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OG产后出血指南
ACOG实践简报“产后出血”解读
在梳理文章结构方面,我们可以按照“引言-正文-结论”的基本结构进行编排。
引言:产后出血是一种常见的产科并发症,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处理一直是临 床医生的重点。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基于最新的临床证据和专家共识,发布了 一份名为“产后出血处理指南”的文件。
正文:本部分将详细解读该指南中的核心信息。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产后出血 的定义和分类。根据ACOG的指南,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失血量 超过500毫升的情况。出血类型可以分为三种:早期产后出血(胎儿娩出后24 小时内发生)、晚期产后出血(产后24小时后发生)以及继发性产后出血(由 于其他原因导致的产后出血)。针对不同类型出血,医生需采取不同的处理措 施。
ACOG实践简报“产后出血” 解读
01 一、定义
03 三、诊断
目录
02 二、原因 04 四、治疗
05 五、预防
07 参考内容
目录
06 六、总结
产后出血是孕产妇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占所有分娩的2%-6%。由 于其可能导致孕产妇死亡、贫血、凝血功能障碍等多种并发症,一直受到广泛。 本次演示将结合ACOG实践简报,对产后出血这一主题进行深入解读。
对于产后出血的治疗,根据不同原因可采用不同的方法:
1、保守治疗:包括使用宫缩剂、 止血剂、输血等措施
2、手术治疗:在一些严重情况 下
在治疗过程中,需注意以下事项: 1、及时准确地评估出血量和输血量,以确保患者安全。
2、注意预防感染,因为产后出血患者往往存在免疫力下降的情况。 3、对于严重出血患者,需及时进行多学科会诊,制定最佳治疗方案。
五、预防
预防产后出血的关键在于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全面管理:
1、产前预防:定期产检,了解孕妇的身体状况和胎儿的发育情况。对于存在 妊娠期高血压、贫血等疾病的患者,应积极治疗,以降低产后出血的风险。
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2014)
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20 1 4)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
.临床指南.
产后出血是目前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 因。绝大多数产后出血所导致的孕产妇死亡是可 避免或创造条件可避免的,其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 正确处理u,。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已 于2009年制定并发表了《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 南(草案)》n,,对指导产后出血的临床诊治工作、降 低其所导致的孕产妇死亡率发挥了重要作用。近 年来,有关防治产后出血的研究取得不少新的进 展,因此,有必要对该指南草案进行修订。中华医 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组织专家进行了多次 讨论,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推出了《产后出血 预防与处理指南(2014)》。本指南在《产后出血预 防与处理指南(草案)》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主要 参考WHO、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加拿大、美国 和英国关于产后出血的诊断与治疗指南以及最新 的循证医学证据,并结合国内外有关的临床经验, 旨在规范和指导全国妇产科医师对产后出血的预 防和处理。
产后出血的处理
一、一般处理 在寻找出血原因的同时进行一般处理,包括向 有经验的助产士、上级产科医师、麻醉医师等求助, 通知血库和检验科做好准备;建立双静脉通道,积 极补充血容量;进行呼吸管理,保持气道通畅,必要 时给氧;监测出血量和生命体征,留置尿管,记录尿 量;交叉配血;进行基础的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凝 血功能、肝肾功能等)并行动态监测。 二、针对产后出血原因的处理 病因治疗是最根本的治疗,检查宫缩情况、胎 盘、产道及凝血功能,针对出血原因进行积极处理。
诊断产后出血的关键在于对出血量有正确的 测量和估计,错误低估将会丧失抢救时机。突发大 量的产后出血易得到重视和早期诊断,而缓慢、持 续的少量出血和血肿容易被忽视。出血量的绝对 值对不同体质量者临床意义不同,因此,最好能计 算出产后出血量占总血容量的百分比,妊娠末期总 血容量的简易计算方法为非孕期体质量(kg)x7%x (1+40%),或非孕期体质量(kg)x10%。
产后出血指南
推荐和建议
根据失血量和继续失血量来评估确定是否需要输血
急性产后出血情况下,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往往不能准确的 早期复苏和灌注不足可能导致乳酸性酸中毒,伴有多器官功能 症反应综合征和凝血功能障碍。
推荐和建议 大量输血方案
24小时之内 输注≥10U 浓缩红细胞
1小时之内 输注4U浓缩 红细胞,仍 需输注
变时
进行产后出血风险评估
评估工具可鉴别60-85%的产后 出血
产后出血预防
积极的管理第三产程: 缩宫素的使用:WHO、ACOG推荐在整个胎儿娩出后使用 子宫按摩理:排空膀胱,双手检查,清理宫腔内积血块。 双手压迫子宫 按摩子宫 促进子宫收缩药物
推荐和建议
氨甲环酸:抗纤维蛋白溶解剂 氨甲环酸可减少产后出血女性患者的死亡且无副作用。当用于 时,应在出血发生后尽早给予氨甲环酸。 早期使用优于延迟使用,分娩后3小时之内使用疗效最佳。
产后出血指南
It is applicable to work report, lecture and teaching
产后出血概念更新
美国妇产科学会对产后出血最新定义: 胎儿娩出后24小时(包括产时)累计出血量达到或超过1000m 容量减少的症状或体征。不论任何分娩方式。
应对产后出血,最重要的是早期识别
大量输血
全部的血 量置换
推荐和建议 最佳输血方案何种比率1:1:1(4:4:1/6:4:1)
悬浮红细胞 10U
血浆 1000ml
血小板 1U
总
结
SUMMARY
各医疗单位应有针对即刻发生的产后
1
的促进子宫收缩药物的使用指
对于宫缩乏力导致的产后出血促进子
2
为首选治疗方法
产后出血处理指南
产后出血处理指南简介产后出血是指分娩后子宫内膜剥离以及子宫收缩不良等原因导致的出血现象。
在产后,妇女需要特别关注出血情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处理,以避免发展成严重情况。
本文档将提供一些关于产后出血处理的指南和建议。
分类产后出血可分为以下两类:1. 产后早期出血:在分娩后的24小时内发生的出血,主要是由于子宫收缩不良导致的。
2. 产后晚期出血:在产后的2周至6周内发生的出血,主要是由于子宫内膜剥离、感染或子宫内膜异物残留导致的。
处理指南以下是处理产后出血的一些建议:1. 观察出血情况妇女应该密切观察自己的出血情况,特别是在产后早期。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应该及时就医:- 出血量大于一个护垫每小时- 血块较大或连续排出- 出血伴随头晕、乏力、心慌等症状2. 保持休息和营养产后妇女应该合理安排自己的休息时间,避免劳累,有助于身体恢复。
此外,合理的营养摄入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饮食来提供营养,也可以考虑适当的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3. 注意个人卫生产后妇女需要注意个人卫生,保证外阴及膜区域的清洁。
洗澡时使用温水,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洗涤剂。
每次如厕后,应该使用清水或温和的清洁液进行清洗。
4. 避免性生活和用力搬重物产后妇女在出血情况未稳定之前应避免性生活,以免加重出血。
此外,应避免用力搬运重物,以免对子宫造成压力。
5. 寻求医生建议和治疗如果产后出血情况无法得到控制,或者出现其他严重的身体不适,妇女应该立即寻求医生的建议和治疗。
医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药物治疗措施。
结论产后出血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需要妇女重视并及时处理。
本文档提供了一些处理产后出血的指南和建议,希望对产后妇女有所帮助。
然而,如果出血情况无法得到控制,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的医生建议。
2024产后出血指南
2024产后出血指南产后出血是指分娩后阴道流血量超过500毫升,或者导致产妇血红蛋白浓度下降至或低于基线的情况。
产后出血是产妇在分娩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导致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对于产后出血及时诊断和处理非常重要。
为了帮助医生正确处理产后出血,各国和学术机构陆续发布了相应的指南。
本文将简要介绍2024年发布的产后出血指南。
2024年,国际妇产科联合会(FIGO)发布了《产后出血的防治进展指南(2024年版)》。
该指南主要侧重于普通产后出血及产后出血的预防与治疗,不包括特殊情况下的出血。
以下是该指南的主要内容:1.产后出血的定义:产后出血定义为分娩后24小时内,阴道流血量超过500毫升,或者阴道流血量虽不到500毫升,但导致产妇血红蛋白浓度降至或低于基线。
2.风险评估:产妇在分娩前、分娩时以及分娩后应进行产后出血的风险评估。
风险因素包括高龄、多胎妊娠、长时间分娩、疤痕子宫等。
3.预防:通过分娩前和分娩期间的预防措施可以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预防措施包括定期评估风险、早期有效宫缩、控制宫缩后颈开大、正确使用助产器具等。
4.诊断:产后出血的诊断应包括实际测定血量、客观观察出血量、检测血红蛋白浓度、监测生命体征等。
产后出血的诊断应该及时,便于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
5.治疗:治疗产后出血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宫缩剂的应用、止血剂的应用和输血。
手术治疗主要包括手术止血和介入治疗。
6.产后出血的监测:在治疗产后出血过程中,应对产妇的血压、脉搏、呼吸、尿液量、血红蛋白浓度等进行监测,并随时调整治疗方案。
7.紧急情况下的处理:当产后出血威胁到产妇的生命时,应立即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包括导尿、快速输血、手术止血等。
8.产后出血的复发预防:对于有过产后出血史的产妇,在接受下一次分娩前应仔细评估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以上是2024年国际妇产科联合会发布的产后出血指南的概要。
这些指南侧重于预防、诊断和治疗产后出血,旨在帮助医生正确处理该并发症,降低产妇的患病率和死亡率。
产后出血的预防及处理——4个国家指南间的比对(二)
产后出血的预防及处理——4个国家指南间的比对(二)本文描述性分析了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ACOG、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皇家妇产科医师学会RANZOG、英国皇家腹产科医师学会RCOG和加拿大妇产科医师学会SOGC关于产后出血(PPH)指南间的差异。
如:定义、危险因素、预防、治疗和复苏。
产后出血(PPH)是最常见的孕产妇死亡原因,占全球孕产妇死亡的四分之一,每年总计约140000人死亡。
虽然PPH很常见,在分娩人群中发生率约为5 - 15%,然而危及生命的出血(根据ACOG定义——产后估计失血> 2.5 L或需输血> 5单位的血液制品或对凝血障碍需治疗者),估计每1000人有3.7人发生。
病人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不良结局的降低是基于指南的明确性的基础之上。
原先对于各个国家指南进行比较的话题(例如剖腹产阴道分娩后、产时胎儿监测、胎儿生长受限和肩难产)在定义、发病原因及诊治建议上已存在显著差异性。
产后大出血是构成孕产妇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综合各国指南可使围产结局最优化。
本文描述性的回顾分析四个国家PPH指南的目的,就以下5方面进行临床推荐:定义、危险因素、预防、复苏和治疗(包括非手术和手术治疗)。
取截至2014年7月1日有关ACOG、RANZOG、RCOG、SOGC 的数据并进行比较。
复苏4家指南有关PPH的复苏讨论的重点在于液体管理和使用血制品的指征。
强烈推荐多学科管理尤其建议与麻醉科的沟通。
SOGC指南表明医疗机构必须要制定和提供特定的PPH流程。
RANZOG指南则提倡对于严重PPH,医疗机构需有大量输血相关草案,且是唯一提及如何计算大量输血模板的一项指南。
在ACOG和RCOG指南中自体回输或自体输血被讨论应用于PPH复苏。
治疗PPH的治疗分为非手术和手术两方面。
各家指南对PPH的治疗存在较大差异。
除了RANZOG,其余3家指南均要求医疗机构需对PPH 制定相关流程,然而此流程却又不是那么事事明确的。
2023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
2023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⅛ΛI A■刖言产后出血一直是导致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但绝大多数产后出血所导致的孕产妇死亡是可避免的。
新修订的《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2023)》对产后出血的病因及高危因素、临床表现及诊断、预防及处理流程进行了全面阐述。
问题一新版指南与上一版相比,进行了哪些修订,作为产科医生应该特别注意哪些方面?本版新指南是继2009年《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草案)》和2014年《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2014)》发布之后,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联合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基于国内外最新的产后出血研究进展进行修订的。
新版指南针对大家最为关心的产后出血相关问题提出了六个推荐:【推荐一】预防产后出血首选缩宫素,高危者可考虑联合使用麦角新碱(强推荐,证据质量高)。
【推荐二】发生严重产后出血时,应进行多学科团队抢救(强推荐,证据质量低)。
【推荐三】缩宫素是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一线用药,若缩宫素效果不佳,应尽早使用其他宫缩剂(强推荐,证据质量低)。
【推荐四】一旦诊断产后出血(不论病因),应尽早使用氨甲环酸(强推荐,证据质量中)。
【推荐五】如果宫缩剂无法止血,应尽快寻求其他止血方法,包括宫腔填塞及其他手术止血方法(强推荐,证据质量低)。
【推荐六】产后出血输血目标是维持血红蛋白≥70g∕JPT及APTT均<1.5倍平均值、血小板≥50χ109∕1∖纤维蛋白原≥2g∕1(弱推荐,证据质量低)。
问题二诊断产后出血的关键在于对出血量的准确测量和估计,请您谈谈产科医生在临床中怎样才能更准确的估计出血量?1 .称重法或容积法:这是理论上最准确估计产后出血量的方法,应作为首选方法。
由于往往无法完全收集产后出血而导致估计不准确,尤其是低估出血量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有条件者可在阴道分娩时使用一次性收集袋。
2 .休克指数法:休克指数(shockindex,SI)=心率/收缩压(mmHgJmmHg=0.133kPa),SI对应的估计出血量见表1。
漆洪波解读产后出血指南2016解读
解读:无论产妇血氧饱和度如何,均应通过面罩给予高浓度氧(10~15 L/min),快速建立静脉通路,抽血20 mL用于检查凝血常规、全血细胞 计数、尿素和电解质,并交叉配血4 U,一旦需要,应立即输注红细胞悬 液来补充丢失的红细胞。临床症状是决定是否输血的主要依据,而不必 耗费时间等待实验室结果。英国血液学标准委员会指南提出在管理大量 失血时的主要目标:Hb>80 g/L;PLT>50×109/L;凝血酶原时间(PT) <正常值的1.5倍;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正常值的1.5倍; 纤维蛋白原>2 g/L。补液是治疗PPH的重要措施。WHO指南推荐,PPH 静脉补液时等渗晶体液应先于胶体液,在等待血液输注的过程中,应输 注温热等渗晶体液。同时,孕产妇应使用恰当的保暖措施预防低体温。 液体和血制品的使用推荐见表1。
1.4
阴道分娩中缩宫素的使用
经阴道分娩的低危产妇,缩宫素(10U肌注)是第三产程中预防PPH的首选药物,更高剂量的缩宫素可 能无益。
解读:一项Meta分析比较了第三产程中预防性使用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和单用缩宫素的效果,结果表 明,麦角新碱联合5U缩宫素和10 U缩宫素在PPH出血量超过1000mL的预防中效果相似,然而,在导致 恶心、呕吐、血压升高等副反应方面,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比单用缩宫素风险增加了5倍。因此,综合 利弊,单用缩宫素预防PPH更好。一项随机对照研究(RCT)评估了阴道分娩时使用不同剂量的缩宫素 预防PPH的效果,结果表明,10U、40 U和80U缩宫素预防PPH的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此外,两项 Cochrane研究表明,肌注前列腺素或口服米索前列醇预防PPH并不优于常规宫缩剂(缩宫素和麦角新 碱)。而另一项Meta分析表明,缩宫素预防PPH的效果优于米索前列醇。因此,指南推荐阴道分娩的 产妇,应常规肌注10U缩宫素预防PPH,注射时间应在胎儿娩出前肩时或胎儿娩出后断脐之前。
产后出血指南解读
产后出血指南解读产后出血是指在产后24小时内,产妇阴道流血超过500毫升的情况。
产后出血是世界范围内导致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及时诊断和紧急处理至关重要。
下面将对《产后出血指南》进行解读,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及应对这一情况。
《产后出血指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定义与分类指南对产后出血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和分类。
根据产程阶段,分为产后出血立即期(产后24小时内)和迟发期(产后24小时后)。
根据出血量,又可分为轻度(500-1,000毫升)、中度(1,000-1,500毫升)和重度(超过1,500毫升)。
2.危险因素指南列举了一系列与产后出血相关的危险因素。
其中包括年龄超过35岁或年龄低于20岁、多胎妊娠、妊娠期贫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前置胎盘等。
了解这些危险因素可以帮助医务人员进行风险评估,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3.诊断标准指南给出了产后出血的诊断标准。
除了根据出血量的多少,还要综合考虑是否有产褥期持续发热、贫血、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症状。
通过这些诊断标准,可以准确判断是否出现产后出血的情况。
4.预防与治疗指南提供了产后出血的预防与治疗策略。
预防措施包括产后子宫收缩剂的应用、对高危产妇进行积极的孕前和妊娠期管理、加强产后出血的风险评估等。
治疗措施包括依靠药物、内科与外科手段,以及输血、输液等综合治疗方法。
指南中还特别介绍了紧急情况下的处理流程,帮助医务人员及时应对产后出血。
5.注意事项指南还列举了一些产后护理的注意事项。
产妇应遵循医生的指导,及时就医并定期复查,定期进行产后检查并检测血红蛋白水平等。
此外,重视心理护理、提供适当的营养和休息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解读《产后出血指南》,我们可以看到对于产后出血的认识和处理已经逐渐趋于科学化和规范化。
指南提供了明确的定义、危险因素、诊断标准和预防与治疗策略,为医务人员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处理方案。
然而,要想提高产后出血的预测和治疗水平,还需要广大医务人员加强学习和实践,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和改进。
产后出血诊疗指南
副作用:口服给药胃肠道反应重。
产后出血诊疗指南
第36页
(3)手术治疗:在上述处理效果
不佳时,可依据患者情况和医师熟 练程度选取以下手术方法。
产后出血诊疗指南
第37页
①宫腔填塞:有宫腔水囊压迫和宫
产后出血诊疗指南
第33页
②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欣母沛):需
要冷藏。引发全子宫协调有力收缩。方法 :使用方法为250ug(1支)深部肌内注射 或子宫肌层注射,3min起作用,30min到达 作用高峰,可维持2h;必要时15~90min重 复使用,总量不超出ug(8支)。
副作用:哮喘、心脏病和青光眼患者禁用 ,高血压患者慎用;副反应轻微,偶然有 暂时性恶心、呕吐等。
产后出血诊疗指南
第27页
急性失血时输血:
<15~20%血容量,输液以晶体为主 辅以胶体;
20~40%血容量失血,输液以晶体为 主辅以胶体液+红细胞,胶体液24小 时内总量不超出1000ml;
>40%血容量失血,输液(晶体及胶 体液)+红细胞+血浆及凝血物质, 如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复合物等 。
产后出血诊疗指南
第3页
(二)胎盘原因:
胎盘异常 屡次人流或分娩、 子宫手
术史、胎盘植入、前置胎盘、胎盘早剥
胎盘胎膜残留 多产次、既往有胎盘
粘连史
产后出血诊疗指南
第4页
(三)产道损伤
宫颈、阴道或会阴伤裂 急产、手
术助产、软产道弹性差、水肿或瘢痕
子宫切口延裂或撕裂 胎位不正、胎
头位置过低
4、监测生命体征:体温、血压、脉 搏、呼吸、血氧饱和度。留置尿管 ,统计尿量;交叉配血;
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
一、产后出血的原因与高危因素产后出血的四大原因是宫缩乏力(70%~90%)、产道损伤(20%)、胎盘因素( 10% )和凝血功能障碍( 1% )二、产后出血的诊断失血量的绝对值对不同体重者意义不同,因此,最好能计算出失血量占总血容量的百分数,妊娠末期血容量( L)的简易计算方法为非孕期体重( kg )×7%×(1+40%) ,或者非孕期体重( kg )×10%。
常用的估计失血量的方法有: (1)称重法或者容积法; (2)监测生命体征、尿量和精神状态(见表 2 );(3)休克指数法(见表 3 ),休克指数 =心率/收缩压( mmHg ) ; (4)血红蛋白测定,血红蛋白每下降 10g/L ,失血约 400~500ml。
但是在产后出血早期,由于血液浓缩,血红蛋白值不能准确反映实际出血量。
失血速度也是反映病情轻重的重要指标,重症的情况包括:失血速度>150 ml / min;3 h 内出血超过血容量的 50%; 24 h 内出血超过全身血容量。
三、产后出血的预防1 .加强产前保健:产前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充分认识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高危孕妇应于分娩前转诊到有输血和抢救条件的医院。
2 .积极处理第三产程:循证医学研究表明,第三产程积极干预能有效降低产后出血量和发生产后出血的危(wei)险度,积极处理第三产程包含3 个主要的干预措施:( 1 )头位胎儿前肩娩出后、胎位异常胎儿全身娩出后、多胎妊娠最后一个胎儿娩出后,预防性应用缩宫素(Ⅰa 级证据),使用方法为缩宫素 10 U 肌内注射或者 5 U 稀释后静脉滴入,也可 10 U 加入 500 ml 液体中,以100~150ml/h 静脉滴注;( 2 )胎儿娩出后(45~90 s)及时钳夹并切断脐带,有控制的牵拉脐带协助胎盘娩出;( 3 )胎盘娩出后按摩子宫。
产后 2 h 是发生产后出血的高危时段,密切观察子宫收缩情况和出血量变化,应及时排空膀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COG产后出血指南
产后出血是目前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
绝大多数产后出血所导致的孕产妇死亡是可避免或创造条件可避免的,其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正确处理。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 h内,阴道分娩者出血量≥500 ml、剖宫产分娩者出血量≥1 000 ml;严重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 h内出血量≥1 000 ml;难治性产后出血是指经宫缩剂、持续性子宫按摩或按压等保守措施无法止血,需要外科手术、介入治疗甚至切除子宫的严重产后出血。
2016年RCOG推出产后出血的预防与管理指南,现在为大家带来最新指南性建议。
如何降低产后出血的风险?
产后出血的四大原因是子宫收缩乏力、产道损伤、胎盘因素和凝血功能障碍;四大原因可以合并存在,也可以互为因果。
所有孕产妇都有发生产后出血的可能,但有一种或多种高危因素者更易发生。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孕产妇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贫血、脱水或身材矮小的产妇等,即使未达到产后出血的诊断标准,也会出现严重的病理生理改变。
预防产后出血推荐:加强产前保健及积极处理第三产程,例如:预防性使用宫缩剂;延迟钳夹脐带和控制性牵拉脐带。
指南更新:
◆经研究发现,治疗孕妇产前贫血有利于降低其产后出血的风险。
◆预防性子宫按摩对预防产后出血没有任何作用。
◆对于有产后出血高危风险的怀孕女性,运用一系列预防因素比单独使用催产素有效。
◆临床医生应该充分考虑在剖宫产中应用静脉注射氨甲环酸以减少出血以降低其产后出血的风险。
产后出血的处理
在寻找出血原因的同时进行一般处理,包括向有经验的助产士、上级产科医师、麻醉医师等求助,通知血库和检验科做好准备;建立双静脉通道,积极补充血容量;进行呼吸管理,保持气道通畅,必要时给氧;监测出血量和生命体征,留置尿管,记录尿量;交叉配血;进行基础的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并行动态监测。
其后针对产后出血原因的处理,病因治疗是最根本的治疗,检查宫缩情况、胎盘、产道及凝血功能,针对出血原因进行积极处理。
其中包括子宫收缩乏力的处理,产道损伤的处理以及胎盘因素的处理等等。
指南更新:
◆单凭估量围产期出血量并不准确,在此基础上临床医生应该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判断患者产后出血的情况。
◆跟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沟通十分重要,进展中的病情要及时知会家人,而且应该向相关人群科普产后出血需要注意的情况。
凝血功能障碍的处理
一旦确诊为凝血功能障碍,尤其是DIC,应迅速补充相应的凝血因子。
血小板计数:产后出血尚未控制时,若血小板计数低于(50~75)×109/L 或血小板计数降低并出现不可控制的渗血时,则需考虑输注血小板,治疗目标是维持血小板计数在50×109/L以上。
新鲜冰冻血浆:是新鲜抗凝全血于6~8h内分离血浆并快速冰冻,几乎保存了血液中所有的凝血因子、血浆蛋白、纤维蛋白原。
应用剂量为10~15 ml/kg。
冷沉淀:输注冷沉淀主要为纠正纤维蛋白原的缺乏,如纤维蛋白原水平高于1.5 g/L不必输注冷沉淀。
冷沉淀常用剂量为0.10~0.15 U/kg。
纤维蛋白原:输入纤维蛋白原lg可提升血液中纤维蛋白原0.25 g/L,1次可输入纤维蛋白原4~6 g(也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决定输入剂量)。
总之,补充凝血因子的主要目标是维持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凝血酶原时间均<1.5倍平均值,并维持纤维蛋白原水平在1 g/L以上。
指南更新:
◆如果止血效果不明显且出血仍在继续,然后输血4U红细胞悬液后,应以每次12~15 ml/kg新鲜冰冻血浆持续输血直至凝血试验结果正常。
◆如果凝血试验结果未知或者PPH检测未能完成,如果怀疑患者有凝血功能障碍,例如出现胎盘早剥、羊水栓塞等情况,早期应该考虑使用新鲜冰冻血浆。
◆如果患者持续出血,而且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是正常值的1.5倍,治疗其凝血障碍可能需要增加15 ml/kg新鲜冰冻血浆。
◆进行性产后出血的输血处理中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应大于2 g/L。
◆冷凝蛋白质可作为纤维蛋白原的替代物。
◆产后出血的处理过程中,血小板计数少于75×109/L时应进行血小板输血。
其它更新
◆产后出血需要多学科处理,而麻醉师在其中的角色是控制血流动力学稳定,如果必要时要进行手术,麻醉师应为患者选择最合适的麻醉方法。
◆对于二次产后大出血的女性,应对其进行阴道微生物检查,当怀疑是子宫内膜炎时应进行恰当的抗菌治疗。