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产业创新基本模式与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我国产业创新基本模式与途径摘要:产业创新是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关键,要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快速高效地增长,就离不开产业创新。本文对我国产业的技术创新、产业的制度创新、产业环境创新等的基本模式与实现途径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产业创新;创新模式;创新途径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2-0-02
一、对我国产业创新的必要性的基本认识
1.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客观需求
产业创新是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关键。要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快速高效地增长,就离不开产业创新。面对经济全球化、国际产业结构的战略调整,以及世界制造中心转移的发展局势,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加快产业创新步伐,促进产业的跨越升级,力争在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
2.是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选择
产业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一个国家和地区,要保持长盛不衰的竞争力,都离不开产业创新的推动作用。产业是现着经济发展的方向和发展的水平,是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和核心力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区域综合经济实力的强弱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高低。产业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之一,一些发达地区的经济之所以能持续保持高速增长,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断从产
业创新中获得新的推动力量。
3.是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的途径
我国产业的创新能力还非常弱。最近几年,跨国公司对我国大规模的投资虽然带动了制造业的发展,但是对技术能力的带动很少。从整体来看,尽管企业的制造能力有所提高,但是技术创新能力还非常弱,我国产业的主导技术主要依赖于国外,有自主产权的产品少。在国际竞争中,我国产业的竞争力还非常弱,由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一些重要的支柱产业和战略性产业的发展几乎成为空中楼阁,支柱产业技术的空心化最终会使得我国产业发展的主动权受到牵制。因而,要提高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产业创新势在必行。
二、对我国产业创新的主要模式的认识
1.技术推动模式
20世纪7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的阿伯纳西和麻省理工学院的厄特拜克以产品创新为中心,提出了产业创新动态过程模型,它揭示了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而日本产业经济的兴衰也确实印证了技术在产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20 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日本之所以能跻身于经济大国的行列,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都得益于其产业的振兴。对于一个国家或一个区域的产业发展来说,产业技术水平的赶超是实现经济赶超的关键,而推动产业突变的基本动力则是技术进步,尤其是技术革命。
2.政策拉动模式
从美国、日本和韩国产业的创新来看,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一定时期内各国政府政策的拉动作用。二战结束后,日本政府以工业政策为重点,以拥有广泛权力的通产省为中心,以强大的法律、经济和行政管理手段为后盾,对各产业,特别是支柱产业和战略性产业实施了强有力的管理措施,在加大技术引进力度的基础上,以产业政策为指导,大力发展战略产业。在整个20 世纪60 年代,为了保证战略工业的成功发展,日本政府继续执行了20世纪50年代制定的系列产业扶植政策,美国崇尚自由的市场竞争,但是,在关系到国家发展前途的战略性产业上,政府则积极通过战略工程的实施进行组织和扶持,使得美国的一系列产业在国际上都处于领先地位,在产业政策、投资和行业管制等方面对产业活动实施了强有力的影响。
3.企业联动与环境驱动模式
随着企业间竞争的加剧,企业为了在产业中寻求更有利的竞争地位,通常会打破产业的界限和行业惯例,寻求新的经济增长模式。企业是产业发展的重要主体,主导着产业的发展。韩国经济经过了20 世纪60至70年代的外向型工业化阶段、70年代的重工业及化工工业促进阶段、80年代的贸易自由化等,由一个贫穷的农业国转变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工业国。韩国在缺少海外直接投资与授权的情况下,却积累了具备国际竞争力的科技能力,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这与韩国政府和企业之间的互动支持,以及企业集团之间的
战略结盟有着直接的联系。韩国一方面从宏观调控的角度对企业进行了积极的引导、促进和推动,另一方面同时辅以政策、税收等经济杠杆的调控,促进企业集团之间自行交流、交换、合并。从微观的角度来看,企业可以突破已结构化的产业的约束,运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或组合创新等来改变现有产业结构或创造全新产业。企业和相关群体实施战略结盟往往能在突破原有产业构架的基础上,开辟新的增长空间,从而促进产业创新的成功。
产业的创新与发展除了受到政府政策工具、技术水平特征和企业战略联盟等影响外,还受到经济环境、产业结构、竞争规则、文化背景、资源禀赋和人才等多因素的影响。一是拥有优秀的企业家、技术人员和劳动力;二是经营组织的现代化;三是情报网的发达。在日本国内的技术普及方面,工业行会、产业行会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四是装备产业的发达。此外,经济的支持也是产业创新的后盾,巨额的资金投入新的学科和技术领域,能为产业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正是因为以上的配套环境或说是综合环境的驱动作用,使得部分产业资源可以重新配置或者通过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使得某些产业获得了新的竞争优势或者创造了全新的产业。
三、我国产业创新的主要途径
1.技术创新是根本,需要多维主体协同推进
从国内外产业创新的动力来看,技术创新是产业创新的根本动力。产业技术能力的提高将是决定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现阶段,我国产业技术发展的特点主要是,大部分行业的技术以引进技
术消化吸收为主,少数行业有创造技术的优势,部分行业的自主知识产权基本丧失。提高我国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中之重。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不仅需要企业长时间的投入、培育,以及良好的发展环境,更需要政府的支持。针对不同的创新目标和产业的特点,我国的产业技术创新可以采取多维结合的创新途径。对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技术创新,可以采取模仿创新和合作创新的方式。由于每一个国家或地区都不可能拥有本国所需要的一切技术资源,不可能在各个领域都具备技术优势,而产业技术作为人类的精神财富具有共享性、外溢性、可转让性,采取模仿创新,可通过引进与消化吸收相结合,弥补技术(产品)短缺,提高发展起点,节约r&d经费及时间。合作创新通过分工协作,最终共同实现某一个或几个方面的技术创新目标,它有利于发挥各方面创新主体在研发方面的能力优势,分担创新的风险、分摊创新的费用,加快技术商品化的速度。对于高技术产业而言,可以抓住高技术发展的契机,采取独立创新或合作创新的方式,实施由企业、大学、研究所和政府共同推动的、跨学科、多种技术集成的创新,从而抢占产业发展的制高点。这里的独立创新是指通过本国或本地区自身的学习与r&d活动,探索技术前沿,突破技术难关,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形成自主开发的能力。自主创新使本系统(国家、产业或企业)得以掌握不易被他人模仿的核心技术、核心产品,进而提高核心竞争力。其技术突破的内在性、市场的领先性和知识资本的集成性,使系统的技术发展具有很强的自组织力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