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面追求升学率”顽症形成与解决的思路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片面追求升学率”顽症形成与解决的思路分析
荣成市第三十一中学郑德军
“片面追求升学率”是我国教育界的顽症,它是腐朽落后的社会教育观和用人观在学校教育中的反映。
它专门以分数论英雄,造就了一批批死记硬背、墨守陈规、高分低能的考试能手,它导致了大量的重复训练和低效甚至无效劳动,抹杀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抹杀了学生求异创造的思维,抹杀了学生科技创新的欲望,已经成为目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最大的“绊脚石”。
“片面追求升学率”成为一个社会现象,就其产生的原因我觉得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陈旧的观念影响。
中国传统的科举制度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结束,历经1300多年,在中国社会已经形成根深蒂固的影响,“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只要能够考中,就能一步登天,就能平步青云,所以天下学子趋之若鹜,在几次工业革命中,在国外自然科学飞速发展的大清时代,在人家为蒸汽机、电汽发展而进行技术竞争时,我们还在为“八股”拼搏,怎能不落后?新中国成立后,即便是我们在“文革”后恢复实行的高考制度,也是一考定终身,带有科举的影子。
高考成为农民“鲤鱼跳龙门”的唯一法门,所以很多人长期认为读书就是为了考试,读书就是为了考学,学习的知识就是为考试学的而不是为了应用。
二、传统的用人制度影响。
且不说科举制度的“学而优则仕”,范进中举的例子我们怕会是永生难忘,即便我们现代中国的用人制度也导致了百姓对孩子升学的无限期盼与渴望。
作为我本人是八十年代考的师范学校,那时考上学就标志着你有工作,你有国家户口,你有养老保障,好像是高人一等。
所以长期以来老百姓的骨子里就想考学,如果自己错失机会就把希望寄托在孩子的身上。
目前,我觉得社会对人才的评价标准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在对人才的评价和选拔上,存在这明显的“唯学历论”倾向。
很多用人单位只注重文凭,公务员招考、企业招聘动辄要求本科、硕士甚至博士生,低学历的学生毕业后就“低人一等”。
而努力读书取得高分数是获得文凭的必经之路,所以,在“以分数论英雄”、“唯学历论”的社会环境中,在中国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学生和家长只有千军万马去挤独木桥,加入“分数”“文凭”“名校”大战中。
三、社会及教育行政部门对教育的评价是产生“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重要原因。
社会对学校的评价导向偏离,导致“片面追求升学率”。
对校长而言,升学率上去了,政府嘉奖,群众赞扬,学校名声大振,认为学校办得好;升学率下降了,就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批评和指责。
对老师来说,学生成绩和升学率是评价自己工作的主要依据,是评优选模、晋级职称和兑现职称量化得分的关键。
面对如此现状,学校和老师怎能不把追求升学率作为重中之重。
“片面追求升学率”危害巨大,大的方面可以说阻碍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成为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掣肘,小的方面讲阻碍学生的人身
发展,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体现:
一、学校和教师过分关注学生学业成绩,对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似乎一俊遮百丑,忽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变化,忽视学生的习惯养成和道德品质修养教育,部分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偏离,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媒体上曾经报道过很多大学生罪犯就是受这种畸形教育的例证。
二、学校和教师过分关注学生的文化课的学习,一切服从于应试,按照升学科目增减课时,导致思想品德、体育、艺术、劳动技术、社会实践课程形同虚设,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的合理愿望得不到尊重,他们的个性得不到应有的发展,他们的实践能力被忽视,创造精神被遏制。
在国家三令五申提出科技创新的形势下,这种故步自封的填鸭式应试教育对于我们整个民族来说也是非常可怕的。
三、片面追求升学率,势必造成学生作业量大,课余辅导时间长,睡眠时间减少,体育锻炼时间缩短,影响学生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
这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学生健康发展为主旋律的素质教育是背道而驰的。
四、片面追求升学率,让学校、教师把更多的时间和目光关注到“尖子生”上,而学习平平考学无望的学生或者“落脚生”则无人问津,这违背了教育公平原则。
如何破解消除“片面追求升学率”顽症,我认为应该是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社会共同努力,各负其责,改变传统,合力打造一个好的氛围。
首先我认为国家能否在用人制度上有所放宽,在各级公务员及企事业单位招考人员时能否取消学历资格限制,让有真才实学的人或者是由某一方面专长的人有一展才华的机会。
比如一生只有初中文凭的数学大师华罗庚靠自学学习了高中及大学数学课程,到大学任助教后刻苦学习得以出国深造,回国后为我国的数学学科培养了包括陈景润在内大批的数学人才。
在而现在只有初中毕业文凭的他能进入大学讲堂么?季羡林、钱钟书和吴晗先生的高考数学成绩都很不好,但他们还是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因此我们更要反思现在的教育制度。
二是需要政府行政部门的政策规范。
山东省在2008年首先在高中为突破口开展的深入落实素质教育,明确提出“三个全面”“三个还给”,“三个全面”就是全面建设合格学校,全面落实课程方案,全面培养合格学生。
“三个还给”就是把时间还给孩子,把健康还给孩子,把能力还给孩子。
由于是以省政府的名义下文,所以各地执行比较有力,对违规补课、加班加点、给学生按成绩排队、公布升学率等现象进行曝光,对一些省规范化学校进行撤牌,对一些校长进行免职、警告的处分,由于执行有力,所以效果比较明显。
我认为落实素质教育,不片面追求升学率还要常抓不懈,除了有一些强硬的手段之外,还要注重过程落实。
比如要充分利用各级政府教育督导室的作用,对辖区学校的办学规范进行常规性的巡视检查,任何学校不得公布升学率,教育行政部门不以升学率作为考察学校领导及办学水平的主要依据。
三是提高学校执行力。
政策法规都是由上级政府或者教育行政部
门制定发布,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我认为关键是加强执行力度。
我们学校是山东省荣成市的一个农村初中,以前也是比较重视学生的文化课成绩,在深入落实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决定深入贯彻落实上级指示精神,深入落实素质教育,深入落实课程改革,改变过去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行为。
我们的主要做法如下:
1、我们荣成把以前的全市中考统一划分数线改为按照学生人数比例分配到各乡镇中学,自己学校有多少学生,按照百分比划定自己学校的分数线。
这样学校之间没有竞争,升学率是一定的,所以各学校能够按照素质教育要求,我们严格按照规定开齐开足课程,保证课时,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使广大学生真正得到全面发展。
2、改革评价制度,这块包括对学生评价和对老师的评价两部分。
我们学校把“成功教育”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对学生实行多元评价,实行星光少年、月光少年、阳光少年的逐级晋升制度。
学生在文化课学习、文艺、体育、卫生、劳动、遵守纪律、助人为乐、爱护公物、参与社会实践、科技比赛、演讲比赛等各方面只要有专长、表现突出就可以得到一颗星,学生本人可以定名为某某星光少年。
学生如果积够8颗星,就可以定为月光少年。
随着星级的增加,学生如果能够积累到16颗星,就可以定名为阳光少年。
每学期评选一次,对荣誉少年发放证书,随学生的发展性评价档案走到高一年级或者高一级学校。
对文化课学习的评价主要做法是:不公布学生名次,不公布学生分数,把分数评价改为等级评价,只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一个等级的描述,避免片面追求高分,改变90分比89分好的“惟分数论”,
逐步改变“高分低能”的状况,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培养他们勇于探索、求异创新的能力。
对教师的评价,改变过去学生分数就是教师的成绩的评价方法,逐步把学生考完试后的终结性评价改为过程性评价。
具体做法是每学期对任课教师的工作态度进行评价,把学生的满意度作为教师考核最重要的依据,把领导听课、同学科教师听课、学生期末检测成绩、备课、批改等作为考核的主要依据。
把师德评价作为教师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包括领导评价、教师互评、学生评价,通过评价可以规范教师言行,真正做到为人师表。
对教师的出勤做完整记录,着重记录早上课、晚下课等违规现象,在教师的考核中予以扣分。
3、广泛联系、统一思想认识,争取全社会对我们教育的理解和支持。
很多家长对我们实施素质教育,不过分追求升学率不理解,认为是我们教师的不负责任。
我们学校利用召开家长会,把省落实素质教育会议精神进行传达,分析应试教育对学生人生的危害。
在现在物欲横流的社会,家长不能把眼光专门盯在分数上、盯在升学上。
在家长会上再次重申教师对学生进行三个方面的教育,即品德教育,能力教育,知识教育。
再次理顺这三方面教育的关系,即品德第一,能力第二,知识第三。
片面追求升学率恰好把这三者的关系弄颠倒了,颠倒了这三者的关系,即使更多人考上了学,也是误人子弟的失败教育。
在学校中教师必须教育学生先做人,后做学问,郑渊洁说:“只做学问不做人的结局是坐牢。
”通过实例分析让家长明白,对于孩子来说,既学好知识又做好人,才是真正的人才;既具有高尚的道德,又具有
渊博的知识,这才是每个学生为人立世的根本。
社会教育、学校教育要和家庭教育要密切配合,考试分数和学生品德养成绝对不能划等号,只管考分不管品德的家长,最终将自食恶果。
高分低能势必让孩子不能适应社会,城市中很多大学生毕业后不能融入社会,成为“啃老”一族。
认为有了成绩就有了一切的家长,不是合格的家长,认为孩子上了大学就可以高枕无忧的家长是极端错误的。
通过我们改革实验,我能切身的感受到,教育正突破“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阴霾,即将迎来素质教育的美好明天。
我坚信,有了我们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我们还有什么缺点和错误不能改正呢?教育的曙光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