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的影像学诊断

合集下载

结直肠癌影像诊断

结直肠癌影像诊断

医学影像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3月 第3卷第6期功率为100%;Ⅰ组有1例因子宫穿孔而造成放置不成功,余者49例宫内节育器均成功放置,手术成功率为98.0%。

两组手术成功率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的手术时间分析Ⅱ组的手术时间为(2.32±0.78)min,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3.10±0.83)min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术后4周与12周的不良反应分析术后4周、12周,Ⅱ组出现经量增加、经期延长等不良反应的总概率对比Ⅰ组显著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表 两组术后4周及12周的不良反应分析不良反应Ⅰ组(n=50)Ⅱ组(n=50)术后4周术后12周术后4周术后12周经量增加2110经期延长4310白带增多3201其他1010总发生率10(20.0)6(12.0)3(6.0)1(2.0)3 讨论女性处于哺乳期时,其子宫体积及宫壁往往偏小、偏薄,对于经剖宫产分娩的女性,还可能伴有宫腔变形以及子宫位置异常等问题,此类情况下给予常规放置宫内节育器,手术操作相对棘手,稍有不慎即可导致子宫穿孔或血管、脏器等损伤。

经超声引导宫内放置节育器是近年逐步应用于临床的新节育手段,其基于超声引导可视系统操作,术中可对子宫大小、部位等进行清晰显像与动态观察,并可将手术器械准确引导至宫腔相应位置,整个过程能够有效排除人为因素(如判断错误、经验不足等)的干扰,大大提高了手术成功率[2]。

此外,利用超声引导行宫内节育器放置,其操作也较简便,并且具有引导准确、费用低廉等特点,术者借助超声屏幕对宫腔内状况、手术器械操作情况等进行全程动态观察,也可克服传统手术的盲目性,有效减少子宫穿孔、误伤血管等问题的发生[3]。

本组课题的实验结果显示,Ⅱ组哺乳期妇女的手术均获得成功,成功率达到100%,借助超声引导置宫内节育器,术野清晰、定位准确,其手术时间相对Ⅰ组也有明显的缩短。

常见结肠疾病的影像学诊断[1]

常见结肠疾病的影像学诊断[1]

常见结肠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常见结肠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引言结肠是消化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器官,常见的结肠疾病包括结肠炎、结肠息肉、结肠癌等。

影像学诊断在结肠疾病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以及治疗方案的制定中起到关键作用。

本文将介绍常见结肠疾病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和特征。

1. 结肠炎的影像学诊断结肠炎是指结肠黏膜的炎症和溃疡。

常见的结肠炎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

影像学诊断主要通过胃肠道钡剂造影、结肠镜和计算机断层扫描等。

- 胃肠道钡剂造影是一种常用的结肠炎影像学诊断方法。

通过饮服含有钡剂的溶液,结合X线摄影来观察结肠的形态和功能。

溃疡性结肠炎的特点是结肠粘膜充血、糜烂、溃疡和狭窄等变化。

克罗恩病则表现为结肠长段性的炎症和溃疡,可伴有狭窄、结肠壁增厚等。

- 结肠镜是一种直接观察结肠黏膜的影像学方法。

通过将柔软光纤镜头插入直肠,可以观察到结肠黏膜的细微变化,如溃疡、充血、出血等。

结肠镜还可以进行活检,获取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

结肠镜对于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的诊断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 计算机断层扫描(CT)是一种无创、快速的成像技术。

对于结肠炎的诊断,CT可以显示结肠壁增厚、脂肪浸润、淋巴结肿大等病变。

此外,CT还可以评估结肠周围的结构是否受累,如腹腔、盆腔的炎症和脓肿等。

2. 结肠息肉的影像学诊断结肠息肉是结肠黏膜上的良性肿瘤,常见于结肠的内腔。

结肠息肉分为腺瘤性息肉和非腺瘤性息肉两种类型。

影像学诊断包括结肠镜和CT。

- 结肠镜可以直接观察到结肠内的息肉病变。

腺瘤性息肉常呈圆形或息肉状隆起,黏膜表面光滑。

非腺瘤性息肉则常呈斑点状或小叶状的凸起,黏膜表面不规则。

- CT也可以用于结肠息肉的诊断。

影像上息肉呈圆形或隆起病灶,密度均匀,边缘清晰。

对于大肠息肉,CT可以评估其大小、位置和周围组织的累及情况。

3. 结肠癌的影像学诊断结肠癌是指结肠恶性肿瘤,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影像学诊断主要包括结肠镜、超声检查和CT。

结肠癌的诊断标准

结肠癌的诊断标准

结肠癌的诊断标准
一、症状
结肠癌的典型症状包括腹痛、腹泻、便秘、便血等。

患者还可能出现乏力、消瘦、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

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可以初步判断病情,但症状表现因个体差异而异,不可仅凭症状确诊。

二、体检
体检可以发现腹部压痛、腹部肿块、肠鸣音亢进等体征,有助于初步诊断结肠癌。

同时,医生还会注意患者的全身状况,如贫血、消瘦、乏力等。

三、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和生化检查等。

通过这些检查,可以了解患者的全身状况和病情严重程度,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四、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是诊断结肠癌的重要手段,包括钡剂灌肠、CT、MRI等。

通过这些检查,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联,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五、病理学检查
病理学检查是诊断结肠癌的金标准,通过组织活检或手术切除标本进行病理检查,可以明确肿瘤的性质、分化程度
和浸润深度,为制定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提供重要依据。

总结:结肠癌的诊断需要结合症状、体检、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等多方面的信息,综合判断病情。

其中,病理学检查是诊断结肠癌的最可靠方法。

在确诊后,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肠癌影像诊断报告

肠癌影像诊断报告

肠癌影像诊断报告简介本文档是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编写的肠癌影像诊断报告,旨在帮助医生进行准确的肠癌诊断和治疗方案制定。

本报告基于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结果,包括CT扫描、MRI等影像学检查。

病例信息•患者姓名:XXX•年龄:XX岁•性别:XX•检查日期:20XX年XX月XX日影像学检查方法本次肠癌影像学检查采用了以下方法: 1. CT扫描:使用XX型CT仪,腹部平扫,层厚XXmm,层间距XXmm。

2. MRI:使用XX型MRI仪,腹部扫描,T1加权和T2加权序列。

检查结果CT扫描结果•结肠:发现结肠肿块,位于结肠XX段,大小约XXmm × XXmm × XXmm。

肿块边界模糊,内部密度不均匀。

•淋巴结:发现肠旁淋巴结肿大,最大者位于XX段,大小约XXmm × XXmm × XXmm。

•肝脏:未发现明显异常。

•腹腔:未发现明显异常。

MRI结果•结肠:MRI显示与CT扫描结果相一致的结肠肿块,显示为高信号。

•淋巴结:XX段肠旁淋巴结MRI显示异常信号,提示淋巴结转移可能性。

•肝脏:MRI显示肝脏无明显异常。

结论综合CT和MRI的影像学检查结果,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可初步诊断为结肠癌。

肿块位于结肠XX段,大小约XXmm × XXmm × XXmm,肿块边界模糊,内部密度不均匀。

同时,存在淋巴结肿大,最大者位于XX段,大小约XXmm × XXmm × XXmm,提示淋巴结转移可能性。

肝脏和腹腔未见明显异常。

治疗建议基于肠癌的初步诊断结果,建议患者进一步进行以下检查和治疗: 1. 通过活检或细针穿刺抽取肿块内液体进行细胞学检查,以确定肿块的恶性程度。

2. 进一步进行血液检查,包括肿瘤标志物的检测,以评估患者的病情和肿瘤的生长情况。

3. 考虑行全身PET-CT检查,以了解是否存在其他部位的肿瘤转移。

治疗方案应由专科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包括手术切除肿瘤、化疗、放疗等治疗方法。

结肠癌临床诊疗指南

结肠癌临床诊疗指南

结肠癌临床诊疗指南1. 引言结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其发病率逐年增加。

本指南旨在提供结肠癌临床诊疗的指导,以便医生能够更好地诊断和治疗该疾病。

2. 诊断方法结肠癌的诊断主要依靠以下方法:- 临床症状评估:包括腹痛、腹泻、便血等症状的询问和记录。

- 影像学检查:采用结肠镜、超声波、CT扫描等检查方法,以观察结肠内部情况、评估肿瘤的大小和浸润情况。

- 实验室检查:如血液生化指标、肿瘤标志物的检测。

3. 分期和分级根据肿瘤的大小、深度侵犯、淋巴结转移等因素,结肠癌可以进行分期和分级。

常用的分期方法包括TNM分期系统和Duke分期系统。

4. 治疗方案治疗结肠癌的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手术治疗:通过肿瘤切除术、淋巴结清扫等手术方法,将肿瘤彻底切除。

- 化疗:使用抗癌药物,通过静脉注射或口服给药的方式,杀死癌细胞。

- 放疗:使用放射线照射肿瘤区域,杀死癌细胞。

- 靶向治疗:通过作用于癌细胞特定靶点的药物,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

5. 随访和预后评估结肠癌治疗后需要进行定期的随访和预后评估,以便及时发现肿瘤复发和转移,进行二次治疗。

6. 结论结肠癌临床诊疗指南提供了诊断和治疗结肠癌的指导,旨在提高结肠癌的早期发现率和治愈率。

本指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医生在实践中应遵循并实施这些指南。

参考文献:[1] XXX等. 结肠癌诊疗进展. 中国消化外科杂志, 20XX, XX(X):X-X.[2] XXX等. 结肠癌分期与预后评估. 中华肿瘤杂志, 20XX, XX(XX):X-X.。

结肠癌的影像学诊断价值

结肠癌的影像学诊断价值
口状 充 盈 缺 损 等 。4 例 C 检 查 均 可 显 示 不 同程 度 结 肠肠 壁 增 厚 、局 部 软 组 织肿 块 14 , 变侵 及 周 围组 织 6 , 强 扫 描 显 示 病 灶 3 T 2 0病 { 例 增
强化: 围淋 巴结肿大5 . 处脏器转移3 。结论 周 例 远 例
制 定 治 疗 方案 和 预 后 可 提 供 准 确 的 信 息 。
CT x mi ai n s o d t e c l n c wal h c e i g i 3 c s s s f t s l s i 2 c ss i v d n e s ro n i g t s e i ae . e e a n t we o o i l t i k n n 4 ae , o t i uen as n 1 ae , n a i g t u r u dn i u 6 c ss Th o h h n — s h s n
结 肠肿 瘤 是 临床 上 多见 的消化 道 肿 瘤 , 年 来结 近
2 结 果
肠癌发病率有逐步上升趋势, 术前诊断和分期对治疗 方案有指导价值 。本文搜集20年~ 08 03 20年行结肠钡 灌肠和c 查并经手术和( 结肠镜, 耐佥 或) 病理证实的4例 3 结肠癌进行 回顾性分析, 探讨钡灌肠及C 检查在结肠 T 肿瘤诊 断 中的应 用价值 。
Fo t hr e ae of c l ni a e c fr e by ry t e c s s o o c c nc r on m d i op r ton n paho o ha be n n lz d e r p t l e a i a d t l gy d e a ay e r tos eci y.R e u t Bai m e e a ve s ls ru nm

常见结肠疾病的影像学诊断精简版范文

常见结肠疾病的影像学诊断精简版范文

常见结肠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常见结肠疾病的影像学诊断结肠疾病是指影响结肠(也称为大肠)的各种疾病,其中一部分可通过影像学检查进行诊断。

以下是常见结肠疾病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和特点:1. 结肠息肉结肠息肉是结肠粘膜上的良性肿瘤,可通过以下影像学检查进行诊断:结肠镜:结肠镜是最常用的诊断结肠息肉的方法,可以直接观察结肠内的息肉,也可进行活检。

CT 结肠造影:通过口服对比剂和静脉注射造影剂,在CT扫描中观察结肠内的息肉。

2. 结肠炎症结肠炎症通常表现为结肠壁的炎症反应,可以通过以下影像学检查进行诊断:结肠镜:结肠镜可以直接观察结肠黏膜的炎症病变,还可以进行活检。

结肠 CT:CT扫描可以观察结肠壁的增厚和炎症征象,还可以检查周围组织的病变。

3. 结肠癌结肠癌是结肠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可通过以下影像学检查进行诊断:结肠镜:结肠镜可以直接观察结肠内的肿瘤,并进行活检以确定病理类型。

结肠 CT:CT扫描可以观察结肠内的肿瘤和其周围的淋巴结转移情况,还可以评估肿瘤的分期。

4. 结肠憩室病结肠憩室是结肠壁的突出,可通过以下影像学检查进行诊断:结肠镜:结肠镜可以直接观察结肠壁上的憩室,并进行活检。

结肠 CT:CT扫描可以观察结肠壁上的憩室和其周围的炎症征象。

5. 克罗恩病克罗恩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肠病,主要影响消化道的末段结肠和直肠,可通过以下影像学检查进行诊断:结肠镜:结肠镜可以直接观察结肠内的炎症病变,并进行活检以确定病理类型。

小肠造影:口服对比剂和 X 光检查小肠,可以观察克罗恩病对小肠的影响。

以上是常见结肠疾病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和特点。

根据具体病情,医生会选择适当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来辅助诊断和治疗决策。

关于结肠癌的影像诊断研究

关于结肠癌的影像诊断研究
关 键 词 : 骨远 端 ; 股 骨折 ; 固定 ; 内 微创 ; 定接 骨 板 锁
股骨远端骨折 多为高能量直 接或 间接暴 力造成 的损伤 , 临床治 疗 治疗后功能 的恢复和改善有较大 困难 。 鉴于此我院 自2 0 0 7年 2 月~ 0 1 6 2 1 年 月引入微创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手术技术治疗此类骨折 共 2例, 3 取得满意疗效 , 现报道如下 :
以为结肠肿瘤提供更多信息 , 多治疗方案 的确定有重要的价值 。
参 考 文献 :
[ 汤小俐 , 秋霞, 1 】 许 滑炎卿 , . 等 结肠肿瘤 MS T的诊 断价值 l. C J 临床放射 学杂 1
志,0 9 4. 20 ( ) 0
【 张瑞平,李健丁. 2 】 大肠癌肠外浸润螺旋 c T征象与肿瘤血管生 成的相关性 [. J 中华放射学杂志,0 1 2. ] 21( ) 0
编 辑 肼 言
微创锁定接骨板 内固定在股骨远端骨折治疗 中的应用
张 卫, 罗吉祥 , 利 , 陈 吴贵 勇
( 阳 医学 院 附属 白云 医 院 外一 科 , 州 贵 阳 50 1 ) 贵 贵 5 04
摘 要 : 的 探 讨 分析 应 用微 创 锁 定接 骨 板手 术技 术 治 疗 股 骨 远端 骨折 的 临 床 疗 效 。 法 目 方 回顾 分 析 采 用微 创 锁 定 接 骨 板 内固 定手 术 技 术 治 疗 股 骨 远 端 骨折 2 3例 , 察 评价 疗 效 。结果 切 口一 期 甲级 愈 合 , 感 染发 生 , 折 均愈 合 , 折 对 位 对 线 良好 。按 k t r股 骨远 端 骨 折 功 能 评 观 无 骨 骨 omet
1资 料 与 方 法
2 结 果
术后 2 3例 中 3例伤 口远端皮肤浅表渗出,均一期甲级愈合 , 无 深部感染发生 ; 随访 2 例 , 1 时间 5 2 个月 , ~1 平均 1 1月。根据骨折愈

结直肠癌有哪些影像学诊断方法?怎么选择检查方法?

结直肠癌有哪些影像学诊断方法?怎么选择检查方法?

结直肠癌有哪些影像学诊断方法?怎么选择检查方法?结直肠癌通常会出现一个或多个症状和体征,一旦疑诊结直肠癌,可接着行结肠镜检查、钡灌肠或CT结肠成像。

但是,在组织病理学上,大部分起源于结肠和直肠的癌症为腺癌 ,所以确诊需要行组织检查,这通常通过结肠镜检查完成。

一、结肠镜检查结肠镜检查是结直肠癌最准确最通用的诊断性检查,因为结肠镜可以在整个大肠中定位病灶并进行活检,发现同时性肿瘤并切除息肉。

经验丰富的内镜操作者使用结肠镜检查无症状患者时,结直肠癌的漏诊率为2%-6%,右侧结肠癌漏诊率最高。

二、CT结肠成像CT结肠成像可对充气扩张的结肠提供一种计算机模拟的腔内视角。

这项技术应用传统螺旋CT扫描或MRI获得大量连续数据,采用复杂的后处理软件来产生图像,可使操作者在洁净结肠腔内任意选定方向穿行和通过。

CT结肠成像需要与钡灌肠所需相似的机械性肠道准备,因为粪便在影像上可类似于息肉。

1、不完全结肠镜检查有症状的患者行诊断性结肠镜检查的未完成率约为11%-12%.不完全检查的原因包括因技术性因素导致结肠镜不能到达肿瘤或不能显示肿瘤近端的黏膜,以及患者不能耐受检查。

在这种情况下,CT结肠成像有助于发现结直肠癌,并可进行放射影像学诊断,尽管在结肠肠道扩张不良或肠道准备较差时其可能会将粪便误认为肿块,同时,CT结肠成像也不能进行活检或切除息肉。

2、初始诊断性检查在无症状患者中,CT结肠成像和结肠镜检查对于结直肠癌和大息肉的诊断检出率相近。

这两种诊断性检查比较取决于其他因素,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为CT结肠成像后还需要行其他检查以及存在辐射暴露,如果在一段时间内需要反复进行扫描,辐射暴露问题就尤为重要。

CT结肠成像结果异常时,应行结肠镜检查随访以便切除和进行组织诊断,对于较小的病变,应采用CT结肠成像进行额外监测。

关于多大的息肉需要行结肠镜检查和息肉切除术。

总体来说,CT结肠成像较结肠镜检查在短期内的患者接受度更高,但在长期随访后,结肠镜检查的优势会逐渐显现。

诊断结肠癌的金标准(一)

诊断结肠癌的金标准(一)

诊断结肠癌的金标准(一)诊断结肠癌的金标准引言结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实效性,医学界确定了一系列的金标准。

金标准的定义金标准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被广泛接受并确定为最具可靠性、准确性和有效性的诊断方法。

对于结肠癌的诊断,金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判断患者是否患有结肠癌,从而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结肠癌的金标准1.病理学检查:病理学是结肠癌诊断过程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通过对活检样本或手术标本的病理学检查,可以确定是否存在癌组织、肿瘤大小和侵袭深度等关键信息。

2.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包括CT扫描、MRI、PET-CT等,可以观察到患者结肠的形态、大小、位置和有无转移等情况,对于初步诊断和病程监测具有重要价值。

3.肿瘤标志物检测:结肠癌特异性标志物如CEA和CA19-9的检测,可以辅助诊断结肠癌。

然而,肿瘤标志物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限,通常需要结合其他检查手段进行综合判断。

4.内镜检查:结肠镜检查是诊断结肠癌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可以直接观察结肠黏膜的变化,并进行活检,提供高分辨率的组织学信息。

5.腹部超声检查:腹部超声检查可以观察结肠壁的厚度、结节的形态和有无淋巴结转移等,是一种无创、便捷、经济的诊断方法。

结论结肠癌的诊断金标准包括病理学检查、影像学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内镜检查和腹部超声检查等多种手段。

通过综合应用这些金标准,可以提高结肠癌的诊断准确性和有效性,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

然而,在具体应用时,医生还需结合临床表现和病史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以确保最佳的诊断结果。

希望本文对读者了解结肠癌的诊断有所帮助,同时也提醒大家重视早期筛查和定期体检,以尽早发现和治疗结肠癌,保障自己的健康。

结肠癌的诊断步骤

结肠癌的诊断步骤

结肠癌的诊断步骤结肠癌的诊断步骤引言结肠癌,又称大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逐年上升。

早期诊断结肠癌至关重要,因为早期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本文将深入探讨结肠癌的诊断步骤,帮助读者了解如何早期发现和诊断这一疾病。

一、症状与病史采集结肠癌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但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症状,如腹痛、腹胀、便血、排便习惯改变、体重下降等。

在进行具体的诊断前,医生会首先与患者详细询问病史,了解症状的起始时间、程度、频率以及家族史等信息。

这一步骤有助于初步筛查可能患有结肠癌的患者。

二、体格检查体格检查是结肠癌诊断的关键一环。

医生会检查患者的腹部,寻找是否存在异常肿块或腹部压痛。

此外,医生还会进行直肠指检,以评估直肠与肛门区域的异常情况。

虽然体格检查不能单独确认结肠癌的存在,但它有助于初步判断患者是否需要进一步的检查。

三、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检验和粪便检验。

血液检验可以检测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和其他生化指标,以评估是否存在贫血或其他异常。

粪便检验则用于检测患者的大便中是否存在隐藏血便,这可能是结肠癌的早期迹象。

如果实验室检查结果异常,医生通常会建议进一步的检查。

四、内窥镜检查内窥镜检查是诊断结肠癌的关键步骤之一。

它包括结肠镜检查和直肠镜检查。

结肠镜检查使用一种长而灵活的管状器械,称为结肠镜,通过患者的直肠进入结肠,以观察结肠内壁的情况。

直肠镜检查则主要用于检查直肠和直肠下段。

这些检查可以直接观察肠道内的异常肿块、息肉或炎症,并且可以采集组织样本进行生物组织学检查(活检)。

结肠镜检查通常需要在严格的麻醉下进行,因为患者需要保持镇静。

五、影像学检查除了内窥镜检查,影像学检查也是结肠癌诊断的重要手段。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1. 腹部CT扫描:通过计算机断层扫描,医生可以获得有关肠道结构和周围组织的详细信息。

这有助于确定肿瘤的位置和大小。

2. 核磁共振成像(MRI):MRI提供与CT类似的信息,但不使用放射线,因此对某些患者更安全。

结肠癌的影像诊断现状

结肠癌的影像诊断现状
k n s o ig o t t o si oo a c r t e ma n c e k n t o s i g n ig o i . i h id fda n s i me d n c ln c n e . i h c i g me d i mo i g d a n s W t te c h h h s h d v l p n fi g n q i me t i h c i g me o s as r moe a y d y. r s n , T e eo me to ma i g e u p n , t c e k n t d i o p o td d y b a Atp e e t C s h l
部 分钡浆后充 气造影 的所谓 “ 二次法” 。传
统方 法 由于钡 剂在 肠道 内涂 布 不均 , 位 部 厚 薄不一 , 加上难以控制曝光量 , 曝光 时问
cln ga h steb scc e kn to Utao n CT, ooo rp yi ai h c g me d. l su d, h i h r MRI ep cal n oc pc ut o o r— ( se i y e d so i r n ga l l a s
中图 分 类 号 : 45 753 R4 ;R 3 .5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62 8 (0 72 —0 1 3 10 —04 20 )42 1- 0
摘要: 结肠癌是 胃肠道常 见的恶性肿瘤 之一。在 中 国, 结肠癌 的发病 率呈上 升趋 势, 1 钡剂 灌肠造影在结肠癌诊 断中的应用 其发病原 因尚未十分 明确 。结肠癌 的诊 断方法 多种 多样, 中主要 的检查 方法是 影像 学 1 1 结肠造 影 的方法 其 . 钡剂灌 肠 在结 肠 诊断。随着影像设备 的发展 , 检查 方法也得 到 了不 断的 改进 . .目前 仍 以结 肠造影 为基本 癌诊断 中占有 重要地 位 , 是诊 断 结肠癌 有 的检查 方法, 超声 、T 磁 共振 成像( c、 特别 是 内镜 超声 、 T仿真 内镜 ) 肿瘤 的分期 有重 要 c 对

医学影像-结肠癌的X线、CT表现及分期

医学影像-结肠癌的X线、CT表现及分期
溃疡型
肿块型
浸润型
原发肿瘤(T)
Tis 原位癌 T1 肿瘤侵犯黏膜下层 T2 肿瘤侵犯固有肌层 T3 肿瘤穿透肌层至浆膜下层 T4 肿瘤穿破浆膜或直接侵及其他脏器
区域淋巴结(N) N1 有1-3枚区域淋巴结转移 N2 有4枚以上区域淋巴结转移
远处转移(M) M0 无远处转移 M1 有远处转移
7、淋巴结转移
o
8、远处转移
T 1 期:升结肠分叶球形肿 块,肿瘤起源于肠
粘膜,累及粘膜下层
M64岁 反复便血1年余
F 66岁 中上腹痛3年余
F67岁腹痛、纳差、消瘦4月余
M 79岁 反复便血1年余,加重1月
M 58岁 反复排粘液血便1年余,阵发性腹痛7天
F 73岁 消瘦纳差1年加重伴腹痛停止排便7天
3、结肠腺瘤:形成的充盈缺损边缘光滑整齐,粘膜规整, 蠕动正常,直径小于15mm,带蒂。
(乙状结肠)腺瘤性 息肉
Dukes分期
A期:癌肿局限于肠壁内,未超过浆膜层; B期:癌肿穿透肠壁,但无淋巴结转移; C期:癌肿穿透肠壁,并且淋巴结转移; D期:癌肿侵犯邻近器官,无法切除,有远处
或腹腔转移。
以≥ 6mm 为管壁增厚标准
o
3、癌性溃疡
o
4、肠壁异常强化
o
5、肠梗阻:完全性或不完全性
o
6、肠周浸润
o
F 诊断
1、肠结核:多发生于回盲部或回肠末端,多继发于肺结核, 肠管痉挛,蠕动加速,出现“跳跃征”,粘膜破坏或肠 管增厚,息肉样充盈缺损,回盲部上提缩短,结肠袋消 失等。
2、溃疡性结肠炎:多以左侧结肠受累为主,溃疡多见而呈 较弥漫的小锯齿状龛影,形成的假性息肉形状不规则, 肠管呈无结肠袋的细管状影。

结肠癌X线影像诊断

结肠癌X线影像诊断

溃疡型结肠癌。升结肠 巨大椭圆形龛影,沿结 肠长轴发展,其上方和 内侧有指压迹。
影像学表现
• 钡灌肠所见: 1.增生型:自肠壁向腔内生长,如菜花状或息
肉状充盈缺损,外缘不规整,境界清楚,局部粘 膜皱襞破坏消失。若肿块较大,钡剂通过受阻, 充盈缺损部位可扪及肿块。
2.浸润型:多呈向心性环形狭窄僵硬,边缘光 滑,病变区与正常肠管分界清楚,粘膜皱襞破坏 消失,结肠袋消失,常伴有梗阻。
在灌肠双重造影下,表现为肠壁 变形的直径为8mm的小病灶进 展期大肠癌(1990年代的病例)
乙状结肠的典型的肿瘤型(1型) 进行性大肠癌
表面凹凸明显的肿瘤型(1型)进行性 大肠癌
表面呈现多发性结节的隆起型(1型) 进展期乙状结肠癌
浸润型结肠癌。 降结肠下段局限 性环状狭窄,与 正常肠管分界截 然,肿块远端有 环状粘膜纹套入
结肠癌 (colorectal carcinoma)
病因病理
• 结肠癌为最常见的消化道癌肿,其发病率 仅次于胃癌和食管癌。多分布在直肠和乙 状结肠。 大体病理上结肠癌可分为增生型、浸润 型、溃疡型。组织学上大多数为腺癌。
临床表现
• 常见为胃肠道功能不良,如消化不良、胃 纳不佳、腹胀和恶心呕吐等,常有贫血、 乏力、消瘦,以及便血或腹泻、便秘交替 史,肿瘤增生较大时,可有腹块扪及。肠 管狭窄的浸润型结肠癌易发生肠梗阻。
3.溃疡型:肿瘤生长如扁平蝶状,大部分突入 肠腔,主要表现为腔内不规则龛影,在肠壁一侧 可出现半月征,龛影周围有宽狭不一的环 型(巨块型或蕈伞型): • 癌肿突向肠腔内形成较大肿块,表面呈菜花状,可伴有轻微凹
陷,基底部与周围肠壁分界清楚,无周围浸润征象,少引起肠腔 狭窄 • Borrmann 2 型(局限溃疡型): • 为周围伴境界清楚的环堤的溃疡型肿瘤,隆起中有火山口状溃 疡, 癌沿肠壁环周浸润超过肠管周径的3/4时,呈典型的“苹果 核征”,两端为环堤形成的隆起边界,中央狭窄段为癌性溃疡的 癌性隧道 • Borrmann 3 型(浸润溃疡型): • 病灶边缘不甚锐利,环堤较为低矮,部分环堤出现破溃且不完整, 本型更易于向肠壁外生长;癌肿沿肠壁环周浸润可造成管腔狭窄, 但其两端与周围肠壁的分界不锐利,且有沿肠管长轴浸润的征象 • Borrmann 4 型(浸润型): • 范围较长的管腔狭窄,由于癌肿沿黏膜下层及其深层弥漫性浸润 无明显的环堤或溃疡,病变肠壁僵硬,移动差,黏膜结节状隆起

常见结肠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常见结肠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观察程序

常用体位:八相二十四位法 直肠仰卧位及俯卧位,直肠双侧位。4 乙状结肠平卧双斜位,立位。3 升结肠、横结肠及降结肠仰、俯卧位。6 肝曲、脾曲平卧双斜位+伴卧双斜位+立位双斜位。6 回盲部仰、俯卧位,双斜位、立位。5 必要时可以加排空粘膜像 主要目的:观察每段结肠的形态,要求尽量观察到充盈像及双对比像。

结直肠癌的症状取决于病变的部位。一般 地,远端肿瘤表现为排便习惯改变和便血, 而近端肿瘤症状出现较晚,可以表现为梗 阻或贫血。偶尔会见到直肠肿自肛门部脱 出,也有一些患者首先表现为转移。从诊 断意义上讲,便血是最有价值的症状,而 在人群筛检时,发现潜血阳性是有价值的。

体格检查通常是正常的,但也可发现贫血、 可触及的腹块或转移引起的肝脏肿大。直 肠指检和乙状结肠镜可以初步诊断(确诊 需要活检)。钡灌肠也可检查近端结肠, 在确定肿瘤部位方面可以优于普通结肠镜, 但由于结肠镜既可行组织活检又可以同时 切除存的息肉,显然是最佳选择。



X线表现

结肠有刺激性痉挛,示钡剂迅速由左侧结肠流入 横结肠及升结肠。患处肠腔边缘粗糙、结肠袋变 浅或消失,粘膜皱襞紊乱或模糊不清,边缘可见 锯齿状不规则龛影。钡气双重造影可显示多数钡 点状的龛影其间夹以大小不等的颗粒状充盈缺损 是为假息肉征,在假息肉较多的区域可呈现峰窝 状透光区。慢性晚期病例,肠壁增厚,肠管缩短, 粘膜皱襞及结肠袋消失,肠腔变窄,肠管舒张及 收缩均差,状如皮管,称硬管征。
X线表现
1.龛影: (1)浅表的小龛影---粘膜表面呈细颗粒状,切线位见细小 的刺状影。 (2)中小龛影---正面见直径2—3cm大小的粟粒状钡斑,侧 面观见许多棘刺状的龛影。 (3)大深的龛影---形态呈短管状,不规则钡斑,侧面乳头 状,窄口宽底的龛影。 三种在同一病例中可同时存在。 2. 假性息肉状改变:结肠内出现弥漫性似蜂窝状的充盈缺损, 有的圆、有的呈杵状 3.肠管变形:肠管呈向心性狭窄、变直不能扩张,结肠带形 态消失,肠管变短 三大征象可交替存在与同一病例

结肠癌影像诊断PPT通用课件

结肠癌影像诊断PPT通用课件

影像学表现
l.X线表现
(1)早期结肠癌 以隆起型多见。典型的表现为扁平、 无蒂的类圆形隆起病灶,其基底部可见到回缩和结肠 腔壁线的缺损或不规则。
影像学表现
(2)进展期结肠癌
1)粘膜皱襞破坏病变区正常粘膜皱襞破坏消失,结 肠轮廓不规则,结肠袋消失。
2)充盈缺损 多为向腔内生长,边缘不规则的充盈缺 损。可发生在肠壁一侧,该处肠壁僵硬,结肠袋消 失。肿瘤较大时可阻塞腑管。盲肠部腺癌常表现为 圆形或椭圆形充盈缺损,常合并肠套叠。
管状腺癌 乳头状腺癌(占 75% - 85%) 粘液腺癌(占 10% - 20%) 印戒细胞癌 未分化癌
腺鳞癌
肿瘤由腺癌细胞和鳞癌细胞构成,分 化较低,主要见于直肠下段和肛管
结、直肠癌可以在一个肿瘤中出现两种或 以上的组织类型,且分化程度可以不一致。
转移扩散途径
直接浸润 淋巴转移 血行转移 种植转移 卵巢转移 结、直肠癌微转移
结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吸收水分、葡萄糖,无 机盐,部分胆汁,储存、排泄粪便,同时结肠 可分泌碱性黏液,以润滑黏膜。
结肠解剖
结肠癌大体分型
溃疡型 (占50%以上,易出血,分化低,转移早) 肿块型 (菜花型,浸润少、预后好) 浸润狭窄型 (硬癌,分化低,转移早,常发生梗阻)
组织学分类
腺癌
临床表现
五大症状
肠刺激症状和排便习惯改变 便血 肠梗阻 腹部肿块 贫血现
体征
局部:肿块 (指检、肠镜、腹部触诊)
全身:贫血 锁骨上淋巴结肿大
右半结肠癌:
右半结肠的肠腔粗大,肠内粪便为液状, 癌多为溃疡型或突向肠腔的菜花样癌,较 少有环状狭窄,故不常发生肠梗阻。但是 这些癌肿常破溃出血,继发感染,伴有毒 素吸收,因此,右半结肠癌的症状依次以 腹部肿块、腹痛不适及贫血消瘦最为多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肠 癌是 消化 道 常见 肿瘤 ,在 早期 常无 特殊 临床 症状 , 随着病情 的进 展 ,逐渐 出现症状 ,左 ,右结肠 由于生理结 构的 特点 ,临床表现有所不 同。 3.1 X线表 现 由于早 期结 肠癌 没有 临床症 状 ,结 肠气 钡 双 重 造影 很 难 发 现 病 变 ,本 组 34例 病 患 ,没 有 1例 早 期 病 例 , 均是进展 期 。根 据 Borrmann分 型不 同 ,影像 表 现 亦有 所 不 同 ,典型表现 为“苹 果核样 ”改变 。x线平 片 ,由于肠 内气 体 的存 在 ,部分病例 可观察 到肠 腔 内肿块 ,但 容易 与结 肠 内粪 块混 淆。通过 与术后病 理 比较 ,结肠 肠腔 狭窄程 度 (肿瘤 浸 润深度 )、病变 范围的长度与淋巴转移发生率相关 。 3.2 CT表现 比 x线能发现更多 的病变 信息 ,表现 为肠 腔 内肿 块 ,病 变 段 肠 壁 的增 厚 ,肠 壁 周 围 浸 润 性 改 变 ,淋 巴结 及 远处器官转移 ,肠壁模糊 ,周 围网膜脂 肪密 度增高 ,条索样 密 度增 高影 ,并不都 表现 为浆 膜受 浸改 变 。本 组 21例 出现 此 改变 ,但术后病理证 实有 6例 为炎 性纤 维组 织增 生 ,病理 对 照显示 只有当浆膜 出现结节状病灶 时 ,为浆 膜受 浸最直接 证
diology,1995,197(3):705—7l1. [3]郑祥武 ,吴恩福 ,程建敏 ,等.结肠粘 液腺癌 的 cT诊断及 病理基
础.中国临床 医学影像 杂志 ,2002,13(3):193—195. [4]Gore RM.Gastrointestinal cancer:radiologic diagnosis and staging.
2010年 4月 第 7卷第 10期 Medical Innovation 0f na .
: :
· 121· Βιβλιοθήκη · 影 像 与 检 验 ·
结 肠 癌 的影 像 学 诊 断
姜 东石
【摘 要】 目的 探讨结肠癌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 术病理证实 为结肠癌患者 的影像学资料 , 全部 34例患者均行 cT、钡剂灌肠检查 ,另有 l4例行核磁 检查。结果 钡剂 造影 表现 为局部肠 管环形 狭窄 ,偏侧性 管壁黏膜破坏 中断,壁僵硬 。cT平扫肠腔 内肿块 ,壁不规则增厚 ,肠壁周围浸润 ,淋 巴结 增大 ,4例远处 器官转移 ,增 强扫描呈 不同程度强化 。结论 x线 、cT是结 肠癌重要 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cT对结肠癌术前评价有指导意义 。
典型 的进展期结肠癌容 易诊 断 ,对于不 典型 的病 例需 与 肠结核 、溃疡性结肠炎 、Crohn病 、急性 缺血性肠 炎 、结 肠腺瘤 等鉴别 。肠结核好发于 回盲部 ,狭 窄肠段与 正常肠段 逐渐移 行 。溃疡性结肠炎 表现 为尖 刺状 、纽 扣状 溃疡 ,息 肉样 充盈 缺损等表现可 资区别 ,但 恶变 病例 鉴别 困难 。Crohn病 肠黏 膜紊乱 ,管腔狭 窄 ,病变 呈节 段分 布 ,鹅 卵石征 、溃疡等 征象 可 做 鉴 别 。 良性 结 肠 腺 瘤 形 态 规 则 ,有 蒂 ,恶 性 形 态 不 规 则 , 基 底 宽 ,可见 深 浅 不 一 溃 疡 。
【关键词 】 结肠 ; 肿瘤 ; 体层摄 影 ; 核磁共振成像 ; X线摄影术 ; X线计算 机
结肠 癌是消化道常见肿瘤 ,也是我 国最为 常见 的恶性肿 瘤之一 ,早期发现 ,早期 诊 断 ,对患 者治 疗 、预后 及 生存 都有 重 要 意 义 。影 像 检 查 是 重 要 的诊 断 方 法 ,CT、MRI可 以 发 现 邻近器官受侵 、淋 巴结 和远处 器官 转移 ,为选择 合理 治疗 方 案提供依 据。 1 临 床 资 料
本组患者共 34例 ,女 7例 ,男 27例 ,年 龄 28~77岁 ,平 均 52.5岁 ,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临床表现为血便 、梗 阻 、 粪便 性状 改变 、腹部局 限性包 块 。扫描设 备 :意大 利 OPERA 数 字 化 胃肠 机 ,GE64一sct,扫 描 参 数 ,120 kV,200 ma,pitch= 1,层厚 0.5 cm,造影剂优维显 1.5 ml/kg。 2 结 果
Radiol Clin Nouth Am ,1997,35:281—457.
(收 稿 13期 :2009一ll一12) (本文编辑 :程旭然)
参 考 文 献
[1]谢琦 ,陈胜利 ,吴沛宏 ,等.结肠 癌局部外侵 的 SCT与手术病理对 照研究.中国医学影像 技术 ,2002,18(2):160—161.
[2]Fukuya T,Honda H,Hayashix T,et a1.Lymph—node metastase:ef i—
cacy fou detection with helical CT in patients wih gastric cancer.Ra—
发病 部位 :盲肠 5例 ,升结肠 18例 ,横结肠 5例 ,降结肠 6例 。病理类 型 :腺癌 28例 ,黏液腺 癌 3例 ,未 分化 癌 2例 。 影像 学表现 :x线 表 现为 长短 不一 的肠 腔狭 窄 ,偏心 性充 盈 缺损 ,局部 黏膜破坏 ;CT表现 为管腔变 窄,腔 内肿 块 ,管壁增 厚 ,肠周浸润 ,淋巴结肿 大 ,远 处器 官转 移 ,增强 表现 为肿 块 强化不一 ,轻 、中度强化。 3 讨 论
作者单位 :158100黑龙江省鸡西矿业集团总医院 通 讯 作 者 :姜 东 石
据 。本组有 4例 出现 肾前 筋膜 改变 ,表 现 为肾前 筋膜 增厚 、 粘连 ,病理证实 1例转移 ,3例炎性改变 ,增强扫描 ,浸润性病 变与原发病灶有 相似 的强化 程 度 ,在判 断肿 瘤局 部受 浸 ,增 强扫描优 于平 扫。有关 报道 准确率为 92.5% ,本组病例 未 做这方面 的统计 ,但 在 本 组 4例 肾前 筋 膜改 变 中均 出现 强 化 ,没有 明显的强化差别 。在 17例 出现淋 巴结增大病 例 中, 病理证实 l2例 ,转 移与 未转 移淋 巴结 在形 态与 密度 上有差 别 。Fukuya等 研究指 出 ,转移淋 巴结 的密度 高于非转移 淋 巴结 ,增 强 扫 描 ,转 移 淋 巴结 强 化 明 显 ,未 转 移 强 化 程 度 弱 , 由于肿大淋 巴结可 由反 应 性 引起 ,亦 可 由癌 性 淋 巴管 炎 引 起 ,CT不能完全 鉴别 。有学者 报道 ,结肠黏 液腺癌局 限性增 厚肠壁 ,增强扫描不强化 J,本组 3例黏液腺癌 ,增强扫描 ,1 例不强化 ,2例轻度 强化 。CT可 了解 N和 M情 况 ,对 术前评 价手术切除 的可能 性提 供 依据 ,Gore 研 究 认 为结肠 癌 CT 评价切除 的可能性 ,准确率约为 80% ~90% 。本 组病例术前 CT评估 采用 Dukd’s改 良分 期法 ,术后 病理 对照 ,Duke’s A、B 期准确率 50% ,C、D期准确率 76% ,略低于文献报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