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格尔木市三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2018-2019高一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 一 语 文一、现代文阅读(39分)(一)论述类文本(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外比较品三国顾钧《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有一段极为精彩的描写:却说文聘引军追赵云至长坂桥,只见张飞倒竖虎须,圆睁环眼,手绰蛇矛,立马桥上,……厉声大喝曰:“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声如巨雷。
曹军闻之,尽皆股栗。
曹操急令去其伞盖,回顾左右曰:“我向曾闻云长言: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
今日相逢,不可轻敌。
”言未已,张飞睁目又喝曰:“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敢来决死战?”曹操见张飞如此气概,颇有退心。
飞望见曹操后军阵脚移动,乃挺矛又喝曰:“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是何故!”喊声未绝,曹操身边夏侯杰惊得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
操便回马而走。
于是诸军众将一齐望西奔走。
这就是著名的“长坂桥张飞退曹兵”,在中国文学史上恐怕是独一无二的大手笔。
但如果我们放眼西方文学,则不难在荷马史诗中找到一个非常接近的例子:一连三次,卓越的阿基琉斯隔着壕沟啸喊,一连三次,特洛伊人和著名的盟军部众吓得惊散;其间,他们中十二个最好的勇士即刻毙命,扑身自己的战车和矛尖。
阿开亚人从飞舞的枪械下拖出帕特罗克洛斯,将其放躺在尸架上,亲密的伙伴们围站他的身边,哭得悲哀,捷足的阿基琉斯和他们同在,热泪滚滚,看着他所信赖的伴友尸躺架面,挺着被锋利的铜枪豁裂的躯干。
(《伊利亚特》第十八卷)阿基琉斯是《伊利亚特》的主角,得知自己的亲密战友帕特罗克洛斯捐躯的消息,他怒不可遏,发誓要把尸体从敌人的包围中夺回。
他的三声“啸喊”完全可以媲美张飞的三次“厉声大喝”。
如果从被喊声吓死的人数来看,他的一打十二个无名勇士显然超过了一个夏侯杰。
但张飞的表现更具有戏剧性,他的三声大喝每次都有变化,特别是最后一声,仔细品味“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是何故”,感觉张飞有点心虚。
阿基琉斯是女神的儿子,刀枪不入(当然除了脚后跟),所以无所畏惧。
2018-2019学年上期期末联考高一语文试题

2018-2019学年上期期末联考高一语文试题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小题。
在唐代,政文俱旺;那么,在宋代,虽非“俱旺”,却政文贴近。
这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宋代重视文官当政,比较防范武将。
第二个原因,宋代由于文人当政,又由于对手是游牧民族的浩荡铁骑,在军事上屡屡失利,致使朝廷危殆、中原告急。
这就激发了一批杰出的文学家心中的英雄气概、抗敌意志,并在笔下流泻成豪迈诗文。
陆游、辛弃疾就是其中最让人难忘的代表,可能还要包括最后写下《过零丁洋》和《正气歌》的文天祥。
这确实也是中国文脉中最为慷慨激昂的正气所在,具有长久的感染力。
但是,我们在钦佩之余也应该明白,一个历时三百余年的重要朝代的文脉,必然是一种多音部的交响。
与民族社稷之间的军事征战相比,文化要广泛得多,深厚得多,丰富得多。
因此,文脉的首席,让给了苏东坡。
苏东坡也曾经与政治有较密切关系,但终于在“乌台诗案”后两相放逐了:政治放逐了他,他也放逐了政治。
他的这个转变,使他一下子远远地高过王安石、司马光,当然也高过比他晚得多的陆游、辛弃疾。
有了他,宋代文化提升了好几个等级。
所以,我以前也写过,在他被贬谪的黄州,在无人理会的彻底寂寞中,在他完全混同于渔夫樵农的时刻,中国文脉聚集到了那里。
苏东坡是一个文化全才,诗、词、文、书法、音乐、佛理,都很精通,尤其是词作、散文、书法三项,皆可雄视千年。
苏东坡更重要的贡献,是为中国文脉留下了一个快乐而可爱的人格形象。
不管是久远的历史、辽阔的天宇、个人的苦恼,到他笔下都有了一种美好的诚实,让读到的每个人都能产生感应。
他不仅可爱,而且可亲,成了人人心中的兄长、老友。
这种情况,在中国文学史上几乎绝无仅有。
因此,苏东坡是珍罕的奇迹。
把苏东坡首屈一指的地位安顿妥当之后,宋代文学的排序,第二名是辛弃疾,第三名是陆游,第四名是李清照。
辛弃疾和陆游,除了前面所说的英雄主义气概之外,还表现出了一种品德高尚、怀才不遇、热爱生活的完整生命。
2018_2019学年高中一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下载可编辑.专业.整理.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 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第I 卷(选择题)评卷人 得分一、选择题1.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是 ( )A .这所国际名牌大学,吸引了来自于六十多个国家的留学生。
B .王教授最终还是把节省下来的课题经费购置了十五台电脑。
C .她为了伙伴说自己胆小,便壮着胆子爬上陡峭的“天梯”。
D .他到今天上午,仍然没有拿定主意究竟是学文科还是理科。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泛舟漓江,我惊诧于大自然的神奇功力,竟能把山水_____得如此多姿多彩。
②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的人,不仅为正人君子所_____,还可能滑向犯罪的深渊。
③总_____人才,为了挽留这位软件设计师继续在公司工作,多次亲自登门拜访。
A .装点 不齿 爱惜B .点缀 不齿 爱护C .点缀 不耻 爱惜D .装点 不耻 爱护3.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在导游的领导下,这批游客便登堂入室,津津有味地欣赏起博物馆的文物来。
B .虽然室外又闷又热,但由于工作间安装了空调,舒适的温度使大家如坐春风。
C .喜好在名胜古迹上刻字留言,这种不文明之风不知起于何时,始作俑者是谁。
D .当年他只身闯京城,前倨后恭,凭借过人的毅力和吃苦精神,创下这份家业。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一篇论文论点正确、论据充分、结构完整,是衡量其好坏的重要标准,必须严格要求。
B .中国艺术研究院还将聘请包括工艺美术大师在的一百位德艺双馨的民间艺术家。
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4)

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语 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阅读题一、(江西玉山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期中考)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项羽何以输给刘邦刘邦战胜项羽,常常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项羽是个贵族,是个英雄;刘邦是个贫民,是个流氓。
项羽的出身是相当高贵的,他的祖父是楚国名将,到了项羽父亲他们这一代,这个家族就开始破落了,不过破落也还是贵族。
刘邦是没有名也没有字的,他被唤做刘季,就是刘小的意思;项羽可是正儿八经有名字的,叫做项籍,也是有字的,叫项羽。
楚汉战争中,刘邦手下有一个神箭手楼烦一箭就把项羽那边的一个人给射死了。
项羽大怒,出来往那儿一站大吼一声,楼烦被吓得屁滚尿流。
在灭秦和楚汉战争中,项羽几乎是每战必胜。
而刘邦的本事就是司马迁说的“好酒及色”。
在整个战争中,没有一场战争是刘邦指挥的。
刘邦的本事只有一句话——“为之奈何?”问张良,问陈平,问韩信。
但是我们如果冷静地分析,就会发现刘邦的胜利是有道理的。
刘邦攻进了关中,后来项羽也进入了咸阳,他们获得了推翻秦王朝的胜利。
在这场胜利面前,刘邦和项羽的表现完全不同。
刘邦不杀子婴,约法三章,秋毫无犯。
这是一个了不得的举动。
范增对项羽说:“项王,刘邦这个人可不能小看。
”但项羽听不进去,杀子婴,烧宫室,屠咸阳。
项羽完全不动脑筋。
有人劝说项羽,说:“咸阳这个地方是帝王之都,您应该定都咸阳。
”但是,这个时候秦宫已经被项羽烧光了,也没地方住了,项羽又一门心思想回老家去。
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01(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1. C2. A3. B4. A5.①“我”贯穿小说始终,推动情节发展,将小说串联成一个有机整体;②“我”是故事的亲历者和叙述者,借助第一人称“我”之口叙述,能增强小说的真实性和感染力;③通过抒写“我”的感受,表达“我”的思考,有助于揭示小说的主题。
6.①明指乡村里成熟后无人采摘,烂了落了的果子;②暗喻乡村里像果子一样不被重视、缺乏关爱的留守孩子;③以此为题,表达了对在市场经济和打工潮的冲击下农村日益衰落的社会现实的忧虑。
7. B8. C9.①家长应理智对待,并量力而行;②学校应坚决执行为学生减负的相关政策规定,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③教育主管部门和工商部门应明确职责,加强行业的监管与治理。
④政府部门对高校生源选拔制度进行联动改革,改变“唯分数论”的选拔模式。
⑤社会应避免“文凭歧视”,特别是用人单位也要不拘一格用人才。
10. B11. A12. D13.(1)不久敌寇又进犯劫掠兴宁口,秦纮率兵连续击退敌人,并追回被掳掠的东西,朝廷下玺书慰劳他们。
(2)秦纮亲自祭奠阵亡将士,掩埋他们的遗骸,上奏要求详细记录死于战争的指挥朱鼎等五人的业绩,抚恤战死的将士家属。
14. D15.①借景抒情。
诗借所见到的缺月、芭蕉、丁香等景物,抒发主人公失望、愁苦的情感。
②比喻(或象征或拟人)。
以芭蕉喻情人,以丁香喻女子自己,它们共同对着黄昏时清冷的春风,哀愁无限。
这既是女子眼前实景的真实描绘,又是借物写人,隐喻二人异地同心,都在为不得与对方相会而愁苦。
16.(1)将子无怒秋以为期(2)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3)为变徵之声复为慷慨羽声17. A18. C19. B20.①“启示”改为“启事”。
②“各位同学们”重复,去掉“各位”或“们”。
③应写明拾物地点。
④物品的特征不应具体写出,改为“内有人民币若干”。
⑤去掉“本人十分感谢”。
21.对无名路命名首先需规划部门查阅历史资料,现场实施踏勘,在此基础上提出初步命名预案,再征求各方意见,并召开专家论证会,最终形成命名意义,报请上级政府审定。
青海省格尔木市三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摘编自杜福磊《散文美学》,有删改)
1.下列关干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散文的语言美有多种表现,但从语体和文体角度来看,形象、自然、亲切是最重要的。
B.只有画面感极强、给人如在眼前之感的散文语言才能称之为形象的语言。
C.“清雕琢”是指在散文创作中,清除雕琢与修饰,以朴实的语言写景状物,表现人与物的原貌。
B.散文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文采斐然的辞藻美很关键,可见,好的散文都注重辞藻的华美。
C.散文语言只有自然、采切,才能给人深情款款、娓娓动听、如叙家常、清新淡雅的美感享受。
D.朱自清、巴金等人的“谈话风”“清雕饰”的语言特点启示我们:写作中切忌矫揉造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居近湖滨归钓迟
琦君
我生长在杭州,也曾在苏州住过短短一段时期。两处都被称为天堂,可是一样天堂,两般情味。这也许因为“钱塘苏小是乡亲”,杭州是我的第二故乡,我对它格外有一份亲切之感。平心而论,杭州风物,确胜苏州。打一个比喻,居苏州如与从名利场中退下的隐者相处,于寂寞中见深远,而年轻人久居便感单调少变化。住杭州则心灵有多种感受。西湖似明眸皓齿的佳人,令人满怀喜悦。古寺名塔似遗世独立的高人逸士,引人发思古幽情。何况秋月春花,四时风光无限,湖山有幸,灵秀独钟。可惜我当时年少春衫薄,把天堂中岁月,等闲过了。莫说旧游似梦,怕的是年事渐长,灵心迟钝,连梦都将梦不到了。因此我要从既清晰亦朦胧的梦境中,追忆点滴往事,以为来日的印证。若他年重回西湖,孤山梅鹤,是否还认得白发故人呢?
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8—2019学年上期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试卷第Ⅰ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探寻幸福真谛黄亚果幸福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生活状态。
早在我国先秦时期,孔子、老子、孟子、墨子等就对幸福作了大量论述,形成了深刻的幸福观。
2000多年来,先秦诸子的幸福观被许许多多中国人奉为立身准则和处世圭臬。
今天,先秦诸子的幸福观对我们认识什么是幸福、怎样实现幸福仍然有着重要启示意义。
不沉溺于物质享受,追求精神快乐。
幸福在《论语》《道德经》等诸子典籍中也被称为“乐”。
那么,在先秦诸子看来,幸福有着怎样的内涵呢?先秦诸子认为,物质财富对幸福来说并非不重要,但相比较而言,精神快乐更是幸福所必需的。
因此,他们主张对物质财富、生死寿夭、贵贱达穷、外在环境持淡泊态度,应该更加注重心灵的知足,关注那些符合人之本性、来自于内心的幸福。
老子认为,“知足之足,恒足矣”,淡泊名利、顺性无为才是幸福的最高境界。
孔子认为,“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他对安贫乐道的弟子高度赞赏。
孟子认为,人生幸福的真谛是“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庄子认为,幸福并非享乐的感觉,而是心灵的顿悟与超越,“与天合者,谓之人乐”“喜怒通四时,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
在先秦诸子看来,真正认清了幸福的本质、领略了精神的高贵,就不会沉溺于物质享受,而会自觉修身行道。
今天,这些观点对于丰富人的心灵世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将自身幸福与他人幸福、社会福祉结合起来考量。
《礼记·大学》明确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将个人发展放在“平天下”这样一个宏阔的视野里来看待。
孟子提出“与民同乐”的幸福观,强调幸福的“共同性”。
荀子认为,“圣也者,尽伦者也;王也者,尽制者也;两尽者,足以为天下极矣。
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 语 文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 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春秋战国时期的侠士具有很强的政治依附性,他们在人射或活动上,直接或间接、或强或弱地服务并依附于诸侯权贵,结果成为诸侯权贵政治斗争的工具。
但同时侠士以依附政治人物为工具性手段来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其政治依附性因其所拥有的侠义精神而独具特点。
有些侠士,( )。
春秋时专诸因伍子胥引荐被公子光赏识重用,后来舍身刺杀王僚只是为报公子光的 ,而客观上却帮助公子光夺取了王位。
更多的侠士因其臣属或门客的身份,而导致行为直接以政治为导向。
战国时唐睢面对骄横狂妄的秦王, ,以“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来威胁秦王,也是基于自身使者的身份,希望不辱使命。
侠士的政治依附性还表现在侠士往往会成为政治人物的牺牲品。
在他们的无畏的行为中常隐藏着 ,即便是一生追随, ,备受诸侯权贵的青睐,其结局也是其政治依附性的一种悲剧性体现。
战国时聂政、荆轲等人皆在刺杀活动中殒命,成就了侠士英雄的悲剧形象。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他们在人身上或强或弱地依附于诸侯权贵,在活动上直接或间接地服务于诸侯权贵 B .他们在活动上直接或间接地服务于诸侯权贵,在人身上或强或弱地依附于诸侯权贵 C .他们在人身上直接或间接地依附于诸侯权贵,在活动上或强或弱地服务于诸侯权贵D .他们在活动上直接或间接地依附于诸侯权贵,在人身上或强或弱地服务于诸侯权贵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其行为主观上服务于诸侯权贵的政治活动,客观上却不以政治为出发点B .其行为客观上服务于诸侯权贵的政治活动,主观上却不以政治为出发点C .其行为主观上不以政治为出发点,客观上却服务于诸侯权贵的政治活动D .其行为客观上不以政治为出发点,主观上却服务于诸侯权贵的政治活动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知遇之恩 令人发指 不虞之誉 丰功伟绩 B .知遇之恩 怒发冲冠 不测风云 劳苦功高 C .再造之恩 令人发指 不测风云 劳苦功高 D .再造之恩 怒发冲冠 不虞之誉 丰功伟绩 第II 卷(非选择题)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精准解析】青海省格尔木市三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联考语文试题

青海省格尔木市三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宇笔将密时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1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救版必修1+必修2第一、二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当代散文,是一种从天地万物中取材,以简短精悍的篇幅,自由灵活的手法,文情并茂的语言,把感情美、哲理美、自然美、意境美相融合,来抒写心态性灵,表现内心情感和思想体验,用以陶情冶性,给人以美感享受的文学样式。
这种文学散文,绝大多数是抒情性质的。
虽然根据抒情方式和具体内容的差别,散文可分为写人叙事、写景和议论三大类,但写人叙事、写景、议论的目的又都归结于作者的主观抒情。
因此,散文中抒情性的文学散文居多。
散文之所以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不仅因为它首先富于感情美、思想美和意境美,也由于它富有文采斐然的辞藻美。
在散文写作中,有一个术语叫“散文笔调”,所谓散文笔调,除了是说散文有浓郁的抒情成分外,更主要的是说散文语言优美,具有文情并茂的艺术特点。
散文语言美表现为简洁凝练、生动形象、清新自然、富于节奏感并饱含着诗意美等等,但就散文的语体本色和文体意识的强化而言,语言的形象、自然、亲切的“谈话风”是最为重要的。
所谓“语言的形象”,即描绘事物栩栩如生,历历在目;传达声音声响,惟妙惟肖;抒发感情情真意切,意在境中;议论说理亦庄亦谐,妙趣横生。
语言有较强的表现力,能产生可视可听可触的形象感。
像朱自清写月下荷塘的景致,鲁迅写百草园中的情趣,都是这样的语言。
所谓语言的自然、亲切,就是要潇洒活脱,富有“谈话风”,讲究“清雕琢”。
2018—2019学年上期期末考试

2018—2019学年上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1.B(B项理解有误,从原文“建国后,艾青的诗歌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可知,“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等内容在其前期诗歌中也有体现。
)2.C(“并就这两大艺术特征在艾青诗歌中的具体体现逐一进行了深入阐述”理解有误,文中并未对艾青诗歌的第二个艺术特征在艾青诗歌中的具体体现进行深入阐述。
)3.A(B项艾青诗歌有自己特有的意象,因此是具有独创性的诗人,在独创性上并不欠缺;C 项“才激发出了”归纳错误,艾青对祖国人民的深爱来源已久,苦难和传统是与他内心已有的爱国情感契合,而非激发;D项颠倒因果,根据文意,艾青的诗歌在成长中吸取了现代新诗的广泛营养,才成为现代新诗发展了近二十年后的新成果。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4.C(“使他深感压抑”“渴望摆脱这些负荷”理解有误,过去的回忆是他思想的背景,尤其是对大陆的记忆,更是他的根本。
)5.①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1分)将与故土的离别比作“冰冷的手术刀”切入,形象地写出了与故土离别的疼痛和悲伤无奈;将灵魂比作“千羽的蒲公英”,将灵魂的漂泊比作蒲公英飞向四方,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灵魂无法安定之苦涩与伤感。
(2分;分号前后写出任意一点即可。
)②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1分)将深圳河拟人化,因为深圳河是隔开作者与大陆的界河,承载着无数人的怨恨和血泪,所以已经承受不住绝望的重负了。
形象地揭示了作者对大陆故乡的思念和无法回故乡的绝望。
(2分)[第②句如答作“比喻”(如“将深圳河水比作眼泪,形象地表达了无法归乡的人们心头的痛苦和绝望之深。
”)并分析合理,最多给两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 6.本文中,作者以“蒲公英”自比,“蒲公英的岁月”指的是他在三个不同地方的岁月。
①在“海峡的那边”的岁月,即作者20年以前在中国大陆的岁月,当时他是一位正心怀家国、忧心抗战的热血青年;②到台湾后的岁月,他一直背负着他的过去和回忆,他无时无刻不在眷恋着大陆故土;③在“新大陆”即美国丹佛城的岁月,他在那里孤独寂寞,只能向纽约时报的油墨香里去试图寻找中国古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海省格尔木市三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宇笔将密时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1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救版必修1+必修2第一、二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当代散文,是一种从天地万物中取材,以简短精悍的篇幅,自由灵活的手法,文情并茂的语言,把感情美、哲理美、自然美、意境美相融合,来抒写心态性灵,表现内心情感和思想体验,用以陶情冶性,给人以美感享受的文学样式。
这种文学散文,绝大多数是抒情性质的。
虽然根据抒情方式和具体内容的差别,散文可分为写人叙事、写景和议论三大类,但写人叙事、写景、议论的目的又都归结于作者的主观抒情。
因此,散文中抒情性的文学散文居多。
散文之所以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不仅因为它首先富于感情美、思想美和意境美,也由于它富有文采斐然的辞藻美。
在散文写作中,有一个术语叫“散文笔调”,所谓散文笔调,除了是说散文有浓郁的抒情成分外,更主要的是说散文语言优美,具有文情并茂的艺术特点。
散文语言美表现为简洁凝练、生动形象、清新自然、富于节奏感并饱含着诗意美等等,但就散文的语体本色和文体意识的强化而言,语言的形象、自然、亲切的“谈话风”是最为重要的。
所谓“语言的形象”,即描绘事物栩栩如生,历历在目;传达声音声响,惟妙惟肖;抒发感情情真意切,意在境中;议论说理亦庄亦谐,妙趣横生。
语言有较强的表现力,能产生可视可听可触的形象感。
像朱自清写月下荷塘的景致,鲁迅写百草园中的情趣,都是这样的语言。
所谓语言的自然、亲切,就是要潇洒活脱,富有“谈话风”,讲究“清雕琢”。
散文的这种语言风格往往是抒情情深款款,议论娓娓动听,叙事如叙家常,清新淡雅,毫无艳淫造作之气。
散文的语言,虽然讲究文采,需要雕饰,但却是“清雕琢”。
所谓“清雕琢”,即不靠词句的华丽繁扉,它的雕饰主要是放在如何自然地、逼真地写人叙事绘景上,使语言具有形象、自然、亲切之风。
散文语言恰恰是在雕饰与平易、跳跃与缓慢之间,潇洒中流露着自然,自由中显示出亲切的“谈话风”。
中国现代散文家李广田很得其精妙:“诗人可以夸张,夸张了还令人不感到夸张;散文则常常是老实朴素,令人感到日用家常。
”写散文很近于自己心里说自家事,或者对着自己人说人家的事情一样,常是随随便便并不怎么装模作样,所以,散文的艺术就是一种看不出艺术的艺术。
像朱自清的《给亡妇》、巴金的《怀念萧珊》和《再忆萧珊》中那种拉家常、说悄悄话的语言,虽雕饰不多,但情深意切,如泣如诉,写出了生离死别的无限挚情。
朱自清、巴金的这种“谈话风”“清雕琢”的语言,是散文进入炉火纯青境界的表现,是散文艺术的正宗规范。
(摘编自杜福磊《散文美学》,有删改)1. 下列关干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散文的语言美有多种表现,但从语体和文体角度来看,形象、自然、亲切是最重要的。
B. 只有画面感极强、给人如在眼前之感的散文语言才能称之为形象的语言。
C. “清雕琢”是指在散文创作中,清除雕琢与修饰,以朴实的语言写景状物,表现人与物的原貌。
D. 散文就是自己心里说自家事,或者对着自己人说别人家的事,是一种“看不上艺术的艺术”。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首先阐述了散文的定义,然后从散文分类和散文写作目的角度强调了散文的抒情性特色。
B. 文章指出散文之所以给人以美的享受在于其感情美、思想美、意境美和辞藻美等诸多因素。
C. 文章逐层展开论述了散文语言简洁凝练、生动形象、亲切自然、富有节奏感并饱含诗意美的特点。
D. 文章阐述的核心是散文的语言特点,观点集中,论证有力,语言通俗易懂,富有亲和力。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一篇散文不能做到感情美、哲理美、自然美、意境美相融合,严格来讲,就不算好的散文。
B. 散文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文采斐然的辞藻美很关键,可见,好的散文都注重辞藻的华美。
C. 散文语言只有自然、采切,才能给人深情款款、娓娓动听、如叙家常、清新淡雅的美感享受。
D. 朱自清、巴金等人的“谈话风”“清雕饰”的语言特点启示我们:写作中切忌矫揉造作。
【答案】1. A 2. C 3. B【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型时,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如本题,题干问的是“下列关干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
B项,“只有……才”是错误的。
由原文“所谓‘语言的形象’,即描绘事物栩栩如生,历历在目;传达声音声响,惟妙惟肖;抒发感情情真意切,意在境中;议论说理亦庄亦谐,妙趣横生”可知,“语言的形象性”包括多个方面,并不是只有画面感极强、给人如在眼前之感的散文语言才能称之为形象的语言。
C项,“清除雕琢与修饰”是错误的。
由原文“所谓‘清雕琢’,即不靠词句的华丽繁扉,它的雕饰主要是放在如何自然地、逼真地写人叙事绘景上,使语言具有形象、自然、亲切之风”可知,所谓“清雕琢”并不是清除雕琢与修饰,而是不靠词句的华丽繁扉。
D项,“就是”是错误的。
由原文“写散文很近于自己心里说自家事,或者对着自己人说人家的事情一样”可知,是“近似于”,而不是“就是”。
故选A。
【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C项,文章只论述了语言形象、自然和亲切的特点,未展开论述“简洁凝练”和“富于节奏感并饱含诗意美”。
故选C。
【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B项,“好的散文都注重辞藻的华美”是错误的。
文章最后一段举巴金等人的例子说明好的散文不一定都要讲究辞藻美。
故选B。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居近湖滨归钓迟琦君我生长在杭州,也曾在苏州住过短短一段时期。
两处都被称为天堂,可是一样天堂,两般情味。
这也许因为“钱塘苏小是乡亲”,杭州是我的第二故乡,我对它格外有一份亲切之感。
平心而论,杭州风物,确胜苏州。
打一个比喻,居苏州如与从名利场中退下的隐者相处,于寂寞中见深远,而年轻人久居便感单调少变化。
住杭州则心灵有多种感受。
西湖似明眸皓齿的佳人,令人满怀喜悦。
古寺名塔似遗世独立的高人逸士,引人发思古幽情。
何况秋月春花,四时风光无限,湖山有幸,灵秀独钟。
可惜我当时年少春衫薄,把天堂中岁月,等闲过了。
莫说旧游似梦,怕的是年事渐长,灵心迟钝,连梦都将梦不到了。
因此我要从既清晰亦朦胧的梦境中,追忆点滴往事,以为来日的印证。
若他年重回西湖,孤山梅鹤,是否还认得白发故人呢?我的家在旗下营一条闹中取静的街道上。
街名花市路,后因纪念宋教仁改名教仁街。
这条路全长不及三公里,而被一条浣纱溪隔为两段,溪的东边环境清幽。
东西浣沙路两岸桃柳缤纷,溪流清澈。
过小溪行数百步便是湖滨公园。
入夜灯火辉煌,行人如织。
先父卜居于此,就为了可以朝夕饱览湖光山色之胜。
他曾有两句咏寓所的诗:“门临花市占春早,居近湖滨归钓迟。
”父亲不谙钓鱼之术,却极爱钓鱼。
春日的傍晚,尤其是微雨天,他就带我打着伞,提着小木桶,走向湖滨,雇一只小船,荡到湖边僻静之处,垂下钓线,然后点起一支烟,慢慢儿喷着,望着水面微微牵动的浮沉子而笑。
他说钓鱼不是为了要获得鱼,只是享受那一份耐心等待中的快乐。
他仿着陶渊明的口吻说:“但识静中趣,何须鱼上钓。
”他曾随口吟了两句诗:“不钓浮名不约愁,轻风细雨六桥舟。
”我马上接着打油道:“归来莫笑空空桶,洒满清樽月满楼。
”父亲拍手说“好”,我也就大大地得意起来。
夏夜,由断桥上了垂柳桃花相间的白公堤,缓步行去,就到了平潮秋月。
凭着栏杆,可以享受清凉的湖水湖风,可以远眺西湖对岸的黄昏灯火市。
临湖水阁中名贤的楹联墨迹,琳琅满目。
记得彭玉麟①的一副是“凭栏看云影波光,最好是红蓼花疏,白蘋秋老;把酒对琼楼玉宇,莫辜负天心月老,水面风寒。
”令人吟诵回环。
白公堤的尽头即苏公堤,两堤成斜斜的丁字形,把西湖隔成里外二湖。
两条堤就似两条通向神仙世界的长桥。
唐朝的白居易和宋朝的苏东坡,两位大诗翁为湖山留下如此美迹,真叫后人感谢不尽。
外西湖平波似镜,三潭印月成品字形的三座小宝,伸出水面。
夜间在塔中点上灯,灯光从圆洞中透出,映在水面。
塔影波光,加上蓝天明月的倒影,真不知这个世界有多少个月亮。
李白如生时较晚,赶上这种景象,也不至为水中捞月而覆舟了。
六月十八是荷花生日,湖上放起荷花灯,杭州人名之谓“落夜湖”。
这一晚,船价大涨,无论谁都乐于被巧笑倩兮的船娘“刨”一次“黄瓜儿”。
十八夜的月亮虽已不太圆,却显得分外明亮。
湖面上朵朵粉红色的荷花灯,随着摇荡的碧波,飘浮在摇荡的风荷之间,红绿相间。
把小小船儿摇进荷叶丛中,头顶上绿云微动,清香的湖风轻柔地吹拂着面颊。
耳中听远处笙歌,抬眼望天空的淡月疏星。
此时,你真不知道白己是在天上还是人间。
如果是无月无灯的夜晚,十里宽的湖面,郁沉沉的,便有一片烟水苍茫之感。
(选自琦君《西湖忆旧》,有删改) [注]①彭玉麟,清朝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书画家,人称雪师。
与曾国藩、左宗棠并称大清三杰,与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并称中兴四大名臣,湘军水师创建者、中国近代海军奠基人。
4.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开头写住在苏州的感受,意在烘托杭州风物之美,从而表达作者对杭州的情有独钟。
B. 文章回忆和父亲一起钓鱼的情景,把父女之间的天伦之乐表现得十分充分,充满温馨气息。
C. 彭玉麟的对联和白公堤、苏公堤以及三潭映月,体现了自然美和人文美的交相辉映。
D. 文章引用了许多诗句,使得作品语言在华丽的辞藻之外平添了许多典雅气息和文化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