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晏殊 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蝶恋花》教案[五篇][修改版]

《蝶恋花》教案[五篇][修改版]

第一篇:《蝶恋花》教案蝶恋花晏殊教学目标:1. 认识诗歌意象,感悟全诗意境。

2. 反复诵读,体会诗人情感。

3. 通过吟咏,了解古诗文赏析的一般方法和术语。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古人说:“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为伤别离,古人留下了多少让后人唱咏不尽的名篇佳作。

二、关于词人:晏殊P62注释⑥太平宰相,一生平顺,仕途坦荡。

然而也逃不过普通人的聚散离合。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品读他的[蝶恋花]。

三、诵读全词1. 对照注释,注音2. 听读录音3. 齐读四、炼字析文,感悟意象:1. 读完这首词,说说词人想通过这首词传达什么情感?明确:提示抓关键词“离别苦”写与友人(恋人)远别之苦。

2. 古诗词中常将绵长的情感溶于景色中,请同学们找一找,词的上阕写了哪些景物?明确:菊、兰、轻寒、燕子、明月3. 这些景物蕴涵了词人什么情感?又是怎么体现的?明确:菊愁兰泣和词人一样痛苦以悲景写悲情烘托燕子双飞月明到晓不能体会我的愁绪以乐景写悲愁反衬一夜无眠苏轼《水调歌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4. 在词的下阕中,主人公用哪两种方法来排遣离愁别恨?有效果吗?明确:“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看不见“寄彩笺”“知何处”寄无所踪“满目山河空念远”5. 这阕中用哪些字、词语点染出愁苦?(注意与词中前语的对应关系)明确:凋使……凋零使碧树一夜凋去,写风的劲厉肃杀(刘备•徐庶)独与上阕“燕子双飞”映衬写孤独无依望尽与碧树凋尽呼应境界一跃为广阔山长水阔渺茫无着落,写了悠远辽阔的境界。

6. 前人说这首词上阕“情致深婉”,下阕“寥廓高远”,通过我们的分析,说说你的看法。

提示:紧扣词句中的用字,意境营造,阐述情感,体会词的风味转换。

请学生讨论交流,上、下阕分别小结。

五、小结:1.齐读本词,上阕低沉婉转,下阕开阔畅达,试用声音充分体现。

2.你对赏析诗歌有什么心得。

六、延伸作业试赏析苏轼[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蝶恋花》(晏殊)教案

《蝶恋花》(晏殊)教案

《蝶恋花》(晏殊)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蝶恋花》的背景知识,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主题,掌握诗歌的基本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欣赏古典诗词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蝶恋花》,让学生感受古代诗人对自然美景和人生哲理的独特的感悟,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精神。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字词释义和诗句的理解。

2. 诗歌的艺术特色和审美价值。

3. 诗歌的情感内涵和人生哲理。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的一些生僻字词和古汉语用法。

2. 诗歌的意境和情感的深入理解。

3. 诗歌的欣赏和评析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介绍晏殊的生平背景和《蝶恋花》的写作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展示:逐句解析《蝶恋花》的诗句,讲解字词释义,解释诗歌的意境和主题。

3. 讨论与分析: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和审美价值,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情感内涵和人生哲理。

4. 应用与拓展:让学生进行诗歌的朗读和背诵,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蝶恋花》的诗句理解程度。

2. 学生对诗歌的艺术特色和审美价值的欣赏能力。

3. 学生对诗歌的情感内涵和人生哲理的理解深度。

六、教学准备:1. 教材:《蝶恋花》(晏殊)全文及其注释。

2. 参考资料:关于晏殊的生平介绍、古代诗词鉴赏相关书籍。

3.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PPT和播放相关音乐。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歌背景、诗句释义、艺术特色等。

2. 互动法:组织学生讨论、提问,激发学生的思考。

3. 情境教学法:通过音乐、图片等营造氛围,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歌意境。

4. 欣赏教学法:让学生朗读、背诵,提高审美情趣。

八、教学步骤: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蝶恋花》诗句的理解。

2. 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如韵律、意象、修辞等。

3. 探讨诗歌主题,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生活态度和哲理思考。

晏殊《蝶恋花》教案

晏殊《蝶恋花》教案

晏殊《蝶恋花》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蝶恋花》。

(2)了解晏殊的生平和文学地位,理解《蝶恋花》的创作背景。

(3)分析《蝶恋花》的艺术特色,如韵律、意象、修辞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蝶恋花》的意境和情感。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晏殊的文学魅力,激发对古典诗词的热爱。

(2)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蝶恋花》。

(2)理解《蝶恋花》的意境和情感。

(3)分析《蝶恋花》的艺术特色。

2. 教学难点:(1)把握《蝶恋花》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深入了解晏殊的文学地位和创作背景。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晏殊的生平和文学地位。

(2)介绍《蝶恋花》的创作背景。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蝶恋花》,感受诗的意境。

(2)学生分享自己对新诗的理解和感悟。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蝶恋花》的艺术特色。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诗歌解析:(1)详细解读《蝶恋花》的每一句诗句,分析意象和修辞手法。

(2)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中的情感。

5. 课堂练习:(1)让学生运用《蝶恋花》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创作一首小诗。

(2)学生互相评改,教师选出优秀作品进行展示。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蝶恋花》。

2. 深入了解晏殊的其他作品,与同学交流心得。

3. 参观诗词展览或参加诗词朗诵比赛,感受古典诗词的魅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地朗读和背诵《蝶恋花》。

2. 学生能够理解《蝶恋花》的意境和情感,分析其艺术特色。

3. 学生能够运用《蝶恋花》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创作出有感情的诗句。

4. 学生对古典诗词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文化素养。

六、教学策略1. 利用多媒体展示《蝶恋花》的书法墨迹,让学生感受古典文化的韵味。

晏殊《蝶恋花》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晏殊《蝶恋花》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晏殊《蝶恋花》教案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晏殊《蝶恋花》教案教案教学设计1【导言】晏殊是北宋的一位优秀词人,代表作《蝶恋花》是为后人所传诵的经典之作。

通过对这首词的研究,对于学生们的文学素养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

因此,本教案主要介绍晏殊《蝶恋花》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了解晏殊的生平与代表作;2.掌握词作的格律形式;3.理解《蝶恋花》的词意;4.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教学内容】1.导入环节通过诗词歌赋来引导学生进入教学环节,让学生感受到古代文学的魅力,同时帮助他们了解什么是词。

2.生平介绍通过对晏殊的生平介绍,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到晏殊的诗词文化背景,以及为何迅速崛起成为当时北宋的杰出词人之一。

3.掌握词作的格律形式晏殊的《蝶恋花》是七绝词。

通过对七绝词的音律结构的讲解,让学生了解格律的规则及各种韵脚,以便后续的创作。

4.《蝶恋花》的词意通过对《蝶恋花》中的每个字和每个词的解析,让学生掌握词的含义和作者的思路。

5.文学鉴赏与创作让学生重新理解词的作用和特点,并教授学生词的鉴赏方法,帮助学生深入分析词的艺术特色。

在鉴赏的基础上,实行创作,让学生能够进一步掌握七绝词的格律和情感表达。

6.课后作业除了在课堂上完成的创作或作业,也可以安排相关的阅读文章或活动,让学生从多角度了解词的文化背景。

【教学板书】1.生平介绍;2. 七绝词的特点;3.《蝶恋花》的词意;4. 词的文学鉴赏与创作。

【教学感悟】晏殊是中国文学的巨匠之一,他的文学成就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词的发展。

通过对《蝶恋花》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学的魅力,并且可以激发学生的文学兴趣,帮助他们进一步提升文学素养通过对晏殊及其词作《蝶恋花》的研究,我们了解了词作的格律形式、词的文化背景以及词的文学鉴赏方法。

教学应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结合,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文学的魅力,激发他们的文学兴趣和创作热情。

此外,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发掘词中的文学意蕴,培养其良好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让他们成为具有文化自信和独立思考能力的现代人晏殊《蝶恋花》教案教案教学设计2晏殊《蝶恋花》教案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晏殊的生平、创作背景及《蝶恋花》的文学价值。

(苏教版)《蝶恋花》(晏殊)教案(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蝶恋花》(晏殊)教案(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蝶恋花》(晏殊)教案(网友来稿)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蝶恋花》(晏殊),使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诗歌,了解诗歌的背景及作者晏殊的生平和创作风格。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欣赏古典诗词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歌中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热爱古典文学,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字词解释和句意理解。

2. 诗歌表现手法的分析和欣赏。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意象的理解和把握。

2. 诗歌意境的体会和感受。

四、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作者晏殊及《蝶恋花》的背景,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

2. 朗读诗歌: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诗歌,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的把握。

3. 解析字词:解释诗歌中的生僻字词,帮助学生理解句意。

4. 分析诗歌: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结构、意象、表现手法等,体会诗歌的美感。

5.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6.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意义和价值。

7.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背诵诗歌,并进行相关的写作练习。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背诵诗歌的情况。

2. 学生对诗歌内容、意象、手法等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在讨论、交流中的表现,包括表达能力、合作精神等。

七、教学拓展1. 推荐学生阅读晏殊的其他诗作,进行比较学习。

2. 引导学生关注同期的其他诗人的作品,了解不同诗人的创作风格。

八、教学资源1. 教材《蝶恋花》(晏殊)。

2. 相关资料:关于晏殊的生平介绍、诗歌创作的背景等。

3.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诗歌、图片等教学素材。

九、教学时间本节课计划用时45分钟,具体分配如下:1. 导入新课:5分钟2. 朗读诗歌:5分钟3. 解析字词:10分钟4. 分析诗歌:15分钟5. 讨论交流:10分钟6. 总结提升:5分钟7. 作业布置:5分钟十、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的朗读,让朗读成为理解诗歌的重要手段。

晏殊-《蝶恋花》教案

晏殊-《蝶恋花》教案

晏殊-《蝶恋花》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蝶恋花》的基本内容,了解其背景和意义。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他们对古代诗词的兴趣。

3. 通过分析《蝶恋花》的艺术特色,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古典诗词的基本技巧。

4.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蝶恋花》的内容理解和诗词技巧的分析。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

三、教学难点1. 诗词中的意境和情感的理解。

2. 诗词中一些生僻字词的解释和理解。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蝶恋花》的原文和注释,以及相关的背景资料。

2. 学生准备课本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晏殊和《蝶恋花》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阅读:学生自读《蝶恋花》,理解大意。

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诗词的韵律和节奏。

3. 讲解:教师讲解诗词的字词、句法和意境,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4. 分析:学生分析诗词的艺术特色,如意象、修辞等。

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5.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和欣赏。

7. 作业:学生按要求完成相关的作业,如写作、默写等。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背诵《蝶恋花》。

2. 学生能理解并解释诗词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子。

3. 学生能分析并描述诗词的艺术特色和意境。

4. 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表达对诗词的感受和理解。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阅读其他晏殊的诗作,比较其风格和特点。

2. 学生可以尝试创作自己的诗词,运用《蝶恋花》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3. 组织学生参加诗词比赛或文学社团,展示自己的才华和兴趣。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蝶恋花》。

2. 学生对诗词的兴趣和鉴赏能力是否有所提高。

3. 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4. 如何改进教学,以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

九、教学资源1.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蝶恋花》的图片和相关资料。

晏殊《蝶恋花》教案

晏殊《蝶恋花》教案

晏殊-《蝶恋花》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蝶恋花》。

能理解《蝶恋花》的字词含义和诗文内容。

能分析《蝶恋花》的诗歌形式和艺术特色。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蝶恋花》的意境和情感。

通过分析、比较等方法,探讨《蝶恋花》的艺术特色。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晏殊的诗歌才华,欣赏《蝶恋花》的美。

培养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人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2.1 诗歌背景介绍晏殊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了解《蝶恋花》的创作背景。

2.2 诗歌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蝶恋花》,注意语气、节奏和韵律。

2.3 诗歌解释解释《蝶恋花》中的生僻字词,解析诗歌的基本意思。

2.4 诗歌分析分析《蝶恋花》的诗歌形式,探讨其韵律、对仗和意象等艺术特色。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蝶恋花》的正确朗读和背诵。

《蝶恋花》的字词含义和诗文内容的理解。

《蝶恋花》的诗歌形式和艺术特色的分析。

3.2 教学难点《蝶恋花》中生僻字词的解释。

《蝶恋花》的诗歌形式和艺术特色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朗读、讨论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4.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蝶恋花》的文本和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

五、教学计划5.1 课时安排本教案共需4个课时完成。

5.2 教学步骤第1课时:介绍晏殊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朗读《蝶恋花》。

第2课时:解释《蝶恋花》中的生僻字词,分析诗歌的基本意思。

第3课时:分析《蝶恋花》的诗歌形式,探讨其艺术特色。

第4课时:总结学习内容,进行复习和测试。

六、教学评估6.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提问、讨论和朗读等,以评估学生对《蝶恋花》的理解和兴趣。

6.2 作业和练习评估学生完成的作业和练习,包括字词解释、诗歌分析和创作等,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诗歌应用能力。

七、作业与练习7.1 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熟读《蝶恋花》,并尝试解释其中的生僻字词。

晏殊《蝶恋花》教案

晏殊《蝶恋花》教案

晏殊-《蝶恋花》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 能够理解并背诵《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2. 能够分析并解释诗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表达情感。

3. 能够了解晏殊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1.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朗读、讨论和分析,深入理解诗文内容。

2. 学会欣赏古典诗词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感受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 体会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感悟。

3. 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诗文背景介绍1. 介绍晏殊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解释诗文的《蝶恋花》的意义。

2.2 诗文朗读与理解1. 学生朗读诗文,感受其韵律和意境。

2.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诗文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3 诗文分析与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诗文中的意象和表达情感。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课堂导入1. 教师以图片或实物展示《蝶恋花》的主题,激发学生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自然美景与人生的关系。

3.2 诗文学习1. 学生自读诗文,理解大意。

2. 教师讲解诗文中的难点和重点。

3.3 讨论与分析1. 学生分组讨论诗文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3.4 欣赏与创作1. 学生欣赏其他古典诗词,感受其韵律美和意境美。

2. 学生进行小创作,如写一首以《蝶恋花》为主题的短诗。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

2. 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4.2 诗文背诵与理解1. 检查学生对《蝶恋花》的背诵情况。

2. 评估学生对诗文意象和情感的理解。

4.3 创作与展示1. 评估学生的小创作作品,如写的短诗。

2. 观察学生的展示和表达能力。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深入了解晏殊的其他作品1. 学生自主选择晏殊的其他作品进行学习。

《蝶恋花》(晏殊)教案

《蝶恋花》(晏殊)教案

《蝶恋花》(晏殊)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宋代词人晏殊及其作品《蝶恋花》的创作背景。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1.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蝶恋花》,引导学生感受诗中的意境美,培养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第二章:教学重点、难点2.1 教学重点:掌握《蝶恋花》的诗意、诗句、诗境。

2.2 教学难点:晏殊词风的把握,对诗中意境的理解。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讲解晏殊及其作品《蝶恋花》的背景、词风等。

3.2 示范法:教师示范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朗读。

3.3 讨论法:分组讨论诗的意境、词人的情感等。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简介晏殊及《蝶恋花》。

4.2 朗读课文: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

4.3 解析诗句:分析诗中的意象、意境,解释难懂词语。

4.4 小组讨论:讨论诗中的情感,分享自己的感悟。

第五章:作业布置5.1 抄写《蝶恋花》诗句。

5.3 预习下节课内容。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6.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6.3 学生互评:组织学生相互评价,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学习。

第七章:教学反思7.1 教学内容是否合适:反思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需要调整。

7.2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反思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需要改进。

7.3 学生反馈:关注学生的反馈,了解学生的需求,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第八章:教学拓展8.1 推荐相关诗词:向学生推荐与《蝶恋花》相似的诗词,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

8.2 诗词创作:鼓励学生尝试自己创作诗词,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8.3 文化背景介绍:为学生介绍更多关于宋代词文化的知识,加深对词的了解。

第九章:教学资源9.1 教材:使用官方出版的《蝶恋花》教材,确保教学内容的准确性。

9.2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查找有关晏殊和《蝶恋花》的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蝶恋花晏殊教案

蝶恋花晏殊教案

蝶恋花晏殊教案蝶恋花晏殊教案一、学案背景与分析:《蝶恋花》是晏殊的一首古文名篇,通过描绘蝴蝶对花的深情,表达了晏殊对美的追求和对生命的热爱。

本教案旨在通过学习《蝶恋花》这首古文名篇,让学生了解古代的诗词文化,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与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晏殊的诗词创作背景与特点;2.分析《蝶恋花》的诗意与内涵;3.学习诗词的鉴赏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4.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与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了解晏殊的诗词创作背景与特点;2.分析《蝶恋花》的诗意与内涵;3.学习诗词的鉴赏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通过放映一些美丽的自然景观图片,引发学生对美的感受,并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

2.课文学习:(1)了解晏殊的诗词创作背景与特点。

让学生通过课堂讨论、课外阅读等方式,了解晏殊的生平及其诗词创作的时代背景,了解其与苏轼等诗人的交往与合作,了解其文笔的独特之处。

(2)分析《蝶恋花》的诗意与内涵。

让学生朗读《蝶恋花》,理解其意境与诗意,通过分析诗中蝴蝶对花的深情,让学生感受到蝴蝶对美的追求,引发学生对美的思考与感受。

(3)学习诗词的鉴赏方法。

教师给学生讲解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如抓住诗句的意象、情感、意义等要素,分析诗句的音韵、节奏、语言层次等,培养学生对诗词的艺术鉴赏能力。

3.创作与表演:每位学生都选取一朵花或一种美丽的自然景观,自由发挥,用诗词或散文的形式进行创作,并在课堂上进行个别表演,以展示自己对美的感受与表达能力。

4.课堂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的表演进行评价与点评,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诗词鉴赏与表达能力。

五、作业布置:要求学生阅读晏殊的其他作品,选取一首自己喜欢的诗词进行赏析,并在作文中,用自己的语言写出对这首诗词的评价与感受,字数不少于500字。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蝶恋花》,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与表达能力。

通过学习晏殊的诗词创作背景与特点,让学生了解了晏殊的文化背景,了解了他的诗词表达方式。

晏殊-《蝶恋花》教案

晏殊-《蝶恋花》教案

晏殊-《蝶恋花》教案
一、课程背景
《蝶恋花》是南宋文学家、官员晏殊的代表作之一,是一篇描写宫廷爱情的长篇小说。

作品描写了宋太宗之女和位高权重的梁守谦相爱相惜、羡煞旁人,然而最终因命运所致而以不幸告终。

通过描写宫廷生活、爱情悲剧等,展现了南宋时期的风貌和文学特点。

该教案适用于高中语文文学欣赏课。

二、教学目标
1.学习了解晏殊及其代表作《蝶恋花》。

2.感受晏殊的文学风格及悲剧氛围。

3.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
1. 了解晏殊
•讲述晏殊的生平及代表作;
•引导学生了解晏殊的文学风格及作品特色。

2. 《蝶恋花》的故事情节
•讲述小说情节;
•分析小说传达的思想和价值。

3. 《蝶恋花》的文学特点
•分析小说的形式和语言;
•探究小说反映的时代背景和文化特点。

4. 个人思考与交流
•引导学生思考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学生交流对小说的理解、喜好、思考。

四、教学评估
•阅读理解:学生阅读小说节选,回答相关问题;
•课堂讨论:学生分组发表对小说、对晏殊及其作品的看法和见解;
•小组展示:学生分组展示小说分析及诠释。

五、教学资料
•晏殊的生平、文学代表作介绍;
•《蝶恋花》评析及文学特点分析;
•小说节选及相关问题。

六、扩展阅读
•晏殊的其他代表作,如《满江红》;
•南宋的文学风貌及代表作的介绍;
•古代宫廷小说发展及其文学价值。

以上为晏殊-《蝶恋花》教案,希望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教授该小说,引导学生欣赏古典文学,提高文学素养。

《蝶恋花》(晏殊)教案

《蝶恋花》(晏殊)教案

《蝶恋花》(晏殊)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蝶恋花》,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古典诗词的基本知识,提高文学素养。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蝶恋花》的意象、意境、韵律等特点,培养学生欣赏古典诗词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感受《蝶恋花》的情感内涵,引导学生珍惜当下,珍惜美好时光。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诗词背景介绍作者晏殊的生平和创作风格,分析《蝶恋花》的创作背景。

2.2 诗词意象分析《蝶恋花》中的主要意象,如“蝶”、“花”、“春色”等,理解其寓意和象征意义。

2.3 诗词意境通过品读《蝶恋花》,感受其优美的意境,理解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无奈。

2.4 诗词韵律分析《蝶恋花》的韵律特点,如平仄、对仗、押韵等,感受古典诗词的音乐美。

第三章:教学重点、难点3.1 教学重点:(1)了解作者晏殊及《蝶恋花》的创作背景。

(2)分析《蝶恋花》的意象、意境、韵律等特点。

(3)感受《蝶恋花》的情感内涵。

3.2 教学难点:(1)理解《蝶恋花》中意象的深层寓意。

(2)分析《蝶恋花》的韵律特点。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诗词背景、意象、意境等。

(2)品读法:引导学生品读诗词,感受其韵律美。

(3)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诗词的理解和感悟。

4.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展示诗词原文、图片等。

(2)音响设备:播放古典音乐,增强诗词的音乐感受。

第五章:教学过程5.1 课堂导入以晏殊的生平为切入点,引出《蝶恋花》的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2 诗词讲解(1)讲解诗词背景,使学生了解作者和作品的关系。

(2)分析诗词意象,引导学生理解意象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3)品味诗词意境,使学生感受诗人的情感表达。

(4)分析诗词韵律,让学生了解古典诗词的音乐美。

5.3 课堂互动(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诗词的理解和感悟。

(2)问答环节:回答学生关于诗词的问题。

5.5 课后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课后反思,为下一步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蝶恋花》(晏殊)教案

《蝶恋花》(晏殊)教案

《蝶恋花》(晏殊)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蝶恋花》诗歌;(2)了解晏殊的生平和创作背景;(3)分析并欣赏诗歌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诗歌内容;(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感慨;(2)培养学生热爱古典诗词,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3)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字词解释和翻译;2. 诗歌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的分析;3. 诗歌的审美价值和情感内涵的体会。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隐喻和象征手法的理解;2. 诗歌情感的深入剖析;3. 古典诗词鉴赏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蝶恋花》诗歌文本、相关注释资料、PPT等;2. 学生准备:预习《蝶恋花》诗歌,了解作者晏殊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介绍晏殊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引发学生对《蝶恋花》诗歌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诗歌朗读与翻译(1)学生齐读诗歌,感受节奏和韵律;(2)教师逐句翻译诗歌,解释生僻字词;(3)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翻译,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3. 意象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意象,如“蝶恋花”、“月上柳梢头”等;(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意象的理解和感悟;(3)教师总结并点评,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歌的美感。

4. 表达技巧探讨(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表达技巧,如比喻、拟人等;(2)学生举例分析,分享各自对表达技巧的发现和欣赏;(3)教师点评并总结,提高学生对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能力。

5. 情感内涵剖析(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情感变化,如喜悦、忧伤等;(2)学生分享自己对诗歌情感的理解和感悟;(3)教师总结并点评,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歌的情感内涵。

6.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2)学生整理所学知识,巩固记忆。

晏殊-《蝶恋花》教案

晏殊-《蝶恋花》教案

晏殊-《蝶恋花》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蝶恋花》。

2. 理解《蝶恋花》的创作背景和作者晏殊的生平等信息。

3. 分析并欣赏《蝶恋花》中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

1.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阅读、讨论和分析,深入理解《蝶恋花》的主题和情感。

2. 学会欣赏古典诗词的美,提高文学素养。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感受古典诗词的魅力,培养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2. 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背景介绍1. 介绍晏殊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解释《蝶恋花》的题目含义和背景。

2.2 课文朗读与翻译1. 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蝶恋花》。

2. 翻译并解释诗句中的难点词语和句子。

2.3 课文分析1. 分析《蝶恋花》的结构和韵律。

2. 探讨诗句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古代诗词。

2. 引出本课的主题《蝶恋花》。

3.2 课文朗读与讨论1. 引导学生朗读《蝶恋花》。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讨论。

3.3 课文分析与欣赏1. 分析《蝶恋花》的结构和修辞手法。

2. 引导学生欣赏诗句中的美。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朗读与背诵1. 评估学生的朗读和背诵能力。

2. 给予鼓励和建议。

4.2 学生课文分析与欣赏1. 评估学生的课文分析和欣赏能力。

2. 给予鼓励和建议。

第五章:拓展活动5.1 创作自己的《蝶恋花》1. 指导学生创作一首以《蝶恋花》为灵感的诗歌。

2. 学生互相分享并给予评价。

5.2 参观诗歌展览或演出1. 组织学生参观诗歌展览或演出。

2. 鼓励学生从中学到更多的诗歌知识和技巧。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教材使用《蝶恋花》原文和相关注释的教材,为学生提供准确的阅读材料。

6.2 参考资料提供关于晏殊和《蝶恋花》的参考书籍、文章和网络资源,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6.3 多媒体资源使用多媒体资源,如图片、音频和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蝶恋花》的背景和意境。

晏殊《蝶恋花》教案

晏殊《蝶恋花》教案

晏殊-《蝶恋花》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全文。

学生能够分析并欣赏晏殊词的语言特色和意境。

学生能够了解晏殊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法,深入理解词中的意象和情感。

学生通过对比分析,掌握晏殊词与其他词人的不同之处。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会词中所表达的离愁别绪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学生能够培养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2.1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的诗意和意境。

2.2 晏殊词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

2.3 晏殊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三、教学难点3.1 词中隐喻和象征手法的运用。

3.2 古代文化知识的理解,如“蝴蝶”、“菊花”等意象的文化内涵。

四、教学准备4.1 教室内设置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相关音乐和影像资料。

4.2 准备《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全文和相关评论、解读资料。

4.3 准备晏殊的生平介绍资料。

五、教学过程5.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晏殊其他著名词作的音乐或影像资料,引导学生进入古典词的氛围。

简要介绍晏殊的生平背景。

5.2 诵读《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5分钟)学生集体或分组朗读词作,感受其音韵美。

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词中的押韵和节奏。

5.3 分析诗意和意境(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从字面和深层两个层面分析词中的意象和情感。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讨词中的隐喻和象征手法。

5.4 欣赏语言特色(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晏殊词的语言特色,如用词、句式等。

学生通过对比分析,掌握晏殊词的语言特点。

5.5 小结与作业(5分钟)教师总结本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学生对词意的理解和背诵。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背诵《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并写一篇简短的解读心得。

六、教学延伸6.1 对比分析(10分钟)教师选取其他词人的类似题材作品,如李清照的《如梦令》等,进行对比分析。

《蝶恋花》(晏殊)教案

《蝶恋花》(晏殊)教案

《蝶恋花》(晏殊)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蝶恋花》,使学生了解作者晏殊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掌握诗歌的基本内容,理解其意境和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欣赏古典诗词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蝶恋花》,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增强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基本内容:包括诗句、词牌、意境等。

2. 诗歌的情感内涵:分析诗歌中所表达的作者情感。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的意象:引导学生理解诗中的意象,感受诗的美。

2. 诗歌的情感分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所表达的作者情感。

四、教学方法:1. 朗读法:通过朗读,使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3. 分析法:对诗歌中的意象、修辞等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掌握诗歌的基本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作者晏殊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蝶恋花》的创作背景。

2. 朗读:全班同学一起朗读《蝶恋花》,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蝶恋花》,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4. 分组讨论:分组讨论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5. 分析讲解:教师对诗歌中的意象、修辞等进行分析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7.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回家后,写下自己对《蝶恋花》的理解和感受。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朗读、讨论、提问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回家后写的作业,评估他们对诗歌理解和感受的程度。

七、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诗歌创作比赛,鼓励他们运用所学的诗歌技巧进行创作。

2. 邀请诗人或文学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古典诗词的魅力。

八、教学反思:1. 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评估教学效果,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

晏殊《蝶恋花》教案+赏析

晏殊《蝶恋花》教案+赏析

晏殊《蝶恋花》教案+赏析一、教学目标1.理解晏殊《蝶恋花》的背景及创作意图。

2.分析诗歌的意象、意境及艺术特色。

3.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2.诗歌的艺术特色。

三、教学难点1.诗歌的情感表达。

2.诗歌的象征意义。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向学生简要介绍晏殊的生平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词”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特点?二、课堂讲解1.讲解《蝶恋花》的创作背景。

2.分析诗歌的意象、意境。

(1)诗歌的上片描绘了什么场景?这些场景有何特点?(2)诗歌的下片表达了什么情感?这种情感是如何体现的?3.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

(1)词牌《蝶恋花》的特点是什么?(2)诗歌的韵律美、意境美是如何体现的?三、课堂讨论1.让学生谈谈对《蝶恋花》的理解。

2.引导学生从意象、意境、情感等方面进行比较阅读,探讨诗歌的象征意义。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回顾诗歌的意象、意境及艺术特色。

2.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蝶恋花》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二、诗歌赏析1.分析诗歌的情感表达。

(1)诗歌中的“无可奈何花落去”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诗歌中的“似曾相识燕归来”又有何寓意?2.探讨诗歌的象征意义。

(1)诗歌中的“花”和“燕”分别象征了什么?(2)诗歌中的“似曾相识”有何象征意义?三、课堂小结2.强调古典诗词的欣赏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作业布置1.背诵并默写《蝶恋花》。

五、教学反思1.讲解诗歌背景时,要尽量简洁明了,避免过多冗余。

2.在分析诗歌艺术特色时,要引导学生关注词牌的特点,以及诗歌的韵律美、意境美。

3.在课堂讨论环节,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

赏析:《蝶恋花》是北宋词人晏殊的一首代表作,以词牌命名,表达了词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诗歌通过对意象的描绘,展现了词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上片“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描绘了春色满园的美好景象,红杏出墙的意象既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又寓意着美好生活的向往。

蝶恋花晏殊教学设计名师公开课获奖教案百校联赛一等奖教案

蝶恋花晏殊教学设计名师公开课获奖教案百校联赛一等奖教案

《蝶恋花晏殊教学设计》一、引言蝶恋花是元代晏殊所作的一首古诗,通过描绘蝴蝶与花的爱情故事,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将诗歌教学融入其中,通过深入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领悟诗歌的内涵与形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诗歌鉴赏能力。

本文将以《蝶恋花晏殊教学设计》为题,提出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方案,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诗歌教学。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蝶恋花》这首诗歌,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形式和结构,掌握相关的诗歌知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诗歌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优秀诗歌的喜爱和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三、教学内容1. 诗歌欣赏:引导学生阅读《蝶恋花》,感受其中蕴含的美好爱情与情感表达。

2. 诗歌分析:通过分析诗歌的结构、语言运用和修辞手法等,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涵和表达方式。

3. 诗歌创作:鼓励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并提供相应的指导和范例。

四、教学步骤1. 课堂导入:通过展示蝴蝶与花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并与学生讨论关于爱情的话题。

2. 诗歌欣赏: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蝶恋花》,理解其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3. 诗歌分析: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韵律和格律,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诗歌的形式。

4. 诗歌赏析:通过讲解诗歌中的意象、比喻和修辞手法等,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艺术表达。

5. 诗歌创作:鼓励学生进行诗歌创作,根据自己对爱情的理解进行表达,并提供相关的写作指导。

6. 诗歌分享:让学生将自己创作的诗歌进行分享,并进行互相欣赏和评价。

五、教学评估1. 个人作业:布置学生对《蝶恋花》的阅读笔记,并要求学生进行对诗歌的分析和思考。

2.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就诗歌欣赏和分析进行讨论,促进学生思维的拓展和交流。

3. 创作展示:评价学生的诗歌创作成果,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建议。

六、教学资源1. 诗歌文本:准备《蝶恋花》的诗歌文本,包括打印版和电子版。

晏殊《蝶恋花》教案

晏殊《蝶恋花》教案

晏殊《蝶恋花》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蝶恋花》。

(2)理解《蝶恋花》的创作背景及作者晏殊的生平和创作风格。

(3)分析《蝶恋花》的艺术特色,如韵律、意象、修辞手法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蝶恋花》的意境和内涵。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蝶恋花》。

(2)理解《蝶恋花》的意境和内涵。

(3)掌握《蝶恋花》的艺术特色。

2. 教学难点:(1)分析《蝶恋花》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

(2)联系作者的生平背景,深入理解诗中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介绍作者晏殊的生平和创作风格。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欣赏的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蝶恋花》,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意境。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含义。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蝶恋花》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解析:(1)解析《蝶恋花》的韵律特点。

(2)深入剖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揭示诗歌的内涵。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谈谈对《蝶恋花》的感悟,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2)总结诗中的美好愿景和积极情感。

四、课堂小结本节课通过学习《蝶恋花》,我们了解了作者晏殊的生平和创作风格,领略了古典诗词的魅力。

我们深入分析了诗中的意境、意象和修辞手法,感受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希望大家能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优秀诗词传统。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蝶恋花》。

2. 结合课后注释,深入解读《蝶恋花》的意境和内涵。

3. 选取一首古代诗人咏花的诗词,进行欣赏和分析。

六、教学拓展1. 对比拓展:(1)挑选其他描写花卉的古代诗词,如李清照的《如梦令》、苏轼的《水调歌头·丙辰中秋》等,与《蝶恋花》进行对比分析。

《蝶恋花》 晏殊 教案

《蝶恋花》 晏殊 教案

发现宋词之美————晏殊《蝶恋花》教学目标:1、披文入情,由辞体情。

2、体味本词的写作特色。

教学设计:课时:1节教学方式:研习式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导引:有这样一位词人,他擅长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婉丽。

他的《浣溪沙》中有“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原诗: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二句,传诵颇广。

知道这位词人是谁吗?对,他就是晏殊。

今天,我们来学习的他另一首颇负盛名的词作――《蝶恋花》。

二、关于作者:晏殊以词着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亦工诗善文,原有集,已散佚。

存世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类要》残本。

晏殊在文学上有多方面的成就和贡献。

他能诗、善词,文章典丽,书法皆工,而以词最为突出,有“宰相词人”之称。

他的词,吸收了南唐“花间派”和冯延巳的典雅流丽词风,开创北宋婉约词风,被称为“北宋倚声家之初祖”。

他的词语言清丽,声调和谐,如其闲雅之情调、旷达之怀抱,及其写富贵而不鄙俗、写艳情而不纤佻,写景重其精神,赋于自然物以生命,能将理性之思致,融入抒情之叙写中,在伤春怨别之情绪内,表现出一种理性之反省及操持,在柔情锐感之中,透露出一种圆融旷达之理性的观照,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其“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浣溪沙》)、“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蝶恋花》)、“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撼庭秋》)等佳句广为流传。

他既是导宋词先路的一代词宗、江西词派的领袖,还是中国诗史上的一位多产诗人。

三、文本研习:1、起句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这些景物带有什么特点?:起句描写了晓庭圃中的景物:菊花笼罩着一层轻烟薄雾,看上去似乎在脉脉含愁;兰花上沾有露珠,看起来又像在默默饮泣。

|兰和菊本就含有某种象征色彩(象征品格的幽洁),这里用“愁烟”、“泣露“将它们人格化,将主观色彩移于客观景物,透露女主人公自己的哀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学词卷
《蝶恋花》教学设计
执教:大地中心小学郭青青
一、教学目标
1、初读词文,读准词文中的生字新词,根据节奏进行朗读,并能运用气息,按情感表达的需要,轻重缓急地进行诵读,在诵读的过程中体会词韵的回响,并找出韵脚。

2、结合译文再读词文,理解词文所表达画面与意境。

结合词文关键词“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理解词人当时的心境。

3、根据“蝶恋花”词牌的解说,再读词文,并观察词文的句式与押韵,找出“蝶恋花”这一词牌的句式押韵规律。

结合“蝶恋花”同词牌名的词,验证这一词牌的格律特点。

4、引导学生运用词的表达句式与表达手法,根据词牌格律,结合词意填词仿写。

二、流程设计
(一)读文晓韵
1、轻重有别
师:同学们,音乐有着它独特的高低起伏之美,时而急如江河,时而平静缓慢如湖泊。

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用心去听一段音乐,去感受每一个音符之间高低起伏的变化。

同学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师播放音乐)
师:你们都发现了什么呢?
生:音乐有时很急,很高,有时很缓慢,很低沉。

师:是的,你有一双敏锐的耳朵。

同学们,不仅音乐有着高低起伏的音律变化之美,我们的古代诗词也是如此。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宋词《蝶恋花》,来感受古诗词特有的高低起伏的音韵之美。

(PPT出示例句:槛菊愁烟兰泣露)
师:同学们,你们试着来读一读这一句词。

师:同学们读得很用心,但如果多一点音韵上的高低变化就更好了。

你们听老师来读两遍,注意听老师读的时候在音调的处理上有什么规律。

(师范读两遍)
师:用心的你们,发现了什么呢?
生:平音读得轻而缓,仄音读得重而急
师:是吗?那你也试着来读一读
(生读例句)
师:真好,如此就美得多了。

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讲的“平长仄短”的读书方法。

那么大家也用这种方法来划分这首词的平仄。

画完后读给同桌听一听,我们待会儿来看看是男同学行,还是女同学行。

师:哪位男同学可以一马当先来读上阕?
(指名男生读)
师:哪位女同学敢挑战他读一读下阕?
(指名女生读)
2、读词断句
师:看,有轻重才有抑扬,有节奏才有顿挫。

如何读出词文的抑扬顿挫之美,词文的停顿也很重要,再听老师来读这几句,看看老师在哪些字词之间有停顿。

(师范读: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师:你们能指出老师停顿的地方吗?
(指名学生回答)
师:那你能不能像老师这样读一读呢?
(师评价:读得好,好在哪?好在他在“烟”字停顿的时候还保留了气息,这就叫声断气相连。


师:就让我们用声断气连的读书方法,把握好每一句词的节奏,和同桌来读一读这首词,开始。

师:谁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分享读的成果呢?
(指名学生读全词)
师:大家如此跃跃欲试,我们大伙儿一起来读一读,记住要轻重有别、节奏分明、声断气连
(教师引读)
3、读词入韵
无韵不成词,在你们一遍又一遍的诵读中,有一个音韵始终在老师耳边回旋,是哪个韵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上阕的词尾:
......兰泣露
......双飞去
......离恨苦
......穿朱户
师:我们看看最后一个字,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露、去、苦、户是韵脚。

师:再看看他们在音调上有什么特点。

生:都是第三声、四声,是仄韵。

师:古诗词中的韵脚要读得重一些,声音要延长一些。

按照这个方法读一读,读出音韵回旋的感觉来。

(生齐读尾句)
(二)读词入画
师:古诗词虽然短小,却能叙事,也能写景,亦能抒情,词人晏殊就是在一个落叶纷飞的秋天看见满目秋景,从而有感而发。

同学们我们来看看晏殊笔下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秋天。

(师配乐朗诵上阕词文,播放相关景色的图片)
师:同学们,你们都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秋天呢?
生1:我看到了菊花满地绽放,一片金黄,很漂亮。

生2: 我看到了早晨的兰花挂满了露珠,好像在哭泣一般。

生3:我看到房间很冷,燕子也待不住,双双往南飞去了,明月也很讨厌,一个晚上都照在窗前,让人无法入眠
(三)读词悟情
师:听着你们的描述,老师也仿佛看到了一个美丽多情的秋天,在一个烟雾飘渺的秋天,词人晏殊凭栏远眺,看见菊花被烟雾笼罩,好像也含着忧愁,兰叶上挂着露水,好似也在哭泣一般。

同学们,我想问,菊花会饱含忧愁,兰花是否也会哭泣呢?
生:不会。

师:那词人为何这么写呢?
生:因为词人自己心中忧愁。

师:晏殊有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他们之间无话不谈,可谓是彼此生命里的知音。

可是因为种种原因,当时的晏殊已经和朋友分隔多年,心中思念却无法相见,词人心中有愁,才会见景生愁,把自己的情感都寄托在这一片秋景之间。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词人登上高楼,眼神朝无边无尽的“天涯路”望去,词人在望什么呢?
生:在望是不是有一个奇迹,他的朋友出现在他眼前。

师:是呀,如果知音如今仍在身边,他们此时又可能在干什么呢?
生1:可能在把酒言欢。

生2:可能在谈论彼此的心事。

生3:可能和朋友在一起快乐地欣赏秋景。

师:可惜这一切如今都成了奢望,看那离去的燕子也是如此让人生厌,在孤单的词人面前也要双双离去才肯罢休,兰花也为词人哭泣流泪,殊不知词人心中也是泪流不止呢?此时词人的内心是怎样的呢?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
生1:悲伤
生2:孤独
生3:思念朋友
师:因为思念朋友而忧愁悲伤,那为什么作者不寄一封书信给朋友呢?
生: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师:无奈朋友从未给我写过信,我知道他现在在哪吗?即使写好了信又要往哪里寄呢?想到这里,更是无限的惆怅了。

让我们走进晏殊的内心,去感受他的无奈和孤独,再把这首词读一读。

(师指名学生1--2个读词文)
师: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四)察文识律
蝶恋花,又名《鹊踏枝》、《卷珠帘》
上阕:74577
下阕:74577
共10句,60字
(五)仿文填词
师:因为一首《蝶恋花》,几百年后的我们从短短几十字中读出词人的孤独悲伤,我们也能用相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1、出示例句:
花儿褪去了原本的鲜红,渐渐凋残,
青青的杏子长得还很小。

2、仿文填词:
(六)板书设计
蝶恋花
押韵:仄韵
格律:上阕:74577
下阕:74577
共10句,60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