炼。
通过社会教育,幼儿能够拓宽视野,开阔思维,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幼儿园社会教育还能够培养孩子们的情感素质。
在幼儿园中,幼儿与其他同学、老师建立了亲密的情感联系。
他们学会了同情他人、关心他人,并从中感受到了快乐和满足。
通过和其他孩子相处,孩子们逐渐形成了友善、和善、待人亲切的品格。
这种情感素质的培养使孩子们在社交交往中更加敏感体贴,增进了他们之间的相互信任与友爱。
然而,幼儿园社会教育中也存在一些挑战和困惑。
一方面,幼儿的社交能力与情感素质的培养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指导。
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园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与孩子们相处、引导和指导。
另一方面,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也会给教师的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针对这些挑战和困惑,我认为,幼儿园教师需要具备丰富的教育经验和专业知识。
他们应该注重观察和理解每个孩子的特点和需要,并制定相应的教育计划和方法。
此外,家长的积极参与和支持也是促进幼儿园社会教育的重要保障。
(学前教育学课件)第五章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教育
![(学前教育学课件)第五章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2ad483aba417866fb94a8edd.png)
在学前儿童发展的过程中,德育主要涉及的是个体 社会性发展,最终的目的是培养和塑造学前儿童良 好的道德品质和道德人格。
一、学前儿童德育的内涵与历史
(二)学前儿童德育的历史 中国古代,德育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各种礼仪伦常的
教育,由此各种礼仪伦常教育是童蒙教育的主要内 容。 在幼儿园课程体系中德育也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的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学 前儿童社会性的研究,使得学前儿童德育的理念开 始发生转变,德育的内涵向社会性方向延伸。
智育的意义还体现在它是儿童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审美、体育和社会交往等活动无不需要儿童良好的 智能作为基础。
通过智育,可以有力地促进儿童的语言表达和动手 操作等多种能力的发展。
二、学前儿童智能的发展与多元智能理 论
(一)学前儿童智能的发展 对学前儿童正确实施智育的必要前提是了解与掌握
儿童智能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规律和特点:
保护学前儿童的感觉器官。 发展学前儿童的各种感知觉,帮助儿童掌握社会感
知经验标准。 发展学前儿童的观察力。
三、学前儿童智育的内容
(二)培养学前儿童运用语言交往的能力 重点是培养他们运用口头语言交往的能力。 对话性语言和叙述性语言。 了解文字符号的交际功能与意义。
三、学前儿童智育的内容
学前期是儿童智能急剧发展变化的关键时期。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智能的稳定性逐渐加强。 儿童智能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要经过多个发展
阶段, 总的发展趋势是逐步由低向高。
二、学前儿童智能的发展与多元智能理 论
(二)多元智能理论
加德纳:八种相对独立的智能,包括音乐智能、身 体运动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语言智能、空间智能、 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和自然认知智能。
学前教育学-李生兰著-第五章 幼儿园的社会教育-笔记
![学前教育学-李生兰著-第五章 幼儿园的社会教育-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c9f0fabb5a8102d277a22f1b.png)
第五章幼儿园的社会教育基本概念:幼儿社会化幼儿园社会教育幼儿园社会教育过程第一节幼儿园社会教育的价值和内容一、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涵义(概念)幼儿园的社会教育主要是指对幼儿进行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等方面的教育。
具体来讲,它是指帮助幼儿正确地认识自己、他人和社会(如社会活动、社会规范、社会文化),形成积极的自然情感和社会情感(如依恋心、自信心、自尊心、信任感、同情心、内疚感、公正感、爱憎感),掌握与同伴、成人相互交往(如轮流、分享、合作、谦让、助人)以及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方式,以便使幼儿能有效地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教育。
一、幼儿园社会教育的价值(一)有助于幼儿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幼儿社会教育的过程事实上是向幼儿传递正确的价值观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幼儿既能从教师的言传身教中学习有关社会的基本观念,又能从教师提供的各种游戏活动中习得一些必要的价值观念。
(二)有助于幼儿良好情感的陶冶对幼儿进行社会教育,能够丰富幼儿情感的内容,帮助幼儿从同情感、责任感转化到道德感、理智感、审美感;还能增加幼儿情感的深刻性和稳定性,使幼儿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感,并能运用适当的方式予以表达。
(三)有助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在社会教育的过程中,幼儿不仅能学会与别人进行社会交往的知识、技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而且还能逐步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愿望和态度,做出适当的行为,使社会性得到发展。
(四)有助于加快幼儿的社会化进程社会化是个体从自然的人转化为社会的人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完成是通过个体与周围环境的接触、与周围人的交往来进行的。
(五)有助于幼儿未来的成长发展童年期儿童情感的发展,直接影响今后的成长。
三、幼儿园社会教育的任务幼儿园对儿童进行社会教育的任务比较复杂,且不同的任务有不同的教育要求。
这体现在如下几方面:(一)传授粗浅的社会知识一般包括:(1)关于社会风俗习惯、礼仪信仰等方面的知识;(2)关于社会规范、行为准则等方面的知识;(3)关于社会分工、职业角色、买与卖、生产与消费方面的知识;(4)关于学习、工作、生活、娱乐设施方面的知识;(5)关于家乡、祖国、世界方面的知识等。
理解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地位和功能
![理解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地位和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5276caea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95.png)
理解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地位和功能一、学前社会教育的内涵学前社会教育是指儿童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事物务及其相关的人文社会知识为基本内容,以社会及人类文明的积极价值为引导,在尊重儿童生活、遵循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规律与特点的基础上,由教育者通过多种途径,创设有教育意义的环境和活动,陶冶儿童性灵,培育有着良好社会理解力、社会情感、品德与行动能力的完整、健康儿童。
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研究对象(一)学前儿童的个性个性主要是指在生物基础上受社会生活条件制约而形成的独特而稳定的、具有调控能力的、具有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结构是多层次、多侧面的,由复杂的心理特征的独特结合构成的整体。
学前儿童个性发展的心理结构主要包括自我调控、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等三个系统。
(二)学前儿童的社会性从儿童发展心理学和学前教育学的观点来看,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既受心理因素的制约,又受社会因素的制约。
它是指儿童在其生物特性基础上,与社会生活环境相互作用,逐渐掌握社会规范,形成社会技能,学习社会角色,发展社会行为,并以独特的个性与人相互交往、相互影响,适应周围社会环境,由自然人发展为社会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儿童心理特征。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心理结构主要包括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技能、自我意识、道德品质和社会适应等方面。
(三)社会化社会化是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中,通过与环境的交互作用,逐渐形成适应于该社会所公认的行为方式,由自然人发展成为能够适应社会生活的社会人的过程。
三、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意义(一)促进学前儿童的完整发展所谓完整发展是指儿童在发展的内容、结构与时间上的完整发展。
从发展的内容看,儿童的完整发展是指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从结构上看,是认知、情感、意志的统整发展;从时间上看,是终身的完整发展。
(二)促进学前儿童积极地社会化社会化主要是指个体学习社会中长期积累起来的知识、技能、观念和规范,并内化为个人的品格与行为,在社会生活中加以再创造的过程。
(幼儿学前教育)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方法
![(幼儿学前教育)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08d5e344028915f814dc2ab.png)
第七节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课题五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方法教学目标:1.理解社会领域的教育方法。
2.能依据案例区分并选择运用社会教育的方法。
教学重点:1.理解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方法。
2.会分析的案例中社会教育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够依据案例综合选择社会教育的方法。
教学时数:1学时课后作业:请结合每周五的走园,记录幼儿园中的一个完整的社会教育活动〔记录方式能够是文本或是视频〕,写清教师所使用的社会教育方法的名称、使用情况及使用效果。
教学后记:本次课通过呈现视频案例、文本案例关心学生理解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方法,在讲解每一种方法时,学生都能认真听讲,但请学生分析案例中用到的社会教育方法时,学生难以找全,关于教育方法是如何使用的局部掌握得比较困难。
本次课内容需要为学生查找预习材料以关心学生克服难点。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一〕提问你学过的教育教学方法有哪些?哪些方法能够运用在社会领域中?请举例说明。
请观摩视频片段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小小婺剧迷》考虑:片段中包含哪些教育教学方法?是如何表达的?〔二〕教师分析1.演示法,给幼儿观看婺剧的剧照;讲授法,讲解了婺剧角色的全然特征;示范法:教师用动作表演角色典型特征;行为练习法,幼儿跟着教师一起做角色典型动作。
2.有许多教育教学方法并不仅仅在一个领域中使用,是带有普遍性的,我们要学会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教育教学方法。
3.这些社会领域一般的教育教学方法包括前面老师讲到的演示法、示范法、谈话法、讨论法、行为练习法和讲授法。
二、介绍社会领域专门的教育方法〔一〕参观法参观法是依据社会领域教育的目的与任务,组织幼儿在园内或园外的场所,让幼儿通过对实际事物和现象的观看、考虑而获得新的社会知识与社会标准的教育方法。
请学生观看课件图片考虑:1.去哪里参观?园内或园外的场所,平安便利。
2.参观什么?静态的社会环境和社会事物;动态的人的活动,人与社会环境的互动。
3.如何参观?教师带着,也能够说是幼儿分组带任务参观,可做记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幼儿园社会教育的价值和内容
五、幼儿社会教育的过程 ★
幼儿社会教育的过程
幼儿社会教育过程是教师根 据幼儿社会教育任务和内容、 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幼儿社会 性发展的实际情况,有目的、 有计划地对幼儿施加教育影响, 把当代社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 准则转化为幼儿道德品质的过 程。
幼儿社会教育的过程
冲突 论
这一理论认为,在幼儿社会化的 过程中,个体和社会并非和谐统一, 而是充满矛盾与冲突;班级内的师 幼关系是一种制度化了的支配与从 属关系,幼儿并不能个性化。 这一理论要求教师广泛采用集体 活动形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 用。
互动 论
• 笃信该理论的教师特别注重在幼教实践 中与幼儿进行广泛、深入的相互作用。该 理论认为,在幼儿社会化的历程中,交往 活动尤其重要,交往的模式主要有三种: • (1)后喻文化 • 幼儿向教师、父母等年长者学习,这是 交往的主要形式。 • (2)并喻文化 • 幼儿和成人各自向同辈人学习,这是交 往的重要形式。 • (3)前喻文化 • 前喻文化也称反向文化:教师、父母等 年长者向幼儿学习,这是不可忽视的一种 交往形式。
第一节 幼儿园社会教育的价值和内容
三、 幼儿园社会教育的任务
幼儿园社会教育的任务
(一) 传授粗浅的社会知识
(1)主要内容
教师向幼儿传授的社会知识一般包括:
①关于社会风俗习惯、礼仪信仰方面的知识; ②关于社会规范、行为准则方面的知识; ③关于社会分工、职业角色、买与卖、生产与消费 方面的知识; ④关于学习、工作、生活、娱乐设施方面的知识; ⑤关于家乡、祖国、世界方面的知识等等。
(5)增加幼儿对集体的了解,培养幼儿的集体荣誉感。
大班
(6)使幼儿认识到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培养幼儿的爱国心。 大班
(7)帮助幼儿了解一些外国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
(8)帮助幼儿学会控制自己的情感,不任性、不随意发脾气。
中班 中班
幼儿社会教育的过程
幼儿社会教育过程是教师根 据幼儿社会教育任务和内容 、 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幼儿社会 性发展的实际情况 ,有目的、 有计划地对幼儿施加教育影响, 把当代社会的( C )和 ( A )转化为幼儿( B ) 的过程。
第五章 幼儿园的社会教育
1践
★
2
3
• 幼儿园社会教育的路径探寻 • 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设计原则 • 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观察与评价 • 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案例 ★ • 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
4
5
6
7
第一节 幼儿园社会教育的价值和内容
尊重其他国家的文化,热爱世界和平
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内容
小班
大班
中班
小班
幼儿社会教育的内容
在小班,教师可对幼儿进行以下几方面的社会教育:
(1)帮助幼儿认识自己,了解自己身体的部位、特征及作用,懂得保护自己的一些 最基本常识。 (2)帮助幼儿意识到自己是哪个班的小朋友,熟悉生活环境,了解同伴、教师、保 育员,初步适应集体生活。 (3)教给幼儿基本的卫生常识,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帮助幼儿掌握礼貌用语,能运用“你好”、“对不起”、“没关系”、“谢谢” 等语言,有礼貌地与别人交往。 (5)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喜欢和同伴一起活动,能与同伴协商、轮流、 友好玩耍,不抢占、独霸玩具。 (6)培养幼儿初步的独立性和自控力,保持愉快的情绪,遵守集体的规则,爱护玩 具、图书。 (7)能按照教师的标准学习评价人和事,能对同伴作出公正的评价,能正确地评价 行为的结果。 (8)教给幼儿粗浅的交通安全知识,使幼儿学会遵守交通安全规则。 (9)了解自己父母及同伴父母的工作性质与特点。 (10)知道中国的重大传统节日,初步了解祖国的文化,并为之感到自豪。
主体 论
该理论指出在幼儿社会化的行 程中,幼儿主体地位、主体意识 特别重要,教师要站在幼儿的立 场上看问题,多从幼儿的兴趣需 要出发,布置环境,投放材料, 安排教育活动。
第二节 幼儿社会化的理论及其实践
三、 幼儿社会化的成因 ★
教师
同伴
幼儿社会化的成因
(一) 教师及其教育行为 ★★
积极的社会 强化
模仿和辨认
期望和要求
特性分类
积极的社会 强化 这有助于教师与幼儿建立一种良好的社会关系,促进幼儿 获取各种新的社会交往的技能,巩固已形成的正确的行为习惯。 教师对问题儿童应给予更多关注、表扬和鼓励,杜绝奖励幼儿 良好行为习惯的偏见。 为了充分发挥积极的社会强化在幼儿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 教师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不应轻易使用奖赏。(幼儿极其简单完成任务也得表 扬,奖赏对幼儿进一步努力就不起作用了) (2)不宜多用外部强化。(幼儿对某项活动有很高积极性, 活动结束后就没必要进行物质强化了) (3)广泛使用认知与非认知的强化。(对待问题儿童,要 像对待正常儿童那样,传递愉快)
A自己 B他人 C社会 D世界
第一节 幼儿园社会教育的价值和内容
二、 幼儿园社会教育的价值
幼儿园社会教育的价值
(一) 有助于幼儿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社会基本价值观念及必要价值观念 (二) 有助于幼儿良好情感的陶冶 道德感、理智感、审美感 (三) 有助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逐步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愿望和态度 (四) 有助于加快幼儿的社会化进程 把社会知识、社会技能、社会规范内化 (五) 有助于幼儿未来的成长发展 有效地提高幼儿的情感商数
创设隐蔽性环境 落实重复性任务 运用实践性方法
利用社会性资源
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含义
幼儿园的社会教育主要是指对 幼儿进行 社会认知 、社会情感 、 社会行为等方面的教育。 具体来讲,它是指帮助幼儿正 确地认识(B )、(C)和(A), 形成积极的自然情感和社会情感, 掌握与同伴、成人相互交往以及 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方式,以 便使幼儿能有效地在社会中生存 和发展的教育。
大班
幼儿社会教育的内容
在大班,教师可对幼儿进行以下各方面的社会教育:
(1)引导幼儿认识到自己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自己的进步是父母和教师教育、帮助 的结果。 (2)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及与同伴交往的能力,使幼儿学会关心别人,并能与 同伴友好相处。 (3)增加幼儿对集体的了解,培养幼儿的集体荣誉感。 (4)培养幼儿自控能力,要求幼儿自觉遵守各种规则。 (5)帮助幼儿克服各种困难,培养幼儿的责任感。 (6)发展幼儿的独立性,指导幼儿按照社会准则进行自我评价,并能对自己的行为 动机进行评价。 (7)形成幼儿热爱劳动、爱护公物、珍惜劳动成果的习惯,培养幼儿的内疚感、公 正感、爱憎感。 (8)引导幼儿认识社区生活设施和环境,帮助幼儿理解人们的职业分工、工作性质 与特点、意义,并学会尊重不同职业的人们,萌生环保意识。 (9)使幼儿认识到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培养幼儿的爱国心。 (10)帮助幼儿了解一些世界名胜古迹、工艺美术品、风土人情,使幼儿学会尊重 外国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
A.行为准则 B.道德品质 C.道德规范
第二节 幼儿社会化的理论及其实践
一、 幼儿社会化的含义
幼儿社会化的含义
(一) 幼儿社会化的界定 幼儿社会化主要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幼儿 逐渐了解社会关系、获得社会经验、掌握社会规 范而成为社会成员的过程,即从自然的人转化为 社会的人的过程。 (二) 幼儿社会化的意义 幼儿社会化是个体社会化的第一环节,对未来 的继续社会化有着重大的影响。同时,幼儿社会 化也有助于社会文化的延续和发展,使每个人发 展成为该社会所需要的人。
第二节 幼儿社会化的理论及其实践
二、 幼儿社会化的理论
幼儿社会化的理论
统一 论 冲突 论
互动 论
主体 论
统一 论
这种理论认为,在幼儿社会化的 进程中,个体与社会是统一的,通 过教育传授道德观念、集体意识, 使年幼儿童社会化并个性化,以便 维持社会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班级是幼儿社会化的重要场地, 传递社会文化,并使之内化于幼儿。 此理论要求幼教工作者采用“民 主集中制”的方式,充分发挥班集 体的作用。
一、 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含义
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含义
幼儿园的社会教育主要是指对 幼儿进行社会认知、社会情感、 社会行为等方面的教育。 具体来讲,它是指帮助幼儿正 确地认识自己、他人和社会,形 成积极的自然情感和社会情感, 掌握与同伴、成人相互交往以及 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方式,以 便使幼儿能有效地在社会中生存 和发展的教育。
幼儿园社会教育的任务
(一) 传授粗浅的社会知识 (2)教育要求
尊重幼儿的年龄特征
考虑幼儿的个别差异
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幼儿园社会教育的任务
(二) 提高基本的社会能力 (1)主要内容
遵守 规则 完成 任务
自理
学习
思考
交往
表达
幼儿园社会教育的任务
(二) 提高基本的社会能力
(2)教育要求
教师在提高幼儿社会能力的时候,应注意如下几点:
①广泛开展游戏活动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教师要创造条件,广泛开展多种形式 的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社会能力,以充分发挥游戏活动在幼儿 社会教育过程中的作用。
②充分发挥语言作用
语言对幼儿的行为具有启动、调节、强化、导向等多种功能,为 了提高幼儿的社会能力,教师要重视发挥语言的作用。
幼儿园社会教育的任务
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含义
幼儿园的社会教育主要是指对 幼儿进行 社会认知 、社会情感 、 社会行为等方面的教育。 具体来讲,它是指帮助幼儿正 确地认识( A)、(B)和(C), 形成积极的自然情感和社会情感, 掌握与同伴、成人相互交往以及 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方式,以 便使幼儿能有效地在社会中生存 和发展的教育。
A社会 B自己 C他人 D世界
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内容
(1)教给幼儿基本的卫生常识,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帮助幼儿克服各种困难,培养幼儿的责任感。 小班 大班 小班 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