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笔记
统计学 笔记
以下是统计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知识,供参考:
统计学基本概念
总体与样本:总体是研究对象全体的集合,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
变量:用来描述数据的名称或符号。
数值变量与分类变量:数值变量是可度量的数据,如身高、体重等;分类变量是定性数据,如性别、血型等。
参数与统计量:参数是描述总体特征的指标,如总体均值、总体方差等;统计量是从样本中计算出来的指标,如样本均值、样本方差等。
描述性统计
频数分布表:将数据分为若干个组,统计每个组内的数据个数。
直方图:用直条矩形面积代表各组频数,矩形的面积总和代表频数的总和。
平均数: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指标,计算方法有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调和平均数等。
标准差: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指标,表示数据分布的宽窄程度。
概率与概率分布
概率:描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数值。
概率分布:描述随机变量取值的概率规律的函数。
常见的概率分布有二项分布、泊松分布、正态分布等。
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
点估计:用单一的数值估计未知参数的值。
区间估计:用一定的置信水平估计未知参数的范围。
假设检验:根据样本数据对未知参数进行检验,判断假设是否成立。
常见的假设检验方法有t检验、卡方检验、F检验等。
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
相关分析: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的强度和方向。
回归分析:基于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建立数学模型,用于预测因变量的值。
常见的回归分析方法有线性回归、逻辑回归等。
统计学第三章笔记
统计学第三章笔记最近在学统计学,这第三章可真是让我印象深刻啊!这一章主要讲的是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展示。
说起来好像挺简单,但里面的门道可多了去了。
就拿数据收集来说吧,以前我总觉得收集数据不就是随便问问、随便记记嘛。
可学了这章才知道,这里面的讲究可大了。
比如说,你要确定收集数据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了解市场需求,还是为了评估产品质量?目的不一样,收集的方法和对象也就大不相同。
就拿我前段时间做的一个小调查来说吧。
我想知道我们小区居民对小区停车位紧张问题的看法。
一开始,我想得可简单了,就拿着个本子在小区门口见人就问。
结果呢,有的人行色匆匆,根本不理我;有的人随便应付几句,也说不到点子上。
后来我才发现,这样的收集方法太盲目了。
我回去好好琢磨了一下,重新制定了计划。
我先在小区的业主群里发了个简单的通知,告诉大家我要做这个调查,并且说明了调查的目的和意义,希望大家能支持。
然后,我把调查问卷分成了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
线上的通过问卷星来收集,线下的我选择在小区人多的地方,比如小广场、超市门口设点,专门找那些看起来不忙、愿意交流的居民来填写。
为了让问卷更有针对性,我可花了不少心思。
问题不能太多,不然人家会嫌烦;也不能太简单,否则收集不到有用的信息。
我把问题分成了几个部分,比如居民目前的停车情况,每天找车位花费的时间,对小区停车位规划的建议等等。
而且,每个问题都提供了几个选项,方便大家回答。
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我还遇到了一些有趣的事儿。
有个大爷特别热情,拉着我聊了半天,从小区的历史讲到现在的管理问题,差点把我带偏了。
还有个大妈,对停车位的问题特别有意见,一个劲儿地跟我抱怨,我都插不上话。
不过通过和他们的交流,我也更深入地了解了大家的想法和需求。
数据收集完了,接下来就是整理。
这也是个繁琐但重要的工作。
我把线上线下收集到的问卷都汇总到一起,先进行筛选,把那些填写不完整或者明显乱填的去掉。
然后,对每个问题的答案进行分类统计。
统计学原理笔记
统计学原理笔记
一、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 统计学的定义与目的
- 数据的类型:定性数据与定量数据
- 统计学的两个主要分支:描述统计学与推断统计学
二、数据的搜集与整理
- 数据来源:调查、实验、观察等
- 数据搜集方法
- 数据整理与清洗:缺失值处理、异常值处理、数据转换等
三、描述统计学
- 数据的集中趋势度量:均值、中位数、众数
- 数据的离散程度度量:极差、方差、标准差
- 数据的分布形态:偏态与峰态
四、概率与概率分布
- 概率的基本概念与性质
- 随机变量与概率分布
- 常见的概率分布:正态分布、二项分布、泊松分布等
五、抽样与抽样分布
- 抽样的基本原理
- 抽样误差的来源与控制
- 抽样分布与中心极限定理
六、统计推断
- 点估计与区间估计
- 假设检验的基本概念与步骤
- 常见的假设检验方法:t检验、χ²检验等
七、相关与回归分析
- 相关分析的概念与方法
- 简单线性回归分析的原理与应用
-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原理与应用
八、统计学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 市场调查与营销分析中的应用
- 财务与投资分析中的应用
- 医学与生物统计学中的应用
九、统计软件的应用
- 常用的统计软件介绍与使用
- 数据分析与结果解释的演示分析
十、统计学的限制与误用
- 统计学的限制与局限性
- 统计学误用的情况与注意事项
- 如何正确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
统计基础知识笔记
统计基础知识笔记总论第一节统计的涵义一、什么是统计1、【统计】:是指对某一现象有关的数据的搜集、整理、计算和分析等的活动。
包括三个含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
2、【统计工作】:是指利用科学的方法搜集、整理、分析和提供关于社会经济现象数据资料的工作的总称。
是最重要最基本的含义。
3、【统计资料】:是指通过统计工作取得的、用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资料的工作的总称。
4、【统计学】:是指研究如何对统计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分析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
5、统计的特点:数量性、总体性、具体性、社会性、变异性。
其中:在数量性上,统计活动的中心问题就是数据。
统计数据对社会经济现象的反映表现在以下三方面:A数量的多少:从总量上反映事物发展的规模和水平。
B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
C现象之间的质与量的辩证统一关系。
二、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三者之间的关系: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是(统计活动过程)与(统计活动成果)的关系。
统计工作与统计学是(统计实践)与(统计理论)的关系。
统计工作先于统计学发展起来的。
第二节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总体1、【总体】:凡是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整体就是统计总体。
2、统计总体的特点:(1)统计总体是根据统计任务的要求要求确定的。
(2)统计总体是客观存在的。
(3)统计总体中的所有总体单位必须具有同一性质。
3、有限总体与无限总体:(1)一个统计总体中所包括的总体单位如果是有限的,称为【有限总体】。
如果是无限的则称为【无限总体】。
(2)对无限总体不能进行全面调查,只能调查其中一小部分,据以推断总体;对有限总体既可以进行全面调查,也可以只调查其中一部分单位。
总体单位1、【总体单位】: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总体单位。
例:对某市工业企业职工的收入情况进行研究。
统计总体:该市全部工业企业全部职工。
统计单位:该市全部工业企业的每一个职工。
统计指标:该市全部职工收入。
统计标志:该市每一个职工的收入。
统计学第三版笔记
统计学复习重点第一章导论统计是静止的历史,历史是流动的统计。
1、掌握统计的含义:统计工作、统计数据、统计学。
政治算数阶段的代表人物是威廉·佩蒂和约翰·格朗特2、了解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客观事物的总体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3、掌握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分析法、统计模型法、归纳推断法4、了解统计研究的基本程序:统计目的→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统计服务5、了解统计具有的职能:信息职能、监督职能、咨询职能、辅助决策职能6、重点掌握统计学的基本范畴:①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②标志和标志表现③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统计指标六要素;指标名称、计量单位、计算方法、时间限制、空间限制、指标数值)④变异、变量与变量值。
统计学上把总体各单位由于随机因素引起的某一标志表现的差异称为变异。
变量按其值是否连续可以分为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7、问答:说明指标和标志的区别与联系。
答:区别: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指标具有可量性,无论是质量指标还是数量指标,都能用数字表示。
而标志则不一定,数量标志具有可量性,而品质标志不具有可量性。
联系:①指标值往往由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没有总体单位的标志值就不会总体的指标值。
②在一定条件下,数量标志和指标存在着互换关系。
8.、质量指标分为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通常是由两个总量指标对比派生出来的。
统计指标分为相对指标,平均指标和总量指标(数量指标)。
9.第二章统计设计1、掌握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
2、第三章统计数据的搜集1、掌握数据的计量与分类。
计量尺度由低级向高级、由粗略到经济分为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定距尺度、定比尺度;分类: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原始资料和次级资料。
2、了解统计调查的意义与形式。
种类①调查单位是否完全: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②登记时间是否连续: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间隔时间相当长)③组织方式不同: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
大一统计学笔记整理
大一统计学笔记整理1. 统计学导论- 统计学的定义:统计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数据的科学- 统计学的应用领域:从商业到医学、社会科学到自然科学等各个领域都需要统计学的应用-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总体、样本、参数和统计量- 统计学的研究方法: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 数据的收集方式:观察法和试验法- 数据的分类:定量数据和定性数据- 描述统计的主要指标:频数、频率、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标准差和方差2. 数据的整理与呈现- 数据的整理:数据表、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图- 数据的呈现:直方图、饼图、折线图、散点图和箱线图- 数据的处理:缺失数据的处理、异常值的处理和数据的变换3. 正态分布与抽样分布- 正态分布的性质:钟形曲线、对称性、均值和标准差的关系- 标准正态分布:Z分数和Z表的使用- 中心极限定理:大样本时抽样分布近似服从正态分布- 抽样分布的概念: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样本比例的抽样分布等- 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抽样误差、标准误和置信区间4. 统计推断与假设检验- 统计推断的基本思想:从样本推断总体- 参数估计:点估计和区间估计- 假设检验:零假设和备择假设、显著性水平、P值和拒绝域- 单样本检验:均值的假设检验和比例的假设检验- 双样本检验:两个独立样本均值的假设检验和配对样本均值的假设检验5. 回归与相关分析- 简单线性回归:回归方程、回归系数的估计和拟合优度- 多重线性回归:多元回归方程、多重共线性和变量选择- 相关分析:皮尔逊相关系数、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和点双相关系数注意:以上内容仅为大一统计学的基础知识,详细内容和推导公式可参考相关教材和课堂讲义。
统计学笔记
当样本含量较大时,例如n>60,t分布近似标准正
态分布,此时可用u分布代替t分布
两均数之差的区间估计
服从自由度为ν=n1+n2-2的t分布
正确理解可信区间
可信度为95%的CI的涵义
从同一总体中重复抽取100个样本含量为n的样
本,按上述方法计算95%的CI,则在这100个可
小于或大于某个数值
资料的分布不清
直接法(例数较少,先将变量值由小到大顺
序排列)
n为奇数时
n为偶数时
频率表法(例数较多)
先从累计频率找出M所在的组段,然后按
公式计算,式中L为中位数所在组段的下
限,i为该组段的组距,fm为该组段的频
数,ΣfL为小于L的各组段累计频数
描述离散趋势的统计指标:极差、四分位数间
察单位的全体。
同质与变异
同质:研究对象具有的相同的状况或属性
变异:同质的各观察单位,其某变量值之间的
差异
参数与统计量
参数:总体的统计指标,如总体均数、总体标
准差,分别用希腊字母记为µ、σ。固定的常数
样本的统计指标,如样本均数、标准差,采用
拉丁字母分别记为X-、S。 参数附近波动的随
机变量
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用β表示
要同时减小α和β,唯一的方法就是增加样本含量n。
不可能同时犯I型错误和II型错误。
拒绝H0时,只可能犯I型错误;不拒绝H0时,只可
能犯II型错误。
影响 β 错误的因素
1. 总体参数的真值
随着假设的总体参数的减少而增大
2. 显著性水平 α
当 α 减少时增大
3. 总体标准差 σ
当 σ 增大时增大
统计学笔记
第一章 绪论参数与统计量参数: 刻画总体特征的指标 统计量: 刻画样本特征的指标统计的核心问题: 样本、总体总体与样本总体:确定的全部同质个体的某个(或某些)变量值 样本:总体中有代表性的一部分样本选择的原则——代表性、随机性、可靠性、可比性资料的代表性与可比性所谓代表性是指该样本从相应总体中经随机抽样获得,能够代表总体的特征;所谓可比性是指各对比组间除了要比较的主要因素外,其它影响结果的因素应尽可能相同或相近频率与概率区别和联系 (1) 区别频率: 是随机的,在试验前不能确定,无法从根本上来刻画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概率: 是一个确定的常数,是客观存在的,与试验次数无关 。
(2) 联系频率: f=m/n (n 为观察次数,m 为发生频数)(0<f<1),当n 越大,f 越趋向于一个常数,即概率。
概率可看作频率在理论上的期望值,并从数量上反映了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变异是统计学存在的基础变量及变量值:研究者对每个观察单位的某项特征进行观察和测量,这种特征称为变量,变量的测得值叫变量值(也叫观察值),称为资料。
按变量值的性质将资料进行分类。
离散型变量; 连续型变量a 计量资料(定量) 连续型变量 + 部分不具有分类性质的离散型变量b 计数资料(定性) 离散型变量(分为无序分类资料(计数资料) + 有序计数资料(等级资料))c 等级资料(定性) 有序的计数资料/半计量资料(具有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特性)变量类型的转化(计量——计数(数值—— - + ++)协变量: 在实验设计中,为一个独立变量(解释变量),不为实验者所操纵,但仍影响实验结果μσπρβ,,,,,,,,X S p r b误差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随机测量误差,抽样误差)。
(1)系统误差:指数据搜集和测量过程中由于仪器不准确、标准不规范等原因,造成观察结果呈倾向性的偏大或偏小,这种误差称为系统误差。
特点:具有累加性(2)随机误差:由于一些非人为的偶然因素使得结果或大或小,是不确定、不可预知的。
统计学笔记
声明:当你们手里拿到这份热乎乎的word时,千万不要以为这是知识点的梳理,当然更不可能是考点,这只是笔者(关天明)上课时记录的笔记。
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难免会有错误,大家一定指出。
第二章
1.系统误差或由于方法造成的误差可以避免;随机误差不可改变。
举例,枪打靶,如果枪有问题是系统误差,而打不准是随机误差。
注意:随机误差和抽样误差是两回事(我也不懂)
2.统计的调查方法:
(1)普查
(2)抽样调查
(3)典型调查
(4)重点调查
(5)统计报表制度
第三章
1.平均数的分类:
(1)位置平均数
(2)算术平均数
(3)几何平均数
(4)调和平均数
2.用样本方差估计总体方差分母除以(N-1)是无偏估计量
无偏估计量有3个特性:
(1)无偏性
(2)有效性
(3)一致性
第五章
老师当时说总体参数估计就是:
从总体中抽出样本,构造统计量,得到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把要求的总体参数放到区间中心(笔者书上记得比这个还少,没跟上老师说的,大家自行理解。
)
第六章
1.你想否定什么就把什么设成原假设。
(废话)
2.有关假设检验的逻辑步骤,老师上课时反复提到过,参加第三版教材P102-10
3.
第七章
1.回归分析和方差分析就是研究事物间联系。
2.老师说考试时一定要会看统计结果那张表格。
第八章
1.列联表中其变量往往都是定性变量,但也可有定量变量,定量变量作为协变量。
剩下几章老师最后一节课快速说完,也没说啥。
最后祝大家考试顺利,双十一快乐!。
统计学笔记
统计学笔记
《统计学笔记》
一、什么是统计学
统计学是一门多学科而又多方面的学科,它主要是用数量分析、观察和描述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状况,以及研究不同社会群体的分布及其变化趋势,因此,统计学也可以看作是统计工作的一个分支。
二、统计学的基本原理
1.观测:统计学是通过收集、汇总、分析、解释社会经济现象和变化趋势,以及利用数据来研究社会变迁的科学。
2.计数:统计学依靠对某一特征的计数活动,来观察和评价社会的现状,比如,人口的数量、分布及变化趋势;经济的数量、分布及变化趋势等。
3.分类:统计学分为初步统计、定性统计和定量统计三大分类。
初步统计是按照某种规律对原始数据进行整理,定性统计是通过对现有数据进行定性研究,定量统计是通过对原始数据进行定量研究来获取信息。
三、统计学的基本方法
1.抽样:抽样是统计学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它是定性统计中的有效手段,它可以概括一类特定的群体,从而提高统计学的准确性。
2.统计算法:统计算法是统计学手段中的一部分,它使用计算机来分析大量的数据,求出结果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3.图表:图表是统计学工具中最常用的一种,它可以多种类型的
数据进行归纳和综合,从而清晰地描述一类信息的特点和变化趋势。
四、统计学的应用
统计学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
第一,它可以反映社会的发展状况;第二,它可以作为经济规划和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第三,它可以作为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第四,它可以作为政府部门间预测及推理的基础;第五,它可以作为企业决策的工具,等等。
基础统计学笔记 统计学基础笔记整理
一、统计学概论分理论统计和应用统计应用统计分为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
描述统计为一组数据的中(位置均值、中位数)、散(极差、方差、标准差)、形|(偏度)描述。
推断统计分为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技能1、经验——数据收集加工——画成图形——数理(规律)(数据不等于数字)PPT 原则用图不用表、用表不用栏、用栏不用字实际问题5M1E ——组成过程——产品(结果)——属性(包括几何(形位方尺)、物理、生化、人文)——集合统计问题——(构成)总体——样本——数据——类型分计数型(离散性)和计量型(连续性),即概率分布为计量型分布和技术型分布)——规律分描述和推断。
1、总体与样本中间有一种学问抽样验收抽样、统计抽样样本量2、样本和数据中间有一门测量技术MSA3、分布规律总体参数平均值() 标准差() 总位数() 比例(p )样本统计量的特点随机变化,不要轻易用样本下结论。
拉丁字母在数学上用于总体参数阿拉伯字母表示样本统计量希腊字母表示计算总体参数统计分参数统计和非参数统计。
推断统计分估计总体总体某参数未知,用对应的样本统计量去猜测。
检验假设总体某参数已知,用对应的样本统计量去验证。
二统计数据收集与整理1、数据不等于数字2、数据的两种类型描述性分类——响应变量(因变量)和预报因子(独立变量)如性别叫因子,男女叫水平。
四种尺度定类、定序、定距、定比3.数据管理的7个层次无假不乱浅深系4.软件每一列表示一个变量,每一行表示一个样本鱼骨图只适用于一个为什么,变量程序图IPO 适用于多个为什么。
I (变量)P O 水质烧开水色香味器皿材质火燃料风压强目的要抓住关键的变量。
2、统计数据的表现形式绝对数——时期数和时点数相对数——比例部分比总体比率部分比部分统计的数据来源直接来源和间接来源。
1、数据收集分被动收集(利用历史和现场)和主动收集(DOE 试验设计)现场收集数据是被动收集,分临时数据和常态数据。
试验是临时数据。
数据好的特征。
统计学专业学习笔记分享
统计学专业学习笔记分享近些年,在我国统计学专业的大力发展下,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这个行业作为自己的职业方向。
作为一个统计学专业的学生,在不断进步的学习阶段中,笔记是必不可少的纪录方式。
今天,我想分享自己的统计学专业学习笔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前置知识在学习统计学的过程中,首先需要了解的是概率论、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等基础学科。
概率论是统计学的基础,其主要研究随机事件的概率规律;高等数学则包括微积分、多元函数等数学工具,对建立统计学模型和数学证明有重要作用;线性代数主要研究线性方程组、向量空间等,对于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主成分分析等有很大帮助。
二、统计学基础1. 统计学基本概念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的学科,主要包括描述性统计和推断性统计。
而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包括总体和样本、频数分布表、频率分布图、直方图等。
2. 描述性统计描述性统计是指对数据集进行概括性的描述,主要包括测量中心与散布程度、分布形态和位置参数等。
其中,测量中心包括均值、中位数和众数;散布程度包括极差、方差和标准差;分布形态包括对称、左偏和右偏等。
3. 推断性统计推断性统计是指根据样本数据对总体进行推断的方法,主要包括点估计、区间估计和假设检验等。
其中,点估计是通过对样本数据进行分析,估计总体的参数值;区间估计则利用样本数据和统计学原理,对总体的参数进行估计;假设检验则是对一种假设进行检验并得出结论的方法。
三、统计分析方法1. 单因素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是一种用于分析不同水平下总体均值差异的方法,其基本思路是比较不同水平下的样本均值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F检验来判断不同水平下总体均值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2. 多元回归分析多元回归分析是一种用于建立多因素影响下的总体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其基本思路是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来描述变量之间的关系。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检验回归系数是否显著,来判断模型的可靠性和解释变量之间的影响程度。
《统计学》(第8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统计学》(第8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统计学 (第8版) 笔记和课后题详解
1. 简介
本文档为《统计学》第8版的笔记和课后题详解。
主要内容包括统计学的基本概念、统计学的应用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等。
2. 章节概述
第一章:统计学导论
该章节介绍了统计学的基本定义和应用领域,以及统计学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第二章:数据描述
该章节重点介绍了统计学中常用的数据描述方法,包括数据的图形展示、数据的中心趋势和数据的离散程度等。
第三章:概率与概率分布
该章节讲解了概率的概念和性质,以及常见的概率分布如二项分布、正态分布等。
第四章:统计推断的基本原理
该章节介绍了统计推断的基本原理,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等内容。
第五章:单因素方差分析
该章节讲解了单因素方差分析的原理和应用,以及一些统计学中常见的假设检验方法。
第六章:相关与回归分析
该章节重点介绍了相关与回归分析的原理和应用,包括线性回归和多元回归等内容。
3. 课后题详解
本文档还包含了每章的课后题详解,帮助读者巩固所学知识。
针对题中的难点和常见错误,给出了详细的解答和解题思路。
4. 结语
通过阅读本文档的《统计学》笔记和课后题详解,读者将更好地理解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掌握统计分析的基本技能。
以上是《统计学》(第8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的概述。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统计学第三版笔记
统计学第三版笔记统计学复习重点第一章导论统计是静止的历史,历史是流动的统计。
1、掌握统计的含义:统计工作、统计数据、统计学。
政治算数阶段的代表人物是威廉·佩蒂和约翰·格朗特2、了解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客观事物的总体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3、掌握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分析法、统计模型法、归纳推断法4、了解统计研究的基本程序:统计目的→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统计服务5、了解统计具有的职能:信息职能、监督职能、咨询职能、辅助决策职能6、重点掌握统计学的基本范畴:①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②标志和标志表现③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统计指标六要素;指标名称、计量单位、计算方法、时间限制、空间限制、指标数值)④变异、变量与变量值。
统计学上把总体各单位由于随机因素引起的某一标志表现的差异称为变异。
变量按其值是否连续可以分为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7、问答:说明指标和标志的区别与联系。
答:区别: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指标具有可量性,无论是质量指标还是数量指标,都能用数字表示。
而标志则不一定,数量标志具有可量性,而品质标志不具有可量性。
联系:①指标值往往由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没有总体单位的标志值就不会总体的指标值。
②在一定条件下,数量标志和指标存在着互换关系。
8.、质量指标分为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通常是由两个总量指标对比派生出来的。
统计指标分为相对指标,平均指标和总量指标(数量指标)。
9.第二章统计设计1、掌握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
2、第三章统计数据的搜集1、掌握数据的计量与分类。
计量尺度由低级向高级、由粗略到经济分为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定距尺度、定比尺度;分类: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原始资料和次级资料。
2、了解统计调查的意义与形式。
种类①调查单位是否完全: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②登记时间是否连续: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间隔时间相当长)③组织方式不同: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
统计学笔记(精修版)
绪论第一节统计学的含义和作用一、什么是统计学1.统计学的含义统计学是有效收集、处理、分析和解释数据,发现规律,以便更好决策的一门方法论学科。
2. 分析数据的方法有描述统计、推断统计。
⑴描述统计①描述统计是将所收集的数据处理后,用数值、表格或图形形式表现的有用信息。
②描述统计是基础,它为推断统计、统计咨询、统计决策提供必要⑵推断统计就是根据样本数据特征去估计或检验总体的数据特征。
二、统计学的作用和重要性1.统计学的作用人们用数据发现的规律做出更好的决策。
2.要发现规律,对统计数据通常有要求:客观性、适用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三、统计学是如何解决实际问题的?统计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是:①提出与统计有关的实际问题;②建立有效的指标体系;③收集数据;④选用或创造有效的统计方法处理、显示所收集数据的特征;⑤根据所收集数据的特征、结合定性、定量知识作出总体特征的合理推断;⑥根据推断给出更好决策的建议;不解决问题时,重复第②-⑥步。
第二节统计学的基本概念一、总体、单位和样本1.总体统计总体是根据一定目的确定的,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同质性的许多个别事物构成的整体。
⑴同质性是确定统计总体的基本标准,它是根据统计的研究目的而定的。
研究目的不同,所确定的总体也不同,其同质性的意义也随之变化。
⑵统计总体还应具备大量性,即统计总体应应该由足够数量的同质性单位构成。
2.总体单位(简称单位)是组成总体的各个个体。
如典型案例1中英军的每架战机;事例4中的每个居民。
3.由总体的部分单位组成的集合称为样本(又称子样)。
构成样本的单位称为样品,样本中样品的数目称为样本容量。
4. 统计学解决问题的目的是认识总体的数据特征。
但是,当调查是破坏性的,或者出于成本、时间等因素考虑时,不必要或不可能对构成总体的所有单位都进行调查。
二、标志、指标(参数)和统计量1.标志:(1)总体单位普遍具有的属性或特征称为标志。
(2)标志按其表现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两种。
大学统计学笔记(精选5篇)
大学统计学笔记(精选5篇)1.2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3讨论关键词:笔记策略;多媒体;课件设计课堂笔记是学生在课堂上记下的重难点、要点,有助于学生在课后进行复习巩固。
如果学生能在课堂上做好笔记,那么他们在课后进行复习时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边讲解边板书,学生有了一定的时间做笔记。
而在多媒体教学情境下,据调查:能大部分记下笔记的仅占28.5%;多达40.7%的学生只能记一点笔记;根本不记以及其他原因基本不记笔记的高达30.8%。
可见,多媒体教学的课堂笔记是个较突出的问题,必须引起重视。
1、学生不记笔记的原因据调查,多媒体情境下学生不记笔记的原因,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1课程节奏过快。
在多媒体教学情境下,节省了教师板书的时间,导致讲解同样知识的时间缩短,老师鼠标一点就几乎相当于过去的一黑板,屏幕上闪现的教学内容转瞬即逝,致使学生来不及记笔记、来不及思考。
结果导致一堂课后,有的学生课本没有翻动或没有一点记录,课后学生对课堂内容印象不深。
1.2多媒体课件内容不适度。
有的课件文字内容太多,甚至照搬书本,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到枯燥乏味,不知道重点难点,无从记起;有的课件文字内容太少,很多图片或图像或动画的多媒体,看起来漂亮,但忽略了实际的教学内容,学生同样不知道哪些是应该掌握的,没办法做笔记。
1.3主要脉络层次不如传统板书清晰。
传统板书每堂课结束时,重点都体现在黑板上,但多媒体由于每一屏幕显示的内容有限,不能很好体现这一点。
1.4多媒体课件形式单调。
很多课件的设计手段单一,字多、字体与背景不易分辨,没有选择颜色对比鲜明的配色方案突出重点。
另一方面,为了看到较好的投影效果,往往把窗帘和灯光都关起来,教室里面光线不好,只听老师讲课,学生没条件记笔记。
由此可见,学生的笔记行为较大程度受到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影响,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笔记策略的运用,根据学生认知规律精心设计多媒体课件。
统计学笔记
一、基本术语1、总体:人们研究的所有基本单位。
是由具有某一相同性质的许多个体组成的集合体。
2、总体单位:构成总体的每个个体。
⏹ 关系:A. 构成关系B. 转换关系研究全国人口时,国家全部人口构成总体,每一人口就是总体单位。
为取指导性的研究方法,抽取广州、天津两市进行试点,则两市全部人口构成样本,两市每一人口就是样本单位。
3、样本:从总体中抽出的将被实际调查的那一部分。
4、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的属性和特征的名称。
(个体变量)5、指标:综合说明总体的数量特征的名称或范畴。
(总体变量)⏹ 参数:概括整个总体所有数据的一个数值。
(总体的某种特征值)⏹ 统计量:概括整个样本所有数据的一个数值。
(样本的某种特征值)※参数是固定的,统计量是变化的二、平均数的种类和作用平均数定义:测量数据集中趋势和一般水平的指标种类:众数,中位数,分位数,均值算术平均数充分考虑了每个标志值在平均数中的地位,使得大小数据相互抵消,所以是数据的平衡点和重心位置。
作用:1.是数据的代表值,代表总体的一般水平2.抽象性:平均数抹杀了总体单位之间的差异3.中心值:平均数描述了总体的重心三、离散度定义:反映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离中趋势的指标。
作用: 1、平均数的代表性的尺度。
2、现象的节奏性和稳定性;3、个体差异是我们研究的理由;4. 总体分布的特征;5. 推断统计的依据。
种类: 极差(易受极端值影响),内距(两个四分数之差),方差、标准差,离散系数四、中心极限定理1、如果原有总体是正态分布,那么,无论样本量的大小,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 都服从正态分布2、如果原有总体分布式非正态分布,但样本量足够大,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将趋 向正态分布3、如果是有限总体,且不重复抽样,当抽样比例(n/N )大于0.05,则样本均值的抽样分 布的方差为4当重复抽样时不重复抽样,且抽样比例(n/N )大于0.05,则五、抽样分布中正态分布、t 分布的使用条件1、如果总体服从正态分布,方差已知,则无论样本量如何,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 都服从正态分布2、但,总体服从正态分布,如果样本容量太小,而总体方差未知时,由于样本标准差是有偏估计量,当我们用样本标准差代替总体标准差时,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服从自由度为(n-1)的t 分布 x ~t(μ,n s 2)3、如果总体不服从正态分布,只有样本量够大,样本均值抽样分布趋向正态分布。
《统计学》读书笔记摘抄(3篇)
第1篇第一章绪论1. 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的学科,它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经济学、生物学、医学、社会学等。
2. 统计学的基本任务是从大量的数据中提取有用信息,以帮助人们作出科学决策。
3. 统计学的发展经历了从简单描述到复杂推断的过程,其核心是概率论和数理统计。
4. 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推断性统计和决策理论。
第二章数据收集与描述1. 数据收集是统计学的第一步,包括定性和定量数据。
2. 定性数据分为名义数据、有序数据和间隔数据,定量数据分为离散数据和连续数据。
3. 描述性统计的主要目的是用图表、表格和数值来描述数据的特征,如集中趋势、离散程度和分布形态。
4. 集中趋势的度量有均值、中位数和众数,离散程度的度量有方差、标准差和极差。
5. 分布形态的度量有偏度和峰度。
第三章概率论基础1. 概率论是统计学的基础,它研究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 概率的基本概念包括样本空间、事件、概率、条件概率和独立事件。
3. 概率的公理包括加法法则、乘法法则和全概率公式。
4. 概率的性质包括非负性、规范性、可加性、条件概率的性质和独立事件的性质。
5. 常见的概率分布有二项分布、泊松分布、正态分布、均匀分布和指数分布。
第四章推断性统计1. 推断性统计是基于样本数据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和假设检验。
2. 参数估计包括点估计和区间估计,假设检验包括参数假设检验和非参数假设检验。
3. 点估计的常用方法有矩估计和最大似然估计。
4. 区间估计的常用方法有置信区间和最优置信区间。
5. 假设检验的常用方法有卡方检验、t检验、F检验和秩和检验。
第五章方差分析1. 方差分析(ANOVA)是一种用于比较多个样本均值差异的统计方法。
2. 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是将总方差分解为组内方差和组间方差。
3. 方差分析的主要步骤包括方差分解、假设检验和结果解释。
4. 方差分析的类型有单因素方差分析、双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因素方差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学笔记第一章总论第一节统计学概述一、什么是统计学1、统计学的定义:统计学是一门关于数据的科学,是一门关于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解释和推断的科学。
2、统计的三种含义:统计工作对现象的数量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的活动过程统计资料通过统计实践活动取得的说明对象某种数量特征的数据统计学是关于数据的一门科学三者之间的关系: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是工作与工作成果关系,三者之间是实践与理论关系3、统计学的研究对象:一切自然与社会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特点:数量性、总体性、变异性4、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大量观察法、统计指标法、统计推断法二、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1、古典统计学(17世纪中——18世纪中):记述学派和政治算术学派2、近代统计学(18世纪末——19世纪末):数量统计学派和社会统计学派3、现代统计学(20世纪至今)三、统计学的分类1、理论统计学:研究的内容是统计的一般理论和方法❖描述统计学用图形、表格和数值方法来汇总数据的统计学。
❖推断统计学用样本数据对总体的某些特征进行估计和假设检验的统计学。
2、应用统计学:研究的内容是运用于某一特定领域的统计问题第二节统计学的基本概念一、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1、统计总体:由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单位所形成的集合。
具有大量性、同质性和变异性等特点2、总体单位:指构成总体的个体即每一个单位。
总体由总体单位构成,要认识总体必须从总体单位开始,总体是统计认识的对象。
总体或总体单位的区分不是固定的:同一个研究对象,在一种情况下是总体,在另一种情况下可能成了总体单位。
3、统计总体的种类(1)有限总体:指所包含的单位数目有限的总体无限总体:指所包含的单位数目无限的总体(2)大总体小总体:指大总体的各组成部分(3)可加总体:指总体单位可以合计的总体不可加总体:指总体单位不能合计的总体二、标志与变量1、标志:指总体单位所具有的属性和特征,标志的具体表现称为标志值。
(1)品质标志:是表明事物“质” 的特性的标志数量标志:是表明事物“量” 的特性的标志其中,可变的数量标志又被叫作变量统计研究是从登记标志开始,并通过对标志的综合来反映总体的数量特征,因此标志是统计研究的起点。
(2)总体单位标志分为不变标志(标志表现无差异)和变异标志(标志表现有差异)2、变量的种类确定性变量:指受确定性因素影响的变量随机变量:指受随机因素影响的变量连续型变量:在一个区间内可以连续不断取值的变量离散型变量:其一切可能取值都以整数形式出现,并可以一一列举的变量三、指标与指标体系1、统计指标: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及其具体数值构成要素:时间限制、空间限制、指标名称、具体数值、计量单位性质:数量性、具体性、综合性2、标志与指标的联系与区别:联系:(1)标志是总体指标的来源和基础,指标则是标志的综合。
(2)数量标志与指标之间存在着变换关系。
区别:(1)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指标则是说明统计总体数量特征的。
(2)有的标志用数值表示,有的标志用文字表示,而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
3、统计指标的分类(1)按表现形式分: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2)按内容特征分:数量指标、质量指标❖数量指标:反映的是所研究总体的规模和水平,其大小取决于总体单位数目的多少及其标志水平的高低。
❖ 质量指标:反映的是与总体单位数相对应的标志的平均水平或其它数量对比关系。
(3)按计量单位分:实物指标、价值指标、劳动指标(4)按时间特征分:时期指标、时点指标4、统计指标体系:具有某种内在联系的一系列统计指标所构成的整体作用:全面、综合地对客观事物进行描述、分析。
5、样本:由总体的部分单位组成的集合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收集§2.1 统计测量尺度一、统计测量尺度的概念与种类1、统计测量:运用某种方法使自然或社会经济现象量化。
测量结果:形成变量或指标2、统计测量尺度的种类(1)定类尺度★按现象性质差异进行的辨别与区分。
测量结果分类、 标识形成定类变量或定类指标。
★定类变量或指标确切的值是以文字表述的,可以用数值标识,但仅起标签作用。
★定类变量或指标的各类别间是平等的,没有高低、大小、优劣之分。
(2)定类尺度★对现象顺序差异进行的辨别与区分。
测量结果形成定序变量或定序指标。
★定序变量或指标确切的值是以文字表述的,也可以用数值标识,也仅起标签作用。
★定序变量或指标各类别间有高低优劣之分,不能随意排列,但差异无法准确计量。
(3)定距尺度★按现象绝对数量差异进行的辨别与区分。
测量结果形成定距变量或定距指标。
★定距变量或指标的值以数字表述,有计量单位,可以进行加减运算。
★定距变量或指标各类别间自然有大小之分,但没有绝对的零点,不能进行乘除运算。
(4)定比尺度★对现象绝对差异与相对差异进行的辨别与区分。
测量结果形成定比变量或定比指标。
★定比变量或指标确切的值也以数字表述,有计量单位,可以进行加减运算。
★定比变量或指标有绝对意义上的零点,既可以加减运算,也可以乘除运算。
3、数据度量尺度(1)定类尺度:无等级次序排列例如:男-女从事工作的行业(2)定序尺度: 可作等级次序排列例如:公司职位产品满意度(3)定距尺度: 没有真正的零点例如,温度(4)定比尺度:存在真正的零点倍数有意义例,身高、体重4、数据度量与信息含量(1)度量尺度的信息含量由弱到强排列: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定距尺度→定比尺度(2)定类尺度和定序尺度用于属性数据:信息量低(3)定距尺度和定比尺度用于数值数据:信息量高二、统计测量尺度的作用第一,决定数据的整理、显示方法第二,决定数据的分析方法第三,决定计算机的处理方法注意:在自然或社会经济领域里,单纯的定距变量是很少的,绝大多数定距变量同时也是定比变量。
定距测量与定比测量的区别只在理论上有意义,在实际工作中常将二者归为一类。
三、测量层次与测量尺度的正确应用1、对测量尺度层次的判断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定距尺度、定比尺度的层次:由高至低2、测量尺度的正确应用对于不同的现象,要注意准确性;对数量差异的度量,要注意层次§2.2 原始数据的收集方法一、统计调查概述1、统计调查:收集原始数据资料 的统计活动过程 要求:准确、及时、全面、系统统计调查是整个统计认识活动的基础,决定着统计较低层次的测量尺度 较高层次的测量尺度小 信息数量 大少 计算方法 多 低 测量精度 高认识过程及其结果的成败2、统计调查的种类按调查单位的范围大小分为非全面调查、全面调查按调查时间是否连续分为连续性调查、一次性调查按调查的组织方式不同分为统计报表、专门调查(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3、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1)统计报表:指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各项要求,自下而上地定期向国家和主管部门报送基本统计资料的一种报告制度优点:能保证统计资料的全面性和连续性;能保证统计资料的统一性和及时性;能满足各级部门对统计资料的需要局限:统计报表过多会增加基层负担;有可能由于虚报瞒报而影响统计资料质量(2)普查:指国家为详尽了解某项重要的国情国力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作用:可以为抽样调查提供抽样框;可以收集统计报表所不能提供的反映重大国情国力的基本统计信息局限:由于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不宜经常进行(3)重点调查:为了解总体基本情况,在调查对象中只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调查的一种非全面调查组织方式作用:能以较少的投入和较快的速度取得总体基本情况及变动趋势的资料局限:只适用于客观存在着重点单位的情况(4)典型调查:在对调查对象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少数典型单位进行调查的一种非全面调查组织方式作用:一定条件下能估计总体指标数值;可以补充全面调查的不足;可以用来研究新生事物局限:不能确定推断的把握程度,无法计算和控制推断误差(5)抽样调查:按照随机原则从调查对象中抽取一部分样本单位进行调查,再用样本资料推断把握总体的数量特征的一种非全面调查组织方式特点:按随机原则抽取样本单位;目的是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抽样误差可以事先计算并控制优点:能用较少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达到全面调查的目的;调查资料的准确性较高、受人为干扰的可能性较小4、统计调查的主要技术方法观察记录法、报告法、访问调查法二、统计调查方案1、统计调查方案:用来指导整个调查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统计设计在统计调查阶段的具体化2、基本内容:调查目的;调查对象与调查单位;调查项目与调查表;调查时间;制定调查工作的组织实施计划。
三、问卷设计1、问卷调查:主要指非政府性统计机构或个人所从事的对人的主观意见的调查工作,也称作民意调查或民意测验调查问卷的基本格式:表头(说明词:解释调查意义、表达感激之情等);表体(主题问句:被调查者基本情况、调查项目);表脚(作业记录:时间、操作者等)2、调查对象:被调查现象的物质承担者指,是总体在调查阶段的具体化调查单位:指构成调查对象的每一个总体单位3、调查问卷的问题类型:封闭式问题、开放式问题4、问卷调查的基本要求主题明确、提问科学、逻辑性强、容量适度§2.3 次级资料的收集一、次级资料指已经被收集、加工整理成型的数据信息二、次级资料的主要收集渠道:⒈查阅公开出版物;⒉向政府统计机构咨询;⒊向其他机构咨询;⒋网上查询。
§2.4 统计调查误差一、调查误差指收集来的数据资料与真实情况间的差异二、调查误差的种类1、登记误差:由于人的主观故意或失误而产生的误差,理论上它可以用某种方法加以消除2、代表性误差(随机误差):由部分单位数值来推断总体数值所产生的误差,它不可以消除,但可以加以控制第三章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3.1 统计整理与统计分组一、统计整理的意义和步骤1、统计整理:将统计调查得到的原始资料进行科学的分组和汇总形成综合统计资料的工作过程2、统计整理的内容统计数据的处理:统计资料的分组、汇总及制表统计数据的管理:数据的传输、贮存、更新及输出3、统计整理的步骤制定统计整理方案、对原始资料进行审核、数据处理、制作统计表和统计图二、统计整理的基本方法(一)统计分组:将总体中所有单位按一定的标志分为性质不同但又有联系的若干部分的过程1、统计分组的作用❑划分社会经济现象的类型❑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内部结构和比例关系❑揭示社会经济现象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2、统计分组的程序选择分组标志、确定分组体系、总体单位归类3、统计分组的原则科学性、完备性、互斥性(二)分组体系:指同时使用两个以上标志分组时,分组标志的组合形式。
平行分组体系、交叉分组体系§3.2 分布数列的编制一、分布数列的定义及种类1、分布数列:将总体各单位按某个标志分成若干组,列出各组的总体单位数或各组在总体中所占的比重而形成的数列构成要素:分组标志的具体表现、各组的次数或频率分类:二、变量数列的编制1、单值数列:指每个组值只用一个具体的变量值表现的数列编制条件:变量是离散变量;变量的不同取值个数较少2、组距数列:指每个组的变量值用一个区间来表现的变量数列编制条件:变量是连续变量;或:总体单位数较多,变量不同取值个数也较多的离散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