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第三章效用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

合集下载

微观经济学 --- 第三章{消费理论} 习题 (上海商学院)

微观经济学 --- 第三章{消费理论} 习题  (上海商学院)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一、名词解释效用基数效用序数效用偏好边际量总效用效用函数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剩余无差异曲线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预算线补偿预算线替代效应收入效应总效应正常物品低档物品吉芬物品收入---消费曲线价格---消费曲线价格效用恩格尔曲线恩格尔定律期望效用不确定性风险回避者风险爱好者风险中立者二、选择题知识点:效用,总效用(增函数),边际效用(减函数)的概念1.假如孙悟空偏好猕猴桃甚于蟠桃,这是因为( )。

A.猕猴桃的价格最低B.猕猴桃紧俏C.猕猴桃有多种用途D.对于孙悟空而言,猕猴桃的效用更大2.当总效用增加时,边际效用可能( )。

A.为负值,且不断减少B.为正值,且不断减少C.为负值,且不断增加D.以上都不对3.“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体现了效用的( )。

A.相对性B.同一性C.主观性D.客观性4.在影响消费者行为的诸多因素中,使得“甲之砒霜,乙之佳肴”成为可能的是( )。

A.欲望B.偏好C.预算约束D.价格5.如果商品的边际效用为零,那么( )。

A.该商品的总效用已经是最大B.问题中的商品没有效用,它不是消费者想去享用的东西C.在考虑要购买这种商品的前提下,消费者达到了他的均衡点D.该商品的总效用肯定也等于零6.下列选项中不是对消费者选择理论的批评的是( )。

A.这个理论未能反映消费者实际进行的思维过程B.消费者不可能有定义完善的偏好C.需求曲线不是向下倾斜的D.单个消费者不知道市场上所有商品的价格7.对于效用函数来说,下列表述中不是其必要假定条件的是( )。

A.消费者对要消费的商品能够排出偏好序B.如果消费者在X商品与y商品中更偏好X商品,在Y商品与Z商品中更偏好Y商品,那么他在X商品和Z商品中就一定更偏好X商品C.消费者对于某一种商品消费得越多,他所得到的效用就越大D.消费者的偏好一定是连续的8.某人无法分辨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之间的差别,那么对于他来说,这两种商品的关系是( )。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第一节基数效用论一、效用与选择1.消费者是如何选择他们最喜欢的商品组合?怎样解释我们所观察到的需求行为?2.案例:牛奶消费与白酒相比较3.人们消费的基本原则–人们总是倾向于选择他们最偏好(评价最高)的产品与服务。

二、效用(Utility)1.效用:消费者消费物品或劳务所获得的满足程度(satisfaction) 。

注(1)这种满足程度纯粹是一种消费者主观心理感觉。

效用本身不包含有关是非的价值判断。

效用因人、因时、因地而不同。

(2)效用绝不是可以观察与度量的心理函数。

它仅仅是经济学家用来理解个人选择行为一种科学工具。

2.基数效用(Cardinal Utility)把消费者消费物品或劳务所获得的满足程度用具体的数字来衡量所表达出来的效用。

3.效用的解释——主观心理感觉例子一:《最好吃的东西》免子和猫争论,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好吃。

免子说,“世界上萝卜最好吃。

萝卜又甜又脆又解渴,我一想起萝卜就要流口水。

”猫不同意,说,“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是老鼠。

老鼠的肉非常嫩,嚼起来又酥又松,味道美极了!”免子和猫争论不休、相持不下,跑去请猴子评理。

猴子听了,不由得大笑起来:“瞧你们这两个傻瓜蛋,连这点儿常识都不懂!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是什么?是桃子!桃子不但美味可口,而且长得漂亮。

我每天做梦都梦见吃桃子。

”免子和猫听了,全都直摇头。

那么,世界上到底什么东西最好吃?说明了效用完全是个人的心理感觉。

不同的偏好决定了人们对同一种商品效用大小的不同评价。

例子二:《钻石和木碗》一个穷人家徒四壁,只得头顶着一只旧木碗四处流浪。

一天,穷人上一只渔船去帮工。

不幸的是,渔船在航行中遇到了特大风浪,被大海吞没了。

船上的人几乎都淹死了,穷人抱着一根大木头,才得幸免遇难。

穷人被海水冲到一个小岛上,岛上的酋长看见穷人头顶的木碗,感到非常新奇,便用一大口袋最好的珍珠宝石换走了木碗,还派人把穷人送回了家。

一个富翁听到了穷人的奇遇,心中暗想,一只木碗都能换回这么多宝贝,如果我送去很多可口的食物,该换回多少宝贝!”于是,富翁装了满满一船山珍海味和美酒,找到了穷人去过的小岛。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效用论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效用论

10
50
40
20
30
40
10
20
10
40
消费者偏好
二、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
无差异曲线 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商品组合 通常以两种商品为例
无差异曲线
无差异曲线
效用函数和无差异曲线
效用函数和无差异曲线
效用函数和无差异曲线
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 效用函数 某一商品组合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水平 效用水平是对消费者在消费商品组合过 程中获得满足程度的度量。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含义 替代效应 当商品变得相对更便宜时,消费者倾向于 增加购买量;当商品变得相对更昂贵时, 则减少购买量。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含义 比较 收入效应反映了在保持商品价格不变的条 件下,实际购买力变化所引起的对该商品 购买量的变化。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第三节 预算线
无差异曲线描述了消费者对不同的商品组合的偏 好,但这并不能说明消费者选择行为的所有方 面。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必然会受到自己的收入水 平和市场上商品价格的限制,这就是预算约束。
一、预算线的含义
预算线表示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给定的 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 商品的各种组合。 预算约束线、消费可能线、价格线
40
120
30
120
20
120
10
120
0
120
P2 = 3
I=120
该公式可以必写成:X2=-(P1/P2)X1+I/P2。这一公
式的预算线方程告诉我们,预算线的斜率为-P1/P2,纵 截距为I/P2
二、预算线的变动
收入变化 在两种商品的价格不变的条件下 收入增加将导致预算线向外平移 收入减少将导致预算线向内平移

大学微观经济学经典课件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大学微观经济学经典课件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
离原点越近,代表的满足程度越低,效用越低; 否则越高。因为高位的无差异曲线的商品组合量大。 X1 O
X2
01
U1
02
U2
03
U3
04
U4
05
无差异曲线的特例
完全替代:两种商品之间的替代比例固定不变。
U1 U2 U3
牛奶
3
2
1
0
完全替代品的无差异曲线
咖啡
无差异曲线是一条斜率不变的直线。
U2
U1
E3
E2
E1
X2
X3
X1
收入效应
正常品的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
Y
X
U2
U1
E3
E2
E1
X2
X3
X1
收入效应
低档品的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
Y
X
A
B
B1
C
(二)
(三)吉芬物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商品价格变化引起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商品类别
替代效应与价格的关系
收入效应与价格的关系
总效应与价格的关系
需求曲线的形状
正常商品
1
序数效用理论认为,商品的效用不能计量,效用只能根据偏好程度排列出顺序,即偏好。
2
即消费者能对可能消费的商品进行先后排列。
3
偏好的三个基本假定:完备性;可传递性;非饱和性。
4
Good:goods,好东西。
5
Bad:坏东西。
*
1、无差异曲线 ,就是表示能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点的轨迹。
B
A
O
预算线方程

【微观经济学考试】必考题及答案解析3

【微观经济学考试】必考题及答案解析3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一、名词解释:1.效用2.总效用3. 边际效用4.消费者均衡5.消费者剩余6.商品的边际替代率7.消费预算线8.替代效应9. 收入效应10.正常物品11.低档用品12.吉芬物品13.无差异曲线14.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二、单项选择:1.当总效用增加时,边际效用应该:()。

A.为正值,且不断增加B.为正值,但不断减少C.为负值,且不断减少D. 为正值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

2.当某消费者对商品X的消费达到饱和点时,则边际效用MU X为:( )。

A. 正值B.负值C.零D.不确定,需视具体情况而定3. 商品价格变化引起的替代效应,表现为相应的消费者的均衡点( )。

A. 沿着原有的无差异线运动B.运动到另一条无差异线4. 商品价格变化引起的收入效应,表现为相应的消费者的均衡点( )。

A. 沿着原有的无差异线运动B.运动到另一条无差异线5. 正常物品价格上升导致需求量减少的原因在于( )。

A. 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增加,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减少B. 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增加,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增加C. 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减少,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减少D. 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减少,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增加6. 当吉芬物品的价格上升时,应该有( )。

A. 替代效应为正值,收入效应为负值,且前者的作用小于后者B. 替代效应为负值,收入效应为正值,且前者的作用小于后者C. 替代效应为负值,收入效应为正值,且前者的作用大于后者7. 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是( )。

A. MU x/P x<MU y/P YB. MU x/P x>MU y/P YC. MUx/Px=MU y/P YD. 以上都不对8. 以下哪种情况指的是边际效用( )。

A. 张某吃了第二个面包,满足程度从10个效用单位增加到了15个效用单位,增加了5个效用单位。

B. 张某吃了两个面包,共获得满足15个效用单位C. 张某吃了两个面包,平均每个面包带给张某的满足程度为7.5个效用单位D. 以上都不对9.若消费者张某只准备买两种商品X和Y,X的价格为10,Y的价格为2。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效用论)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效用论)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效用论)教学目的:明确消费者行为理论的主要内容,提高对需求理论的认识。

教学要求:阐明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的主要内容和分析工具、方法,主要掌握序数效用论者如何利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来说明消费者均衡。

教学重点:序数效用论教学难点:需求曲线形状和需求规律的推导、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分析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小组讨论 计划课时:8课时第一节 基数效用论一、效用与边际效用 1、效用的概念与特点效用——就是消费者消费商品或劳务所获得的满足程度。

特点:(1)效用是消费者对商品和劳务的主观评价,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感觉。

效用本身并不包括是非的价值判断。

(2)效用的大小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因时而异。

2、基数效用论一些西方经济学家认为,效用的大小可以设想用数字表示并加以计算和比较,这就是基数效用论的由来。

基数效用是指可用基数1、2、3、4···等具体数字来衡量的效用。

3、总效用与边际效用总效用(TU )——表述为消费者消费一定数量商品或劳务所获得的满足的总量。

边际效用(MU )——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消费所带来的总效用的增加量。

假设消费者对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为Q ,则总效用函数为:()Q TU f =相应的边际效用函数为:Q Q TU MU ∆∆=)(当商品的增加量趋于无穷小,即ΔQ →0时有:dQ Q dTU MU )(3、总效用曲线与边际效用曲线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1、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表述:假定消费者对其他商品的消费保持不变,则消费者从连续消费某一特定商品中所得到的边际效应将随着这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而递减。

2、边际效用递减的原因(1)生理或心理上的原因。

随着消费一种物品的数量的不断越多,消费者接受的重复刺激程度越来越弱。

使人生理上的满足程度或心理反应程度减少,而导致满足程度下降。

(2)从物品本身用途的多样性来看,消费者总是先把物品用于最重要的用途,而后用于次要的用途。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消费者行为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消费者行为
何东西。相反,钻石似乎没有任何使用价值,但却经常可交换到大量的其他物品。” 请 给出解释。 8、 如将高收入者的收入转移给低收入者,能否增加全社会的总效用? 9、 免费发给消费者一定量的实物(如食物)与发给消费者按市场价计算的这些实物折算的现 金,哪种方法给消费者最大的效用?为什么? 10、 在我国过去的计划经济中,政府实行票证配给制度,请问这种制度实行的好处是什么?坏 处是什么? 11、 你先拥有了一只鞋,当你获得与之相配的另一只鞋时,这第二只鞋的边际效用似乎超过 了第一只鞋的边际效用,这是不是违反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12、 若消费者张某的收入为55元,全部用于购买食品(F)和衣服(C),食品和衣服的价格
8. 如果边际效用递减,总效用相应下降。() 9. 无差异曲线表示不同消费者选择商品的不同组合所得到的效用是相同的。( ) 10 . 如 果 消 费者的 效用 函数为 U=XY,那么 他总 是把他 的一 半收入 花费 在X商 品上。 ()
计算题
1、某人每周花 360元买X和Y,Px=3,Py=2,效用函数为:U=2X2Y,求在均衡状态下,他如何购买效 用最大? 2、求最佳需求,maxU=X1+(X2-1)3/3
判断题
1. 在无差异曲线图上存在无数多条无差异曲线,是因为消费者的收入有时高有时低。() 2. 总效用决定产品的价格,而边际效用决定消费的数量。() 3. 在同一条预算线上,货币收入是不变的。() 4. 达到消费者均衡时,各种商品提供给消费者的边际效用相等。() 5. 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的主观感受。() 6. 无差异曲线越接近于直线,说明两种商品之下,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低于原均衡状态,则意味着消费者 的生活状况恶化了。()
有当消费处于饱和状态时才会发生,对理性的消费者而言,不会将消费扩张到这一水平. 6.B.预算线记为PXX+PYY=M,可见取决于商品价格和消费者收入,至于消费者偏好则决定的是 无差异曲线的形状。 7.A.商品的边际效用降低,说明消费者对于商品的消费数量增加,生活状况改善. 8.A.征收总额税表明消费者收入降低,征收产品数量税相当于提价,补贴相当于降价,选A. 9.C.当X商品数量为横轴,Y商品数量为纵轴时,如果是MRSXY=0,说明为保持相同效用,增加X商 品不能替代Y商品,无差异曲线为水平于横轴的直线;反之,若MRSYX=0,无差异曲线为垂直于纵 轴的直线,当MRS=0表明两种商品相互不能替代,即为直角线. 10.A.根据消费者剩余计算公式可得. 11.C.C代表X与Y的消费数量同比例降低,从而是相同的偏好序. 12.D.MUX=1/X,MUY=1/Y,根据均衡条件MUX/MUY=PX/PY,得Y/X=PX/PY,即为D. 13.A.消费者均衡是在收入和价格既定条件下,消费者主观满足程度最大化的状态,并非每一次 消费活动都能达到这一状态,故B错;对应于每一种收入水平,都有一个均衡状态,故C错;消费者 均衡不仅反映主观意愿,也反映客观约束,单纯从意愿来看,消费者仍然希望获得更多商品,故D 错. 14.B.根据消费者剩余的定义,可得B正确;A、C、D均错. 15.A.画图可知只有A正确. 16.A.因为PX/PY小于MUX/MUY,即MUX/PX大于MUY/PY,所以为获得最大效用,应增加购买X, 减少购买Y。 17.C.需要注意的是,在没有实现消费者均衡时,边际替代率不等于商品价格之比,由于题 目没有指出该点为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的切点,故不能选A。 18.B.无差异曲线为直线,表示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为常数,可以完全替代。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效用论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效用论

解:1、 由均衡条件求解
∂U MU X = = 2 +Y ∂X ∂U MU Y = = 2+ X ∂Y
代入均衡条件 (2+Y)/5 = (2+X)/10 5X+10Y=50 得: X=6 ,Y=2
2、 Mum=Muy/Py=0.8 3、 U=36
例2: 期末考试前只剩6小时的复习时间, 现在知道如下关系: 0
Y U2 U3 U1
X
三、消费者的预算线
预算线的含义 • 在消费者的收入与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 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 种商品的各种数量组合。 • 预算线的方程: I=PxX+PyY
I PX y = − Py PY
x
M=100, Px=4, Py=5
商品Y 20
100 = 4 x + 5 y
二、效用的特征
效用是一种心理感受,是主观的; 同一种商品的效用在不同的消费者之间不能进行 比较; 同一种商品对同一各消费者也是不同的,会随着 消费条件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不同的商品效用对同一消费者可以进行比较。
三、效用的衡量——序数效用与基数效用 效用的衡量 序数效用与基数效用
对于效用的衡量,基数论者认为,效用 可以象长度,温度一样加以具体的衡量并可 加总求和。 序数论者认为,效用的大小无法具体衡 量,人们只能区分不同商品的效用等级。
1 完备性:对于任意两个商品组合,消费者 能作出偏好的准确判断 2 传递性:任意三个商品组合,偏好具有传 递性 3不满足性:较多数量组合的偏好大于较少 数量的组合偏好
二、无差异曲线及特点
1、无差异曲线 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的组合能带给消费 者相同效用的那些组合点的轨迹。 与无差异曲线对应的效用函数: U=f(X1 , X2)

微观经济学习题与答案03

微观经济学习题与答案03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总效用曲线达到最高点时( )。

A.边际效用为正B.边际效用为负C.边际效用为零D.边际效用达到最大2、某消费者消费一个单位的某商品获得的效用为40,消费两单位该商品的效用为90,消费三单位的效用为125,则该消费者消费第三单位的该商品获得的效用边际效用为()。

A 80B 40C 35D 613、预算线的斜率决定于()。

A 消费者的偏好 B消费者的收入C 消费者的收入与商品的价格D 商品的相对价格4、对于低档商品,价格下降()。

A替代效应使消费变少 B收入效应使消费变少C收入效应使消费变多 D价格效应使消费变少5、无差异曲线上任一点处的边际替代率取决于两种商品()。

A 价格之比B 数量之比C 边际效用之比D 边际成本之比6、如果商品X、Y的价格分别为PX、PY是既定的,当MRSXY>PX/PY时,消费者要实现其均衡,应该()。

A 增加消费X,减少消费YB 同时增加消费X和YC 减少消费X,增加消费Y D同时减少消费X和Y7、对于吉芬商品,价格下降()。

A替代效应使消费变少 B替代效应使消费变少C 收入效应使消费变多 D价格效应使消费变少8、消费者消费X,Y两种商品,当X的价格下降,Y的价格不变,预算约束线怎样变化()。

A 向外平移B Y的截距不变,向外旋转C X的截距不变,向外旋转D 向内平移9、边际替代率递减意味着( )。

A 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为正B 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为负C 预算线斜率小于零D 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10、需求曲线上每一价格所对应的需求量都能给消费者带来( )效用。

A 最小B 可能最大C 最大D 与效用无关二、名词解释1、消费者剩余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3、边际替代率4、效用5、预算线6、消费者均衡7、 替代效应8、收入效应三、简答题1、无差异曲线的含义和特征。

2、两种消费品的边际替代率(MRSXY )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它是递减的?3、简述基数效用论。

3消费者行为理论

3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Theory of Consumer Behavior]第一节 消费者行为与效用第二节 边际效用分析第三节 无差异曲线分析第四节 价格和收入的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第五节 不确定性和风险第一节 消费者行为与效用一、效用效用[Utility]——消费者从消费某种物品或劳务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

是心理感受而不是客观用途。

同一商品效用的大小因人、因时、因地而不同。

二、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基数效用论[Theory of Cardinal Utility]——效用的大小可以计量,因而可以用基数表示;序数效用论[Theory of Ordinal Utility]——效用的大小不能计量,因而只能用序数表示。

三、消费者的选择消费者的选择由两个因素决定:①消费者的偏好;②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和所购买商品或劳务的价格水平。

效用最大化[Utility Maximization]——运用有限的货币收入,通过有选择的购买行为以取得最大的效用。

第二节 边际效用分析 ----基数效用论的分析一、边际效用边际效用边际效用[Marginal Utiliyi]——消费者每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量或拥有量所得到的追加的满足。

边际效用与总效用Ut=f(Q)Ut-总效用[Total Utiliyi] Um-边际效用Q-消费量例题:ÌTU(Q)ÌQd TU(Q)d Q L imÌQÆ0M U=ÌTU(Q)ÌQM U==Ut=14Q-QUm = dUt /dQ=14-2Q若 Um >0, 则 Ut递增;若 Um <0, 则 Ut递减;若 Um =0, 则 Ut达到最大值。

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Utility]对于同一种商品来说,消费者所消费或拥有的数量越多,他对于该商品的欲望的迫切程度就越低。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课程讲稿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课程讲稿
(2)对生产资源的配置有何有利或不利影响?
(3)对于城市居民的收入分配有何影响?能否有什么补救的办法?
6.消费品的边际替代率(MRS)的涵义是什么?为什么它是递减的(其理论基础是什么)?
7.请画出消费品的边际替代率(MRS)具有下述特征时的无差异曲线图,并解释每一图形为什么具有这样的特点。
(1)MRS递减;
所以MRSXY= -ΔY/ΔX = MUX/MUY
也就是说,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这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所以,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的原因可以解释为:由于随着X商品数量的增加,其边际效用递减;而随着Y商品数量的减少,其边际效用反而在增加,所以X商品的边际效用与Y商品的边际效用的比值将不断减小,即商品的边际替代率是递减的。所以,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的根本原因在于商品的边际效用递减。
9.答:在一定条件下,消费者手中的货币量是一定的,消费者用这一定的货币来购买各种商品可以有多种多样的安排。但一般的目标是要使他买进的各种商品提供的总效用达于极大值。当他所要买进的商品提供的总效用达到最大化的时候,消费者就不再改变他的购买方式,这也就是消费者的需求行为达于均衡状态,即消费者均衡。
那么怎样才能使得花费一定量货币所买得的各种一定量的商品的总效用达于极大值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假定:①消费者的嗜好与偏好是既定的;②消费者决定买进各种消费品X、Y和Z,X的价格PX、Y的价格PY和Z的价格PZ是已知和既定的;③消费者的收入M是既定的。还假定他的收入全部用来购买这几种商品。
14.用图像说明价格下降时,一般低档商品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15.用图像说明价格下降时,吉芬商品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16.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之间的关系解释低档商品与吉芬商品之间的区别?

第三章消费者效用理论

第三章消费者效用理论
M px X pyY
预算线:用于购买X、Y商品的全部支出 正好等于可支配收入的所有X、Y的组合。
M=100, Px=4, Py=5
商品Y
20
100 4x 5y
预算线
0
25
预算线斜率: px py
商品X
收入和价格变化的影响
收入变化 当收入发生变化时,预算线将会发生平行移 动。
M=100
X=4,Y=6时,U=72
(X+2)(Y+6),X是 蛋糕的块数,Y是牛奶
X=1,Y=15时,
的杯数。甲原有4块蛋糕、 U=63
6杯牛奶。现甲给乙3块
蛋糕,乙给甲9杯牛奶,
这项交易是否明智?如
果MRSXY是-2,甲愿意 为3杯牛奶而放弃1块蛋
糕吗?
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1 斜率为负值; 2 凸向原点(边际替代率递减) 3 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4 离原点越远,所代表的满足程度越高
问题
钻石对人的用途很有限而价格昂贵,生 命必不可少的水却很便宜,解释这一价 值悖论。
偏好(Preference)
偏好表示消费者对各种商品的喜欢程度或消费倾 向。 例如:湖南人喜欢吃辣椒 当消费者必须在不同商品之间做出取舍时, 偏好是影响消费者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
有关偏好的三个假设:
(1)完备性假设complete
M=70 M=30
价格变化 当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预算线的斜 率将会发生变化。
商品Y
PX=2
PX=5
PX=3.5
商品X
如果两种商品的价格都发生了变化,但两 种价格的比值保持不变,其结果会怎样?
购买力(Purchasing power) 消费者购买商品的能力。既取决于绝对 收入水平,也取决于价格水平。

微观经济学第3章效用论

微观经济学第3章效用论

能使销售量增加(万元) 做广告次数 电视 电台 报纸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4
3 2.2 1.8
1.5
1.3 1 0.9
2
1.5 1.2 1
第5次
1.4
0.6
0.8
假设每做一次广告,电视、电台和报纸的费用分别为30万元、10万元和20万 元。问:应如何在不同媒介中分配广告预算,才能使总广告效果最优。 解:因广告费资源有限,故当各种媒介上的每元广告费的边际效果相等时, 广告费的分配为最优。 三种媒介第1次广告,每元广告费的边际效果可计算如下:
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 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 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 减的。 用数学语言表述: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成立的原因(基数效用论的解释)
一是由于相同消费品的连续增加,从人的生理和心理的角度讲, 从每一单位消费品中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和对重复剌激的反应程度 是递减的。 二是在一种商品具有几种用途时,消费者总是将第一单位的消 费品用在最重要的用途上,第二单位的消费品用在次重要的用途上, 这样,消费品的边际效用便随着消费品的用途重要性的递减而递减。
衣物
〃B 〃A
0
食物
三、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1、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的含义
——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 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
若用商品1替代商品2,我们用MRS12表示;若用商品2代替商品1,则 用MRS21表示。
TU = f(Q)
边际效用(Marginal utility)——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每 增加一单位商品消费所带来的总效用的增量。用公式表示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习题参考答案(微观部分) - 副本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习题参考答案(微观部分) - 副本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欲望效用基数效用序数效用总效用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消费者均衡无差异曲线边际替代率消费者可能线补偿预算线消费者剩余收入—消费曲线恩格尔曲线价格—消费曲线替代效应收入效应不确定性期望效用二、简答题1.根据基数效用理论,边际效用与总效用的关系是怎样的?2.用实例说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3.基数效用论如何论证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均衡的实现?基数效用论是如何推导需求曲线的?4.序数效用论如何论证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均衡的实现?序数效用论是如何推导需求曲线的?5.根据序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条件,在MRS12>(P1/P2)或MRS12<(P1/P2)时,消费者应如何调整两商品的购买量?为什么?6.序数效用论是如何说明价格---消费曲线的?7.什么是边际替代率?边际替代率为什么呈现递减趋势?8.用已学的经济学理论来解释投资谚语:“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三、计算题1.已知某消费者每月收入为1200元,花费用于X和Y两种商品,他的效用函数为U=XY,X的价格P X=20,Y的价格P Y=30,求:(1)为使他获得的效用最大,他所购买的X和Y商品的数量各应该是多少?(2)假设X的价格提高44%,Y的价格不变,为保持他原有的效用水平,收入必须增加多少?(3)假设该消费者的消费组合正好代表全社会的平均数,因而他原有的购买量可以作为消费品价格指数的加权数,当X的价格提高44%时,消费品价格指数提高多少?2.某人的效用总函数为:TU=4X+Y,如果消费者消费16个单位的X产品与14个单位的Y产品,试求:①消费者的总效用。

②如果因某种原因消费者只能消费4个单位的X产品,在保持总效用不变的情况下,需要消费多少个单位的Y产品?3.某消费者的月收入为500元,可购买两种商品X和Y其价格分别为P X=20元,P Y=50元,决定预算线方程式和斜率分别是多少?如果月收入从500元增加到700元,会不会改变预算线的方程式和斜率?4.已知某消费者每年用于商品X和商品Y的收入为540元,两商品的价格分别为P X=20元和P Y=30,该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3XY2,该消费者每年购买这两种商品的数量各应是多少?每年从中获得的总效用是多少?5.假设某消费者的均衡如图3-21所示。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2012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2012

3、非饱和性(多比少好
如果两个商品组合的区别仅仅在于其中一种
商品数量的不同,那么,消费者总是偏好于 商品数量较多的商品组合。
二、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
(一)无差异曲线的概念及图形
X2 无差异曲线表示两种 商品的不同数量的组 合给消费者所带来的 效用完全相同的一条 曲线。 或者说,它是表示对 U 于消费者来说能产生 同等满足程度的各种 X1 不同组合点的轨迹。
MU=dTU/dQ
某商品的效用表
(货币的边际效用λ=2)
商品数量(1) 总效用(2) 边际效用(3) 价格(4)
0
1 2 3 4 5 6
0
10 18 24 28 30 30 10 8 6 4 2 0 5 4 3 2 1 0
7
28
-2
总效用变化规律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总效用与边际效用之间关系 商品的需求价格由边际效用决定
第一节 效用论概述
一、效用的概念
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 满足程度。 满足程度高效用就大;反之,效用就小。 如果消费者消费某种物品感受到痛苦,则 是负效用。
某种物品效用的大小没有客观标准,完全 取决于消费者在消费某种物品时的主观感 受。效用因人、因时、因地不同。
“最好吃的东西”
MU1 P1

MU2 P2
这说明对于消费者来说,同样的一元钱
购买商品1所得到的边际效用小于购买商
品2所得到的边际效用。这样,理性的消 费者就会调整这两种商品的购买数量: 减少对商品1的购买量,增加对商品2的 购买量。
MU1 P1

MU2 P2
这说明对于消费者来说,同样的一元钱
购买商品1所得到的边际效用大于购买商 品2所得到的边际效用。因此,理性的消 费者应该增加对商品1的购买,减少商品2 的购买。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习题(供参考)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习题(供参考)

消费者行为理论一、重点与难点(一)重点1、基数效用论与消费者行为2、边际效用递减法那么3、无不同曲线及其特点4、消费者均衡5、收入——消费线和恩格尔曲线6、价钱——消费线和需求曲线(二)难点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的区别二、关键概念效用总效用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最优选择消费者剩余无不同曲线边际替代率及其递减规律预算线消费者均衡替代效应收入效应三、习题(一)选择题1、以下()项指的是边际效用A.张某吃了第二个面包,知足程度从10个效用单位增加到了15个单位,增加了5个效用单位B.张某吃了两个面包,共取得知足15个效用单位C.张某吃了四个面包后再不想吃了D.张某吃了两个面包,平均每一个面包带给张某的知足程度为7.5个效用单位E.以上都不对2、假设消费者张某只预备买两种商品X和Y,X的价钱为10,Y的价钱为2。

假设张某买了7个单位X和3个单位Y,所取得的边际效用值别离为30个单位和20个单位,那么()。

A.张某取得了最大效用B.张某应当增加X的购买,减少Y的购买C.张某应当增加Y的购买,减少X的购买D.张某想要取得最大效用,需要借钱E.无法确信张某该如何办3、假设X的价钱转变,X的替代效应小于收入效应,那么X是()A.正常品或低档品B.低档品C.正常品或吉芬商品D.必需品E.无法确信4、无不同曲线的形状取决于()A、消费者偏好B、消费者收入C、所购商品的价钱D、商品效用水平的大小5、一个消费者宣称,他早饭每吃一根油条要喝一杯豆浆,若是给他的油条数多于豆浆杯数,他将把多余的油条扔掉,若是给他的豆浆杯数多于油条数,他将一样处置. ()A.他关于这两种食物无不同曲线是一条直线B.他的偏好破坏了传递性的假定C.他的无不同曲线是直角的D 他的无不同曲线破坏了传递性的假定,因为它们相交了6、同一条无不同曲线上的不同点表示()。

A.效用水平不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相同B.效用水平相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不同C.效用水平不同,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也不相同D.效用水平相同,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也相同7、对一名消费者来讲古典音乐磁带对流行音乐磁带的边际替代率是1/3,若是()A.古典音乐磁带的价钱是流行音乐磁带价钱的3倍,他能够取得最大的效用B.古典音乐磁带的价钱与流行音乐磁带价钱相等,他能够取得最大的效用C.古典音乐磁带的价钱是流行音乐磁带价钱的1/3,他能够取得最大的效用D.他用3盘流行音乐磁带互换一盘古典音乐磁带,他能够取得最大的效用E. 以上各项均不准确8、预算线的位置和斜率取决于()。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I P1X 1 P2 X 2
MU1 = MU 2
P1
P2
该均衡条件又称为戈森第二定律。指消费者应使自己花 费在两种商品购买上的最后一元钱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 且等于货币的边际效用,也叫等边际效用原则。
由此可推广到n种商品。
思考:该均衡条件的经济含义?
2020/10/23
16
3、需求曲线的推导
P
指消费者购买一定
P1
量的某种商品愿意
P2
对某物品支付的价
格与实际支付价格
之差额.
Pe
它只是一种心里感
受,不是实际收入
的增加。
O
消费者剩余
E 实际支付
D
Qe
Q
令反 P 需 f(Q )则 求 ,C S 0 Q 函 fe(Q )d数 Q PeQ
2020/10/23
19
乌鸦与狐狸
乌鸦嘴里叼着一块肉,高兴地站在树上。一
基数论运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
序数论运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2020/10/23
7
第二节 基数效用理论
总效用与边际效用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消费者均衡 消费者剩余
2020/10/23
8
学校举行迎新学年足球比赛,尽管气温接近 35℃左右,参赛队非常踊跃,特别是冠亚军决赛十 分激烈,裁判吹响了上半场结束的哨声时,比分还 是0:0。场上队员跑到场边一边听着主教练下半场安 排,一边拿起矿泉水猛喝起来,第一瓶真解渴还想 喝,第二瓶真舒服,第三瓶拿起来就不太想喝了, 喝了一半就感觉胃有些胀,产生痛苦的感觉,算了, 剩下半瓶浇浇头凉凉身,真爽快。
数学语言,MRS递减,意味着无差异曲线凸向 原点
2020/10/2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西方经济学家普遍使 用这一概念。
核心观点:效用是可以计量的,是可以加总求 和的。
效用大小的计量单位:效用单位。 分析方法:边际效用分析法。
5
序数效用(Ordinal Utility)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逐步为西方经济学家们 所采用。
核心观点:效用只能用序数来表示。效用作为 一种心理现象无法计量,也不能加总求和,只能表 示出满足程度的高低与顺序。
11
U (X ,Y ) X 3Y 3
且X、Y商品的价格均为1,收入I=100。试
求该君对X、Y商品需求的最佳组合。
MU X
U X
1
X
2
3Y
1 3
3
MU Y
U Y
1
X
1
3Y
2 3
3
Hale Waihona Puke MU X MUYPX
PY
PX X PYY I
X Y
X
Y
100
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Consumer Surplus):消费 者在购买一定数量某种产品时愿意对某物品所 支付的总价格与他实际支付的总价格的差额。
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 品数量最大组合的线。
36
家庭预算线 / 家庭等支出线
X2
I / P2
P1 X1 P2 X 2 I
X2
I P2
P1 P2
X1
预算可行集
Budget Space
I / P1 X1 37
二、预算线的变动
讨论:
(1)P1和 P2 不变,I 发生变化; (2)I 不变, P1和 P2 同比例变化; (3)I 不变, P1和 P2 中的一个变化; (4)I 、 P1和 P2都同比例同方向变化。
1.偏好的完全性(完备性)
对于任何两个商品组合A(X1A,X2A)和B (X1B,X2B) ,消费者总是可以作出,而且也仅 仅只能作出以下3种判断中的1种:
● 对A的偏好大于对B的偏好; ● 对A的偏好小于对B的偏好; ● 对A和B的偏好相同(也称为A、B是无差 异的)。
23
2.偏好的可传递性
(2)对于任何三个商品组合A(X1A,X2A)、 B (X1B,X2B)和C (X1C,X2C) ,如果某消费者 已经作出判断:
(3)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4)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
问题:你是如何理解 IC 凸向原点的?
三、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MRS :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 在维持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不变的前提下,消
费者增加1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消费时,所需要放弃 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
0
d X 2 MU1 d X1 MU 2
MRS12
P1 P2
MU1 MU 2
MU1 MU 2
P1
P2
46
§3-5 消费者均衡的变动
Y
E1
• 价格变动 → PCC • 收入变动 → ICC
X1
MRS12
X 2 X1
讨论:如何描述这一规律?
33
完全替代品的无差异曲线
X2
MRS12
X 2 X1
C
(C 0)
I2 I1
O
X1
34
完全互补品的无差异曲线
X2
MRS12
X 2 X1
0
I2
I1
X1 35
§3-3 消费者预算线
一、预算线的含义 消费可能线也叫家庭预算线,或者等支
出线。 它是一条表明在消费者收入、商品价格
这一概念是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在20世纪初提 出的。他的定义是:“他宁愿付出而不愿得不到此物 的价格,超过他实际付出的价格的部分,是这种剩余 满足的经济衡量。这个部分可称为消费者剩余。”
20
消费者剩余
反需求 函数
P
D
CS
QE 0
[
f
(Q)
PE
]
d
Q
QE 0
f (Q) d Q PE QE
PE
E
Q O
26
效用曲面与无差异曲线
U
U2 U1
X2
U f (X1, X2)
O
X1
27
无差异曲线(IC)的形状
X2
效用水平增加
I2 I3
O
I1
X1
28
X2



B
量 A
O
无差异曲线 (IC)示意
X1商品数量
29
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1)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 线,其斜率为负值;
(2)在同一平面上,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 曲线,代表不同的效用水平;
第三章 效用论
(1)效用理论概述
(2)无差异曲线 (3)消费者预算线 (4)消费者均衡分析
在本章中,我们将深 入分析需求曲线特征 形成的原因 ……
(5)消费者均衡的变动
(6)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7)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与市场需求曲线
1
§3-1 效用理论概述
消费的目的是什么?
消费者在消 费商品时所 感受到的满 足程度。
在一定时间内,在其它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 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 他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 用增量(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解释: (1)生理或者心理上的原因:重复刺激; (2)商品本身用途的多样性:先重后轻。
9
表3-1 某商品的效用举例
商品数量
0 1 2 3 4 5 6 7
P1 P2 1
I
(Q1,Q2 ) ?
14
表 3-2 某商品的边际效用举例
商品数量 (Q) 1 2 3 4 5 6 7 8
商品 1 的 边际效用 11⑥ 10⑦/⑧ 9 8 7 6 5 4 (MU1) 商品 2 的 边际效用 19① 17② 15③ 13④ 12⑤ 10⑦/⑧ 8 6 (MU2)
11
消费者均衡
问题:单个消费者如何把既定的、有限的货币收 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中,以获得最大的效用?
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如果消费者的货币收入水平是固定的,市场上各种 商品的价格是已知的。那么,消费者应该使自己所购 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
消费者均 衡条件
P1X1 P2 X 2 Pn X n I
Samulson P 提出的幸福方程式:
幸福
效用 欲望
无限性 层次性
2
需求的层次
美国心理学家 马 斯 洛 ( Abraham Maslow ) 将 人 的 需 求(欲望)分为 5 个层次。
自我实现需要 尊重需要
社会交往需要 安全需要
基本生理需要
讨论:在一定条件下,欲望是一个确定的量,那么, 追求幸福的最大化就是追求效用最大化。
对A的偏好大于(或小于、或等于)对B的偏好, 对B的偏好大于(或小于、或等于)对C的偏好。
那么,消费者必须作出判断:对A的偏好大于 (或小于、或等于)对C的偏好。
24
3.偏好的非饱和性
(3)如果两个商品 TU 组合的区别仅仅在于其 中一种商品的数量的不 同,那么,消费者总是 偏好于含有这种商品数 量较多的那个组合。
QE
21
§3-2 无差异曲线
序数效用论者认为:商品的效用是无法具体衡 量的,商品的效用只能用顺序或等级来表示。提出 消费者偏好概念的目的,是取代基数效用论者的 “效用单位” 。
消费者对于各种不同的商品组合的偏好(喜好) 程度是有差别的,这种偏好程度的差别决定了不同 商品组合的效用大小顺序。
22
一、关于消费者偏好的三个基本假设
注意:对于某一给定的收入,目标是总效用最大。 15
需求曲线的推导
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就是这种商品的需求 量 — 需求价格关系。
商品的需求价格是消费者在一定的时期内, 对一定量的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
基数效用论者认为,商品的需求价格取决于 商品的边际效用。
16
表 3-3 某商品的效用 λ 2
商品数量
从分析消费者行为的角度来说,以序数来度量 效用的假定所受到的限制较少。
分析方法: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6
三、基数效用论和边际效用分析方法
总效用与边际效用(Marginal Utility)
总效用(TU)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从一定 数量的商品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量的总和(总满 足程度)。
边际效用(MU)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 1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增加的满 足程度)。
L
X1 L
X
2
MU1 P1 0 MU2 P2 0
L
I
P1 X1
P2 X 2
0
MU1 MU 2
P1
P2
经济学意义?
13
表 3-2 某商品的边际效用举例
商品数量 (Q) 1 2 3 4 5 6 7 8
商品 1 的 边际效用 11 10 9 8 7 6 5 4 (MU1) 商品 2 的 边际效用 19 17 15 13 12 10 8 6 (MU2)
44
比较2:由基数论与序数论导出的均衡条件
基数效用论 序数效用论
MU1 MU 2
P1
P2
MRS12
d X2 d X1
P1 P2
这两个均衡条件有一致性吗?
45
由基数论与序数论导出的均衡条件
效用函数
U U(X1, X2)
无差异曲线 全微分
U U(X1, X2) C
U X1
d
X1
U X 2
d
X2
总效用
0 10 18 24 28 30 30 2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